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统编版2024高三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
2024年统编版2024高三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
2024年统编版2024高三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
2024年统编版2024高三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
2024年统编版2024高三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统编版2024高三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152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代谢类型是()A.自养型,需氧型B.自养型,厌氧型C.异养型,需氧型D.异养型,厌氧型2、有一条多肽链;分子式为CxHyOpNqS,将它彻底水解后,只得到下列四种氨基酸.分析推算可知,决定此肽链合成的DNA分子中至少有多少个碱基数()

A.3(q+1)B.6(p-1)C.6(q-2)D.3(p-2)3、某地红松林受到人为砍伐破坏,形成一片“空地”,一段时间后空地上出现杨树、自桦等植物。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红松林重新成为该处的优势种。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空地”上出现杨树、白桦属于次生演替B.“空地”形成前后,物种的丰富度不同C.与杨树、白桦相比,红松林在竞争中处于优势D.“空地”上的红松林一定与其他红松林的物种组成相同4、如图为四种动物的细胞周期示意图(逆时针表示周期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细胞周期可用a→a表示B.细胞分裂期时间最短的是甲C.染色体复制发生在b→a过程D.每个中心体的两个中心粒分开发生在a→b过程5、下列关于植物激素作用及其应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刚收获的种子不易萌发,可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处理打破种子的休眠B.顶端优势说明植物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C.成熟的植物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比幼嫩的植物细胞强D.乙烯利是人工合成的,具有与乙烯促进果实成熟相似的作用6、一对黑色豚鼠生下的第1只鼠仔是白色的,后来又生了3只鼠仔.后来生的这3只鼠仔的表现型应是()A.二黑一白B.一黑二白C.全部黑色D.C都有可能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7、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种动物在生态系统中只能处在一个营养级上B.在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体型就越大C.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D.细菌不一定都是分解者8、如图中甲图是一株盆栽植物;乙图表示该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如将该植物向左侧水平放置,根将向下生长,表现出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B.给予该植物右侧光照,③、④侧生长素浓度可分别用乙图c、g点表示C.甲图①处生长素浓度可用乙图f点表示,此处生长受到抑制D.如果摘除甲图中的部位①,则②处生长素浓度会接近b点9、利用不同土壤培养小麦;实验结果如下,能够得出的实验结论有()

。组土样小麦生长情况小麦幼苗中激素含量发芽率。

(%)株高。

(cm)生长素。

(ng/g鲜重)脱落酸。

(ng/g鲜重)生长素。

(ng/g鲜重)脱落酸。

(ng/g鲜重)①普通土壤812614741780②非转基因玉米秸秆拌土702115532366③转Bt基因的同种玉米秸秆拌土712210001752A.秸秆还田抑制小麦生长,与是否为转基因秸秆无明显关系B.生长素和脱落酸两种激素对小麦幼苗生长均起到抑制作用C.小麦的生长情况与土壤环境和体内激素这两个因素有关D.Bt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是抑制小麦生长的主要原因10、下列关于DNA重组技术基本工具的叙述,正确的是()A.天然质粒须经过人工改造后才能作为载体B.限制酶和DNA连接酶分别催化磷酸二酯键的水解和形成C.不同限制酶切割DNA分子后产生的黏性末端不同D.DNA连接酶能将单个脱氧核苷酸结合到引物链上11、纤维素和壳聚糖都是多糖类化合物;纤维素酶对其都有不同程度的水解作用。如图表示相关的实验研究,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可以利用富含纤维素的培养基富集能合成纤维素酶的微生物B.本实验研究的自变量是pH、温度,酶浓度、底物浓度等为无关变量C.纤维素酶对纤维素的水解作用,强于对壳聚糖的水解作用D.纤维素酶对两种底物水解作用的差异可能与底物和酶结合部位不同有关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2、如图是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一个动物细胞;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具双层膜的结构有____(填标号、名称).在[9]____中含有许多种与____有关的酶.

(2)该细胞若能进行有丝分裂,经过n次分裂,产生了____个彼此相似的体细胞.在个体发育中这些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的差异,这种过程称为____,该过程的结果是____

(3)若该细胞是一个衰老的体细胞,则[____]____的数量减少.

(4)若该细胞受到致癌因素的作用,不能正常地完成____,转化成为____细胞.在这种状态下,细胞将能____增殖.13、果蝇是遗传学研究中一种重要的实验材料;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性染色体组成XYXXXXYXO人的性别男女男女果蝇的性别雄雌雌雄(1)果蝇与人相似,均属于____型性别决定.上表列出了人、果蝇的性染色体组成与性别的关系.由表可知,Y染色体只在____(填“人”或“果蝇”)的性别决定中起主导作用.

(2)果蝇的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红眼(R)对白眼(r)为显性;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若表现型均为红眼灰身的雌;雄果蝇交配,后代出现了红眼灰身、红眼黑身、白眼灰身、白眼黑身四种表现型,问:

①两亲本的基因型为:雌____,雄____.

②雄性亲本产生的精子的基因型为____,其比例为____.

(3)自然界中的果蝇雌雄个体中都有一些个体为黄翅;一些个体为灰翅;不知道黄翅和灰翅的显隐性关系,但已知该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请你设计一个通过两对杂交实验(提示:一对为正交,一对为反交)来判断这对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的方案.

正反交实验:正交____;反交____.推断和结论:____.14、(2014秋•普宁市校级月考)如图是某细胞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在[]中填代号;在横线上填文字):

(1)此图是在____镜下观察到的____细胞结构模式图.

(2)若这是根的成熟区的表皮细胞,正处于高浓度营养液中,此细胞所处的生理状态还能吸收水分和矿质元素离子吗?____.

(3)在正常情况下,与其吸收矿质元素有关的细胞器主要是[____]____和[____]____.

(4)若该细胞线粒体中产生的一个C02扩散进入一个相邻细胞进行光合作用,则该C02分子穿过的磷脂双分子层共____层.

(5)若用丙酮从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一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的单分子层面积肯定会____(大于、等于、小于)细胞表面积的2倍,理由是:细胞除了细胞膜以外,还有____(填序号)等所含有的生物膜.15、“胃肠感冒”在医学上又称“呕吐性上感”;主要是由一种叫“柯萨奇”的病毒引起的,同时伴有细菌性混合感染.它的发病症状主要是:呕吐;腹泻、发热等.

