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科技培训手册_第1页
三农科技培训手册_第2页
三农科技培训手册_第3页
三农科技培训手册_第4页
三农科技培训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农科技培训手册TOC\o"1-2"\h\u17579第一章:概述 2174291.1三农科技培训的目的与意义 3250481.2培训对象与培训内容 3188121.2.1培训对象 3207241.2.2培训内容 315312第二章:农业科技创新与政策 45482.1农业科技创新概述 4149462.2农业科技政策解析 4205212.3农业科技发展趋势 529377第三章:农作物种植技术 5166113.1主要农作物种植技术 5204003.1.1水稻种植技术 599543.1.2小麦种植技术 522843.1.3玉米种植技术 652713.2高效种植模式与应用 6251333.2.1间作套种模式 6219783.2.2轮作模式 669023.3农作物病虫害防治 627913.3.1农业防治 6241223.3.2生物防治 661423.3.3化学防治 714308第四章:设施农业技术 7305404.1设施农业概述 719744.2设施农业技术要点 799244.2.1设施结构与设计 7256384.2.2环境调控 7312464.2.3育苗技术 7136004.2.4灌溉与施肥 763344.2.5病虫害防治 8199244.3设施农业发展趋势 8295514.3.1节能环保 8179154.3.2自动化、智能化 836954.3.3高效生产 856874.3.4产业链延伸 8141174.3.5产业融合 822647第五章:农业机械化与自动化 885415.1农业机械化概述 8216435.2农业机械化技术与应用 951345.3农业自动化发展趋势 9589第六章:农业信息技术 10187916.1农业信息技术概述 10138276.2农业信息技术应用 1010566.2.1农业生产管理 1043316.2.2农业市场与贸易 10113536.2.3农业政策与决策支持 10243346.3农业大数据与智能农业 1163036.3.1农业大数据概述 1153296.3.2农业大数据应用 1130066.3.3智能农业发展 1129145第七章: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11303547.1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概述 11154197.1.1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的现状 12176547.1.2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 12240857.2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技术 12305837.2.1土壤保护技术 12166407.2.2水资源保护技术 1260247.2.3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 12240587.3生态农业与可持续发展 13169507.3.1生态农业的内涵 13280907.3.2生态农业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139657第八章:农民素质提升与培训 13175488.1农民素质提升概述 13287568.2农民培训模式与方法 14322958.3农民素质提升与乡村振兴 1425437第九章:农业科技项目管理 142859.1农业科技项目管理概述 1449699.2农业科技项目申报与实施 15242719.2.1项目申报 15263499.2.2项目实施 15317639.3农业科技项目评估与监管 15119889.3.1项目评估 1540719.3.2项目监管 1620698第十章:农业科技服务与推广 161252310.1农业科技服务概述 163114910.2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161215010.2.1体系建设目标 161564910.2.2体系建设内容 161062210.3农业科技推广与应用 173199510.3.1推广与应用原则 172834210.3.2推广与应用途径 172947210.3.3推广与应用效果 17第一章:概述1.1三农科技培训的目的与意义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推进,三农科技培训成为提升农业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三农科技培训旨在为广大农民普及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提高农民的科技素养,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实现农业产业的优化升级。三农科技培训的目的在于:(1)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使其掌握先进的农业技术,增强农业发展的内生动力。(2)推动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提高农业生产力,促进农业现代化。(3)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助力乡村振兴。(4)加强农业产业链的协同,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三农科技培训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有利于发挥农业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2)有助于提高农民的就业技能,增加农民收入,助力脱贫攻坚。(3)有利于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提高农民的幸福指数。(4)有助于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1.2培训对象与培训内容1.2.1培训对象三农科技培训的对象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包括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成员等。(2)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包括基层农技人员、农业科研人员等。(3)涉农企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4)农村基层组织成员和致富带头人。1.2.2培训内容根据培训对象的需求,三农科技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农业基础知识:包括作物栽培、土壤肥料、植物保护、农业气象等方面的基础知识。