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湘教版八年级(上)地理寒假作业(九)_第1页
2024-2025学年湘教版八年级(上)地理寒假作业(九)_第2页
2024-2025学年湘教版八年级(上)地理寒假作业(九)_第3页
2024-2025学年湘教版八年级(上)地理寒假作业(九)_第4页
2024-2025学年湘教版八年级(上)地理寒假作业(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4-2025学年湘教版八年级(上)地理寒假作业(九)一.选择题(共17小题)1.我国在沿海海域实行“伏季休渔”制度,其主要原因是()A.确保渔业可持续发展 B.渔业船只需要修补 C.沿海地区夏秋季节多台风 D.气温高不利于海上作业2.我国著名的四大海产是()A.大黄鱼、小黄鱼、带鱼、乌贼 B.鲸、带鱼、乌贼、海参 C.海参、大黄鱼、小黄鱼、对虾 D.大黄鱼、小黄鱼、海参、鲤鱼3.我国最大的渔场是()A.黄渤海渔场 B.舟山渔场 C.南海沿岸渔场 D.北部湾渔场4.近几年,我们在沿海海域实行“休渔制”,其主要原因是()A.恶劣的海洋气候 B.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 C.修补渔业船只 D.海上军事演习的需要5.“蓝色农业”指的是在水体中开展的海洋水产农牧化活动,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下列生产活动属于蓝色农业的是()A.开采石油 B.鲍鱼养殖 C.滨海采砂 D.海水晒盐6.我国开发海洋化学资源的主要方式是()A.从海水中提取海盐和钾、镁、溴、碘等化学元素 B.发展海水养殖业 C.大力开采海洋石油资源 D.大力开采海洋矿产资源7.我国目前在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上面临的严峻问题,错误的是()A.海平面上升 B.局部海域环境污染加剧 C.海洋灾害频繁 D.近海渔业资源衰竭8.海洋是“生命的摇篮”“资源的宝库”。下列开发海洋资源的做法正确的是()A.大面积填海造陆 B.大规模开采海底矿产 C.大力捕捞近海生物资源 D.防止海洋污染9.下列称谓与海洋不相符的是()A.生命的摇篮 B.资源的宝库 C.盐类的故乡 D.地球之肺10.下列关于我国海洋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渤海和黄海是我国的内海 B.我国近海鱼类资源近于枯竭 C.我国沿海的气候条件不利于晒盐 D.我国沿海的大陆架上,蕴藏着相当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11.下列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的措施,合理的是()A.禁止沿海地区的海盐生产 B.禁止海水养殖业的发展 C.禁止在沿海大陆架上开采石油,以免产生石油污染 D.禁止过度捕捞海洋生物资源,努力做到捕养结合12.日本政府在2023年将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经过滤稀释后排入太平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海洋生物受放射性污染导致死亡或变异②对海洋生态系统没有影响③污染附近太平洋沿岸国家④对人类的身体健康没有危害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3.“守护海洋生态,共建蓝天碧海”,为保护我国“海上粮仓”基地应()①投入大量鱼苗增加收入②出台政策防治海洋污染③利用农业技术智能化养殖④设置休渔期,修复渔业资源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4.南海海域每年设一个休渔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过度捕捞会导致渔业资源枯竭 B.为了让海洋中的鱼类有充足的繁殖和生长时间 C.设休渔期是让渔民有更充足时间休息 D.对鱼类的生长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15.有关我国海洋资源叙述不正确的是()A.我国海域自北向南跨越北寒带、北温带和热带 B.我国海洋总污染量的80%来自陆地 C.我国最大的渔场为舟山渔场 D.台湾有布袋盐场16.海洋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第二空间”,下列关于海洋开发利用错误的做法是()A.适度填海造陆,利用海洋空间资源 B.加大捕捞力度,充分利用生物资源 C.科学有序开采,开发海底油气资源 D.实施海水淡化,合理利用海水资源17.海洋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第二空间”,关于海洋开发利用正确的做法是()①适度填海造陆,利用海洋空间资源②加大捕捞力度,充分利用生物资源③科学有序开采,开发海底油气资源④实施海水淡化,合理利用海水资源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二.