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洋流的分布与影响(解析版)-高二地理课后培优练_第1页
世界洋流的分布与影响(解析版)-高二地理课后培优练_第2页
世界洋流的分布与影响(解析版)-高二地理课后培优练_第3页
世界洋流的分布与影响(解析版)-高二地理课后培优练_第4页
世界洋流的分布与影响(解析版)-高二地理课后培优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课后培优练(中图版2019选择性必修1)4.2世界洋流的分布与影响(测试时间:3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52分)读图“北大西洋洋流分布简图”,完成下面1-3小题。1.图中洋流①②③④表示寒流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2.图中①②③④海域,表层水温最高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3.图中①②③④海域,表层密度最小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1.D2.A3.A【解析】1.根据材料信息,该图为北大西洋洋流分布简图,①为北半球赤道附近的北赤道暖流,②为北美洲东部的墨西哥湾暖流,③为北大西洋暖流,④为加那利寒流,所以表示寒流的为④,D正确,ABC错误。故选D。2.海洋的表层海水温度主要受纬度影响,表层水温大致由赤道向高纬度地区降低,所以图中①②③④海域,表层水温最高的是赤道附近的①地附近,A正确,BCD错误。故选A。3.一般来说,温度越高,海水的密度越小,海水盐度越低,海水密度越小。赤道海区水温最高,且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丰富,海水盐度低,所以①所在的赤道地区海水表层密度最小,A正确,BCD错误。故选A。从冰架分离后漂浮在海上的冰山被形象地称为冰筏。罗斯海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冰架——罗斯冰架,是南极大陆周边冰山输出最强的海区,该海区洋流环境复杂,在罗斯海形成了罗斯环流。下图示意罗斯海所在区域的地理环境。据此完成下列4-5题。4.罗斯环流形成的因素是()①盛行风向②地转偏向力③海水密度④大陆轮廓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5.罗斯海冰筏入海漂移的主要动力因素是()①极地东风②南极下降风③西风漂流④罗斯环流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答案】4.C5.A【分析】4.据图可看出,南极罗斯海地处极地东风控制下,盛行东南风,表层海水受东南风的吹拂从罗斯湾东岸向西岸运动,到西岸后受大陆轮廓的影响向低纬运动,60°S附近受西风漂流影响从而形成环流,①④正确。图中环流的形成与地转偏向力关系不大,②错误;受海水密度影响会形成密度流,主要发生在两片海水密度相差较大的海区之间,③错误。C项的①④正确,ABD错误。故选C。5.根据材料信息“从冰架分离后漂浮在海上的冰山被形象地称为冰筏。罗斯海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冰架——罗斯冰架”,可知罗斯海冰筏主要来自于罗斯海,该地所处纬度较高,地处极地东风控制下,受极地东风影响,入海漂流,①正确,同时该地区位于南极大陆周边,受到南极大陆下降风的影响,使罗斯海冰筏入海漂流,②正确;西风漂流及罗斯环流主要影响的是罗斯冰筏已经入海之后继续漂流的动力因素,而题目要求的是促使罗斯海入海的动力因素,与题目要求不符,③④错误。A项的①②正确,BCD错误。故选A。下图1为“某测站水温垂直分布图”,图2为“某海域表层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6-8小题。6.图1所示海区,对应可能是图2中的点()A.① B.② C.③ D.④7.图2中虚线表示流经该海区的洋流,由图可知该洋流是()A.北半球的寒流 B.南半球的寒流C.北半球的暖流 D.南半球的暖流8.若图2中点①与②,③与④分别处于同一纬度,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①与②的盐度大小相同 B.②的密度大于③的密度C.④的密度大于③的密度 D.①的盐度小于④的盐度【答案】6.A7.C8.C【分析】6.从图中看,图1所示海区表层水温为10~20℃;图2中①的水温为10~20℃,A正确;②的温度为20~30℃,B错;③的水温为0~10℃,C错;④的水温为0℃,D错。故选A。7.图中等温线向北温度减少,说明向北纬度高,为北半球,B、D错;等温线的凸向即洋流流向,图中洋流由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为暖流,C正确,A错。故选C。8.暖流可增温、增湿、增盐度,因此②比①温度高、盐度高,A错。一般来说,海水表层温度越高,密度越低,②温度比③高,密度比③小,B错;④温度③低,密度比③大,C正确;海水盐度从副热带海区向两侧递减,根据温度可推测出图示区域位于中高纬度,①温度高于④,纬度较④低,则盐度高于④,D错。故选C。下图为某海域7月份表层海水温度分布图,该海域是世界上表层水温最高的海域之一。据此完成9~10题。9.图中S海域7月份的盛行风向和洋流性质的组合,正确的是()A.西南风风海流、暖流 B.西南风上升流、寒流C.东北风风海流、暖流 D.东北风密度流、寒流10.上述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A.减缓北上海轮航速B.增加沿岸地区气温C.此季节该海域海雾天气更明显D.