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计划与控制手册_第1页
生产计划与控制手册_第2页
生产计划与控制手册_第3页
生产计划与控制手册_第4页
生产计划与控制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产计划与控制手册TOC\o"1-2"\h\u24307第一章生产计划概述 2117991.1生产计划的概念与作用 2255701.2生产计划的类型与内容 317226第二章生产计划的编制 390652.1生产计划的编制原则 4179112.2生产计划的编制流程 470982.3生产计划的编制方法 43995第三章生产计划的实施与控制 531143.1生产计划的实施策略 599463.2生产计划的进度控制 568863.3生产计划的调整与优化 621209第四章生产能力分析 634334.1生产能力的概念与分类 667684.2生产能力的计算与评估 7208394.2.1生产能力的计算 755874.2.2生产能力的评估 7169684.3生产能力的优化配置 7283304.3.1设备优化配置 7141994.3.2人力资源优化配置 724704.3.3技术优化配置 825634.3.4管理优化配置 828190第五章物料需求计划 8297965.1物料需求计划的概念与作用 8254035.2物料需求计划的编制方法 813875.3物料需求计划的实施与控制 914254第六章生产作业计划 9265276.1生产作业计划的概念与作用 941136.2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方法 1021996.3生产作业计划的实施与控制 1014692第七章生产调度与协调 11184487.1生产调度的概念与作用 11103017.2生产调度的原则与方法 11217187.2.1生产调度的原则 11211537.2.2生产调度的方法 11198857.3生产协调的策略与实施 12168157.3.1生产协调的策略 12120077.3.2生产协调的实施 1224951第八章生产质量控制 1264758.1生产质量的概念与要求 1222308.1.1生产质量的概念 1295818.1.2生产质量的要求 13162118.2生产质量控制的原理与方法 13201488.2.1生产质量控制的原理 13168398.2.2生产质量控制的方法 1370698.3生产质量改进的策略与实施 13288958.3.1生产质量改进的策略 1353698.3.2生产质量改进的实施 146266第九章设备管理 14277069.1设备管理的重要性 1433669.1.1引言 14289389.1.2设备管理的作用 14245339.2设备的维护与保养 15145319.2.1引言 1581869.2.2设备维护与保养的原则 15119079.2.3设备维护与保养的方法 15101899.3设备更新的策略与实施 15145719.3.1引言 1529629.3.2设备更新策略 15191459.3.3设备更新实施 1519466第十章人力资源管理 16775310.1人力资源管理在生产计划与控制中的作用 161164010.2员工培训与技能提升 16571810.3员工激励与绩效评估 16第一章生产计划概述1.1生产计划的概念与作用生产计划是指在一定的生产周期内,根据企业的生产目标、资源状况和市场需求,对生产活动进行科学、系统的安排与部署的过程。生产计划是企业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实现生产资源的合理配置,保证生产过程的高效、顺畅进行。生产计划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指导生产:生产计划为企业提供了明确的生产目标和任务,使生产过程有章可循,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2)协调资源:生产计划有助于企业合理配置生产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降低生产成本。(3)控制进度:生产计划可以实时监控生产进度,及时发觉和解决问题,保证生产任务按时完成。(4)提高质量:生产计划通过对生产过程的合理安排,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满足客户需求。(5)优化生产结构:生产计划有助于企业调整生产结构,优化产品组合,提高市场竞争力。1.2生产计划的类型与内容生产计划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按时间跨度分类生产计划可分为长期生产计划、中期生产计划和短期生产计划。长期生产计划:主要关注企业未来35年的生产发展战略,包括产品研发、市场拓展、设备投资等方面。中期生产计划:通常为12年的生产计划,主要涉及年度生产目标、生产结构调整、人力资源配置等。短期生产计划:以月、周、日为单位,具体安排生产任务,包括生产进度、物料采购、人员安排等。(2)按生产对象分类生产计划可分为产品生产计划、零部件生产计划和工艺路线生产计划。产品生产计划:以最终产品为对象,制定生产任务、生产周期、生产数量等。零部件生产计划:以零部件为对象,制定生产任务、生产周期、生产数量等。工艺路线生产计划:以工艺流程为对象,安排各工艺阶段的生产任务和进度。生产计划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生产目标:明确生产计划期内要实现的生产数量、质量、成本等目标。(2)生产任务:具体安排各生产部门、生产线的生产任务。(3)生产周期:确定生产任务的完成时间。(4)物料需求:制定物料采购、库存计划。(5)人力资源:安排生产人员的配置和培训。(6)设备利用率:提高设备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7)质量控制:保证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措施得到有效执行。(8)生产进度:实时监控生产进度,调整生产计划。