解答题(共3小题)18.根据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材料2012年7月24日,海南省三沙市成立大会暨揭牌仪式在美丽的西沙永兴岛举行。三沙市辖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是我国海域面积最广的地级市。(1)三沙市海洋资源十分丰富,拥有的海洋资源类型主要有资源和矿产资源。(2)甲为盐场,其形成的气候条件是。(3)乙处珠江口海域容易发生赤潮的主要原因是。赤潮发生后,会给沿海的海水养殖业带来重大损失。(4)永兴岛属珊瑚岛,面积小,海拔低,难以集水,淡水资源缺乏。列出该岛获取淡水资源的方式:。19.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海洋资源丰富。海上风力大,风能资源丰富,但是开发难度大。A渔场是我国最大渔场,但是近些年来,原来很丰富的大黄鱼、小黄鱼等都难以形成渔汛。阅读图和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针对图文材料中A渔场出现的问题,应该采取的措施有。(2)图中反映的海洋资源类型有海洋资源和海洋资源。(3)写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称:渔场:A;盐场:B。(4)B盐场形成的有利气候条件是。20.2022年9月1日,产自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国信1号”的首批大黄鱼起鱼上市,其品质可媲美野生大黄鱼。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问题。“国信1号”——移动的海洋牧场该船以“船载舱养”模式,将养殖区域由近岸推向深远海,利用深远海优质海水资源,开展大黄鱼、石斑鱼、大西洋鲑等名优鱼种养殖。该船根据不同季节水温和环境,在我国部分海域开展游弋式作业。其养殖密度是传统网箱的4﹣6倍,养殖周期可缩短1/4以上。(1)写出“国信1号”从海域甲游弋到南澎岛依次经过的海域名称。(2)简述我国发展“移动的海洋牧场”的有利条件。(3)分析与传统近海养殖方式相比,深远海养殖方式具有的优势。(4)从资源的角度,概括发展“移动的海洋牧场”的意义。

2024-2025学年湘教版八年级(上)地理寒假作业(九)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题号1234567891011答案AABBBAADDDD题号121314151617答案BDCABC一.选择题(共17小题)1.我国在沿海海域实行“伏季休渔”制度,其主要原因是()A.确保渔业可持续发展 B.渔业船只需要修补 C.沿海地区夏秋季节多台风 D.气温高不利于海上作业【考点】保护海洋环境的意义.【专题】情境文字材料题;中国的自然资源.【答案】A【分析】渔业资源是可再生的资源,但过度捕捞会造成渔业资源的枯竭,造成渔业生产的崩溃。【解答】解:为了让海洋生物资源得到休养生息的机会,实现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在沿海海域实行“伏季休渔”制度,禁止过度捕捞。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我国保护渔业资源的措施,理解答题即可,难度不大。2.我国著名的四大海产是()A.大黄鱼、小黄鱼、带鱼、乌贼 B.鲸、带鱼、乌贼、海参 C.海参、大黄鱼、小黄鱼、对虾 D.大黄鱼、小黄鱼、海参、鲤鱼【考点】我国海洋资源的概况.【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中国的自然资源.【答案】A【分析】大黄鱼、小黄鱼、带鱼和乌贼是我国著名的四大海产;舟山渔场是我国最大的渔场,位于浙江省;我国的海域辽阔,自北向南跨越暖温带、亚热带、热带;赤潮是中国面临的主要海洋问题之一。【解答】解:中国海洋生物资源丰富,种类有2万多种,其中鱼类3000多种,大黄鱼、小黄鱼、带鱼和乌贼是中国著名的四大海产。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海洋资源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解答。3.我国最大的渔场是()A.黄渤海渔场 B.舟山渔场 C.南海沿岸渔场 D.北部湾渔场【考点】我国海洋资源的概况.【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中国的自然资源.【答案】B【分析】舟山渔场、黄渤海渔场、南海沿岸渔场和北部湾渔场是我国的四大渔场。【解答】解:舟山渔场是我国最大的渔场,位于东海。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我国主要的渔场,熟记我国大渔场的特点答题即可。4.近几年,我们在沿海海域实行“休渔制”,其主要原因是()A.恶劣的海洋气候 B.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 C.