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大学学生管理规定制度汇编
xxx大学学生学籍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高等教育法》和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
理规定》,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订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我校全日制本科学生(含在我校学习的
港澳台学生、外国学生以及我校出境交流学生和留学生)学
籍管理。
第二章入学与注册
第三条当年录取的新生,持录取通知书,按学校有关要求在
规定的时间到校办理入学手续。因故不能按时办理入学手续
者,应当向学校提交书面申请暂缓办理入学手续,暂缓期一
般不超过两周。如需办理保留入学资格者,可申请保留入学
资格并办理相关手续,保留入学资格者不具有学籍,首次入
学资格保留期为一年。未办理相应申请手续,逾期两周不办
理入学手续者,除因不可抗力等正当事由以外,视为放弃入
学资格。
第四条新生入学后,学校在三个月内按照国家招生规定对其
进行入学资格审查和身体健康状况复查。审查和复查合格并
按规定办理了其他入学手续者,予以注册,取得学籍。资格
审查不合格者,按国家有关规定处理。身体复查不合格者,经
学校指定的二级甲等以上医院确诊暂不宜在校学习的,可以
保留入学资格一年,俣留入学资格者不具有学籍。在保留入
学资格期内经学校指定的二级甲等以上医院(下同)复查证
明己康复,可以在新学年开始前三个月提交相关证明材料,
申请办理入学手续。复查结果不合格并经二级甲等以上医院
确诊不宜在校学习的,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处理。逾期不办
理入学手续者,取消入学资格。
凡属弄虚作假、徇私舞弊取得学籍者,一经查实,学校报请
上级有关部门批准取消其学籍。有违法违纪行为的,送有关
部门处理。
第五条每学期开学时,学生应在学校规定的时间到校办理注
册手续,学生需按学校规定办理有关缴费手续后,方可予以
注册并取得学籍。学生在校期间,按国家规定的标准缴纳学
费。未注册取得学籍的学生不享有参加学校教学活动等在校
生的相应权利。
第六条因家庭困难等原因不能按时缴费的学生,须在新学年
报到注册前一个月书面向学院(系)提出缓缴申请,经学院
分管学生工作的书记(副书记)审核,并送学生处、财务处
批准后可以缓交,缓交期限不得超过学生本人的承诺期限。
经批准缓交的学生名单在教务处备案后,学生方可登陆教务
系统选课并参加教学活动。在办理相关缴费手续后,学生可
进行注册取得学籍。
第七条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应申请国家助学贷款,通过国
家助学贷款审批手续且缴清住宿费等其他费用者可进行注
册取得学籍。经学校认定为特困学生的,按学校有关特困生
的政策执行。
第八条学校执行高等教育学籍电子注册管理制度,凡取得学
籍的学生均可上网查询学籍信息。
第三章考勤
第九条学生应按规定参加教学活动,各教学环节均实行考勤
制度。因故不能参加教学活动者,应进行请假。每学期请假
原则上不能超过四周,请假时间在任课教师授课时段内的,
由任课教师批准;请假时间在一天内的,由辅导员批准;请
假时间在一天以上三天以内的由学院分管教学的院长批准;
请假时间在三天以上一周以内的由教务处长批准;请假时间
在一周以上四周以内的由主管教学副校长批准。凡未经请假
或超假期者,一律以旷课论。理论和实验(实训)课按实际
学时数计算,其他实践教学环节旷课一天按6学时计算。
第十条学生病假要有医生证明,事假、公假应事先提交有关
证明。
第十一条在一学期内,旷课达20学时者,给予警告处分;达
40学时者,给予严重警告处分;达60学时者,给予记过处
分;达80学时者,给予留校察看处分;留校察看期间,有新
的违纪行为并应予以处分的,给予开除学籍处分。
第十二条考勤表由各班班长如实填写,并须经任课教师签字,
每星期一交学生所在院(系)办公室,院系办公室将缺勤情
况于每月五日前公布,学生如有异议,可在每月十日前向所
在院系提出,各院系于每月十五日前将学生考勤汇总表报学
籍科,学籍科累计汇总后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十三条学校建立预警机制。凡一学期内累计旷课达10学
时以上(含10学时),20学时以下者通过手机短信通知学生;
凡一学期内累计旷课达20学时以上(含20学时),40学时
以下者,学生所在学院(系)以书面形式通知学生;凡一学期
内累计旷课达40学时以上(含40学时),学校教务处以书面
形式通知学生。
第四章转专业、转学与双专业
第十四条学生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申请转专业:
(一)学生确有专长,经评定转专业更能发挥其专长者;
(二)学生因某种疾病或生理缺陷,经学校指定的医疗单位
检查证明,不能在原专业学习,但尚能在本校其他专业学习
者;
(三)经学校认定,确有某种特殊困难,不转专业则无法继
续学习者;
(四)学校根据社会对人才需求情况的发展变化,经学生同
意,必要时可以适当调整学生所学专业。
(五)符合学校其他转专业有关规定者。
第十五条申请与审批
(一)学生原则上不能跨门类转专业,如经认定确需跨门类
转专业的,应降级就读;二年级以上学生原则上不能转专业,
如经认定确需转专业的,应补修所转专业的全部课程。
(二)申请转专业的学生按上下学期应分别在四月十五号和
十月十五号之前由本人向所在院(系)申请,各学院在一周
内签署意见并提交学校教务处,教务处进行形式审查并征求
转入学院意见后,交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进行讨论审定,具
体结果应在每学期结束前一个月通知学生本人。
第十六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予考虑转专业:
(一)入学未满一学期者;
(二)低学历层次转为高学历层次者;
(三)已入学插班生;
(四)应予退学者;
(五)无正当理由者。
第十七条学生一般应当在被录取学校完成学业。如患病或者
确有特殊困难,无法继续在本校学习的,可以申请转学。
(一)学生转学的手续,应在每年三月份前办理。
(二)学生转学,经两校同意,由转出学校报所在地省级教
育行政部门确认转学理由正当,可以办理转学手续;跨省转
学者由转出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协商转入地省级教育行政
部门,按转学条件确认后办理转学手续。须转户口的由转入
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将有关文件抄送转入校所在地公安部
Ho
第十八条学生有下列情形之一,不得转学:
(一)入学未满一学期的;
(二)由招生时所在地的下一批次录取学校转入上一批次学
校、由低学历层次转为高学历层次的;
(三)应予退学的;
(四)无正当理由的。
第十九条双专业是指在修读主修专业的同时,修读另一个
本科专业(第二专业)c双学位是修读主修专业学位的同时,
修读另一学科门类的学位。
(一)我校全日制在校普通本科学生,并已按规定缴清主修
专业学费,可以申请修读双专业、双学位。
(二)学生从进校开始,每年6月1日以前填写《XXX大学
修读双专业(双学位)申请表》报教务处审批,教务处于7
月1日前公布获得审批通过的学生名单。
(三)学生中途不愿继续修读的,可以提出退修申请。申请
退修的学生须填写《XXX大学双专业(双学位)退修申请表》,
报教务处审批。
第五章学制与修读年限
第二十条学校实行学分制,本科基本学制为四年(有特殊规
定的除外)。
第二十一条以基本学制为基础,凡具有我校全日制本科学籍
的学生,在校修读时间原则上不得超过八年(含休学)。每注
册学期的修读学分数不得少于8,选课少于8学分的学生,
学校教务处将以书面形式通知学生本人,学生提前修满规定
学分并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可以提前毕业。
第二十二条本科生八年内,凡不能按标准学习年限毕业离校
的学生,均可申请延长学习年限(每次可申请延长一学年),
继续在校学习。对于修读第二专业的学生,如果在主修专业
最长学习年限内,已取得主修专业毕业资格,但尚未修满第
二专业、第二学位规定学分的,可向教务处申请将修读年限
延长一年。本人应在毕业典礼前提出书面申请,经所在院系
