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2课新文化运动
目标导航
课程标准课标解读
1、知道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新青年》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提倡
知道陈独秀、胡适等民主和科学、文学革命、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等基础知识。归纳整理:新文化运动
兴起的背景、标志、代表人物、主要内容、主要阵地、地位作用等。
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
物,了解新文化运动2、阅读教材内容涉及的新文化运动时期出现的文学作品,培养自己良好的阅读
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客观地评价新文化运动,学习正确分析历史事件的方法。
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
运动中的地位和作3、新文化运动是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运动,它弘扬民主与科学,反对传统腐朽
的思想、意识和观念,促使人们积极地追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
用。
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树立起民主、科学的意识和信念。
知识精讲
知识点01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背景:中华民国政局混乱,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培养国民的
独立人格,彻底荡涤封建旧文化的毒害,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
2.兴起: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发表《敬告青年》一文,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
角。
3.代表人物: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等。
4.主要阵地:《新青年》和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最为重要的阵地。
第1页共16页.
5.思考:北大为什么能够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活动基地?
①北京大学是当时进步知识分子云集之地。(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等(多在北京大学任教))
②蔡元培担任校长后,锐意改革,以“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为办学理念,提倡“学术思想自由”。
③《新青年》杂志由上海迁往北京(1917年),在北京大学形成了一个以《新青年》编辑部为核心的
新文化阵营。
【易错警示】
1.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李大钊最早系统宣传马克思主义。
2.新文化运动包含了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两方面的内容。
【即学即练1】1926年胡适在英国进行了三次演讲。英方为胡适做广告时使用了“中国文艺复兴之父”
来推介。英方所称的“中国文艺复兴”是指
A.新文化运动B.洋务运动C.五四运动D.公车上书
【答案】A
【解析】依据题干“胡适”“中国文艺复兴之父”说明这个事件是胡适参与的思想解放运动。结合课本所
学可知,1915年起,进步知识分子陈独秀、胡适等领导了新文化运动。文学革命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
部分。1917年胡适发表的《文学改良刍议》一文,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经过新文化运动的倡
导,白话文逐渐普及开来。A正确;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领导的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一场自救运动,代表
有奕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B排除;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革命运动,领导
者有陈独秀、李大钊等知识分子,C排除;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领导当时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举人,
发动了公车上书。D排除;故选A。
知识点02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
1.主要内容: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鲁迅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以新文学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礼
教的吃人本质。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两大口号,由陈独秀提出。文学革命,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
议》,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主张推倒旧文学,建设新文学。
第2页共16页.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新文化运动的斗争矛头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和文化。
内容诠释
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针对尊孔复古的逆流,《新青年》强烈抨击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
德和文化(鲁迅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揭露了礼教吃人的本质。)
提倡民主与科学新文化运动的两大口号,只有民主科学才能救中国(陈独秀首先提出)
提倡白话文,建设新文学提倡白话文,建设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
(1)内容: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
对旧文学。
(2)口号:新文化运动中“民主”和“科学”口号是谁首先提出的?他将它们称为什么?
陈独秀首先提出。德先生和赛先生
(3)矛头:新文化运动的斗争矛头是什么?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和文化。
(4)文学革命:文学革命的发端是什么?以新文学的形式揭露封建礼教的是谁的什么文章?
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是文学革命的发端);鲁迅的《狂人日记》(鲁
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
2.意义: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
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尽管新文化运动对于中西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绝
对的肯定或否定),它仍然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3.如何正确的评价新文化运动?
性质(地是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
位)
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
第3页共16页.
进步性知识分子受到了民主与科学的洗礼
为五四运动起了宣传和铺垫的作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创造了条件
对东西文化绝对否定与肯定(过于偏激)
局限性
没有同群众运动相结合
4、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辩证取舍,择善而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批判、继
承、改造、创新,与时俱进)
【微点拨】
“《新青年》杂志代表和创造了一个新的时代。”“新的时代”是指民主科学时代。
【知识延伸】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特点及启示
1.洋务运动从开始学习西方的技术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由表及里、层层递进、逐渐深入;
2.洋务运动:资产阶级改良或革命道路在旧中国走不通;只有共产党才能带领国家走向复兴。
【即学即练2】陈独秀的《敬告青年)一文:科学与民主是检验切政治、法律、伦理、学术以及社会风俗、
人们日常生活言一行的惟一准绳,凡违反科学与民主的,哪怕是“祖宗之所遗留,圣贤之所重教。政府之
所提倡,社会之所崇尚,皆文不值也”。该文章的发表
A.吹响了新文化运动号角
第4页共16页.
