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
内容简介
目录
总论
第1章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假
L1复习笔记
1.2典型题和考研真题详解
第2章中药的产地、采集与贮藏
2.1复习笔记
2.2典型题和考研真题详解
第3章中药的炮制
3.1复习笔记
3.2典型题和考研真题详解
第4章中药的性能
4.1复习笔记
4.2典型题和考研真题详解
第5章中药的配伍
5.1复习笔记
5.2典型题和考研真题详解
第6章中药的用药禁忌
61复习笔记
6.2典型题和考研真题详解
第7章中药的剂量与用法
71复习笔记
72典型题和考研真题详解
各论
第8章解表药
&1复习笔记
2.2典型题和考研真题详解
第9章清热药
91复习笔记
9.2典型题和考研真题详解
第10章泻下药
10.1复习笔记
10.2典型题和考研真题详解
第11章祛风湿药
11.1复习笔记
11.2典型题和考研真题详解
第12章化湿药
12.1复习笔记
12.2典型题和考研真题详解
第13章利水渗湿药
13.1复习笔记
13.2典型题和考研真题详解
第14章温里药
141复习笔记
14.2典型题和考研真题详解
第15章理气药
15.1复习笔记
15.2典型题和考研真题详解
第16章消食药
16.1复习笔记
162典型题和考研真题详解
第17章驱虫药
17.1复习笔记
17.2典型题和考研真题详解
第18章止血药
18.1复习笔记
18.2典型题和考研真题详解
第19章活血化瘀药
19.1复习笔记
19.2典型题和考研真题详解
第20章化痰止咳平喘药
20.1复习笔记
20.2典型题和考研真题详解
第21章安神药
21.1复习笔记
21.2典型题和考研真题详解
第22章平肝息风药
22.1复习笔记
22.2典型题和考研真题详解
第23章开窍药
23.1复习笔记
23.2典型题和考研真题详解
第24章补虚药
24.1复习笔记
24.2典型题和考研真题详解
第25章收涩药
25.1复习笔记
25.2典型题和考研真题详解
第26章涌吐药
26.1复习笔记
26.2典型题和考研真题详解
第27章攻毒杀虫止痒药
27.1复习笔记
27.2典型题和考研真题详解
第28章拔毒化腐生肌药
28.1复习笔记
28.2典型题和考研克题详解
总论
第1章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1.1复习笔记
一、原始社会
中药的起源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生活实践和医疗实践的结果。
二、夏商周时期★
主要代表作时间鼓
我国现存文献中最早记载具体药物的书籍,收录100多种药
《诗经》西周
用小植物名称,如苍耳、芍药、枸杞等
《山海经》战国载药120多种,反映了岂时我国古代『那方医学思想的萌芽
奠定了我国医学发展的理论基础,是我国现存成书最早的一
《黄帝内经》春秋战国
部医学曲籍
表1-1夏商周战国时期本草学的主要成就及其主要代表作
三、秦汉时期★★★
主要代表作时间意义
《五十二病方》先秦时期载药240余种,医方280多个
《神农本草经》西汉末年载药365种,分上、中、下三品,为中药学的发
(简称《本经》至东汉初年展奠定了理论基石,是现存最早的中药学专著
表1-2秦汉时期本草学的主要成就及其主要代表作
四、两晋南北朝时期★★★
主要代表作作者时间意义
共7卷,藏药730种,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
《本草经集注》陶弘景柳藤代类的方法和“请病通用药'1考订了古今用药度
量衡,并规定了汤、酒、膏、丸的制作规范
较系统地介绍了300种中药的炮制方法,是我
《雷公胞炙论》雷敦南瞰喇期国第一部炮制专著,标志着本草学一新兴分支
表1-3两晋南北朝时期本草学的.主要成就及其主要代表作
五、隋唐时期★★★
主要代表作作者时间意义
载药网4种,新增药】14种,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
《新修本草》苏敏等唐显庆4年本草,采用图文对照的方式,开创了世界药学著作的
