2024年鲁科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1页
2024年鲁科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2页
2024年鲁科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3页
2024年鲁科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4页
2024年鲁科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鲁科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331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慕尼黑阴谋的结果和二战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启示我们()

①召开国际会议不能解决问题②对邪恶势力绝对不能姑息养奸③战争是解决国际问题的最好手段④在生存挑战面前人类应加强团结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2、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下列各项,哪些是安史之乱爆发的主要原因①皇帝荒废朝政②发生严重灾荒③杨贵妃得宠④节度使权力膨胀⑤农民负担过重⑥军队战斗力薄弱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④⑤D.①④⑥3、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对秦汉时期阶段特征的归纳描述,正确的是A.繁荣与开放的社会B.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C.统一国家的建立和巩固D.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4、下列帝王中,能任用贤能,并使国家强大起来的有()①商汤②周文王③齐桓公④晋文公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5、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改革,二者能够取得成功的最根本的因素是()A.人民大力拥护B.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C.得到最高统治者的支持D.维护了统治阶级的利益6、宋辽之间、宋夏之间、宋金之间议和的共同点不包括()A.结束了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态B.客观上有利于双方的和平相处C.宋朝都要给岁币D.导致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7、南宋著名诗人陆游在《常州奔牛闸记》中记录了当时的一条谚语“苏常熟,天下足”。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南方社会比较安定B.经济重心南移基本完成C.财政收入依靠南方D.人口南迁带来先进技术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8、隋朝大运河以______为中心,北达______,南至______。9、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______局面的延续,他们的开国君主都是掌握兵权的武将。10、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在铸造技术上采用“______”,如著名的______。11、12世纪初期(1115年),______起兵抗辽,建立女真政权,国号大金(金)。12、【题文】生活在青藏高原一带的吐蕃人是藏族的祖先。7世纪前期;他们的杰出赞普尺带珠丹统一青藏高原,开始了与唐朝的友好关系。

错误:

理由:13、宋朝时,农业得到大幅度发展,原产北方的____、____;和豆类得到广泛种植;

____成为南方重要的经济作物。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4、秦朝派蒙恬北击犬戎,并修筑了东起临洮西至辽东的万里长城。()15、董仲舒把儒家思想与当时的社会需要相结合,并吸收了其他学派的理论,创建了一个以儒学为核心的新的思想体系。()16、北魏孝文帝改革增强了北魏的实力,促进了民族交融。______(判断对错)17、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传播至世界各地,影响深远。

。A.正确B.错误18、甲骨文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等多种造字方法,其中象形最为原始。______(判断对错)19、青铜器和牛耕的推广应用,使得春秋战国大量开垦荒地和深耕细作成为可能。__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四、连线题(共3题,共24分)20、根据下列内容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1)大庆石油工人“铁人”——(2)解放军好战士——(3)党的好干部——21、连线题:著名战役典故桂陵之战纸上谈兵长平之战围魏救赵牧野之战破釜沉舟巨鹿之战临阵倒戈

思想流派代表人物言论观点儒家孟子以法治国,君主专制道家墨子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法家老子“民为贵,社稷次子,君为轻”墨家韩非“祸兮,夫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22、将与之相关的人物与历史事件或主要思想主张进行连接(10分)评卷人得分五、材料题(共2题,共14分)23、统一是中国历史的大趋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历史朝代(时期)更替示意图(部分)

材料二西周王朝通过对四土;四国之地的大批封建使得西周王朝的千里邦畿和辽阔的四土四国之地已紧密地联为一体;一统于周天子的统治之下。

--《从早期国家结构的基本形式看秦汉大一统政治的社会基础》

材料三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

--《凤凰网》

材料四。

(豪强地主)“役财骄益,或至兼并豪党之徒,以武断于乡曲”。--《史记•平准书》

请回答:

(1)材料一示意图中的①②处应该填写的朝代(时期)分别是什么?秦汉以后的分裂割据时期;曾有两次短暂的统一,试写出这两个政权名称。

(2)材料二中的“对四土;四国之地的大批封建”指西周实行的什么制度?据材料归纳该制度的作用。

(3)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始创于哪个朝代?依据材料三;指出其组织机构的职能。

(4)材料四图表反映出西汉初期中央面临什么问题?汉武帝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为抑制地方豪强势力;汉武帝还有什么举措?

