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康复》_第1页
《人工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康复》_第2页
《人工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康复》_第3页
《人工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康复》_第4页
《人工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康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骨伤科临床诊疗指南·人工髋关节置换

围手术期康复

(草案)

1范围

本指南适用于人工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康复的评定和治疗。

本指南适合中医骨伤科、中西医结合骨科、中医科、康复科等相关临床医师使用。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人工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康复perioperativerehabilitationofthehip

arthroplasty

人工髋关节置换主要用于治疗髋关节毁损性疾病[1]。

3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遵守卫生部发布《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WS/T335-2011)标准:

3.1适应证:人工髋关节置换术适用于患髋关节疾病而引起慢性不适和显著功能障碍的

患者,包括:a)原发性或继发性髋关节骨关节炎;b)股骨头缺血性坏死;c)类风湿性关节炎

累及髋关节;d)强直性脊柱炎累及髋关节;e)髋部创伤骨折的老龄患者;f)骨关节肿瘤;g)

血友病性关节炎等多种疾患。

此外,应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对活动量的需求、职业情况以及对手术的期望等。

3.2禁忌证:分以下两类:a)绝对禁忌证: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绝对禁忌证包括髋关节

或其他任何部位的活动性感染以及患者同时患有可能显著增加后遗症发生危险或死亡率的

疾病等;b)相对禁忌证:对于其他如神经源性疾患、骨质破坏快速的任何病变、髋关节周围

肌力不佳或同时合并有其他脏器疾患等患者,可视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相对禁忌证,行人

工髋关节置换术时应慎重,须术前对手术可行性进行充分评估。

4髋关节置换的类型

4.1根据是否使用骨水泥固定关节假体分为骨水泥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及无骨水泥人

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人工髋关节部分使用骨水泥而部分不使用骨水泥称为混合型。

4.2根据是否包括髋臼置换分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及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人工全髋关

节置换术使用较多,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主要运用于高龄的股骨颈骨折患者和粗隆间骨折患

者。

5人工髋关节置换康复评定

5.1人工髋关节位置评定: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位置的评定主要依靠X线来评定,

康复治疗前,应对人工关节假体的位置进行评定。理想的假体位置是髋臼前倾15°±10°,

外展40°±10°,股骨柄旋前5°~10°。假体位置合适,术后关节较稳定,可按常规康复

程序进行康复;否则人工关节假体容易脱位,康复治疗要十分小心。注意不同手术入路对关

节稳定性的影响:后外侧入路较少出现髋关节伸展外展位时不稳,但术后发生后脱位概率较

高;前方入路较少出现髋关节屈曲时不稳;侧方入路关节囊完整者,髋关节屈伸活动时最为

稳定。

5.2髋关节功能评定: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是目前国内外最常用的临床评估手段,

用来评估髋关节炎的的程度和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效果。该评分包括了量化疼痛、功能和物理

检查发现。患者的功能评估包括了行走能力、支撑能力、上下楼梯的能力、坐的耐力、使用

交通工具的能力和穿鞋袜的能力。物理检查包括了跛行和活动度。满分100分,得分90~

100分为优,80~89分为良,70~79分为可,70分以下为差。

5.3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采用改良的Barthel指数;

5.4生活质量的评价:采用SF-36量表;

5.5术后并发症的评定,主要观察脱位、深静脉血栓形成、感染和术后发热、下肢神经

损伤。

6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中药内治(推荐级别:D)[6-9]

6.1术前:①清湿热,活血化瘀,预防;②补气血,增强体质。

6.2术后:①补气活血,增强机体功能;②清热利湿,促进机体水液代谢;③补益肝肾,

培元固本;强壮筋骨;④饮食疗法促进伤口愈合;

气滞血瘀证

证型表现:气滞血瘀证诊断参照文献[10]。

治法:活血、化瘀、理气

主方:通脉活血方(《方剂学》)加减[11]。

常用药:黄芪、当归、生地黄、赤芍、川芎、丹参、桃仁、红花、牛膝、柴胡、苍术、

黄柏、甘草。

气虚血瘀证

证型表现:多见精神疲软,声音低弱,肌肉瘦削,四肢无力,活动不利,舌暗淡,苔白,

脉缓无力。

治法:补气、活血、通络。

主方:补阳还五汤(《医林改错》)加减。

常用药:桃仁、红花、川芎、当归、白芍、穿山甲、黄芪、牛膝、玄胡索、防己。

肝肾亏虚、水湿停聚证

证型表现:多见烦躁、口臭、口渴,手术局部肿胀,肢体扪之湿热,酸痛无力,肌肉触

之可有疼痛感和感觉过敏,肢体活动不利,舌质暗红,苔黄腻,脉濡数或脉数滑。

治法:活血化瘀、补益肝肾、利湿消肿。

主方:复元活血汤(《景岳全书》)。

常用药:红花、丹参、川芎、当归、黄芪、牛膝、水蛭、赤芍药、桑寄生、茯苓、木瓜、

苍术、黄柏。

瘀热互结、下焦蓄血证

证型表现:少腹急结,小便自利,神志如狂,甚则烦躁谵语,至夜发热,口燥舌干,大

便燥结,患肢肿胀、疼痛明显,舌质紫红而有瘀斑瘀点,苔黄燥,脉沉实或涩。

治法:逐瘀泻热。

主方:桃核承气汤(《伤寒论》)加减。

常用药:桃仁、大黄(后下)、芒硝(冲服)、桂枝、炙甘草。

加减:身体虚弱者加太子参;湿重者加茯苓、薏苡仁、(炒)白术;瘀血明显者加赤芍、

红花、地龙。

7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方案(推荐级别:B)[2-5]

7.1术前康复教育

术前教育通常采用书面和录像的形式。患者的教育必须贯穿整个医疗服务之中。

7.1.1术前行臀中肌肌力训练:患者侧卧在床上或者站立位均可以。抬腿时,脚踝和脚

尖向上勾起,让后将下肢向外侧抬起45度,坚持10秒钟,然后放松10秒钟,再继续训练。

7.1.2术前向患者解释手术情况,减少对手术的恐惧和精神压力。

7.1.3介绍术后康复方案,应避免的动作和体位,心理指导,消除患者对康复的畏难情

绪。

7.1.4指导患者正确使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辅助装置,包括单拐、拐杖、助行器等。

