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升初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归类•最新
说明:本文重点突出小升初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和专项训练的
内容,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和沉淀,根据历年真题分析,总结
了语文阅读理解解题的方式方法、技巧及真题解析,望对大
家有所帮助。
目录
一、消除阅读理解误区....................................................4
1、阅读量W理解力....................................................4
2、理解力W答题力....................................................4
3、大题量W高分数....................................................5
二、分析标题的作用........................................................6
三、概括文章的中心(主旨或主题).........................................13
四、把握记叙的顺序........................................................18
五、修辞手法的运用........................................................26
六、词语删除或替换........................................................32
七、概括故事情节..........................................................37
八、记叙的线索及作用.....................................................44
九、把握人物情感变化.....................................................51
十、划分层次、概括段意...................................................58
十一、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63
十二、给文章拟标题........................................................71
十三、理解词语的含义及作用................................................75
十四、分析人物形象........................................................83
十五、描写手法的作用.....................................................92
十六、概括主要内容........................................................99
小升初语文阅读技巧
前阅读是小学阶段语文素养养成的关键,各种类型的考试中阅读所
占的分量最大,失分也最多。有效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
是现阶段小升初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更是小学生在未来的语文学习
中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的一项重要语文能力O
“得阅读者得语文,得语文者得高考”。让我们一起努力学习吧!
阅读理解的三种能力
认读感知能力理解鉴赏能力
基本阅读分析综合能力表达应用能力
理解能力
探窕迁移能力
做好阅读理解
的三种基本能■基本常识I基本常识
力:掌握能力I
答题模
基本答题答题公式
策略能力
答题技巧
一、消除阅读理解误区
随着年级越来越高,小学生无论是
阅读量还是阅读理解能力都在相应提
高,而阅读理解丢分似乎也变得更常
见。这究竟是何故?要想找到原因,不
妨先弄明白以下三个不等式。
1、阅读量W理解力
阅读量就是指广义阅读的总量,包括读书、读报刊、读图、读屏
等等。理解力涉及到文本认读感知能力、理解鉴赏能力、分析综合能
力、表达运用能力、探究迁移能力。阅读理解要做好,大量阅读少不
了。但读过很多书,是否就意味着一个人的理解能力强呢?很显然,
它们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相反,读书少并不意味着理解能力就弱。
准确来说,理解能力的强弱不在阅读数量,而在阅读质量和效果6比
如精读、深读、经典阅读等更能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当然,提
高阅读理解能力还要从概括能力、表达运用能力等多方面努力。
2、理解力W答题力
所谓答题力,是指实际做题的应试能力。基本理解能力强就能拿
高分吗?事实并非如此。阅读理解能力强只能说明,你在阅读的理解
上相对更深、更到位、更全面,分析概括能力、表达运用能力等更强。
但想要阅读理解得高分,仅有这些显然是不够的。阅读理解得高分,
需要基本阅读理解能力、基本常识掌握能力、基本答题策略能力三个
条件,阅读理解能力只是其中之一。比如说,你虽能读懂文本,但表
达时所涉及的基础常识掌握不牢,不明白答题的角度和策略,分数照
样会大大流失。例如,你答题的角度不对,且答题时不按固定答题模
式,不分条不按要点,不看赋分分值,最终拿到的分数就可想而知了。
因此,理解能力强并不等于答题能力就强,基本常识掌握是否到位、
答题技巧是否掌握同样是得分的关键。
3、大题量W高分数
对阅读理解如何拿高分,估计仍有不少学生还在迷信题海战术,
寄望于熟能生巧。但遗憾的是,试题没少做,分却照丢不误,原因何
在?阅读理解要拿高分,适量的试题训练当然不可或缺。但这并不意
味着要大搞题海战术,题做得越多越好。语文阅读理解与数学等其他
学科规律不同,很难靠大量试题来实现分数的提升。理解能力和概括
能力的根本在思维,而阅读无疑是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从
这点来说,独立自主的阅读要比大量做题效果更明显。而文字表达能
力根本在技巧,在于写作和答题的技巧。所以,大量做题不如掌握写
作和答题技巧策略。
因此,做题训练应该是为了总结常考知识点、重点题型、解题公
式和答题技巧,是为能举一反三,以不变应万变,通过训练使答题更
有效、更高效。不善总结的阅读训练只能徒劳无功,只有善于总结并
反复实践,才能最终掌握解题的金钥匙。
二、分析标题的作用
、,一标题是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或限定题材范围、指明描写对象或议
前
论中心,或直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表明作者主张等。它的作用、
言好处、妙处是记叙文中常考的题型,一般与文章是内容、情感、主旨、
J结构、写法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1.为什么以此为题?
常
考
2.“XX”这个标题好不好?为什么?
