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人教新起点七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602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下图所示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①秦朝创立皇帝制度②秦朝在中央设丞相、御史大夫等职③秦朝在地方推行郡县制④秦朝统一了文字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2、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其活字是()A.木活字B.铅活字C.铜活字D.陶活字3、唐代大诗人杜甫在《蜀相》诗中写道:“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诗中的“老臣”指的是()A.曹操B.周瑜C.诸葛亮D.孙权4、你能排出下列事件的先后顺序吗?()
(1)杯酒释兵权。
(2)安史之乱。
(3)商鞅变法。
(4)火药外传至欧洲。A.(1)(3)(2)(4)B.(3)(2)(1)(4)C.(1)(4)(2)(3)D.(4)(2)(3)(1)5、小明要了解我国明朝手工工场生产的情况,你可以向他推荐的著作是()A.《徐霞客游记》B.《天工开物》C.《九章算术》D.《农政全书》6、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的是()A.尧B.舜C.大禹D.黄帝和炎帝7、“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李白在诗中称颂的“秦王”是A.秦孝公B.秦穆公C.嬴政D.汉武帝8、某班排演历史剧《河姆渡原始居民》,不该出现的情节是A.种植水稻B.饲养猪狗等家畜C.居住半地穴式房屋D.使用磨制石器9、“胡人有妇解汉音,汉女亦解调胡琴”,这首诗写于元末,反映了元朝()A.统一全国,疆域辽阔B.文化事业发展C.中外交往频繁D.民族融合发展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0、【题文】对号入座(将序号填到适当的位置)(8分)
①文成公主入藏②遣唐使来华③“交子”出现④郑和下西洋⑤郑成功收复台湾⑥引进优良品种占城稻⑦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⑧设立军机处。
唐朝____宋朝____
明朝____清朝____11、读图题。
如图为隋朝大运河。图中代码。
A是______(城市)
B是______(城市)
D是______(城市)12、北京人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人类。
判断______;改正:______。13、春秋战国时期______和______的使用和推广,标志着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14、根据提示补全内容。
(1)商代后期;青铜器铸造业规模宏大,分工细致,铸造出的______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重达832.84千克。
(2)秦始皇派人开凿的______;沟通了湘江和漓江,便利了南北的水运交通。
(3)1974年,考古工作者在陕西临潼骊山陵墓东侧发现、发掘的______是20世纪中国最重大的考古成就之一。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7题,共14分)15、澶渊之盟后,宋金之间保持了很长时间的和平局面。16、宋代陆游在《城市醉归》和《湖山》中留有这样的诗句:“小市雨余寻酒去,野桥日落策驴归”、“城边小市聚。烟水淡秋容”。这反映宋代的“市”已经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17、远古原始半坡居民,会建造有利于通风防潮的干栏式房屋。18、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T.正确F.错误19、东晋南朝时江南地区得到开发。______(判断对错)20、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王嬴政的支持下变法。T.正确F.错误21、南朝的祖冲之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数。()评卷人得分四、改错题(共4题,共8分)22、辨析改错。
(1)科举制度在唐朝正式形成;清朝末年废除。()
改正:
(2)南宋时期;广州成为全国第一大港口。()
改正:
(3)辽;西夏曾经与北宋并立。()
改正:
(4)唐太宗时期;金城公主嫁给了吐蕃赞普松赞干布。()
改正:23、唐朝时期著名的书法家是颜真卿和吴道子。______(判断对错)
改正:______24、生活在黄河中游的半坡人居住着干栏式住房。
错误____改正____25、26、澶渊之盟是北宋与西夏经过多次战争后所缔结的一次盟约。()改正:评卷人得分五、简答题(共4题,共16分)26、比一比,完颜阿骨打与努尔哈赤有哪些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意思是治理国家没有一成不变的办法,有利于国家就不仿效旧法度)。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秦孝公据崤函(xiáohán)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贾谊:《过秦论》
材料三:孝公卒;太子立。公子虔之徙告商君欲反,发人捕商君。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君反者!”遂灭商君之家。
——《史记·商君列传》
(1)材料一反映了卫鞅的什么主张?
(2)材料二中“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商君变革的措施有哪些?
(3)材料三中“车裂商君”;“遂灭商君之家”;商君为变法付出生命。因此有人说商鞅变法失败了。对此,你如何看待?请说出理由。
(4)综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觉得卫鞅身上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28、我国古代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在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一个形成、发展、巩固、强化的过程。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明太祖朱元璋以谋反的罪名将胡惟庸抄家灭族,大肆捕杀胡惟庸同党,株连杀戮3万余人,并对我国政治制度进行了重大改组。朱元璋进行的“重大改组”是指什么?这么做的作用是什么?(2)故宫导游解说:“这个不起眼的‘偏房’(如图),在清朝政治生活中,成为这个王朝的权力中心。导游所说的“偏房”指的是哪一机构办公地?这一机构在谁统治时期设立?