(2)农业新技术:包括高效节水灌溉、智能农业、生态农业、农业物联网等新技术。(3)农业实用技术:包括种植技术、养殖技术、农产品加工技术等。(4)农业政策法规:包括农业支持政策、农村土地政策、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规等。(5)农业市场营销:包括农产品品牌建设、市场调研、营销策略等。(6)农业项目管理:包括项目策划、实施、监管、评估等方面的知识。通过以上培训内容,旨在使培训对象掌握农业科技知识,提高农业技术水平,为我国农业现代化贡献力量。第二章:农业科技创新与政策2.1农业科技创新概述农业科技创新是指在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中,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改进和创新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过程。农业科技创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技术创新:通过研究、开发和应用新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减轻农民负担。(2)品种创新:通过选育和推广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农作物新品种,提高农业产量和品质。(3)工艺创新:改进农业生产工艺,优化生产流程,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4)管理创新:运用现代管理理念和方法,提高农业企业的经营效益。(5)服务创新: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提高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水平。2.2农业科技政策解析我国高度重视农业科技创新,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以下对几个重要政策进行解析:(1)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行动计划:该计划明确了农业科技创新的方向、目标和重点任务,旨在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推动农业现代化。(2)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鼓励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动农业科技成果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3)农业科技创新奖励政策:对在农业科技创新中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激发科技创新活力。(4)农业科技创新投入政策:加大财政投入,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5)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政策: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提高农业科技创新队伍的整体素质。2.3农业科技发展趋势(1)信息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农业信息化将成为未来农业科技发展的重要方向,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农业生产的智能化、精准化水平。(2)绿色化: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农业科技发展将更加注重绿色化,推广绿色农业生产技术。(3)现代化:农业科技创新将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实现农业生产方式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4)国际化:农业科技创新将更加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外先进农业技术,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5)融合化:农业科技创新将与其他领域科技创新相互融合,形成跨行业、跨领域的科技创新体系,推动农业产业升级。第三章:农作物种植技术3.1主要农作物种植技术3.1.1水稻种植技术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以下为主要种植技术:(1)品种选择:根据当地气候、土壤条件,选择适宜的高产、优质、抗病水稻品种。(2)育秧:采用旱育秧或水育秧,保证秧苗生长健壮。(3)移栽:秧苗移栽前进行深耕、翻土,保证土壤松软,利于水稻生长。(4)施肥:合理施用底肥、追肥,保证水稻生长所需营养。(5)灌溉:根据水稻生长阶段和气候条件,合理调整灌溉水量。3.1.2小麦种植技术小麦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以下为主要种植技术:(1)品种选择:选择抗病、抗逆、高产、优质的小麦品种。(2)播种:秋季播种,保证播种深度和密度适宜。(3)施肥:合理施用底肥、追肥,保证小麦生长所需营养。(4)灌溉:根据气候条件和小麦生长阶段,合理调整灌溉水量。3.1.3玉米种植技术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饲料作物,以下为主要种植技术:(1)品种选择:选择高产、优质、抗病的玉米品种。(2)播种:春季播种,保证播种深度和密度适宜。(3)施肥:合理施用底肥、追肥,保证玉米生长所需营养。(4)灌溉:根据气候条件玉米生长阶段,合理调整灌溉水量。3.2高效种植模式与应用3.2.1间作套种模式间作套种是指在同一土地上,不同作物相互搭配种植,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产量和改善生态环境。以下为几种常见的高效种植模式:(1)小麦玉米间作:充分利用光、水、肥资源,提高产量。(2)大豆玉米套种:提高土地利用率,减少病虫害。(3)水稻油菜套种:提高土地利用率,改善土壤结构。3.2.2轮作模式轮作是指按照一定的顺序,在同一土地上轮流种植不同作物。以下为几种常见的轮作模式:(1)小麦玉米轮作:改善土壤结构,减少病虫害。(2)大豆玉米轮作:提高土壤肥力,减少病虫害。(3)水稻油菜轮作:改善土壤结构,提高产量。3.3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是保证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重要环节,以下为主要防治措施:3.3.1农业防治(1)选用抗病品种:降低病虫害发生风险。