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资料管理与应用指南_第1页
农业生产资料管理与应用指南_第2页
农业生产资料管理与应用指南_第3页
农业生产资料管理与应用指南_第4页
农业生产资料管理与应用指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业生产资料管理与应用指南TOC\o"1-2"\h\u31885第一章农业生产资料概述 2102641.1农业生产资料的定义与分类 3150431.1.1种子与种苗 3307361.1.2肥料 31771.1.3农药 39971.1.4饲料 3181611.1.5农膜 3276531.1.6农业机械及配件 3300911.2农业生产资料的作用与意义 3257011.2.1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3216371.2.2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3290011.2.3促进农业结构调整 3107581.2.4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439441.2.5增加农民收入 4149491.2.6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418997第二章农药管理与应用 4168602.1农药种类及特点 464762.1.1农药种类 4319362.1.2农药特点 4261892.2农药选购与储存 5149412.2.1农药选购 5262962.2.2农药储存 561312.3农药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 544882.3.1农药使用方法 5113722.3.2农药使用注意事项 530350第三章种子管理与应用 6293583.1种子分类与选择 6117553.1.1种子分类 6286183.1.2种子选择 620743.2种子处理与保存 6151863.2.1种子处理 6111003.2.2种子保存 79193.3种子繁育与推广 7290723.3.1种子繁育 7134703.3.2种子推广 712726第四章肥料管理与应用 7245974.1肥料种类与作用 7150294.2肥料选购与储存 8137074.3肥料施用方法与注意事项 812569第五章农业机械管理与应用 955525.1农业机械种类与功能 9204445.2农业机械选购与维护 9246925.3农业机械操作与安全 1019588第六章农业用水管理与应用 10238676.1农业用水来源与需求 10248526.2农业用水节约与保护 11218826.3农业用水管理与调配 1121157第七章农业气象管理与应用 12321257.1农业气象信息获取与处理 12168007.1.1信息获取 12256397.1.2信息处理 12145757.2农业气象灾害防御 12107327.2.1灾害类型 13234637.2.2防御措施 13827.3农业气象服务与推广 13196947.3.1服务内容 13160567.3.2推广方式 133117第八章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13323228.1农业生态环境现状 1340558.2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4322678.3农业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 1431554第九章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管理 15230629.1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现状 15287729.1.1市场规模 15129449.1.2市场结构 15175299.1.3市场竞争态势 1536839.2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监管 15222389.2.1政策法规监管 15233469.2.2质量监管 159249.2.3市场秩序监管 16159049.3农业生产资料市场发展策略 16142039.3.1优化产业结构 16174469.3.2加强品牌建设 1665589.3.3拓展市场渠道 16137599.3.4提升服务质量 1679159.3.5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1612587第十章农业生产资料政策与法规 161582510.1农业生产资料政策概述 16194910.2农业生产资料法规体系 162795010.3农业生产资料政策法规实施与监督 17第一章农业生产资料概述1.1农业生产资料的定义与分类农业生产资料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直接用于生产农产品和提供农业服务的物质资料。农业生产资料包括农业生产所需的种子、种苗、肥料、农药、饲料、农膜、农业机械及配件等。以下为农业生产资料的分类:1.1.1种子与种苗种子与种苗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包括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果树、花卉等种子。种苗主要包括各类作物的幼苗、插穗、块茎等。1.1.2肥料肥料是农业生产中提供植物生长所需养分的物质,包括有机肥料、无机肥料和生物肥料等。1.1.3农药农药是指用于防治农作物病虫害、调节植物生长、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的各种化学合成物质、生物制品及其混合物。1.1.4饲料饲料是指用于饲养动物的营养物质,包括粮食、副产品、添加剂等。1.1.5农膜农膜是用于农业生产中的塑料薄膜,主要用于保温、保湿、抑制杂草、提高土壤温度等。1.1.6农业机械及配件农业机械及配件是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各种机械设备和零部件,包括拖拉机、收割机、植保机械、园艺机械等。