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德州市2023-2024学年高考临考冲刺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1页
山东德州市2023-2024学年高考临考冲刺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2页
山东德州市2023-2024学年高考临考冲刺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3页
山东德州市2023-2024学年高考临考冲刺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4页
山东德州市2023-2024学年高考临考冲刺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德州市2023-2024学年高考临考冲刺化学试卷

注意事项

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亳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

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亳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4且&粒子(”162+)含

A.2NA个a粒子B.2NA个质子C.NA个中子D.NA个电子

2、下列有关物质的描述及其应用均正确的是()

A.Al、AI2O3、Al(OH)3、NaAKh均能和NaOH溶液发生反应

B.NazOz中含有02,所以过氧化钠可为潜水艇舱提供氧气

C.FeCh具有氧化性,用FeCb溶液刻蚀印刷铜电路板

D.Na、AkCu可以分别用电解冶炼法、热还原法和热分解法得到

3、下列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煤的干储B.石油的分储C.石油裂化D.石油裂解

4、下列化学用语的表述正确的是

A,离子结构示怠图:,可以表示择02,也可以表示

B.比例模型:J可以表示甲烷分子,也可以表示四氯化碳分子

C.氯化核的电子式为:[H:N:Hp「

D.二氧化碳分子的比例模型是:QO

5、下列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A.长期放置的苯酚晶体变红B.硝酸银晶体光照后变黑

C.氢辄化亚铁变灰绿再变红褐D.二氧化氮气体冷却后变淡

6、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二氧化硫能够杀死会将酒变成醋的酵母菌

B.二氧化碳可以作为温室大棚里的气态肥料

C.可以用熟石灰鉴别所有的氮肥和钾肥

D.蔗糖、淀粉、纤维素都属于糖类物质

7、实验室用纯净N2和H2合成NH3(N2+3%一定条件下2NH3)时,是先将分别制得的含水蒸气的W和H?通过如图

所示的装置。下面是对该装置作用的几种叙述①干燥气体②混合气体③观察气体的流速。正确的是

A.只有①B.只有①和②C.只有①和③D.①②®

8、下列有关有机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淀粉、蛋白质和油脂都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乙烯、苯和乙醇均能被酸性高镒酸钾溶液氧化

C.绝大多数的酶属于具有高选择催化性能的蛋白质

D.在FeBr,的催化作用下,苯可与溟水发生取代反应

9、关于“植物油”的叙述错误的是()

A.属于酯类B.不含碳碳双键

C.比水轻D.在碱和加热条件下能完全水解

10、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滨水中存在Bo+HzOUHBr+HBrO,当加入硝酸银溶液并静置后,溶液颜色变浅

B.反应CO(g)+NO2(g)UCO2(g)+NO(g)+Q,Q>0,平衡后,升高温度体系颜色变深

C.用饱和食盐水除去。2中的HC1

D.合成氨反应中,为提高原料的转化率,可采用高温加热的条件

11、无法实现的反应是

A.酸和酸反应生成酸B.只有氧化剂的氧化还原反应

C.盐和盐反应生成碱D.一种碱通过化合反应生成一种新的碱

12、01nujL/L醋酸用蒸馆水稀释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离程度增大,H+浓度增大B.电离程度减小,H+浓度减小

C.电离程度增大,H+浓度减小D.电离程度减小,H+浓度增大

13、H2sCh水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H2S0kTH++HSO3-和HSCV-FF+SOj2-,若对H2s(h溶液进行如下操作,

则结论正确的是:()

A.通入氯气,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增大

B.通入过量HzS,反应后溶液pH减小

C.加入氢氧化怵溶液,平衡向右移动,pH变小

D.加入氯化铁溶液,平衡向右移动,会产生亚硫酸铁沉淀

14、某温度下,将CL通入KOH溶液中,反应后得到KQ、KC1O>KCIO3的混合液,经测定CIO•和CKh-个数比为

1:2,贝!CL与KOH溶液反应时,被还原的氯与被氧化的氯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21:5B.4:1C.3:ID.11:3

15、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向A1(NO3)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P+4OH~===AIO2+2H2O