7.1.5训练术后早期卧床排便。改变传统的左侧卧位、右侧卧位翻身法,以减少双侧切

口受压。可采用3点式和4点式:即患者头颈向后仰,枕部加双肘部3点同时床上用力,挺

胸收腹使腰背及躯干抬离床面,减少肩胛骨皮肤受压;患者两肩背部加足部4点同时蹬床面,

两手心朝上拖住双侧髋部,腹部往上挺,用力抬起臀部,避免骶尾部皮肤受压。每次5~10

分钟,每日3次。

7.1.6鼓励患者术后深呼吸和咳嗽训练,两上肢做伸展扩胸运动,进行肺功能训练。

7.2术后康复方案

7.2.1康复治疗

手术后的康复方案设计取决于手术的方式及患者的个体情况。手术后要经历至少>12

周的指导下康复治疗和家庭指导。

运动训练原则

.1肌力训练

肌肉力量训练是任何手术后方案中的重要内容。股四头肌和伸髋肌的锻炼应该在手术后

即刻开始。术后渐进性抗阻力锻炼应该先从肢体自身重量开始,几天内逐渐开始屈髋和伸膝。

只要关节本身没有疼痛,阻力可以增加到最大耐受量。渐进性抗阻训练在全髋关节成形术术

前或术后都是安全和有效的,能够帮助患者术后获得更快的恢复和更少的疼痛[13][12]。初期

的髋关节主动外展应该在仰卧位进行。

除了手术关节的肌肉力量需要增强之外,上肢及下肢非手术侧也需要训练。上肢肌肉力

量是安全、有效地使用助行器具和体位转移的先决条件。保持非手术侧肌肉力量可以安全地

完成行走,坐-站转移以及上下楼梯。对这些肌肉的力量训练可以作为手术前的准备内容而

开始,并在手术后继续进行。普遍认为肌力训练是术后康复最重要的部分。肌肉力量训练应

该以每日的训练和长期训练为基础。早期术后的功率自行车和最大力量训练被证明是有益

的[13]。

.2关节活动度训练

关节活动度训练是恢复关节功能所必需的,患者必须保持关节的活动范围才能完成功能

性活动。非手术关节的关节活动度包括同侧的踝关节应该正常。患者可以每天进行非手术关

节的主动的关节活动以保持正常的关节活动范围。如果由于某些原因不能完成主动地关节活

动锻炼,就应每天进行几次关节全范围的被动关节活动度锻炼。

全髋关节成形术或半髋关节成形术后,手术关节不宜进行直接的关节活动度锻炼以免出

现医源性脱位。通过肌肉力量训练既可以维持功能性关节活动度,如屈髋,也可以维持功

能性活动,例如坐、站、体位转移。患者在可耐受的情况下进行患髋的主动关节活动度锻

炼,术后2~3个月内要避免易使人工关节脱位的动作及体位,包括内收,膝关节和踝关

节交叉,下蹲穿鞋及类似动作,患髋伸直、内收内旋位,如卧位向健侧翻身,6~8周内

屈髋大于90°。

.3负重训练

对非骨水泥成分来说普遍同意早期稳定很重要。目前所知过多地活动会影响到骨组织的

生长,假体的固定有利于骨痂长入假体表面的微孔,适当的应力刺激可以促进骨痂的生长。

根据资料以及当前的临床实践,用骨水泥的能活动的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应该容许早期完

全负重。使用骨长入涂层假体的患者,最好是足趾触地或部分负重。临床上限制负重的时间

最多在6周,然后患者逐渐增加到完全负重。负重训练在远期术后阶段(>8周)是有益的

[13]。如果负重受到限制,初期的助行器应该继续使用。如果容许患者完全负重,且患者知道

如何安全地使用助行器,可以使用手杖。

术后6周内的具体运动训练方法:

.1术后0~1周

手术当天,患者相对制动。仰卧位,下肢间放置特制的梯形软枕,保持外展位;术肢下

方置软垫,髋膝微屈;穿丁字鞋防下肢外旋;深呼吸练习。

术后第1天开始床旁运动训练,患者可以先在床边站立,如果可能,可以使用上肢辅助

器练习步行。使用哪一种助行器,如标准助行架、带轮助行架或腋杖,取决于患者的力量、

平衡和耐力。

呼吸练习:深吸气、深呼气和有效的咳嗽咳痰训练。两上肢作伸展扩胸运动,进行肺功

能训练。每个动作重复10次。每日2~3次。应尽早开始呼吸练习并坚持下去。

踝泵运动:患肢踝关节主动背屈和跖屈,使下肢肌肉等长收缩,挤压深部血管,促进血

液循环,预防下肢深部静脉血栓形成。15次/h,每个动作保持5~10s后放松,每组10~15

次。

肌力训练:①股四头肌、腘绳肌、臀大肌、臀中肌的等长收缩练习;②双上肢及健侧下

肢的肌肉力量训练:恢复双上肢和健侧下肢的力量,能较好地使用上肢辅助器。

关节活动度训练:①髋关节伸直练习:屈曲对侧髋、膝关节,术侧髋关节做主动伸直动

作,充分伸展屈髋肌及关节囊前部;②髋关节屈曲练习:屈膝关节,向臀部滑动足跟练习,

髋关节屈曲必须<70°;③髋关节外展练习:仰卧位,患侧髋关节轻度外展20°~30°,

髋关节无旋转,每次维持5~15min。

负重训练:①骨水泥固定型假体术后第1天患者即借助步行器或双拐离床负重,练习床

边站立、部分负重行走和上下楼梯。由部分负重过渡到完全负重的步行,逐日增加行走距离,

每日3次,1周后改用健侧拐杖或手杖;②非骨水泥固定型假体术后第1天患者即用助行器

或双拐离床,但是不负重。负重时间适当推迟,通常持续用拐杖。大粗隆截骨或结构植骨,

用双拐12周,逐渐负重。

步行训练:术后24小时,在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持助行器下地行走。患肢站稳后健腿