修补渔业船只 D.海上军事演习的需要【考点】保护海洋环境的意义.【专题】情境文字材料题;中国的自然资源.【答案】B【分析】渔业资源是可再生的资源,但过度捕捞会造成渔业资源的枯竭,造成渔业生产的崩溃。【解答】解:从我国的国情看,伏季休渔制度是当前一项重要的、有效的保护渔业资源的措施。伏季休渔有利于渔业资源的保护和恢复,有利于渔业生态的改善,有利于渔民的长远利益,有利于促进渔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我国保护渔业资源的措施,理解答题即可,难度不大。5.“蓝色农业”指的是在水体中开展的海洋水产农牧化活动,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下列生产活动属于蓝色农业的是()A.开采石油 B.鲍鱼养殖 C.滨海采砂 D.海水晒盐【考点】我国海洋资源的概况.【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中国的自然资源.【答案】B【分析】我国在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已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目前也面临着一些严峻的问题,如海洋灾害频繁、局部海域环境污染加剧、近海渔业资源衰竭等。【解答】解:读题干可知,“蓝色农业”指的是在水体中开展的海洋水产农牧化活动,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鲍鱼养殖属于蓝色农业;开采石油、滨海采砂、海水晒盐不是海洋水产农牧化活动,不属于蓝色农业。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我国海洋资源的特点,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和“蓝色农业”的概念理解解答即可。6.我国开发海洋化学资源的主要方式是()A.从海水中提取海盐和钾、镁、溴、碘等化学元素 B.发展海水养殖业 C.大力开采海洋石油资源 D.大力开采海洋矿产资源【考点】我国海洋资源的概况.【专题】地理探究类开放题;中国的自然资源.【答案】A【分析】海洋资源指的是与海水水体及海底、海面本身有着直接关系的物质和能量。自然资源分类之一。指形成和存在于海水或海洋中的有关资源。【解答】解:我国开发海洋化学资源的主要方式是从海水中提取海盐和钾、镁、溴、碘等化学元素。故选:A。【点评】考查我国海洋资源的开发,要理解记忆。7.我国目前在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上面临的严峻问题,错误的是()A.海平面上升 B.局部海域环境污染加剧 C.海洋灾害频繁 D.近海渔业资源衰竭【考点】我国海洋资源的概况.【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中国的自然资源.【答案】A【分析】为了保护“蓝色国土”,需要实行海洋资源的综合管理,提高海洋环境保护的执法力度,用高科技促进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解答】解:我国在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已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目前也面临着一些严峻的问题,如海洋灾害频繁、局部海域环境污染加剧、近海渔业资源衰竭等;海平面上升是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影响。故选:A。【点评】考查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理解记忆。8.海洋是“生命的摇篮”“资源的宝库”。下列开发海洋资源的做法正确的是()A.大面积填海造陆 B.大规模开采海底矿产 C.大力捕捞近海生物资源 D.防止海洋污染【考点】我国海洋资源的概况.【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中国的自然资源.【答案】D【分析】我国是海洋大国,海洋资源种类繁多,资源不但丰富,而且开发和利用的潜力大。【解答】解:大面积填海造陆会影响海洋生态环境,A错误;我国局部海域环境污染加剧,不应再大规模开采海底资源,要有节制的开采,并加强防护措施,故B错误;大力捕捞近海生物资源会造成近海生物资源面临着资源衰竭的局面,故C错误;在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上要禁止过度捕捞海洋海洋资源,防止海洋污染,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我国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把握相关知识理解答题即可。9.下列称谓与海洋不相符的是()A.生命的摇篮 B.资源的宝库 C.盐类的故乡 D.地球之肺【考点】我国海洋资源的概况.