《唐本章为23人《659年》先河,新增水蓼、祗草、山楂、人中白等民间经盼用
药。记载了用羊肝治疗夜方症并改善视力的细
博卜了大量民醺物,并根据药物和力效提出了宣、
唐开元间通、补、泄、较、重、滑、涩、煤、湿十不蜂类方法,
《本草拾遗》豳暗
(713〜741年)即“十剂”,对后世分类产生重大影响。记录了人胞
作为强壮剂的效力
《千金方》
孙思遮都对国母剂神曲的性质功效有明褊瞅;述。《千金方》
《千金要方》唐代
提出用羊胃(羊的甲状腺)及鹿藤冷疗甲状腺病
《药性论》默权
表1-4隋唐时期本草学的主要成就及其主要代表作
六、宋、金元时期★★
表1-5宋、金元时期本草学的主要成就及其主要代表作
主要代表作作者时间意义
共33卷,载药1558种,新熠药476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宋元丰5年
唐慎微种,附方3000余首,对宋以前的本
(又称《证类本章》(1082年)
草学成就进行了系统的总结
饮食疗法的专门著作,首次记载蒸
《饮膳正要》忽思蟹元代
储法的工艺制酒
首先提出将将四气改为四性,最早
《本草衍义》北宋寇宗臾提出要按年龄大小,体质强弱,疾
病新久等决定药量的本草专著
《开宝本草兴嘉祐本草》
我国现存最早的版刻本草图语
《本草图经》
七、明代★
主要代表作作者时间意义
《本草品汇精要》刘文泰、弘治年间载药物1815种,是我国封建社会最后
(又称《品汇精要》王磐等(1488〜1505年)一部大型官修本草
共52卷,载药1892种,新鹿5374
种,收栽了醉鱼草、半边莲、紫花地丁
《本草纲目》李时珍明1590年
等民间药物,及曼陀罗、番红花、番木
鳖等外来药物,丰富了本草学的内容
记载了新鲜乌头榨汁、日晒、烟熏,则
《白禧经》——
药面上结成冰,即乌头碱的结晶
《炮炙大法》缪希雍明代明代影响最大的南制专著
《滇南本草》兰茂—我国现存最丰富的古代地方本草
表1・6明代本草学的主要成就及其主要代表作
八、清代和民国时期★★
表1.7清代本草学的主要成就及其主要代表作
主要代表作作者时间意义
共十卷,载药921种,新用药716种,对
《样纲目》作了重要睇卜充和订正。补
《本草纲目拾遗》赵翎滑1765年
充了太子藜、于术、西洋参、冬虫夏草、
银柴胡、金钱草、漏血藤等临床常用药物
炮炙专书,将历代各冢有关炮制记载综合
《修事指南》张仲W
X归纳,较为系统地论述了各种炮制方法。
全书约200万字,收录词目4300条,附
《中国药学大辞典》陈存仁民国1935年有标本图册,为近代第一部具有重要影响
的大型药学辞书
九、当代★
主要代表作时间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分为三凯是我国保证药品瘫物楸
1977年出版
《中药大群典》螭6008种,附以黑线图,有重要文献价值
2006年修订再版
正文载药2202种,附录1723种,较全面地整理
《全国中草药汇编》1975年和1986年
了中草药国内外研究资料
正文惭8980种,附录571种,系统总结历代本
《中华本草》1泯年
草学成果,学科涉猎众多,分类先进,项目齐全
表1-8当代本草学的主要成就及其主要代表作
1.2典型题和考研真题详解
一、A型题
口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是()©[暨南大学2019研]
A,《本经》
B.《本草纲目》
C.《开宝本草》
D.《新修本草》
【答案】A
【解析】现存最早的本草专著是《神农本草经》(又称《本经》或《本草经》)
,一般认为该书约成于西汉末年至东汉初年,一说是该书成书于东汉末年6
宋代的本草代表性著作是()Q|暨南大学2018研]
A,《开宝本草》
B.《本草经集注》
C.《嘉祐本草》
D.《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答案】D
【解析】宋代本草学的代表作是唐慎微的《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
草》)0
:首见“诸病通用药”的本草著作是()。[统考2(X)8研]
A.《神农本草经》
B.《本草经集注》
C.《新修本草》
D.《本草拾遗》
【答案】B