先向前迈进,助行器或拐杖随后前移,患腿随后或同时前迈,挺胸,双目平视前方。术后第

1天每次步行距离可由5~10m开始,第2天可以加倍,以后逐渐增加,待持助步器行走能

保持平衡和稳定后,可持双拐行走。

卧坐位训练:先将健腿屈曲,臀部向上抬起移动,将健侧下肢移动至床沿,用双肘支撑

坐起,屈健腿伸患腿,将患肢移至小腿能自然垂于床边。坐起时膝关节要低于髋关节,上身

不要前倾。

坐站位训练:患者健腿点地,患侧上肢拄拐,下肢触地,利用健腿和双手的支撑力挺髋

站立。

.2术后第2周

肌力训练:股四头肌练习,要保持髋关节相对稳定,将硬枕放在患侧膝关节下,将膝关

节伸直,助力下做下肢抬高,角度小于30°,15~20次为1组,每天3次。

关节活动度训练:被动屈髋,角度为30°~60°,每10~15次为1组,每天3次。

负重和步行训练:①骨水泥固定型假体仍借助助行器或双拐离床负重,练习床边站立、

部分负重行走和上下楼梯;②非骨水泥固定型假体也用助行器或双拐离床,但不负重。

其他项目:继续第1周治疗项目。

.3术后第3周

肌力训练: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等张收缩、小腿肌肉的抗阻练习。

关节活动度训练:髋、膝关节屈伸活动练习,保持和增加关节活动度,20~30下/次。

负重训练:平衡杠内做患侧少量负重站立练习,时间15min。

步行训练:扶双拐练习行走,加强髋关节外展肌群外展肌力、外旋及内收功能锻炼。

.4术后第4周(>4周)

肌力训练:梨状肌、臀中肌、臀小肌肌力训练,可以取仰卧位或站立位,患腿分别置于

髋关节外展10°~30°。每个动作运动量:保持3~10秒/次,重复15~20次。髂腰肌、

股四头肌训练,将患肢伸直,直腿抬高15°~60°保持5~10秒再放下为1次,在不同角

度各重复10~20次。臀大肌、股二头肌收缩训练:取仰卧位,患腿伸直向下用力压床,保

持5~10秒为1次,重复20次;也可取俯卧,使患腿膝关节处于伸展位,将腿抬高,治疗

者施加阻力于患腿的大腿和小腿上,保持5~10秒为1次,重复10~20次。

关节活动度训练:患侧髋关节屈曲、外展、后伸训练。髋关节的抗阻力运动训练:术后

2个月可进行抗阻力的髋关节主动训练。

负重训练:增加抗阻力的主动关节运动,如静态自行车、上下楼梯等。在患侧大部分负

重站立下主动屈髋,角度小于90°。功率自行车练习,上车时患肢支撑,健侧先跨上车。

座椅高度以屈髋<90°,时间15~20min。

物理治疗能提高全髋置换术后出院患者的髋外展肌力、步速和步频。无论在无人监督的

家中或是在物理治疗师指导下的康复均可取得同样效果[15][14]。

手术后第1周内,患者应该尽量减少卧床时间,以减轻手术后制动和卧床产生的不利影

响。渐进性活动可以预防骶尾部及足跟发生压疮。如果需要应该教育患者如何借助于改进的

器具完成各项日常生活活动。当患者的耐力和力量达到一定程度时,上下楼梯的练习应该结

合到患者的治疗方案中。如果第1天患者只能站立,步行可以在手术后第2天开始,应进一

步指导患者如何安全地完成床、椅及卫生间的转移。

手术后的第2周,绝大部分患者在不需要监督下应该能独立完成各项活动。此时应该训

练患者如何利用适当的器具如淋浴椅进行淋浴或盆浴。也应该开始训练简单的家务活动如准

备食物和铺床。

到手术后第6周,限制负重的患者容许完全负重。如果前6周一直使用助行架或腋杖,

此时可以使用手杖。

右下肢接受任何手术都会影响到患者的安全驾驶。右侧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4~6

周后可以安全驾驶[15]。

具体到每位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方案应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进行轻度的调整,例

如:对于年轻,肌力良好的患者,且假体稳定,负重时间可以适当提前,在术后的康复过程

中不断地评估,根据患者恢复快慢调整康复训练内容,且还应该定期和患者一起评估安全以

及设备的使用。

7.2.2耳穴压豆

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耳穴埋豆的应用,可以减轻术后疼痛,改善患者情绪,起效快、

不良反应少。耳穴选取神门、皮质下、髋关节、阿是穴等[16]。

7.2.3针刺

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针刺的应用,可以减轻术后疼痛,获得更好的镇痛效果及更少的

不良反应。常用腧穴有肾俞、居髎、环跳、阳陵泉、委中、梁丘、足三里、承山、昆仑及阿

是穴等辨证取穴[17]。

8关节置换术注意事项

接受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需避免不当的活动造成假体的脱位,包括如下:屈髋不能超

过90°;髋关节的内收不能超过中线;髋关节不能外旋。为确保患者不会发生这些动作,

应该教育患者:上身不要向前弯腰超过90°;患侧下肢不要做直腿抬高动作;膝关节或踝

关节不要交叉。其目的均是为预防髋关节的脱位。上述注意事项通常需要维持3个月,以保

证有足够的时间形成假关节囊。

参考文献

[1]华桂茹主编.物理医学与康复分册[M].北京: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74-77.

