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
一、辨识更新评价步骤
(1)作业危害因素辨识及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的基本步骤
①识别确定作业活动及活动场所,形成作业活动清单;
②对各项作业活动及活动场所中的危害因素及风险进行辨识;
③对与各项危害因素有关的风险进行评价:
④判定危害因素及风险级别,确定是否构成重大危害因素及风险;
⑤针对评价中需要控制的风险,制定风险控制措施;
⑥危害因素辨识及风险评价的更新。
(2)作业区(大队)主要领导审批作业区级一般危害因素(见附表
4)和重大危害因素台帐(见附表5),并将重大危害因素台帐报厂
安全环保科;
二、危害因素的辨识及风险评价
1、工艺危害因素辨识及风险评价
工艺危害因素辨识及风险评价以下简称为“工艺危害分析(PHA)”
工艺危害分析是通过系统的方法来识别、评估和控制工艺过程中的危
害,包括后果分析和工艺危害评价,以预防工艺危害事故的发生°工
艺危害分析是装置生命周期内各个时期和阶段辨识、评估和控制工艺
危害的有效工具。
(1)工艺危害分析的时机
生产装置在下列阶段可以进行PHA:新改扩建项目、在役生产装置
(2)工艺危害分析的方法
推荐使用的分析方法:故障假设/检查表法(Whatlf/Checklist)、危
险和可操作性研究(HAZOP)、故障模式和影响分析(FMEA)、
故障树分析(FTA)。
(3)工艺危害分析方法的适用范围
HAZOP:应用于新改扩建项目投用前、高危害工艺装置生产阶段。
WhatIf/Checklist:应用于低危害工艺装置生产阶段、停用封存、拆
除报废阶段、工艺变更过程。
FMEA:应用于分析在役装置的关键组件及其对整个系统的影响,也
可以辨识共因失效和单一组件失效导致的危害事件、事故。
FTA:应用于由HAZOP和WhatIf/Checklist识别出来的特定事件的
分析。
(4)工艺危害分析的频次
高危害工艺装置生产阶段每三年一次,其池生产装置每五年一次。
(5)工艺危害分析的实施
公司将首先采用HAZOP方法陆续对公司的所有生产装置开展工艺
危害分析,具体按照《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
工作管理规定》执行。
2、作业活动危害因素辨识及风险评价
作业活动危害因素辨识及风险评价以下简称“作业危害分析(JHA)”
作业危害分析是通过系统的方法来识别、评估和控制作业活动过程中
的危害,以预防作业活动中事故的发生。
(1)作业危害分析的范围
分析工作场所内生产、办公生活过程中的所有人员参与的作业活动中
的危害。
作业活动的识别应充分考虑以下方面:
作业活动应考虑三个对象:所有常规、非常规的活动;所有进入作业
场所人员(包括合同方人员和访问者)的活动;所有作业场所内的设
施(无论本单位的还是由外界所提供的)。在对常规和非常规活动辨
识时,应注意不能遗漏的非常规活动,因为许多事故都是在非常规情
况下发生的,如长期运行设备的起停、设备故障、保护装置失灵、设
备维修、调试、操作者未遵守操作规程、操作者精神状态不佳或过度
疲劳等都会导致事故甚至重大事故的发生;对人员活动的辨识不能忽
略外来人员的活动;对工作场所设施、设备的辨识,同样应包括进入
工作场所的外来车辆及各种租赁设施、设备等。
作业活动还应包括本单位活动的三种时态、三种状态下的各种类型的
作业活动。三种时态是指过去、现在、将来,在对现有危害因素进行
充分考虑时,要分析以往遗留的危险以及计划中的活动中的危害因
素;三种状态是指正常、异常和紧急状态,本单位的正常生产情况属
正常状态,装置开停车、设备开停机及检维修等情况下,危害因素与
正常状态有较大不同,属异常状态,紧急状态则是指发生火灾、爆炸、
洪水、地震等情况;
公司的作业活动按以下六个方面分类:a)正常生产过程b)开停车过
程c)检维修过程d)紧急情况e)办公生活过程f)相关方g)基建项
目作业
(2)识别确定作业活动及活动场所,形成作业活动清单(见附表1)
作业区在组织开展危害因素辨识工作之前,首先以生产工艺流程单元
或生产作业区域(办公、生活区域)为单位,对本单元(区域)内的
全部作业活动进行划分确定,编制作业活动清单(业务活动包括本单
位从产品设计开发、原材料采购、贮存和输送、生产制造、测量与监
控、产品贮存、运输和销售、售后服务及其他辅助活动的全部过程,
包括在班的生活过程、办公过程、临时工作任务和相关方的活动),
清单形成后由作业经理确认审批,清单的确定要考虑三种时态、三种
状态下的所有活动。具体要求如下:
①正常生产过程
工艺管理人员负责编制日常工艺管理及操作涉及的作业活动清单;
设备管理人员负责编制日常设备管理及操作涉及的作业活动清单;
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编制消防设施、防护器材、防控设施的管理及操作
