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人教版(2024)九年级语文上册月考试卷_第1页
2025年人教版(2024)九年级语文上册月考试卷_第2页
2025年人教版(2024)九年级语文上册月考试卷_第3页
2025年人教版(2024)九年级语文上册月考试卷_第4页
2025年人教版(2024)九年级语文上册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人教版(2024)九年级语文上册月考试卷85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A.鼓:击鼓B.再:又C.克:战胜D.靡:倒下2、下列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A.《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之一。它讲述的是阿廖沙(高尔基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B.《观舞记》的作者是冰心,她的作品主题是母爱、童真、自然,其代表作品《繁星》《春水》深受印度大师泰戈尔的影响。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阿长与<山海经>》这几篇追忆往事的经典散文,都是出自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D.《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一文的作者是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的莫泊桑,《羊脂球》是他的代表作品之一,《我的叔叔于勒》就选自此部作品集。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深圳举办“读书月”就是希望我们养成爱读书,特别是读名著、读经典,让我们做到“腹有诗书气自华”B.通过运动员的努力拼搏,使我们班一举夺得了年级总分第一的好成绩C.由中国倡导成立的“亚投行”,得到了许多国家的积极响应,显示出各方对中国合作共赢理念的认同D.本次比赛以独特多元的游戏形式开展紧张精彩的晋级赛框架4、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连日来,有关这8位中国维和警察的消息,一直牵动着中国人民的心,也让人们开始关心和了解这个特殊而神秘的群体:中国维和警察B.人活在世界上,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人和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包括家庭关系;个人思想感情矛盾与平衡的关系.处理得好,生活才能愉快C.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D.32年前,英国和阿根廷倾全国之力,为争夺马尔维纳斯群岛主权归属大打出手(英国称福克兰群岛),制造了一场被称为“导弹时代首次战争”的马岛战争5、对下面文段中修辞方法作用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花逢盛时,固然惹人喜爱,但真正的看花人哪一刻不能赏花?在初生的绿芽嫩嫩怯怯地探头出土时,花已暗藏在那里。当柔软的枝条试探地在大气中舒手舒脚时,花隐在那里。当蓓蕾悄然结胎时,花在那里。当花瓣怒张时,花在那里。当香销红黯委地成泥时,花仍在那里。当一场雨后只见满丛绿肥时,花还在那里。当果实成熟时,花恒在那里,甚至当果核深埋地下时,花依然在那里。见或不见,花总在那里。人生就是如此呵!酸甜苦辣皆是花,不要做一朝的看花人吧!A.选段中运用反问句式,强调了真正的看花人时刻都可以赏花。B.选段中运用“当在那里”的排比句式,强调了在生命成长的每一阶段都有花的存在。C.选段中用“探头”“舒手舒脚”分别赋予绿芽和枝条以人的行为,生动地写出了花在绿芽和枝条萌发时的情态。D.选段结尾把人生中的酸甜苦辣比作花,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无论成功还是失败,同样都能给我们带来美好的体验。6、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在这呼吸不息的地方,蚊子竟无从插嘴,____睡安稳了。②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____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③它____着,像个精灵,—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④如果我能____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A.居然虽然飞舞宽恕B.竟然但是飞翔宽慰C.居然即使飞舞宽容D.总算虽然飞翔宽恕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7、①当经济和高楼在竭力上升时,中国人脚下的一些地面却正在悄无声息地下降,这并非危言耸听。目前,全国遭受地面沉降灾害的城市超过50个,分布于20省份。全国累计地面沉降量超200毫米的地区达7.9万平方公里,并有进一步扩大趋势。长三角地区、华北平原和汾渭盆地已成重灾区。在华北,沉降区域达6万平方公里,接近华北平原的一半。在长三角,沉降面积占区域总面积的.按照现在的速度;到2050年“长三角”可能桑田变沧海。

②中国的地面沉降危机主要是人为因素造成的。近30年来;随着中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高速发展,地表水的污染日益严重,人们的生产、生活越来越多地依赖地下水,地下水的开发利用一直在迅速增加。据统计,在20世纪70年代,中国地下水的开采量为平均570亿立方米/年,80年代增长到年均750亿立方米,而2009年地下水的开发利用量已经增到1098亿立方米/年。此外过度采掘固体矿产及石油、天然气也会引起地面沉降。山西采煤形成的采空区相当于全省1/8国土面积,导致地面沉降事件频发。

③城市土地之下;是急遽下降的地下水水位;而地上则是不断崛起的高楼大厦。自1993年以来,上海平均每天“站”起一座高楼,目前高层建筑已有七八千座。研究表明,高层建筑对地面沉降的影响已达到了四成。

④地面沉降会破坏地面建筑;路桥;还会破坏地下的输水输气管线、防洪防潮设施等基础工程设施,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地面沉降还可能带来海水倒灌,隐患巨大。

⑤地上发展好比外科的事,而地下治理则好比内科的事,各地再也不能只看“外科”不看“内科”,而应及时转变发展观念,地上地下并重,求得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否则;即便GDP再壮观;地上高楼大厦再漂亮,地面沉降愈演愈烈甚至“沉没入海”,再风光的地上成就也只是一场梦。

(此文根据网络资料编写)(1)造成中国城市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第⑤段中划线句子的表达作用是什么?