【解析】A项,《神农本草经》,秦汉时期,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为我国早
期临床用药经验的第一次系统总结。B项,《本草经集注》,南北朝梁代陶弘景编著,载
药730种,增药365种。首创按药物的自然属性分类的方法及创“诸病通用药”,如治风通用
药有防风、防己、秦光、川苛等,治黄疸通用药有茵陈、桅子、紫草等。C项,《新修本
草》隋唐时期,有本草唐卷,目录1卷,又有药图25卷,图经7卷,计53卷,载药844种,
新增114种。D项,《本草拾遗》,唐代陈藏器编著,李时珍评价为:“其所著述,博极群
书,精核物类,订绳谬误,搜罗幽隐,自本草以来,一人而己。”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著作是()。[统考2007研]
A.《神农本草经》
B.《名医别录》
C《本草经集注》
D.《新修本草》
【答案】D
【解析】A项,《神农本草经》是现存最早的本草学专著。B项,《名医别录》是
魏晋陶弘景辑汇集《神农本草经》以后的诸家本草著述编录而成。C项,《本草经集注》
是陶弘景在整理注释传抄错简的《神农本草经》的基础上,增加汉魏以来名医的用药经验
撰写而成。D项,《新修本草》又名《唐本草》,它是我国第一部官修本草,同时也是世
界上公开颁布的最早的药典。
目下列选项中,增收新药最多的本草文献是()。[统考2006研]
A.《本草求真》
B.《本草纲目》
C.《新修本草》
D.《本草经集注》
E.《本草纲目拾遗》
【答案】E
【解析】A项,《本草求真》未增收新药。B项,《本草纲目》载药1892种,新增
374种。C项,《新修本草》载药844种,增收新药114种(另一种说法载药850种,增收新
药120种)6D项,《本草经集注》载药730种,增收新药365种。E项,《本草纲目拾遗》
载药921种,增收新药716种。
I《本草经集注》新增的药物不可能见于()。[统考2005研]
A.《神农本草经》
B.《新修本草》
C.《证类本草》
D.《本草纲目》
E.《本草纲目拾遗》
【答案】A
【解析】《本草经集注》为梁朝陶弘景所撰。A项,《神农本草经》是现存最早
的药学专著,成书于西汉末年至东汉初年,梁朝新增的药材不可能出现在西汉末年至东汉
初年的著作上。B项,《新修本草》为唐朝政府组织编修。C项,《证类本草》为宋朝唐
慎微所著。D项,《本草纲目》为明朝李时珍的著作。E项,《本草纲目拾遗》为清朝赵
学敏所著。
二、填空题
Q《千金要方》记载了用鹿般治病e
【答案】甲状腺
《唐本草》记载了用治夜盲症。
【答案】羊肝
【解析】《唐本草》(《新修本草》)记载了用羊肝治疗夜盲症并改善视力的经
验。
g唐《食疗本草》是由原著,经改编而成。
【答案】孟诜;张鼎
【解析】《食疗本草》是食疗专著,共3卷。唐代孟诜撰,张鼎增补改编。约成书
于唐开元年间。
第2章中药的产地、采集与贮藏
2.1复习笔记
一、道地药材(中药的产地)★★★★
概念
道地药材,又称地道药材,是指历史悠久、产地适宜、生长环境适宜、品种优良、产量宏
丰、炮制考究、疗效突出、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点的药材。
:常见的道地药材
甘肃的当归,宁夏的枸杞子,青海的大黄,浙江的白术、乌药,江苏的薄荷、苍术,广东
的陈皮、砂仁等。
二、中药的采集(部位、方法或时间)★★
表2-1中药的采集
采集部位或方法或时间举例
从根以上割取地上部分益母草、荆芥、紫苏、稀荃草
全草需连根入药的可拔起全株小蓟、车前草、地丁
需用带叶花梢的需适时采收夏枯草、薄荷
在花蕾将放或正盛开时枇杷叶、荷叶、大青叶、艾叶
叶类
深秋或初冬经霜后桑叶
未开放的花蕾或刚开放的瞰野菊花、金银花、月季花、旋覆花
花、花粉花期短的植物或花朵次第开放分次及时摘取
以花粉入药的需在花朵盛开时采蒲黄
在果实成熟时(多数果实类药物)瓜氨马里铃
果实未成熟寸采收果皮或果实(少数果实类药物)青皮、枳实、覆盆子
果实成熟后(以种子入药)莲子、银杏、沙苑子
以种子+全草入药的,在种子成熟后割取全草,
果实、种子车前草、车前子
将种子打下后分别晒干贮存
刚成熟时采集(种子成熟时易脱落,或果壳易裂
茴香、金牛子、豆蔻
用种子散失)
略熟时于清晨或傍晚时分易变质的浆果,如枸杞子、女贞子