(5)综上所述,概括指出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旋律。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秦朝与汉朝对我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影响深远,是我国历史上首次实现大一统的时期,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秦汉时期,为推进大一统局面的出现起关键作用的是哪两位封建帝王?为加强思想控制,他们各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材料“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史记》。“汉初分封的诸侯国,势力逐渐膨胀,对皇权构成严重威胁。像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则千乘百骑,和天子一样威风”——摘自七年级历史上册(2)依据材料分析秦汉时期,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统治,他们各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3)两汉时期,在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出现过第一个盛世局面文景之治,与之不同的是,秦朝采取了怎样的统治政策,导致了怎样的后果?评卷人得分六、辨析题(共3题,共18分)25、见如图对联。小历认为该对联为颂扬老子而作;小史认为是为孔子而作。你赞同谁的看法?请引用对联中的关键词加以说明。

26、商朝的青铜文明灿烂辉煌,目前世界上已经发现的古代最大的青铜器是商朝的四羊方尊。27、如图是泉州风景胜地老君岩;图片中人物是儒家学派创始人老子。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B【分析】【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慕尼黑会议和二战胜利启示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绥靖政策也称姑息政策,与“饮鸩止渴”的意思非常接近。绥靖政策是一种对侵略不加抵制,姑息纵容,退让屈服,以牺牲别国为代价,同侵略者勾结和妥协的政策。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这一政策最积极的推行者是英国;法国等国,1938年9月,在慕尼黑召开了由希特勒、墨索里尼、张伯伦、达拉第参加的德意英法四国首脑会议,决定把苏台德区“转让”给德国。这就是臭名远扬的“慕尼黑协定”。而割让领土的捷克,却没有权利出席会议。后来绥靖政策的执行者最先遭到了法西斯的进攻,二战爆发后,世界人民组成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最终打败了法西斯,取得了二战的胜利,①③错误,应排除,本题选B。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慕尼黑阴谋标志着英法的绥靖政策达到了顶峰,这种以牺牲弱国利益来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的做法不可取,英法最早遭到了法西斯德国的进就是很好的证明,历史教训告诉我们,一味的妥协退让是不能遏制法西斯国家侵略野心的,只有团结起来共同应对威胁,才能达到目的,后来的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成立就很好说明了这个道理。2、D【分析】本题考查了安史之乱的相关知识。开元末年之后,唐玄宗追求,享乐杨贵妃得宠,任人唯亲,朝廷日趋腐败。社会上的各种矛盾尖锐,边疆形势也日趋紧张,各地节度使逐渐集军权、行政权和财权于一身,势力膨胀。安禄山一身兼任范阳等三地的节度使,担负东北地区防御重任,逐渐扩张势力。②③⑤不是安史之乱爆发的主要原因。故选D。【解析】D3、C【分析】本题考查秦汉时期阶段特征。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西汉汉武帝推进了大一统格局,秦汉时期阶段特征是统一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是夏商西周时期的阶段特征;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阶段特征;繁荣与开放的社会是隋唐时期的阶段特征。故选C。

【解析】C4、D【分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历史上任用贤能的君王。商汤任用伊尹,周文王用姜子牙,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晋文公任用赵衰。他们都重用贤能,并使国家强大起来,故选D。考点: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春秋五霸【解析】【答案】D5、B【分析】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改革;二者能够取得成功的最根本的因素是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商鞅变法虽然得到秦孝公的支持,秦孝公死后,商鞅被车裂,但变法措施基本保留下来;北魏孝文帝改革顺应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同时改革又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都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

故选B.

本题考查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

掌握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相关知识.【解析】B6、D【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两宋时期政权的并立。宋、辽之间,宋、夏之间,宋、金之间“议和”的相同点包括:结束了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态,宋王朝都要交纳岁币,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相处。只有宋、辽之间,宋、金之间的“议和”导致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故选D。【解析】D7、D【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谚语“苏常熟,天下足”说明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我国重要的粮仓,江南的农业超过了北方,我国的经济重心转移到了南方。经济重心南移最主要的因素是: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增加了那里的劳动力,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因此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解析】D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8、略

【分析】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征发几百万人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纵贯南北全长两千多公里的大运河,自北向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

故答案为:

洛阳;涿郡,余杭。

本题考查了隋朝大运河。它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解析】洛阳;涿郡;余杭9、略

【分析】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他们的开国君主都是掌握兵权的武将.北方政权更迭,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当时的南方地区,由于受战乱影响较小,政局相对稳定,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也有一定的发展.五代十国时期,虽然政权分立,但长期政治统一的历史影响和各地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使统一始终是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故答案为:

藩镇割据.

本题以填空题的形式考查五代十国.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五代十国的相关知识.【解析】藩镇割据10、略

【分析】商朝的司母戊鼎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8厘米、重832.84千克;四足中空,用陶范铸造,鼎体浑铸,是我国发现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在铸造技术上,司母戊鼎采用泥范铸造法.