(3)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

A.本文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一定成就;但付出的沉重代价不容忽视。

B.第二段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表明中国对地下水的开采越来越严重。

C.地面沉降会破坏地面建筑;路桥;还会破坏地下的基础工程设施,并且会带来海水倒灌,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

D.“再风光的地上成就也只是一场梦”中的“梦”并非是“中国梦”,而是经济发展带来的噩梦。8、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昨天我去看爸爸,他的喉咙zhǒngzhàng____着;声音是低哑的。

(2)我本想趁着这阵xuānnào____神不知鬼不觉地溜到自己的座位上。

(3)别以为这房间záluànwúzhāng____;我曾经想收拾一下,后来发觉那是徒劳的。

(4)假如我是个诗人,我就要写出一首长诗,来描绘她们的biànhuànduōzī____的旋舞。9、下面是某学生的作文片断;请按要求修改三处划线的语句。

每当站在祖国的地图前;①使我油然而生无尽的遐想:祖国需要我们学好科学文化知识,②去开创那辽阔的大西北,③让塔克拉玛干沙漠改变模样;需要我们用勤劳的双手在大西南的横断山脉中,营造出一个个高峡平湖

第①处句子成分残缺,修改的方法是:____

第②处句子搭配不当,应修改为____。

第③处“改变模样”这一表述欠具体生动,宜改为____。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和而不同①《论语》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已被《世界人类责任宣言》确定为全球治理的“黄金规则”;而同样出自《论语》的“和而不同”,在当今社会也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②什么是“和而不同”?“和”即统一;和谐。包容“不同”,才能达到“和”的境界。在现实生活中,“和而不同”就是指大家在共同遵守基本原则;规范的前提下,承认、包容、尊重差异,以实现和谐幸福,共存共荣。“和而不同”的现实意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③首先;“和而不同”有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特别需要正视差异,包容差异,能够与自己个性;志趣、背景不同的人和睦相处。在与他人交往,发展自己的同时,获得真正的友谊和幸福。这就好比一个乐队,需要有不同的乐手,使用不同的乐器,循着共同的乐谱,遵守指挥的节奏,才可以奏出和谐美妙的乐章。反之,如果乐队成员都使用同一种乐器,虽然会整齐洪亮,但其单调乏味也可想而知。

④其次;“和而不同”有助于不同的民族和睦相处。当今世界,不同文化传统的民族如何和睦相处,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在这方面,中国有着深厚的理论积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各民族及其文化特征得到充分的认同和尊重。共同的地理疆域,共同的历史命运使我国56个兄弟民族形成了一个“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和而不同”是中华民族处理不同文化之间关系的一贯主张,也是中国文化贡献给人类的大智慧。

⑤最后;“和而不同”有助于国与国之间的和平共处。在处理国际关系上,我国崇尚亲仁善邻,一贯坚持“和而不同”。国与国之间总有差异,但差异不必然发展为冲突。这就需要沟通,需要对话,正视差异,包容差异,尊重差异。新中国成立后,提出了处理国际关系的“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这既是对“和而不同”的继承,也表达了21世纪人类和平;发展、共赢的共同愿望,彰显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及外交智慧。

⑥个人要发展;人民要幸福,国家要富强,世界要和平,这一切都需要“和而不同”。人类学家;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有一句十六字箴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应该是对“和而不同”的最佳阐释。

(1)分析全文论证过程;按要求填空。

文章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被确定为全球治理的“黄金规则”谈起,提出中心论点:____,然后____,接着从____、____、____三个方面论证中心论点;最后再次强调观点并总结全文。

(2)根据文意,下面两句话中最能体现“和而不同”思想的是____。(只填序号)