(3)明清时期在文化思想上采取的具体措施是什么?
(4)纵观中国古代历史,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基本趋势是什么?29、如果有一天你带领同学们去参观《灿烂的宋元文化》展览馆,让你当导游介绍这一时期的史学、宋词和元曲,你准备从哪些方面入手呢?请试着列出你的计划。评卷人得分六、综合题(共3题,共30分)30、【题文】2012年;某些周边国家不断在中国的东海和南海挑起事端,引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度愤慨。维护国家主权;巩固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不断、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阅读材料,探究历史,回答问题。(17分)
探究一:开创统一。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斩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材料二:
元朝疆域图。
(1).材料一中的“秦王”是谁?(2分)“秦王”在当时开创的哪一政治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影响深远?(3分)
(2).元朝谁在位时统一了全国且疆域空前辽阔?(2分)为了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朝开创了哪种政治制度?(2分)
探究二:巩固统一。
材料三1368年至1840年是明朝和清朝前期。这一时期;反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完整、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
(3).请举出清朝前期加强对新疆地区管辖的措施。(4分)
(4).宝岛台湾在历史上经历了与大陆的三次分离,第一次分离后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是谁?(2分)台湾第二次回到祖国怀抱的原因是什么?(2分)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3分)材料一鉴真盲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郭沫若材料二:如图,他被誉为“中印文化交流史上最杰出的使者。材料三:两宋时期对外贸易活跃,著名的对外贸易海港大多在南方,主要的对外海港有政府在这里设有专门机构进行管理。——《中国历史》(1)材料一、二中反映两位高僧是哪个朝代的?材料二中的他指是谁?(4分)(2)材料一诗中的“传道艺”主要指什么?(2分)(3)结合材料三,写出宋朝两个闻名于世的大商港。(4分)(4)结合材料,了解唐宋对外交往情况,对我们国家建设有何启示?(3分)32、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出现过多次改革,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发展与进步。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偱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例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商君书》(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历史上哪一时期的什么变法?(2)这次变法有什么历史意义?材料二:魏主曰:“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魏书》(3)材料二中的“北俗之语”指什么?为此,“魏主”采取了什么措施?(4)“魏主”进行的这次改革有何历史作用?(5)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D【分析】【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秦朝政治制度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秦朝建立后,嬴政创立了皇帝制,设置三公九卿制,地方上推行郡县制,从几个古印文看都是秦朝的小篆,秦始皇把秦朝的小篆作为统一的文字,①②③④都对本题选D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秦朝虽然短暂而亡,但其创立的政治制度对后世的影响巨大,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贯穿着整个封建社会的始终,郡县制的实行有利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我们至今仍然在实行着县制,秦朝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2、D【分析】【分析】回忆所学知识可知;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技术是用黏土制成陶活字。故选D。
【点评】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活字印刷术发明过程”这一知识点的识记能力。3、C【分析】【分析】“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自杜甫的《蜀相》,前一句写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辅佐他复兴汉室。后一句写诸葛亮忠心耿耿辅佐刘备和刘禅,以图完成大业。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诸葛亮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需要灵活运用三顾茅庐的典故与杜甫对诸葛亮的赞誉。4、B【分析】根据所学可知;杯酒释兵权是在北宋建立之初,安史之乱是在唐玄宗统治后期,商鞅变法发生于战国时期的秦国,火药传到欧洲是在13传到阿拉伯;14世纪初传到欧洲,时间相当于元朝时期.先后顺序是(3)(2)(1)(4).
故选B.
本题以排序的形式;考查中国古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
注意对重要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的记忆,重在平时的积累.【解析】B5、B【分析】明朝末年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总结了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还反映了明代我国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涉及农业和手工业等三十个生产部门,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可以向他推荐《天工开物》这本书.
故选B.