B.揭开了文学革命的序幕
C.引起一场广泛的深层次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运动
D.动摇了封建礼教的统治地位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1915年,陈独秀在《青年杂志》上发表《敬告青年》,新文化运动开始,故A符
合题意;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揭开了文学革命的序幕,李大钊的《法俄革命之比较观》等文章引起一
场广泛的深层次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运动,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礼教的统治地位,故BCD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A。
能力拓展
考法01近代化历程中的四大事件
第5页共16页.
【典例1】近代化是中国百余年历史发展呈现的一条主线。王刚同学整理了下列体现中国近代化进程的
几幅图片,按近代化的发展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
C.①③②④D.④②③①
【答案】B
【解析】本题考察学生对中国近代化历程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的近代化经历了器物层次—制
度层次—思想文化层次这样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向西方学习的过程。①是新文化运动,发生在1915
年,②是辛亥革命,发生在1911年,③是戊戌变法运动,发生在1898年,④是洋务运动,发生在19世纪
60年代。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④③②①,本题选B。
【典例2】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近代中国仁人志士进行了四次重大探索。根据下表信息
提示,在表中空白番号处选择填写最佳组合答案
梦想重大探索代表人物
自强求富梦洋务运动李鸿章
变法强国梦①康有为
民主共和梦辛亥革命②
民主科学梦新文化运动③
A.①维新运动②洪秀全③胡适B.①实业救国②孙中山③张謇
C.①戊戌变法②孙中山③陈独秀D.①维新运动②梁启超③邓世昌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加深。为了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资产
阶级维新派领导了戊戌变法,主张变法图强;20世纪初,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了辛亥革命,
主张民主共和。从1915年起,进步的知识分子陈独秀、李大钊、鲁迅和胡适等,高举“民主”和“科学”
第6页共16页.
两面大旗,掀起新文化运动。所以,①戊戌变法②孙中山③陈独秀。C正确;洪秀全是太平天国运动领导人。
A错误;张謇是中国主张“实业救国”的民族资产阶级代表人物。B错误;邓世昌是中国清朝爱国官兵。D
错误。综上故选C。
考法02理解新文化运动的“新”的表现。
(1)新思想:宣传西方的民主、科学。
(2)新内容: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
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3)新领导: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是资产阶级激进派。
(4)新基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为其奠定了经济基础。
(5)新成果: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
为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奠定了思想基础。
【典例3】(2020·广东揭东·初二期中)《新青年》登载许多文章,介绍世界著名科学家发明创造的事迹
和关于生物起源、医学、生理学、物理学、体育等科学知识,开展了对有鬼论的批判,大力破除封建迷信,
反对愚昧和盲从。据此可知新文化运动
A.大力宣扬西方的民主B.高举文学革命的大旗
C.有利于自然科学发展D.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
【答案】C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介绍世界著名科学家发明创造的事迹和关于生物起源、医学、生理学、物理学、体
育等科学知识,开展了对有鬼论的批判,大力破除封建迷信,反对愚昧和盲从”可知,此内容反映了新文化
运动有利于自然科学发展,故C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大力宣扬西方的民主、高举文学革命的大旗、开
始宣传马克思主义,故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
分层提分
第7页共16页.
题组A基础过关练
1.这一时期“科学”的呼声响彻云霄,仅以“科学”命名的杂志达70多种,,卷入这一科学浪潮的刊物更
有数百种之多。这一时期是
A.洋务运动时期B.戊戌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D.新文化运动时期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是由陈独秀、李大钊等知识分子发起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它以
《新青年》为主阵地,高举“民主”与“科学”大旗,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ABC和“科学”无关,不符合题意。
故选D。
2.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发刊词中敬告青年,要做“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
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新青年。其目
的是
A.推翻清王朝的统治B.解放思想以救中国
C.扩大五四运动影响D.宣传俄国革命道路
【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
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的信息可知,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对封建思想进
行了无情的批判,热情的宣传了西方先进的思想,促进了思想解放,B符合题意;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
统治,A不符合题意;新文化运动在五四运动之前,扩大五四运动影响说法不准确,C不符合题意;宣传俄
国革命道路是新文化运动后期的内容,与题干内容无关,D不符合题意;故选B。
3.保守派、维新派和激进派都有机会争一日之短长。背后拖着长辫,心里眷恋帝制的老先生与思想激进的
新人物并坐讨论,同席笑谑。这一场景最可能出现于
A.洋务运动时期B.戊戌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前夕D.新文化运动时期
【答案】D
【解析】考查点:新文化运动。解题思路:根据材料中的“心里眷恋帝制”等信息可知,这一时期帝制已
经被推翻了。“保守派、维新派和激进派都有机会争一日之短长”说明思想界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根据所
学知识可知,在新文化运动期间,在蔡元培主持之下的北京大学,倡导“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使各种
第8页共16页.