增加沿岸地区降水量【答案】9.B10.C【分析】9、根据海陆轮廓信息和经纬度位置可知,图中S海域位于北印度洋海区,夏季盛行西南季风,在西南风的吹拂下,S海域深层海水上泛,形成索马里寒流。故选B。10、寒流对沿岸地区的影响是降温减湿,暖流的影响是增温增湿,B、D错误。索马里寒流由南向北流,北上海轮顺水航行,航速会增加,A错误。夏季索马里寒流流向水温高的海区,近洋面气温降低,水汽凝结成的水滴在低空积聚,形成海雾,C正确。故选C。下图示意太平洋沿某一纬线表层水温的季节变化,a、b代表两支洋流。据此完成下面11-12小题。11.a、b两洋流中()A.a为寒流,向南流 B.b为暖流,向南流C.a为暖流,向北流 D.b为寒流,向北流12.导致c海域表层水温季节差异大的主导因素是()A.径流B.海陆位置C.洋流D.纬度位置【答案】11.A12.C【解析】11.图示海域8月水温较高,2月水温较低,应位于北太平洋,再结合水温数值和经度范围可推知其位于中低纬海区;a为加利福尼亚寒流,向南流,A正确、C错误;b为日本暖流,向北流,BD错误。故选A。12.c海域位于太平洋西岸,夏季受日本暖流影响,水温较高,冬季受冬季风影响,有沿岸寒流流经,因此水温较低,C正确;径流、海陆位置、纬度位置对表层水温季节差异影响小,ABD错误。故选C。13.下图为南美洲部分区域示意图。读图,图中的洋流()A.自南向北流 B.导致流经海域海水等温线向北凸出C.使沿岸增温增湿 D.利于海洋渔场的形成【答案】C【解析】从图示轮廓及经纬度或者根据图中的里约热内卢可判断,该区域为南美洲东南部,图中洋流应为巴西暖流,由东北流向西南,对沿岸气候起到增温增湿作用,A项错误,C项正确;根据洋流流向与等温线凸出方向一致判断,该洋流流经海域等温线向南凸出,B项错误;海洋渔场多位于寒暖流交汇处或上升流处,D项错误。故选C。二、综合题(48分)14.下图为太平洋海区洋流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20分)

(1)图中①~⑧洋流中,主要受西风带影响的有________。(2分)(2)乙处是________渔场,它的形成与________(洋流)和________(洋流)在此交汇密切相关。(6分)(3)若只考虑顺风条件,轮船从丙处驶往甲处时可借助于________风;若只考虑洋流条件,轮船从甲处驶往丙处时,为节省燃料,可以借助的洋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分)(4)洋流⑥是________(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________。(4分)【答案】(1)③⑦(2分)(2)北海道日本暖流千岛寒流(6分)(3)东北信风日本暖流北太平洋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8分)(4)东澳大利亚暖流,增温增湿的作用(4分)【解析】(1)风海流一般呈现东西流向,图中③、⑦洋流位于30°—60°之间的中纬度西风带,③受西南风影响,⑦受西北影响,自西向东流。(2)根据海陆轮廓可知,乙位于日本北海道附近,是北海道渔场。由于千岛寒流和日本暖流交汇,使海水发生扰动,上泛的海水将营养盐类带到海洋表层,使浮游生物繁盛,进而为鱼类提供丰富的饵料,渔业资源丰富。(3)甲、丙均位于东北信风带,由丙去甲只考虑风向则借用东北信风;甲、丙均位于北半球中低纬度大洋环流,只考虑洋流条件,则只需要顺着洋流依次经过日本暖流、北太平洋暖流、加利福利亚寒流可最大程度节省燃料。(4)根据海陆轮廓可知,⑥位于澳大利亚东侧,洋流是东澳大利亚暖流,对气候的影响是增温增湿。15.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8分)南北向洋流对于高低纬度间热量的输送和交换具有重要意义,对两极地区气温产生深远影响。德雷克海峡平均风速自南向北增大,海冰主要分布在海峡南部。科考发现:近几十年来,德雷克海峡海冰数量呈现“多→少→多→少”的周期性变化。研究表明,该海峡海冰周期性变化的原因主要是海冰数量的变化直接影响表层洋流流量,而洋流的强弱又对海冰数量产生影响。下图示意南半球表层洋流分布。(1)从洋流分布的角度,说明南极地区气温较北极地区低的原因。(8分)(2)分析德雷克海峡海冰主要分布在南部的原因。(6分)(3)说明德雷克海峡海冰数量增加对秘鲁寒流及其沿岸气候的影响。(8分)(4)解释德雷克海峡出现海冰数量增加数年后又减少现象的原因。(6分)【答案】(1)西风漂流大致沿纬线流动,形成封闭环流,阻挡中低纬度海区暖海水向南极海域输送。(8分)(2)南部纬度较高,水温较低;蒸发较弱,盐度较低;南部风力较小,水流较慢。(6分)(3)(海冰增加,)西风漂流在德雷克海峡的通道变窄,北上水流增多,使秘鲁寒流增强,沿岸地区气温降低、降水减少。(8分)(4)巴西暖流等南下暖流增强,暖海水向南极海域输送增加,使南极水温升高,导致海冰减少。(6分)【解析】(1)题意要求从洋流分布的角度说明南极地区气温较北极地区低的原因。西风漂流大致沿纬线流动,形成封闭环流,阻挡中低纬度海区暖海水向南极海域输送,而北极地区有北大西洋暖流输送部分热量进入高纬度地区,使得北极地区气温相对较高。(2)德雷克海峡海冰主要分布在南部的原因应从纬度、盐度、海水流动速度等方面进行分析。一般情况下,海水水温越低,盐度越低,海水流动速度越慢,海水越容易结冰。图中显示,德雷克海峡位于南半球,南部纬度较高,水温较低;与北部相比,南部气温和水温较低,蒸发较弱,海水盐度较低;海峡北部受盛行西风影响明显,风力较大,而海峡南部受西风影响较弱,风力较小,水流较慢,因此德雷克海峡南部海域更容易结冰,海冰数量更多。(3)德雷克海峡海冰数量增加对秘鲁寒流及其沿岸气候的影响应从海冰的阻挡作用进行说明。图中显示,西风漂流到达南美洲南端附近时,分成两股海流,一部分沿南美洲西岸北上形成秘鲁寒流,一部分经德雷克海峡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