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15篇_第1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15篇_第2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15篇_第3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15篇_第4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15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汇总15篇

二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篇1

说课内容:

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数学(青岛版)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信

息窗2《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年级下册第七单

元《乘法的初步认识》、本册第一、三单元《表内乘法》和本单

元信息窗1《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基础上学习的。同时本节

课的内容又为学习第八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能利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熟练学

握用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过程与方法: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解决生活中简单的

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能熟练地用6〜9的乘法口诀正确求商。

教学难点:

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解决实际问题。

说课流程:

一、说学情

二年级学生思维方式主要还是形象思维,他们乐于探究,

渴望交流和教师的称赞,他们经历了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乘

法的初步认识》,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单元《表内乘法》、

第四单元《除法的初步认识》和本单元第一课时信息窗1的学

习过程。初步掌握了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本方法。

让学生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从方法上来讲,学生不会

有什么困难,但是这要建立在学生对乘法熟练掌握的基础上。

另外,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在一个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进行,对该

类问题的熟练解决也是本课教学的成败关键。

二、说模式

1、合作,就是要切磋学问,交流疑问,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2、探究,则是要求质疑问难,深入研究并解决问题。

3、自主,即主动,要主动地在数学实践中丰富数学素养,

提高数学能力。

三、说设计

1、前置学习:比比谁做的最快!

设计意图:以旧引新,通过知识的迁移,抓住新旧知识的连

接点,为下面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

2、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标本是什么吗?咱们和书上的小朋友一起

来制作标本吧。

设计意图:结合现实的生活场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自主学习

1.仔细观察情境图,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

2•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尝试着把你提出的数学问题解决出来吧。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有序的观察、发现数学信息,加强学生

的语言训练,沟通语文数学学科的联系,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及

听、说的能力,同时训练学生从活动中获取有效的数学信息的能

力。

4、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42朵花能做7件标本,做一件标本需要几朵花?

小组交流汇报独立解决

424-6=424-7=

我们的方法是口诀:六七四十二

小结: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那么商就是几。

小结:一句口诀可以求两道除法算式的商。

根据情景图,小组合作,提出问题并解决。

56片叶子可以做几件标本?

564-8-7(件)交流自己的想法。

72片叶子可以做几件标本?

724-9=8(件)使学生感受多种策略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落实教学3标的中心环节,本环节采

用“放”的形式,经过引导使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自主探究、

小组合作等活动,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获得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

和求商的方法。

5、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第一关我是小法官

设计意图:这道是基础题,为了加强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

第二关看谁算得快

设计意图:让学生练习一句乘法口诀可以列四道算式。

第三关我最棒

设计意图: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从而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生

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6、回顾整理内化提高

设计意图:引发学生对本课所学知识的思考,自主进行知识

的内化;教师总结和点评,对知识进行梳理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

的成就感。

二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篇2

一、说教材

《分香蕉》是北师大第三册第四单元的第4节新课,通过前

面3节“分桃子”、“分苹果”、“分糖果”内容的学习,学生

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等分活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这三节平均分

的活动,是在学生还不知道除法的情况下,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

发,在操作水平上解决除法问题的过程。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积

累了一些平均分的经验基础上开始认识除法的,从学生熟悉的

“分香蕉”的具体情境,抽象出除法算式,从而理解除法与平均

分的联系,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同时,介绍除法算式各部分的

名称,进一步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

二、说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以下四点:

1、使学生从“分香蕉”的具体情景中,抽象出除法算式,并

理解除法与平均分的联系,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

2、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并认识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

名称;

3、学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和结果;

4、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抽象概括能力。教学重点:

理解除法算式的意义,会将分的过程用除法算式表示。教学难点:

理解除法算式的意义,建立除法算式与平均分之间的联系。课前

准备:小棒20根、投影仪、课件等。

三、说教学

设计思路“课标”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

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

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基于这样的认识和本课学习内

容的特点,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如何突匕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他们

成为课堂的主角,主动投入地学习。在设计教学时我主要突出两

1、通过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填一填、分一分、圈一圈、画一

画等,帮助学生通过大量的感知,形成表象,在此基础上进行抽

象概括,初步建立等分活动与除法的联系,达到教学目标,突破

教学的重难点;

2、课前了解到学生对这部分知识在生活中已经知道了一点,

但有不全面,根据学生的个人知识和直接经验,所以在教学除法

算式的意义、读法等,我决定大胆放手让学生来说出新课的内容,

教师只是适当的指导、点拨。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

极性,又能很好地发挥学生的智慧,学生的兴趣就很浓厚。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故事引入(课件出示情境主题图)师:你

们瞧,这两只小猴皱着眉头正在发愁呢!猜猜它们是为什么事发

愁?(学生自由猜一下)对啊,它们正在为分面前的香蕉发愁呢。

猴哥哥和猴弟弟谁也不肯吃亏,想分的公平一些,你们说怎么分

才好呢?(引出平均分)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喜欢的动物故事引入新课,学生有了

生活经验,既喜欢,又能很好地发挥自己的智慧,学生的兴趣就

很浓厚C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平均分12根香蕉

(1)、分一分:

A、用12根小棒代替香蕉平均分成2份,请你分一分。

B、你能用一句简单的话把刚才分的过程和结果说一说吗?

(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6根)

(2)、如果又来了一只猴子,你怎么把这些香蕉平均分呢?