签署意见并盖章后,交教务处。教务处审批并汇总后再通知
到有关院系及学生处、后勤基建处、财务处。
第二十三条凡申请延长学习年限并获批准的学生,不办理离
校手续。延长学年的学生可申请住宿,能否安排住宿由学生
处根据床位情况决定。这类学生原则上跟随同专业下一年级
管理,在下学期开学须正常注册。如不按期注册,逾期三周
者,按自动退学处理。
第二十四条申请延长学年的学生,若一学期课程学分数少于
8,可申请免听,该课程采取自学、辅导的方式进行,由教务
处审批。
第二十五条学生延长一学年,按当年学杂费收费标准,学校
收取该类学生一学年学杂费。
第六章休学与复学
第二十六条学生申请伏学或者学校认为应当休学者,由学校
批准,可以休学。学生每次申请休学一般以一年为限。
第二十七条学生应征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含中国人民武装
警察部队),服役期不计入修读年限。
第二十八条休学学生应当办理休学手续离校,经学校批准后
保留学籍。学生休学期间,不享有在校学生的权利。
第二十九条学生休学期满,应当于新学期开学前三个月向学
校提交相应材料申请复学,学校审查后应在新学期开学一个
月前把审查结果书面通知学生,学生持学校书面通知办理有
关复学手续。因病休学的学生,申请复学时必须经学校指定
的二级甲等以上医院诊断,证明恢复健康,并经学校审查批
准后,方可复学。
第七章退学
第三十条学生有下列情形之一,应予退学:
(一)在校期间连续两注册学期取得的专业教学计划内学分
均低于8学分的;
(二)休学期满,在学校规定期限内未提出复学申请,或者
申请复学经审查不合格,又不愿意继续申请休学者;
(三)经学校指定二级甲等以上医院诊断,无法继续在校学
习者;
(四)未经批准连续三周没参加学校规定的教学活动者;
(五)无正当事由超过三周未注册者;
(六)本人申请退学者。
第三十一条对学生的退学处理,由校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
对退学的学生,由学校出具退学决定书送交本人并通知学生
家长,同时报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因特殊情况无法送
交本人和家长的,采取法律规定的公告方式进行告知。
第三十二条退学的学生,自学校发出退学通知之日起,一个
月内办理退学手续离校,档案、户口退回其家庭户籍所在地。
第三十三条学生对退学处理有异议的,参照《XXX大学学生
校内申诉处理办法》办理。
第八章毕业、结业与肄业
第三十四条学生在学校规定年限内修完培养方案规定内容,
达到毕业要求,准予毕业,由学校发给毕业证书。
第三十五条对于出国交流生或留学生分情况进行毕业资格
审查
(一)在国外取得学位者的毕业资格审核要求:
1、国内学习的必修课程全部及格;
2、完成国内毕业设计(论文)并通过答辩;
(二)在国外未取得学位者的毕业资格审核要求:
先将国外高校获得学分按《XXX大学学分制条例》规定折算
为国内课程学分,然后按学生专业培养方案进行毕业资格审
核。
第三十六条原则上第二专业要求修读的学分数不低于35,主
要设置专业基础课程、核心专业课程以及实践性教学环节。
对已获得主修专业毕业证书,系统修完第二专业培养方案规
定的所有课程和实践环节,取得相应学分,由学校颁发毕业
证书,修读双专业的学生需在毕业前一年选择其中一个专业
作为电子注册专业。
第三十七条海外生学生可以申请免修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军
事教育课等。海外生学生毕业时应达到的最低总学分是本专
业规定的总学分减去可免修课程的学分。
第三十八条学生在学校规定年限内,修完培养方案规定内容,
未达到毕业要求,准予结业,由学校发给结业证书。结业后
两年内可申请回校重修,达到毕业要求者,可申请换发毕业
证书,毕业时间以学校审核批准换证时间为准。
第三十九条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学校颁发学士学位证书。
第四十条在校学习满一学年以上的学生,退学时学校颁发肄
业证书。
第四十一条对已获得主修专业毕业证书,未能修完第二专业
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但已经修满第二专业与主修专业相异
课程累计达到30学分(含)以上的,由学校颁发《辅修证
明》。不足30学分的,由学校颁发《课程学习证明》,并记入
学习档案。
第四十二条学校严格按照招生时确定的办学类型和学习形
式,颁发学历证书、学位证书。
第四十三条学校执行高等教育学历证书电子注册管理制度,
每年将颁发的毕(结)业证书信息报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
门注册,并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报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第四十四条对完成本专业学业同时修读其他专业或辅修课
程并达到该专业或该课程辅修要求者,学校发给第二专业证
书或辅修课程学习证明。
第四十五条对违反国家招生规定入学者,学校不发给学历证
书、学位证书;已发的学历证书、学位证书,学校予以追回
并报教育行政部门宣布证书无效。
第四十六条毕业、结业、肄业证书和学位证书遗失或者损坏,
不能补发。但经本人申请,学校核实后可出具相应的证明书。
证明书与原证书具有同等效力。
第九章附则
第四十七条本规定自XXX年9月1日起施行。原《XXX大学
学生学籍管理规定》(校教字[2005191号附件1)和原《关于
学生申请延长学习时间的管理办法》(校教字[2005]号附
件1)同时废止。其他有关文件规定与本规定不一致的,以
本规定为准。
第四十八条本规定由学校党政办公室负责解释。
XXX大学学分制条例
(XXX年5月修订)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深化教育
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调动教师教学积极性和
学生学习主动性,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
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特制订本条例。
第二章学分、绩点
第二条学分是学生学习量的基本计算单位。
课程(含实验)每16学时计1学分,若计算学分时出现小
数,则对小数点后的第一位数实行2舍3入和7退8进的方
法,只取5和0;课程设计、实习(实训|)等集中的实践教
学环节和毕业设计(论文),每周计1学分;分散的课程设计
按16学时计1学分。
第三条绩点是评定学生成绩等级的计算单位。
(一)绩点具体计算方法为:60分成绩对应1个绩点,60分
以上成绩每一分增加0.1个绩点,低于60分的成绩绩点为
0o
对于采用五级记分的成绩,绩点的折算方法为:“优秀”绩点
为4.5;“良好”绩点为3.5;“中等”绩点为2.5;“及格”
绩点为1;“不及格”绩点为0。
(二)平均绩点按以下方法计算:
1、一门课程的学分绩点等于该课程的学分乘以绩点数;
2、一学期的平均绩点等于该学期全部学分绩点之和除以所
修课程学分总数。
3、类推可计算任意时限和某类课程的平均绩点。
第四条学生毕业的最低学分数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规定
的毕业最低学分数为准。
第三章课程的选修与考核
第五条各院(系)成立选课指导小组,由院(系)分管教学
工作的领导负责。学生在指导教师或班导师的指导下,依据
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选课。
第六条交换生在境外高校所修课程原则上要求与所在专业
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一致;在境外高校所修课程与所在专业
教学计划内课程不一致或在境外单纯学习语言的交换生,应
先征得所在学院(系)同意,其学分予以承认,但所修学分
只能转换成选修课学分。
第七条学生修读的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类。
必修课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内学生必学的课程;选修课是专
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选修的课程,可从专业选修课程中选学