题
型
3.请分析题目的作用、好处或妙处。
析标题字词。就是从理解文章标题关键词的本义,字面
义入手,联系文章内容,得出标题的深层含义或作用。
析标题修辞。就是从理解文章标题的修辞手法入手,联
系文章的人物形象及隐含的情感来理解标题的含义或
作用。
析内容主旨。就是从文章的写作内容,作者感情,主题
思想入手,分析标题揭示的思想内容。
析背景,线索。有些文章,我们需要了解文章背景或梳
理出文章的线索才能深层次地理解文章内容和作者情
感,这样的文章,在理解文章标题时可以通过分析文章
背景或线索来分析标题揭示的思想内容。
巧记公式:
标题的作用=含义+选择角度(内容、结构、写法、情感、主旨)+作用
(所选角度的作用)
典例精析
(一)《十毫升母爱》
①这半年,我一边上班一边照顾孩子,疲惫不堪,吃不好睡不好,身体慢慢
变差。虽已立春,但春寒料峭,凛冽的风仍不时从门缝往里吹。瘦弱的我受了风
寒,终于熬不住,病倒了。
②丈夫建议:“要不把孩子的姥姥接过来吧?帮忙带带孩子!”我却犹豫了。
③我从小就怕母亲。记忆中,母亲脾气暴躁,一直以凶神恶煞的面目出现。
我有丝毫让她不满意的地方,她便会严厉地指责我,给我幼小的心灵留下了浓浓
的阴影。
④母亲几乎没有夸奖过我,也许是没有文化的缘故,她甚至不懂得在我难过
之际给予一点安慰。高考结束,我的成绩不太理想,母亲却没有安慰我,只是忙
着做自己的事.拿到录取通知书时,我递给母亲看,她没有接,低着头冷冷地说:
“叫你不要报这么差的大学J我默默收回了通知书,流着泪转身离去。
⑤这些年,我们母女的关系一直淡淡的,交流很少,彼此都习惯了对方的淡
漠。
⑥丈夫瞒着我给母亲打了电话。没想到,她竟然很快从千里之外坐车赶来了。
打开门,看见母亲扶着墙壁站在我面前时,我竟有些不知所措。母亲晕车厉害,
一上车便开始吐。等到下车,虚弱得像丢了半条命。
⑦我赶紧把母亲迎进门,母亲顾不上自己身体不适,一个劲盯着我看,说:
“就你逞能,都累成这样了!”语气一如既往的不中听。我已经习惯了,无声地
笑了笑。
⑧母亲来了,我的担子被她分去一部分,顿感轻松多了。我的病却很奇怪,
药吃了一周,不见好。尽管穿着厚厚的棉服,还是咬着牙关瑟瑟发抖。晚上我早
早地躲进被窝,母亲则在客厅打电话。连续几个晚上,她都在电话里和她的老姐
妹拉家常。
⑨一天早上,母亲从外面回来,放下包便进了厨房。许久,从厨房猫着腰出
来了,手里端着一碗冒着热气的汤水,递给我,催促我快点喝完。看着她期待的
眼神,我忍着怪味把那碗汤水一饮而尽。和小时候一样,看到我乖乖的表现,母
亲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⑩连续几天,母亲都会做一碗这样的汤水让我喝。我实在忍不住,问这是什
么东西。母亲说是一位老姐妹提供的秘方,专治体虚怕冷的毛病。听了这话,我
感觉有一股暖流涌上心头。原来那些天,她和老姐妹们煲电话粥,是在帮我找药
方。
⑪病假结束了,我得赶早上班。早上七点,母亲已不在家,她每天早早去买
菜,按她的说法,早晨的菜新鲜。我从小都在服从她,自然无法说服她多睡一会
儿。
⑫戏骑车赶往单位。风直往衣服里钻,我不由得缩紧了脖子。路上,有个声
音夹杂着风声钻进了我的耳朵:“阿姨,今天又这么早来接露水啊!"我好奇地循
声望去,一片树丛中,蹲着一个人,竟是母亲!
⑬我远远地站着,听着那人和母亲的对话。
⑭“阿姨,你在这接了一周了吧?每次一个多小时吧?这露水真的能入药吗?”
⑮“我老姐妹说,不同叶子上的露水有不同功效,不管它有没有用,总要试
试。药方所需露水不多,每次只要这么一小瓶。”
⑯母亲扬了扬手中的瓶子。那是一个口服液的瓶子,容量为十毫升。母亲腰
椎间盘突出,不能久坐,为了十毫升露水,却在呼啸的冷风中不知疲倦地蹲着。
⑰母亲捶打着腰,蹒跚着往家的方向走去。我站在风中,看着母亲瘦小的背
影,不禁潸然泪下。有些爱很微小,微小到只能用亳升衡量。即便十亳升的瓶子,
里面装的也是满满的母爱一一是我从未靠近却真实存在的亲情。
【问题】
文章以“十毫升母爱”这个标题好不好?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好。①标题中的“母爱”点明了文章的主题;②新颖,“10毫升”将母爱这抽
象不可见的东西具体化;③以小见大,用“十毫升”这极少的体积来表现深沉无
边的母爱,给“我留下的强烈印象。(答出两点即可)
(二)《灯如红豆》
侯志明
①有句诗说“灯如红豆最相思”。
②夏日炎炎的夜晚,我经常会在夜深人静后走向阳台,看城市迷人的夜光。
那夜光是由无数盏灯组成的。望着望着,有时会掉下眼泪来。
③我总会想到童年、少年时陪伴我的那盏小煤油灯。
④那是一盏自制的、简单的煤油灯;一进腊月,母亲就要夜夜坐在小油灯前,