社会思潮学生中间流传,各种思想的代表人物汇集一处,激烈争论,各不相让。D正确;ABC时期帝制尚
未被推翻,不符合题意。综上故选D。
4.1917年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之后,着力营造“兼容并包”和“思想自由”的学术研究氛围,聘请了
陈独秀等一大批具有新思想的学者到北京大学任教。这有利于北京大学
A.培养更多的科举考试人才B.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阵地
C.成为我国第一所高等学府D.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培养人才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1917年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后采取“兼容并包”和“思想自由”的方针,鼓
励新思想占领旧思想的阵地,使得北京大学成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大本营,故B项正确。科举制度在1905
年被废除,A项错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高等学府是京师大学堂,C项错误。黄埔军校的成立为国
民革命军的建立培养人才,D项错误。AC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
5.毛泽东说:“我在师范学校学习的时候,就开始读这个杂志了。我非常钦佩胡适和陈独秀的文章。他们
代替了已经被我抛弃的梁启超和康有为,一时成了我的楷模”。毛泽东所说的杂志当时主要宣传
A.传统儒家思想B.维新变法思想
C.民主革命思想D.民主和科学
【答案】D
【解析】依据题干关键词“胡适陈独秀”结合所学可知,毛泽东说的杂志当时主要宣传民主和科学。随着
近代化探索的深入,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一批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必须进行思想启蒙,学习和引进西方的民
主与科学达到救治中国的目标。于是,1915年陈独秀、胡适等受过西方教育洗礼的知识分子以《新青年》
为阵地发起了“提倡民主、反对科学;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新道德,反
对旧道德”的新文化运动。D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D。
6.蔡元培是近代著名的教育家,革命家,在任北京大学校长期间,他采用“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力办
学方针,聘请陈独秀等进步学者任教,促进北京大学的发展,北京大学成为了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阵地之一,
他还支持学生的五四运动。上述材料反映出新式教育
A.培养了促进国家发展的人才
B.促进先进思想传播和近代民主革命发展
C.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D.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阶级基础
【答案】B
【解析】蔡元培采用“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鼓励新思想战胜旧思想的阵地,使得北京大学
成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大本营,而蔡元培支持五四运动,有利于近代民主革命发展,故B符合题意;A不
第9页共16页.
符合材料的主旨,排除;新文化运动起到思想解放作用,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但不符合材料
的主旨,排除C;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排除D。故选B。
7.北洋军阀统治前期,在中国满布阴霾的天空中,响起一声春雷,爆发了一场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猛烈
抨击封建礼教的文化启蒙运动。这场文化启蒙
A.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B.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C.使人们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D.奠定了辛亥革命的思想基础
【答案】C
【解析】依据题干“爆发了一场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猛烈抨击封建礼教的文化启蒙运动”可知反映的是
新文化运动。结合课本所学可知,1915年进步知识分子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高举“民主”“科
学”两面大旗,掀起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等,向
尊孔复古的封建礼教进攻,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潮流。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
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C正确;五四运动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A排
除;北伐战争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B排除;三民主义奠定了辛亥革命的思想基础,D排除;故
选C。
8.有史学家认为,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接连发生,层次分明地连在一起,形成一场总运动”。
这场“总运动”的共同主题是
A.由封建专制向君主立宪的转变B.由君主立宪向无产阶级革命
C.由专制转向实行民主政治D.技术、制度、文化渐次转型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戊戌变法是想变君主专制为君主立宪制;而辛亥革命是直接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
度,实行民主共和制;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因此三场运动体现了中国近代追求政治民
主化的过程,C项符合题意;综上所述ABD三项均不是这场“总运动”的共同主题,排除。故选C。
题组B能力提升练
1.“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活动,没有很长时间的宣传教育和组织工作,就很快把重点转到发动武装起义上来。
这是它的优点,但也带来弱点:缺少一场足够力度的思想文化运动作为先导。”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
A.辛亥革命是新文化运动的延续B.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的补课D.辛亥革命为五四运动提供思想指导
【答案】C
第10页共16页.