若干门课程,或者从若干专业方向模块中选修一个专业方向
课程,还可以选修全校性公选课和其他各院系开设的课程。
课程选修的具体要求由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
第八条学生每学期修渎的所有课程必须在规定的选课时间
内办理选课手续。未办理选课手续者,不得参加考试,不予
承认学分。
第九条学生选课每学期(最后一学期除外)原则上控制在30
学分以内(双学位、双专业、辅修专业学生除外)。有特殊原
因需超过30学分者,应经班导师同意,院(系)分管教学工
作领导批准。
第十条学校采用“试听选课”制度,课程经试听选定后,原则
上不能改选、退选。有特殊原因需改选、退选者,应在开学
第四周前由本人填写申请表,经班导师和任课教师同意,送
学院办公室处理。
未办理退选手续而不听课或不参加考试者,该课程以旷考计,
并记录在学生的成绩档案中。
第十一条课程选定后,学生应参加所选课程的听课、实验等
全部教学环节,不得无故缺课。
允许学习成绩好且自学能力强的学生申请免听部分课程,上
一学期专业教学计划内课程平均绩点达3.0以上者,本人提
出申请,经班导师、任课教师和所在院系审核同意,报教务
科备案,可不跟班听课,但仍须参加平时测验和实践教学环
节,按时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并跟班考试。
第十二条学生未选修过但已自学过的课程,可于开学后第一
周内提出免修申请,但须提交该课程的自学材料,经任课教
师审核,院系主管教学领导同意,教务处批准,跟班参加该
课程的考试,成绩及格,取得该课程的学分,并在登录该课
程成绩时,注明“免修”字样。
第十三条对于修读双专业、双学位学生,对课程要求基本相
同的同一门课程,学生在主修专业取得学分后,可提出免修
申请,经教务处批准后,可予免修。
第十四条思想政治理论课、体育课、独立实验课、实习、课
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等不得免听与免修。
学生因生理缺陷或某种疾病经医院证明不宜上体育课者,经
体育部主任批准,可参加保健课学习,经考核及格给予相应
的成绩和学分。
第十五条学生修读的课程必须参加考核,考核成绩及格,获
得学分。课程考核不及格者,必修课必须重修,选修课程学
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决定是否重修。
第十六条对有严格的先、后修关系的课程,应严格按顺序修
读。特殊情况,须由学生本人提出申请,经院系分管教学领
导批准后,方可获得修读资格。
第十七条重修课程及格,按实际成绩登录。
第十八条学生重修按下列两种方式进行:
(一)跟班重修:随开课班级(包括重修班)重修;
(二)单独重修:个别辅导重修并单独出题考试。
学生重修原则上采用跟班重修方式,因教学计划变更没有对
应课程可以跟班重修的,可申请单独重修;在读期间,每门
课程只安排一次单独重修,单独重修须由学生本人提出申请,
并经教务处批准方可实施,否则,成绩不予承认。
毕业学期,经本人申请,教务处批准,毕业班学生不及格必
修课程可以安排一次重考,参加重考的课程不能再参加跟班
重修考试。
第十九条学生修读课程必须参加正常考试,有下列情况之一
者,可申请缓考。
(一)因病(凭医院证明);
(二)所修课程考试时间冲突;
(三)其他特殊原因。
第二十条课程、学分、考核成绩均登记在“成绩档案”中。
第四章交换生与海外生学分认定
第二十一条学生回校后,出示在境外的学习成绩证明(并附
中文版),填写《XXX大学课程认定表》,由学生所在学院(系)
审核,教务处审批,在境外所获学分予以承认。
第二十二条境外所修课程按以下公式折算为专业教学计划
内学分数:
y=Mxx川
其中:y—折算的学分数;
X,“一境外实际获得学分数;
X“一本专业学期平均应修学分数,即:毕业最低学分数/(基
本学制X2)。
第二十三条在境外所修课程与专业教学计划内课程不一致
或在境外单纯学习语言的学生,所修学分只能转换成选修课
程学分。
第二十四条学生在境外学习期间每学期认定1个第二课堂学
分。
第二十五条考虑到海外生学生的学习基础,经任课教师申请,
学院(系)审核,教务处批准,可将课程的总评成绩按如下
公式折算:
折算成绩=实际总评成绩XL5,75分封顶。
实际总评成绩超过75分的不换算。
第五章附则
第二十六条本条例自XXX年9月1日起生效,原《XXX大学
学分制条例》(校教字)同时废止。
第二十七条本条例由学校党政办公室负责解释。
XXX大学学位授予工作条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
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和《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学士学
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参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有关文件,结
合我校具体情况,特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我校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批准有权授予
硕士、学士学位的学科授予硕士、学士学位。
第三条凡是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
愿意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遵守纪律和社会主义法律,
品行端正,并具有相应学术水平者,均可按本条例规定,向
我校申请相应的硕士、学士学位。
第二章硕士学位授予条件
第四条硕士学位的基本要求。
学位申请人通过硕士学位的课程考试和论文答辩,成绩合格,
达到下述学术水平者,可授予硕士学位。
(一)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
(二)在本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
(三)可以熟练地运用一门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具有一定的外语写作能力;
(四)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
力。硕士学位论文应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独
立完成,论文应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见解,并能表明作者具
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第五条硕士学位论文的评阅。
经研究生处审查同意接受答辩申请的论文,由分学位委员会
聘请2名相同或相近学科的专家评阅论文(同等学力申请硕
士学位聘请3人评阅),其中本校和申请人单位以外的专家
各1人,评阅人应由正高或副高职称的专家担任。申请人的
导师不能聘为论文评阅人。
评阅人应对论文进行认真评阅,写出详细的学术评语,供论
文答辩委员会参考。评语一般包括:
1、对论文的理论或实用价值的评论,并指出那些内容是论文
内的新见解;
2、论文的学术观点是否科学、严谨;
3、对论文中具体内容的意见(肯定的和否定的);
4、写作是否规范;
5、是否达到学位论文的要求,是否同意学位论文答辩。
论文评阅完毕,评阅人一致同意,方可组织答辩。如果其中
1位评审人提出异议,则由研究生处学位办公室另外聘请1
位校外同行专家进行评审;如果评审仍然没有通过,或2位
评审人的评审结果为否定意见时,则本次申请无效,不能组
织答辩。经指导教师同意和院系分学位委员会批准后,要求
申请人对论文做出必要的修改,可在一年内重新申请。
第六条硕士学位论文的答辩。
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由5-7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
专家组成,其中至少1人是我校和申请人所在单位以外的专
家,至少1人为论文评阅人(同等学力要求至少有3人是硕
士生导师),导师不能聘为答辩委员会成员。委员会设秘书1
名,秘书应由讲师或具有硕士学位以上的教师担任。答辩委