【甲】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乙】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3)阅读文章,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和而不同”的理解。11、读书苦乐杨绛①读书钻研学问,当然得下苦功夫。为应考试、为写论文、为求学位,大概都得苦读。陶渊明好读书。如果他生于当今之世,要去考大学,或考研究院,或考什么“托福儿”,难免会有些困难吧?我只愁他政治经济学不能及格呢,这还不是因为他“不求甚解”。②我曾挨过几下“棍子”,说我读书“追求精神享受”。我当时只好低头认罪。我也承认自己确实不是苦读。不过,“乐在其中”并不等于追求享受。这话可为知者言,不足为外人道也。③我觉得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翻过几页就升堂入室;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者另找高明,和他对质。不问我们要拜见的主人住在国内国外,不问他属于现代古代,不问他什么专业,不问他讲正经大道理或聊天说笑,都可以挨近前去听个足够。我们可以恭恭敬敬旁听孔门弟子追述夫子遗言,也不妨淘气地笑问“言必称‘亦曰仁义而已矣’的孟夫子”,他如果生在我们同一个时代,会不会是一位马列主义老先生呀?(A)我们可以倾听前朝列代的遗闻逸事,也可以领教当代最奥妙的创新理论或有意惊人的故作高论。反正话不投机或言不入耳,不妨抽身退场,甚至砰一下推上大门——就是说,拍地合上书面——谁也不会嗔怪。这是书以外的世界里难得的自由!④壶公悬挂的一把壶里,别有天地日月。每一本书——不论小说、戏剧、传记、游记、日记,以至散文诗词,都别有天地,别有日月星辰,而且还有生存其间的人物。我们很不必巴巴地赶赴某地,花钱买门票去看些仿造的赝品或“栩栩如生”的替身,只要翻开一页书,走入真境,遇见真人,就可以亲亲切切地观赏一番。(B)⑤说什么“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我们连脚底下地球的那一面都看得见,而且顷刻可到。尽管古人把书说成“浩如烟海”,书的世界却真正的“天涯若比邻”,这话绝不是唯心的比拟。世界再大也没有阻隔。佛说“三千大千世界”,可算大极了。书的境地呢,“现在界”还加上“过去境”,也带上“未来界”,实在是包罗万象,贯通三界。而我们却可以足不出户,在这里随意阅历,随时拜师求教。(C)谁说读书人目光短浅,不通人情,不关心世事呢!这里可得到丰富的经历,可认识各时各地、多种多样的人。经常在书里“串门儿”,至少也可以脱去几分愚昧,多长几个心眼儿吧?我们看到道貌岸然、满口豪言壮语的大人先生,不必气馁胆怯,因为他们本人家里尽管没开放门户,没让人闯入,他们的亲友家我们总到过,自会认识他们虚架子后面的真嘴脸。一次我乘汽车驰过巴黎赛纳河上宏伟的大桥,我看到了栖息在大桥底下那群拣垃圾为生、盖报纸取暖的穷苦人。不是我眼睛能拐弯儿,只因为我曾到那个地带去串过门儿啊。⑥可惜我们“串门”时“隐”而犹存的“身”,毕竟只是凡胎俗骨。我们没有如来佛的慧眼,把人世间几千年积累的智慧一览无余,只好时刻记住庄子“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的名言。我们只是朝生暮死的虫豸(还不是孙大圣毫毛变成的虫儿),钻入书中世界,这边爬爬,那边停停,有时遇到心仪的人,听到惬意的话,或者对心上悬挂的问题偶有所得,就好比开了心窍,乐以忘言。这个“乐”和“追求享受”该不是一回事吧?(1)通读全文,简要概括作者关于“读书苦乐”的看法。____________(2)结合全文,请扼要归纳作者“可为知者言,不足为外人道”的读书之乐有哪些。____________(3)下面这句话放在A、B、C三处中哪一处合适?简要说说理由。我们可以在苏格拉底临刑前守在他身边,听他和一位朋友谈话;也可以对斯多葛派伊匹克悌忒斯(Epictetus)的《金玉良言》思考怀疑。放在(________)处,理由:____________(4)文中第三段作者提到“我觉得读书好比串门儿”,请结合你的读书经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评卷人得分三、诗歌鉴赏(共8题,共16分)12、阅读诗歌,完成题目。送张四王昌龄枫林已愁暮,楚水复堪悲。别后冷山月,清猿无断时。(1)首句中哪个词语点明了季节?用简洁的语言描述本句所呈现的画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三四两句用了何种表现手法?简要说明其表达作用。13、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行路难(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1)解释“羞”或“箸”的意思。【选其一解词。】(2)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个句子。14、诗歌鉴赏。(4分)

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①劳歌:送别歌。

(1)诗歌第二句的写法有什么特点?请结合表达效果作简要分析。(2分)

(2)用自己的话概括诗歌最后两句所写景色的特点,并说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15、野老歌(唐)张籍老翁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岁暮锄犁依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①。西江贾客珠百斛②,船中养犬常食肉。注释:①橡实:即橡子,古时贫民采集充饥。②斛:量器名。(共12分)(1)贫民老翁家中无食充饥是因为。(2分)(2)岁暮锄犁依空室一句既揭示了呼儿登山收橡实是在_______季节;又揭示_______的山农家中_______。(2分)