本题考查《天工开物》的知识点.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注意扎实掌握中国古代科技巨著的作者、主要内容及评价.【解析】B6、D【分析】【分析】题干提供了关键信息“人文始祖”;结合课本所学分析,炎帝发明炎帝改进农具,教人农耕,尝遍百草,发明医药;黄帝发明了文字;音乐、历数、宫室、舟车、衣裳和指南车等。炎帝、黄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人文始祖黄帝知识点。7、C【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秦始皇统一六国。解答本题学生要扣住”秦王扫六合“。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李白写诗:“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反映的是秦始皇灭六国,完成统一这一历史事件。故选C。【解析】C8、C【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距今约7000年的长江流域,使用磨制的石器,用耒耜耕种,种植的农作物是水稻,过定居生活,居住的是干栏式房屋。他们饲养猪狗等家畜,会制造陶器、简单的玉器、乐器。居住在半地穴式房屋中的是半坡原始居民。因此ABD不项符合题意,故选C。【解析】C9、D【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元朝民族大融合的有关史实。题干的意思是胡人里有妇女懂得汉人的音律,汉人里也有会弹奏胡琴的女子。这一情况的反映是文化趋同,元朝的民族融合,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交流。选项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解析】D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0、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主干知识的准确识记;回顾已学知识可知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入藏,开创了唐蕃交好的新时代;遣唐使是日本赴中国的使节团,贞观五年(631年),日本派出了由留学生和学问僧组成的第一次“遣唐使”把唐代大量文化带回日本,对日本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①②均发生在唐朝;交子是出现在北宋的四川成都,郑和下西洋是发生在明朝,郑成功收复台湾是发生在清朝,宋朝时期引进优良品种占城稻,明朝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清朝雍正时期设立军机处。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郑和下西洋、郑成功收复台湾、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加强【解析】【答案】唐朝:①②宋朝:③⑥明朝:④⑦清朝:⑤⑧11、略
【分析】隋炀帝时;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2000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它的开通,大大加强了南北经济的交流.
故答案为:
A.洛阳;
B.涿郡;
D.余杭.
本题考查隋朝大运河的相关知识;把握大运河的中心和两端的城市名字.
解答本题注意识图和准确识记大运河的中心和两端.【解析】洛阳;涿郡;余杭12、略
【分析】生活在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的云南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不是北京人.
故答案为:
判断×;改正:把北京人改为元谋人.
本题考查了元谋人.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元谋人的历史地位与生活地区.【解析】×;把北京人改为元谋人13、铁农具牛耕【分析】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到战国时,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我国至迟在春秋末年已使用牛耕,战国时期牛耕进一步推广.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的产量显著提高,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标志着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
故答案为:铁农具;牛耕.
本题以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为切入点;主要考查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的相关史实.【解析】铁农具牛耕14、略
【分析】(1)商代后期;青铜器铸造业规模宏大,分工细致,铸造出的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重达832.84千克.
(2)秦始皇派人开凿的灵渠;沟通了湘江和漓江,便利了南北的水运交通.
(3)1974年;考古工作者在陕西临潼骊山陵墓东侧发现;发掘的秦始皇陵兵马俑是20世纪中国最重大的考古成就之一.
故答案为:
(1)司母戊鼎.
(2)灵渠.
(3)秦始皇陵兵马俑.
(1)本题考查司母戊鼎.
(2)本题考查灵渠.
(3)本题考查秦始皇陵兵马俑.
本题考查青铜器、秦始皇陵兵马俑,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解析】司母戊鼎;灵渠;秦始皇陵兵马俑三、判断题(共7题,共14分)15、×【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宋元时期民族政权的并立。北宋建立后与北方的辽和西夏对峙;宋真宗时,辽军大举进攻,一直打到黄河岸边的澶州城下,威胁东京。北宋军队在皇帝亲征的鼓舞下打退辽军,后宋以胜求和,辽朝撤兵,宋朝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