员会成员名单须经校学位委员会审批。
对是否授予学位,应以无记名投票方式,经答辩委员会全体
成员三分之二以上同意,方为通过。决议经答辩委员会主席
签字后,报送分学位委员会。
硕士学位论文答辩没有通过的,经指导教师同意和院系分学
位委员会讨论通过后,报研究生处学位办公室批准,要求申
请人对论文做出必要的修改,可在一年内重新申请答辩一次;
如仍然没有通过,则取消申请人的学位申请资格,按照毕业
处理。
答辩工作的组织应按照《XXX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规程》
执行。
第七条硕士学位的申请。
硕士学位申请者在完成学位论文答辩后,可申请硕士学位,
并提交以下材料:
(一)硕士学位申请表;
(二)硕士学位论文(含中文、外文论文摘要);
(三)课程考试成绩单;
(四)与学位论文有关的科研成果(包括论文、著作、教材
等)复印件。
第八条硕士学位的授予。
先由分学位委员会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审核:
(一)申请人的政治思想表现是否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
位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的要
求;
(二)申请人是否合格地完成了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和
各教学实践环节;
(三)申请人论文是否符合《XXX大学硕士学位授予工作条
例》要求,答辩是否通过;
(四)申请人的所有申请手续,包括课程考试及论文答辩是
否符合规定;
(五)申请人在读期间,应在国家认定的合法学术刊物上发
表学术论文1篇,署名应为前2名;若申请人为第二作者时,
第一作者必须为导师。
院系分学位委员会会议需要四分之三以上的学位委员出席
才能举行,在硕士学位评定时,应采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进
行。所申请的学位需要获得三分之二(含三分之二)以上与
会成员的通过方为有效;评审结果由院系分学位委员会上报
校学位委员会审核批准。校学位委员会每年6月和12月分
别召开会议,审定硕士学位的授予。所审查的学位申请材料,
分委员会必须在校学位委员会开会前两周报齐,否则不予提
交会议讨论。
校学位委员会根据分委员会的推荐,在进一步了解情况,充
分讨论的基础上进行无记名投票,获全体委员半数以上通过
者方为有效,授予相应的学位。
第九条申述与复议。对论文答辩委员会不同意授予学位的论
文,申请人本人可以提出复议申请,指导教师提出意见,经
分学位委员会审议通过后,报研究生处学位办公室并报请主
管校长同意后,可重新组织答辩。
第十条建立学位档案。对每个学位获得人员均建立学位档
案,档案材料包括:学位申请书、研究生毕业鉴定、学位课
程考试成绩、学位论文、论文评阅意见、论文答辩材料、学
位评定委员会批准授予学位等方面的材料。
第三章学士学位授予条件
第十一条本科生授予学士学位的条件:
(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
(二)已完成人才培养方案的教学要求,经审核准予毕业;
(三)较好地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
能,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
(四)在校学习期间全部必修课程平均绩点2.0以上(含2.0)。
第十二条结业生返校修读课程、完成毕业论文者,如取得毕
业资格,同时也达到上述授予学士学位条件的,发给学士学
位证书。
第十三条未获得学士学位而能毕业的学生,只发毕业证,获
得学士学位的学生,发给毕业证和学位证。
第十四条对有资格获得主修专业学士学位,并系统修完第二
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所有课程和实践环节,取得相应学分,
通过第二专业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可以获得相应的第二
学士学位证书。
第十五条学士学位评定程序:
(一)学生根据本办法,填写学士学位申请表;
(二)学位分委员会办公室(教务处),审核本科毕业生的学
士学位申请表、鉴定和成绩等材料,对符合条件的,汇总提
出授予学士学位人员是议名单;
(三)由教务处将“授予学士学位人员建议名单”提交校学
位委员会;
(四)校学位委员会审核通过,授予学士学位。
第四章学位委员会学位评定
第十六条院(系)学位分委员会,负责本院(系)学生学位
材料审查与初评工作,向教务处、研究生处提交授予硕士、
学士学位人员建议名单。
第十七条学&委员会负%本校硕士、学士学位的评定工作:
(一)审查、通过学士学位获得者名单;
(二)研究和审核授予学位有关事项。
第十八条对于已经授予的学位,如发现有抄袭等严重违反学
术道德的情况,或违反国家和学校学位授予规定的情况,由
分学位委员会认定并提供相关证据,经校学位委员会审定,
作出撤销授予学位的决定。
第十九条在我校学习的外国留学生申请学位,参照本条例的
有关规定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有关文件执行。
第二十条取得学位时间为校学位委员会表决通过之日。
第五章附则
第二十一条本条例由校学位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二十二条本条例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原条例同时作废。
XXX大学考场纪律与违纪处分办法
(XXX年05月修订)
考试是教学工作的核心环节之一。为了严肃考试纪律,维护
考试秩序,预防和处理违反考试纪律的行为,规范处理程序,
并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和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结合我校实际,特
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考试纪律
第一条考生持规定证件(身份证、学生证)及必需文具(钢
笔、圆珠笔、铅笔、普通计算器等)提前10分钟进入考场,
按指定的座位就座,并将证件放在桌面上,以备查对。凡未
带规定证件者不得参加考试。
第二条考生必须准时进入考场,迟到30分钟以上者不准进
场,以旷考处理;开考后30分钟内不准交卷出场。
第三条闭卷考试不准携带电子设备和书籍、笔记、手册等资
料入场。开卷考试只能携带主考教师指定的书籍和手册入场,
不能携带笔记等资料。
第四条分发试卷片,"生应先在试卷规定的位置填写班级、
姓名、学号,不得超过装订线,不得做任何标记,否则试卷
作废。考试过程中未经监考人员允许,不准互借任何文具及
其他物品。如对试题字迹不清或有疑问时,考生应先举手,
等待教师前往处理,考生之间不准互相询问。
第五条考生在考场内须保持安静,不准大声喧哗和走动。在
考试进行中不得擅自离开考场,否则按交卷处理。
第六条提前答完试卷的学生,可举手示意,监考教师收卷后,
方可离场。考试结束时间到,一律停笔起立,将试卷留在座
位上,经监考人员验收允许后,方可离开考场,不得将试卷
和草稿纸带出考场。
第二章考试违纪与作弊
第七条学生不遵守考试纪律,不服从考试工作人员的安排与
要求,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认定为考试违纪:
(一)不携带或拒不出示规定的证件参加考试;
(二)携带规定以外的物品进入考场且不放在指定位置;
(三)未在规定的座位进行考试;
(四)开考信号发出前答题或考试终了信号发出后继续答题;
(五)考试过程中未经监考人员同意擅自进出考场;
(六)未经监考人员允许互借文具;
(七)在考试过程中旁窥、交头接耳、互打暗号或者手势的;
(八)未经允许将试卷、答卷(含答题卡、答题纸等)、草稿
纸等考试用纸带出考场;
(九)在考场内外大声喧哗、不服从监考人员管理以及其他
扰乱考场秩序行为;
(十)用规定以外的笔或纸答题,或者在试卷规定以外的地
方书写姓名、考号,或者以其他方式在答卷上标记信息的;
(十一)其他违反考场规则但尚未构成作弊的行为。
第八条学生违背考试公平、公正原则,以不正当手段获得或
者试图获得试题答案、考试成绩,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认定
为考试作弊:
(一)夹带与考试内容相关的材料或考前把与考试相关的内
容写在可以看到的地方;
(二)抄袭或者协助他人抄袭试题答案或者与考试内容相关
的资料;
(三)抢夺、窃取他人试卷、答卷或者强迫他人为自己抄袭
提供方便;
(E)在普试过程中携带手机等通讯设备;
(五)传递与考试内容有关的材料,或利用电子设备储存或
传递与考试有关的信息;
(六)考试期间销毁试卷、答卷或者考试材料;
(七)评卷中被认定为雷同答卷;
(A)其他违反考场纪律行为严重的。
第九条有下列行为之一属考试严重作弊:
(一)请他人代考试或代他人考试;
(二)组织作弊;
(三)利用通讯设备作弊;
(四)其他作弊行为严重的。
第三章处分
第十条违反考场纪律者,监考教师一经发现,应当场给予警
告并纠正;经警告无效者,给予严重警告处分,该门课程考
试成绩无效,以0分计。
第十二条学生考试作弊,视情节轻重,给予记过或记过以上
处分,列入其学籍档案,该门课程考试成绩无效,以0分计,
具体处分如下:
(一)凡考试严重作弊者以及在校期间第二次作弊者,给予
开除学籍处分;
(二)在国家、省组织的统考和校外考试中作弊者,或在国
家、省组织的统考或校外考试中销毁试卷、答卷或者考试材
料者,或者采用计算机考试中,利用计算机储存或传递与考
试有关信息者,给予留校察看处分;
(三)其他作弊行为,一般给予记过处分。
第四章处理程序
第十三条监考或巡考人员发现学生考试违纪行为,应当场指
出并作出记录。对考试作弊的学生,经核实证据确凿后,监
考人员应当场宣布该生作弊,在其试卷上写明作弊行为,要
求作弊学生在其试卷上签字确认,并终止其考试,令其退出
考场;同时应在《考场记录表》中如实记录,考试结束后立
即送交教务处。如作弊学生拒不签字,则在其作弊试卷上注
明,并有两名或两名以上监考人员或其他学生签字。
第十四条教务处对学生违纪作弊行为核实后,应立即通报学
生所在学院,由学院对违纪作弊学生进行教育,令其写出书
面检查并签署意见后送教务处。
第十五条教务处负责确认违纪作弊性质,起草处理决定,按
办文程序报学校处理。学生处理文件分送至学院、学生处、
教务处及学生本人。学生党员考试违纪作弊,其处分决定还
应报送学校组织部。
第十六条受处分学生有申诉的权利。学生对处分决定有异议
的,按《XXX大学学生申诉处理办法》执行。
第五章附则
第十七条本办法未列入的其他违反考试纪律的行为,由学校
主管部门负责定性。
第十八条本办法自XXX年9月1日起施行,原《XXX大学考
场纪律与违纪处分办法》(校教字[2009]号附件)同时废止。
第十九条本办法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XXX大学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年)》、《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
和《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
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等文件精神,为落实
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建立协同培养机制,全面推进人才培
养模式改革,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为区域经济
社会发展服务,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就是通过教育与行业、高校与
企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密切合作,共同培养造就满足经济
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第三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项目包括:“综合实验班”等校级项
目和院级项目
第四条本《办法》适用于所有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第二章校企合作的建立
第五条建立校企合作的原则
(一)服务原则。学校主动深入企业,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
努力为企业培养适用性人才,是校企协同培养人才的宗旨。
(二)互利原则。“互利”是校企协同培养人才的的基础和前
提。通过合作,企业应达到提升员工素质,获得需要的人才,
增加经济效益,促进科技进步等目标,学校应实现增强人才
培养实力,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目地。
(三)统管原则。校企合作是“双方”活动,校企双方的利
益与责任必须一致,双方对校企合作要统一领导、统一管理、
统一规划、统一实施以及统一检查评价。
(四)互动原则。学校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服务企业;企业
以经营为中心,为人才培养服务,以服务换支持。合作企业
具备在学校选拔学生的优先权。
第六条建立校企合作的条件
(一)参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企业必须是进行了国内工商
注册的法人单位,应属国家、省或地方的支柱产业企业或在
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的高科技企业,具有持续提供同类产业
先进技术信息的能力,能提供产学紧密结合的教学平台,具
有可持续发展能力和较好业绩,具有较高的合作诚信度。
(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项目应符合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定位,合作企业应认可学校的人才培养理念,提供的技术、
设备和管理应达到同行业的先进水平。
(三)合作企业技术或管理人员参与学生在企业期间的培养、
管理工作,承担教学任务,指导学生实践和毕业设计(论文)
等。
第三章组织管理机构
第七条学校成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
“领导小组”),该小组是决策与指导机构,负责校企合作人
才培养工作重大事项的决策和指导。由学校分管教学工作的
领导任组长,教务处负责人任副组长,设备处、学生处、团
委、各学院分管教学的院长任成员,其主要职责是:
(一)指导各学院开展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工作;
(二)审批综合实验班等校级重大校企合作人才培养项目;
(三)建立、完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相关制度和管理机制;
(四)研究解决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大问题。
第八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校企合作人才
培养工作办公室(以下简称“培养办”),办公室设在教务处
教研科,其主要职责是:
(一)制定学校校企合作工作计划;
(二)在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制定或修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的各项管理制度;
(三)策划并组织实施校企合作推广活动;组织或协调校企
合作协议的签订;推进校企合作人才培养项目的落实;
(四)做好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工作的调研和信息反馈,对校
企合作人才培养项目进行考核与评价。
(五)审批院级一般校企合作人才培养项目。
第九条对于每一个校企合作项目,学校与企业共同成立校企
合作人才培养工作小组(以下简称“工作小组”),该工作小
组是具体工作组织,工作小组设组长一名,“综合实验班”等
校级项目由教务处根据综合试验班学生专业分布指派一名
教师任组长,院级项目由学院指派一名教师任组长。学生所
在教学系主任、企业相关部门负责人、专业教师、企业工程
技术、管理、营销等人员、班导师任成员。工作小组的主要
职责是:
(一)对合作企业的信誉与实力做详细的调研,并形成调研