(1)胃部因病菌或其他毒性物质进入,通过非条件反射导致胃体肌肉收缩,将胃内容物排出体外,该反射弧中效应器由____组成.神经冲动在离体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的方式双向传导,但在上述反射弧中,传导方向是单向的,总是由胞体传向____.剧烈而频繁的呕吐引起大量消化液的丧失,造成水分大量流失,使机体的内环境渗透压升高,下丘脑的____会感知此变化,并促使下丘脑合成和分泌____;作用与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原尿中水分的重吸收,维持内环境的稳定.

(2)当体内有炎症时会出现发热现象,这有利于吞噬细胞和杀菌物质等转移到炎症区,抵御病原体的攻击,此过程属于机体免疫系统的第____道防线.在体温升高的过程中,机体产热量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散热量.

(3)机体感染柯萨奇病毒后,通过____免疫产生抗体与病毒发生特异性结合.有人提议注射疫苗预防该疾病,注射疫苗预防疾病的机理主要是使机体产生____,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免疫调节不仅积极应对外来抗原的入侵,同时也随时应对体内的衰老和癌变的细胞,这说明免疫系统具有____功能.16、图甲为反射弧的结构示意图;图乙;图丙为图甲中某--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据图分析.

(1)字母A-E代表反射弧的各部分,其中D表示____,A表示____.

(2)乙表示的结构名称是____,由____组成.

在②处发生的信号转变是____.

(3)丙中兴奋的传递的方向是____(用字母;箭头表示)

(4)③中液体叫做____,可从[⑤]____中释放到③中的物质是____.17、(2015春•福州校级月考)如图是某课题组研究大丽花中度缺水时绘制的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胞间CO2浓度(Ci)的变化曲线图.实验过程中其他环境因素保持适宜且不变.气孔是植物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如CO2、O2;水蒸汽等)交换的主要通道;气孔导度表示气孔张开的程度.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叶肉细胞的胞间CO2至少需要跨____层膜才能到达CO2被固定的场所____,除此之外,参与光合作用暗反应的CO2还可能产生于叶肉细胞的____.

(2)据图分析,从第____天开始,影响Pn的主要因素不是Gs,此时Pn下降的主要原因除缺水外还可能有____.

(3)研究表明,水分正常供应时,大气中高浓度的CO2会导致大丽花胞间CO2浓度(Ci)升高和气孔导度(Gs)下降,据此分析,此时叶片净光合速率(Pn)和水分蒸腾作用的变化趋势分别是____、____.18、如图1是两种高等生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2~4是图1中部分结构的放大,据图回答.([]内填图中标号,上填适当内容的文字.)

(1)图中的结构图1~15中不应该出现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可能含有水溶性色素的是[____]____;结构15与[____]____的形成有关.

(2)图2、3、4所示在结构上的主要共同点是____.图2、3所示结构的名称分别是____.

(3)细菌等原核生物的拟核与图4相比除无核膜外,还没有____.19、(2013秋•宿城区校级期中)如图是胰腺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A液为____,B液为____,C液为____,如果婴儿以奶粉为主食,当奶粉中蛋白质含量不足时,娃娃的头部会发生浮肿而形成“大头娃娃”,其主要原因是图中____处液体增多所致.

(2)CO2不从毛细血管进入胰腺组织细胞的原因是____.

(3)胰腺组织细胞可分泌胰酶和胰岛素,其中____可进入血液,参与物质代谢的调节,如果该物质分泌不足,可使血液中____浓度升高,导致____病的发生.

(4)A液中的氧气进入胰腺细胞中参与有氧呼吸至少经过____层膜.20、(2013秋•洛阳月考)植物叶片表皮上分布有大量气孔;图示为气孔结构示意图,气孔两侧的细胞称为保卫细胞,决定着气孔的开闭.有人提出气孔的开闭与保卫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有关.请你根据所给的材料和用具设计一个实验,探究保卫细胞吸水和失水与气孔开闭之间的关系,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1)实验原理:____.

(2)材料用具:显微镜;镊子,刀片,吸管,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蒸馏水,0.3g/mL的蔗糖溶液,蚕豆叶片.

(3)实验步骤:

①取载玻片2片;分别在中央滴加蒸馏水和蔗糖溶液各一滴.

②____.

③____

(4)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①____.②____.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1题,共9分)21、溶酶体中的水解酶属于胞内酶,因此在游离核糖体中合成评卷人得分五、识图作答题(共4题,共8分)22、某化工厂的污水池中含有一种难以降解的有害有机化合物A。研究人员用化合物A、磷酸盐、镁盐以及微量元素和水配制的培养基,成功筛选到能高效降解化合物A的细菌(目的菌)。实验的主要步骤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目的菌生长所需的氮源和碳源是来自培养基中的________,实验需要振荡培养,由此推测目的菌的代谢类型是________。(2)培养若干天后,应选择培养瓶中化合物A含量________的培养液,接入新的培养液中连续培养,使目的菌的数量增多。(3)转为固体培养基时,常采用平板划线法和________进行接种。平板划线法所使用的工具称________,这种工具操作时应采用的灭菌方法是________。接种时,在第二次及其后的划线操作时,总是从________开始划线。(4)某同学将污水样液制成了10-1~10-4的四个稀释样液,分别取0.1mL接种到4组(每组4个)固体选择培养基上,若在10-3组的4个平板上,获得的菌落数是257、39、38和37,则每升污水样液中的活菌数约为________个。(5)在上述实验操作过程中,获得纯净目的菌的关键是________。若要将获得的纯净目的菌种进行长期保存,常采用________法。23、【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生物技术实践与人们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无菌技术主要通过消毒和灭菌来避免杂菌污染。在菊花组织培养中,对外植体常用____和氯化汞进行消毒;在微生物培养中,对培养基常用____法进行灭菌。(2)在制作果醋过程中,榨取的果汁非常浑浊,解决方法是____。(3)橘子果实含有芳香油,通常可用_______________作为材料来提取芳香油,而且提取时往选用新鲜的材料,理由是_____________。得到的乳状液加入氯化钠并放置一段时间后,芳香油将分布于液体的_____层,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加入氯化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24、[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研究人员采用核移植的技术,即将小鼠(二倍体生物)卵母细胞的核通过显微操作去除,然后注入一个精子,形成携带来自父本基因组的单倍体重构胚胎,待这些胚胎在体外发育到囊胚后,从中分离并建立单倍体胚胎干细胞系(细胞系是原代细胞培养物经传代后所繁殖的细胞群体)。单倍体胚胎干细胞系具有典型的小鼠胚胎干细胞特征。将单倍体胚胎干细胞系注入卵母细胞,部分“受精”的胚胎能够发育成健康小鼠。(1)核移植技术属于________(填“细胞”或“胚胎”)工程。在核移植技术中,所用卵母细胞一般要在体外培育到________期。(2)从囊胚期胚胎中分离并建立胚胎干细胞系,所用的技术手段是________。此技术是用________酶处理内细胞团一段时间使其分散成单个细胞,制成细胞悬液后,置于适宜环境中培养,随着细胞数目的增多,细胞会出现________而停止分裂增殖,这时需要分瓶继续培养而建立胚胎干细胞系。(3)获得的胚胎干细胞系具有典型的小鼠胚胎干细胞特征,其形态学特征是________.(4)“受精”的胚胎发育成健康小鼠,先要将胚胎培育到________期,再将其移植入母体内,这种技术称为________。培育成的健康小鼠体细胞内一般含有________个染色体组。25、下图甲表示某绿色植物的细胞代谢状况;图乙表示在一定条件下测得的该植物光照强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图丙是某兴趣小组将该植物栽培在密闭玻璃温室中,用红外线测量仪测得室内的CO2浓度与时间关系的曲线。请分析回答:

(1)图甲所示的该植物细胞代谢情况可用图乙的___________________点表示。(2)当植物细胞内的部分代谢活动处于图乙中的b点时,叶绿体中ATP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相同温度下,将该植物的叶片置于8klx光照下9小时,然后移到黑暗处15小时,则该24小时内每100cm2叶片的光合作用所消耗的CO2的量为_____________mg。(4)若图乙曲线表示该植物在25℃时光照强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并且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那么在原有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提高到30℃,理论上分析c点如何变化?_________________。(5)由图丙可推知,密闭玻璃温室中氧气浓度最大的是__________点。评卷人得分六、计算题(共4题,共8分)26、在某严格自花传粉的二倍体植物中,发现甲、乙两类矮生突变体(如图所示),矮化植株无A基因,矮化程度与a基因的数量呈正相关.丙为花粉不育突变体,含b基因的花粉败育.请同答下列问题:

(1)乙类变异是在甲类变异的基础上,染色体的结构发生了____.

(2)乙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一个四分体中最多带有____个a基因.

(3)甲的自交后代只有一种表现型,乙的自交(各类型配子和植株的成活率相同)得后代F1,F1继续自交,F2

植株矮化程度由低到高,数量比为____.

(4)为鉴定丙的花粉败育基因b是否和a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进行如下杂交实验:丙(♀)与甲(♂)杂交得F1.再以Fl做____(父本,母本)与甲回交.2F2中,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则基因b;a位于同源染色体上.

②若F2中,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则基因b;a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27、(2015秋•淄博校级期中)下面是对鼠种的毛色及尾长性状遗传研究的几种情况;在实验中发现有些基因有纯合致死现象(在胚胎时期就使个体死亡).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甲种鼠的一个自然种群中,体色有黄色(Y)和灰色(y),尾巴有短尾(D)和长尾(d).任意取雌雄两只黄色短尾鼠经多次交配,F1的表现型为黄色短尾:黄色长尾:灰色短尾:灰色长尾=4:2:2:1.则该自然种群中,黄色短尾鼠的基因型可能为____;让上述F1代中的灰色短尾雌雄鼠自由交配,则F2代中灰色短尾鼠占____

(2)乙种鼠的一个自然种群中,体色有三种:黄色、灰色、青色.其生化反应原理如下图所示.已知基因A控制酶1的合成,基因B控制酶2的合成,基因b控制酶3的合成(基因B能抑制基因b的表达).纯合aa的个体由于缺乏酶1使黄色素在鼠体内积累过多而导致50%的个体死亡.分析可知:黄色鼠的基因型有____种;两只青色鼠交配,后代只有黄色和青色,且比例为1:6,则这两只青色鼠不同组合类型中相同亲本个体基因型一定是____.让多只基因型为AaBb的成鼠自由交配,则后代个体表现型比例为黄色:青色:灰色=____

(3)丙种鼠的一个自然种群中;体色有褐色和黑色两种,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①若要通过杂交实验探究褐色和黑色的显隐性关系,采取的最佳方法是:____

②已知褐色为显性,若要通过一次杂交实验探究控制体色的基因在X染色体还是常染色体上,应该选择的杂交组合是____.28、请回答下列有关遗传问题:

(1)研究发现;某果蝇中,与正常酶1比较,失去活性的酶1氨基酸序列有两个突变位点,如下图:

注:字母代表氨基酸;数字表示氨基酸位置,箭头表示突变的位点.

据图推测,酶1氨基酸序列a、b两处的突变都是控制酶1合成的基因发生突变的结果,a处和b处分别是发生碱基对的____、____导致的.进一步研究发现,失活酶1的相对分子质量明显小于正常酶1,出现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基因突变导致翻译过程____.

(2)果蝇的眼色遗传中,要产生色素必须含有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A,且位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B和b分别会使眼色呈紫色和红色(紫色对红色为显性).果蝇不能产生色素时眼色为白色.现将纯合白眼雄果蝇和纯合红眼雌果蝇杂交;后代中有紫色个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F1中雌果蝇的基因型及雄果蝇的表现型分别为____.让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得到F2,F2中紫眼:红眼:白眼比例为____.F2代中红眼个体的基因型有____种.

②请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从亲本或F1中选用个体以探究F2中白眼雌蝇的基因型:

第一步:让白眼雌蝇与基因型为____的雄蝇交配;

第二步:观察并统计后代的表现型.预期结果和结论之一是如果子代____,则F2中白眼雌蝇的基因型为aaXBXb.