涉及的作业活动清单。
②开停车过程
工艺管理人员负责依据开停车步骤编制开停工工艺操作涉及的作业
活动清单;
设备管理人员负责依据开停车步骤编制开停工设备操作涉及的作业
活动清单。
③检维修过程
设备管理人员负责依据计划常规检修项目、非计划临时检修项目编制
检维修过程作业活动清单。
④紧急情况下
工艺管理人员负责依据曾经发生过的生产操作、工艺控制方面事件险
情编制紧急情况下的作业活动清单;
设备管理人员负责依据曾经发生过的设备、电气、仪表方面事件险情
编制紧急情况下的作业活动清单。
⑤办公生活过程
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编制办公生活过程作业活动清单。
⑥相关方
工艺管埋人员负责JL艺技术方面涉及的相关方作业活动清单;
设备管理人员负责设备、电气、仪表技术方面涉及的相关方作业活动
清单;
安全管理人员负责消防设施、防护器材、生活办公等方面。
⑦基建项目作业
项目组负责按项目建设各个阶段涉及的作业项目编制作业活动清单。
(3)对各项作业活动及活动场所中的危害因素进行辨识
@危害因素辨识的两个过程
危害因素辨识指识别危害因素的存在并确定危害因素特性的过程。
危害因素识别的依据:
A、根据GB/T138612009《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代码》(见
附录1)的规定,按导致事故和职业危害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将生
产过程中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分为“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
和“管理因素”四个大类。
B、参照卫生部、原劳动部、总工会等颁布的《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
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职业危害因素分为生产性粉尘、毒物、噪声
与振动、高温、低温、辐射(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其他等7种。
危害因素特性判定的依据:
判定危害因素特性,即判定识别出的危害因素如何造成事故(危害事
件)以及造成什么样的事故(危害事件),也就是判定可能导致事故
的直接因素及事故种类。
A、伤亡事故种类:参照GB6441-86《企业伤亡事故分类》,综合考
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先发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将事
故分为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
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火药爆炸、瓦
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其他伤害等
共20类。
B、职业病种类:参照《职业病目录》(卫生监发(2002)108号),
将职业病分为尘肺、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职业中毒、物理因素所致职
业病、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眼病、职业性耳
鼻喉口腔疾病、职业性肿瘤和其他职业病等10大类。
②危害因素辨识的方法
作业区组织班站员工填写危害因素调查表(见附表2),通过填写调
查表确定危害因素的存在部位、带来的危害事件和后果(损失及影
响),识别参考GB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GB/T13861-2009《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代码》、《职业病
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GB6441-86《企业伤亡事故分
类》及《职业病目录》(卫生监发(2002:108号)等国家标准和班
站以前的安全检查表、危害因素台帐等资料。
推荐采用辨识方法:
(1)工作前安全分析(JSA);
⑵有毒作业场所监测;
⑶噪声作业场所监测;
⑷生产性粉尘作业场所监测。
③危害因素辨识的步骤
⑴利用作业区安全活动时间对班组员工进行识别方法的培训。
⑵作业区将《作业活动清单》和《危害因素调查表》发放到各班组,