【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中国的自然资源.【答案】D【分析】海洋资源指形成和存在于海水或海洋中的有关资源。包括海水中生存的生物,溶解于海水中的化学元素,海水波浪、潮汐及海流所产生的能量、贮存的热量,滨海、大陆架及深海海底所蕴藏的矿产资源,以及海水所形成的压力差、浓度差等。【解答】解:水是万物之源,从某种程度上讲,海洋是生命的摇篮,海洋是交通要道,海水是盐的“故乡”,海水中含有各种盐类,其中90%左右是氯化钠,也就是食盐;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海洋资源概况,理解回答即可。10.下列关于我国海洋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渤海和黄海是我国的内海 B.我国近海鱼类资源近于枯竭 C.我国沿海的气候条件不利于晒盐 D.我国沿海的大陆架上,蕴藏着相当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考点】我国海洋资源的概况.【答案】D【分析】依据我国海洋资源的现状回答即可。【解答】解:A、渤海是我国的内海,黄海不是,故A不符合题意。B、我国近海鱼类资源丰富,但现阶段开发利用程度还比较低,过度捕捞等问题突出,故B不符合题意。C、我国沿海的气候条件有利于晒盐,海盐产量居世界第二位,主要集中于淮河以北的北方盐区,故C不符合题意。D、我国沿海的大陆架上,蕴藏着相当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故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海洋资源的概况,学生应牢记基础知识,属于基础题。11.下列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的措施,合理的是()A.禁止沿海地区的海盐生产 B.禁止海水养殖业的发展 C.禁止在沿海大陆架上开采石油,以免产生石油污染 D.禁止过度捕捞海洋生物资源,努力做到捕养结合【考点】我国海洋资源的概况.【专题】地理探究类开放题;中国的自然资源.【答案】D【分析】我国在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已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目前也面临着一些严峻的问题,如海洋灾害频繁、局部海域环境污染加剧、近海渔业资源衰竭等。【解答】解:在当今全球粮食、资源、能源供应紧张与人口迅速增长的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开发海洋资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必须注意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禁止过度捕捞海洋生物资源,努力做到捕养结合;沿海地区的海盐生产、海水养殖业的发展、沿海大陆架上开采石油可适当进行。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理解解答即可。12.日本政府在2023年将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经过滤稀释后排入太平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海洋生物受放射性污染导致死亡或变异②对海洋生态系统没有影响③污染附近太平洋沿岸国家④对人类的身体健康没有危害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考点】海洋污染及防治.【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中国的自然资源.【答案】B【分析】海洋是人类发展的资源宝库,保护我们的“蓝色国土”需要实施综合管理。海洋渔业资源的捕捞力度要适当,加大海洋环境保护力度,严禁未经处理的污水排入海洋等是对南海海洋资源开发和保护的有利措施。【解答】解:福岛核废水排放进太平洋,核废水中含有的放射性物质可能使海洋生物受放射性污染导致死亡或变异,进而影响海洋生态系统,人类食用后会危害人类健康,也会对海洋渔业造成冲击,故①③正确、②④错误,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海洋污染的特点,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所学知识点解答即可。13.“守护海洋生态,共建蓝天碧海”,为保护我国“海上粮仓”基地应()①投入大量鱼苗增加收入②出台政策防治海洋污染③利用农业技术智能化养殖④设置休渔期,修复渔业资源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考点】我国海洋资源的概况.【专题】情境文字材料题;中国的自然资源.【答案】D【分析】为保护我国“海上粮仓”基地应设置休渔期,修复渔业资源;出台政策防治海洋污染;利用农业技术智能化养殖。