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10课内重点文言文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考点:文学常识孟子(约前372一前289),名轲(kē),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本课选自《告子下》。题目是编者加的,意思是:常处于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死亡。题目是文章的论点,以此为题,主旨明显。考点:课后注释(1)[舜发于畎亩之中]舜在历山耕田,后被尧起用,成为尧的继承人。(2)[发]兴起,指被任用。(3)[畎亩]田地。(4)[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傅说原在傅岩为人筑墙,因以傅为姓,后被殷王武丁任用为相。(5)[举]选拔、任用。(6)[版筑]筑,捣土用的杵。古人筑墙,在两块夹板中间放土,再用杵夯实。(7)[胶鬲举于鱼盐之中]胶鬲原以贩卖鱼盐为生,西伯(周文王)把他举荐给纣王。后来,他又辅佐周武王。(8)[管夷吾举于士]管仲(名夷吾)原是齐国公子纠的家臣,纠与公子小白(即后来的齐桓公)争夺君位失败,管仲作为罪人被押回齐国,后经鲍叔牙推荐,被齐桓公任用为相。(9)[士]狱官。(10)[举于士]从狱官手中释放出来,进而得到任用。(11)[孙叔敖举于海]孙叔敖隐居海滨,楚庄王知道他有才能,用他为相。(12)[百里奚举于市]百里奚,春秋时期虞(yú)国大夫。虞亡后被俘,由晋入秦,又逃到楚。后来秦穆公用五张公羊皮把他赎出来,用为大夫。(13)[市]集市。(14)[饿其体肤]使他经受饥饿之苦。(15)[空乏其身]使他身处贫困之中。(16)[空乏]财资缺乏。(17)[行拂乱其所为]使他做事不顺。(18)[拂]违背。(19)[乱]扰乱。(20)[动心忍性]使他的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21)[曾益]增加。(22)[曾]同“增”。(23)[恒过]常常犯错误。(24)[衡于虑]思虑堵塞。(25)[衡]同“横”,梗塞、不顺。(26)[作]奋起。这里指有所作为。(27)[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表现在脸色上,流露在言谈中,才能被人们了解。(28)[征]征验、表现。(29)[发]显露、流露。(30)[喻]了解、明白。(31)[入]指在国内。(32)[法家]守法度的大臣。(33)[拂士]辅佐君王的贤士。(34)[拂]同“弼”,辅佐。(35)[出]指在国外。(36)[敌国]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37)[敌]匹敌、相当。(38)[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常处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死亡。考点:重点译句(1)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答案】舜从田野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选拔,胶鬲从卖鱼盐贩中被举用,管夷吾从狱官(手中获释)被任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海边被召为相,百里奚从市井之间上被(赎回)而用为相。(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答案】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的命令给这样的人,一定要使他内心痛苦,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使他身处贫困之中。使他做事不顺。(3)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答案】(通过这些)使他的内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以不断地增加他的才干。(4)人恒过,然后能改;【答案】人常常犯错,这样以后才能改正。(5)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答案】内心忧困,思虑堵塞,这样以后才能有所作为;(6)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答案】(一个人的想法,只有)表现在脸上、流露在言谈中,才能被人们了解。(7)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答案】(一个国家)在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地位、势力相当的国家和外部的侵扰,这个国家往往就容易灭亡。(8)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答案】这样以后就会明白,常处于忧愁和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于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死亡的道理了。考点:课后习题1.结合课文说说你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理解。另举一两个事例证明上述观点。【答案】文中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说,忧患和磨难可以使一个人奋发有为,使一个国家兴旺发达;安逸和享乐则会让一个人不思进取,是一个国家衰败灭亡。越王勾践和吴王夫差的故事就能很好地证明这一观点。吴越交战,越国战败,越王勾践遭辱,他卧薪尝胆,亲自到田间和农民一起劳动,他的妻子也自己纺线织布,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兵强马壮,具备了复仇条件。反观吴王夫差,战胜越过以后,生活骄奢淫逸,妄自尊大,最终为勾践所败,身死国灭。2.《孟子》文章以雄辩著称,大量使用排比句,气势非凡。举一两个例子具体分析。【答案】“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运用排比,气势磅礴、义正辞严的指出了大丈夫的精神实质;也把大丈夫的崇高性推到极致。“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百里奚举于市”,用同样的句式连举六例,形成一种无可辩驳的气势,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补充:1.这几位古代贤能的人所处的时代不同,但是他们的经历什么共同点?说明一个什么道理?【答案】他们出身卑微,历经了苦难的磨练,都被提拔任用,做出了一番成就。说明生于忧患,逆境出人才的道理。2.孟子名言座右铭:(1)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3)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023中考预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选自《<孟子>二章》)