(2)合理轮作: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3)加强栽培管理:保持土地清洁,减少病虫害滋生。3.3.2生物防治(1)利用天敌:利用自然界的天敌昆虫控制害虫。(2)利用微生物:利用微生物防治病虫害。3.3.3化学防治(1)种子处理:预防病虫害的发生。(2)喷雾防治:针对已发生的病虫害,采用适宜的农药进行防治。(3)土壤消毒:减少土壤中病虫害的基数。第四章:设施农业技术4.1设施农业概述设施农业是指利用现代化设施,通过人工控制环境条件,实现作物周年生产的一种高效农业形式。它主要包括温室、大棚、中棚等保护地设施,以及与之配套的灌溉、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农业技术。设施农业在我国农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能够提高土地利用率,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4.2设施农业技术要点4.2.1设施结构与设计设施农业的结构与设计是保证生产顺利进行的基础。在温室、大棚等设施的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地理条件以及作物生长需求。结构要牢固,具有良好的保温、通风、采光功能。还要注重设施的自动化、智能化,提高生产效率。4.2.2环境调控环境调控是设施农业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等环境因子的调控。通过调控环境条件,为作物生长提供最佳环境,提高产量和品质。4.2.3育苗技术育苗技术是设施农业中的关键技术之一。通过采用穴盘育苗、无土栽培等方法,实现快速、高效、优质的育苗。同时要加强苗期管理,保证幼苗健康生长。4.2.4灌溉与施肥灌溉与施肥是设施农业中的重要环节。采用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同时根据作物生长需求,合理施用化肥、有机肥,实现科学施肥。4.2.5病虫害防治病虫害防治是设施农业中不可忽视的问题。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综合防治技术,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与传播。4.3设施农业发展趋势4.3.1节能环保能源紧张和环保意识的加强,设施农业将更加注重节能环保。通过采用新能源、节能技术,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4.3.2自动化、智能化科技的发展,设施农业将逐步实现自动化、智能化。通过引入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现设施农业的远程监控、智能管理。4.3.3高效生产设施农业将向着高效生产方向发展,通过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产值。4.3.4产业链延伸设施农业将不断向产业链延伸,实现农产品的加工、保鲜、物流等环节的整合,提高农业附加值。4.3.5产业融合设施农业将与其他产业融合,形成农业旅游、农业科普、农业养生等多元化发展模式,推动农业产业升级。第五章:农业机械化与自动化5.1农业机械化概述农业机械化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运用先进的机械设备替代人力和畜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轻农民劳动强度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我国农业发展、提高农业产值具有重要意义。农业机械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机械化:包括种植、施肥、灌溉、收割、运输等环节的机械化。(2)农业产后处理机械化:包括粮食烘干、加工、包装等环节的机械化。(3)农业设施机械化:包括农田水利、农业建筑、农业气象等设施的机械化。(4)农业信息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管理的智能化水平。5.2农业机械化技术与应用农业机械化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种植机械化技术:运用播种机、移栽机等设备,实现作物种植的机械化。(2)灌溉机械化技术:运用喷灌、滴灌等设备,提高灌溉效率,节约水资源。(3)收获机械化技术:运用收割机、脱粒机等设备,实现作物收获的机械化。(4)运输机械化技术:运用农用运输车辆、农产品冷藏保鲜设备等,提高农产品运输效率。(5)农业设施机械化技术:运用农田水利、农业建筑等设施设备,提高农业基础设施水平。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应用实例:(1)联合收割机:用于小麦、水稻等作物的收割、脱粒、清选等环节,提高收获效率。(2)农用无人机:用于农药喷洒、作物监测等环节,提高农业生产管理智能化水平。(3)农业:用于种植、收割、施肥等环节,实现农业生产自动化。5.3农业自动化发展趋势科技的不断发展,农业自动化将成为未来农业发展的趋势。以下是农业自动化发展的几个方面:(1)信息化: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实现农业生产管理的智能化。(2)化:研发和应用农业,实现农业生产过程的自动化。(3)精准农业:运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手段,实现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4)智能化农业设施:发展智能温室、智能灌溉等设施,提高农业基础设施水平。(5)生物技术:利用生物技术,培育抗病、抗逆、高产、优质的农作物品种。(6)绿色环保:推广环保型农业机械,降低农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农业自动化的发展将有助于提高我国农业产值,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为农民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第六章:农业信息技术6.1农业信息技术概述农业信息技术是指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管理和服务的各个环节,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农业信息技术涵盖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等多个领域。其主要内容包括农业信息获取、处理、传输、存储和利用等。