赶做新衣或者浆洗旧衣。白天辛苦一天,晚上还要干活到下半夜。有一天,我睡
醒一觉,发现母亲还在灯前纳鞋底做新鞋,腿上盖着被子,身上披着棉衣。一手
拿着鞋底,一手交替拿锥子和针线。先用锥子扎,再用针穿线,再在膝盖上使劲
地勒紧。我看着看着,忽然看见她浑身一抖,把手里的东西一扔,然后用左手紧
紧地攥住右手的食指,斜倚在了窗台上C过了五六分钟吧,她又坐了起来,拿起
没做完的活儿。我想过去搂住她看看扎伤的手,想劝她去睡觉,但我一张口,说
出的却是“妈,我要尿尿”。妈没有抬头,只是说“灯亮着呢,去吧”。尿完尿,
我回转身,站在那儿,盯着母亲,希望她看我一眼,等来的却是“冷,快去睡,
感冒了过不好年”。她仍没有抬头。“那你怎么还不睡?”“快完了,一会儿
睡。”在母亲的心里,赶制孩子过年的新衣新鞋,这些活儿不但是定了量的,而
旦也是限了时的。年年如此。
⑤直到今天,在我心中,那盏小小的灯从没有熄灭。它渺小像母亲,它柔弱
像母亲,但它明亮也像母亲。母亲面对生活的态度,照亮了我们艰难生的一天。
⑥后来,我们家又有了另一盏油灯那是一盏玻璃底座,玻璃肚子,带了玻
璃灯罩的油灯。自从有了这盏灯,我们总希望父亲天天计工分,天天整理账,天
天点亮这盏灯。那样不但整个家里会明亮很多,而且我们可以蹭亮光看书写作业。
有年的年底,父亲又点亮那蠡灯,开始给人们算账,我又蹭儿写起作业,写完
我就去睡了。但我睡醒一觉,发现父亲仍然在翻本子打算盘。光写起作业,写完
就去连了。冬天天冷,他一会儿哈手,一会儿跺脚,眉头紧锁,仿佛遇到了什么
大事,看着父亲着急不安的样子,我便从窝里伸出头问“爹,咋了?”“没咋。”
他没有看我。“没咋,那咋不睡?”我又问。这时他转过脸,看着我说:“有两
毛钱,对不上账。”“多了还是少了?”我接着问。“多了。”他说。“多了,
那好呀!"我说。他又转过头并拧小灯火,走过来坐在炕沿边摸着我的脸:“不
知道给谁少算了。两毛,一个壮劳力两天才能挣到。”
⑦在我心中,那盏小小的油灯也从来没有和父亲分开过。它教给我认
真、公道,善良地面对人对事。遇到疑难,面对选择时推己及人。
⑧后来,我上了高中。为了在教室关灯后能多学习一会儿,很多同学都备了
一盏小油灯。多少次,当冬天的寒冷冻得我手不能拿笔想放弃的时候,是这盏小
小的灯给了我些许的温暖。尤其难忘的是,有一个冬天的早晨,我带了灯去教室
背书,可是只过了一会儿就油尽灯灭,正在我不知如何是好时,一个与我坐得不
远的女同学将她的灯推到了我的面前,自己站起来走出了教室。这一举动是我万
万没想到的,因为在那个年代,男女同学是连话都不说的。何况这个女同学是我
们男生认为最丑且经常被嘲讽的,而且她也应该是意识到了的。那一刻,我似乎
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美.
⑨儿十年来,陪伴我长大的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油灯,都己难得见到
了。但它照耀我前行的路却是那样的明亮宽展,给我以启迪又是那样的深刻受用。
⑩“灯如红豆最相思”的前面还有一句,是“书似青山常乱叠”。出灯
和相思联系起来的这位诗人,忽然升华了我对灯相思的境界和品位。
【问题】
文章以“灯如红豆”为题目,有什么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灯如红豆”化用诗句,使题目富有诗意。②“灯”是文章的线索,
全文围绕“灯”组织材料,结构清晰,叙事集中。③“红豆”寄托相思,“灯如
红豆”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我”对往事的深深怀念之情。
【解析】:结合题目内容、文章内容以及一般题目的作用进行分析,从题目本身
看,这个题目出自诗句“灯如红豆最相思”,可以是题目具有诗情画意;结合文
章内容分析,这篇文章依次叙写了与母亲、与父亲、与女同学有关的“小油灯”,
小油灯给我的启迪,表现我对往事深深怀念。因此“灯”是文章的线索,生动
形象地表达了“我”对往事的深深怀念之情。
考点过关
■■
《精神救助》
张莉
我一直以为自己是个善解人意的人,在别人需要的时候,能解囊相助。可是,
一个没坐过火车,没看过电视,连50元人民币都没见过的山村小女孩,面对我
的盛情邀请,竟然对城市的繁华不感兴趣。
那年,我在瓦房店乡百车沟小学采访一位小学教师时,有一个小女孩从门缝
里看了我好久,我笑,她也笑。老师介绍说,她叫范春芳,好学生。家里爸爸傻,
妈妈哑,生活可困难了。两次辍学,她又靠养鹅、采药卖钱,回到了学校。后来
我们结交。
夏天,在女儿的催促下,我接她来沈阳度假.我们登电视塔,逛公园,吃烧
烤,唱卡拉0K,她却木然。一路上总是问我:“阿姨,妹妹的旧书能给我几本吗?”