【乙】陈禾,字秀实,明州鄞县人。举元符三年进士。(时)天下久平,武备宽弛,东南尤甚。论奏未终,上拂衣起。禾引上衣,请毕其说。衣裾落,上曰:“碎朕衣矣。”禾言:“陛下不惜碎衣,臣岂惜碎首以报陛下?此曹①今日受富贵之利,陛下他日受危亡之祸。”言愈切,上变色曰:“卿能如此,朕复何忧?”内侍请上易衣,上却之曰:“留以旌②直臣。”(节选自《宋史》,有删改)【注释】①曹:辈,等。②旌:表彰。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①入则无法家拂士②内侍请上易衣2.翻译下列句子。①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②卿能如此,朕复何忧?3.乙文中的______(原文)与甲文中的主旨句异曲同工。乙文中的“上”是一个______的人。(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1.解释加点字的意思(1)傅说举于版筑之间()(2)劳其筋骨()(3)困于心衡于虑()(4)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2.翻译句子: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3.文中所举舜、傅说等六位名人有什么共同特点?(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子失,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乙】贞观①初,太宗谓侍臣:“为君之道,必须先存②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面身毙。再者,不敢纵逸。朕每思伤其身者不在外物,皆由嗜欲以成其祸。若耽③嗜滋味,玩悦声色,所欲既多,所损亦大既妨政事,又扰生民。”贞观六年,太宗谓侍臣曰:“古之昏君,其耳目皆为敝不知时政得失,亦不见过,以是灭亡。朕既在九重④,不能尽见天下事,故布之卿等,以为朕之耳目。莫以天下无事,四海安宁,便不存意⑤【注释】①贞观:唐太宗李世民年号。②存抚恤。③耽沉溺。④九重:深宫之内。⑤存意:用心操劳国事。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行拂乱其所为拂:(2)犹割股以啖腹股: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人恒过,然后能改。(2)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2.【甲】文采用层层推理的方法,开头先列举事例,接着提出了担任治国重任的人才必须经过磨炼的观点,然后从正反两方面进行推论,最后概括出的中心论点。【乙】文太宗认为“为君之道”必须要。(四)单项选择题1.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人恒过国恒亡B.行拂乱其所为入则无法家拂士C.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举大计亦死D.百里奚举于市愿为市鞍马2.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潭西南而望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既克,公问其故C.管夷吾举于士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D.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在乎山水之间也
2023中考预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解析版)(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选自《<孟子>二章》)【乙】陈禾,字秀实,明州鄞县人。举元符三年进士。(时)天下久平,武备宽弛,东南尤甚。论奏未终,上拂衣起。禾引上衣,请毕其说。衣裾落,上曰:“碎朕衣矣。”禾言:“陛下不惜碎衣,臣岂惜碎首以报陛下?此曹①今日受富贵之利,陛下他日受危亡之祸。”言愈切,上变色曰:“卿能如此,朕复何忧?”内侍请上易衣,上却之曰:“留以旌②直臣。”(节选自《宋史》,有删改)【注释】①曹:辈,等。②旌:表彰。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①入则无法家拂士②内侍请上易衣【答案】①拂:同“弼”,辅佐;②易:换。【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即可。①句意为: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国家的忧患。拂:通假字,同“弼”,辅佐。②句意为:内侍请皇上换衣服。易:换。2.翻译下列句子。①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②卿能如此,朕复何忧?【答案】①通过这样的方法,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增加他所没有的才干。②你能像这样尽心进言,我还有什么可忧虑呢?【解析】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①句中重点词有:所以,用来;动,使…惊动;忍,使…坚韧;曾,通假字,同“增”,增加。句意为:这样来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②句中重点词有:如此,这样;忧,忧虑。句意为:你能像这样尽心进言,我还有什么可忧虑呢?3.乙文中的______(原文)与甲文中的主旨句异曲同工。乙文中的“上”是一个______的人。【答案】此曹今日受富贵之利,陛下他日受危亡之祸;知错能改【解析】第一问:本题考查理解课文内容。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找出相关的语句即可。结合两文内容可知,甲文的主旨句是“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乙文与之异曲同工的语句是:此曹今日受富贵之利,陛下他日受危亡之祸。第二问: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乙文内容的基础上,抓住描写“上”的语句来分析即可。结合内容,从“卿能如此,朕复何忧”“留以旌直臣”等语句中可知,“上”是一个知错能改、虚心纳谏、开明的人。参考译文:【甲】舜从田地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选拔,胶鬲从鱼盐贩中被举用,管仲从狱官手里获释后被录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的海边进了朝廷,百里奚从市井之间登上了相位。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的身体经受饥饿之苦,使他受到贫穷之苦,使他做事不顺,(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增加他所不具有的能力。
