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人教B版选修5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人教B版选修5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人教B版选修5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人教B版选修5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人教B版选修5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人教B版选修5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大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分析大量的史实,然后得出科学的结论。下列对“辽、宋、西夏、金等政权的并立”叙述属于“史识”的是A.公元916年,阿保机称帝,建立契丹国。B.岳飞是中国古代的民族英雄。C.该时期和平交流是民族交往的主流。D.北宋先后与辽、西夏、金政权并立过。2、历史叙述有史实陈述、历史评价等方式。其中,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达。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评价的是A.乾隆致英国国王书:“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B.闭关并非完全断绝往来,而主要表现在对贸易进行严格的限制上C.清朝政府在和西方各国的交往中基本采取了闭关政策D.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与世隔绝,逐渐落伍于世界潮流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民族运动汹涌澎湃。下列史实不正确的是A.古老印度为独立付出了领土分裂的代价B.津巴布韦的独立标志着帝国主义殖民体系最终崩溃C.1960年被称为非洲“独立年”D.1999年,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4、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王朝都城——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新一轮勘探与发掘工作又取得重要进展:距今约3600年;保存最好的二里头早期宫室建筑问世;二里头遗址的文化遗存主要包括。

①遗迹。

②遗物。

③墓葬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5、2021年,四川三星堆遗址新出土了一批包括青铜礼器、仪仗用具等在内的精美文物。有专家指出,这批文物“有很多是来自中原地区夏商王朝风格的遗物”。这些考古新发现A.可以说明分封制加强了对四川的统治B.充分证明中原礼制影响范围十分广泛C.表明古蜀地区华夏认同观念已经形成D.有助于揭示中华文明发展进程的特点6、下面是我国青铜器出土地点分布示意图;考古发现这些遗迹具有中华文化的共同属性。这说明。

A.中华文明多元一体B.青铜时代是人类文明的第一次高峰C.中华文化的地域性D.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最早的发祥地7、关于英使节马戛尔尼有没有跪谒乾隆帝一事,军机大臣和珅的奏折“该贡使等向上行三跪九叩头礼”。但是,马夏尔尼在其日记里写道:“吾等曲一膝以为礼,华官则行其本国礼节”。随行的副使斯当东记录是“单膝下跪,简单致辞”。这反映出A.历史研究无法形成确切定论B.历史解释应摒弃当事人记录C.历史评价必须尊重客观事实D.历史记述会受主观因素影响8、下图是敦煌莫高窟壁画《胡旋舞》。胡旋舞是来自西域游牧民族的一种舞蹈。隋唐时期的乐风格多样;具有壮阔欢腾的特色。在文化交流史研究中,该画所属史料类型是。

A.文献史料B.口述史料C.音像史料D.图像史料9、对于魏、蜀、吴三国政权的正统问题,北宋学者多以禅让得国且控制中原的曹魏政权为正统,而南宋学者则多以刘备建立的蜀汉政权为正统。这一现象体现出A.两宋官方意识形态差异B.立场差异使得历史研究难有共识C.对三国历史的认识渐趋理性客观D.政治形势发生显著变化评卷人得分二、材料分析题(共6题,共12分)10、(探索历史的奥秘)

克里特文明是欧洲文明的源头;其诸多方面都具有史学研究价值。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公元前2000年前的世界文明分布图。

材料二根据我们目前对线形文字A的了解;当时人们用它在清单表格中做各种记载:记录收到的物品以及支出的物品,记录库存物品;家畜数量、土地拥有量以及人口数。王宫储藏室的支出记录包括:用于祭神仪式上的供品,分发给居民的口粮,手工艺品制作所需原材料的数量。但没有一块泥板记载了不同种类物品的兑换率,透露当时人们是以金银作为货币进行物品交换。小集市上的交易量远远无法与王官再分配经济制度的规模相匹敌。

——摘编自马丁《古希腊简史》

材料三1900年;英国考古学家伊文斯及其同事对克里特宫殿进行考古,有了重大发现,并发掘出大量刻有字符的陶片:神话传说得到证实。可惜的是,克里特的象形文字和线形文字A还没有被破解。线形文字B于20世纪50年代被英国建筑师温特里斯和史学家柴德威克所破译。最新的科学测定年代的方法,确定了火山爆发的准确年代,这可以使人们重新考虑一些历史论断。