“那当然,你头一次来市里,玩够了再说。"她只好不作声。
晚上,我和女儿的说话声、电视的吵闹声都没能转移她的注意力。她先把女
儿给她的旧书放进书包,又拼命从女儿的新数学书上往下抄题。我问她明天还想
去哪儿玩,她说哪儿也不去了,想做完50道题,不会了还可以问妹妹。也许她
懂得,这个繁华的城市不属于她,学到手的知识才是自己的。
范春芳来时穿了一件长长的金黄色的衫子,显然是成人穿过的旧衣服。可她
说这还是村长从救灾衣服里挑出的最鲜艳的一件呢。女儿听得鼻子发酸,就从衣
柜里往外掏衣服。她拿出一套蓝白相间的学生套装递给范春芳时,我的心动了一
下,那是我在女儿生日时花120元买的新衣服啊。“这衣服姐姐穿太大,不合适。”
我拦了一下。“上衣是短袖,下身是裙子,有什么不合适的。”女儿没明白我的意
思,范春芳明白了,“妹妹,你留着吧,这衣服太干净,不合适。你再给我几本
用过的旧练习册吧J女儿不由分说,先把衣服塞进她的包,又去找练习册,我
有些不好意思,给她200元钱。她说:“学费您己经给我交两年了,我不要J“拿
着,这是零花钱。"我也硬把钱塞进了她的包。
第二天范春芳要回家了,她抱着我的腿哭了半天:“阿姨,我一定好好学习,
对得起您。"我嗓子发紧,说不出话。
从车站回来,女儿告诉枕头底下压着那套新衣服和200元钱。还有一张纸条:
“阿姨,东西不带了,共拿走书21本,谢谢您和妹妹
我突然感到这童心折射出我的心理残缺:“自信掩盖着虚荣,善良搀杂着自
私J自己的慷慨是有条件的,因为自己已经不需要了。而那孩子却在我自私的
施舍中感激涕零。我糊涂了:究竟是我从经济上救助了范春芳,还是范春芳从精
神上救助了我?
问题:
说说文章题目“精神救助”的含义和作用各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含义是:我给了山区女孩物质的救助,山区女孩给了我精神的救助,让我看到
了自己虚荣和自私的心理缺陷。
作用:题目画龙点睛,升华主旨。
三、概括文章的中心(主旨或主题)
文学作品中,作者通过写人、叙事、状物所表达出来的某种观点、
言认识或情感即文章的中心(主旨或主题)。把握文章的中心,是理解和
口分析文章内容的核心。
概括文章的中心(主旨或主题),就是整体把握全文,
领会作者的目的和意图。
有的标题概括了文章的中
1.从分析文章标题入手心,有的标题则直接揭示了
文章的中心思想。
为了便于读者把握文章的
2.从分析文章的开头或主旨,有的文章通常在开头
结尾入手或结尾处有点明中心的句
子或段落。
3.从文章的中心句入文章的中心句往往直接点
手明了中心思想。
抓住文章的重点段落进行
4.从文章的重点段落分析即可概括出文章的中
入手心思想。
写人的记叙文,往往从主要
5.从文章的主要人物
入手人物身上就能体现出中心
思想。
6.从分析文中的议论、写人的记叙文,往往从主要
抒情句入手人物身上就能体现出中心
思想。
巧
记“本文记叙了……表现了(赞扬了)……特点、品质、精神,表
公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揭示了……的深刻道理二
式
中心思想:主要内容+思想感情(道德、品质或揭示道理)
典例分析
散步
莫怀戚
①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
的妻子和儿子。
②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
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
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
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
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③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是春天
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④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
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一一
生命。
⑤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
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⑥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
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
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
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
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
我说:“走大路。”
⑦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
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仔塘,“我
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⑧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
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
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
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问题:
请用简洁的语言归纳本文的主旨。
答案:
本文通过描写祖孙三代人一起在田野里散步的生活场景(平凡小事),生动地
展现出一家人互敬互爱、和睦相处的深厚感情,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
统美德。
春
朱自清
①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
步近了。
②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
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
朱0清
起来了。
③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
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儿脚球,赛儿趟跑,捉儿回迷藏。
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④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
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己经满是桃儿、杏儿、
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
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花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⑤“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
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
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
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瞭亮地响着。
⑥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
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
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这安静而和平的夜。
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民,披着
蓑戴着笠。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⑦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
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
儿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⑧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⑨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⑩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问题:
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题。
答案:
作者抓住了春天的特点,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江南的春天特有的景象,抒发
了对春天的期盼、赞美和热爱之情,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
思想感情。
考点过关
荷叶•母亲
冰心
荷叶母来
父亲的朋友送给我们两缸莲花,一缸
是红的,一缸是白的,都摆在院子里,
8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
——但故乡的园院里,却有许多;不但有
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纥莲。
9年前的一个月夜,祖父和我在院里
乘凉。祖父笑着和我说:“我们院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里添
了你们三个姊妹。大家都欢喜,说适应了花瑞
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叱烦闷.从窗内往外看
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小船般散漂在水里。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
儿根淡黄色的花须。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苗茗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
叶中间立着。
仍是不适意一一徘徊了一会子,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
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欹斜。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
去,也无法可想。
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一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
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了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
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一一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夹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
天空下的荫蔽?
(选自《冰心文集》)
问题:
请概括本文的主题。
答案:
通过描写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生动场景,从而联想到母亲的呵护与关爱,
歌颂了伟大、圣洁的的母爱,抒发了子女对母亲由衷的感激和赞美之情。
四、把握记叙的顺序
记叙文的顺序是记叙文的重要内容,也是小升初阅读试题中的一
前
-个考点。常用叙述顺序主要有顺叙、倒叙、插叙和补叙这四种。在小
考试题中,考查最多的是插叙,以及顺叙中的时间顺序和事情发展顺
序。
1.本文或某段运用了什么写作顺序,结合内容试做分析。
2.某段运用了倒(插)叙,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
3.本文或某段的写作顺序是什么,作者这样安排的目的
(好处)是什么?