(3)这首诗最大的写作特点是运用了_______的写法,揭示了当时_______的社会现实,抒发了诗人_______的情感。(2分)(4)柳宗元在《捕蛇者说》中引用孔子_______诗句之后,喊出了_______的声音,这恰恰反映该诗的社会背景。(2分)(5)划分下列句子的停顿。(2分)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常食肉。

16、阅读《词五首》中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回答,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的壮观场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天。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一句中,“长风破浪”在这里比喻____,整句话表达了诗人____。18、我是一条河我流过一座森林,柔波便荡荡地把那些碧翠的叶影儿裁剪成你的裙裳。我流过一座花丛,柔波便粼粼地把那些凄艳的花影儿编织成你的花冠。阅读上面诗歌;请从文学欣赏的一两个角度进行赏析。

19、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从炼字角度赏析“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这两句诗。评卷人得分四、翻译(共3题,共27分)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2)、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3)、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4)、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21、翻译下列句子。(1)、虎见之,宠然大物也,以为神。(2)、稍近,益狎,荡倚冲冒。(3)、驴不胜怒,蹄之。(4)、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2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语句。(1)、吾知所以距子矣。(2)、虽杀臣不能绝也。评卷人得分五、多选题(共2题,共4分)23、三角梅刘成章①那年春天,我们陆续给小院栽了一些花木,其中包括一棵三角梅。我们知道三角梅可以开出很繁盛很灿烂的花,所以对它怀着极为美好的憧憬,特意把它栽在房屋山墙边极为显眼的地方,希望无论是谁来到我家门前,一眼就能看见。②不料遇到了令人非常沮丧的事情。栽的时候,都一样认真,一样施足了底肥浇足了水,栽好之后,管理也没有偏三向四,可是别的花木都长得欢欢势势,到抽条时抽条,到开花时开花,一年下来,都长得很像个样子了,唯独那棵三角梅老是婴儿似的趴在那儿,停滞在那儿,好像完全忘了自己应该长长了。③第二年,那棵三角梅仍然毫无变化。④第三年,满院子的花木都长得青春勃发,高大喜人,那棵三角梅的叶片却比当初栽下时还少了好多,病恹恹的,一副要死不活的样子。我和老伴感伤地想,它总有一天会死去的。但自己亲手种下的,还曾怀有那样美好的憧憬,心中仍存那么一丝丝的期盼。⑤去年是栽下它的第四个年头了。春天,当别的花木都在泛绿、发芽时,那三角梅依然毫无生机,一点要拥抱春天的意思都没有。我和老伴多次站在它面前皱眉,叹息,甚至责备。我们说,干脆把它拔了吧,省得它还占着一块地方,还要天天浪费几勺水。我的女儿和女婿,也是这样的观点。至此,全家的意见都一致了,欲除之而后快。⑥然而,事情却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变化。就在我们说这话后的不长时间,我们惊喜地看见,三角梅可怜兮兮的枝叶间,居然抽出了一枝表皮有着细致纹路的新条,而且长得很快,不久就长到二尺长了,接着又在那新条上旁逸斜出,生出了好几条侧枝。我们高兴极了。可为什么会突然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也许是我们要挖掉它的议论被它听懂了吧!如果是,对它来说,那可是个性命攸关的大事啊,于是它就拼命一搏,终于把生命的力量给搏出来了。好像每天太阳一出来,它就死盯着周围的花木,与它们比赛着成长。它身上透露出来的生机,非常生动地展现在蓝天之下,是那么醒目耐看。这时候与其他花木相比,它毫无逊色之处。它像沉默了好几年的毛毛虫,蓄满力量,开始向着花蝴蝶的方向蜕变了。⑦又过了一个多月,我出门要干什么去,忽见山墙边露出一段红色的花枝,仔细一看,才发现竟然是三角梅开了一嘟噜火红的花。它静静地趴靠在墙边,正好长了一人高。我急忙叫来老伴,让她也高兴高兴。老伴的眼中闪耀出多年来少见的美丽光彩。⑧又是一个春天来临了,此时的三角梅已长成一棵枝茂花繁的大树,比房檐都高,它的红色花瓣就像红金子捶成的薄片,只要轻轻撞击就能发出动人的声音。太阳照射的时候,它的每朵花都泛溢着红色的光晕;____⑨生命,在坚韧中真是蕴藏了无法言说的奥秘和潜能的!(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这篇文章按照时间线索,记录了三角梅从种植后了无生机到繁华怒放的生长经历。B.第①自然段交待作者栽种三角梅的原因,只是希望每一个经过他家门前的人,都能香到小院中的花。C.第④自然段描写三角梅“病恹恹”“要死不活”的样子,凸显了它后面的“枝茂花繁”,前后形成对比。E.文章采用欲扬先抑的写法,并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抒情和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E.文章采用欲扬先抑的写法,并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抒情和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24、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灰白而失去了生机。(比喻)B.柳树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专注的目光。(拟人)C.那根很老的毛竹扁担受了震动,便“嘎叽”地惨叫了一声。(拟人)D.你们家的台阶高,我们高攀不上。(夸张)评卷人得分六、写作题(共2题,共6分)25、请以“生活因____更精彩”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和要求:

①横线上可填上适当的词语(如母爱;掌声、宽容、感动)使题目完整;并将题目抄写在正文的第一行。

②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若出现真实姓名、人名,可用化名代替。26、“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自然万物皆能容纳,一个人、一个国家何尝不应如此呢?容纳是包容,是接纳,是一种胸怀和气度它是一个人人格完善的根本,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前提。请以“容纳"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拟题目;②自己立意;③自选文体,但要文体明确;④全文不少于600字。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B【分析】【分析】本题要结合积累的文言实词进行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必须熟记重点的课下注释,然后对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现象进行归纳整理.【解析】【解答】A:解释正确;

B:第二次击鼓士气就衰落了.再:第二次.解释不正确;

C:解释正确;

D:解释正确.

故选:B2、C【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学生要在平时勤于背诵,一册课本可把文学常识整理归类,以便于记忆。《社戏》选自小说集《呐喊》。故选C。【解析】【答案】C3、C【分析】【分析】辨析病句一般有两个角度,意思语法结构,包括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二是内容,包括表意不明、不合逻辑.【解析】【解答】A.成分残缺;在“经典”后加上“的习惯”;

B.成分残缺;删去“通过”或“使”;

C.表述正确;

D.搭配不当;将“开展”改成“构建”.

故选:C.4、B【分析】【分析】本题要结合标点符号的知识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了解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如问号、引号、顿号等.注意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解析】【解答】A.将冒号改为破折号;

B.正确;

C.将顿号改为逗号;

D.“(英国称福克兰群岛)”应放在“主权”前面.

故选:B.5、C【分析】试题分析:做此题时要注意题干中“修辞方法作用的分析”这一提示,很明显C项中的分析不正确。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解析】【答案】C6、A【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及运用的能力。考题出现的常见词语使用错误的类型有望文生义、用错对象、褒贬颠倒等。考生要准确理解这些词语,并掌握这些词语(短语)的搭配对象、使用范围等方面的特点,同时要把握语境的表达意思,准确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及用法,从而做出准确的选择。“居然”表示出乎意料。条件艰苦,作者却乐观处之,故①题应填写“居然”,排除BD选项;②题前后内容是转折关系,故应填写“虽然”,排除C选项。根据以上分析,故选A。【解析】【答案】A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7、C【分析】【分析】这篇文章首先指出当经济和高楼在竭力上升时,中国人脚下的一些地面却正在悄无声息地下降,引出了说明内容“中国的地面沉降”,接着介绍了中国的地面沉降的分布,然后介绍了造成中国的地面沉降危机的原因,最后提醒人们要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解析】【解答】(1)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把握;根据第二段“中国的地面沉降危机主要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可知去下文即可找到答案,“中国地下水的开采量此外过度采掘固体矿产及石油;天然气也会引起地面沉降”;

“高层建筑对地面沉降的影响已达到了四成”;据此提取概括即可解答.

(2)本题考查辨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下定义、打比方等,结合具体内容来辨析方法及作用即可.划线句将地上发展比作外科的事,把地下治理比作内科的事,是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作用在于“生动形象地说明了XX事物的XX特点”.

(3)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把握等知识;根据第四段“地面沉降还可能带来海水倒灌”可知C选项“并且会带来海水倒灌”说法与原文“地面沉降还可能带来海水倒灌”有出入,是错误的.

故选C.

答案:

(1)(3分)过度开采地下水;过度开采地下矿产,高层建筑越来越多(1点1分)

(2)(3分)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1分);生动形象地说明中国不能只顾经济发展,不顾地面沉降的问题,(1分),而要地上与地下并重,有力控制地面沉降的问题.(1分)

(3)(2分)C8、肿胀喧闹杂乱无章变化多姿【分析】【分析】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解答时要读懂上下文,结合语境的意思,填写正确的字形.所以根据句意填写字形至关重要.【解析】【解答】不要把“肿胀”写作“肿张”;不要把“喧闹”写作“宣闹”;“杂乱无章”写作“杂乱无张”;“变化多姿”写作“变化多姿”.