一个人常常犯错误,这样以后才会改正;内心困惑,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憔悴枯槁,表现在脸色上,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看到他的脸色,听到他的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在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国家的忧患,往往容易亡国。这样以后,人们才会明白忧患可以使人生存,而安逸享乐使人死亡。【乙】禾字秀实,是明州鄞县人。考中元符三年进士。多次升迁担任辟雍博士、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天下长久太平,军备松弛,东南一带尤其严重。
陈禾论奏还没结束,皇上就恼怒地拂衣而起。陈禾拉住皇上的衣服,请求让自己说完。衣袖被撕落,皇上说:“正言撕破我的衣服啦。”陈禾说:“陛下不惜被撕破衣服,我难道敢吝惜砍头来报答陛下吗?这些人今天得到富贵的好处,陛下将来会遭受危亡的祸患。”陈禾的言辞更加激烈,皇上改变了脸色说:“你能像这样尽心进言,我还有什么可忧虑的呢?”内侍请皇上换衣服,皇上回绝他说:“留着破衣表彰正直的大臣。”(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1.解释加点字的意思(1)傅说举于版筑之间()(2)劳其筋骨()(3)困于心衡于虑()(4)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答案】(1)被选拔(2)使……劳累(3)通“横”,梗塞,不顺(4)明白,了解【解析】“举”要解释为被动用法,“劳”要解释为使动用法,“衡”是通假字,“喻”是重点实词。2.翻译句子: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答案】在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敌国外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导致灭亡。【解析】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落实。此句中的关键词有“入、出、则”,“入、出”应译为“在国内、在国外”,“则”应译为“如果”。把各个词语的意思连缀起来,语意通顺即可。3.文中所举舜、傅说等六位名人有什么共同特点?【答案】都是出身低微(卑微)并历经磨难,后来受到重用干出了大事业。【解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根据六个人的经历以及最终的结果,我们可以总结出他们的共同点:出身卑微,但都历经磨难,后来受到重用干出了大事业。(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子失,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乙】贞观①初,太宗谓侍臣:“为君之道,必须先存②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面身毙。再者,不敢纵逸。朕每思伤其身者不在外物,皆由嗜欲以成其祸。若耽③嗜滋味,玩悦声色,所欲既多,所损亦大既妨政事,又扰生民。”贞观六年,太宗谓侍臣曰:“古之昏君,其耳目皆为敝不知时政得失,亦不见过,以是灭亡。朕既在九重④,不能尽见天下事,故布之卿等,以为朕之耳目。莫以天下无事,四海安宁,便不存意⑤【注释】①贞观:唐太宗李世民年号。②存抚恤。③耽沉溺。④九重:深宫之内。⑤存意:用心操劳国事。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行拂乱其所为拂:(2)犹割股以啖腹股:【答案】(1)拂:违背。(2)犹割股以啖腹股:大腿。【解析】此题考查考生解释文言文实词的能力。作答时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注意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特点,要根据语境仔细辨析。注意课外文段中的词语在课内出现时的解释。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人恒过,然后能改。(2)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答案】(1)一个人常犯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2)做国君所应当遵循的原则,必须首先关心百姓。【解析】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DB13-2352-2016-煤场、料场、渣场扬尘污染控制技术规范-河北省
- 2025型靶机维修服务合同范本
- 2025年北京市车位租赁合同范本
- 《优化社会和谐》课件
- 检验工作要求培训
- 安徽省长丰县高中化学 第三章 探索生活材料 3.2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选修1
-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 仓库工作总结中的经验教训计划
- 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 2025年特许金融分析师考试应试技巧试题及答案
- (三诊)绵阳市高中2022级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 英语试卷A卷(含答案)
- 中职语文静女教案
- 2025年执业兽医备考攻略完美版
- 猪场6S管理培训资料
- 国家安全教育教案第五章坚持以政治安全为根本
- PPT公路工程施工常见质量通病与防治措施(图文并茂)
- 提升中西医协同协作能力实施方案
- 热烈欢迎某某公司领导莅临指导
- 多旋翼理论-AOPA考证试题库(含答案)
- 电解铝供电整流系统的优化改造
- 《孤独症认知训练》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