故答案为:

泥范铸造法;司母戊鼎.

本题考查司母戊鼎的相关知识点.

本题考查司母戊鼎,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司母戊鼎是我国发现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解析】泥范铸造法;司母戊鼎11、阿骨打【分析】据所学知;1115年,女真族杰出首领完颜阿骨打统一了女真族各部,在会宁称帝,建立金。故正式建立女真政权,定国号为大金的是阿骨打。

故答案为:

阿骨打(完颜阿骨打)。

本题以“建立女真政权”为切入点;考查金建立的相关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掌握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政权的并立。【解析】阿骨打12、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7世纪前期;统一青藏高原,开始与唐朝友好关键交往的吐蕃赞普。7世纪前期,统一青藏高原,开始与唐朝友好关键交往的吐蕃赞普是松赞干布,他后来多次向唐太宗求婚,迎娶文成公主,尺带珠丹是8世纪初迎娶金城公主的吐蕃赞普。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和同为一家”【解析】【答案】错误:尺带珠丹。

理由:统一青藏高原的吐蕃赞普是松赞干布13、小麦粟棉花【分析】【分析】宋朝南方水稻产量大幅度增长。太湖流域的苏州和湖州一带成为著名的水稻产区。原产北方的小麦;粟和豆类在南方扩大种植。棉花种植面积扩大;成为南方重要的经济作物。故答案为:小麦、粟、棉花。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宋代南方经济发展。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4、×【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秦长城。秦始皇为了抵御匈奴的进攻;安定北边,维护国家统一,他派蒙恬在修筑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城防,蜿蜒万余里,这就是闻名中外的“万里长城”。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熟练掌握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15、√【分析】【分析】董仲舒把儒家思想与当时的社会需要相结合;并吸收了其他学派的理论,创建了一个以儒学为核心的新的思想体系。为了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持法家;道家等各家学说的读书人,均受到排斥。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汉武帝时期的儒家思想。16、√【分析】为了更好的学习汉族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494年孝文帝迁都洛阳,为革除鲜卑旧俗,开始进行改革。采取一系列汉化措施,采用汉姓,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姓拓跋改为姓元;改穿汉服,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贵族服饰;学习汉语,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提倡与汉人通婚,鼓励鲜卑贵族与汉贵族联姻;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等。孝文帝的改革,丰富和发展了中原文化,增强了北魏的实力,促进了民族交融。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北魏孝文帝改革意义。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情况、内容和历史意义。【解析】√17、√【分析】本题考查活字印刷。北宋时,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将黏土做成陶活字,用来排版印刷,该技术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传播至世界各地,影响深远。本题是正确的。故选A。【解析】A18、√【分析】一般说来;甲骨文的造字方法有以下四种: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象形,指用文字的线条或笔画,把要表达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地勾画出来。其中象形是用图形、线条把物体的外形特征勾画出来的最原始的造字方法。

故答案为:√。

本题以判断题的形式;考查甲骨文的相关知识。

本题掌握文字演变相关知识。重点熟记基础知识。【解析】√19、×【分析】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到战国时,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我国至迟在春秋末年已使用牛耕,战国时期牛耕进一步推广。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的产量显著提高,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故题干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

本题主要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的相关史实。【解析】×四、连线题(共3题,共24分)20、略

