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第3课古代印度1.了解古印度文明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 了解古代印度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2.知道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内容、特点、实质和历史影响。了解佛教的创立以及传播,认识宗教在人类文明史上的价值,分析迅速传播的原因。3.了解古印度文明的主要成就,欣赏古代印度 人民的创造力。2022年课程标准:
通过种姓制度和佛教的创立,了解亚非古代文明及其传播。学习目标贞观三年(公元629年)西行之路唐太宗时,有一位僧人从长安出发,独行前往天竺,历经了千难万险……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1位于今天的南亚次大陆形如牛乳。三面环山,一面环海。季风气候,温润宜居。优渥而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有利于早期文明的诞生。
“次大陆”:面积比洲小,在地理上或政治上有某种程度独立性的陆地。1、古印度的地理环境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古代印度不是一个国家概念,而是一个地理概念。它包括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国。印度的名称起源于印度河,中国古代称它为“身毒”或“天竺”,唐玄奘著《大唐西域记》中始译为“印度”。古代印度现今印度2、古印度的早期文明前23C前23世纪出现城市国家大约公元前23世纪—18世纪,印度河流域出现了哈拉帕早期文明和摩亨·佐达罗早期文明。后因不明原因消失。哈拉巴城市遗址哈拉帕谷仓遗址哈拉帕的内城哈拉帕商人使用的石质砝码摩亨佐·达罗城中的大浴池遗址摩亨佐·达罗的排水沟摩亨佐·达罗的深井3、古印度国家出现及鼎盛时期前23C前1500前6C前324再次分裂前23世纪文明出现前6世纪中亚的雅利安人入侵,建立一些小国前1500年半岛逐渐统一前324年鼎盛时期:孔雀王朝基本统一半岛首都华氏城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种姓制度建立佛教创立佛教向外传播在古印度的发展中,宗教一直占有很高地位。阿育王(公元前273~前236年在位),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君主,通过武力征伐扩大王朝的版图,阿育王时代是孔雀王朝极盛时代。后来阿育王认识到依靠杀戮不能巩固统治,必须征服人心,于是,他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皈依佛教,从此戒除杀生。阿育王石柱古史籍记载,华氏城长约15公里,宽约2.8公里,城周围环有宽阔壕沟,护城墙有570座城楼和64座城门。皇宫花园养着孔雀,绿树成荫。氏城华农业和工商业都比较繁荣,出现了许多工商业中心城市,首都华氏城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
孔雀王朝灭亡以后,西北印度不断有外族入侵。先是中亚的巴克特里亚、希腊人,接着又有安息人、塞种人、大月氏人的入侵。星移斗转,逝者如斯,古印度的文明已成为过去,但“失落的文明”魅力犹存——烂文灿明文字——印章文字
数学——阿拉伯数字文字史诗——《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建筑艺术——阿育王石柱石窟——阿旃(zhān)陀石窟大象之国黄金之国4、灿烂文明阿拉伯数字是古印度人首创,因为阿拉伯人把它传播到全世界,所以称为阿拉伯数字。古印度金币印章文字佛像《摩诃婆罗多》阿拉伯数字阿育王石柱阿旃(zhān)陀石窟直击中考1.(江苏苏州·统考中考真题)“美索不达米亚、埃及、印度河流域、中国、中美洲、南美安第斯文明,无一不是在农耕畜牧的基础上形成的。……在其形成过程中带有许多共同点;同时,……毕竟是在不相同的区域内成长起来的,因而又带有明显的区域文化和区域文明的特点。”据此可知()A.人类文明最初诞生于两河流域 B.文化交流促进区域文明的发展C.文明成长呈现地域性与世界性 D.文明起源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3.(山东济宁·统考中考真题)某古代国家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如下图所示),该古代国家是()A.古代埃及B.古巴比伦C.古代印度 D.古代希腊DC森严的种姓制度2公元前1500年,雅利安人通过北部的开伯尔山口,到印度河流域、恒河流域定居。1、种姓制度的形成雅利安人原是俄罗斯乌拉尔山脉南部草原上的一个古老游牧民族,后迁移至中亚平原。为了新家园!二、森严的种姓制度“种姓”一词在印度的梵文中称“瓦尔那”,意为肤色。
当白肤色的雅利安人跨进一块陌生的土地时,其中一个最显著的标志把他们与当地的人分开,就是肤色。……从这一基本点出发,新的征服者把所有的人划分为两部分:雅利安瓦尔那和达萨瓦尔那。