分的过程和结果又怎么说呢?独立分。

二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篇3

教学内容:

人教版实验教材第三册第54、55页。

教学目标:

1、知道2、3、4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初步认识2、3、4的乘

法口诀。

2、初步学会用2、3、4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会解诀简

单的用乘法计算的问题。

3、通过学习2、3、4的乘法口诀,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

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口诀的来源,掌握推导口诀的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每生小棒若干。

教学预设过程:

一、引入

谈话: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5的乘法口诀,今天这

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2、3、4的乘法口诀。

二、展开

1、师生共同学习2的乘法口诀。

(1)谈话:请大家跟老师拿出2根小棒,你能动手摆出一个

汉字吗?

师:谁来说说你摆了什么字?(学生汇报:可以摆“二”字,

“十”字等)

师:不管你摆的是什么字,我们都是用了几根小棒?也就是

几个几呢?(1个2)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一个字用了2根

就是1个2)

那么一共用了几根你能列出乘法算式吗?(指名回答:

1X2=22X1=2)谁能把这个算式用一句乘法口诀来表示?(一二

得二)

(2)下面大家再来摆一个和你刚才同样的字。提问:现在又

有几个几?(2个2)谁也能列出乘法算式?(2X2=4)谁来试

着编一句乘法口诀?(二二得四)

(3)小结:一起读读2的乘法口诀。想想我们是怎么编2的

乘法口诀?(2根2根摆一一说几个几一一列乘法算式一一编口

诀)板书:摆一说一列一编

2、小组合作探究3的乘法口诀。

(1)谈话:2的乘法口诀我们编出了两句,想一想3的乘法

口诀会有几句呢?(3句)下面我们小组两个人分工合作试着来编

一编3的乘法口诀。请同学们先看清楚屏幕上的要求,两个人再

摆一摆、编一编。

(2)小组两人分工合作尝试编3的乘法口诀。

要求:①小纽讨论:你们准备几根几根地摆?

②分工合作;摆一说一列一编。

③编好口诀后,两个人读一读。

师:刚才老师看到大家合作得都非常愉快,现在哪一组同学

愿意来汇报一下你们的学习成果?汇报的时候,老师还要看哪一

组的同学听得最认真!

(3)小组汇报,全班交流。(学生边汇报教师边演示课件)

(4)小结:全班齐读3的乘法口海边读边想:你有什么好

办法记住这些口诀吗?

4、独立试编4的乘法口诀°

(1)谈话:刚才我们一起合作编了2的口诀、3的口诀。现

在你们还想来编几的乘法口诀?(4的乘法口诀)那下面每个同学

都试着自己编一编4的乘法口诀,有困难的同学可以请同桌或老

师帮忙。

(2)动手操作,自主编口诀。

(3)汇报交流。下面哪位同学愿意来说一说你是怎样遍4的

乘法口诀的?(摆一说一列一编)追问:你是用几根小棒摆的?

(4)小结:观察4的乘法口诀,你发现了什么?

5、系统整理,学习1的口诀。

(1)谈话: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数的乘法口诀?

我们把学过的这些口诀,整理成口诀表。(学生汇报,教师课件演

示)

(2)师:仔细观察我们整理出来的口诀表,你发现了什么?

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3)学习1的乘法口诀:一一得一。谁知道“一一得一”是

什么意思?(1个1)

三、应用

师:我们班的同学可真了不起,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编出

了1-5的乘法口诀,而且我们编的乘法口诀和数学家们研究出来

的是一模一样的。来,一起用掌声来表扬一下自己吧?

1、对口决。下面我们一起来对一对口诀吧?首先老师出同学

对:(师出生对);同桌互对;指名上台当小老师和同学对。

2、真不错,熟练了乘法口诀,下面我们一起来算一算c(课件

出示)

3、动物过河。

同学们口算这么厉害,你们愿意来帮帮这些小动物的忙吗?

河里有许多石头,请小朋友们联系动物身上的数字和石头上的式

子或口诀连一连,就能帮这些小动物过河了。(课件出示练习)或

(学生打开课本57页独立练习,然后课件集体较对)

4、看谁写得又好又快又多。(课件出示动物图)

师:仔细观察这幅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学生说)从图

中你能列出哪些乘法算式?比一比谁最会动脑筋,写出来的算式

又对有多。(学生自主列式,集体板书交流。)

四、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这些乘法口诀可有用

了,以后计算的时候还会经常用到他们。

二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篇4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二年级上册第九单元《时、分、秒》的第三课时《秒的认识》C

一、说教材

这节课是九年制义务教育第一学段数与代数领域中的内容。

通过前两节课的实践活动,学生已对时、分持续的时间具有一定

感性体验,知道时与分之间的进率关系,本节课就是在此基础上

进行地顺势教学。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力求让他们在实际情境中,

了解时间单位秒,知道分与秒的进率关系,体验1秒及几秒的持

续时间,初步建立时间观念。培养学刍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同

时,也为三年级的后继学习《24时记时法》打下基础。

依据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以及儿童的心理特点,我确

定了以下教学目标,L认识钟面上的秒针,了解时间单位秒,知

道1分=60秒。2.在生活情境中体验一秒及几秒持续时间的长短,

初步建立秒的时间观念。初步培养学工的观察、交流、合作探究

能力,并有效地促进个性思维的发展。3.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

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积极、愉悦的数学情感。培养学生爱

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依据课程标准和本课的教学目标,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

初步建立秒的时间观念和探索分与秒的关系。

在教学信息和感知材料的呈现上,我选用了多媒体课件的演

示,这样更直观易懂,并分小组为学工准备了活动材料袋,同时

让学生准备各种各样的钟表C

二、说教法、学法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生活经

验基础上,让学生亲身经历体验、探索,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

模型。同时针对低年级学生学习比较积极但不稳定,知识和思维

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多数学生操作、口述、思考不能很好的结合,

缺乏有序性和准确性的这些情况,在教法和学法上,我注重丰富

学生对秒的长短的体验和联系实际生活,采用:情境教学、直观

演示、实验操作、游戏教学、体验感悟等来促进学生对新知的建

构和内化。

三、说教学过程

依据教材特点及小学生认知规律和发展水平,整个教学过程

安排了四个环节:

一、第一个环节是设景激趣.导入新课

首先,通过课件演示“春节晚会倒计时情景”,引出时间单位

秒。

然后,学生举例说出生活中还有哪些场合是用用秒来计时的,

结合学生的举例,课件播放火箭发射,跑步赛场,刘翔跨栏情景

等。同时揭示课题《秒的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录象,设置情境,自然的导入新课,一

方面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另一方面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探究知识的积极性,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使学

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二、第二个环节是自主探究体验新知

我打算分为5个小步骤来进行,在第一个小步骤认识秒针和1

秒中,首先让学生观察钟表面,认识秒针,看课件演示秒针走一

小格就是1秒,接着听秒针走动发出的声音,并让学生用一种声

音来表示1秒的长间,最后让学生介绍电子钟表上是怎样表示1

秒的,及其他表示1秒方式的钟表,如:摆钟、卡通表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秒针、听声音、模仿声音等一列多感官

的学习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第二个小步骤是体验1秒的长短,感受1秒的价值,首先让

学生做一个动作来表示1秒的时间,学生可能会拍一下手,眨一

下眼,跺一下脚等等让学生感受1秒的短暂,接着出示课件介绍

1秒在科技发达的现代工具在短短的1秒却能做很多事情,如:

喷气式飞机每秒约行500米,有的电脑一秒可以计算约3万亿

次等等让学生感受1秒的作用真大啊!相机出示:“一寸光阴一

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用声音和动作等来表示1秒的时间,

使学生有了具体的、物化的感受。增加感性认识,使学生在实际

动作中体验“1秒”的长短°同时通过课件让学生感受了1秒的

价值,增加了学生的知识积累,]

第三个小步骤是认识、体验几秒首先是认识几秒,设置问题

情境:秒针走1格就是1秒,那么春晚倒计时是从10开始,那它

走了几格呢?重复播放刚才倒计时的情景图,让学生经历10秒是

由10个“1秒,,组成的过程,学习计算几秒的方法。然后提出问

题让学生巩固计算几秒的方法。接着让学生体验几秒。如果不看

钟表,怎样知道一件事经过几秒呢,让学生想出估算几秒的方法,

如:数数、眨眼睛、拍手等,然后让一个学生跳绳20下,其他同

学用估算时间的方法估算出跳绳用的时间以及做游戏扳一次手腕

用的时间。[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估算用的时间,充分调动了学

生学生的兴趣,学生能以饱满的情绪投入到估算中,充分体验了

持续几秒的时间长短。]

第四个小步骤是探究1分二60秒。首先让学生听一段1分钟

的音乐,让学生在听的同时估算这段音乐用了多少秒。学生已经

有了上面估算的经验,应该说大部分同学都能估算得比较接近,

这个时候再让学生猜想1分等于多少秒,接着通过课件演示证实

学生的猜想。这个小步骤通过让学生在听音乐的情境中去估算、

猜想、验证等,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探索1分=60秒的活动

中来,再通过直观演示,加深了学生的认识。

三、第三个环节是综合实践学以致用

设计了三个层次性的练习,第一个是一个活动练习:首先让

学生们说一说在我们的生活中,几秒种可以做一件什么事情,接

着让学生分小组根据材料袋里的要求完成一件事情,看看用了多

少秒。通过这个练习的安排,让学生再次通过做和估加深了对秒

的持续时间的估算和体验,建立了秒的时间观念。第二个练习是

想想做做的第5题,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进行思考,让学生进

行一些简单推理,同时,在这个练习里增加了一个脑筋急转弯:

一个人唱一首歌要3分钟,5个人合唱这首歌要几分钟。培养学

生的发散思维。第三个练习是想想做做的第6题,可以先让学生

独立完成,再指名说说填空时的思考过程,在思考中有利于学生

巩固对时、分、秒这3个时间单位的认识,巩固对相邻时间单位

之间进率的认识。

四、第四个环节是全课总结课外延伸

在这个环节,我首先让学生去总结:说说如果回家让你向你

的爸爸、妈妈介绍你今天学到了什么,你打算怎么介绍?我会让

学生先在小组里说说,然后指名学生集体汇报。接着通过课件《秒

娃娃的悄悄话》对学生的知识进行了一定的延伸:介绍了有关秒

和时间,以及时间应用的课外知识,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激发

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同时也渗透了对学生时间观念的培养,

培养了学生珍惜时间的思想感情。

纵观整节课的设计,突出了让学士用体验的方法来学习,这

样,既体现的新课程的理念,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密

切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我预测学生能通过这一系列的体验活动,

对秒的时间认识能有一个深刻的体验。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一些

理解和设想,希望领导和老师多提建议。

二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篇5

1、9的乘法口诀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设

计”、“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四个部分进行说课。一、教

材分析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28的荚法口决的基础上进行教学

的,是学习乘法口诀的终结。教材情境图呈现的是凯蒂向中国小

朋友学剪纸的情境。图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通过引导学生

收集信息、提出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经历自主

编写口诀的过程,掌握9的乘法口诀。教学对象是二年级的学生,

学生已有了28的口诀的理解和编制经验,初步掌握了总结乘法口

诀的方法,许多学生对9的乘法口诀也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基

本具备了自己总结9的乘法口诀的能力。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

际情况,结合课程标准,我确立了本节课的教

2、学目标、重点和难点。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进

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学会9的乘法口诀,能运用口诀进行计算、

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运算能力02.过程与方法:在编口诀,记口

诀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经历观察、总结、概括的学习过程,体验

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发展学生推理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