——摘编自纳吉《对称;非对称和迷宫》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指出克里特文明较之于图中其他世界古代文明的不同特点。

(2)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克里特文明的社会经济特征。

(3)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探索克里特文明之谜所需的条件有哪些?11、(探索历史的奥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大津巴布韦遗址位于首都哈拉雷以南300多公里的马斯温戈镇附近;是津巴布韦首都以南,非洲最大和最重要的古代文化遗址,是联合国公布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大津巴布韦在班图语中意为“石头城”。在公元13—15世纪,曾是南部非洲古王国的都城,遗址于1877年被发现,占地达一万多亩。在津巴布韦的维多利亚博物馆里,陈列着早年土著人的绘画和从“大津巴布韦遗址”中出土的文物,其中有中东的陶瓷;阿拉伯的玻璃等。在遗址旁还保留着古代的梯田、水渠、水井,遗址地基上还找到了古代铸造钱币的泥模。

——摘编自王青青《津巴布韦:大津巴布韦遗址》材料二大津巴布韦遗址之建筑群。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与所学知识;指出大津巴布韦遗址所反映的历史状况。

(2)综合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概括大津巴布韦遗址建筑的特点。12、下图是前国家主席江泽民2002年与尼日利亚总统奥巴桑乔举行会晤的照片。在奥巴桑乔举行的欢迎宴会上江泽民主席讲道:“尼日利亚历史悠久;人民勤劳智慧。早在两千多年前,这里就诞生了著名的诺克文化。诺克文化是迄今所发现的撒哈拉以南非洲最古老的文化,尼日利亚也因此成为非洲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在人类文明史上谱写了辉煌的篇章。”

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三星堆出土的大型青铜立人像。

材料二三星堆青铜立人像的着装示意图。

(1)材料一展示出三星堆青铜器的什么特点?

(2)据材料二分析青铜立人像的着装情况怎样?

(3)综合以上材料分析青铜立人像的形象,说明了什么?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唐代《贞观政要》和宋代《资治通鉴》对隋文帝时期发生的一件史事分别有自己的叙述。材料一隋开皇十四年天旱,人苦饥乏。是时,仓库盈益,竟不赈给,乃今百姓逐粮。隋文帝不怜百姓而惜仓库古人云:百姓不足,君孰与足?隋开皇十四年天旱,人苦饥乏。是时,仓库盈益,竟不赈给,乃今百姓逐粮。隋文帝不怜百姓而惜仓库古人云: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唐]吴兢《贞观政要》高祖文皇上之开皇十四年关中大旱,民饥,上(隋文帝)遣左右视民食,得豆屑杂糠以献。上上流涕以示群臣,深自咎责,为之不御酒肉,殆将一期。材料二高祖文皇上之开皇十四年关中大旱,民饥,上(隋文帝)遣左右视民食,得豆屑杂糠以献。上上流涕以示群臣,深自咎责,为之不御酒肉,殆将一期。

(1)在两则材料的的记载中;哪些基本信息是可信的?为什么?

(2)两则材料对同一史事的记载有何明显分歧?你认为哪则材料的叙述可信,为什么?15、【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一岳麓书院藏秦简“秦始皇禁湘山诏",记载秦始皇巡游湘山(即洞庭湖君山)时,“登相(湘)山、屏山,其树木野美,望骆翠山以南,树木口见亦美,其皆禁勿伐”随行大臣提出:其禁树木尽如禁苑树木,而令苍梧谨明为骆翠山以南所封刊(封山禁伐)”《史记》则记载秦始皇在潮山遭遇大风,几乎不能渡过湘江,以为当地神灵作怪,“始皇大怒,便刑徒三千人皆伐湘山树,赭(使其裸露)其山”岳麓书院藏秦简“秦始皇禁湘山诏",记载秦始皇巡游湘山(即洞庭湖君山)时,“登相(湘)山、屏山,其树木野美,望骆翠山以南,树木口见亦美,其皆禁勿伐”随行大臣提出:其禁树木尽如禁苑树木,而令苍梧谨明为骆翠山以南所封刊(封山禁伐)”《史记》则记载秦始皇在潮山遭遇大风,几乎不能渡过湘江,以为当地神灵作怪,“始皇大怒,便刑徒三千人皆伐湘山树,赭(使其裸露)其山”——摘编自晏昌贵《禁山与赭山:秦始皇的多重面相》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宋高宗禅位,宋孝宗继位,诏求直言。朱熹上疏提出了他的“帝王之学”的两条基本原则:“先格物致知”“自然意诚心正”这样就可以应对天下的一切事务。扩充了天理,克服了人欲,就会“圣心洞然,中外融彻”也就是心正意诚。据《宋史》记载,此后不久,有人在路上碰到朱熹,劝他见皇帝不可再讲“意诚心正”“上所厌闻,戒勿以为言”朱嘉回答说“吾平生所学,惟此四字,岂可隐默以欺吾君乎?”——摘编自李中《简明儒学史》