班站管理人员与班组员工一起对危害因素进行识别,员工将识别出的
本岗位的工作场所及相关作业活动中存在的危害因素填写进《危害因
素调查表》,调查要求全员参与,注意在识别到所有作业活动的同时,
也要将作业活动涉及不到的有关“设备、设施、场所”中的危害因素识
别出来。
⑶同时,作业区风险评价小组要按照公司《工作前安全分析管理办
法》和班站的《工作前安全分析计划表》(见附表3),组织针对每
项作业活动进行JSA,有组织的识别危害因素,形成每项作业活动的
危害因素清单。
(4)作业区风险评价小组将全员填写的调查表中识别的作业活动危害
因素及JSA小组识别的危害因素按照作业活动的类别顺序进行整理
汇总形成作'业区"危害因素汇总表(见附表4)
④危害因素辨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⑴要主动辨识危害因素,辨识时应以全新的眼光和怀疑的态度对待
危害因素,因为过于接近危害因素的人员可能会对危害因素视而不
见,或者心存侥幸,认为尚无人员受到伤害而视其微不足道。更重要
的一点是危害因素辨识应具有主动性、前瞻性,而不是等到已经出现
事故才进行辨识。
⑵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和公司及本单位的一些作业文件中的安全
注意事项、本单位和同行业近年来发生的事故、较为成熟的安全检查
表的内容,它们是危害因素辨识的重要线索和依据,充分的辨识结果
应包括本单位和类似单位近年来发生事故的原因,所有严重的违法、
违规现象,安全检查表中的绝大部分项目,特别是重要的项目。
⑶国家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特种作业人员,如压力容器操作人员、
锅炉作业人员、电工作业人员、电气焊作业人员、起重作业人员和厂
内机动车辆驾驶员等,这些人从事的作业容易发生事故,且事故的危
害后果比较严重,对其在作业中易于出现的不安全行为,在危害因素
辨识时要引起高度重视;临时用工人员,通常包括农民协议工、轮换
工、计划外合同工、雇佣零散工等,这部分人员大多数从事苦、脏、
累、险的作业,不少人文化程度低,安全素质不高,操作技能不全面,
是事故发生的主要人群,应予以特别关注;相关方和外来人员,包括
供应商、外来施工人员及参观、学习、实习、考察、检查、评价、调
研、调试等人员,这部分人员大多数对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知之甚少,
对危险点辩识与预防能力不强,也是易发生事故的群体。
⑷国家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危险设备和设施,如涉及生命安全、
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
械等特种设备;另外还应关注年久失修有危险的建构筑物。
⑸具有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作业活动。辨识危害因素时不能只考虑
引起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危害因素,而忽略了引起职业病的危害因
素,如毒物、粉尘、噪声、振动、高温、低温和电离辐射作业等,对
人的健康和安全影响很大,辨识过程中要给予高度重视,不得遗漏。
(6)特殊作业。主要包括高处作业、动火作一业、有限空间作业、临时
用电作业、起重作业、抽加盲板作业、检维修作业及开停工作业等。
⑺不完好的设备设施应重点识别。
(8)在填写《危害因素台帐》中“设备、设施、场所、作业活动名称”
时应包括班站《作业活动清单》中识别的所有作业活动并且名称要一
致。
(4)对与各项危害因素有关的风险进行评价
①风险评价方法的应用范围
识别出的危害因素按以下过程分别采用合适的评价方法:
生产及设备操作、设备设施检维修施工、电气仪表维护、化工分析等
正常生产过程、开停车过程、检维修过程中的作业活动采用一般作业
风险评价法(LEC);
办公生活过程活动、相关方活动及有关设备设施场所中的风险采用矩
阵法(RAM)
涉及到工业卫生危害因素的风险评价采用有毒作业危害程度评价、噪
声作业危害程度评价和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评价。
②风险评价方法
⑴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
适用范围:应用一般作.业活动危险性分析(JHA)方法辨识的危害因素,
其风险评价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
评价过程描述:LxExC=Do
L表示发生事故可能性大小;
E表示人体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C表示一旦发生事故后可能产生的后果。