1.2农业生产资料的作用与意义1.2.1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农业生产资料的应用可以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农业生产周期,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1.2.2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生产资料的使用有利于提高农产品产量、品质和安全性,满足市场需求,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1.2.3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农业生产资料的应用可以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生态农业等,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1.2.4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农业生产资料的研发和应用是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有助于推动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1.2.5增加农民收入农业生产资料的应用可以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1.2.6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业生产资料的管理与应用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第二章农药管理与应用2.1农药种类及特点2.1.1农药种类农药是农业生产中用于防治农作物病虫害、调节植物生长、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重要生产资料。根据农药的作用和用途,可分为以下几类:(1)杀虫剂:用于防治农作物害虫,如甲虫、鳞翅目害虫、同翅目害虫等。(2)杀菌剂:用于防治农作物病害,如真菌、细菌、病毒等。(3)除草剂:用于防治农田杂草,保持土壤清洁。(4)杀螨剂:用于防治农作物害螨。(5)调节植物生长剂:用于调节植物生长,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6)其他农药:如杀鼠剂、驱鸟剂等。2.1.2农药特点(1)高效性:农药具有高效防治病虫害的作用,能在短时间内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2)选择性:部分农药具有选择性,对靶标生物具有较高的活性,而对非靶标生物影响较小。(3)持久性:农药在环境中具有一定的持久性,能保持较长时间的防治效果。(4)毒性:农药具有一定的毒性,对人体和环境有一定的影响。2.2农药选购与储存2.2.1农药选购选购农药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正规渠道:购买农药时,应选择具有合法资质的商家,保证农药质量。(2)了解农药成分:了解农药的有效成分、含量、剂型等信息,选择适合防治对象的农药。(3)注意农药标签:查看农药标签,了解农药的适用范围、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4)遵循农药选购原则:根据防治对象、防治时期、防治方法等因素,合理选择农药。2.2.2农药储存农药储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保持干燥:农药应存放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避免受潮、结块。(2)遮光保存:避免阳光直射,以免农药分解、失效。(3)分开存放:不同类型的农药应分开存放,避免交叉污染。(4)安全存放:农药应远离火源、热源,保证储存安全。2.3农药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2.3.1农药使用方法(1)喷雾法:将农药稀释后,用喷雾器均匀喷洒在农作物上。(2)撒施法:将农药均匀撒施在土壤表面或农作物上。(3)浸泡法:将农作物浸泡在农药溶液中,使农药充分渗透到农作物体内。(4)涂抹法:将农药涂抹在农作物病虫害发生的部位。2.3.2农药使用注意事项(1)严格遵守农药使用说明书:按照农药使用说明书推荐的剂量、使用方法和防治对象使用农药。(2)注意农药安全间隔期:在农药使用后,遵守安全间隔期,保证农产品质量。(3)避免农药滥用:合理选择农药,避免滥用、过量使用,以免产生抗药性。(4)注意环境保护:在使用农药过程中,注意环境保护,避免对土壤、水资源等造成污染。(5)做好个人防护:使用农药时,佩戴防护用品,避免农药对人体造成伤害。第三章种子管理与应用3.1种子分类与选择3.1.1种子分类种子作为农业生产的基本生产资料,其分类。按照植物种类,种子可分为粮食作物种子、经济作物种子、蔬菜种子、花卉种子等。按照种子来源,可分为本地种子、外地种子和进口种子。按照种子用途,可分为繁殖种子、生产种子和试验种子等。3.1.2种子选择种子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1)适应性:选择适宜当地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的种子,以提高产量和品质。(2)抗逆性:选择抗病、抗虫、抗逆性强的种子,降低农业生产风险。(3)高产性:选择产量高的种子,提高农业生产效益。(4)品质:选择品质优良的种子,满足市场需求。(5)成熟期:选择适应当地农业生产周期的种子,保证粮食安全和市场供应。3.2种子处理与保存3.2.1种子处理种子处理主要包括以下环节:(1)清选:清除种子中的杂质和劣质种子,提高种子纯度和质量。(2)消毒:采用化学或物理方法,消除种子表面的病原菌和害虫,防止病虫害传播。(3)浸种:将种子浸泡在一定浓度的溶液中,以提高种子发芽率和抗逆性。(4)催芽:在适宜的温度、湿度条件下,促进种子发芽,缩短生长周期。3.2.2种子保存种子保存应遵循以下原则:(1)干燥:保持种子干燥,防止霉变和发芽。(2)低温:在低温条件下保存种子,延长种子寿命。(3)避光:避免阳光直射,防止种子失水和老化。(4)防虫:采取措施防止害虫侵害种子。