顺叙:按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的顺序写。如《最后
一课》按照时间顺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按照空间
顺序。
倒叙:把后发生的事情或者最精彩的情节写在前面,然后
再按顺序进行叙述。如:《背影》“我与父亲不相见己二年
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插叙:在叙述过程中,由于内容的需要,中断原来情节
的叙述,插入和内容有关的情节和事件,然后再继续原
来的叙述。如:《秋天的怀念》中妹妹告诉我母亲得重病
的情况是属于插叙部分。
补叙:叙事结束时,补充交代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
如:《水浒传》第十六回《智取牛辰纲》一节,叙述在黄
泥岗松林内七个贩枣的客商劫走了生辰纲。
解题步骤:
第一步:审好题目,明确题目是问全篇运用何种记叙顺序还是答出某种记
叙顺序作用;
第二步:根据每种记叙顺序的解释和作用,结合文本,明确答案;
第三步:整合答案。
巧记公式
运用了……记叙顺序
作用:(1)……(2)……(3)
典例精析
■■
(一)《雨夜的灯光》
①八岁那年,我跟着父亲赶集卖黄豆。黄豆并不好卖,直到下午,父亲才卖
出去十几斤。
②开始散集了,集市上的人少了许多。天边的云越来越多,间或还会响起一
记惊雷。我扯着父亲的衣角,催促道:“爸,快要下雨了,我们赶紧回家吧:”
③雨落下来,父亲把蛇皮袋扎好,架上自行车,带我到一个屋檐下避雨。我
们俩眼巴巴地看着大雨倾盆而下,不知何时才能回家。
④夜幕降临,风停雨歇,空气里都是湿透的烂泥味。一脚踩在地上,泥水直
往裤脚里倒灌。父亲坚定地喊了一声:“回家!”他把我放在自行车横粱上,掩着
自行车,摸黑往家赶。走出去大约十里地,路两旁已很难见到灯光,耳朵里除了
夜鸟的叫声就只剩风声了。
⑤山道经雨一淋,红土变成黏泥。父亲累得气喘吁吁,再怎么用力,行进起
来也是慢如蜗牛。父亲把我从车上抱了下来,让我帮着推车。
⑥一路跌跌撞撞,我们来到了一个让人胆战心惊的三岔路口。这附近遍地坟
场,林间的猫头鹰像孩子哭似的鸣叫着,吓得我几乎丢了魂。我赶紧抓牢父亲的
衣襟,带着哭腔说:“爸,我怕……”“别怕,跟着我走!只是鸟叫,有什么可怕
的!”父亲抓住我的手,安慰着。
⑦不知什么时候,我们前方亮起一盏马灯,暖暖的,亮亮的,像是升在林间
空中的一轮明月。
⑧“你们去哪儿呀?”光亮后面的人影问。“陈坊。”父亲应声答道。“你儿子
多大了?”那人又问。“八岁。”父亲答。
⑨“我送送你们吧!”
⑩两人一问一答,把寂静的夜衬得更加寂静。
6路上,那人和我们讲起他儿子的故事。
⑫那年,他儿子也是八岁,一次突然高烧不退,他和孩子的妈妈连夜送儿子
去山下的医疗站。因为走得急,忘了带马灯。那天夜里也下了一场大雨,道路泥
泞难行。一家人摸黑赶路的时候,不小心跌倒在沟边的岩石上,儿子竟被摔坏了
头,,至今反应还很迟钝。
⑬“我不希望再有人在这条山道上摔倒。一到雨夜,没什么事,我就打着马
灯出来看看,好让路过的人能看清前面的路。这关路上满是泥巴,路边沟沟坎坎
全是硬硬的岩石,要是摔倒了,可真危险啊!”他边走边说。
⑭走了大约五里山路,我的双脚实在酸痛得不行了,就向父亲直嚷嚷:“爸,
我脚疼,走不动了!"父亲一边吃力地推车,一边安慰我说:“就快到了!”那人
二话没说,竟半蹲着让我趴到他背上。他直起腰的时候,对我说:“我儿子,当
时也是你这么大!”然后就一路背着我走。黑夜里,我定定地看着马灯前面那一
缕温暖的灯光,把淡红的软泥照得亮亮堂堂,而他一脚踩下去,温暖的灯光里便
飞溅起一串红泥来。夜风吹起,让人顿感一阵凉意,我紧紧地贴在他的背上,感
受到他后背的温热,心里也热乎乎的。
⑮走出山林,父亲向打马灯的男人道谢。这时,我才看清了他的脸:黑黑的
眉毛,浓浓的胡须,一双深邃的眼睛,仿佛流尽了泪……
磔少年过去了,那一路的灯光总让我感到那样的温暖,那样的难以忘怀。
【问题】
选文第⑫段属于哪种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插叙:交待打马灯男人雨夜的不幸遭遇,揭示打马灯男人雨夜护
送路人原因。
【解析】第一步:审题目,已知题目问文章第十二段是那种记叙顺序及其作用;
第二步:找到文章第十二段,突然插来那年的故事,辨识其为插叙;第三步:根
据插叙的作用(1.结合本段内容回答,交代…内容。2.联系上文回答,揭示原
因。3.联系下文回答,推动情节往下发展。4.联系全文回答,对情节起补充作
用,丰富文章内容,使人物形象更丰富,使情节更曲折,使中心更突出吸引读者,
激发阅读兴趣。)找到文章和这些作用匹配的作用;第四步:整合答案,即为交
待打马灯男人雨夜的不幸遭遇,揭示打马灯男人雨夜护送路人原因。
(二)《未接来电》
水竹
①清晨,起床去卫生间,下了床却习惯性去拿手机,先看下时间6:20,然
后就瞄到有个未接来电,上面显示“老王”,脑子里立即血往上涌,心里咯啜一
下,一边回拨电话,一边胡乱地想着,是不是我爸脑梗又犯了?未接来电是二十
分钟之前,可千万别有什么事呀!