【解答】解:①投入大量鱼苗会造成海洋生态环境恶化,不符合题意。②出台政策防治海洋污染有利于海洋的可持续发展,符合题意。③通过农业技术进行智能化养殖可提高养殖效率,符合题意。④保护我国“海上粮仓”基地应设置休渔期,修复渔业资源,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保护海洋环境的概况,理解解答即可。14.南海海域每年设一个休渔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过度捕捞会导致渔业资源枯竭 B.为了让海洋中的鱼类有充足的繁殖和生长时间 C.设休渔期是让渔民有更充足时间休息 D.对鱼类的生长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考点】保护海洋环境的意义.【专题】地理探究类开放题;中国的自然资源.【答案】C【分析】从我国的国情看,伏季休渔制度是当前一项重要的、有效的保护渔业资源的措施,过度捕捞会导致渔业资源枯竭。伏季休渔有利于渔业资源的保护和恢复,有利于渔业生态的改善,有利于渔民的长远利益,有利于促进渔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解答】解:鱼类虽然是可再生资源,但如果利用不合理、过度捕捞,就会导致渔业资源枯竭,休渔期就是禁渔期,它根据水生资源生长、繁殖的季节习性,避开其繁殖、幼苗生长时间,用以保护资源;设休渔期可以让海洋中的鱼类有充足的繁殖和生长时间,对鱼类的生长起着很好的保护作用,设休渔期不是让渔民有更充足时间休息的原因。故选:C。【点评】该题考查休渔期的相关知识,理解解答。15.有关我国海洋资源叙述不正确的是()A.我国海域自北向南跨越北寒带、北温带和热带 B.我国海洋总污染量的80%来自陆地 C.我国最大的渔场为舟山渔场 D.台湾有布袋盐场【考点】我国海洋资源的概况.【专题】情境文字材料题.【答案】A【分析】我国的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20000多千米,相邻的国家有14个。我国是海洋大国,海洋资源种类繁多,资源不但丰富,而且开发和利用的潜力大。四大海域有海洋生物超过300种,其中可捕捞的有1700多种,经济价值较大的有150多种。【解答】解:我国领土范围位于热带和温带,不涉及寒带;中国管辖海域广阔,渔业、盐业资源丰富,海水养殖产量占海洋水产品产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台湾以布袋盐场最为著名;目前海洋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海洋总污染量的80%来自陆地,我国最大的渔场为舟山渔场。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我国的海洋资源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点理解解答即可。16.海洋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第二空间”,下列关于海洋开发利用错误的做法是()A.适度填海造陆,利用海洋空间资源 B.加大捕捞力度,充分利用生物资源 C.科学有序开采,开发海底油气资源 D.实施海水淡化,合理利用海水资源【考点】我国海洋资源的概况;保护海洋环境的意义.【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中国的自然资源.【答案】B【分析】(1)我国在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已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目前也面临着一些严峻的问题,如海洋灾害频繁、局部海域环境污染加剧、近海渔业资源衰竭等。(2)中国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填海活动,到上世纪末,填海造地面积达1.2万平方公里,平均每年填海230至240平方公里。正是考虑到保护海洋环境,2002年,《海域使用管理法》实施后,国家每年对围填海规模都控制在100多平方公里左右。【解答】解:海洋开发利用是指人类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对海洋及其空间的综合利用。随着陆地资源短缺,人口膨胀、环境恶化等问题的日益严峻,沿海国家纷纷把目光投向海洋,加快了对海洋的开发和利用,适度填海造陆,利用海洋空间资源;科学有序开采,开发海底油气资源;实施海水淡化,合理利用海水资源,有利于海洋保护,故ACD正确;捕捞过渡造成渔获量急剧下降,使海洋珍稀物种濒临灭绝,严重影响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故B错误。故选:B。【点评】该题主要考查了海洋资源开发与利用,在开发的基础上保护海洋,保持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这也是保护海洋环境的意义所在。17.