3.3种子繁育与推广3.3.1种子繁育种子繁育是提高种子质量和产量的关键环节。主要包括以下措施:(1)选择优良品种:以高产、优质、抗逆性强为标准,选择适宜繁育的种子。(2)建立种子基地:在适宜的地区建立种子基地,保证种子质量和产量。(3)规范繁育技术:制定严格的繁育技术规程,保证种子质量。(4)加强管理:对种子繁育过程进行严格管理,防止种子混杂和病虫害传播。3.3.2种子推广种子推广是提高农业生产水平的重要途径。主要包括以下措施:(1)宣传培训:加强对农民和农业技术人员的种子知识培训,提高种子应用水平。(2)示范推广:通过建立示范田,展示种子的高产、优质效果,引导农民选用优良种子。(3)政策支持: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农民使用优良种子,提高农业生产效益。(4)市场监管:加强种子市场监管,打击假冒伪劣种子,保障农民利益。第四章肥料管理与应用4.1肥料种类与作用肥料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物质,其主要作用是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肥料种类繁多,按照其主要成分和作用可分为以下几类:(1)氮肥:主要提供氮元素,促进植物生长,增加产量。常见的氮肥有尿素、硫酸铵、碳酸氢铵等。(2)磷肥:主要提供磷元素,促进植物根系发育,增强植物抗病能力。常见的磷肥有过磷酸钙、钙镁磷肥等。(3)钾肥:主要提供钾元素,增强植物抗逆性,提高果实品质。常见的钾肥有硫酸钾、氯化钾等。(4)复合肥: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营养元素的肥料,如氮磷钾复合肥、氮磷复合肥等。(5)有机肥:来源于动植物残体或残留物,富含有机质和多种营养元素,如厩肥、绿肥等。(6)微生物肥料:含有活性微生物,能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如根瘤菌肥料、菌肥等。4.2肥料选购与储存肥料选购与储存是保证肥料质量和效果的重要环节。(1)肥料选购: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肥料,查看肥料包装上的标签,了解肥料种类、含量、生产日期等信息。同时根据土壤状况、作物需求和茬口安排选择合适的肥料。(2)肥料储存:肥料应储存在干燥、通风、避光的仓库中,避免受潮、结块、变质。堆放时,不同种类的肥料应分开堆放,避免混淆。堆放高度不宜过高,以免压坏包装。4.3肥料施用方法与注意事项肥料施用方法直接影响肥料效果,以下为肥料施用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1)基肥:在播种或移栽前,将肥料均匀施于土壤表面,然后翻入土壤。基肥应以有机肥为主,配合适量化肥。(2)追肥:在作物生长过程中,根据作物需求追加肥料。追肥应以化肥为主,注意氮、磷、钾的合理搭配。(3)叶面喷施:将肥料溶解在水中,喷施在作物叶面上。叶面喷施适用于微量元素肥料和速效肥料。(4)注意事项:(1)适量施用肥料,避免过量施用导致土壤污染和作物生长不良。(2)肥料施用应与灌溉相结合,以提高肥料利用率。(3)注意肥料施用时间,避免在高温、干旱等不利条件下施用。(4)适时施用肥料,以满足作物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5)遵循“前轻后重、少量多次”的原则,避免一次性施用过多肥料。第五章农业机械管理与应用5.1农业机械种类与功能农业机械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工具,其种类繁多,包括但不限于耕作机械、种植机械、植保机械、收割机械、烘干机械等。各类机械具有不同的功能和功能特点,适用于农业生产的不同环节。耕作机械主要包括犁、耙、旋耕机等,其主要功能是进行土地耕作,为作物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种植机械如播种机、移栽机等,可提高种植效率,节省劳动力。植保机械如喷雾机、施肥机等,用于作物病虫害防治和施肥作业。收割机械如收割机、脱粒机等,用于作物成熟后的收割和脱粒作业。烘干机械则主要用于粮食作物的干燥处理,以保证粮食质量。农业机械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工作效率、能耗、可靠性等方面。高效、节能、可靠的农业机械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益,降低生产成本。5.2农业机械选购与维护选购农业机械时,应根据农业生产需求、经济实力和机械功能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以下是一些建议:(1)明确需求:了解农业生产中需要哪些机械,以及各类机械的功能和特点,以便选购适合的机械。(2)考虑经济实力:根据自身经济条件,合理选择机械型号和规格。既要避免选购过于昂贵的机械,造成资源浪费,也要避免选购功能低下的机械,影响农业生产效益。(3)关注机械功能:了解机械的工作效率、能耗、可靠性等功能指标,选择功能优越的机械。(4)考虑售后服务:选择有良好售后服务的品牌和销售商,保证机械在使用过程中得到及时维修和保养。农业机械的维护是保证其正常运行的关键。以下是一些建议:(1)定期检查:定期对机械进行检查,及时发觉和排除故障。(2)清洁保养:保持机械清洁,定期进行润滑、紧固等保养工作。(3)合理使用:按照机械操作规程进行使用,避免超负荷作业。(4)储存保管:在不使用期间,将机械存放于干燥、通风的环境中,避免受潮、生锈。5.3农业机械操作与安全农业机械操作与安全密切相关。以下是农业机械操作中应注意的一些事项:(1)熟悉机械结构:在操作机械前,详细了解其结构、功能和使用方法。(2)遵守操作规程:严格按照机械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避免违规操作导致的故障和。(3)注意个人防护:操作机械时,应穿戴适当的防护用品,如头盔、防护眼镜、手套等。(4)保持警觉:在操作过程中,时刻关注机械运行状况,发觉异常情况及时处理。(5)环境安全:保证操作环境安全,避免在恶劣天气、地势复杂等环境中使用机械。(6)紧急情况处理:了解并掌握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措施,如机械故障、火灾等。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农业机械操作过程中的安全风险,保障农业生产顺利进行。