+

B.向水中通入NO2:2NO2+H2O===2H4-NO3+NO

C.向NH4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HCO34-OH===CO32+H2O

D.向酸性K2O2O7溶液中加入NaHSCh溶液将+6价Cr还原为©产:311§03-+52072—+511+===3§042-+253++41120

16、菇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内,关于下列菇类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a和b都属于芳香危

B.a和。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上

C.在一定条件a、b和c均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D.b和c均能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17、设N,、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1L2LNO2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目为NA

B.ImoNNe和2?Ne的混合物中含有的中子数目为IONA

C.8.4gNaHCO3和MgCCh的混合物中含有的阴离子数目为O.LVA

D.已知某温度下硼酸(H3BO3)饱和溶液的pH=4.6,则溶液中H+的数目为IXIOMVA

18、一种钉(Ru)基配合物光敏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示意图如下。

迎合物讷TiO?镇Pt导电玻璃

透明导电欣瑞

电池工作时发生的反应为:

Ru11±ARu»*(激发态)

Ru11*->Ru,n+e'

h+2e->31

Ru,n+3I->Run++h

下列关于该电池叙述错误的是()

A.电池中镀Pt导电玻璃为正极

B.电池工作时,「离子在镀Pt导电玻璃电极上放电

C.电池工作时,电解质中I一和b一浓度不会减少

D.电池工作时,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19、通过加入适量乙酸钠,设计成微生物电池可以将废水中的氯苯转化为苯而除去,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

的是

QQ

CI和Q

A.b极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B.一段时间后b极区电解液的pH减小

C.H+由•极穿过质子交换膜到达b极

D.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20、在lOOkPa时,lmolC(石墨,s)转化为ImolC(金刚石,s),要吸收L895kJ的热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刚石和石墨是碳元素的两种同分异构体

B.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1molC(石墨,s)比1molC(金刚石,s)的总能量低

D.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是物理变化

21、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2

A.向NaAKh溶液中滴入NaHCCh溶液:A1O2+HCO3+H2O=AI(OH)3j+CO3

+

B.与浓盐酸混合加热:MnO2+4H+4Ci△M11CI2+CI2T+2H2O

2++3+

C.FeSO』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H2O2:Fe+H2O2+2H=Fe+2H2O

2++

D.Ca(HCO3)2溶液中力口入过量氨水:Ca+HCO3+NH3H2O=CaCO31+H2O+NH4

22、下列各反应对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次氯骏的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硫CIO+H2O+SO2-HCIOiHSOj'

2+2

B.向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钙溶液2HCOa+Ca+2OH-CaCOjI+2H2O+CO3-

2++

C.氢氧化钢溶液与硫酸溶液反应得到中性溶液Ba+OH+H+SO?->BaSO4I+%O

-2

D.50111LImol/L的NaOH溶液中通入0.03molH2S:5OH+3H2S-*HS+2S+5H2O

二、非选择题(共84分)

R

23、(14分)己知NaOflUO0f水杨酸酯E为紫外吸收剂,可用于配制防晒霜。E的

ZKviljv11。一、一■・♦K一Lnjvri-C

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囚陪回答匕回廿吗

COOII________IpI

^^OII9LEJ

水杨酸

已知D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30。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一元醇A中氧的质量分数约为2L6%。则A的分子式为,结构分析显示A只有一个甲基,A的名称

为;

(2)B能与新制的Cu(OH”发生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写出C结构简式:;若只能一次取样,请提出检验C中2种官能团的简要方案:;

(4)写出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水杨酸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a)分子中有6个碳原子在一条直线上;

(b)分子中所含官能团包括短基和羟基

(5)第④步的反应条件为;写出E的结构简式。

24、(12分)含氧有机物甲可用来制取多种有用的化工产品,合成路线如图:

Oil

已知:"川心-…

2110H+

II.RCOOHS(K1.RCOC1KCH»RCOOIV(R、R,代表炫基)

(1)甲的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写出检验该官能团常用的一种化学试剂的名称_。

(2)写出己和丁的结构简式;己丁_。

(3)乙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属于甲酸酯,含酚羟基,且酚羟基与酯的结构在苯环邻位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一种。

(4)在NaOH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时,丁与辛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一。