③请写出②过程(以F2中白眼雌蝇的基因型为aaXBXb为例)的遗传图解(配子不作要求).29、在某严格自花传粉的二倍体植物中,发现甲、乙两类矮生突变体(如图所示),矮化植株无A基因,矮化程度与a基因的数量呈正相关.丙为花粉不育突变体,含b基因的花粉败育.请同答下列问题:

(1)乙类变异是在甲类变异的基础上,染色体的结构发生了____.

(2)乙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一个四分体中最多带有____个a基因.

(3)甲的自交后代只有一种表现型,乙的自交(各类型配子和植株的成活率相同)得后代F1,F1继续自交,F2

植株矮化程度由低到高,数量比为____.

(4)为鉴定丙的花粉败育基因b是否和a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进行如下杂交实验:丙(♀)与甲(♂)杂交得F1.再以Fl做____(父本,母本)与甲回交.2F2中,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则基因b;a位于同源染色体上.

②若F2中,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则基因b;a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D【分析】【分析】有关生命起源的学说有很多,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这一假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温度逐步下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化学起源说将生命的起源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的阶段;第二个阶段,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质;第三个阶段,从生物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第四个阶段,有机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生命起源的四个阶段都是在原始海洋中进行的.【解析】【解答】解: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因此原始海洋是原始生命的摇篮;刚形成的原始生命,体内不含叶绿素,不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其营养方式是异养的可能性较大,又因为原始大气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明显不同的是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的氧,原始生命的呼吸方式是无氧呼吸的可能性较大.因此地球上最早出现的原始生命,它的新陈代谢类型最可能是异养;厌氧型.

故选:D.2、B【分析】【分析】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而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相连接,同时脱出一分子水的过程.分析水解所得的四种氨基酸:这四种氨基酸都只含有一个羧基,两个氧原子,因此可以根据氧原子数目进行计算.【解析】【解答】解:假设水解得到的氨基酸个数为N;则该多肽合成时脱去的水分子数目为N-1.根据氧原子数目进行计算,该多肽中氧原子数目=氨基酸数目×2-脱去的水分子数×1=2N-(N-1)=P,可计算出N=P-1.

又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过程中;一个氨基酸对应一个密码子,含3个碱基,而基因是双链结构;mRNA是单链结构,所以氨基酸:mRNA上的碱基:DNA分子上的碱基=1:3:6.

因此;决定此肽链合成的DNA分子中至少有6(p-1)个碱基数.

故选:B.3、D【分析】【分析】“空地”上出现杨树、白桦后,该地物种组成及群落的结构发生了改变,物种丰富度不同,属于次生演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红松林重新成为该处的优势种,说明红松林在竞争中处于优势,故A、B、C正确,D错误。4、C【分析】解:A、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在前,分裂期在后,由于逆时针表示周期方向,因此一个细胞周期可用b→b表示;A错误;

B;细胞分裂期比例最小的是甲;而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长短不一,因此不能比较时间的长短,B错误;

C、染色体复制发生在分裂间期,即b→a过程;C正确;

D;中心体的两个中心粒不会分开;D错误.

故选:C.

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称为一个细胞周期,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间期持续的时间长,由细胞周期概念可知,细胞周期具有方向性,属于矢量.

本题着重考查了细胞周期的概念,考生明确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在前,分裂期在后;同时根据题干信息进行准确判断.【解析】【答案】C5、C【分析】【分析】【解析】【答案】C6、D【分析】【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一对黑色豚鼠生下1只白色鼠仔,说明黑色对白色显性,且一对黑色豚鼠都是杂合体Aa.这对黑色豚鼠再生下黑色豚鼠的概率为,白色豚鼠的概率为.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知识,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解析】【解答】解:由于这对黑色豚鼠都是显性杂合体,所以再生后代时,每一个体是黑色豚鼠的概率为,白色豚鼠的概率为.因此再生3只鼠仔的表现型可能是三黑;二黑一白、一黑二白、三白.

故选:D.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7、C|D【分析】【分析】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组成成分又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营养结构就是指食物链和食物网.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和化能合成作用的生物,消费者主要指动物,分解者指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和动物.【解析】【解答】解:A;每种动物在食物网中的不同食物链上所处的营养级可能不同;所以每种动物在生态系统中不一定处在一个营养级上,A错误;

B;在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的高低与体型的大小没有必然关系,如高营养级的狼与低营养级的水牛的体型,B错误;

C;生产者都是自养生物;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C正确;

D;营腐生生活的细菌才是分解者;一些细菌是生产者,如硝化细菌,一些可能是消费者,如人体内的结核杆菌,D正确.

故选:CD.8、A|D【分析】【分析】1;生长素的两重性是指:低浓度生长素促进生长;高浓度生长素抑制生长,根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抑制根生长,背地侧浓度低促进根生长,体现出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体现生长素作用两重性的例子还有顶端优势.

2、植物的茎向光生长的原因是:单侧光照下,生长素由向光侧向背光侧发生了转移.【解析】【解答】解:A;根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抑制根生长;背地侧浓度低促进根生长,体现出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A正确;

B;甲图中右侧光照;左侧③生长素浓度应高于右侧④,B错误;

C、甲图①处是顶芽,生长素浓度接近最适浓度b点;C错误;

D、如果摘除甲图中的部位①,则侧芽②生长旺盛,生长素浓度接近芽的最适浓度b点;D正确.

故选:AD.9、A|C【分析】【分析】分析表格:表格表示小麦的生长状况与土壤环境和体内激素这两个因素有关.与普通土壤相比,用非转基因玉米秸秆拌土和转Bt基因的同种玉米秸秆拌土,小麦的发芽率和株高均较低,说明秸秆还田抑制小麦生长,与是否为转基因秸秆无关,即Bt基因控制的蛋白质不是抑制小麦生长的原因.【解析】【解答】解:A;与普通土壤相比;用非转基因玉米秸秆拌土和转Bt基因的同种玉米秸秆拌土,小麦的发芽率和株高均较低,说明秸秆还田抑制小麦生长,与是否为转基因秸秆无关,故A正确;

B;缺少没有生长素和脱落酸的空白对照组;不能说明生长素和脱落酸对小麦幼苗生长是否起到抑制作用,故B错误;

C;由表中数据可知:小麦的生长状况与土壤环境和体内激素这两个因素有关;故C正确;

D;用非转基因玉米秸秆拌土和转Bt基因的同种玉米秸秆拌土;小麦的发芽率和株高均较低,说明秸秆还田抑制小麦生长,与是否为转基因秸秆无关,即Bt基因控制的蛋白质不是抑制小麦生长的原因,故D错误.

