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课 体内物质的运输(原卷版)_第1页
第27课 体内物质的运输(原卷版)_第2页
第27课 体内物质的运输(原卷版)_第3页
第27课 体内物质的运输(原卷版)_第4页
第27课 体内物质的运输(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7课体内物质的运输学习目标学习目标课程标准学习目标血液与血型血管与心脏血液循环掌握血液的组成与血型的检验分析心脏的结构和血管的结构血液循环系统的分析002预习导学观察下列图片思考循环系统的组成与功能003知识梳理一.血液的成分:1.血液的功能:经消化系统吸收的营养物质是通过血液和淋巴循环流向全身。成年人的血液总量约为体重的7%~8%。2.血液的组成:如果在装有新鲜血液的试管中加入抗凝血剂,并静置一段时间,血液就会分层上下两层:上层是透明、淡黄色的液体,叫做血浆,下层则是呈暗红色的血细胞。3.血浆:①形态:淡黄色半透明液体。②组成:水、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③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体内代谢出的废物。4.血细胞的结构与特点:二.血型与输血:1.输血的前提:人的血量必须保持相对稳定,才能保证机体生理活动的正常进行。一个人大量失血时,就需要通过输血来补充血量。但输血前必须先检验献血者和受血者的血型。如果他们血型不相符,红细胞可能会凝集到一起。2.凝集原和凝集素:红细胞膜上存在着叫凝集原的蛋白质类物质(决定血型的物质),而血清中含有与之对应的特异性蛋白质类物质,称为凝集素(可与对应的凝集原发生凝集)【不同血型与血清的凝集状态】3.输血原则:原则上应输同型血,若无同型血,不得已要进行异型血输血时,必须先进行交叉配血实验,观察供血者血细胞与受血者血浆是否会发生凝集,根据上述原则,可依据下表进行输血,但必须少而慢4.无偿献血: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作为一个健康的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为挽救他人的生命奉献爱心。三.血管与动静脉血:1.人的血管分为动脉、静脉、毛细血管三种。动脉分流,静脉合流2.动脉:把血液运送到全身各处的血管(1)特点:管壁较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2)分布:一般分布较深处,也有较浅处。如颈部与腕部的动脉。3.静脉:把血液运回心脏的血管(1)特点:管壁较薄、弹性小,管内血流速度慢。分布有较深处、也有较浅处。(2)作用:将血液送回心脏的血管。通常静脉内含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4.毛细血管: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管壁非常薄,管腔最小,血流速度最慢。红细胞单行通过毛细血管。血液通过毛细血管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5.动静脉血:含氧量高的为动脉血,含氧量低的为静脉血一.心脏及其结构:1.整体结构:上房下室,左右互倒心室:将血液从心脏泵出心房:血液从身体回流回的地方,血液可流向心脏主动脉:连接左心室,将血液泵到全身各处肺动脉:连接右心室,将血液泵到肺部上腔和下腔静脉:将全身的血液回流至心脏(肺部除外)肺静脉:将肺部的血液回流至心脏(7)房室瓣:位于心房和心室之间的瓣膜(只能向心室开)(8)动脉瓣:位于心室与动脉之间的瓣膜(只能向动脉开)2.心脏的工作原理3.心脏收缩舒张一次的时间是不同的,这样有充分的时间舒张,有利于血液流回心脏,也有利于心脏持久的工作。二.血液循环:1.定义:血液在由心脏和全部血管组成的封闭管道中,按一定方向周而复始地流动,叫做血液循环。血液在一次完整的循环过程中要流经心脏两次,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2.体循环路径: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全身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影响: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含氧较少颜色暗红)。3.肺循环路径:右心室→肺动脉→肺部的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影响: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含氧较多颜色鲜红)。00401强化训练一、选择题1.心血管狭窄引起的冠心病已经成为危及人类生命健康安全的主要疾病之。如图所示,冠脉支架介入性治疗方法因其创伤小、效果好,成为目前治疗心血管狭窄的新型方法。手术时,支架置入心脏的路线是小动脉——冠状动脉,其中是()

A.主动脉 B.肺动脉 C.上腔静脉 D.小静脉2.如图为人体内某结构的血流情况示意图,B代表某结构,A、C代表与其相连的血管,箭头代表血流方向。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若B是毛细血管,则A血管一定是小动脉,C血管一定是小静脉B.若B表示小肠绒毛周围的毛细血管,则血管C中葡萄糖的含量明显高于血管AC.若B表示肺部毛细血管,则C是肺静脉,血管C中氧气的含量明显高于血管AD.若A表示静脉血管,C代表动脉血管,则B可以代表血液循环动力器官心脏3.下表是小欢同学的血液常规检验单的部分信息,结合已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项目正常范围参考值单位结果红细胞3.5~5×1012/L3.8白细胞3.5~10×109/L12.9血小板100~300×109/L220.0A.白细胞是数量最多的血细胞,且白细胞没有细胞核B.血小板具有促进止血和加速凝血作用,且血小板是最大的血细胞C.制作验血的血涂片时要将血滴拉成薄膜,盖上盖玻片,并防止形成气泡D.由该检验单可以判断小欢同学可能患有炎症,判断依据是白细胞含量过高4.小金咽喉发炎,医生在其臀部注射了药物。他好奇药物是如何被运输到患处的,4位同学帮助进行分析,正确的是()A.臀部肌肉毛细血管—小静脉—下腔静脉—右心室—右心房—肺动脉—肺静脉—左心室—左心房—主动脉—患处B.臀部肌肉毛细血管—小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静脉—肺动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患处C.臀部肌肉毛细血管—小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患处D.臀部肌肉毛细血管—主动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小静脉—下腔静脉—患处5.如图为人血细胞示意图,描述错误的是()A.体积最大的是②白细胞B.不易看到的是③血小板C.数量最多的是①红细胞D.运输氧气的是③血小板6.