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原卷版)_第1页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原卷版)_第2页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原卷版)_第3页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原卷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课后培优练

培优第一阶——基础过关练

1.1860年,英军随军牧师罗伯特·麦吉这样写道:“一个也不留,一栋房屋也不剩,让这里再无宫殿的痕迹

吧。现在,咱们回北京去,大功已告成。”这段材料描述的事件是()

A.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B.旅顺大屠杀

C.八国联军攻占北京D.南京大屠杀

2.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攻进北京,闯进了圆明园:掠夺了大量的奇珍异宝,并火烧圆明园。下

列证据最能证明英法曾犯下的罪行的是

A.1860年《泰晤士报》的报道B.文学作品里的相关描述

C.法国枫丹白露宫的中国藏品D.亲历该事件士兵回忆录

3.在18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广州被攻陷,广东籍的户部侍郎罗惇衍说:“人心愤夷已极,而地方官

自夷人入城以来,每讳言夷务,甚至文移公牍,称夷务为洋务,又称为外国事件,不敢斥言夷字。”这说明

A.天朝上国观念受到冲击B.战争推动洋务思想发展

C.古代华夷观念彻底崩溃D.清朝外交方针发生转变

4.学者认为:“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由此可知,两次鸦片战争本质上的相似

之处是()

A.开始于清政府开展的禁烟运动B.推进到清朝统治中心京津地区

C.西方侵略者的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D.清政府都以签订不平等条约而告终

5.历史学习需要区分历史事实和历史结论,下列属于历史事实的是()

A.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B.第二次鸦片战争进一步加深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C.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D.鸦片战争改变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6.如表是1842-1844年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条约。借助这些条约,列强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

1843年中英《虎门条约》

第1页共4页.

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

A.打开了中国市场B.实现了鸦片贸易合法化

C.掀起了瓜分狂潮D.获得了在华驻扎军队权

7.有人说,《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为此,“战胜国”()

A.再次挑起侵略战争B.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C.要求中国门户开放D.扶植清朝傀儡政权

8.近代西方列强在一次打劫中国时,英法联军使劲地摇晃这棵结满果实的“晚清”大树,但许多果子却被另

外一个人给拾走了。材料中“被拾走的果子”最有可能指的是()

A.洗劫焚毁皇家园林圆明园B.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C.划分势力范围;瓜分中国D.抢夺福州船政局等中国近代企业

9.英法叫嚣要对中国“实行大规模的报复”,俄国公使表面保持“中立”,暗中却向英法提供“北塘毫无戒备,

尽可进攻”的情报,协助英法的军事行动。相关场景出现在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0.下列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中国开放苏州、重庆等地区为通商口岸

B.引发了太平天国运动

C.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D.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培优第二阶——拓展培优练

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有学者对第二次鸦片战争做出如下的解说:

①《南京条约》,难填欲壑②修约要求,毫无根据③公使驻北京问题④进入广州城问题……

⑤“亚罗号事件”⑥广州的沦陷和抗战⑦天津的条约谈判⑧大沽口的激战

……

⑨北塘、大沽的失陷⑩天津、通州的谈判恭亲王“督办和局”,王大臣“开门揖盗”

圆明园,万劫不复九龙司,租而后割⑪战争期间英国和它的伙伴的矛盾

⑫⑬⑭——摘编自蒋孟引《第二次鸦片战争》

(1)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以上解说中,哪些属于原因分析?哪些属于过程分析?

第2页共4页.

(2)请你选择材料中的一项或者多项信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第二次鸦片战争进行解说。(要

求:观点明确,体现材料主题;史论结合,解说条理清楚)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资产阶级欣喜若狂。“一想到和三万万或四万万人开放贸易,大家

好像发了疯似的”“只要中国人每年需用一顶棉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不上了。”

材料二:当我们走进行宫的时候,火声“啪啪”地响着,很使人震惊,并且穿过重重的烟雾,太阳照耀中

天,使一些花草树木,都带了一种憔悴的病色,殷红的火焰,映在放火的军人们的面庞上,使他们看起来

仿佛恶魔一样,虽是毁坏他们所不能恢复的东西,却洋洋自得,觉得很是光荣。

材料三:马克思说:“俄国采取表面‘调停’实际支持的态度。在战争中,不花费一文一钱,不出动一兵

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结合所学知识,说说鸦片战争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

怎样的变化。

(2)材料二反映的事件发生在哪次战争期间?材料三中俄国得到的“好处”是什么?

(3)通过上述史实的学习,谈谈你的感想。

培优第三阶——中考沙场点兵

1.(2022·四川眉山·中考真题)1854年,英、美、法三国向清政府提出修约要求。提出:“准英人随意往内

地各处并海滨各城邑”,自由贸易,“往来无碍”,“俱不得在内地津关,重行征税”“内地完全开放”等。这

些要求旨在()

A.方便外国人来华旅游B.进口更多的中国茶叶

C.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D.向中国出口更多粮食

2.(2022·山东东营·中考真题)1856年10月,英国发动对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下面关于这次战争表述

正确的是

A.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华权益

B.目的:获得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的特权

C.借口:林则徐在广东查禁鸦片、虎门销烟

D.影响: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2022·黑龙江绥化·中考真题)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的国

家是

A.德国B.意大利C.奥匈帝国D.沙俄

第3页共4页.

4.(2022·江西·中考真题)阅读下列清军兵力调动表,分析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命调时间调出地调入地兵数(名)

1858年4月京师大沽2000

1858年12月吉林大沽1000

1859年4月黑龙江天津1000

1860年5月宣化镇大沽1000

A.第二次鸦片战争B.戊戌变法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辛亥革命

5.(2021·山东淄博·中考真题)1858年,清政府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天津条约》,增开营口、

烟台、镇江、南京、九江、汉口、淡水、台南、汕头、琼州十处通商口岸。藉此,外国侵略势力得以()

A.打开中国门户B.渗透到南部沿海广大区域

C.开始染指台湾D.波及东部沿海并深入内地

6.(2018·四川眉山·中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连串不平等条约(包括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和在上海订立

的“中英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二、如前所述,俄国攫取得了黑龙江以北和乌苏里江以东的极其广大的领土,共一百万平方公里有

余。……

三、除鸦片战争已开放的五口外,沿海又开放天津、牛庄(后改营口)、登州(后改烟台)、台南、淡

水、潮州、琼州这七口,并在长江沿线开放镇江、南京、九江、汉口四口。在新疆,对俄也加开了喀什噶

尔一口。

四、外国船(包括兵船)可以往来于沿海各通商口岸,也可以在长江一带自由通航……

……

八、鸦片烟成为合法的进口商品。

九、条约中准许华工出国到英、法属地或其他外洋地方作工的规定,当时外国侵略者已经在东南沿海

掠卖华工,大批贩运出洋,这种暴虐行为从此得到了“合法”的保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