故选AC.10、AB【分析】解:A;在进行基因工程操作中;真正被用作载体的质粒,都是在天然质粒的基础上进行过人工改造的,A正确;

B;限制酶和DNA连接酶分别催化磷酸二酯键的水解和形成;B正确;

C;不同的限制酶切割DNA产生的黏性末端可能相同;C错误;

D;DNA连接酶能连接双链DNA片段的黏性末端或平末端;DNA聚合酶能将单个脱氧核苷酸结合到引物链上,D错误。

故选:AB。

基因工程的工具:

(1)限制酶: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裂。形成黏性末端和平末端两种。

(2)DNA连接酶:据酶的来源不同分为两类:E.coliDNA连接酶、T4DNA连接酶。这二者都能连接黏性末端,此外T4DNA连接酶还可以连接平末端;但连接平末端时的效率比较低。

(3)运载体:常用的运载体:质粒;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

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重点考查基因工程所用的工具,要求考生识记DNA连接酶和限制酶的来源及作用,识记基因工程常用的运载体,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解析】AB11、BC【分析】解:A;纤维素酶能够将纤维素水解成葡萄糖;因此可以利用富含纤维素的培养基富集能合成纤维素酶的微生物,A正确;

B;本实验研究的自变量有pH、温度以及底物的种类;B错误;

C;曲线表明;以纤维素和壳聚糖为底物时,酶活力达到最大时的最适pH不同,而并且最适温度条件下,酶活力相同,C错误;

D;纤维素酶对两种底物水解作用的差异可能与底物和酶结合部位不同有关;D正确。

故选:BC。

分析曲线:

左图曲线中;实验的自变量为pH和底物种类,不同底物的最适pH不同,但是酶活力可以相同;

右图曲线中;实验的自变量为温度和底物种类,不同底物的最适温度相同,并且最大酶活力也相同。

本题考查了酶的有关知识,要求学生掌握酶的特性,能够结合题干和曲线确定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并结合曲线信息准确判断各项。【解析】BC三、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2、9线粒体、13细胞核线粒体有氧呼吸2n细胞的分化产生不同的组织⑨线粒体细胞分化癌无限【分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是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一个动物细胞,其中结构1为细胞膜;结构2为细胞质基质;结构3为高尔基体;结构4为核液;结构5为染色质;结构6为核仁;结构7为核膜;结构8为内质网;结构9为线粒体;结构10为核孔;结构11为核糖体;结构12为中心体;结构13为细胞核.【解析】【解答】解:(1)图中具双层膜的结构有9线粒体;13细胞核;其中在线粒体内有很多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2)该细胞若能进行有丝分裂,经过n次分裂,能产生2n个彼此相似的体细胞.在个体发育中这些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的差异的过程称为细胞分化.细胞分化的结果是:产生不同的组织.

(3)若该细胞是一个衰老的体细胞;则该细胞代谢减慢,线粒体的数量减少.

(4)若该细胞受到致癌因素的作用;不能正常地完成细胞分化,转变为癌细胞,在这种状态下,细胞将能无限增殖.

故答案为:

(1)9线粒体;13细胞核线粒体有氧呼吸。

(2)2n细胞的分化产生不同的组织。

(3)⑨线粒体。

(4)细胞分化癌无限13、XY人BbXRXrBbXRYBXR、BY、bXR、bY1:1:1:1雄性黄翅×雌性灰翅雄性灰翅×雌性黄翅如果正交和反交两组中子一代的任一性状的表现都与性别无关(同一性状在雌雄个体中所占的比例相同),则说明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如果正交和反交两组中的一组子一代的任一性状的表现与性别无关,而另一组与性别有关(一组中同一性状在雌雄个体中所占的比例相同,而另一组中同一性状在雌雄个体中所占的比例不同),则说明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分析】【分析】人、果蝇等生物的性别决定方式是XY型,鸟类的性别决定方式低ZW型.已知果蝇的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红眼(R)对白眼(r)为显性,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黑身为B-,灰身为bb;红眼为XR-,白眼为Xr-.遗传学上正反交结果一致,说明是常染色体遗传,如果表现为雌雄后代不一样,则很可能是伴性遗传.【解析】【解答】解:(1)由上表可知;人和果蝇的性别决定都是与X和Y有关的.性别决定方式都是XY型,但是人类性别决定中,性别决定主要决定于男性提供的精子中是Y染色体还是X精子,若是Y染色体则为男性;而在果蝇中决定性别的主要是取决于X染色体的数目(没有Y),2个X是雌性,1个X为雄性.

(2)①根据题意分析已知黑身为B-,灰身为bb;红眼为XR-,白眼为Xr-.所以表现型均为红眼灰身的雌、雄果蝇交配,后代出现了红眼灰身、红眼黑身、白眼灰身、白眼黑身四种表现型,则雌雄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BbXRXr、BbXRY.

②已知雄性亲本的基因型为BbXRY,所以,雄性亲本产生的精子的基因型及比例为BXR:bXR:BY:bY=1:1:1:1.

(3)由于黄翅和灰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但不知道黄翅和灰翅的显隐性关系,为判断这对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可用黄翅果蝇和灰翅果蝇进行杂交.

方案:正交实验:雄性黄翅×雌性灰翅;反交实验:雄性灰翅×雌性黄翅.