(5)庚与M合成高分子树脂的化学方程式为

25、(12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在习题解析中看到:“SO2通入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是因为在酸性环境中,NOy

将SOF氧化成SO,?-而产生沉淀”。有同学对这个解析提出了质疑,“因没有隔绝空气,也许只是6氧化了SO3、

与NO3・无关”。于是做了“SO2通入Ba(NCh)2溶液”的探究实验,用pH传感器检测反应的进行,实验装置如图。回

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一。

(2)实验小组发现装置C存在不足,不足之处是一。

(3)用O.lmol/LBaCh溶液、0.1mol/LBa(NO3)2溶液、食用油,配制4种溶液(见下表)分别在装置C中进行探窕实

验。

编号①②③④

煮沸过的BaCb溶液煮沸过的Ba(NO3)2溶

未煮沸过的BaCL溶未煮沸过的Ba(NOj)2

试剂25mL,再加入食用油液25mL,再加入食用

液25mL溶液25mL

25mL油25mL

对比①、②号试剂,探究的目的是

(4)进行①号、③号实验前通氮气的目的是一。

(5)实验现象:①号依然澄清,②、③、④号均出现浑浊。第②号实验时C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一。

(6)图1・4分别为①,②,③,④号实验所测pH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根据以上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

26、(10分)甘氨酸亚铁[(NH2cH2C00)2Fe]是一种补铁强化剂。实验室利用FeCOs与甘氨酸(NH2cH£00H)制备甘氨酸亚铁,

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夹持和加热仪器己省略)。

①甘氨酸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甘氨酸亚铁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

②柠檬酸易溶于水和乙醇,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和酸性。

实验过程:

I.装置C中盛有17.4gFeCO3和200mLl.Omol-L甘氨酸溶液。实验时,先打开仪器a的活塞,待装置c中空气排净后,

加热并不断搅拌;然后向三颈瓶中滴加柠檬酸溶液。

II.反应结束后过滤,将滤液进行蒸发浓缩;加入无水乙醇,过滤、洗涤并干燥。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与a相比,仪器b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o

(2)装置B中盛有的试剂是:;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3)向FeSO,溶液中加入NHMCO3溶液可制得FeCO3,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过程I加入柠檬酸促进FeCOs溶解并调节溶液pH,溶液pH与甘氨酸亚铁产率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pH过低或过高均导致产率下降,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柠檬酸的作用还有。

(5)过程II中加入无水乙醇的目的是。

(6)本实验制得15.3g甘氨酸亚铁,则其产率是_____%。

27、(12分)B.[实验化学]

丙焕酸甲酯(CH三C—COOID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沸点为1。3~1。5七.实验室制备少量丙块酸甲酯的反

应为

浓HSO4

CH=C-COOH+CHQH-久~~>CH=C—COOCHA+HZO

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在反应瓶中,加入14g丙快酸、50mL甲醇和2mL浓硫酸,搅拌,加热回流一段时间。

步骤2:蒸出过量的甲醇(装置见下图)。

步骤3:反应液冷却后,依次用饱和NaCl溶液、5%Na2c溶液、水洗涤。分离出有机相。

步骤4:有机相经无水Na2s04干燥、过滤、蒸馆,得丙快酸甲酯。

(1)步歌1中,加入过量甲醇的目的是

(2)步骤2中,上图所示的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蒸馈烧瓶中加入碎瓷片的目的是一

(3)步骤3中,用5%Na2c03溶液洗涤,主要除去的物质是一;分离出有机相的操作名称为

(4)步骤4中,蒸储时不能用水浴加热的原因是________,,

28、(14分)氢氟酸可用于半导体工业,也常用来蚀刻玻璃,其刻蚀反应原理如下:6HF+Na2SiO^2NaF+SiF4T+3H2O

完成下填空:

(1)根据HF的一(选填编号)大于HzO,可推断氟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氧元素。

a.酸性b.熔沸点c.稳定性d.键的极性

(2)SiFj与甲烷结构相似,SiF4是含一键的一分子(均选填“极性”或“非极性刻蚀反应中的三种元素可组成同

时含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化合物,该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3)Si原子核外电子有一种不同能量的电子,其中最高能量的电子处于一轨道。