(1)根据材料一;说明两则史料中有关秦始皇的记述有何不同及产生这种不同的原因。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述朱熹的思想和品格。材料二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宋高宗禅位,宋孝宗继位,诏求直言。朱熹上疏提出了他的“帝王之学”的两条基本原则:“先格物致知”“自然意诚心正”这样就可以应对天下的一切事务。扩充了天理,克服了人欲,就会“圣心洞然,中外融彻”也就是心正意诚。据《宋史》记载,此后不久,有人在路上碰到朱熹,劝他见皇帝不可再讲“意诚心正”“上所厌闻,戒勿以为言”朱嘉回答说“吾平生所学,惟此四字,岂可隐默以欺吾君乎?”评卷人得分三、论述题(共1题,共2分)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关于世界现代史的开端;在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在我国学术界主要有两种见解。一种认为:20世纪初,即1900年起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另一种认为: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一一摘编自齐涛《世界通史教程现代卷》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就材料中关于“世界现代史开端”的观点谈谈你的看法并简要论述。(要求:可以选取材料中任意一个观点阐述,也可以另立观点阐述,观点必须明确,简述须有史实依据,逻辑清楚)评卷人得分四、简答题(共1题,共6分)17、时代与史家。

社会文化,时有更新:史家智识,遂以变迁。试以司马迁、司马光、梁启超为例,叙述中国史家治史理念的变化趋势及其社会原因。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C【分析】【详解】

依据材料信息可知;史实即历史事实,因此“公元916年,阿保机称帝,建立契丹国”和“北宋先后与辽;西夏、金政权并立过”属于史实,故AD项错误;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因此“岳飞是中国古代的民族英雄”属于史论,故B项错误;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分析大量的史实,然后得出科学的结论。因此“该时期和平交流是民族交往的主流”是史识,故C项正确。

【点睛】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材料中的“史实”“史论”“史识”等含义,然后判断排除即可。2、D【分析】【分析】

【详解】

历史评价“指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达”,即评价中既有历史事件或者现象,同时也要有评判表达,D中对闭关锁国政策的危害进行了评判表达,属于历史评价,正确;A只是历史陈述,排除;B是对闭关锁国政策的解释,没有评判,排除;C是对清朝对外交往的一般性描述,未涉及评判,排除。3、B【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印度宣布独立,但原来的英属印度分成了巴基斯坦和印度,故A项正确,但是不符合题意;1990年,纳米比亚共和国获得独立标志着帝国主义殖民体系最终崩溃,故B项错误,但是符合题意;1960年是“非洲独立年”,这一年非洲有17个国家获得独立,故C项正确,但是不符合题意;1999年,巴拿马从英国手中收回运河主权,故D项正确,但是不符合题意。所以本题答案为B项。4、D【分析】根据所学;二里头遗址内发现有宫殿;居民区、制陶作坊、铸铜作坊、窖穴、墓葬等遗迹。出土有大量石器、陶器、玉器、铜器、骨角器及蚌器等遗物,其中的青铜爵是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青铜容器。故D项正确。