根、根早春或深秋时节(即农历二月或八月)(多数情况)天麻、葛根、玉竹、大黄、秸梗
(块)茎夏天(少数情;兄)半夏、延胡索
春、夏植物生长旺盛J植物体内浆液充沛时(多
黄柏、杜口、厚朴
树皮、根皮数情况)
秋后(少数情况)半夏、延胡索
动物类根据实际情况—
矿物类全年、随时—
三、中药的贮藏★
中药贮藏常发生变异现象,影响中药变异的常见外界因素有:温度、湿度、空气、日光、
微生物、害虫和鼠害。
贮藏中常见的中药变异现象
包括虫蛀、发霉、变色、走油(泛油)以及气味散失、风化、潮解、粘连融化、升华、腐
烂等。
常用的中药养护方法
干燥养护、冷藏养护、密封养护、化学药剂养护、对抗同贮养护、气调养护等方法。
2.2典型题和考研真题详解
一、A型题
传统上认为某药产于某一-地区药材质量最好,而被普遍重视,这种药材一般是指(
)。[暨南大学2018研]
A,特产药材
B.名产药材
C.稀有药材
D.道地药材
【答案】D
【解析】道地药材是指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生长环境适宜,品种优良,栽培(养
殖)、加工合理,历史悠久,生产规模大,且质量优于其他产地的药材。
:下列哪项不是道地药材?()。[统考2005研]
A,四川的附子
B.江苏的薄荷
C.东北的五味子
D.山东的苍术
E.云南的茯苓
【答案】D
【解析】四川的道地药材有:黄连、川苟、乌头、附子、川贝、川楝子。江苏的
道地药材有:薄荷、苍术;东北的道地药材有。东北的道地药材有:人参、细辛、五味子
o山东的道地药材有;阿胶、瓜篓、沙参、金银花。云南的道地药材有;三七、茯苓。河
南的道地药材有:怀牛膝、怀地黄、怀山药、怀菊花。广东的道地药材有:砂仁、陈皮。
浙江的道地药材有杭麦冬、杭菊花、浙元参、延胡索、白术、山茱萸、白芍、浙贝母。宁
夏的道地药材有枸杞。山西的道地药材有党参。青海的道地药材有大黄,内蒙古的道地药
材有黄黄。
二以下除哪项外,都是构成地道药材的因素?()
A,毒副作用低
B.疗效突出
C.历史悠久
D.地域特点
【答案】A
【解析】道地药材,又称地道药材,是优质纯真药材的专用名词,它是指历史悠
久、产地适宜、品种优良、产量宏丰、炮制考究、疗效突出、带有地域特点的药材。
月二、八月采集植物药最佳时节的部位是()。
A,叶类
B.花类
C.全草类
D,根及根茎类
【答案】D
【解析】根及根(块)茎的采集,一般以早春或深秋时节(即农历二月或八月)
采收为佳,因为“春初津润始萌,未充枝叶,势力淳浓”“至秋枝叶干枯,津润归流于下”,
且“春宁宜早,秋宁宜晚”(《本草纲目》)。
二、X型题
口不列各药中,属于“四大怀药”的有()。[统考2012研]
A.黄精
B.牛膝
C.菊花
D.山茱萸
【答案】BC
【解析】四大怀药是指古怀庆府(今河南省焦作市境内)所产的山药、牛膝、地
黄、菊花四味中药。
g中药在贮存中常见的变质现象有()。
A,虫蛀
B.霉变
C.变色
D.走油
【答案】ABCD
【解析】贮存中药最主要的变质现象为虫蛀、霉变、变色、走油,此外,常见的
变异现象还包括中药的气味散失、风化、潮解、粘连融化、升华、腐烂等。
三、名词解释
:中药的变异
答:中药的变异是指中药在运输、贮藏过程中,因管理不当,养护不善,在外界条件和自
身性质相互作用下,发生物理、化学变化,出现发霉、虫蛀、变色、变味、泛油、风化等
现象,直接影响药物的质量与疗效Q
:发霉
答:发霉是指在适当温度(20〜35℃)和湿度(相对湿度75%以上或中药含水量超过15%
)和足够的营养条件下,中药表面附着或内部寄生的霉菌繁殖滋生的现象。
变色
答:变色是指中药在采收、加工、贮藏过程中,由于受到温度、空气、日光的影响而引起
中药自身原有色泽改变的现象。
走油
答:走油,又称泛油,是指含有脂肪油、挥发油、黏液质、糖类等成分较多的中药,在温
度和湿度较高的条件下,出现的油润、返软、发黏、颜色变深等现象。
第3章中药的炮制
3.1复习笔记
中药炮制的方法★★★★
表3・1中药炮制的方法
具体
中药炮制方法具体内容作用或应用
方法
修治绻争、粉碎和切制
漂洗
浸泡
水制:用液体闷润包括淋润、洗涧、泡涧、浸润、晾润、盖润、伏河、露河、复涧、双涧
辅/掰理药材喷洒洒清水、酒、酿蜜水、姜汁
借药物在水中的沉降性质分取药材极细粉用于矿物类(如朱砂、雄黄)、