推断和结论:如果正交和反交两组中子一代的任一性状的表现都与性别无关(同一性状在雌雄个体中所占的比例相同);则说明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如果正交和反交两组中的一组子一代的任一性状的表现与性别无关,而另一组与性别有关(一组中同一性状在雌雄个体中所占的比例相同,而另一组中同一性状在雌雄个体中所占的比例不同),则说明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故答案为:

(1)XY人。

(2)①BbXRXrBbXRY②BXR、BY、bXR、bY1:1:1:1

(3)雄性黄翅×雌性灰翅雄性灰翅×雌性黄翅如果正交和反交两组中子一代的任一性状的表现都与性别无关(同一性状在雌雄个体中所占的比例相同),则说明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如果正交和反交两组中的一组子一代的任一性状的表现与性别无关,而另一组与性别有关(一组中同一性状在雌雄个体中所占的比例相同,而另一组中同一性状在雌雄个体中所占的比例不同),则说明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14、电子显微镜高等植物不能吸收水分,仍能吸收质离子3核糖体6线粒体6大于256789【分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细胞膜,2为高尔基体,3为细胞质基质,4为核仁,5为核膜,6为线粒体,7为叶绿体,8为内质网,9为液泡.【解析】【解答】解:(1)图中细胞含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但不含中心体,是高等植物细胞;其中高尔基体、内质网等属于亚显微结构,需要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2)若这是根的成熟区的表皮细胞;正处于高浓度营养液中,则根据渗透原理,此细胞不能吸收水分,但仍能通过主动运输方式吸收质离子.

(3)吸收矿质元素的方式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载体是蛋白质,在3核糖体上合成,能量主要由6线粒体提供.

(4)若该细胞线粒体中产生的一个C02扩散进入一个相邻细胞进行光合作用,则该C02分子穿过6层膜(双层线粒体膜+单层细胞膜+单层细胞膜+双层叶绿体膜);即6层磷脂双分子层.

(5)图示细胞除含有细胞膜外还含有细胞器膜(2高尔基体膜;6线粒体膜、7叶绿体膜、8内质网膜、9液泡膜)和核膜(5);因此若用丙酮从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一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的单分子层面积肯定会大于细胞表面积的2倍.

故答案为:

(1)电子显微镜高等植物。

(2)不能吸收水分;仍能吸收质离子。

(3)[3]核糖体[6]线粒体。

(4)6

(5)大于25678915、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胃体肌肉轴突(轴突末梢)渗透压感受器抗利尿激素二大于体液抗体和记忆细胞防卫、监控和清除【分析】【分析】人在寒冷环境中会通过增加产热;减少散热来维持体温的恒定.增加产热的途径有: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从而提高代谢;减少散热的途径有:皮肤血管舒张,增加皮肤的血流量,汗液分泌增多.

当人体失水过多;饮水不足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

体液免疫的流程是这样的:吞噬细胞先对抗原进行处理,使其暴露出抗原决定簇,然后呈递给T细胞;T细胞再将抗原呈递给B细胞;B细胞识别抗原,然后进行增殖分化,形成效应B细胞(浆细胞)以及记忆细胞,浆细胞分泌抗体跟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解析】【解答】解:(1)胃部因病菌或其他毒性物质进入;通过非条件反射导致胃体肌肉收缩,将胃内容物排出体外,该反射弧中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胃体肌肉组成.神经冲动在离体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的方式双向传导,但在上述反射弧中,传导方向是单向的,总是由胞体传向轴突(轴突末梢).剧烈而频繁的呕吐引起大量消化液的丧失,造成水分大量流失,使机体的内环境渗透压升高,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会感知此变化,并促使下丘脑合成和分泌抗利尿激素,作用与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原尿中水分的重吸收,维持内环境的稳定.

(2)吞噬细胞和杀菌物质属于机体免疫系统的第二道防线.在体温升高的过程中;机体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3)机体感染柯萨奇病毒后;通过体液免疫产生抗体与病毒发生特异性结合.注射疫苗预防疾病的机理主要是使机体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免疫调节不仅积极应对外来抗原的入侵,同时也随时应对体内的衰老和癌变的细胞,这说明免疫系统具有防卫;监控和清除功能.

故答案为:

(1)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胃体肌肉轴突(轴突末梢)渗透压感受器抗利尿激素。

(2)二大于。

(3)体液抗体和记忆细胞防卫、监控和清除16、传出神经感受器突触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化学信号→电信号G→F→H组织液突触小泡神经递质【分析】【分析】阅读题干和题图可知,本题涉及的知识有反射弧的结构、突触的结构和神经兴奋的传递.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图中A是感受器、B是传入神经、C是神经中枢、D是传出神经、E是效应器.乙图中①、②、③、④、⑤分别是受体、突触后膜、突触间隙、线粒体和突触小泡.丙图中H是轴突,G是轴突的起始部位,F是轴突末梢部位.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分析题图,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解析】【解答】解:(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其中D表示传出神经.A表示感受器.

(2)乙表示的结构名称是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组成;①②③④⑤分别代表受体、突触后膜、突触间隙、线粒体、突触小泡.突触后膜②处发生的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电信号.

(3)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所以丙中兴奋的传递的方向是G→F→H.

(4)③是突触间隙;在神经细胞之间的液体叫做组织液.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中,可通过胞吐方式释放到③突触间隙中,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

故答案为:

(1)传出神经感受器。

(2)突触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化学信号→电信号。

(3)G→F→H

(4)组织液突触小泡神经递质17、3叶绿体基质线粒体基质12色素含量下降、酶的空间结构改变或活性降低提高下降【分析】【分析】叶肉细胞的胞间CO2进入细胞内的叶绿体基质才能被暗反应固定;光合作用利用的二氧化碳来自于外界和自身线粒体。

分析图形:12天之前随着胞间CO2浓度(Ci)的下降,净光合速率(Pn)下降,12-15天时间段内,胞间CO2浓度上升,CO2供应相对充足,此时净光合速率(Pn)的下降便和气孔导度(Gs)无关.【解析】【解答】解:(1)叶肉细胞的胞间CO2进入细胞内的叶绿体基质才能被暗反应固定,CO2要穿过2层细胞膜;2层叶绿体膜才能到达叶绿体基质;光合作用利用的二氧化碳来自于外界和自身线粒体有氧呼吸作用第二阶段产生的二氧化碳,有氧呼吸作用第二阶段场所是线粒体基质.

(2)据图分析12-15天时间段内,胞间CO2浓度上升,CO2供应相对充足;说明此时影响Pn的主要因素不是Gs,此时Pn下降的主要原因除缺水外还可能有色素含量下降酶的空间结构改变或活性降低等.