——摘编自赵伯乐著,《永恒涅槃——古印度文明探秘》,云南人民出版社我白!我骄傲!雅利安人对原住民持怎样的态度?颜色我虽然长得白!但是我人数少啊!要怎么巩固我的的统治呢?雅利安人与达罗毗荼人2、种姓制度的内容(第一等级)(第三等级)(第二等级)(第四等级)太初之世原人之口,生婆罗门;彼之双臂,生刹帝利;彼之双腿,生吠舍;彼之双足,生首陀罗。——《原人歌》(婆罗门编造)等级名称社会阶层职责和义务僧侣、贵族武士、官吏、国王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非雅利安人,被征服者和贫困破产者掌管祭祀,掌握神权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纳税,上供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为前三个等级服务统治阶级被统治阶级等级概况(贵族阶层)(贵族阶层)(劳动阶层)(奴隶阶层)实质:为保护奴隶主贵族特权的森严的社会等级制度。种姓社会阶层职责和义务实质婆罗门僧侣、贵族充任祭司,掌握神权维护奴隶主利益的等级制度刹帝利统治阶层、战士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吠舍农民、牧民、商人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纳税、上贡(供养一、二等级)首陀罗奴隶、仆人农业、畜牧业、捕鱼和手工业,为前三个等级服务
除这四种等级之外,古印度还有被称为“不可接触者”——贱民。他们一般是屠夫、刽子手、扫街、鞋匠等人,处于社会的最底层。走路的时候还要在身上挂铃铛或敲打两根木棍,提醒人们即使避开他们。材料一:基于种姓等级的规定,每一个种姓所从事的职业也被固定,并且这种职业是长期的世袭,不得僭越和变更。材料二:高种姓与低种姓人发生冲突,低种姓人如果用身体某部位。对较高种姓人造成伤害,必须斩断对人造成伤害的身体部位。地位低微的低种姓辱骂高种姓,轻者课以重罚,重者处以酷刑。高级种姓的人如果杀死了一个首陀罗,仅用牲畜抵偿。材料三:原则上只能在同一种姓集团内通婚,倘若与外种姓通婚,将丧失原有种姓,其后代则降为贱民。——《摩奴法典》3、种姓制度的特点等级世袭职业世袭实行内婚婆罗门教为种姓制度披上宗教外衣,维护了雅利安人的统治。种姓制度舞王湿婆像婆罗门教如此严苛的种姓制度,为何没有人反抗呢?4、种姓制度的影响合作探究:我们应该如何评价种姓制度?这种制度……让印度社会保持了强大的稳定性,更给予了印度人极高的民族认同感,让印度虽然历经侵略和征服,却依然保持印度特色。……甚至印度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莫卧儿帝国长达几百年的伊斯兰教统治也没有让印度伊斯兰化。(这种制度)扼杀了占人口大多数的低种姓人群的奋斗动力……由于经济贫困、缺乏教育、眼界狭窄……很多低种姓百姓还是像他们的祖祖辈辈一样,守在自己种田、屠宰、理发、掏粪的世袭岗位上等待“来世”。……当占社会大多数的底层没有改变自己处境的动力时,社会怎能不缺乏生机与活力?消极:种姓之间界限森严,不可逾越,严重阻碍古代印度社会的发展。积极:它暂时维护了社会秩序,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时的社会矛盾,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客观促成了佛教的诞生。种姓制度引发暴乱不断穷人的地狱富人的天堂森严的种姓制度4、种姓制度的影响合作探究:我们应该如何评价种姓制度?这种制度……让印度社会保持了强大的稳定性,更给予了印度人极高的民族认同感,让印度虽然历经侵略和征服,却依然保持印度特色。……甚至印度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莫卧儿帝国长达几百年的伊斯兰教统治也没有让印度伊斯兰化。(这种制度)扼杀了占人口大多数的低种姓人群的奋斗动力……由于经济贫困、缺乏教育、眼界狭窄……很多低种姓百姓还是像他们的祖祖辈辈一样,守在自己种田、屠宰、理发、掏粪的世袭岗位上等待“来世”。……当占社会大多数的底层没有改变自己处境的动力时,社会怎能不缺乏生机与活力?消极:种姓之间界限森严,不可逾越,严重阻碍古代印度社会的发展。积极:它暂时维护了社会秩序,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时的社会矛盾,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客观促成了佛教的诞生。种姓制度引发暴乱不断穷人的地狱富人的天堂森严的种姓制度直击中考1.(山西运城·中考真题)“当他们分割普鲁沙(巨人)时,其口为婆罗门,由其双臂造成刹帝利,其双腿变成吠舍,从其双脚生出首陀罗。”这则材料从侧面反映了()A.雅典直接民主 B.古巴比伦法治传统C.印度种姓制度 D.埃及至高无上的王权2.(湖南衡阳·中考真题)阿育王在印度家喻户晓,他在位时,孔雀王朝成为印度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王国。按照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划分.阿育王应属于哪一等级()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BC释迦牟尼创立佛教3公元前6世纪。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后来被称为“释迦牟尼”。