D表示危险等级。
例如某一风险'发生事故的可能性(L)”取值为6,“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
繁程度(E)”取值为3,“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取值为7,则风险评
价过程为“6x3x7=126”。
风险分级:极其危险、高度危险、显著危险、一般危险、稍有危险。
⑵矩阵法(RAM)
适用范围:应用安全检查表(SCL)、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HAZOP)两
种方法辨识的危险源,其风险评价采用矩阵法(RAM)进行评价。
评价过程描述:LnxSmo
L表示事故发生的可能性,n表示事故发生可能性对应的分值,取值
从1到5;
S表示后果严重性,m表示后果严重性对应的分值,取值从1到5。
例如某一风险“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确定为“本公司发生过(每10年1
次)”,根据“风险评价矩阵”规定,其对应分值n为3;后果严重性为“人
员严重伤害”,其对应分值m也为3,则风险评价过程为“LBXFV'C
采用矩阵法评价时,应将危害因素汇总表中的危害因素序号填写在相
应的矩阵表格中,表示该危害因素的评价结果。
风险分级:可承受风险(I级、轻微风险),需关注风险(口级、一般
风险),不可承受风险(in级、重大风险)。
⑶有毒作业危害评价
适用范围:应用毒物浓度监测方法辨识的危害因素,其风险评价根据
《有毒作业分级》(GB12331-90),对有毒作业危害程度进行分级评
价。
评价过程描述:有毒作业的毒物浓度超标倍数X毒物危害程度级别X
有毒作业劳动时间
有毒作业的毒物浓度超标倍数通过下式计算得出
式中,一测定的毒物浓度平均值(mg/m3)
一国家规定的毒物在作业环境中的最高允许浓度(mg/m》
毒物危害程度级别根据《职'也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
(GB5044-85),将职业卫生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为四级:极度危害
(1级)、高度危害(n级)、中度危害(田级)、轻度危害(iv级)。
风险分级:安全作业(0级)、轻度危害(I级)、中度伤害(口级)、高
度危害(m级)、极度危害(iv级)。
⑷噪声作业危害评价
适用范围:应用噪声监测方法辨识的危害因素,其风险评价根据《噪
声作业分级》(LD80-95),对噪声作业危害程度进行分级评价。
评价过程描述:噪声声级测定值x接噪时间
风险分级:安全作业(0级)、轻度危害(I级)、中度伤害(口级)、高
度危害(m级)、极度危害(IV级)。
⑸粉尘作业危害评价
适用范围:应用粉尘监测方法辨识的危害因素,其风险评价根据《生
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GB5817-86),对生产性粉尘作业危
害程度进行分级评价。
评价过程描述:生产性粉尘浓度超标倍数x工人接尘时间肺总通气量
生产性粉尘浓度超标倍数的计算方法同“有毒作业的毒物浓度超标倍
数”。
工人接尘时间肺总通气量指工人在一个工作日的接尘时间内吸入含
有生产性粉尘的空气总体积。
风险分级:安全作业(0级)、轻度危害(I级)、中度伤害(H级)、高
度危害(HI级)、极度危害(IV级)。
(5)风险评价准则及重大危害因素的评定
®风险评价的判别准则
依据有关安全法律和法规要求、设计规范、技术标准、公司的安全生
产方针和目标、公司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对公司风险评价的结果进行风
险度等级划分,分为轻微风险、一般风险和重大风险三级,对应关系
如下表:
风险等级对应关系表
风险度等RAM法风险
LEC法风险等级毒物危害程度噪声危害程度粉尘危害程度
级等级
四级(极度危四级(极度危四级(极度危
非常大
害作业)害作业)害作业)
m
重大风险
高度160-320不可承受三级(高度危三级(高度危三级(高度危
害作业)害作业)害作业)
较大70-159
n二级(中度危二级(中度危二级(中度危
一般风险一般20-69
害作业)害作业)
需关注害作业)
一级(轻度危一级(轻度危一级(轻度危
I害作业)害作业)害作业)
轻微风险轻微<20
可承受0级(安全作0级(安全作0级(安全作
业)业)业)
风险等级及控制措施
等级应采取的行动/控制措施
结合风险的实际情况,立即停止作业或建立规程、制订管理方案及应急预
重大风险
案,加强培训、检查、测量及评估
应采取控制措施,可考虑建立操作规程(操作卡),定期检查和测量、评
一般风险
估