(3)胞间CO2浓度(Ci)升高会导致叶片净光合速率(Pn)升高;气孔导度(Gs)下降,会导致植物水分蒸腾作用下降.

故答案为:

(1)3叶绿体基质线粒体基质。

(2)12色素含量下降;酶的空间结构改变或活性降低。

(3)提高下降18、3叶绿体13中心体8液泡5、12核糖体均具有双层膜线粒体、叶绿体核仁、染色质【分析】【分析】分析图1:结构1为细胞膜;结构2为中心体;结构3为叶绿体;结构4为细胞质基质;结构5为核糖体;结构6为线粒体;结构7为溶酶体;结构8为液泡;结构9为高尔基体;结构10为线粒体;结构11为叶绿体;结构12为核糖体;将诶过13为中心体.

分析图2:图2为线粒体结构示意图.

分析图3:图3为叶绿体结构示意图.

分析图4:图4为细胞核结构示意图,其中14为染色质,15为核仁.【解析】【解答】解:(1)图1中左侧为动物细胞;不应该含有结构3叶绿体;右侧为高等植物细胞,不应该含有结构13中心体.结构8为液泡,可能含有水溶性色素.结构15为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和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2)图2为线粒体;图3为叶绿体,图4为细胞核,它们均具有双层膜结构.图2中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并且具有双层膜,表示线粒体,图3中有基粒和双层膜,表示叶绿体.

(3)细菌等原核生物的拟核与图4相比除无核膜外;还没有核仁;染色质.

故答案为:

(1)3叶绿体13中心体8液泡5或12(5;12均可)核糖体。

(2)均具有双层膜线粒体;叶绿体。

(3)核仁、染色质19、组织液血浆淋巴A毛细血管内CO2浓度低于胰腺组织细胞中的CO2浓度胰岛素葡萄糖糖尿3【分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胰腺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其中A液为组织液,是组织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B液为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C液为淋巴,是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解析】【解答】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A液为组织液;B液为血浆,C液为淋巴.如果婴儿以奶粉为主食,当奶粉中蛋白质含量不足时,会导致营养不足而引起血浆蛋白减少,渗透压下降,组织液回流减弱,使A处组织液体增加,出现“大头娃娃”.

(2)CO2进入组织细胞的方式为自由扩散,需从高浓度到低浓度,因此CO2不能从毛细血管进入胰腺组织细胞的原因是血液中CO2浓度比细胞中低.

(3)胰腺组织细胞可分泌消化酶和胰岛素;其中消化酶是外分泌腺分泌的,进入消化道,而胰岛素是内分泌腺分泌的,直接进入血液.胰岛素是能降低血糖浓度的唯一激素,当胰岛素分泌不足时,使血液中葡萄糖浓度升高,导致糖尿病的发生.

(4)A组织液中的氧气进入胰腺细胞中参与有氧呼吸至少要经过3层生物膜(单层组织细胞膜+双层线粒体膜).

故答案为:

(1)组织液;血浆、淋巴;A

(2)毛细血管内CO2浓度低于胰腺组织细胞中的CO2浓度。

(3)胰岛素葡萄糖糖尿。

(4)320、活细胞在不同浓度的溶液中会发生渗透失水或吸水用镊子撕取蚕豆叶片下表皮两块,分别置于两载玻片中央的液滴中,盖上盖玻片将装片分别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如果蒸馏水中气孔开放,蔗糖溶液中气孔关闭,说明失水使气孔关闭,吸水使气孔开放如果蒸馏水中气孔关闭,蔗糖溶液中气孔开放,说明失水使气孔开放,吸水使气孔关闭【分析】【分析】阅读题干信息,“探究保卫细胞吸水和失水与气孔开闭之间的关系”,则自变量为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因变量为气孔开闭,而细胞在高浓度的溶液中细胞失水,低浓度溶液中细胞吸水.【解析】【解答】解:(1)活细胞在较高浓度的溶液中会发生渗透失水;而在较低浓度的溶液中会渗透吸水.可以据此将保卫细胞分别置于较高浓度溶液和较低浓度溶液中,观察气孔的开闭.

(3)接下来的步骤考查洋葱下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和观察;因此步骤为:②用镊子撕取蚕豆叶片下表皮两块,分别置于载玻片中央的液滴中,盖上盖玻片.

③将装片分别置于显微镜下观察.

(4)因为这是探究实验;未知实验结果,预测会有2种情况:1;蒸馏水中气孔开放,蔗糖溶液中气孔关闭;2、如果蒸馏水中气孔关闭,蔗糖溶液中气孔开放.再据结果得出结论:①如果蒸馏水中气孔开放,蔗糖溶液中气孔关闭,说明失水使气孔关闭,吸水使气孔开放.②如果蒸馏水中气孔关闭,蔗糖溶液中气孔开放,说明失水使气孔开放,吸水使气孔关闭.

故答案为:

(1)活细胞在不同浓度的溶液中会发生渗透失水或吸水。

(3)②用镊子撕取蚕豆叶片下表皮两块;分别置于两载玻片中央的液滴中,盖上盖玻片

③将装片分别置于显微镜下观察。

(4)①如果蒸馏水中气孔开放;蔗糖溶液中气孔关闭,说明失水使气孔关闭,吸水使气孔开放

②如果蒸馏水中气孔关闭,蔗糖溶液中气孔开放,说明失水使气孔开放,吸水使气孔关闭四、判断题(共1题,共9分)21、F【分析】略【解析】F五、识图作答题(共4题,共8分)22、略

【分析】【分析】本题的知识点是选择培养基的选择作用;目的菌的代谢类型,研究目的菌种群数量增长的方法,菌落的计算方法,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微生物培养的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

【解答】

(1)要筛选到能高效降解化合物A的细菌(目的菌);目的菌生长所需的氮源和碳源是来自培养基中的有机化合物A,实验需要振荡培养,由此推测目的菌的代谢类型是异氧需氧型。