佛教的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原为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国王净饭王的太子,后来人们尊称他为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太子29岁有感于世时无常,人世生、老、病、死等诸多苦恼,为寻生命真谛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行。6年后(35岁)他在菩提树下睹明星而悟道成佛,遂开启佛教,随即在印度北部、中部恒河流域一带传教。为普度众生,说法45年(80岁)直至涅槃。乔达摩·悉达多(约公元前563一公元前483)释迦牟尼1、佛教的创立迦毗罗卫国遗址
早期佛教反对第一等级婆罗门的特权,提出“众生平等”不拒绝低种姓的人入教;同时,佛教宣扬“忍耐顺从”,得到国王和一些富人的支持。信仰佛教的民众日益增多,佛教一度成为印度最重要的宗教之一。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种姓制度。只有消灭欲望,忍耐服从才能到达“极乐世界”。四谛:苦、集、灭、道。
从佛教的主张分析佛教在印度迅速发展起来的原因?佛教教义赢得刹帝利的支持赢得普通民众的支持迷惑百姓,有利于统治2、佛教的教义前3世纪阿育王基本统一,宣布佛教为国教。大约10世纪,佛教在印度的地位被印度教取代。实质:是古代印度统治者维护期统治的工具。佛教四苦(生、老、病、死)四谛说四谛是关于人生苦恼和摆脱苦恼的四大真理苦谛:人生充满种种痛苦(如生、老、病、死、离别、怨恨等)集谛:人生多苦的原因(集中各种欲望、贪图欲望,因此在轮回中不断反复受苦)道谛:灭掉苦因的方法(通过修道达到涅槃,超脱生死,避免轮回,不生不灭)灭谛:消灭一切欲望(若要不痛苦,就要灭掉苦因,消灭欲爱)五蕴说佛陀认为,众生都是由色(物质积聚)、受(感受)、想(知觉)、行(意志)、识(精神活动)物种因素积聚而成。——《走进古印度文明》得道于菩提树下涅槃于娑罗树下弟子首次结集于七叶树下无忧树是自尊而出世的象征菩提树是向善而得道的象征娑罗树是守信而圆满的象征七叶树是尚和而传承的象征佛教四圣树降生于无忧树下1)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2)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3)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4)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5)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侯未到。6)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7)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佛教谒语古印度佛教绘画图片古印度佛教最高学府那烂陀寺古印度洞窟坐佛舞王湿婆雕像古印度佛教艺术遗址3、古印度佛教艺术古代印度(公元前3世纪)中亚中国锡兰朝鲜日本越南缅甸、泰国、柬埔寨4.佛教的传播路线玄奘取经▲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1)中国古代佛教石窟艺术5、佛教对外传播的影响中国古代佛教四大名山山西五台山-文殊菩萨浙江普陀山—观音菩萨四川峨眉山—普贤菩萨安徽九华山—地藏菩萨(2)世界古代著名佛寺泰国首都曼谷玉佛寺(建于1782年)韩国通度寺(建于646年)日本奈良东大寺(建于745年)朝鲜普贤寺(建于1042年)1193年突厥人带兵侵占那烂陀寺,寺院和图书馆遭受严重破坏,大批那烂陀僧侣逃往西藏避难,标志着佛教在印度的消亡。
那烂陀寺失去昔日的光辉,并渐渐被人遗忘,变成废墟。6、佛教的衰落公元2世纪时,婆罗门教进行重建和改组,成为了新婆罗门教(即印度教),影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股权质押合同中免责条款
- 稀土金属矿床开采的矿区文化建设与传承考核试卷
- 窄轨机车车辆制造过程中的品质监控考核试卷
- 智能护眼台灯产品对比与评估考核试卷
- 稀土金属在光电子学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少年宫主持人培训课程
- 糕点烘焙工艺优化考核试卷
- 空中交通管制员航空器飞行特性考核试卷
- 绿色金融产品的设计与投资考核试卷
- 胃息肉护理查房
- 第18课《井冈翠竹》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 公立医院成本核算指导手册
- MOOC 中医与辨证-暨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年产10吨功能益生菌冻干粉的工厂设计改
- 三年级上册语文阅读同步扩展课件-第十五讲 童话寓言的阅读技巧(共14张PPT)-人教(部编版)
- 机油滤清器工作原理剖析
- 执行异议及复议课件
- 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机构设置图
- 智能健身镜行业分析及案例
- 中联HIS系统挂号收费 操 作 说 明
- HIT(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