【点评】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16、√【分析】【分析】本题注意了解宋代城市商业活动已经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分析题干;“野桥日落策驴归”反映了宋代的“市”突破时间的限制;“城边小市聚”反映了宋代的“市”突破空间的限制。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了宋代“市”的有关内容。17、×【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远古原始居民房屋。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距今约6000多年的半坡聚落位于陕西西安半坡村,居住于半地穴式房屋,河姆渡居民会建造有利于通风防潮的干栏式房屋。故:错误。【解析】F18、√【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西汉建立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灭亡之后,公元前206年——前202年,项羽、刘邦为争夺政权进行的一场大规模战争。最终刘邦在垓下一战中战败项羽,获得最后胜利。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历史上称为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因而题干正确。故选T。【解析】T19、√【分析】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北方长期战乱;而江南地区的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北方人民大量南迁,他们给南方带去了劳动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东晋南朝时,江南地区得到迅速开发的最主要是北方人民大量南迁,带来劳动力和先进生产技术。
故答案为:
√。
本题以东晋南朝时江南地区得到开发为切入点;考查的是人口南迁和江南地区的开发的有关内容。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人口南迁和江南地区的开发的相关知识点。【解析】√20、×【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商鞅变法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纷掀起旨在富国强兵的改革风潮,影响最大的是商鞅在秦国的变法。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在秦国变法,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在秦国变法,秦国通过商鞅变法,使秦国很快成为战国七雄中最富强的国家,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因而嬴政错误,应改为秦孝公。故选F。356【解析】F21、√【分析】本题考查祖冲之的数学贡献。祖冲之是南朝的一位杰出科学家,他利用并发展前人创造的“割圆术”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即3.1415926-3.1415927之间,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本题是正确的,故选T。【解析】T四、改错题(共4题,共8分)22、略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科举制度相关知识的掌握。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隋文帝是隋朝历史上一个有作为的皇帝,他即位后实行了一系列改革。他改革选官制度,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到隋炀帝时期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清朝末年被废除。所以把唐朝改为隋朝。(2)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泉州相关知识的掌握。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代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泉州最著名的刺桐港,在史书上记载,原来只是东南沿海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渔港,直到海上交通的出现,才逐步形成“市井十洲人”、“还珠入贡频”的繁华港口。但刺桐港的发展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北宋时,它赶上并超过宁波,仅次于广州。南宋初,它赶上广州,与之难分伯仲。南宋末,它超过广州,成为全国最大港口。所以把广州改为泉州。(3)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宋朝时期民族政权并立相关知识的掌握。根据所学知识可知,916年,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在上京称帝,建立契丹国。后来,契丹改国号为辽;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夺取后周政权,建立宋朝,定都东京,史称北宋;11世纪前期,党项首领元昊称大夏国皇帝,史称西夏。辽、西夏和北宋政权并立。所以本题正确。(4)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文成公主相关知识的掌握。根据所学知识可知,7世纪前期,吐蕃杰出的赞普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了他。所以把金城公主改为文成公主。【解析】(×)改正:把唐朝改为隋朝。(×)改正:把广州改为泉州。(√)(×)改正:把金城公主改为文成公主。23、×把“吴道子”为“欧阳询”【分析】唐朝时期;书法;绘画、音乐、歌舞、石窟和雕刻等方面的艺术创作成就斐然。唐朝书法名家辈出,最著名的是颜真卿和欧阳询。颜真卿的字端正劲美,雄浑敦厚;欧阳询的字方折峻丽,笔力险劲。故题干表述错误,故把“吴道子”为“欧阳询”。
故答案为:
×;改正:把“吴道子”为“欧阳询”。
本题主要考查唐朝时期著名的书法家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唐朝时期著名的书法家的相关史实。【解析】×把“吴道子”为“欧阳询”24、干栏式住房半地穴式房屋【分析】【分析】半坡原始居民生活于黄河流域。由于黄河地区气候比较干燥;因此半坡原始居民居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屋中。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半坡原始居民的知识点。25、略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澶渊之盟的有关知识。联系所学知识,澶渊之盟是北宋与辽经过多次战争后所缔结的一次盟约。所以应把“西夏”改“辽”。【解析】错误;“西夏”改“辽”。五、简答题(共4题,共16分)26、相同点:①都统一过女真各部;②都建立过少数民族政权;③都率领女真族反抗过民族压迫。不同点:①时代不同:完颜阿骨打生活在12世纪,努尔哈赤生活在16—17世纪;②具体贡献不同:完颜阿骨打创立了女真文字,努尔哈赤创立了“八旗制度”;③反抗民族压迫的对象不同:完颜阿骨打抗辽,努尔哈赤抗明。【分析】【分析】金和后金同族同宗,有许多相似之处,而阿骨打和努尔哈赤分别是它们杰出的首领,因此它们也有很多相似之处,但由于时间相隔久远,他们也有很多不同之处。回忆所学知识,仔细分析比较后即可得出正确结论。【点评】本题属于分析比较类型的问答题。比较分析的对象是历史人物,在比较时,应抓住两个人物的主要活动,本着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比较评价。27、⑴变法等。
⑵奖励军功;奖励生产等。