海洋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第二空间”,关于海洋开发利用正确的做法是()①适度填海造陆,利用海洋空间资源②加大捕捞力度,充分利用生物资源③科学有序开采,开发海底油气资源④实施海水淡化,合理利用海水资源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考点】我国海洋资源的概况.【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中国的自然资源.【答案】C【分析】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大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万多千米,从北到南,濒临的海洋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它们都是太平洋的边缘部分。我们要保护海洋资源。【解答】解: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应适度填海造陆,利用海洋空间资源、科学有序开采,开发海底油气资源、实施海水淡化,合理利用海水资源等,加大捕捞力度,不利于鱼类的可持续发展。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海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结合所学知识点解答即可。二.解答题(共3小题)18.根据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材料2012年7月24日,海南省三沙市成立大会暨揭牌仪式在美丽的西沙永兴岛举行。三沙市辖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是我国海域面积最广的地级市。(1)三沙市海洋资源十分丰富,拥有的海洋资源类型主要有生物(渔业)资源和矿产资源。(2)甲为莺歌海盐场,其形成的气候条件是纬度低,气温高,蒸发强;地处背风波,降水少,晴天多,利于晒海盐。(3)乙处珠江口海域容易发生赤潮的主要原因是城市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大量排入海洋产生海洋污染。赤潮发生后,会给沿海的海水养殖业带来重大损失。(4)永兴岛属珊瑚岛,面积小,海拔低,难以集水,淡水资源缺乏。列出该岛获取淡水资源的方式:收集雨水;海水淡化;从岛外输入淡水。【考点】我国海洋资源的概况;气候复杂多样和主要气候类型.【专题】地理探究类开放题;中国的自然资源.【答案】(1)生物(渔业);(2)莺歌海;纬度低,气温高,蒸发强;地处背风波,降水少,晴天多,利于晒海盐;(3)城市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大量排入海洋产生海洋污染;(4)收集雨水;海水淡化;从岛外输入淡水。【分析】海南省是中国国土面积(陆地面积加海洋面积)第一大省,海南经济特区是中国最大的省级经济特区和唯一的省级经济特区。【解答】解:读图分析可知:(1)三沙市海洋资源十分丰富,拥有的海洋资源类型主要有生物(渔业)资源和矿产资源。(2)甲为莺歌海盐场,其形成的气候条件是纬度低,气温高,蒸发强;地处背风波,降水少,晴天多,利于晒海盐。(3)乙处珠江口海域容易发生赤潮的主要原因是城市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大量排入海洋产生海洋污染,赤潮发生后,会给沿海的海水养殖业带来重大损失。(4)永兴岛获取淡水资源的方式:收集雨水、海水淡化、从岛外输入淡水。故答案为:(1)生物(渔业);(2)莺歌海;纬度低,气温高,蒸发强;地处背风波,降水少,晴天多,利于晒海盐;(3)城市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大量排入海洋产生海洋污染;(4)收集雨水;海水淡化;从岛外输入淡水。【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的海洋资源、海洋污染等,考查了学生根据图片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19.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海洋资源丰富。海上风力大,风能资源丰富,但是开发难度大。A渔场是我国最大渔场,但是近些年来,原来很丰富的大黄鱼、小黄鱼等都难以形成渔汛。阅读图和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针对图文材料中A渔场出现的问题,应该采取的措施有加强海洋环境的监测和保护,防止海洋污染;同时合理捕捞,实行休渔期制度,保护渔业资源。(2)图中反映的海洋资源类型有海洋生物资源和海洋矿产资源。(3)写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称:渔场:A舟山渔场;盐场:B长芦盐场。