水飞
末的方法,可融研厝过程中粉末的损失贝壳类[如海蛤壳)药物的制粉
清炒法(单效法根据温度,分为:炒黄(表面微黄毓嗅到药物固有的气味),
炒焦(表面焦黄,内部淡黄)、炒炭(外部枯黑,内部焦黄)
炒
加帮料炒法(合炒):麦获炒、米炒、切以及砂炒、蛤粉炒和滑石粉炒(后
三者又称烫)
火制:将药物药物与液体辅料拌涧并炒至一定程度,使辅
改变药心增强疗效翊低毒副
经火加热处理炙科逐浙渗入药物内部。常用的液体辅料有
作用
蜜、酒、酿萋汁、盐水
用猛火直接或间接懒药物。
掇
直接煽:龙骨、牡蛎。间接爆:棕榴炭、血余炭
煨将药物用湿面或湿纸包宴,置于热火灰中或用吸油纸与药物隔层分开进行加热
减低药物毒性、烈性或附加成
熏药帼水或辅料放宙肿共熏
分,懒药物疗效
改变或增强药物的性能,降低药
蒸清蒸、加辅臊
物的毒性
药物放于钢罐中或搪瓷器孔中,加入一定液
水火共制炖防止药效走失、辅料挥发
体辅料,盖严,放入水锅申炖一定时间
用于种子类药物去皮及肉氐多
弹将药物快速放入湍水中短暂潦过,立即取出
汁类药物的干燥处理
将药物懒红后,瞬投入冷水或楙辅料淬后易干粉碎,且辅料被其吸
淬
中,使其酬危收,发挥覆期疗效
其他制法制霜、发酣、发芽、精制和药拌
3.2典型题和考研真题详解
一、A型题
口朱砂入药的正确炮制方法是()©[暨南大学2018、2019研]
A.水飞
B.炙
C.煨
D.煨
【答案】A
【解析】朱砂含硫化汞,遇火则析出水银,有大毒,应用水飞法炮制。
Z何首乌炮制的目的是()°[统考2015研;上海中医药大学2018研]
A.便于贮藏
B.便于制剂
C.改变性能
D,引药入经
【答案】C
【解析】何首乌炮制是为了改变性能。制何首乌: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
筋骨,化浊降脂。生何首乌:解毒,消痈,截疟,润肠通便。
M淬法属于下列哪种制法?()
A,火制
B.水制
C.水火共制
D.修制
【答案】C
【解析】水火共制法指是既要用水又要用火,有些药物还必须加入其他辅料进行
炮制。包括煮、蒸、炖、淬等方法。
目地黄制熟之目的是()。
A,增强作用,提高疗效
B.解除药物毒性
C.便于贮存和制剂
D.改变性能及功效,适应病情需要
【答案】D
【解析】生地黄功专清热凉血、滋阴生津,而酒制熟地黄则成补血滋阴、益精填
髓之品。
且砂仁的主要产地是()。
A,山东
B.广东
C.陕西
D.贵州
【答案】B
【解析】广药指广东、广西南部及海南、台湾等地所出产的道地药材,如产于广
东的砂仁、巴戟天、陈皮、海南的槟榔等。
二、X型题
口水飞法常用于下列哪些类药物的炮制?()[统考2006研]
A.果实类
B.根茎类
C,贝甲类
D.矿物类
【答案】CD
【解析】水飞法是指借药物在水中的沉降性质分取中药材极细粉末的方法。常用
于矿物类、甲壳类药物的制粉,如水飞朱砂、炉甘石、滑石、蛤殁及雄黄等。
以下哪些是水火共制的方法?()
A.淬
B.炙
C.蒸
D.炖
【答案】ACD
【解析】水火共制的方法包括煮、蒸、炖、如<淬等方法。
炙法选用的辅料是()。
A.蜜
B.酒
C.醋
D,姜汁
【答案】ABCD
【解析】炙法常用的液体辅料有:蜜、酒、醋、姜汁、盐水等。如蜜炙百部、款
冬花、枇杷叶可增强润肺止咳作用;酒炙川苜、当归、牛膝可增强活血之功。
目辅料炒选用的辅料有()°
A.砂
B.±
C.大米
D.麦获
【答窠】ABCD
【解析】辅料炒所加的辅料可分为麦熟、米、土、砂、蛤粉和滑石等6
三、名词解释
炮制[暨南大学2019研]
答:炮制,又称“炮炙”“修事”“修治”,是指中药在应用或制成各种剂型前,根据中医药理
论,依照辨证施治用药的需要和资物的白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而进行必
要的加工处理的过程。
药拌
答;药拌是指药物中加入其他辅料拌染的方法。如朱砂拌茯神、砂仁拌熟地黄。
B发芽
答:发芽是指将具有发芽能力的种子药材用水浸泡后,保持一定的湿度和温度,使其萌发
幼芽的方法。如稻芽、谷芽、麦芽。
口精制
答:精制是指水溶性天然结晶药物,先经过水溶除去杂质,再经浓缩、静置后析出结晶的
方法6如将朴硝精制成芒硝、元明粉。
煨法
答;煨法是指将药物用湿面或湿纸包裹,置于热火灰中或用吸油纸与药物隔层分开进行加