[2]UnverB,KaratosunV,GunalI,AnginS.Comparisonoftwodifferent

rehabilitationprogrammesforthrustplateprosthesis:arandommizedcontrolled

study.ClinRehabil.2004;18(1):84-91.(证据分级:ⅡJadad条目评分:4分)

[3]HurkmansHL,BussmannJB,BendaE,VerhaarJA,StamHJ.Effectivenessofaudio

feeedbackforpartialweight-bearinginandoutsidethehospital:arandomized

controlledtrial.ArchPhysMedRehabil.2012;933(4):565-70.(证据分级:ⅡJadad

条目评分:5分)

[4]JanMH,HungJY,LinJC,WangSF,LiuTK,TangPF.Effectsofahomeprogramon

strength,walkingspeed,andfunctionaftertotalhipreplacement.ArchPhysMed

Rehabil.2004;85(12):1943-51.(证据分级:ⅡJadad条目评分:3分)

[5]HesseS,WernerC,SeibelH,vonFrankenbergS,KappelEM,KirkerS,K.dingM.

Treadmilltrainingwithpartialbody-weightsupportaftertotalhiparthroplasty:

a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ArchPhysMedRehabil.2003;84(12):1767-73.

(证据分级:ⅡJadad条目评分:7分)

[6]王德刚,周强,潘伟成,等.通脉活血方预防全髋置换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

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5,24(7):1132-1135.(证据分级:ⅢMINORS条目评分:17

分)

[7]张建方,金国强,姚航军,等.补阳还五汤加减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

研究[J].中医正骨,2013,25(2):19-21,24.(证据分级:ⅢMINORS条目评分:15分)

[8]阮洪江,张世华.活血复元汤配合低分子肝素钠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

形成[J].中国骨伤,2005,18(12):719-721.(证据分级:ⅢMINORS条目评分:19分)

[9]黄志荣,张强,胡湘洪,等.桃核承气汤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J].中医

杂志,2010,51(11):975.(证据分级:ⅢMINORS条目评分:20分)

[10]陈淑长.实用中医周围血管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28.

[11]邓中甲.方剂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242-243.

[12]张明霞.彭小英.卢星星.耳穴埋豆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

生,2015,53(26):65-68.(证据分级:ⅢMINORS条目评分:13分)

[13]BirgitSkkffer,UlrikDalgas,IngerMechlenburg.Progressiveresistancetraining

beforeandaftertotalhipandkneearthropasty:asystematicreview.ClinRehabil

2014May:1-16.(证据分级:ⅠAMSTAR量表评分:5分)

[14]M.DIMONACO,C.CASTIGIONI.Whichtypeofexercisetherapyiseffectiveafterhip

arthroplastryeffectiveafterhiparthropasty?Asystematicreviewofrandomized

controlledtrials.EurjPhysRehabilMed2013;49:893-907.(证据分级:ⅠAMSTAR

量表评分:6分)

[15]CorinneLC,JennieMS,TeresaMN.Physictherapist-directedrehabilitation

exerciseintheoutpatientorhomesettingimprovestrength,gaitspeedandcadence

afterelectivetotalhipreplacement:asystematicreview.JPhysiotherapy

2013;59:219-226.(证据分级:ⅡJadad条目评分:4分)

[16]GefferyS.Marecek,MichaelF,Schafer.DrivingAfterOrthopaedicSurgery.JAM

AcadOrthopSurg2013;21:697-706.(证据分级:ⅢMINORS条目评分:15分)

[17]李阳波.田学勇.王靖.针刺联合舒芬太尼用于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疗效观察[J],

陕西中医,2015,36(1):100-102.(证据分级:ⅢMINORS条目评分:18分)

说明

201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下达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和治未病标准制修订项目,同时为

落实好《2014年中医药部门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中医药标准制修订项目工作任务》,国家

中医药管理局、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委托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

医院康复科积极开展髋关节功能障碍(髋关节置换术后恢复期)《中医骨伤科常见病诊疗指

南》项目的修订工作(任务编号:SATCM—2015—BZ〔078〕),以期为髋关节置换术后恢复期

中医药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与规范,提高髋关节置换术后恢复期的中医临床诊疗水平,促进中

医药进步与发展。

1、临床证据的检索

本着文献检索必须全面的原则选择数据库。检索的数据库主要包括:中国知网学术文献

总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

(Wanfangdata)、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PubMed、CochraneLibrary、EMBASE

数据库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数据库;检索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

()和美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www.)中注册的临床试验;

检索指南相关数据库包括美国国立指南库(TheNationalGuidelineClearinghouse,NGC)

(http://)、英国国家临床卓越研究所NICE(NationalInstitutefor

HealthandClinicalExcellence)(.uk/),苏格兰院际间指南协作

网(ScottishIntercollegiateGuidelinesNetwork,SIGN)。文献检索未设定语种限制及

研究设计限制,截止日期为2015年6月31日,手工检索已找到文献的相关参考文献。中文

检索词:关节成形术、置换、髋、髋关节置换术。英文检索词:Arthroplasty、Replacement、

Hip、Dysfunctionofhipjoint。根据不同资料库的特征分别进行主题词联合自由词、关

键词进行综合检索(检索策略见附件1)。所有检索策略均通过多次预检索确定,在工作组

检索审核后,由2位研究者同时独立进行。如遇分歧,工作组协商解决。

2、文献评价

对所检索到的每篇临床文献均按照以下方法分别作出文献评价。

2.1随机临床试验的评价:结合Cochrane偏倚风险评价工具评价,选出改良Jadad量

表评分大于等于3分的文献作为指南的证据。

2.2非随机临床试验的评价:采用MINORS条目评分。评价指标共12条,每一条分为

0-2分。前8条针对无对照组的研究,最高分为16分;后4条针对有对照组的研究,最高

分共24分。0分表示未报道;1分表示报道了但信息不充分;2分表示报道了且提供了充分

的信息。选择总分大于等于13分的文献作为治疗性建议证据。

很多文献标题是随机对照,然内容实质是非随机对照,如按就诊顺序分组等。此类应归

入非随机试验。

如果存在明显质量问题,如分类统计样本例数与该组总样本例数不符、理论分析低劣、

作者非临床医生的治疗报道等,应直接排出,不必用量表评分。

2.3Meta分析的评价:可采用AMSTAR量表进行文献质量评价。每个条目评价结果可以

分为“是”、“否”、“不清楚”或“未提及”三种,并给予计分,如“是”为1分,“否”、“不

清楚”或“未提及”为0分,共11分,AMSTAR量表得分0-4分为低质量,5-8分为中等质

量,9-11分为高质量。选择5分以上文献为证据。

3.证据评价分级和文献推荐级别

3.1符合前述质量要求的临床研究,可成为指南的依据: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成果为