答案:肿胀喧闹杂乱无章变化多姿9、将“使”删去去开发那辽阔的大西北让塔克拉玛干沙漠重新披上绿装【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可以从内容角度分析词义的不同理解病因,可从语法角度分析病因.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解析】【解答】①缺主语;将“使”删去;

②去开发那辽阔的大西北;

③让塔克拉玛干沙漠重新披上绿装.10、“和而不同”,在当今社会也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解释什么是“和而不同”“和而不同”有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而不同”有助于不同民族的和睦相处“和而不同”有助于国与国之间的和平共处乙【分析】【分析】这篇文章首先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被确定为全球治理的“黄金规则”谈起,引出中心论点“和而不同”,在当今社会也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然后阐述了什么是“和而不同”,接着从“‘和而不同’有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而不同’有助于不同的民族和睦相处”“‘和而不同’有助于国与国之间的和平共处”三个方面进行论述,最后总结全文,深化论点.【解析】【解答】(1)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论证过程的分析;需要通读全文,分清楚层次结构,然后根据提示,填写即可.这篇文章首先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被确定为全球治理的“黄金规则”谈起,引出中心论点“‘和而不同’,在当今社会也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然后阐述了什么是“和而不同”,接着从三个方面论证,即“首先,“和而不同”有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其次,“和而不同”有助于不同的民族和睦相处”“最后,“和而不同”有助于国与国之间的和平共处”,最后总结全文,深化论点.据此即可填写.

(2)本题主要考查了对“和而不同”的意思的理解以及论据的使用;首先明确“和而不同”说的是包容“不同”,才能达到“和”的境界,看甲乙两句话,甲体现的是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乙句说的是万物同时生长而不相妨害;日月运行四时更替而不相违背;据此可以判断,乙最能体现“和而不同”.

(3)本题是开放性试题;需要结合文章,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谈谈理解,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

(1)示例:

①“和而不同”在当今社会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②解释什么是“和而不同”.

③“和而不同”有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④“和而不同”有助于不同民族的和睦相处.

⑤“和而不同”有助于国与国之间的和平共处.

(2).【乙】(2分)

(3).示例:我们学校采取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模式,发现了问题,我们都回提出自己的看法意见,然后小组合作探究,综合全组同学的智慧,我们的收获更多.11、略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议论文分论点把握的能力。论点是议论文的灵魂,所以读一篇议论文,概括论点是考试常见的题型。分析文章论点,可以从文中找原句,也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通读全文,可以看出​作者关于“读书苦乐”的看法为:为追求功名而读书当然得下苦功夫,但为追求精神享受则是快乐的。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概括能力。做这类题一定要在通读全文、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再精读各项涉及到的段落,并运用所学议论文知识和自己的理解去认真辨析、衡量。通读全文,我们可以看出,“可为知者言,不足为外人道”的读书之乐有①可以自由地和自己钦佩的老师、有名的学者或者文化大师对话;②可以走入真境,遇见真人,亲亲切切地观赏;③可以使人眼光高远,(或答增长见识)使人贯通三界,知过去,知现在,知未来,(或答提高智力)使人脱去愚昧,增长智慧,获批判眼光,看清道貌岸然者的真面目,了解社会表象下掩盖的真实。​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能力和补充论据的能力。解答这类问题时,一定要先理清句与句之间的关系,画出这部分或这一自然段的结构图示,这样条理就会清清楚楚;同时,还要通过分析所给例子与论点之间的关系来选择其位置。通读全文,可以看出“我们可以在苏格拉底临刑前守在他身边,听他和一位朋友谈话;也可以对斯多葛派伊匹克悌忒斯(Epictetus)的《金玉良言》思考怀疑”一句和“我们可以”句式一致,共同构成一组排比句;从内容看,这一句写和苏格拉底的交谈,对《金玉良言》的思考怀疑,表现了读书可以自由地和大师“串门儿”的读书之乐。而B、C两处谈的是读书的另外两个乐趣,与这一句所表达的内容不符。故要放在A处。

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这是一种开放题型,近几年中考中经常出现,学生在读懂原文基础上,从不同角度进行解读,然后将自己的理解表述出来。回答时学生结合自身的基础知识及亲身实践对问题做出科学合理地回答,答题时,要有自己个性化的观点。本题可以结合作品名称、人物、情节等谈谈自己的理解。【解析】【小题1】作者的看法:为追求功名而读书当然得下苦功夫,(1分)但为追求精神享受则是快乐的。(2分)【小题2】读书之乐有:①可以自由地和自己钦佩的老师、有名的学者或者文化大师对话。(1分)②可以走入真境,遇见真人,亲亲切切地观赏。(1分)③可以使人眼光高远,(或答增长见识)使人贯通三界,知过去,知现在,知未来,(或答提高智力)使人脱去愚昧,增长智慧,获批判眼光,看清道貌岸然者的真面目,了解社会表象下掩盖的真实。(或答增强信心,了解社会)(2分)【小题3】A(1分)理由:①这一句和上下句的“我们可以”句式一致,共同构成一组排比句。(1分)②从内容看,这一句写和苏格拉底的交谈,对《金玉良言》的思考怀疑,表现了读书可以自由地和大师“串门儿”的读书之乐。(1分)而B、C两处谈的是读书的另外两个乐趣,与这一句所表达的内容不符。(1分)【小题4】对这句话的理解(2分),结合作品名称、人物、情节等谈谈自己的理解(2分)。三、诗歌鉴赏(共8题,共16分)12、略