热的炮制方法。如:煨肉豆蔻、煨木香、煨生姜、煨葛根等。
5炙法
答:炙法是指将药物与液体辅料共置锅中加热拌炒,使液体辅料渗入药物组织内部或附着
于药物表面的炮制方法。属于火制的一种方法。
第4章中药的性能
4.1复习笔记
一、四气★★
口定义
四气,又称四性,是指寒热温凉匹种药性。
寒热温凉属性的区分
(1)能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寒凉类);
(2)能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一般属于温性或热性(温热类)。
寒凉药和温热药的功效以及与主治的关系
功效与洽则关系
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滋阴除蒸、泻熟通便、
寒凉药
清热利尿、清化热痰、清心开窍、凉肝息风等寨者热之,,热者寒之。
温里散寒、暖肝散结、补火助阳、温阳利水、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塞药
温热药
温经通络、引火归元、回阳救逆等
表4-1寒凉药和温热药的功效以及与主治的关系
二、五味★★★★
定义
五味是指药物有酸、苦、甘、辛、咸不同的药味。有些还具有淡味或涩味。
&五味的实际意义
(1)标示药物的真实滋味;
(2)提示药物作用的基本范围。
五味所代表药物的作用及主治
五味描述作用主治药类分属
解表药、行气药、活
辛能散能行发散、行气、行血表证及气血阻濡之证
血药等
滋养补虚、消食和胃、
补益、和中、调和药正气虚弱、食积不化、除腹挛急
甘能补能和微调和药性及缓解疼痛
性、媛急止痛疼痛及调和药性、中毒解救等
的药物
自汗皆汗、肺虚久咳、久海久痢、固表止汗、敛肺止咳、
酸能收能沱收敛、固落生滓遗精滑精'遗尿尿频、窗带不止淞肠止涓、固精缩尿、
等证固丽止带的药物
清热泻火、下气平啥、
清泄火热、池降气逆、
能泄、能燥、火热证、喘咳、呕恶、便秘、湿降逆止呕、通利大便、
通泄大便、燥湿、坚
能坚证、触火旺等证清嫌湿、散寒燥湿、
阴G耿存阴)'漱存阴蝴物
大便燥结、痰核、残相、额瞬泻下通便及软化坚
威能下、能软泻下通便、软坚散结
块等证硬、消散结块的药物
淡能渗、翻利水渗湿水肿、脚气浮肿、小便不利之证利水渗湿的药物
自汗盗汗、久泻久痢、遇尿尿频、
涩能收、能泄收跳触洞“酸”同酸”
遗翩情、崩带不止等证
表4-2五味所代表药物的作用及主治
五味与五行、五脏
酸入肝(属木)、苦入心(属火)、甘入脾(属土)、辛入肺(属金)、咸入肾(属水)。
三、升降浮沉★★★
口定义
升降浮沉是表示药物对人体作用的不同趋向性。
升T上升提举,趋向于上;
降一下达降逆,趋向于下;
浮一向外发散,趋向于外;
沉一向内收敛,趋向于内。
影响药物升降浮沉的因素
(1)与四气五味有关
①凡药物味属辛、甘,气属温、热,多是升浮药,如麻黄、升麻、黄英等:
②凡药物味属苦、酸、咸,性属寒、凉,多是沉降药,如大黄、芒硝等0
(2)与药物质地轻重有关
①花、叶、皮、枝等质轻的药物大多为升浮药,如苏叶、菊花、蝉蜕等。
②种子、果实、矿物、贝壳及质重者大多都是沉降药,如苏子、枳实、牡蛎、代赭石等。
③某些特殊性药材——“诸花皆升,旋覆独降;诸子皆降,苍耳独升”。
旋覆花是花但药性沉降而不升浮;苍耳子是果实但药性升浮而不沉降。
④部分药物具有双向性:川与上行头目、下行血海,白花蛇内走脏腑、外彻皮肤。
(3)受到炮制的影响
有些药物酒制则升,姜炒则散,醋炒收敛,盐炒下行。如大黄,属于沉降药,峻下热结、
泻热通便,经酒炒后,大黄则可清上焦火热,可治目赤头痛。
(4)与配伍有关
升浮药在大队沉降药中能随之下降:沉降药在大队升浮药中能随之上升。
升降浮沉所代表药物的作用及主治
升降浮沉性味底地作用趋向力效
疏散解表、宣毒送疹、解毒消疮'宣肺止
性主温热,味咳、温里散寒、暖肝散结、温通经脉、通
升浮药轻清至虚主上升、向外
属辛、甘、淡痹散结、行气开郁、活血消城、开窍落神、
升阳举陷、涌吐等
清热泻火、污下通堂、利水港湿、重镇安
神、平肝潜阳、息风止痉、降逆平喘、止
性主寒凉,味
沉降药重浊坚实主下行、向内呕、止呃、消积导滞、同表止汗、敛肺止
属酸、苦、或
咳、混肠止泻、固崩止带、淞精止遗、收