高等级推荐的证据,小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以及非随机对照试验的成果成为次级或低强度推

荐的证据。此外,也可依据文献研究的成果经专家共识法形成推荐意见。

表1文献依据分级及推荐级别

中医文献依据分级推荐级别

Ⅰ大样本,随机研究,结果清晰,假阳性或假阴性A至少2项Ⅰ级研究结果支持

的错误很低

Ⅱ小样本,随机研究,结果不确定,假阳性和/或B仅有1项Ⅰ级研究结果支持

假阴性的错误较高

Ⅲ非随机,同期对照试验和基于古代文献的专家共C仅有Ⅱ级研究结果支持

Ⅳ非随机,历史对照和当代专家共识D至少1项Ⅲ级研究结果支持

Ⅴ病例报道,非对照研究和专家意见E仅有Ⅳ级或Ⅴ级研究结果支持

3.2文献依据分级标准的有关说明:

3.2.1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制修订的文献分级方法按照《ZYYXH/T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

行业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指南编制通则》(送审稿)“证据分级及推荐强度参考依据”中“汪

受传,虞舜,找下,戴启刚,陈争光,徐珊.循证性中医临床诊疗指南研究的现状与策略[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27(11):2759-2763.”提出的“中医文献依据分级标准”实施。

3.2.2推荐级别(或推荐强度)分为A、B、C、D、E五级。强度以A级最高,并依次递

减。

3.2.3该标准的“研究课题分级”中,大样本、小样本定义为:

大样本:≥100例的高质量的单篇随机对照试验报道或系统综述报告。

小样本:<100例的高质量的单篇

3.2.4Ⅲ级中“基于古代文献的专家共识”是指古代医籍记载、历代沿用至今、当代专

家意见达成共识者。Ⅳ级中“当代专家共识”是指当代专家调查意见达成共识者。Ⅴ级中的

“专家意见”仅指个别专家意见。

4、指南工作组

2015年中医临床诊疗指南骨伤科专家指导组,组长:孙树椿、朱立国;副组长:刘军、

詹红生;成员:王拥军、杨海韵、林定坤、高书图、谭远超、王平、李盛华、冷向阳、张晓

峰、张俐、张军、邬波;秘书:于杰、冯敏山、潘建科、洪坤豪。

《中医骨伤科常见病诊疗指南•髋关节功能障碍(髋关节置换术后恢复期)制订》起草人:

姚新苗,方针,蔡运火。

《中医骨伤科常见病诊疗指南•髋关节功能障碍(髋关节置换术后恢复期)制订》项目工

作组:双组长:姚新苗、詹红生(指导组长);工作组成员单位及代表专家:浙江中医药大

学附属第三医院-姚新苗,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陈卫衡,浙江省中医院-童培建,首都

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雷仲民,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姚啸生,武汉市中医医院-

董晓俊,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郑昱新,江苏省中医院-孙建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

属康复医院-蔡树河,马鞍山市中医院-高世毅;工作组成员:解光尧、徐守宇、方针、周

尔园、蔡运火、孙凡、梁康、曾超、杜宇鹏、李晓东、王静;秘书:方针、蔡运火。

《中医骨伤科常见病诊疗指南•髋关节功能障碍(髋关节置换术后恢复期)制订》(草稿)

专家论证会:双组长:姚新苗、詹红生;专家成员:陈卫衡、童培建、雷仲民、姚啸生、董

晓俊、郑昱新、孙建华、蔡树河、高世毅、解光尧、徐守宇、周国庆、张大炯、陈长兴、徐

平;工作成员:方针、周尔园、蔡运火、孙凡、梁康、曾超、杜宇鹏、李晓东、王静。

5、起草和评审

《中医骨伤科常见病诊疗指南•髋关节功能障碍(髋关节置换术后恢复期)(制订)》在文

献检索、文献评价、证据推荐等前期工作的基础上,依据德尔菲法的基本原则,起草问卷。

6、本指南形成推荐治疗方案过程中,工作组成员及参与论证的有关专家均考虑了医、

患的观点及选择意愿,兼顾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

7、本指南计划定期更新修订。由本指南工作组通过循证医学方法和专家共识、专家论

证等相结合的方式实行更新。

8、髋关节功能障碍(髋关节置换术后恢复期)中医临床诊疗指南的制订是国家中医药

管理局、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委托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康

复科制订,经费由中医药部门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资助。指南制定小组的所有成员均声明,

完全独立进行指南的编制工作,未与任何利益团体发生联系。

中医骨伤科临床诊疗指南•髋关节功能障碍

(髋关节置换术后恢复期)

(制订)

编号:SATCM-2015-BZ(078)

编制说明

立项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项目负责部门:中华中医药学会

项目承担单位: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工作组成员:姚新苗(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詹红生(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二〇一六年六月

中医骨伤科临床诊疗指南•髋关节功能障碍

(髋关节置换术后恢复期)

制订

编制说明

《中医骨伤科临床诊疗指南•髋关节功能障碍(髋关节置换术后恢复期)(制订)》项目于

2014年12月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立项,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承担。按照《国中

医药法监法标便函[2015]3号“关于印发2015年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和治未病标准制制订项

目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中华中医药学会组织成立了中医骨伤科临床诊疗指南专家指导

组。经个人报名、骨伤科专家指导组协调后于2015年3月底成立了髋关节功能障碍(髋

关节置换术后恢复期)(制订)项目工作组。项目工作组按照统一要求,主要的研究方案严

格按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制定的《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制制订技术要求(试行)》及《中医临床

诊疗指南制制订评价方案(草案)》执行,开展了文献研究(循证证据的检索、筛选,采用

“中医文献依据分级标准”进行证据的评价、推荐)、两轮专家问卷调查、专家论证会、同

行征求意见、临床评价(方法学质量评价、临床一致性评价)等工作,并在项目工作组多次

系统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按照临床诊疗指南编写规则,完成了制订指南的起草阶段工作,形