【分析】(1)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重点词句的分析理解能力。回答第一问,可在反复诵读诗歌、初步感知诗意的基础上,结合语境来理解。“枫林”一词点明了季节。回答第二问,要求学生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找准诗句中出现的意象,展开合理的联想与想象,给意象加上合适的修饰语,连词成句即可。描绘诗句的画面,切忌翻译诗句的意思。“枫林已愁暮”所呈现的画面是:傍晚时分,沉沉暮色,萧瑟枫林,仿佛也染上了离愁。(2)此题考查学生对表现手法的体会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识记常见的诗歌表现手法,并能结合具体语句正确分析。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借物喻人、直抒胸臆、欲扬先抑、对比、衬托、象征、用典、想象、虚实相生、动静结合等。“别后冷山月,清猿无断时”这两句寓情于景,借景抒情,通过冷清的山月,凄清的猿啼,表达了痛苦的离愁别绪。【解析】(1)枫林;傍晚时分,沉沉暮色,萧瑟枫林,仿佛也染上了离愁。(2)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通过冷清的山月,凄清的猿啼,表达了痛苦的离愁别绪。13、略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重点字的含义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反复诵读诗歌,初步感知诗意,准确理解诗句的意思,在此基础上,结合诗句理解词语的含义。“玉盘珍羞直万钱”中的“羞”同“馐”,解释为“美味的食物”;“停杯投箸不能食”中的“箸”解释为“筷子”。(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赏析能力。赏析诗句时,要先理解原句的含义,分析诗句所描写的内容;再结合诗人的思想感情和写作背景,联系诗中的景、物、意象,从修辞、描写、炼字等角度来赏析。从表现手法的角度来分析,“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个句子运用了典故(用典),借用吕尚(姜太公)垂钓遇周文王和伊尹梦见自己乘船在日月旁边经过,最终得以重用的故事,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心中希望得到朝廷重用,对自己从政抱有期望的心情。【解析】(1)羞:同“馐”;美味的食物。箸:筷子。

(2)这个句子运用了典故(用典),借用吕尚(姜太公)垂钓遇周文王和伊尹梦见自己乘船在日月旁边经过,最终得以重用的故事,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心中希望得到朝廷重用,对自己从政抱有期望的心情。14、略

【分析】要理解这首诗的大意。大意是:唱完了一曲送别的歌儿,你便解开了那远别的行舟,两岸是青山,满山是红叶,水呀,在急急地东流。当天色已晚,我醒来了,才知道人已远去,而这时候,满天风雨,只有我一个人独自走下了那西楼!诗的第二句为景物描写,写法上可以看出动静结合,渲染了离别的氛围。最后两句写“日暮”时“满天风雨”的凄凉景象,可以想到是因“人已远”而产生的忧伤之情。意思对即可,但一定要根据诗的类别及大意来回答。【解析】【小题1】

【小题1(2分)用“红”对“青”;色彩鲜艳(1分),红叶与青山相映成趣(1分)。(或静的山与急湍的水对比,动静结合,充满情趣。)

【小题1】(2分)写了凄黯(凄清)之景(1分),表达了诗人伤感、惆怅的情感(1分)。【小题2】

【小题1(2分)用“红”对“青”;色彩鲜艳(1分),红叶与青山相映成趣(1分)。(或静的山与急湍的水对比,动静结合,充满情趣。)

【小题1】(2分)写了凄黯(凄清)之景(1分),表达了诗人伤感、惆怅的情感(1分)。15、略

【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整体把握情况,需在理解全诗内容的基础上,抓住具体句子进行分析。此题可抓住“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概括。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整体把握情况,需在理解全诗内容的基础上,抓住具体句子进行分析。从“岁暮”可看出是冬天,从“依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可看出山农家徒四壁、生活贫困。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表达技巧和思想感情的理解能力。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有:用典、联想、想象、衬托、象征、对比、动静结合、侧面描写、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这首诗中“山农”和“西江贾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揭示了当时贫富不均的社会现实,抒发了诗人同情劳动人民,憎恨统治者和对黑暗社会的批判的情感。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写作背景的理解能力。首先要了解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再分析柳宗元的《捕蛇者说》中能体现该背景的句子。柳宗元在《捕蛇者说》中引用孔子“苛政猛于虎也”的诗句之后,喊出了“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的声音,这恰恰反映该诗的社会背景。