【解析】依据题干材料:“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活动,没有很长时间的宣传教育和组织工作,就很快把重点
转到发动武装起义上来。这是它的优点,但也带来弱点:缺少一场足够力度的思想文化运动作为先导。”
从这个意义上分析可知,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的补课。因为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
解放运动,它猛烈地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尤其是青年人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中
国知识分子在运动中受到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开启了民
主科学时代,所以C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2.史学家陈旭麓认为:“从林则徐‘开眼看世界’开始,进而‘中体西用’,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
每一步都伴随着古今中西新旧之争”。其中“中体西用”与“民主和科学”这两“步”应指
A.洋务运动与新文化运动B.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
C.戊戌变法与新文化运动D.洋务运动与辛亥革命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中体西用”意思是中学为体,西
学为用,即维持中国的政治体制。结合课本所学,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维
护清朝统治,掀起了一场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等人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
掀起了一场新文化运动,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所以选择A。
3.1920年1月,依当时的教育部颁令,凡国民学校低年级国文课教育也统一运用语体文(白话)。这主要
反映出新文化运动
A.动摇了封建礼教的统治地位B.使国人受到了民主科学思想的洗礼
C.推动了白话文的普遍使用D.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片面性
【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并结合材料信息分析可知,新文化运动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胡适、鲁迅等都主张
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因此1920年1月,依当时的教育部颁令,凡国民学校低年级国文课教育也统一运用
语体文(白话)。这主要反映出新文化运动推动了白话文的普遍使用,故C正确。ABD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C。
4.《新青年》登载许多文章,介绍世界著名科学家发明创造的事迹和关于生物起源、医学、生理学、物理
学、体育等科学知识,开展了对有鬼论的批判,大力破除封建迷信,反对愚昧和盲从。据此可知新文化运
动
A.大力宣扬西方的民主B.高举文学革命的大旗
C.有利于自然科学发展D.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
【答案】C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介绍世界著名科学家发明创造的事迹和关于生物起源、医学、生理学、物理学、体
第11页共16页.
育等科学知识,开展了对有鬼论的批判,大力破除封建迷信,反对愚昧和盲从”可知,此内容反映了新文化
运动有利于自然科学发展,故C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大力宣扬西方的民主、高举文学革命的大旗、开
始宣传马克思主义,故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
5.“女学生已经开始觉悟,抵制学校开设的‘列女传’(修身课)。在操场的树荫下,在宿舍里,她们常常聚在
一起,争的面红耳赤,后来由争论变成抗婚、逃婚,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争取婚姻自由。”这则材料反
映的是
A.维新启蒙思想开始传播B.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C.近代学校开设修身课程D.民主科学思想冲击封建礼教
【答案】D
【解析】自近代以来,伴随着一系列思想解放运动的兴起,民主、科学的思想传播开来,严重冲击着封建
礼教,女学生抵制学校开设的‘列女传’(修身课),抗婚、逃婚,争取婚姻自由,正是这种现象的体现。故答
案选:D
6.有学者指出:在西方文化的挑战和民族危机的双重压力下,中国的传统文化出现了危机,于是探求伦理
思想,从思想改革人手,这就是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该学者认为新文化运动
A.积极应对西方挑战实现文化自强B.宣传西方民主共和改革国民思想
C.希望改造传统文化挽救民族危亡D.对传统文化存在绝对否定的态度
【答案】C
【解析】据“在西方文化的挑战和民族危机的双重压力下,中国的传统文化出现了危机,于是探求伦理思
想,从思想改革入手”可知,该学者认为新文化运动希望改造传统文化挽救民族危亡,C符合题意;材料没
有体现要实现文化自强,A排除;辛亥革命宣传西方民主共和改革国民思想,B排除;对传统文化存在绝对
否定的态度与新文化运动相关,但材料中更没有体现,D排除。故选择C。
7.近代化是世界各国发展的必由之路,其探索充满艰辛,艰辛孕育新的发展,让我们一起探索它的发展历
程。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鸦片战争以后,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萌发,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三个层次。
(1)近代中国在学习制度层面上包含哪两大历史事件?如图所示,第三层面空白处应该填写什么内容?