成了《中医骨伤科临床诊疗指南•髋关节功能障碍(髋关节置换术后恢复期)(制订)》的草

案,包括:范围、术语和定义、诊断、辨证、治疗、康复评定、康复治疗、功能锻炼,以及

参考文献和说明等部分。经专家指导组审核后,报中华中医药学会网上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公

开征求意见,在此基础上,再形成送审稿。现就《中医骨伤科临床诊疗指南•髋关节功能障

碍(髋关节置换术后恢复期)(制订)》编制情况作如下说明。

(一)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201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下达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和治未病标准制制订项目,同时为落

实好《2014年中医药部门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中医药标准制制订项目工作任务》,国家中

医药管理局、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委托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

院康复科积极开展《中医骨伤科临床诊疗指南•髋关节功能障碍(髋关节置换术后恢复期)

(制订)》项目的制订工作(任务编号:SATCM—2015—BZ〔078〕)。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政策法规与监督司印发的《2015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制制订项目方案》(国中医药法监法标便

函〔2015〕3号)的要求,本研究方案严格按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制定的《中医临床诊疗指南

制制订技术要求(试行)》及《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制制订评价方案(草案)》执行。主要是基

于循证医学原则及中医文献依据分级标准结合专家共识、专家论证、同行征求意见、临床评

价,对髋关节功能障碍(髋关节置换术后恢复期)中医临床诊疗指南进行系统的制订,以期

为髋关节功能障碍(髋关节置换术后恢复期)中医药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与规范,提高髋关节

功能障碍(髋关节置换术后恢复期)的中医临床诊疗水平,促进中医药进步与发展。

(2)工作组简况

指南专家指导组:中华中医药学会成立中医临床诊疗指南专家总指导组,中华中医药学

会骨伤科分会成立专家指导组,专家指导组以国内知名专家孙树椿和朱立国为组长、刘军和

詹红生为副组长,由对骨伤科常见病具有充分的了解和较高的治疗水平且熟悉指南编制要求

的专家成员组成。专家指导组负责髋关节功能障碍(髋关节置换术后恢复期)诊疗指南制订

工作的技术指导和项目执行督导,制定指南制订技术实施方案,指导指南工作组按照有关技

术要求开展指南制制订工作;负责指南制订工作质量管理,审核指南工作组提交的数据资料

和技术文件;负责指南工作组的组织与协调。

指南工作组:项目承担单位(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康复科)在中华中医药学会骨

伤科分会专家指导组的指导下,组织成立指南工作组。指南工作组实行双组长制,由项目承

担单位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康复科刘军教授及专家指导组推荐詹红生教授为组长,

由熟悉髋关节功能障碍(髋关节置换术后恢复期)病种临床诊疗及指南编制方法学的骨干成

员组成。在专家指导组的指导下,指南工作组长期负责髋关节功能障碍(髋关节置换术后恢

复期)中医临床诊疗指南的制订工作,管理指南制订工作经费的使用,对指南制订工作质量

负责。工作组组成单位由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浙

江省中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江苏省中医院、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武汉市中医医院、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等10家代表性

医院组成。具体工作组组成成员详见表1.

表1项目工作组成员名单

序号姓名工作单位职称职务

1姚新苗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主任中医师

2詹红生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主任中医师

3陈卫衡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主任中医师

4童培建浙江省中医院主任中医师

5雷仲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主任中医师

6董晓俊武汉市中医医院主任中医师

7孙建华江苏省中医院主任中医师

8杨鸫祥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中医师

9姚啸生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中医师

10蔡树河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副主任中医师

11高世毅马鞍山市中医院副主任中医师

12郑昱新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副主任中医师

13解光尧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副主任中医师

14徐守宇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主任中医师

15周国庆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副主任中医师

16方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副主任中医师

17周尔园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主治医师

18蔡运火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医师/硕士

19厉驹浙江省中医院副主任中医师

20陈长兴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副主任中医师

21张大炯马鞍山市中医院副主任中医师

22徐平武汉市中医医院副主任中医师

23粱康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主治中医师

24孙凡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主治中医师

25曾超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主治中医师

26杜宇鹏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主治医师

27李晓东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主治中医师

28王静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医师/硕士

29董正超浙江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

30胡珊浙江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

31李威浙江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

32王清娟浙江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

33葛林璞浙江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

34刘羊浙江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

双组长

序号姓名工作单位职称职务

1姚新苗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主任中医师

2詹红生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主任中医师

工作组(项目)秘书

序号姓名工作单位职称职务

1方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副主任中医师

2蔡运火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医师/硕士

(3)主要工作过程

1、文献研究和前期准备

按照制订的工作要求和专家指导组制定的技术实施方案,开展文献研究和专家问卷调查等工

作,查阅收集相关古代文献、现代文献和国外文献,运用循证医学等方法,开展有关证据的

收集、筛选评价和分级,结合专家共识,形成证据推荐。

1.1文献检索

针对髋关节功能障碍(髋关节置换术后恢复期)患者或人群、干预措施或暴露因素、结局指

标等方面提取髋关节功能障碍(髋关节置换术后恢复期)有关主题词及自由词、关键词。检

索范围包括髋关节功能障碍(髋关节置换术后恢复期)病名、诊疗技术、治法、方药、知名

专家姓名等。检索的病名包括古往今来髋关节功能障碍(髋关节置换术后恢复期)的所有病

名。检索的数据库包括国内外数据库。制定检索策略,以主题词结合自由词的形式,由工作

组讨论检其科学性、可行性后,开展检索。以计算机检索为主,同时使用手工检索。在确定

检索策略时,重视古代文献、名老中医专家经验、医案医话等相关文献,将古代文献有意义

的部分纳入研究中,将全国本领域知名专家姓名作为检索词进行检索,重视国际组织、政府、

学术团队发布的在临床与研究中广泛应用的标准、指南、规范等。

1.4筛选文献

筛选文献按照下面的程序开展:制定一套明确的关于髋关节功能障碍(髋关节置换术后恢复

期)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由双人进行对文章进行筛选,保证过程的准确性。通过阅读题目