第二章生产计划的编制2.1生产计划的编制原则生产计划的编制是企业管理中的环节,其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出发点:生产计划的编制应紧密结合市场需求,保证生产的产品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提高市场竞争力。(2)合理配置资源:在编制生产计划时,要充分考虑企业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合理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3)保证生产均衡:生产计划应保证生产过程的均衡性,避免生产波动过大,影响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4)强化计划执行力:生产计划一经确定,各部门应严格执行,保证生产任务按时完成。(5)持续改进:生产计划的编制应不断总结经验,持续改进,提高生产计划的科学性和实用性。2.2生产计划的编制流程生产计划的编制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收集资料:收集与生产计划编制相关的各类信息,如市场需求、原材料供应、设备状况、人员配置等。(2)分析预测: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对市场需求、原材料供应等进行预测,为生产计划编制提供依据。(3)确定生产目标:根据市场需求和预测结果,确定生产计划的目标,包括产量、质量、成本等。(4)编制生产计划:根据生产目标,结合企业资源状况,编制具体的生产计划。(5)审批发布:将编制好的生产计划提交给相关部门审批,审批通过后发布实施。(6)跟踪监控:生产计划实施过程中,要定期跟踪监控,及时发觉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7)总结反馈:生产计划完成后,对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反馈给相关部门,为下一轮生产计划编制提供参考。2.3生产计划的编制方法生产计划的编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线性规划法: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求解最优解,实现生产计划的编制。(2)目标规划法:以实现生产目标为出发点,通过调整生产计划中的各项指标,使生产计划达到预期目标。(3)网络计划法:利用网络图表示生产过程中的各项任务及其关系,进行生产计划的编制。(4)模拟法:通过计算机模拟生产过程,调整生产计划中的各项参数,寻找最优生产计划。(5)启发式算法:结合专家经验和实际生产情况,运用启发式算法进行生产计划的编制。(6)遗传算法:借鉴生物进化原理,通过迭代优化,实现生产计划的编制。各种方法各有优缺点,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编制方法。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可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提高生产计划的编制效率和准确性。第三章生产计划的实施与控制3.1生产计划的实施策略生产计划的实施策略是保证生产活动顺利进行的关键。以下为生产计划实施的主要策略:(1)明确生产目标:生产计划实施前,需明确生产目标,包括生产数量、质量、成本、交货期等,以保证生产过程符合企业发展战略。(2)细化任务分解:将生产任务分解为若干个子任务,明确各子任务的执行顺序、完成时间及责任人,以提高生产效率。(3)制定实施计划:根据生产任务、设备能力、人员配置等因素,制定详细的生产实施计划,包括生产进度、物料供应、设备维护等。(4)加强协调沟通:生产计划实施过程中,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沟通,保证生产进度与计划相符。(5)实施激励措施:设立激励机制,鼓励员工积极参与生产计划的实施,提高生产效率。3.2生产计划的进度控制生产计划的进度控制是保证生产活动按照预定计划进行的重要环节。以下为生产计划进度控制的主要措施:(1)建立进度监控体系:设立专门的生产进度监控部门,对生产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实时跟踪。(2)定期汇报生产进度:各部门定期汇报生产进度,便于企业领导及时了解生产情况,调整生产计划。(3)生产进度预警机制:设立生产进度预警指标,当生产进度偏离计划时,及时发出预警,采取措施进行调整。(4)加强生产调度:根据生产进度情况,合理调整生产计划,保证生产活动有序进行。(5)严格考核制度:对生产进度执行情况进行考核,保证各部门严格按照计划完成任务。3.3生产计划的调整与优化生产计划的调整与优化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重要手段。以下为生产计划调整与优化的主要方法:(1)数据分析:通过收集生产过程中的数据,分析生产计划的执行效果,找出存在的问题。(2)优化生产流程:针对存在的问题,对生产流程进行优化,简化操作步骤,提高生产效率。(3)调整生产计划:根据市场变化、生产任务调整等因素,及时调整生产计划,保证生产活动与市场需求相适应。(4)提高设备利用率:通过合理安排生产任务,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5)加强人才培养:提高员工素质,培养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为生产计划的调整与优化提供支持。通过以上措施,不断调整与优化生产计划,以提高企业生产管理水平,实现生产目标。第四章生产能力分析4.1生产能力的概念与分类生产能力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根据现有的生产资源和技术条件,所能生产的产品数量或者所能完成的工作量。