轻微风险不需采取措施
②当出现下列情况时,不必采用上述方法进行风险评价,可直接判
定为重大风险:
⑴违反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的。
⑵相关方有合理的反复抱怨和迫切要求的。
(3)曾经发生过事故,现今未采取防范、控制措施的。
⑷直接观察到可能导致危险的错误,且无适当控制措施的。
⑸超过了本单位的安全目标、指标的。
(6)列入各级隐患治理项目的隐患
⑺经过GB18218标准评价为各级重大危险源的
③风险评价的过程要求
作业区风险评价小组根据危害因素辨识的结果,对危害因素带来的风
险进行集体评价,合理确定各评价指标的取值,进行风险计算分级,
根据LEC、RAM、矩阵等方法的要求形成评价记录,将带来重大风
险的危害因素判定为作业区重大危害因素,形成作业区重大危害因素
台帐(见附表5),经作业区经理审批后,上报厂(处)安全环保科,
其他危害因素列入一般危害因素,形成作业区一般危害因素台帐(见
附表6)。
厂(处)对作业区上报的重大危害因素进行汇总、经厂(处)危害因
素辨识及风险评价领导小组评审,填写重大危害因素评价记录表(见
附表7),形成厂(处)级重大危害因素台帐,经厂(处)安全环保
主管领导审批,上报公司安全环保处。
公司安全环保处组织公司危害因素辨识及风险评价领导小组对厂
(处)上报的重大危害因素进行补充评审,填写公司重大危害因素评
价记录表,形成公司级重大危害因素台帐,由公司安全环保主管副总
经理审批。
(6)风险控制的策划
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价的目的是为了能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因此,应根据危害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价的结果,策划风险控制措施。
@确定风险控制措施的原则
确定风险控制措施时应遵循“三项原则”,即除风险、降风险、防风险。
对于需要控制的风险,在制定风险控制计划或控制措施时\如果可能,
首先应考虑能否消除风险或风险产生的根源。其次,对于无法或难以
消除的风险,则应采取措施努力降低风险(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或后
果的严重程度)。最后,对于既无法消除又不能降低的风险,再考虑
采取适当的个体防护措施。当然,除非彻底消除风险或其根源,任何
降低风险的措施仍有残余风险的存在,因而采取降低风险的措施通常
还需辅之必要的个体防护。
②风险控制方式
(1)制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除风险、降风险、防风险)。
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确定哪些风险需要通过制定目标、职业健康安
全管理方案加以控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个人贷款合同资产保全与处置规定4篇
- 2025年度代理开票业务风险管理合作协议4篇
- 二零二四年度猪肉产品溯源体系建设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房地产投资融资顾问服务协议
- 2025年中国光电式感烟探测器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尿急神经损伤康复效果分析-深度研究
- 城市更新中的文化空间策略-深度研究
- 2025至2031年中国有机玻璃胶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人工智能与统计-深度研究
- 2025年度油气田废弃井修复打井合同范本4篇
- 2019版新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选择性必修共7册词汇表汇总(带音标)
- 新译林版高中英语必修二全册短语汇总
- 基于自适应神经网络模糊推理系统的游客规模预测研究
- 河道保洁服务投标方案(完整技术标)
- 品管圈(QCC)案例-缩短接台手术送手术时间
- 精神科病程记录
- 阅读理解特训卷-英语四年级上册译林版三起含答案
- 清华大学考博英语历年真题详解
-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口算题(全册完整20份 )
- 屋面及防水工程施工(第二版)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2023年高一物理期末考试卷(人教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