(4)在相同条件下,Na2SiO3>CaSiO3分别与等浓度等体积的氢氟酸反应,两个反应原理相似,但前者的反应速率明

显大于后者。原因是一o

(5)同浓度的H2s03和HF两溶液的pH为:H2s03—HF(选填“〉”或"V”)。浓度均为O.Olmol他的H2s和HF

2

的1L混合溶液中,通入0.02molNH3充分反应后,SO3.HSO3\F\NH4+浓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为:—。

2

己知:H2SO3^1=1.54x10Ki2=1.02xl07;HFK=6.8xl()4;NH3-H2O^i=1.8xl0\

29、(10分)镒酸锂离子蓄电池是第二代锂离子动力电池。一种以软钛矿浆(主要成分为MnOz,含少量Fe2<h、FeO、

AI2O3.SiO2等杂质)为原料制备铳酸锂的流程如图所示。

(1)溶浸生产中为提高SO2回收率可采取的措施有_(填序号)

A.不断搅拌,使SOZ和软锌矿浆充分接触

B.增大通入的流速

C.减少软铳矿浆的进入量

D.减小通入SO2的流速

(2)已知:室温下,Ksp[Al(OH)3]=lxlO-3\Ksp[Fe(OH)3]=lxlO-39,pH=7.l时Mn(OH)2开始沉淀。氧化除杂时(室温)

除去MnSO4液中的Fe3\AM使其浓度小于lxl06mol/L),需调节溶液pH范围为一。

(3)由硫酸钵与K2s208溶液常温下混合一周,慢慢得到球形二氧化钛(MnCh)。请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将MnCh和Li2c()3按4:1的物质的量比配料,混合搅拌,然后升温至600cs750C,制取产品LiMgCh。写

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镒酸锂可充电电池的总反应为:Lii.xMiuCh+LhC彳三+LiMn2O4+C(0VxVl)

①充电时,电池的阳极反应式为_,若此时转移ImolD,则石墨电极将增重_g。

②废旧胃酸锂电池可能残留有单质锂,拆解不当易爆炸、着火,为了安全,对拆解环境的要求是一,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B

【解析】

4。

A.4goi粒子(,He?*)的物质的量为一;=lniol,共有NA个a粒子,故A错误;

4g/mol

4g

B.1个4池2+含有2个质子,48口粒子(』正2+)的物质的量为7~—=111】01,共有2NA个质子,故B正确;

4g/mol

4g

C.1个%产含有2个中子,ga粒子(4产)的物质的量为1一^Imol,共有2NA个中子,故C错误;

4g/mol

D.,He2+中没有电子,故D错误;

正确答案是Bo

【点睛】

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综合应用,注意掌握分子、原子、原子核内质子中子及核外电子的构成关系。

2、C

【解析】

A、NaAKh与NaOH不反应,故A不正确;

B、NazOz为离子化合物,含O元素,不含02,但用过氧化钠可为潜水艇舱提供氧气,故B不正确;

C、Cu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铜、氯化亚铁,利用氧化铁的氧化性,用FeCb溶液刻蚀印刷电路板,故C正确;

D、Al活泼性很强,用电解熔融氧化铝的方式制备,所以Na、Al、Cu可以分别用电解冶炼法、电解冶炼法热分解法

得到,故D不正确;

故选C。

3、B

【解析】煤的干储有苯及苯的同系物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误;石油的分馈是根据沸点不同把石油分

离为汽油、煤油、柴油等物质,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正确;石油裂化是大分子煌断裂为小分子烧,

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误;石油裂解是大分子垃断裂为乙烯、丙烯等产物,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

D错误。

4、A

【解析】

A.离子结构示意图0中质子数为8,核核外电子数为10,表示氧离子,所以可以表示16。%也可以表示18。%

与中子数无关,故A正确;

B.比例模型为:可以表示甲烷分子,但不能表示四氯化碳分子,因C1原子半径比C原子半径大,四氯化碳的

比例模型为,故B错误;

H

C.氯化筱为离子化合物,氯离子需要标出最外层电子和电荷,正确的电子式为:[H:N:H7[:@:]一,故c错误;

D.二氧化碳是直线形分子,同一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则二氧化碳分子的比例模型;