6.2农业信息技术应用6.2.1农业生产管理农业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管理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作物生长监测:通过遥感技术、无人机等手段获取作物生长信息,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2)智能灌溉:利用传感器和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农业灌溉的自动化、智能化,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3)病虫害防治: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实时监测病虫害发生情况,指导农民科学防治。6.2.2农业市场与贸易农业信息技术在农业市场与贸易中的应用主要包括:(1)农产品市场信息发布:利用互联网、移动终端等平台,发布农产品价格、供需等信息,提高市场透明度。(2)电子商务:发展农业电子商务,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降低流通成本。6.2.3农业政策与决策支持农业信息技术在农业政策与决策支持方面的应用有:(1)农业监测预警: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实时监测农业发展状况,为政策制定提供数据支持。(2)农业发展规划:运用GIS等技术,编制农业发展规划,指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6.3农业大数据与智能农业6.3.1农业大数据概述农业大数据是指在农业生产、管理和服务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数据。这些数据来源于遥感、物联网、农业生产记录等多个方面。农业大数据具有数据量大、类型多样、价值密度低等特点。6.3.2农业大数据应用农业大数据在以下方面有广泛应用:(1)作物生长预测:通过分析历史数据,预测作物生长状况,为农业生产决策提供依据。(2)农业资源管理:利用大数据技术,优化农业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3)农业风险管理:分析农业风险因素,为政策制定和农业保险提供数据支持。6.3.3智能农业发展智能农业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农业生产、管理和服务的自动化、智能化。其主要内容包括:(1)智能农业生产: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作物生长、灌溉、施肥等环节的自动化控制。(2)智能农业管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提高农业管理水平。(3)智能农业服务:利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为农民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第七章:农业生态环境保护7.1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概述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是指通过对农业生态系统中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进行科学管理,以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章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进行概述。7.1.1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的现状当前,我国农业生态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土地资源退化:包括土壤侵蚀、盐碱化、土地沙化等。(2)水资源污染:农药、化肥过量使用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影响水生生态系统平衡。(3)生物多样性丧失: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7.1.2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对于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保障粮食安全: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是粮食生产的基础。(2)提高农业效益:生态环境保护有助于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3)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有助于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拓宽农民增收渠道。7.2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技术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7.2.1土壤保护技术(1)改良土壤: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2)防治土壤侵蚀:采取梯田、梯地、植物篱等工程措施,防止土壤侵蚀。7.2.2水资源保护技术(1)节水灌溉:采用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2)水污染防治:加强农业废弃物处理,减少农药、化肥对水体的污染。7.2.3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1)生态农业建设:推广生态农业模式,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稳定性。(2)人工湿地建设:利用人工湿地对农业废水进行处理,提高生物多样性。7.3生态农业与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遵循生态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型农业模式。7.3.1生态农业的内涵生态农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生态平衡:保持农业生态系统中物种多样性和生态平衡。(2)资源循环利用:实现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降低生产成本。(3)环境友好:减少农药、化肥使用,减轻农业对环境的污染。7.3.2生态农业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生态农业与可持续发展具有密切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保障粮食安全:生态农业能够提高农业产量,保障粮食安全。