②这么害怕的原因是,前段时间,我爸来我家小住,可能是由于天气突然变
冷,有天中午,他突然觉得左侧的手脚发麻,说话也说不清楚,我赶紧把他送去
了医院。
③医生说这是一过性的脑梗,有的自己能恢复过来,像我爸这种,持续二十
分钟就自己好了,有的恢复不过来,就比较麻烦……
④记不清我爸这是第几次因为类似的情况住院,说真的,每次都把我吓个半
死。医生说,也不要过于紧张,现在老年人这种情况多,也没有很好的根治办法,
只说清淡饮食,适度运动,这次发现血糖也有点高,让尽量少吃米面。
⑤住院一周后出院休养了段时间,我爸说在城里住得憋得慌,感觉像坐牢,
坚持回老家了。
⑥在电话拨通等待的期间,我非常懊恼睡前没有检查手机,可能是白天开会
把手机设成静音忘记调回来。我不停地祈祷老爸赶紧接电话,每滴一声,一分一
秒都是无比漫长和煎熬,心想别晕过去了,不然老年手机的声音响起来,震耳欲
益的他不可能听不到啊。越根越怕,眼泪都急出来了,电话还是没人接。
⑦紧接着又打了一遍,很快就接通了,听到我爸熟悉的声音,心里顿时轻松
了一些,我哽咽着问,爸,你没事吧?!
⑧爸说,怎么了,没啥大事呀,不是医生说不让喝米粥嘛,你给买的豆浆机
收到了,但我按照说明书使用,为啥响了一会儿,又停了,然后再响一会儿又停
了,是不是寄的路上被摔坏了!?
⑨我听后彻底松了口气说,没事儿,停下来的时候是在加热,反复几次,等
滴滴的声音响了以后就完全熟了,也打好了,倒出来冷一下就可以喝了。
⑩他说“那我挂了,我得赶紧盯着去。”
⑪“不用盯。”我说。
⑫“不看着哪能行?”他坚持道。
领说:“好,那你看着吧
⑭挂了电话,我打了个冷战,才发现身上寒意彻骨,寒冬清晨,我只穿了件
单层的睡衣,站着那么久也没觉得冷,也忘记原本起来是要去卫生间的。
⑮再躺回床上,几乎冻僵的身体被一点点地暖回了知觉,我却像婴儿般缩成
一团,仍心有余悸。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在每一个深夜或者是清晨,特别害
怕听到手机铃响,最害怕的是我爸打来的,他年纪大了,又一个人独住,生怕他
哪儿不舒服,我没有在身边,不能及时送去医院而发生不测。
⑯思、来想去,我总结了一下这么焦虑害怕的原因,是平时对父亲的关心太少
了。如果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不能陪在他左右,现在通讯这么发达,经常打个
电话问候一下,随时掌握情况,或许我就不会胡思乱想,也或者是平时父亲打电
话来时,我能多点耐心,不要问有事没事,没事挂了忙着呢,这样敷衍应付,他
可能会多打几次电话过来,也不至于他不到万不得已才会偶尔一个电话过来,就
把我吓破了胆。
⑰如果你和我一样,害怕听到父母的电话,那也恰恰说明,你对父母关心度
不够。因为所有的恐慌和胡猜乱想,都是因为茫然和未知。凡事用心了努力,就
会知己知彼,自然胸有成竹,也能泰然处之,做事如此,孝心亦是啊。
【问题】
请从记叙顺序的角度分析一下②〜⑤段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插叙,插入父亲生病住院的情况,写出我为父亲担忧的原因,为下文写我的
紧张不安、害怕及思考作铺垫。
【解析】
文章叙写的事件是回复父亲的电话,中间②〜⑤段插入了前段时间父亲生病
住院的情况,交代了“我”担心父亲的原因,为下文叙写“我”的紧张不安、担
忧害怕做铺垫,也为事后叙写自己对“孝:”的反思和感悟做铺垫。
考点过关
《继父》
①妞第一次看见继父的时候,是他和母亲结婚的第三天。
②母亲拉着妞妞的手说:“妞妞,快喊爸爸。"她冷冷地看着面前这个个子魁
梧却眼睛小小的男人,好半天才从牙缝中挤出一个字:“爹」她执拗地认为“爸
爸”是一个很神圣的称谓,也是她那已经在地下的父亲的专称。他不过是一个与
她亳不相干的人,怎么配得上如此神圣的称谓?叫声“爹”吧,别让妈妈为难。
而且她拿定主意,“爹”也只喊这一次。“唉,唉……”他叠声答应着,一双小眼
睛眯成了一条线,溢满笑容的脸上闪耀着光芒。继父一辈子没有娶亲,更没有孩
子。他说:“妞妞,以后,咱们就是一家人,你需要什么跟我讲,我们一定会买
给你的J她别开脸,心中对他说:“我什么都不会要你的。”
③母亲和继父的感情很好,但他们越是和睦,她就越愤慨。她每天早晨吃完
饭,就躲出去在大街上游逛,一直到晚上才回家。她不想看见母亲和继父在一起
说笑,更不想面对继父的目光,那目光带着几分探测,带着几分讨好。
④八月的一天,母亲突然对她说:“妞妞,墟里的职高招生了。你爹说托人
给你办进去,让你接着上学。”面对母亲满眼的期盼,她倔霍地摇了摇头,说:
“我不用他出钱供我念书。”母亲几番相劝,都被她坚定地拒绝了。
⑤上学对于她来说,是心头的痛。中考那年,父亲患了急病突然去世。家里
失去了顶梁柱。背着几乎崩溃的母亲,她撕掉了高中录取通知书。可是她是喜欢
上学的,自从撕了录取通知书,她就常常梦见自己在高中门口徘徊。
⑥知女莫若母,母亲最懂她心中的遗憾。她明白,母亲再婚一定是为了自己,
为了自己能有更好的生活,为了自己能继续念书。可越是这样,她就越执拗地不
想接受。
⑦她病倒了,躺在床上,发烧到39℃。但是当继父和母亲说要送她去医院的
时候,她却竭力反对。继父极为严肃地说:“妞妞,这一次不能由着你的性子,
看病要紧。”说完就要拉起她来送医院。她又急又恼,--把推开他的手,大声嚷