材料二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这场……自强运动还是给中国的窗户开了一条缝,风的确是吹进来了,
也奠定了中国工业的一个初步基础,让中国人看到了什么是西方工业。
第12页共16页.
——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
(2)材料二中的“自强运动”是指什么?这场运动使中国逐渐汇入到工业文明大潮中,请用一句话概括这
场运动的重要影响。
材料三“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
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孙中山
(3)这场革命以什么为指导思想?这场革命最大的历史贡献是什么?
材料四我们现在认定,只有“德先生”和“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
上的一切黑暗。
(4)“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指的是什么?这场思想解放运动的后期有了怎样的新变化?
【答案】(1)戊戌变法(或维新变法、百日维新),辛亥革命。思想层面(或思想文化)。
(2)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3)三民主义(或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或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4)德先生指的是民主,赛先生指的是科学(顺序对应错误不得分)。后期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
【解析】
(1)依据所学可知,中国近代化经历了学习生产技术的洋务运动,学习政治制度的戊戌变法(或维新变法、
百日维新)、辛亥革命,学习思想文化的新文化运动的过程。中国近代化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层递
进的过程。因此近代中国在学习制度层面上包含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两大历史事件。材料一图片中第三层
面空白处应该填写思想文化层面。
(2)依据材料二“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这场……自强运动还是给中国的窗户开了一条缝,风的确是吹进
来了”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二中的“自强运动”是指洋务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统
治集团内部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这部
分官员被称为洋务派。从19世纪60—90年代中期,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掀起了一场旨在“自
强”“求富”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中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为中
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
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3)依据材料三“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
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可知,这场革命是指孙中山领导的辛亥
革命,辛亥革命以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它是第一个全国规
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孙中山提出了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成为辛亥革命的指
第13页共16页.
导思想。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共
和国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从此,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因此辛亥革命最大的历史贡献结
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4)依据材料四“我们现在认定,只有德先生和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
一切黑暗”可知,这是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上提出的;材料四中的“德先生”和“赛先生”是指民主和
科学;新文化运动前期,陈独秀、李大钊等进步的知识分子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主张学习
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新文化运动后期马克思主义传到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
题组C培优拔尖练
1.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收集了以下图片,请你为其确定一个合适的主题
A.中国人民的抗争B.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历程
C.中国人民的探索D.中华民族的崛起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鸦片战争后,一些爱国知识分子受到清朝战败求和的刺激,开始睁眼看世界,寻
求革新救国的方法,魏源写成《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时务报》是维新派宣传
维新思想的报刊;《民报》是同盟会的机关报,孙中山把民报的革命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成为领导辛亥
革命的指导思想;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等进步知识分子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以《新青年》
杂志为主要阵地,掀起了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故题干图片反
映的主题是中国人民的探索,故C符合题意;ABD表述错误,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
2.学者齐卫平认为,中共一大选择在上海召开,有三个主导因素:第一,上海是中国工人阶级的重要发源
地;第二,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的早期组织……。第三个主导因素应该是上海
A.最早被开辟为通商口岸B.是辛亥革命爆发的地方
C.是新文化运动的发源地D.是五四运动爆发的地方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一大的诞生有三个前提基础,上海是中国工人阶级的重要发源地,是阶
级基础;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的早期组织,是组织基础,从1915年起,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发起
新文化运动,上海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是介绍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基地,ABD不符合题意,所以答
案选择C.
第14页共16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滨州职业学院《高级朝鲜语视听说》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滨州科技职业学院《免疫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毕节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预算与绩效管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影视传媒法律法规》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版采矿权转让与地质勘查合作合同3篇
- 2025版商业综合体屋顶绿化及景观设计施工合同2篇
- 广东省职工劳动合同范本
- 业委会与物业公司合同模板
- 画册设计制作合同
- 万科精装修施工合同文本
- 高速铁路混凝土外观质量修补专项方案(详细版)
- 铁路线路及站场第三章道岔课件
- 西南交通大学年《数字信号处理》经典例题及答案解析
- 养生馆顾客档案表格资料
- 海螺牌水泥质量检验报告28天报告425加章2015
- 免洗手消毒凝胶生产工艺规程
- 乒乓球比赛第二阶段对阵图表
- 机制砂检测报告
- 省教育厅检查组接待方案
- 气动潜孔锤施工方案
- 云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开题报告 - 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