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5-凸形坡与凹形坡(原卷版)_第1页
专题05-凸形坡与凹形坡(原卷版)_第2页
专题05-凸形坡与凹形坡(原卷版)_第3页
专题05-凸形坡与凹形坡(原卷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必刷题精练热点专题05凸形坡与凹形坡一、单选题某校地理小组的同学进行野外考察活动,下图为考察地区的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回答下列各题。1.同学们在甲村测得气温为20℃,则此时乙村的甲村气温约为()A.17℃ B.19℃ C.24℃ D.25℃2.图中既能看到甲村又能看到乙村的观察点是()A.① B.② C.③ D.④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甲、乙两地建有养殖场。读图完成小题。3.从图中可知()A.山峰的海拔可能为1044m B.乙地海拔可能为1035mC.①处陡崖相对高度为10~20m D.区域内最大高差近60m4.①③④⑤四地中,在②地可以看到的是()A.①③ B.①⑤ C.③④ D.④⑤5.若图中建有一小型水库,甲养殖场濒临水库最高水位,则()A.水库最深为10~15m B.水坝高度为15~20mC.库区水面大于1km2 D.甲、乙两养殖场将污染水库读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②居民点最容易发展成为城镇 B.站在M山顶可以看到图中的所有居民点C.图中干流的流向大体为西北流向东南 D.由⑤居民点取近道攀登M山忽上忽下较耗体力7.⑤居民点到M山顶的温差可能为()A.2.1℃ B.3℃ C.3.6℃ D.4℃下图为某地理考察小组在我国某地进行科学考察时绘制的景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8.观察图示地貌时应该选择的观察地点是()A.甲 B.乙 C.丙 D.丁9.图中甲处地貌类型为()A.陡崖 B.鞍部 C.山脊 D.山谷10.陡坡上开梯田,容易造成()A.地震破坏 B.土壤侵蚀 C.滑坡灾害 D.沙漠化许多自然景观在不同的观赏位置由于距离、角度、俯仰的变化造成了透视关系,纵深层次,视野范围的差别所产生的美感是不同的。据此回答下面小题。11.“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说明在欣赏景观时要选择一个()A.最佳时间 B.最佳位置 C.最佳距离 D.最佳天气12.对下列景点和观赏位置对应正确的是()A.一线天—俯瞰 B.庐山—远眺 C.神女峰—置身之中 D.洞庭湖—近水观赏13.欣赏黄果树瀑布的最佳方法是()A.适当距离仰视 B.远眺可得 C.乘船观赏 D.高处俯视地表坡面分散的地表径流称为坡面径流,坡面径流侵蚀力的大小与地形、土壤和植被等因素密切相关。地形(坡长、坡度和坡形)控制坡面流水冲刷速度和冲刷量。研究坡面径流侵蚀能为有效保护区域生态环境提供重要决策性的依据。右图表示坡面受雨面积和坡度的关系,下图表示侵蚀强度和坡度的关系。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4.地形与坡面侵蚀强度的关系表现为()A.同等降雨强度,坡度越大,坡面侵蚀越强 B.同等降雨强度,坡长越长,坡面侵蚀越强C.凹形坡比凸形坡的坡面侵蚀强度要大 D.坡度大于65°时,侵蚀随坡度增加而递减15.植被、土壤在坡面侵蚀的过程中主要作用表现为()A.植被降低坡面径流速度,减弱坡面冲刷 B.植被增加坡面径流量,增强坡面冲刷C.浅薄土层能增强下渗,减弱坡面冲刷 D.疏松土质吸水性强,坡面侵蚀较弱16.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