道:“我爸爸从来不逼着我去医院。你不是我爸爸,所以你才会逼着我去那个鬼
地方。”一瞬间,他定在那儿,脸上也露出古怪的神色。她没顾得多说,一阵眩
晕又袭上头来,在她晕过去之前,听见母亲对他说:“妞妞从小就怕进医院,后
来她爸爸在医院去世,她对医院便更加恐惧……
⑧她醒过来的时候,感觉一只粗壮有力的手正捏着她的左脚,手里正使劲儿
地刮着,屋子里弥漫着一股浓郁的酒味儿。与此同时,一阵阵温暖从脚心涌进体
内,人也舒畅了许多。她刚要张开眼睛,却传来一阵轻柔的说话声,是继父的声
音:“你不要着急,妞妞不会有事的。我小时候生病发烧,我爹就是用刮疼这个
土办法给我治好的。”“那你刚才为什么不用这个办法,非得逼着孩子去医院?”
母亲布•些嗔怪道。“嘿嘿,我不是怕你误会我是继父,舍不得给孩子治病嘛,而
且妞妞你也知道,她如果醒着,怎么会让我给她刮癌?”
⑨就像继父说的那样,刮痛是土办法,却真治好了她的病。
⑩她参加了工作,虽然是新人,在单位却颇受照顾。后来才知道,原来是继
父请那些领导喝酒,还送礼给他们,拜托他们照顾她。
⑪那年冬天,出奇地冷。有一次她上夜班,呼啸的北风刮得震天响,路灯也
被大风刮掉了。望着单位大门口外黑漆漆的大街,她心中不禁犯怵。可是如果她
不回家,母亲该担心了。她硬着头皮,犹豫地向大门口走去。就在这时,一束手
电光在门口外亮起来。一个熟悉的声音响亮在夜色里:“是妞妞吗?不要怕,我
来接你了。”是继父!她猛地跑过去,只见继父手里拿着手电筒站在寒风中,她
的心中一阵紧缩,有些责备地问:“你什么时候来的?为什么不喊门?”他嘿嘿
笑了:“也就一个小时吧。我喊门,可是风太大,门房根本听不见我的喊声,我
索性就在这儿等你出来……二
⑫在零下十多度的大街上,在呼啸的北风中,他竟然站了足足有一个小时。
望着他的被北风翻卷起来的凌乱衣角,一股热潮涌上她的喉咙,她脱口喊道「爸
爸!”继父愣了一下,随即大声回应,”唉,妞妞,咱们回家。”他用手电筒照亮
前面的路,说:“天黑,你在前面走,我在后面J
⑬她在前面走了,想:除了父亲,还会有谁愿意在寒冷的冬夜、呼啸的北风
中等你,并给你照亮回家的路?!这样想着,她的泪便止不住地涌出来,而她的
心在那个冬夜也变得水一般柔软。
问题:
选文⑤段属于哪种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
答:
【答案】:选文第五段属于插叙。
作用:(1)交代了她失学,母亲再婚的情况。
(2)揭示了妞妞不接受继父的原因。
(3)使故事情节更完整。
【解析】:第一步:审题,得知需要去找出文章第五段的记叙顺序及其作用
第二步:在第五段中找到“中考那年”以及第五段写了中考那年的事情,可
知该段为插叙
第三步:根据插叙的作用(1.结合本段内容回答,交代…内容。2.联系上
文回答,揭示原因。3.联系下文回答,推动情节往下发展。4.联系全文回答,
对情节起补充作用,丰富文章内容,使人物形象更丰富,使情节更曲折,使中心
更突出吸引读者,激发阅读兴趣。)找到文章和这些作用匹配的作用
第四步:整合答案,(1)、交代了她失学,母亲再婚的情况。(2)、揭示了妞妞
不接受继父的原因。(3)、使故事情节更完整。
五、修辞手法的运用
修辞手法是为提高表达效果,用于各种文章或应用文,在语言写
前
—作时表达方法的集合。主要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
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一种方式。
含义修辞又称修辞格,修辞方法、修辞方式等,小学阶段
常考6种修辞手法。
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
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
答题模式:
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
的词来描写物。
答题模式:
常
用
6
种
修
辞
手
法
6.其值无疑无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
|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
答题模式:
巧记公式:
用XX的修辞手法,怎样地写出了某人/某物的什么样子/特点/情态,表达出什么
样的情感(心理/品质)。
典例精析
(一)妈妈的味道
舒婷
每当想家的时候,总有一股特殊的味道从心底浮起,香香甜甜,像桂花,又
像芝麻,在血液里,在灵魂里,飘散开来,让我的心啊肝啊,五腑六脏,都为之
陶醉。
我知道,那就是家的味道。
我从小身体较弱,所以,妈妈总要瞒着弟弟妹妹,额外给我弄些好吃的。现
在,我还清楚地记得,小时候,妈妈用自己悄悄攒下的钱,给我买了好多饼干,
偷偷地藏在家中的红漆箱子里,每天早晨,我和弟弟妹妹们一起上学,走到院子
里的时候,她再把我喊回来,说我忘记了带东西,等我回到屋子,就飞快地从箱
子里拿出两块饼干,塞到我的书包里。
因为体质不好,我经常生病。医生建议妈妈给我好好补补身体。那年冬天,
妈妈卖掉了自己的一件首饰,买了半只羊,每天给我熬一碗羊肉汤,当弟弟妹妹
们睡去后,把我叫起来,当夜宵给我吃。