观: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

的价值。9的乘法口诀及其意义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记忆9的

乘法口诀是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练习纸。二、教法、学法本节课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

为主导的原则,采用创设情境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相结合的教

学方法,引导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3、让学生在观察,总结、概括、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中,

自主学习、主动建构,形成对9的乘法口诀的完整的认知结构。

三、教学过程这节课以“让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为教学指

导思想,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成预设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

以下几个环节:(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上课开始,我用多媒体

出示教材的情境图,并简单介绍情境图中同学们的各项手工制作

活动,接着让学生观察情境图,提出问题:“一共可以剪出几个

灯笼?”引入本节课的教学。承接前面的教学情境,从学生熟悉

的手工制作入手,情境的引入自然、贴近学生生活,能够调动学

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二)合作探索,学习新知为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了五个

4、环节。L独立思考,解决问题。首先,我引导学生独立解

决问题,由于学生知识经验不同,有的学生可能会用口诀计算出

结果,有的学生可能不会算。针对学士可能出现的这两种情况,

我借机出示表格引导学生“借助表格推算一共可以剪出几个灯

笼。”引入下一环节的教学,同时为进一步理解口诀、编写口诀

奠定基础。然后让学生独立填写表格,先这样引导:“1串灯笼有

9个,1个9是9。2串灯笼有几个?2个9是几?你是怎么算出

来的?”引导学生借助依次顺加的方法进行计算,再顺势追问:

“3个9是几?4个9是几?5个9?6个9呢?想不想自己算一

算?拿出表格算一算,填一填。”最后进行班内交流,并小结:

“9个9是81,所以一共可以剪出8

5、1个灯笼。”让学生利用连续加9推算得数的方法得到一

共有81个灯笼的答案,不仅是验证结果的正确,同时引导学生体

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为进一步理解口诀的意义、学习口诀奠定基

础。2.借助表格,学习口诀。我引领学生经历了三个层次。(1)编

写口诀。在学生利用表格推算出“一共可以剪出81个灯笼。”后,

引导学生:“我们就用表格推算出的得数来编写9的乘法口诀”。

然后先引领学生一起编写两句口诀:“1个9是9,谁能列出算

式?编出口诀?”接着放手让学生独立尝试编写9的乘法口诀。

(2)学习口诀。在学生独立编写口诀后,我引导学生交流:“1

个9是9,19=9,一九得九02个9是18,29=18,二九十八。你也

能像老师这样

6、把你编写的口诀介绍给大家吗?”让一名学生按几个9是

多少读表,边读边体会“几个9是多〃”,学习9的乘法口诀。

(3)理解口诀的意义。编写好口诀后,让学生一起读一读这些口

诀,并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每句口诀表示什么意思?”将口

诀意义的理解融入编写过程,放手让学生独立编写口诀,使学生

通过动脑、动口等多种感观参与学习活动,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口

诀意义的理解,不但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而且能加深理解。3.

导找规律,记忆口诀。我引领学生经历了四个活动。(1)独立思

考,发现规律。理解口诀意义后,我通过问题:“先来竖着观察,

读一读,边读边观察,9的口诀藏着什么规律?”引导学生思考,

同时课件出示口诀,将利于学生观察

7、的字圈划出来。(2)全班交流,学习规律。对于规律1:

相邻两句口诀相差9的学习,学生容易发现,但是表述不清楚,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这一规律,在学生回答后,我及时进行点拨,

并适时进行追问并小结:“二九表示几个9相加?三九表示几个

9相加?三九比二九多了一个9,那么得数就比上一句多了一个

9”o最后教师总结:“从上往下看,一句比一句多了1个9,那

么得数就比上一句的得数多了1个9,反过来呢?从下往上看,

一句比一句少了1个9,那么得数就比下一个得数少了1个9。”

对于规律2:“比整十少几”的规律的学习。鉴于这一规律不易发

现,我首先引导学生横着观察每一句口诀中藏着什么规律,然后

借助课件出示图片。边演示边提问:“一

8、排有10个方格,有几个灯笼?"“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引导学生发现一排是10个方格,空了1个。从图中就可以看出1