(2)优化农业结构:生态农业有助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3)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生态农业有利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第八章:农民素质提升与培训8.1农民素质提升概述农民素质提升是指通过教育培训、实践锻炼等途径,提高农民群体的科技文化素质、职业技能、市场意识和创新能力,使之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农民素质提升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因素,对于促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农民素质提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科技文化素质: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水平,使之具备现代农业知识和技术,增强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2)职业技能:培养农民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3)市场意识:培养农民的市场观念,提高其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促进农产品销售。(4)创新能力:激发农民的创新精神,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农业产业升级。8.2农民培训模式与方法农民培训模式与方法是农民素质提升的重要手段,以下为几种常见的农民培训模式与方法:(1)培训模式(1)订单式培训:根据市场需求,以企业、合作社等为主体,对农民进行定向培训,提高农民就业技能。(2)项目式培训:以项目为载体,整合各类资源,开展农民培训。(3)普惠性培训:针对全体农民,普及农业科技知识,提高农民整体素质。(2)培训方法(1)课堂讲授:通过专业教师讲解,使农民掌握农业科技知识和技能。(2)现场演示:结合实际操作,使农民直观地学习农业技术。(3)交流互动:组织农民开展经验交流,促进农民之间的相互学习。(4)远程教育: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农民在线培训。8.3农民素质提升与乡村振兴农民素质提升与乡村振兴密切相关,以下是两者之间的几个方面联系:(1)农民素质提升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才能使乡村振兴具备人才支撑。(2)农民素质提升有助于农业现代化。农民素质提升可以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推动农业现代化。(3)农民素质提升有助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农民培训,可以使农民掌握多种职业技能,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劳动力转移。(4)农民素质提升有助于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提高农民素质,可以促进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的发展,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5)农民素质提升有助于农村治理能力提升。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农民队伍,有助于提高农村基层治理能力,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第九章:农业科技项目管理9.1农业科技项目管理概述农业科技项目管理是指对农业科技创新活动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过程,旨在高效、有序地推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农业科技项目管理涉及项目选题、申报、实施、评估、监管等多个环节,是保障农业科技创新质量和效率的关键环节。9.2农业科技项目申报与实施9.2.1项目申报农业科技项目申报是指按照国家及地方政策要求,对具有创新性、实用性和推广价值的农业科技项目进行申报。项目申报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项目选题:依据国家农业科技发展战略、市场需求和农业产业特点,选择具有发展潜力的项目。(2)编制项目申报书:详细阐述项目背景、目标、研究内容、技术路线、预期成果等。(3)项目评审:专家对申报项目进行评审,筛选出符合条件的项目。(4)项目立项:根据评审结果,对符合条件的农业科技项目进行立项。9.2.2项目实施农业科技项目实施是指按照项目申报书的要求,组织项目团队开展研究工作。项目实施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组建项目团队:根据项目需求,选拔具有相关专业背景和技术能力的人员组成项目团队。(2)制定项目计划:明确项目研究任务、阶段目标、进度安排等。(3)开展研究工作:按照项目计划,开展实验、调查、分析等工作。(4)项目中期评估: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中期评估,保证项目按计划进行。(5)项目验收:项目完成后,组织专家对项目成果进行验收。9.3农业科技项目评估与监管9.3.1项目评估农业科技项目评估是指对项目实施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以了解项目目标的实现程度、成果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项目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过程评估: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组织管理、进度控制、经费使用等方面进行评估。(2)成果评估:对项目成果的技术创新性、实用性、推广价值等方面进行评估。(3)效益评估:对项目成果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进行评估。9.3.2项目监管农业科技项目监管是指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合规性、质量、进度等方面进行监督和管理。项目监管主要包括以下措施:(1)建立健全项目管理制度:制定项目申报、实施、验收等方面的管理制度,保证项目合规进行。(2)加强项目管理团队建设:提高项目团队的技术水平和组织能力,保证项目顺利进行。(3)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