点睛:二里头遗址位于洛阳盆地东部的偃师市境内,遗址上最为丰富的文化遗存属二里头文化,其年代约为距今3800~3500年,相当于古代文献中的夏、商王朝时期。该遗址南临古洛河、北依邙山、背靠黄河,范围包括二里头、圪垱头和四角楼等三个自然村,面积不少于3平方公里。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二里头遗址对研究华夏文明的渊源、国家的兴起、城市的起源、王都建设、王宫定制等重大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学术界公认为中国最引人瞩目的古文化遗址之一。5、D【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2021年,四川三星堆遗址新出土的精美文物,“有很多是来自中原地区夏商王朝风格的遗物”,这表明古蜀文明和中原地区夏商王朝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古蜀文明接受了夏商王朝的强烈影响。三星堆考古新发现再次证实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形成,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发展进程提供了更多考古实物证据,有助于揭示中华文明发展进程的特点,故D项正确;材料与分封制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只强调中原礼制对古蜀文明的影响,所以不能充分证明中原礼制影响范围十分广泛,故B项错误;材料只涉及青铜礼器、仪仗用具等在内的一批精美文物有中原地区夏商王朝的风格,这不能说明古蜀地区华夏认同观念已经形成,故C项错误。6、A【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我国青铜器出土地点分布广泛,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等均有分布,以黄河中下游居多,且考古发现这些遗迹既各具特色,又具有中华文化的共同属性,这体现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点,故A项正确;材料只反映了我国青铜器出土地点的分布情况,无法说明“青铜时代是人类文明的第一次高峰”,故B项错误;中华文化包括文学、艺术、思想等方方面面,材料只涉及青铜器出土地点分布,故C项错误;中华文明的起源具有多元一体的特点,材料无法体现“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最早的发祥地”,故D项错误。7、D【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了史料研究。历史研究会受多种因素和当事人主观情绪的影响,但并不是无法形成确切定论,故排除A项;当事人的记录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料,所以并不能摒弃当事人记录,故排除B项;根据题意可知,不同的人对事件的记录不同,不能反映出尊重客观事实,故排除C项。对于同一事件,和珅、马夏尔尼和当东的记录不同,说明历史记述受当事人主观因素影响,故选D。8、D【分析】【详解】

敦煌莫高窟壁画《胡旋舞》是壁画,属于图像史料,D项正确;壁画与文献、口述、音像不符,排除A、B、C项。故选D项。9、D【分析】【详解】

材料中“对于魏、蜀、吴三国政权的正统问题,北宋学者多以禅让得国且控制中原的曹魏政权为正统,而南宋学者则多以刘备建立的蜀汉政权为正统”并结合所学可知,北宋建立与后周禅让有关,如果否定曹魏的话,那北宋就是僭伪,所以“北宋学者多以禅让得国且控制中原的曹魏政权为正统”,目的在于证实北宋是正统。北宋亡于金人,南宋建立之后,此时局势已经相反过来了,必须将蜀汉当作正统,才能够使南宋成为正统。故答案为D项。A项,材料涉及的是正统问题,它与政治形势密切相关,与两宋官方意识形态差异无关,排除;B项,“立场差异使得历史研究难有共识”的说法本身错误且不符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是政治形势的差异造成题干中的现象,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不同时期把不同的政权认定为正统的问题,不是强调对三国历史的认识是否渐趋客观,排除。二、材料分析题(共6题,共12分)10、略

【分析】本题考查克里特文明的特点;克里特文明的社会经济特征和探索克里特文明之谜所需的条件;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归纳能力和联系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1)克里特文明较之于图中其他世界古代文明的不同特点;根据《公元前2000年前的世界文明分布图》中克里特岛的位置,可以分析得出其他文明都处于大河流域有利于农业的兴盛,而克里特文明与海;岛有密切联系,有利于商业和贸易的发展。

(2)克里特文明的社会经济特征;可以根据材料中的“记录库存物品;家畜数量、土地拥有量以及人口数”“分发给居民的口粮”“小集市上的交易量远远无法与王官再分配经济制度的规模相匹敌”等信息,并联系所学有关内容来回答。