个9比10少1是9,所以一九得九。然后课件继续演示,引导学

生思考"2排有20个方格,2个9比20少几?你是怎么看出来

的?”学生通过观察发现2个9比20少2是18。“3个9比几十

少几?六九用几十减几等于几?如果想知道七九是多少?用几十

减几等于几?”通过图片的直观演示,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接着

让学生根据规律抽象出算式,并能脱离图片抽象出规律。对于规

律3:用手势记忆口诀的学习,我首先演示,边演示边说口诀,然

后提问:“谁发现了其中的奥妙?手指记忆法怎样记?”学生在

老师演示时也会跟着做,慢慢就

9、会发现规律,几九就把第几个手指弯下,弯下手指的左边

表示十位,右边表示个位。最终理解掌握手势记忆口诀的方法。

帮助学生理解规律,进而运用规律记忆口诀是本节课学习的重点,

针对每种规律的特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通过多种活

动帮助学生理解、掌握规律,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推理概括的

能力,加深学生对9的乘法口诀的理解。4.试一试:背口诀在学

习规律后,我设计了让学生根据规律记忆口诀的活动。目的是让

学生在找规律、用规律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有效记忆口诀,为熟

练运用口诀,提高运算能力奠定基础。5.应用9的乘法口诀解决

问题。在记忆了9的乘法口诀后,及时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墙上

一共挂了多少条鱼?”放手让学生独立解答

10,同时以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也就是求几个几”引导

学生思考:进一步在理解乘法意义的基础上,理解、运用口诀。

在学生解决问题后,引导学生:“我们学过加减法竖式的书写,

乘法也可以用竖式来计算,你能试着写一写吗?”在学生尝试乘

法竖式的写法后进行班内交流,然后由教师介绍乘法竖式及各部

分的名称。5,回顾反思,梳理建构本环节中,我借助板书,引领

学生对本节课的探究学习过程进行了回顾,然后进入自主练习,

巩固拓展环节。(三)自主练习,巩固拓展练习是学生巩固新知、

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

律,本着趣味性、思考性、针对性、应用性原则,我设计了以下几

个层次的练习:1.连一连。我先让学生

11、独立思考,再组织交流,引导学生说一说每道算式用的

是哪句口诀计算的。这道题是基础练习,检查了学生对所学9的

乘法口诀的掌握情况。2.帮妈妈解决问题。首先让学生独立解答,

然后组织交流,及时追问:用到了哪句乘法口诀?引导学生进行

巩固运用。多种形式的练习,引导学士在用口决的过程中,进一

步巩固9的乘法口诀,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

(四)课堂回顾,总结提升我提问: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有什么收获?引领学生从知识、方法、感受三方面全面回顾,梳

理学习收获,帮助学生积累学习经验,培养学生总结概括的能力,

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四、板书设计这是我

的板书设计,这样设计条理清楚,有利于帮助学生梳理知识。

二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篇6

一、教材

《7的乘法口诀》是冀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

书•数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58页的内容,教学对象是小学二年

级学生。本课是在学生掌握了2〜6的乘法口诀后,通过引导学生

总结出7的乘法口诀,以及应用训练的基础上教学的。

这部分内容是本册教科书的重点,教材加强了“口诀推导”

的教学,同时强化了动手、动脑练习,安排了四组综合练习及一

个单元的复习。目的是通过各种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本单元所学

的知识。教材从七星瓢虫身体上的黑点入手,在数字7连加的基

础上,得出乘法算式,引导学生总结出7的乘法口诀。

二、教学目标

由于二年级学生处在低年级阶段,心理年级和理解能力都不

是很好,因此太过文字的教学,学生不容易理解和掌握,应该在

玩中学、做中学,通过一些简单的动手操作、娱乐,达到理解知

识,掌握知识,并学会运用知识的目的,所以我做了下列教学目

标的确定:

1、使学生经历推导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掌握并熟记7的乘

法口诀,能正确计算7的乘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知识

目标)

2、使学生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来源,认识7的乘法口诀之间

的联系,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技能目标)

3、通过学生自编乘法口诀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来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态度,并获得成功

的体验。(技能目标)

4、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

的问题。并通过讲解七星瓢虫是益虫,让孩子要有爱心,懂得爱

护瓢虫。(情感目标)

三、教学重难点

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学习心理、认知规律,结合本课知识特点

及课程标准的要求,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形成成过程,能用口诀正

确计算7的乘法°

教学难点: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并记住7的乘法口诀,

学会用口诀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教法

依据《新课标》变注重知识获得的结果为注重知识获得的过

程的教育理念,以学生发展为立足点,以自主探究为主线,采用

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推导7乘法口诀时,采用实践探索法(动手

数),让学生感知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学得有亲切感。在习题

练习中通过观察比较,让学生能正确运用。在交流总结时采用演

绎概括法,引导学生总结出口诀特点。具体的教学中还注意两点:

一是:发扬教学民主,用赞许、激励、表扬,体验成功,创设

情境等方式,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二是:合理应用电子教手段,通过多元教学,引导学生主动

学习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五、学法

由于二年级学生心理渐趋稳定,可以熟练地做自己想做的事,

并出现竞争意识。因此,学法上我会采用:

(一)学生观察图画,共同讨论,在自主探索中把感性认识

上升到理性认识。

(二)在作业练习中运用学习成果,把数学知识利用到现实

生活中。

(三)学生共同合作,相互交流的学习方式。(四)学生自

编口诀,并给与适当鼓励、表扬。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揭示课题

回顾已学广6的乘法口诀,从展示七星瓢虫图片过渡到7的

乘法口诀(板书课题)(二)动手操作自主探究第一部分(知识

获取)

1、首先出示准备好的七星瓢虫图片,数一数,1只七星瓢虫

身上有几个黑点。

2、提问:①1只七星瓢虫身上有7个黑点,就是1个7,2只

七星瓢虫身上是几个7相加?鼓励学生列乘法算式。想一想,这

句口诀还能计算哪个乘法算式?

板书:3个7相加7X3=213X7=21三七二H^一

②如果有3只7星瓢虫、4只7星瓢虫……7只7星瓢虫,各

有多少个黑点呢?

③完成给出的附表,

黑点的点数:7、14、21、28、35、42、49

3、完善7的乘法口诀,引导学生让学生尝试编出乘法口诀。

板书:《7的乘法口诀表》

(这里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

学习,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要,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发展,学

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得到充分体现。在交流时,不仅要让学生积

极地陈述自己的观点和思考过程,还要让学生在倾听的过程中,

不断完善、优化自己的思维过程。)

第二部分(巩固练习)出示课件:

1、圈一圈,填一填。

观察一幅图,说说从图上看懂了些什么?同桌兼相互问答,

后抽学生回答,说说利用的是哪句口诀计算的。(强调这一

幅图可以有两个不同的算式并且用一句口诀来计算。)2、孔雀开

屏:

先让学生自己在课本中填写,然后指名学生说说是如何得到

的答案,强调可以用一句口诀来计算。3、拓展练习:

看谁做得又快又准,集体订正。(鼓励表扬,发扬榜样,竞争

作用)

七、板书

《7的乘法口诀表》

八、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高兴的事儿?还有什么遗

憾的事儿?