生产能力是企业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生产能力按其性质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有形生产能力,主要包括设备生产能力、人力资源生产能力等;另一类是无形生产能力,如技术生产能力、管理生产能力等。4.2生产能力的计算与评估4.2.1生产能力的计算生产能力的计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按设备生产能力计算:根据设备的数量、台时产量、工作时间等因素计算。(2)按人力资源生产能力计算:根据员工的数量、劳动效率、工作时间等因素计算。(3)按技术生产能力计算:根据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工艺水平等因素计算。(4)按管理生产能力计算:根据企业的管理水平、组织结构等因素计算。4.2.2生产能力的评估生产能力评估是对企业现有生产能力的评价和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生产能力的利用率:评估企业现有生产能力是否得到充分利用。(2)生产能力的适应性:评估企业生产能力是否能够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3)生产能力的可靠性:评估企业生产能力是否能够稳定地完成生产任务。(4)生产能力的扩展性:评估企业生产能力是否具备进一步扩大的潜力。4.3生产能力的优化配置生产能力的优化配置是企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以下是生产能力优化配置的几个方面:4.3.1设备优化配置设备优化配置要考虑设备的先进性、适用性和经济性,根据生产任务的需要,合理选择和配置设备,提高设备利用率和生产效率。4.3.2人力资源优化配置人力资源优化配置要考虑员工的技能、经验和岗位适应性,实现人岗匹配,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员工满意度。4.3.3技术优化配置技术优化配置要关注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工艺改进,提高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降低生产成本。4.3.4管理优化配置管理优化配置要完善企业组织结构,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管理效率,实现生产能力的最大化发挥。第五章物料需求计划5.1物料需求计划的概念与作用物料需求计划(MaterialRequirementsPlanning,简称MRP)是一种基于计算机系统的生产计划与库存控制管理系统。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对生产过程中所需物料的数量、种类、时间等需求信息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以保证生产顺利进行,降低库存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物料需求计划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降低库存成本:通过精确计算物料需求,减少库存积压,降低库存成本。(2)提高生产效率:保证生产过程中所需物料按时供应,避免因物料短缺导致生产停滞。(3)优化库存管理:实时监控库存情况,合理调配资源,提高库存利用率。(4)提高客户满意度:保证按时交付产品,提高客户满意度。5.2物料需求计划的编制方法物料需求计划的编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定量订货法:根据物料的消耗速度和库存水平,当库存降至预定订货点时,按照预定批量进行订货。(2)定期订货法:按照预定的时间周期进行订货,每次订货量根据物料消耗速度和库存水平确定。(3)经济订货批量法:通过计算物料的订购成本和存储成本,确定最优订货批量。(4)物料需求计划法:根据生产计划、物料清单、库存状况等数据,采用计算机系统自动计算物料需求量和订货时间。5.3物料需求计划的实施与控制物料需求计划的实施与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数据收集:收集生产计划、物料清单、库存状况、物料消耗等数据。(2)数据处理: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计算,物料需求计划。(3)计划执行:根据物料需求计划,组织采购、生产、库存等相关部门协同工作,保证物料按时供应。(4)跟踪监控:实时监控物料需求计划的执行情况,对出现的异常情况进行处理。(5)计划调整:根据生产进度、物料供应情况等因素,对物料需求计划进行适时调整。(6)持续改进:通过分析物料需求计划的执行效果,不断优化计划编制方法和执行流程,提高物料需求计划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第六章生产作业计划6.1生产作业计划的概念与作用生产作业计划是企业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根据企业生产目标和市场需求,对生产过程中的人力、物料、设备等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有效组织的过程。生产作业计划旨在保证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满足市场需求。生产作业计划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指导生产:生产作业计划为生产部门提供了明确的生产任务和目标,使生产工作有章可循,提高生产效率。