此题考查学生划分诗歌节奏的能力。诗歌节奏必须在理解整个句子的基础上进行,要注意的是不能把一个词划开。根据意思,可划分为: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常食肉。【解析】【小题1】苗疏税多不得食。(2分)【小题2】冬天家徒四壁生活贫困(2分)【小题3】对比贫富不均同情劳动人民,憎恨统治者和对黑暗社会的批判。(2分)【小题4】苛政猛于虎也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2分)【小题5】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常食肉。16、兵士们欢欣鼓舞,饱餐将军分给的烤牛肉,军中奏起振奋人心的战斗乐曲。将士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在这秋高气爽的时节接受将军的检阅。【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把握诗歌意境的能力。描绘诗歌展现的图景画面;也就是在品析诗歌意境,我们应抓住诗歌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如“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一句为我们展现了这样一幅画面:​兵士们欢欣鼓舞,饱餐将军分给的烤牛肉,军中奏起振奋人心的战斗乐曲。将士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在这秋高气爽的时节接受将军的检阅。

【解析】兵士们欢欣鼓舞,饱餐将军分给的烤牛肉,军中奏起振奋人心的战斗乐曲。将士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在这秋高气爽的时节接受将军的检阅。17、略

【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重要句子的理解和诗人思想感情的把握。把握诗中诗人的思想感情,要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作者所处的时代及诗歌的具体内容来理解、分析作者的感情基调,同时,要联系诗中的景、物、意象来体会。古典诗词表达思想感情大多采用较为含蓄的手法。诗人往往将感情融入景、物、人、事的描写中。结合作者的生活背景,窥测诗词的情感。分析诗眼,透视诗词的情感。“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一句中,“长风破浪”在这里比喻实现政治理想,整句话表达了诗人坚信远大的抱负必能实现的豪迈气概。【解析】实现政治理想坚信远大的抱负必能实现的豪迈气概18、略

【分析】对于诗歌的赏析,主要是欣赏诗歌的语言之美、意象之美、音韵之美、画面之美、手法之美、构思之美、意境之美、情感之美等。赏析诗歌还应结合写作背景,诗歌的意象来分析理解诗歌的美感。小诗情感真挚,运用典型意象,如“小河”和“影儿”的缠绵依恋,表现了“五四”以后青年对爱情的热烈追求和向往。【解析】以人拟物的抒情手法,使诗作意蕴丰富,含蓄深沉,许多意象富有象征意味。如“小河”和“影儿”的缠绵依恋,表现了“五四”以后青年对爱情的热烈追求和向往。19、略

【分析】

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炼字,即根据内容和意境的需要,精心挑选最贴切、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来表情达意.其目的在于以最恰当的字词,贴切生动地表现人或事物.【解析】注意抓住“平”“阔”“正”“悬”四个四个形容词赏析.“阔”;是表现“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人的视野也因之开阔.这一句,写得恢弘阔大,下一句“风正一帆悬”,便愈见精彩.“悬”是端端直直地高挂着的样子.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光“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够“悬”,从而写出了景物阔大和作者放眼山川的博大胸襟.

答案示例:

“平”“阔”“正”“悬”四个字用得好,“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这四个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景物阔大和作者放眼山川的博大胸襟.四、翻译(共3题,共27分)20、略

【分析】【分析】参照注释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解释清楚关键词语最后疏通句子。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落实。①皆:都。七窍:眼;耳、口、鼻七个孔。②日:每天。窍:孔。③几矣:差不多了。已:已经④异:别的。反:通“返”。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最后根据上下疏通句子。【解析】1、人都有眼、耳、口、鼻七个孔,用来看(外界),听(声音),吃(食物),呼吸(空气)。2、(他们)每天凿出一个孔,到了第七天浑沌就死了。3、差不多了,即使别的鸡叫,(斗鸡)已经没有任何反应了。4、别的鸡没有敢应战的,看见它转身逃跑了。21、略

【分析】【分析】将关键字解释清楚:“以为”是一个短语;意为“把当作”;“稍”为“渐渐”;“狎”意为“戏弄”;“胜”意为“忍受”;“蹄”为动词“踢”;“阚”意为“吼叫”,“尽”为动词“吃尽”,“去”意为“离开”。

【点评】翻译句子,要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翻译要要做到三点,原意不能改变,关键字词要译准确,句子要通顺。翻译后要疏通句子。所学课文,做过翻译练习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解析】1、老虎见了它,是巨大的样子,把它当作神奇的东西了。2、虎又渐渐靠近驴子,进一步戏弄它,碰闯、依靠、冲撞、冒犯它。3、驴禁不住发起怒来,用蹄子踢老虎。4、于是跳起来大声吼着,咬断驴的喉咙,吃光它的肉,然后才离开。22、略

【分析】【分析】在翻译第一句话时要注意“所以”和“距”的解释;翻译第二句话时要注意“虽”和“绝”的解释。

【点评】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翻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