(2)培养若干天后,应选择培养瓶中化合物A含量最少的培养液,因为该培养液中的细菌降解化合物A的能力最强,接入新的培养液中连续培养,使目的菌的数量增多。(3)转为固体培养基时,常采用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接种。平板划线法所使用的工具称接种环(针),这种工具操作时应采用的灭菌方法是灼烧灭菌。接种时,在第二次及其后的划线操作时,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4)某同学将污水样液制成了10-1~10-4的四个稀释样液,分别取0.1mL接种到4组(每组4个)固体选择培养基上,若在10-3组的4个平板上,获得的菌落数是257、39、38和37,则每升污水样液中的活菌数约为个。(5)在上述实验操作过程中,获得纯净目的菌的关键是防止外来杂菌的污染。若要将获得的纯净目的菌种进行长期保存,常采用甘油管藏法。【解析】(1)化合物A异氧需氧型(2)最少(3)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环(针)灼烧灭菌上一次划线的末端(4)(5)防止外来杂菌的污染甘油管藏23、略

【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生物技术实践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解答】(1)在菊花组织培养中;对外植体常用酒精和氯化汞进行消毒;在微生物培养中,对培养基常用高压蒸汽灭菌法进行灭菌。

(2)果汁非常浑浊是由于果汁中大量植物细胞壁中成分未分解所致,所以解决的方法是加入果胶酶处理。(3)橘子果实含有芳香油主要在果皮里,新鲜的果皮含较多的芳香油,芳香油的密度低,分布在上层,在油水混合物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食盐,使水层成饱和食盐水溶液,达到降低芳香油在水中的溶解度,使油和水分层的目的。【解析】(1)酒精高压蒸汽灭菌(2)用果胶酶处理(3)橘子皮芳香油含量较高上油层的密度比水层小增加水层密度,使油和水分层24、略

【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细胞工程和胚胎工程的相关知识,熟记相关的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解答】(1)核移植技术属于细胞工程;在棱移植技术中,所用卵母细胞一般要在体外培育到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2)从囊胚期胚胎中分离并建立胚胎干细胞系,所用的技术手段是动物细胞培养;此技术是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内细胞团一段时间使其分散成单个细胞,制成细胞悬液后,置于适宜环境中培养,随着细胞数目的增多,细胞会出现接触抑制而停止分裂增殖,这时需要分瓶继续培养而建立胚胎干细胞系。(3)胚胎干细胞的形态学特征有体积小、细胞核大、核仁明显。(4)将单倍体胚胎干细胞系注入卵母细胞,得到的“受精”胚胎含2个染色体组,培育成的健康小鼠体细胞内一般含有2个染色体组;胚胎培育到囊胚期或桑椹胚期时,将其移植入母体内,这种技术称为胚胎移植。【解析】(1)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中(2)动物细胞培养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接触抑制(3)体积小、细胞核大、核仁明显(4)囊胚或桑椹胚胚胎移植225、(1)d(2)从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流向叶绿体的基质(或从基粒流向基质)(3)162(4)右移(5)h【分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要求考生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解本题的关键是识图和分析确定图乙四点中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关系。图甲中,叶绿体产生的氧气除了供给线粒体,多于的还释放出去,表明此时光合作用强于呼吸作用;图乙中a点只进行呼吸作用,b点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c点表示光补偿点,两个作用强度相等,d点表示光饱和点;图丙中要注意,它是在密闭玻璃温室中测定的二氧化碳的变化。【解答】(1)图甲中,叶绿体产生的氧气除了供给线粒体,多于的还释放出去,表明此时光合作用强于呼吸作用,而在图乙的a、b、c、d四点中,只有d点(光饱和点)光合作用强于呼吸作用,其他三点光合作用小于或等于呼吸作用。故图甲所示的该植物细胞代谢情况可用图乙的d点表示。(2)图乙中的b点表示此时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叶绿体中的ATP由光反应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生成的,它将被暗反应在叶绿体的基质中被利用,即ATP会从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流向叶绿体的基质。(3)从图乙可知,该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速率为a点对应的值即6mg/100m2·h,而植物叶片置于8klx光照下的光合作用速率12mg/100m2·h是净光合速率,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作用速率,即8klx光照下的9小时内光合作用共消耗CO2的量为:(12+6)×9=162,在黑暗处植物不吸收二氧化碳,只释放二氧化碳。(4)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如果将温度提高到30℃,植物的光合作用减弱,而呼吸作用会增强,此时的光补偿点将会右移。(5)丙图中纵轴表示的是温室中二氧化碳的量,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因此二氧化碳量最少的h点时就是氧气积累最多时。【解析】(1)d(2)从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流向叶绿体的基质(或从基粒流向基质)(3)162(4)右移(5)h六、计算题(共4题,共8分)26、重复43:2:3父本全为矮化正常:矮化=1:1【分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由于图示植物是严格自花传粉的二倍体植物,而甲、乙是两类矮生突变体,说明a基因是A基因经突变形成.【解析】【解答】解:(1)甲类变异属于基因突变;由于乙类变异是在甲类变异的基础上形成的,所以是染色体的结构发生了重复.

(2)乙减数分裂产生含2个a基因和不含a基因的2种花粉;在分裂前期,由于染色体的复制,所以一个四分体中最多带有4个a基因.

(3)甲减数分裂只产生含a基因的一种配子,所以自交后代只有一种表现型.乙减数分裂产生含2个a基因和不含a基因的2种配子,自交后代中,基因型为aaaa、aa和不含a基因的个体,所以F1有3种矮化类型.F1自交,F1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aa和不含a基因的个体,其中为aaaa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aa自交后代为×(和aaaa、aa和不含a基因的个体)和不含a基因的个体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因此F2植株矮化程度由高到低,数量比为(+×):×:(+×)=3:2:3.

(4)由于丙为花粉不育突变体,含b基因的花粉败育.为鉴定丙的花粉败育基因b是否和a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进行如下杂交实验:丙(♀)与甲(♂)杂交得F1,再以F1做父本与甲回交.

①若F2中,表现型及比例为全为矮化,则基因b;a位于同源染色体上.

②若F2中,表现型及比例为正常:矮化=1:1,则基因b;a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故答案为:

(1)重复。

(2)4

(3)3:2:3

(4)父本①全为矮化②正常:矮化=1:127、YyDd3AaBB2:9:3将褐色鼠和黑色鼠分开圈养,看谁的后代发生性状分离褐色雄性×黑色雌性【分析】【分析】1、单独考虑一对相对性状,两只黄色短尾鼠经多次交配,F1中黄色:灰色=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