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班级姓名学号分数第03单元(A卷·夯实基础)一、诗歌阅读(79分)(一)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21分)。芣苢《诗经·周南》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文氏外孙入村收麦苏辙欲收新麦继陈谷,赖有诸孙替老人。三夜阴霪败场圃,一竿晴日舞比邻。急炊大饼偿饥乏,多博村酤劳苦辛。闭廪归来真了事,赋诗怜汝足精神。1.下列选项中,关于两首诗歌内容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芣苢》采用重章叠句手法,全诗三章十二句,却有六个动词“采、有、掇、捋、袺、襭”,这种看似单调的重叠,恰恰产生了简单明快、往复回环的音乐感。B.《芣苢》中六个动词的变化,既表现了越采越多直到满载而归的劳动过程,又体现了人们劳作时的欢欣和热情。C.《文氏外孙入村收麦》从诸孙“入村”写起,详细描绘了劳动的场景,展现出了劳动场景的热烈,令人感受到浓浓的亲情以及劳动的欢快。D.《文氏外孙入村收麦》中“三夜阴霪败场圃,一竿晴日舞比邻”一句以对比手法写出了久雨初晴、宜事农桑的喜悦。2.对于《芣苢》一诗,王鸿绪等《钦定诗经传说汇纂》引:“此诗终篇言乐,不出一乐字,读之自见意思。”试从诗歌情感这一角度出发,就《文氏外孙入村收麦》一诗作简要阐释。(5分)3.清人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说,《芣苢》一诗读来好似“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绣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全诗既充满诗情画意,又富有生活气息。你能从《文氏外孙入村收麦》一诗中,读出哪些乡村生活的气息?请简要分析(5分)。4.除了《芣苢》与《文氏外孙入村收麦》,描写古人劳作场景的诗歌还有不少,请说出以下两首诗歌各自描写了一幅怎样的劳动图景(8分)。(1)《国风·陈风·东门之池》:“东门之池,可以沤(洗,浸泡)麻。彼美淑姬,可以晤歌。东门之池,可以沤苎(苎麻)。彼美淑姬,可以晤语。东门之池,可以沤菅(菅草)。彼美淑姬,可以晤言。”(4分)劳动图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宋代诗人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4分)劳动图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12分)。南有樛①木南有樛木,葛藟②累③之。乐只君子,福履绥之。南有樛木,葛藟荒④之。乐只君子,福履将之。南有樛木,葛藟萦之。乐只君子,福履成之。(选自《国风·周南》)(注)①樛(jiū):向下弯曲的树木。②藟(lěi):藤。③累(lěi):攀援。④荒:掩盖。1.诗歌使用在写作手法上有何特点?作用是什么?请简要解析。(4分)2.清人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一书中评价这首诗时说:“三章只易六字,而往复叠咏,殷勤之意自见。”请结合全诗说说这种评价的根据(4分)。3.“绥”“将”“成”三个词语是如何有层次地表现诗中男子的幸福生活的?(4分)(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12分)。汝坟遵彼汝坟①,伐其条②枚;未见君子③,惄④如调⑤饥。遵彼汝坟,伐其条肄⑥;既见君子,不我遐⑦弃。鲂鱼赪⑧尾,王室如毁⑨;虽则如毁,父母孔⑩迩。(选自《国风·周南》)(注)①坟(fén):水涯、大堤。②条:山楸树。一说树干(枝曰条,干曰枚)。③君子:此指在外服役或为官的丈夫。④惄(nì):饥,一说忧愁。⑤调:同“朝”,早晨。⑥肄(yì):树砍后再生的小枝。⑦遐(xiá):远。⑧赪(chēng):浅红色。⑨毁(huǐ):火,。如火焚一样。⑩孔:甚。1.阅读全诗,请简要概括三章的主要内容(4分)。2.诗歌中妻子的形象特征怎样?请结合诗歌简要解说(4分)。3.请概括诗歌的中心思想(4分)。(四)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10分)。芣苢①采采芣苢,薄言②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③之。采采芣苢,薄言掇④之。采采芣苢,薄言捋⑤之。采采芣苢,薄言袺⑥之。采采芣苢,薄言襭⑦之。1.《诗经》使用赋、比、兴手法,本诗使用的手法是__________。(2分)2.这首诗生动地表现了采集野菜的劳作过程。这种过程在诗中是怎样具体表现出来的?(4分)3.前人读这首诗说:反复讽咏,“自然生其气象”。你读这首诗,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景象?请概括描述。(4分)(五)阅读《书愤》完成下面习题(12分)。书愤作者:陆游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1)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一联诗中,《南史·檀道济传》载,宋文帝要杀名将檀道济,檀大怒道:“乃坏汝万里长城”,这里运用了这个典故,比喻(守边御敌的将领),前后两句通过“空”和“已”两个字加强映衬,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2)最后一联运用了(诸葛亮《出师表》)典故,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6分)(六)比较阅读:李白的《越中览古》和下面的《苏台览古》,回答问题(12分)。越中览古作者:李白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乡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苏台览古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请从两个方面谈谈这两首诗共同的特点(6分)。2、这两首诗艺术手法的主要不同之处在哪里(6分)?二、语言实际运用(11分)1、下列选项中,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这些经典著作,内容深刻,都是不刊之论,应该好好阅读。
B.
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提倡。
C.
对待工作要精益求精,达到得心应手、目无全牛的程度才是精英。
D.
喜讯传来,首都万人空巷,人们兴高采烈走上街头,举行庆祝游行。2.近年来,美国肆意加征中国输美商品关税给两国经贸关系蒙上了阴影。有媒体评论说,面对疾风骤雨,有着5000多年文明史的中国,近14亿中国人民有信心,有底气。下列最能体现中国人民面对经贸摩擦的信心和底气的诗句或谚语是(
)。A.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B.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C.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D.
纵使思忖千百度,不如亲手下地锄3、下面是××中学学生胡图写给《学习导报》编辑部的投稿信,其中有五处表达存在不得体的情况,请你找出来并进行修改。(5分)《学习导报》编辑部:我是××中学学生张晓,是一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施工现场安全评价与验收协议责任书3篇
- 2025版个人退股协议书:创业投资退出与收益确认合同4篇
- 2025年全球及中国绝缘干式电力变压器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光强度调制器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多相真空萃取机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太阳能商用EV充电车棚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紫外超快光纤激光器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4年科普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共60题)
- 2025年度个人个人间环保技术研发借款协议4篇
- 2025年度个人住宅租赁定金支付与保障协议书2篇
- 2024-2025学年北京石景山区九年级初三(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 第一章 整式的乘除 单元测试(含答案) 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 春节联欢晚会节目单课件模板
-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
- 糖尿病眼病患者血糖管理
- 抖音音乐推广代运营合同样本
- 《春酒》琦君完整版
- 教育促进会会长总结发言稿
- 北师大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四章《基本平面图形》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 心理调适教案调整心态积极应对挑战
- 小学数学6年级应用题100道附答案(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