(2)资源配置:通过生产作业计划,企业可以合理配置人力、物料、设备等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3)调度生产:生产作业计划有助于企业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和调度,保证生产进度与市场需求相匹配。(4)优化生产:生产作业计划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和生产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和优化生产方案,提高生产效益。6.2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方法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经验法:依据生产部门长期积累的经验和数据分析,制定生产作业计划。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准确性较低。(2)统计法:通过收集和分析历史生产数据,运用统计学方法预测未来生产需求,从而制定生产作业计划。这种方法较为科学,但需要对大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3)线性规划法:运用线性规划模型,对生产过程中的人力、物料、设备等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以实现生产目标。这种方法适用于生产过程较为简单、资源约束明显的情况。(4)动态规划法:根据生产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实时调整生产作业计划,使之与市场需求和生产能力相匹配。这种方法适用于生产过程复杂、市场需求变化较大的企业。(5)模拟法:通过计算机模拟生产过程,预测各种生产方案的效果,从而制定最优的生产作业计划。这种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但需要投入较大的计算资源。6.3生产作业计划的实施与控制生产作业计划的实施与控制是保证生产过程顺利进行的关键环节。以下是生产作业计划实施与控制的主要步骤:(1)生产任务分配:根据生产作业计划,将生产任务分配到各个生产部门,明确各部门的生产目标和责任。(2)生产准备:保证生产所需的人力、物料、设备等资源充足,做好生产前的准备工作。(3)生产调度:实时监控生产进度,根据市场需求和生产实际情况,调整生产计划,保证生产任务按时完成。(4)生产过程控制:对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成本、进度等方面进行控制,保证生产过程符合预定目标。(5)异常处理: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予以处理,避免影响生产进度和质量。(6)绩效考核:对生产作业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定期评估,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生产管理水平。(7)持续改进:根据生产作业计划实施与控制的结果,不断优化生产作业计划,提高生产效率和企业竞争力。、第七章生产调度与协调7.1生产调度的概念与作用生产调度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对生产计划、生产资源、生产进度等进行实时调整和控制,以保证生产任务按照预定计划顺利进行。生产调度是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如下:(1)保证生产计划的有效实施。通过对生产过程中的各项资源进行调整,使生产进度与计划保持一致,保证生产任务按时完成。(2)提高生产效率。合理调整生产资源,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浪费,提高生产效率。(3)优化生产流程。通过生产调度,发觉和解决生产过程中的瓶颈问题,优化生产流程。(4)保证产品质量。对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监控,保证产品质量符合标准。7.2生产调度的原则与方法7.2.1生产调度的原则(1)符合生产计划。生产调度应遵循生产计划,保证生产任务按照预定计划进行。(2)合理配置资源。根据生产任务和资源状况,合理配置生产资源,提高生产效率。(3)注重协调与沟通。加强生产部门之间的协调与沟通,保证生产任务顺利推进。(4)实时监控与调整。对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指标进行实时监控,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度和调整。7.2.2生产调度的方法(1)提前调度。根据生产计划,提前对生产资源进行调配,保证生产任务按时开始。(2)实时调度。对生产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及时处理,调整生产进度和资源分配。(3)反馈调度。根据生产过程中的反馈信息,调整生产计划,优化生产过程。(4)应急调度。针对突发事件,采取紧急措施,保证生产任务的顺利进行。7.3生产协调的策略与实施7.3.1生产协调的策略(1)明确协调目标。明确生产协调的目标,如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保证产品质量等。(2)制定协调计划。根据生产任务和资源状况,制定详细的协调计划,保证生产任务顺利推进。(3)建立协调机制。建立生产协调机制,包括信息传递、沟通渠道、协调会议等。(4)加强部门协作。促进生产部门之间的协作,形成合力,共同完成生产任务。7.3.2生产协调的实施(1)加强信息沟通。保证生产部门之间的信息传递畅通,及时了解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和需求。(2)定期召开协调会议。