第六章农业用水管理与应用6.1农业用水来源与需求农业用水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我国农业用水来源主要包括地表水、地下水、雨水和再生水等。地表水主要来源于河流、湖泊和水库,地下水则来源于地下水层。雨水是农业用水的重要补充,尤其在干旱地区。再生水则是指经过处理后达到一定水质标准的废水。农业用水需求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气候条件、土壤类型、作物种类、种植面积等。我国农业用水需求主要集中在灌溉、养殖和农村生活用水。其中,灌溉用水是农业用水的主体,占总用水量的80%以上。我国农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农业用水需求呈现出以下特点:(1)用水需求总量增加:农业种植面积的增加和作物产量的提高,农业用水需求总量呈现上升趋势。(2)用水结构发生变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粮食作物用水需求减少,经济作物和特色农业用水需求增加。(3)用水效率提高:农业节水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农业用水效率逐渐提高。6.2农业用水节约与保护农业用水节约与保护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以下是农业用水节约与保护的主要措施:(1)推广节水灌溉技术:采用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2)优化灌溉制度:根据作物需水规律和土壤水分状况,合理调配灌溉水资源。(3)提高农业用水管理水平:加强农业用水管理,建立农业用水监测与评价体系,提高农业用水效率。(4)保护水源地:加强水源地保护,防止水源污染和过度开发,保障农业用水安全。(5)发展雨水集蓄利用:在干旱地区推广雨水集蓄利用技术,减轻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6)推广农业节水技术:采用节水型农业技术,降低农业用水需求。6.3农业用水管理与调配农业用水管理与调配是保障农业用水安全、提高农业用水效率的关键环节。以下是农业用水管理与调配的主要措施:(1)制定农业用水规划:根据水资源状况和农业用水需求,制定农业用水规划,合理配置水资源。(2)建立农业用水总量控制制度:通过总量控制,保证农业用水在合理范围内。(3)实施农业用水分配制度:根据作物需水规律、地区水资源状况和农业用水效率,合理分配农业用水。(4)加强农业用水监测与评价:建立农业用水监测与评价体系,实时掌握农业用水状况,为农业用水管理提供科学依据。(5)推行农业用水合同管理:通过签订农业用水合同,明确农业用水者的权利和义务,促进农业用水节约和保护。(6)加强农业用水执法监管:加大对农业用水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保证农业用水管理法规的有效实施。第七章农业气象管理与应用7.1农业气象信息获取与处理7.1.1信息获取农业气象信息的获取是农业气象管理的基础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气象观测:通过气象站、气象卫星、气象雷达等设备,对气温、湿度、降水、风向、风速等气象要素进行实时观测。(2)数据采集:将气象观测设备所采集的数据传输至数据处理中心,进行存储、整理和分析。(3)气象预报:根据气象观测数据,结合数值天气预报模型,对未来的气象情况进行预测。(4)农业气象调查:对农业生产现场的气象条件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农作物生长过程中的气象需求。7.1.2信息处理(1)数据整理:将采集到的气象数据按照时间、地点、要素等进行分类整理。(2)数据分析:运用统计学、气候学、农业气象学等方法,对气象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揭示农业气象规律。(3)预报产品制作:根据气象预报结果,结合农业气象需求,制作农业气象预报产品。(4)信息发布:通过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等渠道,及时发布农业气象信息,为农业生产提供指导。7.2农业气象灾害防御7.2.1灾害类型农业气象灾害主要包括干旱、洪涝、霜冻、冰雹、台风等。(1)干旱:长时间无降水或降水量偏少,导致土壤水分不足,影响农作物生长。(2)洪涝:降水过多或降水强度过大,导致农田积水,影响农作物生长。(3)霜冻:气温骤降,使农作物受到冻害。(4)冰雹:强对流天气产生的固态降水,对农作物造成机械损伤。(5)台风:强风和暴雨影响农作物生长,甚至造成设施农业设施的损坏。7.2.2防御措施(1)预报预警:加强气象观测和预报,及时发布农业气象灾害预警信息。(2)抗灾减灾:采取工程措施、生物措施等,提高农业气象灾害防御能力。(3)应急救援:建立健全农业气象灾害应急救援体系,降低灾害损失。(4)科学种植:根据气象条件,合理调整种植结构和种植方式。7.3农业气象服务与推广7.3.1服务内容(1)农业气象预报:为农业生产提供短期、中期和长期的气象预报。(2)农业气象灾害预警:发布农业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指导农民采取防御措施。(3)农业气象咨询服务:解答农民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气象问题。(4)农业气象技术指导:为农民提供气象技术指导,提高农业生产效益。7.3.2推广方式(1)培训:组织农业气象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气象意识和技术水平。(2)宣传:利用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等渠道,宣传农业气象知识。(3)合作:与农业部门、科研单位、农民合作社等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推广农业气象技术。(4)指导:深入农业生产现场,为农民提供针对性的气象服务。第八章农业生态环境保护8.1农业生态环境现状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现状总体上呈现出局部改善、总体恶化的趋势。