【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大庆石油工人“铁人”的主要事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60年4月,王进喜带领的钻井队打出了大庆油田的第一口油井。王进喜以吃大苦、耐大劳、公而忘私、忘我拼搏的劳动赢得了人们的赞誉,人们称他是“铁人”。故填写:王进喜。(2)本题考查的是雷锋的主要事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雷锋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以“甘当螺丝钉”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被誉为“解放军好战士”。故填写:雷锋。(3)本题考查的是焦裕禄的主要事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制定了治理风沙、内涝、盐碱“三害”的规划,大力提倡在兰考种植泡桐,锁住黄沙。他得知自己患了癌症后,仍顽强坚持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他被人民称颂为“党的好干部”。故填写:焦裕禄。【解析】(1)王进喜(2)雷锋(3)焦裕禄21、略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成语的来历。桂陵之战是历史上一次著名截击战,孙膑在此战中避实击虚、攻其必救,创造了“围魏救赵”战法,成为两千多年来军事上诱敌就范的常用手段。成语纸上谈兵,经常用于形容长平之战失利的赵括。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成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贸然进攻,结果被秦军打败。巨鹿之战,是秦末大起义中,项羽率领数万楚军同秦军主力在巨鹿进行的一场重大决战性战役,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项羽破釜沉舟,以大无畏精神在各诸侯军畏缩不进时率先猛攻秦军,带动诸侯义军一起最终全歼王离军,并于八个月后迫使另二十万章邯秦军投降。"阵前倒戈"发生在牧野之战时,牧野之战是中国商朝和周朝交替时,周朝武王率军直捣商都朝歌,在牧野大破商军,灭亡商朝的一次决战。(2)本题主要考查诸子百家代表人物及其思想观点。孟子是儒家的代表人物,其观点为“民为贵,社稷次子,君为轻”。墨家:墨子非攻《墨子》其思想主张为:兼爱,非攻,沿、尚贤,尚同,节用等。道家:老子《老子》在政治上提出“无为而治”的思想,其提出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观点,体现尊重客观规律、保护自然的思想。法家:韩非子《韩非子》韩非子,主张法治,提出重赏、重罚、重农、重战四个政策。【解析】(1)桂陵之战————围魏救赵;长平之战————纸上谈兵;巨鹿之战————破釜沉舟;牧野之战————临阵倒戈(2)儒家——孟子——民为贵,社稷次子,君为轻”;道家——老子——“祸兮,夫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法家——韩非——以法治国,君主专制;墨家——墨子——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22、略

【分析】试题分析:此题为对应连线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记忆。只要认真读题都可以连接正确。富贵不能淫是孟子的名言,“兼爱”“非攻”是墨子的思想主张;“焚书”“坑儒”是秦始皇控制人们思想的措施;无为而治是道家思想代表人物庄子的思想主张;“望、闻、问、切”是春秋时期名医扁鹊的四诊法,纸上谈兵是战国时期赵国的赵括,退辟三舍是关于春秋时期晋楚之间城濮之战的成语,卧薪尝胆是关于吴越争霸中勾践的故事,“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是战国晚期出国爱国诗人屈原忧国忧民的慨叹。据此对应连线。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中华文化的勃兴;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春秋战国的纷争;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秦王扫六合【解析】【答案】五、材料题(共2题,共14分)23、略

【分析】

(1)本题考查朝代顺序;知道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2)本题考查分封制;知道分封制的作用是使周王朝紧密地联为一体,巩固了周天子的统治.

(3)本题考查中央集权制度;知道中央集权制度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作用.

(4)本题考查汉武帝;知道汉武帝为实现大一统实行的措施.

(5)本题考查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旋律;知道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旋律.

本题考查先秦和秦汉时期的重要史实,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解析】(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280年西晋灭吴,结束了分裂局面,589年隋灭陈,南北重归统一.

(2)材料二中的“对四土;四国之地的大批封建”指西周实行的分封制;据材料“使得西周王朝的千里邦畿和辽阔的四土四国之地已紧密地联为一体,一统于周天子的统治之下”可知,通过实行分封制,使周王朝紧密地联为一体,巩固了周天子的统治.

(3)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始创于秦朝;据材料三“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可知,中央集权制度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作用.

(4)材料四图表反映出西汉初期中央面临诸侯国势力强大;严重威胁到中央,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国的势力,为抑制地方豪强势力,汉武帝建立刺史制度,加强对地方的监察控制.

(5)综上所述;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旋律是统一.

故答案为:

(1)东周;战国;西晋、隋朝.

(2)分封制;使周王朝紧密地联为一体;巩固了周天子的统治.

(3)秦朝;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

(4)诸侯国势力强大;严重威胁到中央;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国的势力;建立刺史制度,加强对地方的监察控制.

(5)统一.24、略

【分析】(1)本题考查秦始皇、汉武帝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汉时期,为推进大一统局面的出现起关键作用的是秦始皇和汉武帝。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统一,加强中央集权。西汉汉武帝时,西汉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开始进入鼎盛时期。为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为了加强思想控制,接受李斯的建议,焚书坑儒,给中国文化带来巨大损失。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的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儒家学说从此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2)本题考查郡县制、推恩令相关知识。依据材料“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可知秦朝时期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统治,实行郡县制。依据材料“分封的诸侯国”“对皇权构成严重威胁”,可知汉朝时期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统治,颁布“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3)本题主要考查秦朝暴政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统治暴政,广大农民的徭役、兵役负担十分沉重、国家的赋税十分沉重,占农民全年收入的三分之二以上。秦朝统治者还制定了严酷的刑法,一人犯罪,亲属、邻里也要被“族诛”“连坐”。因而社会矛盾尖锐,最终引发了秦末农民战争,秦朝迅速灭亡。

【解析】(1)秦始皇、汉武帝;秦皇:焚书坑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