定期召开生产协调会议,讨论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制定解决方案。(3)实施协调计划。根据协调计划,对生产过程中的各项资源进行调整,保证生产任务顺利进行。(4)监督协调效果。对生产协调的效果进行监督和评估,发觉问题及时调整,不断提高生产协调水平。第八章生产质量控制8.1生产质量的概念与要求8.1.1生产质量的概念生产质量是指在产品生产过程中,通过对生产要素的有效管理,使产品满足设计要求、符合标准规定和用户需求的一系列特性。生产质量是衡量企业生产水平、竞争力和市场信誉的重要指标。8.1.2生产质量的要求生产质量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符合设计要求:产品应满足设计文件、技术标准和用户需求;(2)稳定可靠:生产过程应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降低不良品率;(3)安全环保:产品应具备良好的安全性和环保功能;(4)经济合理:生产过程中应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5)时效性:产品应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生产,满足市场需求。8.2生产质量控制的原理与方法8.2.1生产质量控制的原理生产质量控制的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点:(1)预防为主:在生产过程中,提前识别和预防质量问题的发生;(2)全面管理:对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的监控和管理;(3)持续改进:不断优化生产过程,提高产品质量;(4)数据驱动:以数据为基础,科学分析质量问题和改进措施。8.2.2生产质量控制的方法生产质量控制的主要方法有:(1)标准化管理:制定和执行生产质量标准,保证生产过程符合要求;(2)过程控制:对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监控,保证产品质量;(3)检验与测试:对产品进行检验和测试,发觉和纠正质量问题;(4)统计分析: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质量数据,找出质量问题的根源;(5)内外部沟通:加强生产部门与其他部门的沟通,保证质量信息传递及时、准确。8.3生产质量改进的策略与实施8.3.1生产质量改进的策略生产质量改进的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目标明确:确定生产质量改进的目标和方向;(2)资源整合:合理配置生产要素,提高生产效率;(3)持续改进:通过不断优化生产过程,提高产品质量;(4)激励机制:设立激励机制,激发员工参与质量改进的积极性;(5)质量文化:培养企业质量文化,提高员工质量意识。8.3.2生产质量改进的实施生产质量改进的实施步骤如下:(1)确定改进项目:根据质量目标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改进项目;(2)分析问题:运用统计分析方法,找出质量问题的原因;(3)制定改进措施:针对问题原因,制定具体的改进措施;(4)实施改进:将改进措施付诸实践,对生产过程进行优化;(5)检查效果:评估改进措施的效果,验证质量是否得到提升;(6)持续改进:根据检查结果,对改进措施进行调整和完善,实现生产质量的持续提升。第九章设备管理9.1设备管理的重要性9.1.1引言在现代生产过程中,设备管理作为企业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生产顺利进行、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本节主要阐述设备管理的重要性,以引导企业重视设备管理工作。9.1.2设备管理的作用(1)保障生产安全:设备管理能够保证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降低设备故障率,从而减少生产的发生。(2)提高生产效率:通过设备管理,企业可以优化设备配置,提高设备利用率,减少停机时间,从而提高生产效率。(3)降低生产成本:设备管理有助于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降低维修成本,同时减少设备故障带来的损失。(4)提升产品质量:设备管理能够保证设备处于良好状态,提高产品加工精度,从而提升产品质量。(5)增强企业竞争力:设备管理有助于提高企业整体素质,提升市场竞争力。9.2设备的维护与保养9.2.1引言设备维护与保养是设备管理的重要内容,本节主要介绍设备维护与保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9.2.2设备维护与保养的原则(1)预防为主:以预防设备故障为主,定期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2)及时性:发觉设备问题及时处理,避免故障扩大。(3)全面性:对设备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和保养。(4)经济性:在保证设备正常运行的前提下,降低维护与保养成本。9.2.3设备维护与保养的方法(1)日常维护:对设备进行日常清洁、润滑和检查。(2)定期保养:按照设备保养周期,对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和保养。(3)故障维修:对设备故障进行及时维修,恢复设备正常运行。9.3设备更新的策略与实施9.3.1引言科技的发展,设备更新是企业保持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本节主要探讨设备更新的策略与实施。9.3.2设备更新策略(1)技术领先:选择具有先进技术水平的设备,提高生产效率。(2)成本效益:在设备更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