报告;
(-)与合作企业协商草拟校企合作协议;
(三)会同企业进行学生选拔;
(四)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具体实施方案,报教务处审批后
实施;
(五)向培养办反馈项目进展情况;
(六)配合培养办做好校企联谊工作以及项目的考核与评价
工作;
(七;处理合作培养期间出现的问题。
第四章组织实施
第十条“综合实验班”等校级重大项目报领导小组审批后实
施;院级校企合作项目报培养办审批后实施。
第十一条学生选拔程序
(-)和企业相关部门共同确定合作培养的专业及其学生数;
(二)召开会议,邀请企业人员对相关专业学生进行宣讲,
学校指派专人对改革思路、教学模式以及评价和管理办法等
进行说明。综合实验班等校级项目由教务处指派;学院项目
由相应学院指派。
(三)学生填写申请表申报;
(四)与企业共同进行考核、选拔,并确定人选。
第十二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工作小组应在广泛调研的基础
上,确定学生培养目标、质量标准,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报
学校批准后实施。
第十三条学生学习须严格执行人才培养方案,工作小组在确
有需要的情况下可以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修订培养方案,报
学校批准后实施。
第十四条企业兼职教师应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中级以上
职称,学生在企业学习阶段,企业应指定工程技术或管理人
员担任学生的学习导师,指导学生理论学习和实践。
第十五条学生如果在企业学习阶段完成理论课程的学习,学
习方式原则上采用“讲座+自学+辅导”的形式,考核方式可
以采用口试、笔试、论文、调查报告、机试等多种方式,具
体考核方式由工作小组确定。理论课程的学习指导可以由学
校教师承担,也可以由企业兼职教师承担,还可以由学校教
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共同承担。学生在企业学习阶段的实践环
节由企业组织实施,由校企共同根据学生的实践总结、平时
表现评分。
第十六条学生在企业学习阶段进行毕业设计(论文)时,毕
业设计(论文)题目应来自所在企业的生产实际,采用“双
导师”制,由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学校导师原则
上由学生所在专业教师担任,答辩委员会和答辩小组由企业
人员和学校教师共同组成。
第十七条为保证校企联合人才培养工作达到预期的效果,工
作小组应充分利用企业的生产技术、设备以及管理、营销理
念和方法,开发课程。
第十八条学生企业学习阶段结束后,校企双方的指导教师要
对学生在学习期间的学习、工作、实践和行为表现作出鉴定,
并记入学生学习档案。
第十九条项目执行过程中因故撤销,工作小组应设计新的方
案,报教务处批准后实施。
第五章学生日常管理
第二十条工作小组要指派专人随时保持同企业和学生的联
系,了解学生的学习、思想、工作状况,会同企业解决学生
学习、生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十一条工作小组要安排好学生在企业学习期间的学习
和生活;
第二十二条学生在企业学习期间必须接受学校和企业的双
重管理,遵守学校和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遵守企业的
工作纪律、保密制度和安全制度。如有违反,学校将按照相
关规定进行处理;如造成企业经济损失的,则应由违规学生
个人赔偿企业的一切经济损失;如有违反国家法律的应交由
司法机关处理。
第六章合作管理
第二十三条校企合作的管理主要有日常管理、立项管理以及
效益评价等。
第二十四条日常管理。
(一)培养办不定期与各院系进行信息交流,共同做好校企
合作工作;校内合作单位每个学期末向培养办上报校企合作
工作总结,反映校企合作取得的成绩和存在问题,及时总结,
加以改进,保证持续提高。
(二)学校不定期举办校企联谊会,增进校企相互了解、促
进校企合作;聘请有较高知名度的企业家来校为学生作专题
报告,让学生了解企业的需要。
第二十五条立项管理
(一)立项。承接校企合作项目的单位填写《XXX大学校企
合作立项申请表》,报培养办办理申请立项手续。
(二)审查。由培养办对校企合作项目进行初审,综合实验
班等校级重大项目经初审合格后提交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根
据项目建设内容、培养目标、可操作性等各方面进行审查。
(三)批准。一般项目报培养办审批,综合实验班等校级重
大项目报校企合作领导小组审批,并不定期向校长办公会议
汇报。
第二十六条合同管理。凡批准立项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项目,
应签定合作协议(合同书)以及项目方案,承担校企合作项
目的单位应按合同规定加强日常管理工作。
第二十七条校企合作项目应坚持年度效益评价和周期性评
估工作制度。
(一)校企合作项目的年度效益评价。校内合作单位应对合
作项目进行年度效益评价,并按照方案以及合同(协议)规
定检查方案及合同履行情况,于当年12月30前报校企合作
工作办公室。
(二)校企合作项目的周期性评估。合同期限在3年(含3
年)以上的合作项目,合作中期应由校内合作部门申请,校
企合作人才培养工作办公室组织周期评估工作,全面审查合
同履行情况。
第七章奖励及惩罚
第二十八条奖励。学校每年召开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工作总结
会,对当年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工作进行总结,对做出突出
成绩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
第二十九条惩罚。由于违反规定,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工作
过程中给学校造成损失和影响的责任人要予以处罚。
(一)未经校企合作办立项,个人擅自以学校名义私下与企
业进行合作,造成学生投诉等恶劣影响者,学校将视情节轻
重分别予以通报批评、经济处罚或行政处罚。
(二)项目实施过程中,未按协议履行职责或合作内容发生
重大变化,并未通知培养办,造成的后果由工作小组组长承
担。
(三)项目实施中期评估不合格,培养办有权责令项目负责
人会同相关企业整改,在规定时间内仍达不到要求的项目将
予以撤销。
第八章附则
第三十条本管理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并由校企合作领导
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XXX大学学生实践教学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实践教学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有机组成
部分,是完成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在创新人才培
养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加强实践教学管理,进一
步规范实践教学,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实现实践教学管理科
学化、规范化,不断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特制订
本办法。
第二条实践教学环节主要是指教学计划中涵盖的实验、实习、
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以及教学计划外的科
技竞赛、课外科技活动等。
第三条实践教学的任务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实验、生产实践和
社会实践的基本技能训练。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科学
实验、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的主要过程和基本方法,加强理