与摘要排除无关的文章。对于符合标准文献阅读全文进行评估。

1.5证据评价、分级与推荐形成

1.5.1对所检索到的临床文献按照以下方法分别作出文献评价。

临床随机试验的评价:结合Cochrane手册(版本:5.1.0及以上版本)偏倚风险评价工具评

价(ROBtool),选出改良Jadad量表评分大于等于3分的文献作为指南的证据。

非随机临床试验的评价:采用MINORS条目评分。评价指标共12条,每一条分为0-2分。前

8条针对无对照组的研究,最高分为16分;后4条针对有对照组的研究,最高分共24分。

0分表示未报道;1分表示报道了但信息不充分;2分表示报道了且提供了充分的信息。选

择总分大于等于13分的文献作为治疗性建议证据。很多文献标题是随机对照,然内容实质

是非随机对照,如按就诊顺序分组等。此类应归入非随机试验。如果存在明显质量问题,如

分类统计样本例数与该组总样本例数不符、理论分析低劣、作者非临床医生的治疗报道等,

应直接排除,不必用量表评分。

Meta分析的评价:可采用AMSTAR量表进行文献质量评价。每个条目评价结果可以分为“是”、

“否”、“不清楚”或“未提及”三种,并给予计分,如“是”为1分,“否”、“不清楚”或

“未提及”为0分,共11分,AMSTAR量表得分0-4分为低质量,5-8分为中等质量,9-11

分为高质量。选择5分以上文献为证据。文献检索、筛选和评价过程,在工作组审核后,由

两名评价员独立进行;如双方意见不一致,通过协商解决或由第三方裁决。

1.5.2证据的分级

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制制订的证据分级方法按照《ZYYXH/T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

中医临床诊疗指南编制通则》(送审稿)“证据分级及推荐强度参考依据”中“汪受传,虞舜,

找下,戴启刚,陈争光,徐珊.循证性中医临床诊疗指南研究的现状与策略[J].中华中医药

杂志,2012;27(11):2759-2763.”提出的“中医文献依据分级标准”实施。符合前述质量要

求的临床研究,可成为指南的依据: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成果为高等级推荐的证据,小样

本的随机对照试验以及非随机对照试验的成果成为次级或低强度推荐的证据。此外,也可依

据文献研究的成果经专家共识法形成推荐意见。而对于中医证候分类的筛选、长期在临床上

广泛运用的病例报告和史料记载的疗法、未经系统研究验证的专家观点和临床试验,应选用

专家共识的方法形成推荐意见,同时标明来源于“专家共识”。

表2文献依据分级及推荐级别

中医文献依据分级*推荐级别

Ⅰ大样本,随机研究,结果清晰,假阳性或A至少2项Ⅰ级研究结果支持

假阴性的错误很低

Ⅱ小样本,随机研究,结果不确定,假阳性B仅有1项Ⅰ级研究结果支持

和/或假阴性的错误较高

Ⅲ非随机,同期对照试验和基于古代文献的C仅有Ⅱ级研究结果支持

专家共识

Ⅳ非随机,历史对照和当代专家共识D至少1项Ⅲ级研究结果支持

Ⅴ病例报道,非对照研究和专家意见E仅有Ⅳ级或Ⅴ级研究结果支持

*文献依据分级标准的有关说明:

a.推荐级别(或推荐强度)分为A、B、C、D、E五级。强度以A级最高,并依次递减。

b.该标准的“研究课题分级”中,大样本、小样本定义为:

大样本:≥100例的高质量的单篇随机对照试验报道或系统综述报告。

小样本:<100例的高质量的单篇

c.Ⅲ级中“基于古代文献的专家共识”是指古代医籍记载、历代沿用至今、当代专家意见

达成共识者。Ⅳ级中“当代专家共识”是指当代专家调查意见达成共识者。Ⅴ级中的“专家

意见”仅指个别专家意见。

2、起草论证

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按照编写规则开展髋关节功能障碍(髋关节置换术后恢复期)中医诊

疗指南(制订)起草,将循证证据形成的推荐建议和专家共识形成的推荐建议等技术内容纳

入,组织有关方面专家对技术内容进行充分论证,形成初稿、编制说明等材料。初稿起草完

成后,将初稿、编制说明等报送专家指导组论证,根据专家指导组意见修改完善,形成征求

意见稿。

3、征求意见

将指南征求意见稿征求医疗机构、科研机构、教育机构、行业组织及专家学者等方面意见,

要注意征求基层单位的意见。征求意见的期限届满后,将反馈意见进行归纳汇总和研究处理,

形成意见汇总处理表,并根据反馈意见修改完善,形成指南(标准)评价稿。其中未采纳反

馈意见的,应当说明理由。进行重大修改的,则再次征求意见。

4、评价及专家指导组审核

评价包括方法学质量评价及临床一致性评价

4.1指南方法学质量评价

指南稿将被送至同行专家进行进一步评审。评审人员应是指南制定小组以外的独立成员,

包括临床领域和方法学方面的专家。评价工具可采用指南研究与评价工具II,评价员将就

推荐意见的合理性和用于实践的可行性等方面进行判断。

4.2指南的临床一致性评价

指南工作组采用病例调查分析方法,在专家指导组指导下,选取不同地域10个以上医

疗机构作为评价单位,开展符合指南疾病诊断的住院病例观察应用评价、适用性与合规性评

价。评价单位以三级医院为主,同时应包括不同类别、不同等级医疗机构。病例选取时间范

围原则上为近1年内,病例总数不少于200例并符合统计学要求。如无住院病例,可研究门

诊病例,并保证病例数据的可溯源性。髋关节功能障碍(髋关节置换术后恢复期)中医诊疗

指南应用评价病例调查表见附件6。

本次指南制制订一致性评分尺度:请根据所观察指南实施情况与指南的一致程度(定性评价),

按百分比的评分标准,分别是:>80为一致,60%~80%为比较一致,40%~59%为一般,<

40%为不一致。当评价为“不一致”时,应分析并填写不一致原因。

4.3专家指导组审核

评价工作完成并修改后,将指南草案、编制说明、意见汇总处理表及有关材料提交相关

专家指导组。专家指导组以会议形式进行审核,提出审核意见。

5、公开征求意见

指南(标准)通过专家指导组审核后,将指南(标准)草案、编制说明等通过中华中医

药学会网站等公开征求意见。公开征求意见的期限,一般为一个月。

6、送审

公开征求意见的期限届满后,工作组将反馈意见进行归纳汇总和研究处理,形成公开征

求意见汇总处理表,未采纳反馈意见的,说明理由。工作组根据反馈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指