9),故D错误;

故选A。

【点睛】

本题的易错点为BD,要注意比例模型中原子的相对大小的判断。

5、D

【解析】

A.苯酚在空气中能被氧气氧化,所以长期放置的苯酚晶体变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A不合题意;

B.硝酸银晶体易分解,在光照后变黑,生成银,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B不合题意;

C.氢氧化亚铁变灰绿再变红褐,生成氢氧化铁,Fc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所以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放C不合题意;

D.二氧化氮气体冷却时生成四氧化二氮,元素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6、C

【解析】

A.二氧化硫可以用作防腐剂,能够杀死会将酒变成醋的酵母菌,故A正确;

B.二氧化碳能引起温室效应,也是植物发生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因此二氧化碳可以作为温室大棚里的气态肥料,

故B正确;

C.氢氧化钙与钾肥无现象,氢氧化钙和铁态氮肥混合会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氨气,但并不是所有的氮肥,如硝酸盐(除

硝酸钺外),不能用熟石灰鉴别所有的氮肥和钾肥,故c错误;

D.蔗糖属于二糖;淀粉、纤维素属于多糖,故D正确;

答案选C。

7、D

【解析】

根据浓硫酸的吸水性以及气体通过浓硫酸洗气瓶进行混合分析。

【详解】

氮气中含有水蒸气,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除去氮气中的水蒸气;氮气和氢气都通过浓硫酸冉出来,可将两种气体混

合,同时可通过两种气体冒出气泡的速度观察气体的流速,

答案选D。

【点睛】

工业上合成氨是氮气和氢气在高温高压催化剂等条件下发生可逆反应制得氨气,混合通过硫酸可控制通入的混合气体

的体积比,提高原料利用率。

8、C

【解析】

A.淀粉、蛋白质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油脂不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A项错误;

B.苯不能被酸性高镒酸钾溶液氧化,B项错误;

C.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功能的有机物,具有高度选择性,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C项正确;

D.在FeB门的催化下,苯可与液澳发生取代反应,但不与澳水反应,D项错误;

答案选C

9、B

【解析】

植物油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密度比水小,结构中含有不饱和键,在碱性条件下可发生水解。

【详解】

A.植物油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属于酯类,A项正确;

B.植物油结构中含有不饱和的碳碳双键键,B项错误;

C.密度比水小,浮在水面上,c项正确;

D.在碱性条件下可发生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D项正确;

答案选B。

10、D

【解析】

A.滨水中有下列平衡:Br2+H2OAHBr+HBrO,当加入AgNCh(s)后,硝酸银与溟离子反应生成溟化银沉淀,平

衡正向移动,溶液颜色变浅,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A不选;

B.反应CO(g)+N(h(g)(g)+NO(g)+Q,Q>0,正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能用勒夏特

列原理解释,故C不选;

C.增大氯离子的浓度,平衡CL+H2O=H++C「+Hao逆向移动使得氯气难溶于饱和食盐水,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

故C不选;

D.合成氨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反应逆向移动,原料的转化率减小,不能通过升高温度提高原料的转化率,故

D选;

正确答案是Do

【点睛】

本题考查平衡移动原理,明确平衡移动原理内涵及适用范围是解本题关键,注意:改变条件时不影响平衡移动的不能

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

11、B

【解析】

A.强酸制弱酸是得到新酸和盐,可以实现,A正确;

B.氧化剂得到电子,必须有失去电子的物质,B错误;

C.生成喊需要氢氧根,碱式盐和盐反应可能能生成碱,如Mg(0H)Cl和Na£03反应可生产NaOH,C正确;

D.一种喊通过化合反应可生成一种新的碱,例如氢氧化亚铁、氧气和水化合生成氢氧化铁,D正确。

故选B。

12、C

【解析】

+

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3COOH^CH3COO+H,加水稀释促进电离,mCFhCO。-)和n(H+)增大,但体积增大

大于电离程度的倍数,则H+浓度减小,C项正确;

答案选C。

【点睛】

稀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JCOOH^CHJCOO+H+,向O.lmoL/L醋酸溶液中加入蒸馆水稀释过程中,电离程度