论联系实际,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同
时也为学生能较早参加科研和创新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四条实践教学的目的是学生通过实践教学环节,巩固已学
的理论知识,掌握基本的专业实践知识和技能。使学生运用
所学知识与生产实际相结合,以获得生产技术和管理知识;
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动手能力和独立进行工程设计和研究
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了解社会,实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
合。培养学生专业实践意识和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的能力。
第五条根据学生实践教学环节实施的地点,将实践教学分为
校内和校外实践教学。
第二章校内实践教学
第六条校内实践教学活动是指利用校内的各种资源(实验室,
工程训练中心,实习基地,图书馆等各种软硬件资源)开展
的教学计划内的实践环节包括实验课、实训课、实习、课程
设计、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以及教学计划外的科技竞赛、课
外科技活动等。
第七条校内实验教学的设立,管理和考核具体参见《XXX大
学实验室管理办法》。
第八条校内实习与实训
一、校内实习(实训)是指利用校内的各种资源为大学生进
行实践教学,对所学专业建立感性认识,巩固专业理论知识,
指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涉及到的实践教学环节包括
金工实习,电子实习,部分认识(见习)实习,生产(专业)
实习以及实训课程等。
二、实习(训D教学大纲是该教学环节的指导性文件,是制
订实习(训)计划、选择实习(训)点、组织实习(训)和
对学生进行考核的依据,必须按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来制订。
实习(训)大纲经学院审核后报教务处备案,其内容应包括:
实习的性质和目的、实习内容及学时分配、实习基本要求、
实习成绩评定、建议教材及教学参考书、本环节与其它课程
的联系和分工等内容。
三、实习(训)计划是按实习(训)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
实习(训)现场条件拟定的实习(训)执行程序。实习(训)
计划应包括:实习(训)地点、实习(训)内容、实习(训)
时间及人员安排、实习(训)程序安排等内容。
四、实习(训)指导书是指导学生进行实习(训)的文字材
料,由教学院系组织相关人员针对实习(训)点的具体情况
编写。其主要内容应包括:实习(训)名称、实习(训)周
(学时)数、实习(训)地点、实习(训I)目的及任务、实
习(训)内容、实习(训)进度安排、实习(训)步骤、实
习(训)注意事项、实行考核方式等内容。
五、各校内教学实习(训)基地在收到教务处下达的校内实
习(训)计划时(一般是在前一学期的第6周),应与相关的
教学院系联系协商确定下一学期基地内的各类实习、实训活
动的安排,形成本实习(训I)基地的课表,在前一学期的第
10周之前报教务处备案。
六、各教学实习(训)基地必须指定一名主要领导负责实践
教学的组织与管理工作。积极创造实践教学所需的条件,按
照实践教学计划接纳专业实践学生。配备和安排政治素质高、
工作认真负责、业务精湛的专业技术人员指导或者协助指导
教师完成实践教学任务。其具体工作任务如下:
1.按计划组织和实施实践教学;
2.推荐和配备兼职的实践教学专业技术人员协助指导教师
完成实践教学任务;
3.对实践教学专」技术人员以及实习学生进行管理和考核;
4.管理和维护教学实习基地的设备、设施,保证其正常运行;
5.协助带队教师做好学生纪律和安全教育工作;
6.制定和落实与学生实习有关的管理制度。
七、各校内教学实习(训)基地都要加强对实践教学工作的
管理和考核,指导教师要树立既教书又育人的思想,对学生
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在任务接受后要根据实践教学指导提纲
的内容和要求认真准备,协助指导教师完成实践教学任务。
在实践教学过中要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管理,实践教学结束
后,应对参加实习的学生签写考核意见。
八、实习基地或者教学单位应挑选教学经验丰富、工作责任
心强,有一定组织能力的教师担任实习(训)指导教师,并
加强对学生的组织管理,按时参加实践教学,教育学生遵守
教学实习基地的各项管理制度和纪律,严格遵守生产操作规
程,严防不安全事故。实习结束后,应对每个学生做出考核
评语。
九、学生实习期间应遵守教学实习基地的有关规章制度和纪
律,服从管理,爱护劳动工具、仪器设备,注意安全,尊重
基层干部和工人,加强与教学实习基地职工的团结和联系。
十、学生在实习(训)期间违犯纪律或犯有其他错误时,指
导教师应及时给予批评教育。对情节严重、影响极坏者,带
队教师有权及时处理直至停止其实习(训),并及时向学院报
告。
十一、实践教学结束后,指导教师应写出实习工作总结或报
告。
十二、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对生产造成的直接损失由带队教
师与教学实习基地协商酌情予以补偿。意见不一致时,由教
务处协调处理。
十三、校内实习(训I)成绩评定
学生必须按照实习(训)教学大纲及实习计划的要求完成实
习(训)的全部任务,提交实习(训)报告,方可参加考核。
考核的方式可采取口试、笔试、答辩或其它有效方式,由教
学单位根据专业具体情况确定。
1.实习(训)成绩应根据学生的实习(训)态度、组织纪律、
任务完成情况、实习(训I)笔记、报告、分散式实习(训I)
中实习(训1)单位指导人员的评语以及考核情况进行综合评
分,并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级登记成绩。
2.实习(训)的成绩评定标准
优秀:能很好地完成实习(训)计划,达到实习(训1)大纲
规定的全部要求;实习(训)报告能对实习(训)内容进行
全面、系统的总结,并运用所学理论对某些问题加以分析,
有一定的独立见解;考核中能正确地回答问题,实习(训)
中表现好,无违纪现象。
良好:能较好地完成实习(训)计划,达到实习(训)大纲
规定的全部要求;实习(训)报告能对实习(训)内容进行
比较全面、系统的总结;考核中能正确地回答问题,实习(训)
中表现良好,无违纪现象。
中等:能完成实习(训)计划,达到实习(训)大纲规定的
主要要求;实习(训I)报告能对实习(训D内容进行较为全
面的总结;考核中能正确地回答主要问题,实习(训)中表
现较好,无违纪现象。
及格:能完成实习(训)计划,达到实习(训)大纲规定的
基本要求;能完成实习(训I)报告,内容基本正确;考核中
基本上能回答问题。实习(训)态度一般,无违纪现象。
不及格:凡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均以不及格处理:
(1)未达到实习(训D大纲的基本要求,实习(训)报告马
虎潦草,内容有明显错误。
(2)学生在实习(训)期间无故旷课的时间超过全部实习(训)
时间的1/3以上者。
第九条校内课程设计
一、校内课程设计(论文)是培养学生运用有关课程的基础
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并进一步提高学生专业基本技能、
创新能力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通过课程设计(论文)学生
受到设计(写作)方法的初步训练,能用文字、图形和现代
设计(写作)方法系统地、正确地表达设计(论文)和研究
成果。
二、课程设计(论文)应有规范的教学大纲和符合教学大纲
要求的设计(论文)指导书,明确规定课程设计(论文)的
目的、要求及成果形式。课程设计(论文)的选题既要有利
于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又能使学生在计划时间内完成规定
的任务,实现课程设计(论文)目的。
三、课程设计(论文)的指导教师应具备讲师(或具备指导
能力的其它中级职称)及以上职称。