敛止血、收湿敛疮等
注:升降浮沉的用药原则一“顺着病位,逆着病势”。
表4-3升降浮沉所代表药物的作用及主治
四、归经★
口定义
归经是指药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即某药对某些脏腑经络有特殊的亲和作用。
确定依据
通过脏腑辨证用药,从临床疗效观察中总结出来的用药理论。
归经的方法
卫气营血、三焦用药的归经方法和脏腑经络归经法。
五、毒性★
古代毒性的概念
(1)毒药是药物的总称,毒性是药物的偏性;
(2)毒性是药物毒副作用大小的标志。
现代药物毒性的概念
(1)定义
毒性一般是指药物对机体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及损害性。
(2)分类
包括急性毒性、亚急性毒性、亚慢性毒性、慢性毒性和特殊毒性如致癌、致突变、致畸胎
、成瘾等。
:中药毒性分级
大毒、有毒、小毒三级分类方法是目前通行的分类方法。
口产生中药中毒的主要原因
包括剂量过大,误服伪品,炮制方法不当,制剂服法不当,配伍不当,以及药物贮存不当
,品种不同,剂型不恰当,给药途径不同及个体差异等。
4.2典型题和考研真题详解
一、A型题
临床见胁痛易怒,抽搐惊恐等症,一般应选用归哪经的药物?()[暨南大学2019研]
A,归心经
B.归肺经
C.归肝经
D.归肾经
【答案】C
【解析】心经病变多见心悻失眠;肺经病变常见胸闷喘咳;肝经病变每见胁痛抽
搐等证6因此临床见胁痛易怒,抽搐惊恐等症,一般应选用归肝经的药物6
②治疗筋脉拘急疼痛的药物多具有()。|暨南大学2018研]
A.甘味
B.辛味
C.酸味
D.苦味
【答案】B
【解析】甘味“能补能和能缓”,即具有补益、和中、调和药性和缓急止痛的作用
0甘味药多用治正气虚弱、食积不化、院腹挛急疼痛及调和药性、中毒解救。
@杈据阴阳学说,药用五味,下列属阴的是()。
A.酸、苦、甘
B.酸、苦、咸
C.辛、甘、酸
D.辛、甘、淡
【答案】B
【解析】五味,指酸、苦、甘、辛、咸五种滋味。辛味有发散之性,甘味能滋补
与缓急,淡味有渗泄作用,酸味能收敛,苦味能降能坚,咸味能软坚和泻下。故辛、甘、
淡味属阳,酸、苦、咸味属阴。
,下列各类药中,具有沉降药性的是()。[统考2010研]
A,活血祛瘀药
B.重镇安神药
C.开窍药
D.解表药
【答案】B
【解析】升降浮沉是表示药物对人体作用的不同趋向性。一般升浮药,其性主温
热,味属辛、甘、淡,质地多为轻清至虚之品,作用趋向多主上升、向外,功能升阳发表
、祛风散寒、涌吐、开窍等;沉降药,其性主寒凉,味属酸、苦、咸,质地多为重浊坚实
之品,作用趋向多主下行向内。功能泻下、清热、利水渗湿、重镇安神、潜阳息风、消食
导滞、降逆止呕、收敛固涩、止咳平喘等。
按照药性理论,治疗瘦瘤、瘵痂的药物大多具有()。[统考2009研]
A.辛味
B.苦味
C.咸味
D.甘味
【答案】C
【解析】按照药性理论,五味之中的咸味药“能下、能软”,具有泻下通便、软坚
散结的作用,故咸味药多用治大便燥结、瘦瘤、瘵痂、痰核、瘤痼痞块等证。
目下列选项中,具有沉降性质的药物是()。[统考2008研]
A,祛风湿药
B,行气药
C.清热药
D.解表药
【答案】C
【解析】升降浮沉是药物对人体作用的不同趋向性。主要是依据药物作用于机体
所产生的不同疗效、所表现出的不同作用趋向来确定的。升浮药多温热,味属辛、甘、淡
,质地多为轻清至虚之品,作用趋向多主上升、向外。其所代表药物:解表药、温里药、
祛风湿药、行气药、活血祛瘀药、开窍药、补益药、涌吐药等。反之,沉降药其性多寒凉
,味属酸、苦、咸,质地多为重浊坚实之品,作用趋向多主下行、向内。其所代表药物有
清热药、泻下药、利水渗湿药、降气平喘药、降逆和胃药、安神药、平肝息风药、收敛止
血药、收涩药等。
a下列除哪项外,均属于药性升降沉浮的确定依据?()[统考2007研]
A.药物的剂型
B.药物的效用
C.药物的性味
D.药物的质地轻重
【答案】A
【解析】升降浮沉表示药物对人体作用的不同趋向性。药物升降浮沉的确定依据
有四个方面:①药物的质地轻重;②药物的气味厚薄;③药物的性味;④药物的效用。药
物的临床疗效是确定其升降浮沉的主要依据。
不宜使用辛味药治疗的病证是()。[统考2007研]
A.气虚证
B.气滞证
C.血寒证