(4)B盐场形成的有利气候条件是雨季短,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考点】我国海洋资源的概况;保护海洋环境的意义;气候复杂多样和主要气候类型.【专题】示意图;中国的自然资源.【答案】(1)加强海洋环境的监测和保护,防止海洋污染;同时合理捕捞,实行休渔期制度,保护渔业资源;(2)生物;矿产;(3)舟山渔场;长芦盐场;(4)雨季短,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分析】我国水域面积广阔,具有丰富的渔业资源。但由于过度捕捞等原因,渔业资源面临枯竭的危险。为此,国家设立了休渔期。舟山渔场是我国最大的近海渔场,与千岛渔场、加拿大的纽芬兰渔场、秘鲁的秘鲁渔场齐名,位于我国的东海海域内;我国的四大海产分别是大黄鱼、小黄鱼、带鱼和乌贼。我国最大的盐场是长芦盐场。据题干中信息解答。【解答】解:(1)针对图文材料中A(舟山)渔场出现的问题,应该采取的措施包括:为了维护海洋生态平衡,必须采取积极措施。加强海洋环境的监测和保护,及时发现和处理污染源,防止海洋污染的发生。同时,合理捕捞,避免过度捕捞导致渔业资源枯竭。实行休渔期制度,让海洋生态得到恢复和繁衍,从而保护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2)由图知,图例中有渔场和盐场,故图中反映的海洋资源类型有海洋生物资源和海洋矿产资源。(3)渔场A位于浙江东北部,是舟山渔场,盐场B地处渤海湾,是长芦盐场。(4)长芦盐场之所以能成为我国著名的盐场,其有利的气候条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里雨季短,使得雨水对盐田的影响较小;春季气温回升快,加之阳光充足,加速了海水的蒸发,为盐分的结晶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故答案为:(1)加强海洋环境的监测和保护,防止海洋污染;同时合理捕捞,实行休渔期制度,保护渔业资源;(2)生物;矿产;(3)舟山渔场;长芦盐场;(4)雨季短,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点评】本题以我国局部图为材料,设置四道小题,涉及我国的海洋领土、海洋资源类型等知识点,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20.2022年9月1日,产自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国信1号”的首批大黄鱼起鱼上市,其品质可媲美野生大黄鱼。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问题。“国信1号”——移动的海洋牧场该船以“船载舱养”模式,将养殖区域由近岸推向深远海,利用深远海优质海水资源,开展大黄鱼、石斑鱼、大西洋鲑等名优鱼种养殖。该船根据不同季节水温和环境,在我国部分海域开展游弋式作业。其养殖密度是传统网箱的4﹣6倍,养殖周期可缩短1/4以上。(1)写出“国信1号”从海域甲游弋到南澎岛依次经过的海域名称。(2)简述我国发展“移动的海洋牧场”的有利条件。(3)分析与传统近海养殖方式相比,深远海养殖方式具有的优势。(4)从资源的角度,概括发展“移动的海洋牧场”的意义。【考点】我国海洋资源的概况.【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中国的自然资源.【答案】(1)黄海、东海、南海;(2)南北跨纬度广,海洋面积大;科技力量雄厚,智能化、信息化水平高;造船工业发达,有利于发展移动海洋牧场;(3)养殖周期短;产品品质高;环境污染小;机动灵活,可有效规避海洋灾害等;(4)通过充分利用深远海的空间资源,缓解陆地土地资源供给肉蛋奶等农产品的压力,有利于保障国家资源安全、粮食安全;丰富渔业资源等。【分析】我国是海洋大国,海洋资源种类繁多,资源不但丰富,而且开发和利用的潜力大。四大海域有海洋生物超过300种,其中可捕捞的有1700多种,经济价值较大的有150多种。【解答】解:(1)读图可知,“国信1号”从海域甲游弋到南澎岛依次经过的海域名称依次为黄海、东海、南海。(2)我国发展“移动的海洋牧场”的有利条件有:南北跨纬度广,海洋面积大;科技力量雄厚,智能化、信息化水平高;造船工业发达,有利于发展移动海洋牧场等。(3)与传统近海养殖方式相比,深远海养殖方式具有的优势有:养殖周期短;产品品质高;环境污染小;机动灵活,可有效规避海洋灾害等。(4)从资源的角度考虑,发展“移动的海洋牧场”的意义:通过充分利用深远海的空间资源,缓解陆地土地资源供给肉蛋奶等农产品的压力,有利于保障国家资源安全、粮食安全;丰富渔业资源等。故答案为:(1)黄海、东海、南海;(2)南北跨纬度广,海洋面积大;科技力量雄厚,智能化、信息化水平高;造船工业发达,有利于发展移动海洋牧场;(3)养殖周期短;产品品质高;环境污染小;机动灵活,可有效规避海洋灾害等;(4)通过充分利用深远海的空间资源,缓解陆地土地资源供给肉蛋奶等农产品的压力,有利于保障国家资源安全、粮食安全;丰富渔业资源等。【点评】本大题以我国沿海分布图及“移动的海洋牧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我国的海域、纬度位置、海洋资源的保利用和护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运用的素养。