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由于不合理的耕作方式、过度使用化肥农药、随意排放农业废弃物等原因,导致农业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土壤污染:长期过量使用化肥、农药,导致土壤重金属污染、有机污染和放射性污染等问题。(2)水资源污染:农业面源污染严重,污染物进入水体,导致水质恶化,影响水生生物生存。(3)大气污染: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秸秆焚烧、化肥农药挥发等污染物,对大气环境造成影响。(4)生物多样性减少:过度开发和破坏生态环境,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8.2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措施针对农业生态环境现状,我国采取了一系列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1)推广绿色农业生产技术: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降低对环境的污染。(2)加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对农业废弃物进行分类回收、处理和利用,降低对环境的污染。(3)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4)实施农业生态环境监测:建立健全农业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对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价。(5)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8.3农业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农业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是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环节。其主要内容包括:(1)监测对象:对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土壤、水资源、大气、生物多样性等方面进行监测。(2)监测方法:采用遥感、地面调查、实验室分析等多种手段,对农业生态环境进行监测。(3)评价标准:依据国家和地方农业生态环境质量标准,对监测数据进行评价。(4)评价结果:评价结果用于指导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为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对农业生态环境的监测与评价,可以及时发觉农业生态环境问题,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第九章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管理9.1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现状9.1.1市场规模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农业生产资料市场规模持续扩大。目前农业生产资料市场已涵盖种子、化肥、农药、农膜、饲料、兽医等众多领域,成为农业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9.1.2市场结构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结构复杂,涉及多个环节。从生产端看,包括原材料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等;从消费端看,涉及农户、农业企业、农村合作社等。市场还受到政策、技术、市场需求等因素的影响。9.1.3市场竞争态势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竞争激烈,国内外企业纷纷进入市场,争夺市场份额。在竞争中,一些企业凭借技术创新、品牌优势、服务质量等因素脱颖而出,而一些企业则面临被淘汰的风险。9.2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监管9.2.1政策法规监管我国对农业生产资料市场实施严格的监管政策,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如《农药管理条例》、《种子法》等,以保证农业生产资料的质量和安全。9.2.2质量监管农业生产资料质量监管主要包括生产环节、流通环节和使用环节。监管部门对生产企业实行许可证制度,对产品质量进行抽检;在流通环节,加强对经营者的监管,保证产品来源合法、质量可靠;在使用环节,加强对农户的培训,提高其科学使用农业生产资料的能力。9.2.3市场秩序监管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秩序监管主要包括打击假冒伪劣产品、规范市场价格、维护公平竞争等。监管部门通过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加强执法检查等手段,维护市场秩序。9.3农业生产资料市场发展策略9.3.1优化产业结构针对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现状,应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具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支持等手段,推动企业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9.3.2加强品牌建设企业应加强品牌建设,提高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