本节课的设计,我力图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兴趣出发,

让学生在图画和故事情境中学习,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

边,生活中处处都隐藏着乘法口诀。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

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以上就是我说课的所有内容,谢谢大

家!

二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篇7

教材分析:

《花园》一课是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第七课的

内容。是学生在认识平均分与除法意义的基础上学习的。倍是一

个生活中常用的概念,教材没有给它下定义,而是结合花园的具

体情境,让学生通过摆一摆、圈一圈、填一填等实践操作活动,

体会倍的意义。对倍的意义的理解,教材要求学生既学会画图表

征,而且能用算式求解,有意识地渗透形数结合的数学思想。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倍的意义。

2、会用图示或除法求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

3、让学生通过摆一摆、圈一圈、填一填等数学活动发展学

生的数感,

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倍的意义。

教学教法:

新课程标准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根据这个教学理念,

这节课我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和动手操作法。由学生熟悉的、感兴

趣的生活情境引入,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倍的意义。同时让

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时时处处有数学,以激起学

生强烈的研究兴趣,从而主动探究。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思

考、交流等学习活动,感受倍的含义,建立倍的概念,并初步学

会运用倍的含义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倍数问题。把学习主权交给学

生,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使课堂成为

师生情感交流、知识智慧共享的园地。

教学学法:

《新课程标准》要求确立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建立学

生自主合作、发现以及探索学习机制,实现学习方法的多样化,

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发挥,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

值观的整体发展。根据这一要求,在设计这节课时,我把动手实

践、自主探索、小组合作、生生互动作为学生学习的方式,让学

生通过摆学具、独立思考、讨论交流,经历知识的产生、形成过

程,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数学活动中,获得数学知识。激发了学生

学习数学兴趣与热情,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和魅力。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创设情景

(放音乐)一阵雷雨过后,天气晴朗了,森林里许多小动物

都高兴出来玩耍!它们是谁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多媒体

图画)谁来介绍一下?有那些小动物?它们各有多少只?

二、探索新知,构建倍的概念

1、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能不能用一句话来说一说小猴子和小鸭子的只数

关系。比较两个数除了求和、比多少的关系,还有另外一种关系

叫做倍。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倍的认识

2、构建倍的概念

体会倍的意义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我设计3个教学层次,

层层递进帮助学生体会倍意,相信学工一定会突破这个学习的难

占o

八、、o

第一层教学:初步体会倍含义

同学们!刚才通过数一数,我们知道猴子有几只?鸭子有几

只?如果我们用圆片代替猴子数和鸭子数,猴子摆几个圆片,鸭

子呢?学生回答,老师在黑板上摆。(分2行,第一行摆猴子,第

二行摆鸭子)

如果把3只猴子看作一份(老师在黑板把表示3只猴子的圆

片画一圈),鸭子的只数有这样的几份呢?(先让学生说一说r再

让个别学生到黑板分一分)

接着要求全体学生用圆片代替小猴子和小鸭子摆一摆、分一

分、想一想,说一说。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去体会,如果把3只

猴子看作一份,小鸭的只数有这样的2份,算式是:63=2,老

师引导学生说:鸭子数是猴子数的2倍。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倍的含义,我给学生设疑:鸭子数是

小猴子数的2倍,是把什么看作一份?再什么有这样的几份?目

的让学生明确如果用倍来描述两个数量间的关系,首先要知道以

谁为标准,也就是说把谁看作一份,再看与它比较的量有多少个

这样的一份。

第二层教学:加深对倍的认识

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摆一摆、分一分发现鸭子数是猴子数

的2倍,小鸡数是松鼠数的几倍呢?(老师把问题板书在黑板)

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并说出理由。

先要求学生画小圆圈表示小鸡数和松鼠数,圈一圈、填一填,

数形结合体会小鸡数是小松鼠数的几倍,然后小组交流,全班交

流。

第三层教学:放手让学生寻找倍数关系的问题

有了前面两个环节的动手操作,此时就可以让学生尝试从动

手操作活动中走出来,让他们在情境图中直接寻找用除法解决问

题。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对倍有了初步的认识,当两上数在比

较时,如果把一个数看做一份,而另一个数是有这样的几份,就

是它的几倍。下面请同学先算一算,填一填,再说一说

(3)请你再提出一个可以用除法解决的问题,并尝试解答。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体会应用倍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

趣,提升解决问题的灵活性,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三、运用倍的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根据课本的练习编排,我设计了闯三关练习,让学生带着兴

趣,玩中学,学生在轻松而又带有竞争性中解决有关倍的数学问

题。

1、第一关比速度

2、第二关比高矮

3、第三关比记忆

同学们每天都看天气预报吗?还记得最近的天气吗?看图理

解,寻求要解决的问题。

设计意图:《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能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例,

会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数据的过程,所以本环节试图培养学生

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而且让学生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