南(标准)草案,形成送审稿,并按照有关规定要求将指南(标准)送审稿、编制说明、意

见汇总处理表及有关材料提交全国中医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审查。

7、中医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审查

全国中医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按照有关规定要求组织进行审查。通过审查后,全国中医标

准化技术委员会应当将审查意见反馈工作组。工作组将报批材料报送中华中医药学会。

8、审议发布

中华中医药学会组织对指南(标准)报批材料进行审议,提出是否同意发布的意见。拟

发布的报批材料,由中华中医药学会报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政策法规与监督司,经征求国家

中医药管理局各业务部门意见,报局领导审定。指南(标准)报批材料审定后,由中华中医

药学会编号发布,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备案。

(二)指南编制原则

目前,国际上许多专业机构及指南制定团体对临床实践循证性指南的开发进行了专门的方法

学研究,也形成了指南编制的原则。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美国医疗保健

研究与质量局(AHRQ)形成了系统的指南制定方法学支持,苏格兰院际间指南协作网(SIGN)、

新西兰指南制定组(NZGG)制定了专门用于指南开发的手册,都对指南制定方法与程序进行了

详细介绍。世界卫生组织(WHO)也在综合各个指南制定机构方法的基础上发布了循证性指南

开发手册。并且,国际上还成立了专门的指南研究和评价的国际协作组织(AGREE)对指南开发

与质量进行系统评估。指南制制订的程序与方法,随之不断的发展与总结,越来越趋向于一

致。然而采用针对西医疾病和西医疗法开发指南的模式制定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存在一定的

局限性,如中医注重个体化诊疗,行之有效的中药汤剂很难开展高水平的RCT临床试验,中

医古献证据级别较低等,均是制定高水平的、能够反映临床实际的、推荐行之有效的治疗建

议的阻碍。因此,制订的程序、方法、结构,是在借鉴国际上通用的临床实践指南制定方法

的基础上,注重髋关节功能障碍(髋关节置换术后恢复期)的中医特色,既要保证科学性,

又要符合中医实际。具体而言,本指南制订遵循以下5项基本原则:

1.科学性

本指南的制订应以保障安全、规范诊疗、促进交流为首要宗旨。科学性是开展指南制订的前

提,也是保障指南制订质量的基础。本指南的制订,均具有充分的依据,并得到行业内的广

泛专家共识。且临床诊疗指南的制订原则是协商一致、公开透明,即标准是协商一致的结果,

其所有制订程序均可记录,可考核。

2.实用性

制订髋关节功能障碍(髋关节置换术后恢复期)的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应保证与相关国家标

准和行业标准的协调性,

本指南属于疾病诊疗的标准,其目的在于规范中医药临床诊疗技术,促进医疗服务质量,帮

助临床医生和患者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和决策,取得更好的疗效。因此,实用性是本指南编

制的重要原则之一。

3.先进性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指南制制订的方法也不断更新,因此,本指南的编制通过查阅大量

文献,以期能够体现最新的研究成果,利用当前最佳的循证证据。

4.符合中医实际

基于中医的特色以及中医临床研究现状,本指南制订在详细介绍文献证据检索策略、质量评

价、证据级别形成推荐建议、判断推荐强度的基础上,对应用专家共识法形成推荐建议进行

了详细的阐述,并提出基于专家共识法形成的推荐建议,指出其推荐强度应为有选择性的推

荐。

5.规范性

本指南在研制过程中,均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政策法规与监督司、中华中医药学会、中

医临床诊疗指南制制订专家总指导组及骨伤科专家指导组的要求,主要遵《ZYYXH/T473-2015

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指南编制通则》、《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制制订技术要求(试

行)》以及已经颁布的各项相关标准、指南实施。所采用的技术方法,包括文献检索和文献

评价方法、专家问卷调查方法、循证证据形成方法、专家论证会方法、专家质量方法学评价

方法、临床一致性评价方法等,均按照国际比较公认,以及本团队系统研究形成、为

《ZYYXH/T473-2015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指南编制通则》、《中医临床诊疗指

南制制订技术要求(试行)》所采纳的方法进行。保证了本指南的研制方法,包括技术方法

及形成的指南规格体例、名词术语、诊疗措施、语言文字等的规范性要求。

(三)古代和现代中外文文献检索

1.古代文献检索:古代文献未涉及髋关节置换术,故未检索。

2.国内外文献检索:

本着文献检索必须全面的原则选择数据库。检索的数据库主要包括:中国知网学术文献总库

(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

(Wanfangdata)、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PubMed、CochraneLibrary、EMBASE

数据库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数据库;检索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

()和美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www.)中注册的临床试验;

检索指南相关数据库包括美国国立指南库(TheNationalGuidelineClearinghouse,NGC)

(http://)、英国国家临床卓越研究所NICE(NationalInstitutefor

HealthandClinicalExcellence)(.uk/),苏格兰院际间指南协作

网(ScottishIntercollegiateGuidelinesNetwork,SIGN)。文献检索未设定语种限制及

研究设计限制,截止日期为2015年6月31日,手工检索已找到文献的相关参考文献。中文

检索词:关节成形术、置换、髋、髋关节置换术。英文检索词:Arthroplasty、Replacement、

Hip、Dysfunctionofhipjoint。根据不同资料库的特征分别进行主题词联合自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