(3)探索克里特文明之谜所需的条件,可以根据材料中的“1900年,英国考古学家伊文斯及其同事对克里特宫殿进行考古,有了重大发现,并发掘出大量刻有字符的陶片”“可惜的是,克里特的象形文字和线形文字A还没有被破解”“最新的科学测定年代的方法,确定了火山爆发的准确年代,这可以使人们重新考虑一些历史论断”等信息分析得出新资料、新技术和对克里特文字的破译等方面来回答。【解析】【探索历史的奥秘】(1)特点:其他文明都处于大河流域;有利于农业的兴盛,而克里特文明与海;岛有密切联系,有利于商业和贸易的发展。

(2)特征:农牧业相结合;工商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实行财产的重新分配;王室垄断经济。

(3)条件:新资料的发现;新技术的应用;克里特文字的破译。11、略

【分析】【详解】

(1)状况:根据材料“曾是南部非洲古王国的都城;陈列着早年土著人的绘画和从“大津巴布韦遗址”中出土的文物,其中有中东的陶瓷;阿拉伯的玻璃等。在遗址旁还保留着古代的梯田、谁去、水井,遗址地基上还找到了古代铸造钱币的泥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津巴布韦遗址所反映的历史状况是曾经作为首都、既为政治统治服务,也为宗教服务、具有较高的经济技术水平、对外贸易较为发达、统治范围较广、会熔炼黄金和制造铁器和贫富差别等。

(2)根据材料“大津巴布韦在班图语中意为“石头城””结合图示信息和所学可知大津巴布韦遗址建筑的特点主要有建筑都用花岗石砌成、圣堂外墙和圆锥形塔的建筑水平高超、但卫城较为粗糙、不施灰浆、拼缝技术高超等。【解析】(1)状况:作为首都;既是政治中心,也是经济中心;既为政治统治服务,也为宗教服务;具有较高的经济技术水平;对外贸易较为发达;统治范围较广;会熔炼黄金和制造铁器;贫富差别。

(2)特点:建筑都用花岗石砌成(仅答石头,不得分);圣堂外墙和圆锥形塔的建筑水平高超,但卫城较为粗糙;不施灰浆;拼缝技术高超。12、略

【分析】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本题解题的思路是:首先,概括归纳出材料的观点;其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观点。由材料信息“诺克文化是迄今所发现的撒哈拉以南非洲最古老的文化,尼日利亚也因此成为非洲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在人类文明史上谱写了辉煌的篇章”可知,材料的观点是“尼日利亚是非洲文化的发祥地之一”;结合所学知识从“为什么”“怎么样”两个角度分析该观点即可。【解析】①以金字塔为标志的古埃及文明并不是由非洲人类的主体—一黑人创造的。②真正纯正的黑人文明发祥地在西非,具体地说是在尼日尔河流域,这里被称为黑非洲。③西非黑人文明的最高体现是它的雕刻艺术,以尼日尔河流域为中心的西非雕刻有着2000多年的发展演变史,基本上有三个繁荣期,即诺克文化期、伊费文化期和贝宁文化期,也正因为有了这三大一脉相承的古代文化,尼日利亚才被誉为“黑非洲文化的摇篮”。13、略

【分析】第(1)问;根据材料图片的信息及所学,可以得出该青铜器器形高大;造型生动、结构复杂的特点。

第(2)问;人像的着装情况可根据材料中人像的信息分析得出。要认真观察图片中的细微之处。

第(3)问,形象要从五官、体形、衣着等方面入手。其所反映说明的内容要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及社会地位。从而得出答案。【解析】(1)特点:器形高大;造型生动、结构复杂。

(2)穿了三重衣服:外为单袖齐膝左衽长襟衣;中着双袖右衽鸡心领,里面还有一件窄长鸡心领短衣。

(3)形象:人像头戴兽面形高冠,浓眉大眼,方颐大耳,身着三层衣服,两臂平抬,两手呈握物献祭状;这说明青铜立人具有相当高的地位(其它如:侧面反映了服饰文化的丰富多彩或展现了我国青铜时代的辉煌成就等内容均可)。14、略

【分析】【详解】

(1)可信: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时间;人物、旱灾、民饥;根据两则材料中的叙述可以看出,双方叙述一致。