D.血瘀证
【答案】A
【解析】辛味药具有发散、行气、行血的作用,多用于表证及气血瘀滞证。“辛散
耗气”,耗气是辛味药的副作用,因此气虚证不宜使用辛味药治疗C
E中药药性中,五味的确定是()。[统考2006研]
A,仅从口尝获得
B.仅从药物疗效中推导
C.以口尝获得为主,从药物疗效中推导为辅
D.从药物疗效中推导为主,以口尝获得为辅
E.从口尝、鼻嗅中获得
【答案】D
【解析】五味的产生,首先是通过口尝,更重要的还是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观察
,不同味道的药物作用于人体,产生不同的反应,获得不同的治疗效果,从而总结归纳出
五味的理论。五味不仅仅是药物味道的真实反映,更重要的是对药物作用的高度概括。
M下列除哪项外,均为苦味药的作用?(〉
A.清泄火热
B.泻火存阴
C.通利小便
D,通泄大便
E.降泄逆气
【答案】C
【解析】苦,能泄能燥能坚,具有清泄火热,降泄逆气,通泄大使,泻火存阴,
燥湿等作用。C项,通利小便是淡味药的作用。
M淡味的主要作用是()。
A,化湿
B.渗湿
C.燥湿
D.逐水
【答案】B
【解析】淡味“能渗、能利”,即具有利水渗湿的作用。
二、X型题
D可归心经的是()。
A.安神药
B.开窍药
C.活血药
D.凉血药
【答案】ABCD
【解析】A项,安神药主人心、肝经,具有镇惊安神或养心安神的功效:B项,开
窍药辛香走窜,皆入心经,具有通关开窍、醒脑回苏的作用;C项,活血药多具辛味,部
分动物、昆虫类药物多味咸,主入血分,以归心、肝两经为主;D项,凉血药偏入血分以
清热,多归心、肝经。
且药性沉降的是()6
A.清热药
B.泻下药
C.利湿药
D.安神药
【答案】ABCD
【解析】一般沉降药,其性主寒凉,味属酸、苦、咸,质地多为重浊坚实之品,
作用趋向多主下行向内。清热药、泻下药、利水渗湿药、降气平喘药、降逆和胃药、安神
药、平肝息风药、收敛止血药、收涩药等多具有沉降药性。
三、判断题
口中药四气是从疾病的性质中总结出来的。()[暨南大学2019研]
【答案】错
【解析】四气反映了药物对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的作用倾向,药物的寒热、
温凉是药物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不同反应和所获得的不同疗效而总结出来的,与所治疗疾
病的性质相对而言。
按照药性升降浮沉理论,平肝息风药具有升浮药性。()[暨南大学2019研]
【答案】错
【解析】平肝息风药多具有沉降药性。
四、名词解释
四气[中山大学2017研]
答:四气又称四性,是寒热温凉匹种不同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股份保本协议书
- 花店入伙协议书
- 租赁终止协议书
- 玉器鉴定协议书
- 统一安装协议书
- 土地入股合作社协议书
- 破除阴婚协议书
- 职工贷款协议书
- 资产调出协议书
- 药店代销协议书
- 2025年商法知识竞赛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 2025年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考试试题及答案
- 【威海】2025年山东省威海技师学院公开招聘工作人员29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第六届全国国家版图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机械租赁投标服务方案
- 2025年烘焙师职业资格考试真题卷:烘焙师职业竞赛与评价试题
- 2025年北京市朝阳区九年级初三一模英语试卷(含答案)
- GB 7718-202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 Unit1-Unit2重点短语(背诵版+默写版)外研版英语新七年级下册
- 《抗休克药物治疗》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