⑶成功了;因为目的达到了,变法使秦国强大,为秦统一六国奠定基础。
⑷果敢,百折不挠,献身等精神。【分析】【分析】第(1)题;看懂“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这句话意思就可以知道商鞅他不主张效法古代,主张变法。
第(2)题;题目要求结合所学知识,那么就从书本提取答案。商鞅变法的措施有很多,例如奖励军功,发展生产,设立户籍制度等。
第(3)题;变法者个人的命运并不能决定变法的成功与否,要分辨变法是否成功,要看变法对于后世的影响。从商鞅变法的效果来看,它确实使秦国变得强大,最后得以统一六国。所以商鞅变法应当是成功的,而不是失败的。
第(4)题;商鞅不顾旧势力的阻挠坚决变法,表明其具有果敢;百折不挠、献身的精神,答案不唯一。
【点评】商鞅变法是一次重要的改革。商鞅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都进行了较为彻底的改革,并且取得了成功。他奖励军功、发展生产、确立土地私有等措施,都使得秦国逐步具备了兼并六国的实力,完成统一大业。28、略
【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明太祖朱元璋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明太祖朱元璋以谋反的罪名将胡惟庸抄家灭族,大肆捕杀胡惟庸同党,株连杀戮3万余人,并对我国政治制度进行了重大改组。朱元璋进行的“重大改组”是指废除丞相制度,加强了皇权。为了加强君权,明朝明太祖废除了丞相,把中央的行政权分属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这样,皇帝的权力空前提高,秦汉以来丞相制度从此废除,皇权与相权的斗争最终以皇权的胜利而告终。
(2)本题考查的是军机处的设立。据“这个不起眼的‘偏房’,在清朝政治生活中,成为了这个王朝的权力中心。”可知:“偏房”指的是军机处。清雍正帝时,设立军机处,军国大事由皇帝一人裁决,军机大臣只能跪受笔录,是我国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标志。(3)本题考查的是八股取士制度。明朝时期在文化思想上采取的具体措施是八股取士。明朝时,政府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不准考生发挥自己的见解,答卷必须分成八部分,称为“八股文”,八股取士让许多读书人为了中试,只顾埋头攻读经书,钻研八股,不讲求实际学问。考中做官后,他们大都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八股取士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不利于国家网罗有用人才,阻碍了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清朝统治者实行思想文化专制,对反清思想严加防范和压制,大兴文字狱。(4)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古代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基本趋势。本题考查学生综合概括能力。纵观中国历史,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统治不断强化,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并逐步废除。【解析】(1)废除丞相制度;加强了皇权。(2)军机处;雍正帝。(3)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4)我国封建专制统治不断强化,皇权不断加强。
29、略
【分析】
本题考查灿烂宋元文化的史学;宋词和元曲三个知识点.
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注意掌握灿烂的宋元文化.【解析】文物是人类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遗物和遗迹.各类文物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人类的社会活动、社会关系、意识形态以及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当时生态环境的状况;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学生由于知识面的局限,可以根据课本知识介绍,灿烂的宋元文化包括史学、宋词、元曲和绘画、书法等方面.介绍这些知识,要从每一个方面的产生、发展、代表、特点、艺术价值等方面介绍.
故答案为:史学可以以司马光为代表,介绍其作品及特点.宋词一苏轼、李清照、辛弃疾为代表.元曲一关汉卿为代表.绘画一赵孟頫为代表等.六、综合题(共3题,共30分)30、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
(1).考查的是秦朝统一的有关知识。从材料中“扫六合”得知是灭六国统一全国;此处问的是人物,所以答案是嬴政,第二问考查的是秦朝在在政治方面的措施即可得知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2).考查的是元朝的有关历史知识内容。仔细观看给出的“元朝疆域图”图中有最北的岭北行省;中书省,琉球,由这些信息可知结束辽宋夏金分裂时期统一全国的是忽必烈建立的元朝,元朝在政治上的措施就是行省制度。
(3).考查的是清朝对地方的管辖措施。清朝采取的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包括对新疆和西藏两个地方采取的措施;题目考查的是清朝在新疆地区采取的措施,故答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伊利将军。
(4).考查的是古代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中国的领土的相关知识。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股权转让及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协议
- 精神专科护理门诊规范化建设
- 苏州变更离婚协议书
- 道路工程转让协议书
- 事故认定书和解协议书
- 超市鞋架转让协议书
- 萝卜书摘婚后协议书
- 边贸生意转让协议书
- 项目自负盈亏协议书
- 公司给员工社保协议书
- 驻足思考瞬间整理思路并有力表达完整版
- 《艺术概论》章节测试及答案
- 普通诊所污水、污物、粪便处理方案及周边环境情况说明
- 阑尾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护理查房
- QC小组培训教材流程
- 青岛科技大学Python程序设计期末复习题
- 无菌技术操作培训-课件
- 开曼群岛公司章程
- 结合工作实际谈如何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改进工作方法六篇
- 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相关表格模版(共3个)
- 中复神鹰碳纤维西宁有限公司年产14000吨高性能碳纤维及配套原丝建设项目环评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