(2)分歧:根据材料“隋开皇十四年天旱,人苦饥乏。是时,仓库盈益,竟不赈给,乃今百姓逐粮”可知,《贞观政要》认为旱灾发生后,隋文帝不怜惜百姓而珍惜仓库;根据材料“高祖文皇上之开皇十四年关中大旱,民饥,上(隋文帝)遣左右视民食,得豆屑杂糠以献”可知,《资治通鉴》认为旱灾发生后,隋文帝关心百姓疾苦。宋代材料可信。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贞观政要》成书于唐代,受当朝时政影响较大,有假借隋文帝赈灾不作为说明唐朝代隋而立的合法性,以规劝统治者重视民生、推行“仁政”的现实可能;《资治通鉴》成书于宋代,与隋朝统治无直接利害关联,隋文帝对灾民的不同态度对宋代统治者均有资治功效主要在于总结出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或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诚来加强统治,相对客观),故宋人无作伪的必要。此外,还需要搜集其他的史料对这一推断进行印证。【解析】(1)时间;人物、旱灾、民饥;双方叙述一致(或:两则材料互相印证)。

(2)分歧:《贞观政要》认为旱灾发生后;隋文帝不怜惜百姓而珍惜仓库;《资治通鉴》认为旱灾发生后,隋文帝关心百姓疾苦。(若整体概括为“在隋文帝是否赈济灾民的问题上有分歧”也可得2分)

宋代材料可信。《贞观政要》成书于唐代,受当朝时政影响较大(或:歌颂贞观之治、美化唐太宗统治,有明显政治倾向),有假借隋文帝赈灾不作为说明唐朝代隋而立的合法性,以规劝统治者重视民生、推行“仁政”的现实可能;《资治通鉴》成书于宋代,与隋朝统治无直接利害关联,隋文帝对灾民的不同态度对宋代统治者均有资治功效(或:《资治通鉴)》)主要在于总结出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或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诚来加强统治,相对客观),故宋人无作伪的必要。此外,还需要搜集其他的史料对这一推断进行印证(或:《资治通鉴》汇集了其他的史料对这一推断进行叙述)。15、略

【分析】【详解】

(1)第一小问;由材料“其树木野美,望骆翠山以南,树木口见亦美,其皆禁勿伐”,可见秦简记载秦始皇喜爱自然;欣赏美景,禁止砍伐树林以保护环境,对秦始皇进行正面的褒扬。由材料“以为当地神灵作怪”“便刑徒三千人皆伐湘山树,赭(使其裸露)其山”,可见秦始皇与神搏斗、征服自然、毁坏山林,对秦始皇进行负面的记述。第二问,由于秦简是秦代的官方记载,难免对统治者有一定的美化成分。《史记》是带有汉代价值观的记述,本着崇儒抑法的取向,具有批评秦始皇的倾向。

(2)第一小问,由材料“扩充了天理,克服了人欲”,可见朱熹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由材料“‘先格物致知’‘自然意诚心正’,这样就可以应对天下的一切事务”,可见要求统治者通过“格物致知”和“意诚心正”来治理天下。第二小问,由材料“吾平生所学,惟此四字,岂可隐默以欺吾君乎?”可见朱熹由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解析】(1)不同:秦简记载秦始皇喜爱自然;欣赏美景;禁止砍伐树林以保护环境,对秦始皇进行正面的褒扬。《史记》中记载秦始皇与神搏斗、征服自然、毁坏山林,对秦始皇进行负面的记述。

原因:秦简是秦代的官方记载;有一定的美化成分。《史记》是带有汉代价值观的记述,具有批评秦始皇的倾向。

(2)思想:朱熹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要求统治者通过“格物致知”和“意诚心正”来治理天下。

品格: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刚正不阿的气节。三、论述题(共1题,共2分)16、略

【分析】关于世界世界现代史开端问题;可以采用不同的史观分析。首先要给出明确的分界线。如果用整体史观,要突出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得世界市场与世界经济最终形成。如果采用采用革命史观,要突出十月革命的意义,即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起点,是人类历史由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到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伟大转折点,因而也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或上限。

点睛:史观又叫历史研究范式,是高中历史学习要掌握的基本技能。在采用不同史观分析历史问题时,前提是要对不同史观的适用性由精准把握。由于史观不同,得出的结论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