如图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血管乙数量分布广、数量少B.气体c代表二氧化碳,气体b是氧气C.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原理是呼吸运动D.血管丙中的血液进入心脏时最先进入左心室7.在ABO血型系统中,甲、乙、丙、丁四人的血型各不相同。现用丙的血清给其他三人验血,只有乙、丁二人的红细胞起凝集反应;用丁的血清给其他三人验血,只有乙、丙二人的红细胞发生凝集反应。则正常情况下乙能给其他三人中的哪一个输血()A.甲 B.丙 C.丁 D.都不能8.如图所示,某实验小组解剖观察猪的心脏后,总结出心脏的结构与功能对应的关系,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A.①和②之间有瓣膜,使血液从①流向②B.④的壁最厚,为长距高输送血液提供动力C.与②连通的血管是主动脉,能将血液从心脏送到身体各处D.①和③、②和④不相道,使动静脉血充全隔开9.如图是人体的心脏、血管示意图,“→”表示血流方向,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甲血管流的血液一定为动脉血B.乙和丙血管中流的都可能是动脉血C.手臂上的丙血管受伤出血,应在近心端止血D.血液流过丁血管后含氧量一定增加10.《黄帝内经》谈到“心主身之血脉,脉者,血之府也,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这是关于心脏、血管和血液之间关系的早期描述。如图是血液循环示意图,1、2、3、4表示与心脏直接相连的血管,甲、乙表示不同部位的毛细血管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体循环的路径是:左心室→4→毛细血管网乙→3→右心房B.当血液流经甲时,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C.血管2比血管1的管壁厚、弹性大、血流速度快D.当血液流经乙后,血液由暗红色变成鲜红色11.如图所示为人体血液流经a、b、c时,血液含氧量与血压的变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血管a中的血压来自心脏的左心室B.血管b是人体各部分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C.血管a是主动脉,血管c是体静脉D.血液从血管a流向c时,氧气与血红蛋白的结合率增加12.小乐完成“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和“制作和观察血涂片”等实验后,做出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甲中,血管c中流动的速度最大B.甲中,血管b的管壁最薄,管径最大C.乙中,细胞①在毛细血管中一般单行通过D.乙中,低倍镜下可以观察到三种血细胞的形态和数量13.如图是心脏工作示意图(abcd为与心脏相连的血管,①②③④为心脏四腔)和心脏跳动一次心房与心室收缩和舒张的时间关系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关于心脏的工作情况,描述正确的是()A.甲图表示心房收缩,血液流向心室B.甲图表示心室收缩,房室瓣和动脉瓣都打开C.甲图对应乙图的的时间段是0.1s-0.4sD.甲图对应乙图的时间是0.4s-0.8s14.如图是人体心脏与血管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血液由c向a流动,则该血管内流的是静脉血B.若血液由a向c流动,则该血管是主动脉C.若b处为抽血时针刺入部位,那么应该在a点扎上胶皮管D.若受伤后鲜红的血液从b处喷涌而出,应马上按压c处止血15.B型血的小刘因车祸受伤需要大量输血,现场中小张、小王、小李和小赵四位同事的血型鉴定结果如下表,他们中可以给小刘输血的是()小张小王小李小赵A型标准血清B型标准血清A.小张 B.小王 C.小李 D.小赵16.如图是人体的血液循环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虚线表示体循环途径,实线表示肺循环途径B.当血液流经①时,血红蛋白与氧分离C.左心房中流的是动脉血,右心房中流的是静脉血D.当血液流经②后,血液由暗红色变成鲜红色17.下表是小柯的一张血液常规检查报告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项目正常范围参考值单位结果项目正常范围参考值单位结果红细胞3.5~5×1012/L2.3血小板100~300×109/L220.0血红蛋白110~150g/L105淋巴细胞0.7~4×109/L2.5白细胞3.5~10×109/L22.9血型//B型A.从小柯静脉血管中抽取血液做血常规检查B.根据检查结果推测小柯身体某部位有炎症C.显微镜观察小柯的血液涂片可发现血小板最多D.根据检测结果建议小柯多补充蛋白质和含铁丰富的食物18.如图所示,、、、、表示与人体新陈代谢直接相关的生理过程。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完成过程的主要器官是小肠B.经过过程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C.过程可以表示组织内气体交换D.经过过程后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大二、填空题19.新陈代谢是生物的最某本特征。请回答下列问题:(1)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水除来自饮水和进食外,还可由自身细胞的产生;(2)人体组织细胞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是通过血液循环输送来的,其中能运送氧的是血细胞中的;(选填“红细胞”、“白细胞”或“血小板”)(3)治疗急性肠炎往往需要静脉滴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从体静脉进入循环系统到达发病部位,此过程中抗菌药物依次通过心脏各腔(如图)的顺序是。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C.①→②→…④→③

D.③→④→…→②→①20.在临床常用C-14尿素【CO(NH2)2】呼气试验来检测幽门螺杆菌。用同位素标记尿素,口服后测定呼气中标记的二氧化碳的量,间接反映尿素酶的量,该试验的原理是:若胃内有幽门螺杆菌,口服有同位素标记的尿素溶液在尿素酶的作用下分解为有标记的二氧化碳和氨气,经胃肠道吸收后随呼吸排出,收集呼出的气体即可计算有标记的二氧化碳的量,如无幽门螺杆菌感染,则无同位素标记的二氧化碳呼出。(1)在整个测定过程中,"C-14"随血液循环首先进入图甲心脏四腔中的(选填血管内血流方向数字)(2)如图乙所示曲线分别表示血液流经肺部后血液中氧和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情况,表示氧化碳变化的是曲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