喝了一冬天的羊肉汤,我的身体变得结实起来。看着我走路有劲儿了,也不
再三天两头病了,妈妈的脸上挂出了笑容。也许是养成了习惯,也许是这个天生
孱弱的儿子更易惹起她的爱怜,她还是会偶尔为我悄悄地做些好吃的。
那年的元宵节,由于家里穷,买不起更多的江米面和馅料,妈妈忙乎了一下
午,做了好几个菜,可是元宵端上桌子的时候,每个人的碗里只有四个元宵,为
了让碗里的东西显得多一些,妈妈煞费苦心地把鸡蛋煮熟后剥了皮,从中间的部
位切开,然后让光滑圆润的那部分浮在上面,不细看,就像真的元宵一样。
很快,四个元宵就如猪八戒吃人参果一样,不知其味地下肚了,看着我和弟
弟妹妹们吧嗒着嘴,妈妈没舍得吃自己碗里的元宵,给爸爸、我和弟弟妹妹碗里
一人分了一个。
那可能是我记忆中吃得最快的一顿饭,没几分钟,我们就吃完了,人人的脸
上都挂着“没饱”两个字。
天黑了,我和弟弟出去放了会儿鞭炮,又看别人家放了焰火,早早地睡了。
正睡得迷迷糊糊地,突然有人拍我。我睁开眼睛,揉了揉,是妈妈正站在床
前。手里端着一碗东西,还冒着热气。我掀开被子,刚要爬起来,觉得一股寒气
钻进被窝,妈妈把我按下,手放在唇边,做了个“嘘”的姿势,看着我,小声说:
“快钻被窝里,慢慢吃
那是两个芝麻馅元宵,散发着扑鼻的香气。我抓起筷子,捞起一个就往嘴里
塞,险些烫着。妈妈悄声说:“别急,都是你的。
我用热气哈着脸,一股特别的味道直沁心脾。慢慢地在嘴里嚼着元宵,品尝
着、回味着。不知道吃了多长时间,两个元宵终二吃完了,妈妈拿走了碗,我也
翻身睡去。元宵的香气一直飘散到梦里,让我睡得非常香甜。
长大了,我吃过很多种元宵,有贵的,有贱的,有北方的,也有南方的,可
是,所有的元宵,都没有那次半夜里妈妈给我煮的那碗元宵的味道。
那是一种特殊的味道,我找啊找,走到全国各地,只要有可能,我都要吃一
碗那里的元宵,可是,那种味道却一直没有找到。
长大了,因为工作关系,每年的元宵节,我也都不能在家里过。再也没有吃
过妈妈亲手煮的元宵。
今年的元宵节,我己经安排好了自己的时间,一定要在家里和妈妈一起过,
吃一碗她亲手做的元宵。
如果有可能,我要求妈妈再为我做一件事:我想让她再煮一碗元宵,半夜悄
悄把我叫醒,送到我的被窝里。
我想悄悄地告诉妈妈:那碗元宵里,有我终生都在寻找的一种味道。
问题:
第一段中“像桂花……都为之陶醉”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它在文中的
作用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比喻修辞手法,将家的味道比作桂花与芝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聊城职业技术学院《的分层开发技术》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工程制图Ⅱ》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江西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术论文写作(1)》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江汉艺术职业学院《健身俱乐部经营与管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湖北大学知行学院《山地户外运动》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自贡职业技术学院《商业银行与业务经营》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周口师范学院《教育历史与比较研究》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重庆科技学院《工程管理软件与BM技术应用》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树人学院《图像处理软件应用》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长江大学文理学院《材料力学B(外)》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物业管理劳务外包合同范本
- 消费者心理与行为分析PPT(第四版)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全书背诵内容
- 2023-2024学年福建省漳州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模考试题
- 全国小学语文研究《低年级作文 》精品课件写话教学课件
- 附录常见感叹词及用法
- GB/T 21709.5-2008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5部分:拔罐
- 大三上-诊断学复习重点
- 应收账款的管理培训课件
- 股东变更情况报告表
- 房产中介门店6S管理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