考点卡片1.气候复杂多样和主要气候类型【知识点的认识】中国的气候复杂多样,主要气候类型:我国是世界上气候类型最多的国家之一。我国东半部有大范围的季风气候,自南而北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西北地区大多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区是独特的高原气候。【命题的方向】考查了对气候复杂多样和主要气候类型的认识,常考知识点,需重点掌握记忆。例:读“我国气候类型图”回答:(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气候类型:A热带季风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D温带大陆性气候。由于地势(海拔)高,青藏高原形成了E高原山地气候。(2)B和C的分界线大致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3)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是: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分析:气候复杂多样,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一。我国地域辽阔,地跨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加上我国地形复杂,地势高低悬殊,更增加了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性。解答:(1)我国是世界上气候类型最多的国家之一。我国东半部有大范围的季风气候,自南而北有A热带季风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西北地区大多为D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区是独特的E高原气候,由于海拔高,气温低表现出明显的垂直气候特征;(2)秦岭与淮河是我国B南方地区和C北方地区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显著的差异;(3)气候复杂多样,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一。季风气候显著,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二。我国虽然气候类型多样,但季风气候显著,季风气候区域(指能受到夏季风影响的区域)最为辽阔。故答案为:(1)热带季风;亚热带季风;温带季风;温带大陆性;地势(海拔)高;高原山地;(2)秦岭;淮河;(3)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点评:复杂多样的气候条件,有利于多种生物的繁殖生长,使我国的动植物资源比较丰富;也有利于开展多种经营,使我国农、林、牧、渔各业综合发展;还有利于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使我国地域文化的发展各具特色。【解题思路点拔】熟记我国的气候特征是:①气候复杂多样,②季风气候显著。2.我国海洋资源的概况【知识点的认识】我国是海洋大国,海洋资源种类繁多,资源不但丰富,而且开发和利用的潜力大.1.四大海域有海洋生物超过300种,其中可捕捞的有1700多种,经济价值较大的有150多种.2.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有石油天然气,海底固体矿产等,我国近海已发现的大型含油气盆地有10个,已探明的各种类型的储油构造400多个.3.目前,我国已经实现直接从海水中提取氯化钠,溴素和氯化镁,并实现了工业化.4.可利用海水提取海盐,经处理,变为食用盐,海洋生物也可以用来制取药材.5.我国拥有300万平方公里的蓝色国土,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原因,南沙问题十分复杂,已经形成“六国七方”介入、“四国五方”军事占领的武装割据格局.6.政府部门及相关环境部门加大宣传力度.从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与海洋资源开发的角度出发,从根本上改变人们“重发展,轻环保”这种错误理念,强调绿色经济的必要性,推广环保经济.【命题的方向】考查了对我国海洋资源概况的认识,基础知识,一般以选择、解答填空形式出题.例:(2014秋•安阳期末)我国海洋资源十分丰富.长芦盐场位于渤海.我国近海还蕴藏着丰富的能源资源,主要包括石油和天然气.分析:我国最大的盐场是位于渤海西岸的长芦盐场,我国最大的渔场是舟山渔场.解答:我国海洋资源十分丰富.长芦盐场位于渤海.我国近海还蕴藏着丰富的能源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