增大(稀释促进电离),各微粒浓度的变化;c(CHjCOOH),C(CH3COO)>c(H+)均减小,由于Kw不变,则c(OIT)增

大,各微粒物质的量的变化MCMCOOH)减小,n(CH3CO(T)、n(H+)均增大,其中,温度不变,醋酸的电离常数不变,

这是常考点,也是学生们的易错点。

13、A

【解析】

A、氯气和亚硫酸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L+H2sO3+H2O=4H++SO,+2C「,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增大,A正确;

B、亚硫酸和硫化氢发生氧化还原反应H2s03+2H2s=3SJ+3H20,通入疏化氢后抑制亚硫酸电离,导致氢离子浓度减小,

溶液的pH增大,B错误;

C、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OH-+H+=H2O,平衡向正向移动,但氢离子浓度减小,溶液的pH增大,C错误;

D、氯化银和亚硫酸不反应,不影响亚硫酸的电离,不会产生亚硫酸领沉淀,D错误。

答案选A。

14、D

【解析】

CIO-和C1O3•个数比为1:2,则按电子守恒,它们与Cr的个数比为1:2:11,从而得出被还原的氯I生成C1)与被氧化

的氯(生成CKT和C1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3。故选Do

15、D

【解析】

A.氨水中溶质为一水合氨,为弱碱,在离子方程式中保留化学式,且反应不能生成偏铝酸根离子;

B.电荷不守恒;

C.根据以少定多原则分析;

D.依据氧化还原规律作答。

【详解】

A.一水合氨为弱碱,不能拆成离子形式,且不能溶解氢氧化铝沉淀,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

2++

A1+3NH3H2O=A1(OH)31+3NH4,A项错误;

+

B.向水中通入NO2的离子方程式为:3NO2+H2O=2H+2NO3+NO,B项错误;

2

C,向NH4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其离子方程式为:NH/+HCO3+OH=NH3H2O+CO3+H2O,C项错

误;

D.向酸性K202O7溶液中加入NaHS03溶液,NaHSCh具有还原性,能将+6价Cr还原为C',其离子方程式为:

3HSO/+Cr2O72+5H+===3SO42+2Cr3+4-4H2O,D项正确;

答案选D。

【点睛】

圈子方程式的书写及其正误判断是高考高频考点,贯穿整个高中化学,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本题C项重点考

查有关“量”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误判断,可采取“以少定多”原则进行解答,即假设量少的反应物对应的物质的量为

1mol参与化学反应,根据离子反应的实质书写出正确的方程式,一步到位,不需要写化学方程式,可以更加精准地分

析出结论。

16、C

【解析】

A.a中不含苯环,则不属于芳香族化合物,只有b属于芳香族化合物,但含有O元素,不属于芳香垃,A错误;

B.a、c中含甲基、亚甲基、次甲基均为四面体构型,则a和c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上,B错误;

C.a含碳碳双键、b含苯环、c含・CHO,均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C正确;

D.b中无醛基,不能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c分子中含有醛基,可以与新制Cu(OH)2悬浊液共

热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Co

17、C

【解析】

A.标准状况下,N(h液化且部分转化为N2O4,无法计算含有的氧原子数目,A不正确;

B.lmoF()Ne和2?Ne的混合物中含有的中子数目介于10NA~12NA之间,B不正确;

C.8.4gNaHCO3和8.4gMgCO3含有的阴离子数目都为0.1NA,则8.4g混合物所含阴离子数目也应为O.INA,C正确;

D.硼酸饱和溶液的体积未知,无法计算溶液中H+的数目,D不正确;

故选C。

18、B

【解析】

由图电子的移动方向可知,半导材料TKh为原电池的负极,镀Pt导电玻璃为原电池的正极,电解质为b•和「的混合

物,13•在正极上得电子被还原,正极反应为b+2始=3匕由此分析解答。

【详解】

根据上述分析,结合图示信息得,

A.由图可知,镀Pt导电玻璃极为电子流入的一极,所以为正极,A项正确;

B.原电池中阴离子在负极周围,所以I一离子不在镀Pt导电玻璃电极上放电,B项错误;

C.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中「的浓度和h-的浓度不变,C项正确;