四、课程设计(论文)指导书可根据需要订购,或由基层教
学单位指定教师编写,具体内容由学院及各教学院系根据课
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制定。
五、教师应加强对课程设计(论文)的指导。在进行课程设
计(论文)前要安排时间就设计(论文)的目的、要求、注
意事项、进度安排及评分标准进行专门讲解;在课程设计(论
文)的过程中要明确时间和地点或利用网络对学生进行检查
和辅导,及时处理课程设计(论文)中的疑难问题。
六、对学生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
能受到设计方法或撰写论文的初步训练;
七、认真审阅课程设计(论文),详细提出评价或修改意见并
按评分标准严格评定成绩,成绩分布合理,具有科学的信度、
效度和区分度。
八、课程设计(论文)结束后,应专门安排时间对课程设计
(论文)情况进行总结
九、课程设计(论文)完成后,指导教师要认真审阅学生的
全部设计(论文)内容,对每个学生的设计(论文)写出具
体、恰当的评语,评定成绩,做好分析总结,并按学校规定
填写课程考核情况分析表,进行教学资料归档。
十、成绩评定
1.指导教师应及时评定成绩,必要时可组织答辩小组,通过
答辩进行成绩评定,具体方式由基层教学单位结合本专业的
特点拟定,经学院主管教学领导审批报教务处备案后执行。
2.成绩评定应综合以下因素:设计说明书(论文)及设计图
纸的质量,独立工作能力及设计(论文)过程的表现。各部
分评分权重由各基层教学单位确定。若通过答辩的形式进行
成绩评定,则学生在答辩过程中回答问题的情况也应作为成
绩评定的因素之一。
3.课程设计(论文)的成绩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
不及格等五个等级,评为优秀的学生人数一般不超过15%。
优良的比例一般不超过65%o
第十条校内课外实践教学设立、管理和考核
为深入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
践能力,营造浓厚的校园科技、学术研究氛围,引导我校广
大同学积极参与知识创新和开展科研活动的同时,鼓励和支
持学生积极参加各种课外科技竞赛。
校内课外实践活动主要分为:课外科技活动小组与课外科技
竞赛。
第十一条校内课外科技活动的设立、管理和考核
一、成立XXX大学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
由主管教学工作的校领导担任组长,教务处,校团委,学生
处负责人以及各院系的教学院长(主任)为小组成员;领导
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教务处实践教学科。各院(部)也相
应成立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工作小组,加强对学生课外科技活
动的领导。领导小组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工作会议,每年召
开一次年会,专题研讨我校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开展的实
施情况。
二、大学生课外科技项目的申请、立项、审批、结题程序
1.凡具有XXX大学学籍的全日制在校本科生,思想品德好、
综合素质高、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均可申报学生学术科技立
项项目。申请立项的项目必须是我校学生在校期间利用课余
时间且由学生本人完成的非教学计划安排的吁究项目;选题
范围:各学科专业性选题、综合调查报告、其它有研究价值
的选题。
2.申请项目:申请的课外科技项目必须是学生在校期间内可
独立完成,或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主完成的项目。由学生
提出项目可行性报告,包括项目原理、技术性能、实用价值、
实施计划、所需经费等书面材料并填写《XXX大学课外科技
活动项目申报书》和《XXX大学课外科技活动项目小组申报
书》。申请项目的课外科技项目必须具备一定的科学性、创造
性、实用性及推广应用价值。原则上每人限报一项。申报书
填写完毕后,交所在院系初审后,统一报教务处实践教学科
参与评审。
3.学生课外科技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就申报的项目组织专
家进行评审,并根据专家的评审意见复核审定资助的项目和
经费。
三、结题:
1.学生课外科技活动项目一经立项,项目负责学生应立即组
织实施。项目负责学生应主动与指导老师联系,积极组织该
课题小组成员开展研究工作,定期向指导老师进行课题情况
汇报。
2.研究项目的周期一般为一年,由于技术原因或其他特殊原
因不能按时结题的项目,由课题组提出书面申请,报领导小
组工作办公室审核批准延期或取消。
3.课题结束后应认真总结(无论研究成败与否),整理出完
整的数据、图纸、资料、实验报告、光碟、论文等,撰写成
果申报表或结题报告,报至领导小组办公室。研究论文应积
极争取发表
4.经过努力未能达到申请书的技术指标者,也要写出技术总
结和研究报告,经专家评议,校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领导小
组审核同意后方可结题,前一年未结题的申报人不能参加本
年度新项目的申报。
5.项目未按期完成或验收不合格者,所留经费不予报销,并
将追回所用经费。
四、项目申报每年3月底和9月底各进行一次。以各二级学
院(部系)为单位组织申报,由学生课外科技活动领导小组
办公室负责组织专家评审小组进行项目的评审,根据专家的
评审意见复核审定资助的项目和经费,并报分管校领导审批。
五、经费管理
1.资助经费必须用于资助项目的研究开发工作,主要使用范
围包括:
资料费:包括资料复习和购买必要的参考资料;
实验材料费:原器件等消耗性物品的购置;
设备费:自制仪器设备的材料、配件和外协加工;
调研费:项目研究过程中所必须的调研和学术交流活动费用;
论文发表版面费;分析测试费
2.项目的经费报销由指导教师整理好相关的票据,票据上需
要学生和指导教师同时签字,持相关的票据到教务处实践教
学科审核后教务处负责人签字后方可报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床垫行业展会参展商采购合同3篇
- 2024版航天器发射与数据服务合同
- 2024版临时工合同协议书范文
- 2024年软件开发购销合同
- 个人借款协议模板2024专业版版B版
- 二零二五版二手房买卖合同公证服务合同规范与执行2篇
- 2024版股权激励合同2篇
- 二零二五版房屋买卖更名与配套设施移交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环保项目垫资合同范本2篇
- 2024幼儿园幼儿教师聘任与劳动合同书3篇
- 2024-2025学年成都高新区七上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 定额〔2025〕1号文-关于发布2018版电力建设工程概预算定额2024年度价格水平调整的通知
- 2025年浙江杭州市西湖区专职社区招聘85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数学广角-优化》说课稿-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 “懂你”(原题+解题+范文+话题+技巧+阅读类素材)-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之写作
- 2025年景观照明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 2025年江苏南京地铁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度爱读书学长参与的读书项目投资合同
- 电力系统分析答案(吴俊勇)(已修订)
- 化学-河北省金太阳质检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第三次联考试题和答案
- 期末复习试题(试题)-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 北师大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