四、全课总结

说一说你这节课有哪些收获。老师归纳:当两上数在比较时,

如果把一个数看做一份,而另一个数是有这样的几份,就是它的

几倍。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交流后,学工自己试着归纳来完成的,

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总结的能力。同时,也让学生回忆了这节课

的学习历程和研究的成果,这样做更体现了过程。

整堂课的设计,由生活情境导入,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倍,再

通过动手操作理解倍,解决有关倍的知识,最后到生活中寻找倍,

层层递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研究性学习,在探究过程中主

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五、教学效果预测

在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

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

学的重要方式。在本课时中,倍这个概念,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

说显得比较抽象。那么如何突破这个教学上的重点呢?在教学时,

在具体的情况中摆一摆、圈一圈的操作活动中探索新知。在操作

活动中突破难点时,我设计了3个层次。

(一)帮助学生理解倍含义。在这个环节上,首先由学生在

情境图中收集数学信息,并根据收集的信息用小圆片代表小鸭、

猴子来摆一摆。这些环节学生们都是可顺利完成的,但在揭示倍

的含义时,就需要老师来帮一帮。这时我就通过和学生一同摆一

摆、圈一圈来到确定如果把代表猴子的3个小圆片看成1份,那

么代表小鸭的6个小圆片就可以看成这样2份,从而推导出小鸭

数是猴子的2倍。

(二)辅助学生加深对倍的认识。在上一个环节,学生对倍

的含义有了一些了解,那么要求小鸡数是松鼠的几倍时,我就引

导学生先独立用画小圆圈代表松鼠数和小鸡数,然后圈一圈,与

同桌说一说,集体反馈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列式,算式中各个

数字的含义。

(三)放手让学生寻找倍数关系的问题。有了前面两个环节

的动手操作,此时就可以让学生尝试从动手操作活动中走出来,

让他们在情境图中直接寻找用除法解决问题。设计了这样3个层

次的教学,对于倍这个比较抽象的概念,采用层层递进的方法后,

相信学生一定会突破这个学习的难点。

二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篇8

一、说教材《分香蕉》是北师大第三册第四单元的第4

节新课,通过前面3节“分桃子”、“分苹果”、“分糖果”内

容的学习,学生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等分活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这三节平均分的活动,是在学生还不知道除法的情况下,从已有

的.生活经验出发,在操作水平上解决除法问题的过程。这节课是

在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平均分的经验基础上开始认识除法的,从

学生熟悉的“分香蕉”的具体情境,抽象出除法算式,从而理解

除法与平均分的联系,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同时,介绍除法算

式各部分的名称,进一步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

程。

二、说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以下四

点:

1、使学生从“分香蕉”的具体情景中,抽象出除法算式,并

理解除法与平均分的联系,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

2、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并认识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

名称;

3、学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和结果;

4、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抽象概括能力。教学重点:

理解除法算式的意义,会将分的过程用除法算式表示。教学难点:

理解除法算式的意义,建立除法算式与平均分之间的联系。课前

准备:小棒20根、投影仪、课件等。

三、说教学设计思路“课标”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

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基于这样的认识和

本课学习内容的特点,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如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

位,使他们成为课堂的主角,主动投入地学习。在设计教学时我

主要突出两点

1、通过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填一填、分一分、圈一圈、画一

画等,帮助学生通过大量的感知,形成表象,在此基础上进行抽

象概括,初步建立等分活动与除法的联系,达到教学目标,突破

教学的重难点;

2、课前了解到学生对这部分知识在生活中已经知道了一点,

但有不全面,根据学生的个人知识和直接经验,所以在教学除法

算式的意义、读法等,我决定大胆放手让学生来说出新课的内容,

教师只是适当的指导、点拨。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

极性,又能很好地发挥学生的智慧,学生的兴趣就很浓厚。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故事引入(课件出示情境主题图)师:

你们瞧,这两只小猴皱着眉头正在发愁呢!猜猜它们是为什么事

发愁?(学生自由猜一下)对啊,它们正在为分面前的香蕉发愁

呢。猴哥哥和猴弟弟谁也不肯吃亏,想分的公平一些,你们说怎

么分才好呢?(引出平均分)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喜欢的动物故事引入新课,学生有了

生活经验,既喜欢,又能很好地发挥自己的智慧,学生的兴趣就

很浓厚°(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平均分12根香蕉(1)、分一分:A、用12根小棒代替

香蕉平均分成2份,请你分一分。B、你能用一句简单的话把刚

才分的过程和结果说一说吗?(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

份6根)

(2)、如果又来了一只猴子,你怎么把这些香蕉平均分呢?

分的过程和结果又怎么说呢?独立分一一同桌互相说。(3)、你

还会把这12根香蕉平均分成几份?独立分一一自己轻轻说一一

全班交流

2、认识新朋友

(1)、师:像这样“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6根”

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你知道怎么写吗?124-2=6(根),12、

2、6分别表示什么?♦表示什么意思?这个算式表示什么?这

个算式你会读吗?

(2)、那么“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3份,每份4根”的除法

算式怎么列呢?你能说说它各部分的含义吗?下面的几种平均

份又怎么列除法算式?请你写在本子上。

(3)、观察这几个除法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4)、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名宅,除法算式这几部分也有

它自己的名字,谁能来当小老师说一说?

[设计意图]通过帮猴子分香焦把学生吸引到数学的活动中

来,然后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分一分,说一说等活动,使学生进一

步理解了除法的意义,掌握了平均分与除法算式的关系,并会读、

写除法算式,整个活动过程教师充分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尊重和

信任学生,为学生充分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提供了时间和空间。

(三)、游戏:闯关师:你们帮小猴解决了烦恼,他们非常感

谢你们呢!想邀请你们和它们一起去闯智力关,你们愿意去吗?