D.由图可知该电池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D项正确。

答案选B。

19、B

【解析】原电池_L作时,正极上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即:0Y02e-+H+=Cr+则a为正极,b为负极,反应

++

式为:CH3COO-8e+2H2O=2CO2+7HoA.正极上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即:+2e*+H=Cl-+J),则a为正

极,发生还原反应,故A错误;B.由电极方程式可知当转移8moi电子时,正极消耗4moiH+,负极生成7moiH+,则

+

处理后的废水pH降低,故B正确;C.b为负极,反应式为:CH3COO-8e+2H2O=2CO2+7H,由示意图可知,质子

从b极移向a极,故C错误;D.a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0+2£+11+=。・+0,故D错误;故

选B。

点睛:本题考查新型电池,注意把握原电池的工作原理以及电极反应式的书写,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物质的性质判

断原电池的正负极。本题的易错点为D,电极反应也要满足质量守恒定律。

20、C

【解析】

A、金刚石和石墨是碳元素形成的两种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选项A错误;

B、Imol石墨转化为金刚石,要吸收1.895kJ的能量说明石墨的能量低于金刚石的能量,石墨更稳定,选项B错误;

C、1molC(石墨,s)转化为1molC(金刚石,s),要吸收1.895kJ的热能说明1molC(石墨,s)比1molC(金刚石,s)

的总能量低,选项C正确;

D、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是化学变化,选/D错误。

答案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具有的能量越低越稳定,在lOOkPa时,Imol石墨转化为金刚石,要吸收L895kJ的能量说明石墨

的能量低于金刚石的能量,石墨更稳定.金刚石的能量高,Imol石墨和金刚石完全燃烧时释放的能量金刚石比石墨多。

21>A

【解析】

A.NaAQ和NaHCO3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铝程度和碳酸钠,离子方程式为AIO^+HCOh+thOnAKOHM+CCh',故

A正确;

+2+

B.MnCh与浓盐酸混合加热,离子方程式:MnO2+4H+2CI△Mn+Cl2T+2H2O,故B错误;

C.电荷不守恒,FeSOj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H2O2的离子方程式为2H++2Fe2++H2O2=2Fe3++2H2O,故C错误;

D.Ca(HCO3)2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碳酸氢根离子完全反应,离子方程式:

2++2

Ca+2HCO3+2NH3«H2O=CaCO31+2H2O+2NH4+CO3-,故D错误;

故选A。

【点睛】

本题的易错点为D,要注意反应物用量对反应的影响。

22、D

【解析】

A.次氯酸根和过量二氧化硫反应生成氯离子、硫酸根离子,离子方程式为aO-+H2O+SO2=C「+SO42F2H+,故A

错误;

B.向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钙溶液,二者反应生成碳酸钙、氢氧化钠和水,离子方程式为HCO3-+Ca2++OH

=CaCO31+H2O,故B错误;

2++2

C.氢氧根离子、氢离子和水分子的计量数都是2,离子方程式为Ba^2OH4-2H+SO4'=BaSO4l+2H2O,故C错误;

D.n(NaOH)=1mol/I,x().05L=0.05mol,50mLimol/L的NaOH溶液中通入0.03molH2S,设硫化钠的物质的量是x,

x+y=0.03fx=0.02

硫氢化钠的物质的量是y,根据钠原子和硫原子守恒得,r-八八一解得八八」所以硫化钠和硫氢化钠的物

[2x4-y=0.05[),=0.()1

质的量之比是2:1,离子方程式为5OHT+3H2S=HS-+2s2-+5H2O,故D正确;

故答案为Do

【点睛】

考查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明确离子之间发生反应实质是解本题关键,再结合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规则分析,易错选项

是D,要结合原子守恒确定生成物,再根据原子守恒书写离子方程式。

二、非选择题(共84分)

23、C4H10O1-丁醇(或正丁醇)

CH3cHeH2cHO+2Cu(OH)2+NaOH^-^CH.CH2CH2COONa+Cu2OJ+3HQ

()hC-ci?cpCH;CH:CH5用银氨溶液先检验醛基'再加稀盐酸使溶液呈酸性后'加滨水检验碳碳双键

CII3C=c—C=C—CIICOO1I

HOCH2c三C-C三CCH2coOH、|、

OH

on

HOCH2cH2c三C-C三C-COOH、|浓H2s0外加热

CH;CH—C=C—C=C—COOH

OH

A.,COOCH、CHCH,CH,CH,CH]

Uhw

【解析】

一元醇A中氧的质量分数约为21.6%,设该饱和一元醇的化学式为015+20,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16

=----xl()0%=21.6%,解得:n=4,且A中只有一个甲基,所以该一元醇是1・丁醇,在铜作催化剂、加热条件

14/1+2+16

下,A被氧气氧化生成B,B为丁醛,根据题干信息,丁醛在氢氧化钠水溶液发生反应生成C,C的结构简式为:

CH3cH2cH2cH=C(CH2cH3)CHO,C反应生成D,D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30,则C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D,则D

的结构简式为:CH3cH2cH2cH2cH(CH2OH)CH2cH3,D和邻羟基苯甲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E,E的结构简式为:

Oil

,COOCH、CHCH,CH,CH,CM

a,

【详解】

(1)通过以上分析知,A的分子式为:GHioO,结构分析显示A只有一个甲基,A的名称为1・丁醇;

⑵加热条件下,丁醛和新制氢氧化铜反应生成丁酸钠、氧化亚铜和水,反应方程式为:

CH3cH,CH,CHO+2Cu(OH),+NaOH—^CH3cH,CH,COONa+Cu,OJ+3HQ;

(3)C的结构简式为:出042cH3,c中含有醛基和碳碳双键,都能和滨水反应,要检验两种官能团,

CH2cHj

则应先用银氨溶液检验醛基,然后再用溪水检验碳碳双键,检验方法为:用银氨溶液先检验醛基,再加稀盐酸使溶液

呈酸性后,加滨水检验碳碳双键;

(4)a.分子中有6个碳原子在一条直线上,则该分子中含有两个碳碳三键;b.分子中含有一个羟基和一个短基,所以

与水杨酸互为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

CII3C=c—C=C—CIICOO1I

HOCH2c三0c三CCH2COOH、|、HOCH2cH2c三0c三C-COOH、

OH

Oil

I;

CHACH—C=C—C=C—COOH

⑸第④步的反应是酯化反应,根据乙酸乙酯的反应条件知,该反应条件是浓硫酸作催化剂、加热,通过以上分析知,

E的结构简式为:xCcOOClhCHCH2CH2CH2CH.o

CII2CH3

()()11

、醛基银氨溶液(或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二)

24(I_c|OCHC(XKH;-^2J51:2

OHOH

-A+(w.1)11(

CH,CH.

【解析】

甲能与银氨溶液反应,则甲含有・CHO,甲与HCN发生加成反应、酸化得到乙,可推知甲为O-CH。,甲与氢气发生

()1!

加成反应生成丙为乙与丙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丁为~\甲

CHC(MKil*T

与与银氨溶液发生氧化反应、酸化生成戊为O^COOH,戊分子瘦基中・OH被Cl原子取代生成己为

0H

庚与有机物M发生聚合反应生成高分子树脂,由高分子树脂的结构可知,应是。与HCHO发生的加聚反应,而庚

CHj

与己发生反应生成辛,由信息可知,庚应含有羟基,故庚为,,M为HCHO,辛为fl

()CHJ据此

CHi

解答。

【详解】

CH°,含氧官能团是:醛基,检验醛基常用的化学试剂为:银氨溶液(或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故答

(1)甲为

案为:醛基;银氨溶液(或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

()OH

由上述分析可知,己的结构简式为丁的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

(2)JIc;,CHC(XKH

OOH

(/—C—<'l!(HC(XX'H;;

(3)乙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属于甲酸酯,含酚羟基,且酚羟基与酯的结构在苯环邻位的同分异构体:

若有2个侧链,侧链为・OH、-CHzOOCH,若有3个侧链,侧链为・0H、・OOCH、/出,・OH、-OOCH处于邻位,

•CH3有4种位置,故共有5种,故答案为:5;

OH

(4)在、aOH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时,ImolT()水解消耗ImolNaOH,Iniol辛

\/\IIVIAA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