1、看图列式(课件)。2、说一说,分一分。(看课件说,在练习

纸上分一分)看算式分一分。104-5=()154-3=()204-4=

()[设计意图]:创设了“闯关”这个游戏,让学生在竞赛的

气氛中对学习的知识进行巩固练习应月。说一说、分一分这题是

看算式让孩子分图,是个逆向思维,有一定的难度,激起孩子的

挑战欲望,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算式和平均分的联系。

(四)、课堂总结:

1、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和大家分享一下。(机动)

2、排座位:马上就要召开校运动会了,准备邀请18位二年

级的家长来观看,校长把安排座位的工作交给我们班去完成,你

认为座位怎么排比较合适?说说你的理由。

板书设计分香蕉

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6根124-2=6(枝)

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3份,每份4根124-3=4(枝)

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12份,每份1根12・12=1(根)

……被除数除号除数商

二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篇9

一、说教材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62页《用乘法解决问题》。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

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根据理解题意学会用已学习得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

问题。

2、使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

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并且善于倾听

他人意见的良好习惯。

2、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功感受成功的喜悦。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难点:对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

四、说教学策略

1、学情分析

在本节课学习之前学生们已学习了1〜6的乘法口诀,对乘法

的意义都有了初步的认识,对加法和乘法的联系也有了一定的认

识,这些知识的学习为本节课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2、设计理念:

(1)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

教师进行数学教学时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不能死抠教

科书,应避免让学生死记枯燥的概念。这节课从学生的引入,就

选择有价值的教学内容为题材在教学过程中密切联系生活实际,

让学生自主的学习。

(2)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新课改积极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目的是让学生学

会学习。要切实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合作探究是重要的方

法之一。

3、教法

这节课我主要采用互动、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放手让学

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根据自己的学习体验,用自己的思维

方式通过师生、生生到动,合作,探究等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

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新知识。

4、说学法

课程标准指出必须转变学生旧的学习方式。本节课在学生学

习方法的引导上力求体现:在具体的旦活情景中,让学生亲身经

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探索成功的快乐;

通过师生,生生互动、探究、合作完善自己的想法,形成自己独

特的学习方法;通过灵活、有趣和富有创意的练习,提高学生解决

问题的能力;联系生活实际解决身边问题,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

趣。

五、教学流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复习1-6的乘法口诀,并开展不同的方式进行复习(读一读、

填一填),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也对学生前段时间的学习情

况有所了解。

(二)活动体验,学习新知

问题:有三排桌子,没排有五张,一共有五张。一共有多少

张?

通过提出这个学生熟知的生活实际问题进入新课,让学生找

一找题中的条件,需要解决的问题,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三)实践运用,发展新知

利用学生手头的水彩笔,来完成实践活动摆一摆,看一看,

说一说,并与同桌交流解决问题。

(四)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探索发现

利用教材例题来解决:

求几个相同数相加怎么列式计算用什么方法?

求几和几相加用什么方法?

还要通过反复的问答式理清思路。

(五)巩固练习

设计练习:1.5个6的和是多少?5与6的和是多少?

2、汉字“森”有几画?“品”“晶”的笔画来巩固所学内容。

3、桃花花瓣有多少瓣?

4、课本练习64页练习十四第五题。

二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篇10

一、说教材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20-22

页教材分析: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百以内的加减法,

也为今天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当然本节课的学习也是为了后面进

一步学习乘法做铺垫教学目标:

1.在认识几人几的基础上学习乘法的含义,知道乘法算式各

部分的名称,会读、写乘法算式C

2.能初步用乘法概念观察现象,在与加法的比较中体会用乘

法写比较简便。

3.培养学生的观察推理能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及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在认识几个几的基础上学习乘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乘法算式。

教学准备:准备交互式多媒体课件、卡片、实物等,生准备20根

小棒。

二、说教法与学法

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心里、认知规律特点,我采用创设

情境,引导探究的方法,同时注重运用观察法和讨论法进行教学。

在学法上准备采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

三、说教学过程

L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你们一起去看一看欢乐牧场好吗?出示例

1图片,提问:(1)图中几处有小白兔?每处有几只?一共有几个2

只?求一共有多少只小白兔怎样算?板书:2+2+2=6(只)

(2)图中几处有小鸡?每处有几只?一共有几个3只?求一共有

多少只小鸡,怎样算?板书:3+3+3+3+=12(只)(3)老师指着算式

提问:

这两个算式里加数分别都是几?是几个几相加?是多少。

(4)小结:求小白兔一共有多少只?就是求3个2只一共是多

少,可以用连加来算。求小鸡一共有多少只,就是4个3只一共

是多少,可以用4个3连加来算。2.教学“试一试”出示例1图

提问:大家看一看横放的小棒是一组一组放的,大家看看每

组有几根?一共多少组?求一共有多少根?怎样算?学生填书,完成

“试一试”,集中交流。3、教学“试一试”出示例2图

(1)你能求出一共有多少台电脑吗?(板书:2+2+2+2=8)

2+2+2+2=8,表示几个几相加,得几?

(2)老师说明:4个2相加得8,还可以用乘法计算,写成

2X4=8,像2X4=8这样的算式,是乘法算式,这个符号(“指X”)

叫乘号(板书:乘号),可以这样写(示范写“X”)。

(4)4个2相加得8,不仅可以写成2X4=8,还可以写成4X2二8,

谁会读这个算式?乘法算式和加法算式一样,各部分都是有名称

的,谁先来说说加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学生答老师板书:2+2+2+2=8(加数)(加数)(加

数)(加数)(和)

老师说明:在乘法算式中,等号前面的数叫乘数,等号后面

的数叫积。板书:4义2二8(乘数)(乘数)(积)

同桌同学互说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谁能说说2X4=8

这一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5)老师小结:求一共有多少台电脑,就是4个2相加是多

少,不仅可以用加法计算,而且可以用乘法计算,可以写成

“2X4=8”或“4X2=8”,读作:“2乘4”,“4乘2”,等号

前面的叫乘数,等号后面的叫积。

4.教学“试一试”出示例3图(1)出示例图,自己先说说图

,忌、O

(2)提问:图中有几组小鸡?每组有几只鸡?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