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华师大新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1页
2024年华师大新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2页
2024年华师大新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3页
2024年华师大新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4页
2024年华师大新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华师大新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303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中的南宋沉船“南海一号”,“船体基本保存完好,是目前世界上发现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船载文物约有6万到8万件,目前已打捞出水的文物达6000多件。”不可能从材料中推测出的历史信息是()A.宋代商业十分繁荣B.南宋对外贸易发达C.宋代造船技术高超D.宋代南方赋税收入已超过北方2、如图是哪一聚落房屋复原图()

A.山顶洞原始居民B.半坡原始居民C.河姆渡原始居民D.大汶口原始居民3、铁农具在生产中普遍使用开始于()A.西周时期B.春秋时期C.战国时期D.秦汉时期4、如图所示是我国历史上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李白称赞他说“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李白称赞他的最主要功绩是()A.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完成统一B.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C.推行郡县制,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D.统一了货币、度量衡和文字5、上书唐朝皇帝,请求吐蕃与唐朝通婚的是A.成吉思汗B.松赞干布C.完颜阿骨打D.禄东赞6、清朝修建承德避暑山庄和外八庙的重要作用在于()A.让皇帝、贵族打猎习武B.加强中央与边疆少数民族联系以巩固统一C.方便少数民族首领觐见皇帝D.作为政治中心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7题,共14分)7、【题文】“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符合这一特征的制度是()A.分封制B.禅让制C.等级制D.王位世袭制8、战国历史的特点;一是“乱”,主要表现为战争;二是“变”,突出体现在()

A.铁器的普遍使用和牛耕的推广B.各国的变法特别是秦国的商鞅变法。

C.农业产量的提高D.人口的大量增加9、下列国家中属于战国七雄的有()A.齐B.晋C.楚D.赵10、下列政权统一过黄河流域的有()A.曹魏B.孙吴C.前秦D.西汉11、隋朝短暂而繁盛。隋朝“光芒四射”的成就包括()A.南北重归统一B.三次远征高丽C.开凿大运河D.修筑长城12、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比北京人进步表现在()A.种植农作物,开创原始农耕文化B.过着群居生活C.学会建造房屋,过着定居生活D.会保存火种13、17世纪时,英国国王鼓吹“君权神授”,遭到了国内哪些阶层的人极力反抗()A.封建贵族B.议会上下议院C.新兴资产阶级D.新贵族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4、北魏统一北方后,于494年把都城从平城迁至。后又大力推行学习汉族文化风俗的政策,从而加速了黄河流域民族大融合的过程。15、西汉武帝时,____、____、____等人用____方法制定的《____》,以夏历____为岁首,确立了我国后世____的基本框架。16、楚国与晋国在______大战,结果楚国大败,______一跃成为中原霸主。17、战国时期;齐桓公任用管仲改革,使齐国逐渐强大起来,成为霸主。

错误:______订正:______。18、注重发明和创新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口北宋时期,发明毕升发明了____。19、宋代陆游在《城市醉归》和《湖山》中留有这样的诗句:“小市雨余寻酒去,野桥日落策驴归”、“城边小市聚。烟水淡秋容”。这反映宋代的“市”已经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______(判断对错)20、我们今天的汉字是从商朝的______发展而来的。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3题,共6分)21、元朝建立后,民族融合的趋势继续加强,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22、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是宋代书法家,人称“宋四家”。23、史料:“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长守富贵。”——唐太宗推论:唐太宗励精图治的根本目的是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利益。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五、改错题(共2题,共20分)24、火烧圆明园发生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毁于英法侵略者暴行之中。______(判断对错)。25、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的海上贸易中心在扬州。______。(判断对错)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D【分析】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中的南宋沉船“南海一号”;“船体基本保存完好,是目前世界上发现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表明宋代造船技术高超;“船载文物约有6万到8万件,目前已打捞出水的文物达6000多件。”反映了宋代商业十分繁荣和对外贸易发达;材料没有体现宋代南方赋税收入已超过北方。

故选:D。

本题考查了南宋沉船的相关史实。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材料型选择题,必须认真阅读材料,提炼材料观点。【解析】D2、B【分析】依据图片判断是半地穴式房屋;这是半坡原始居民建造的房屋.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距今约五六千年的半坡原始居民主要种植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还饲养猪;狗等家畜,种植蔬菜,还从事渔猎,已经会建造半地穴式房屋,过着定居的生活.

故选B.

本题考查半坡人的农耕生活.

要注意区分半坡原始居民和河姆渡原始居民生产和生活状况.【解析】【答案】B3、C【分析】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到战国时期,铁农具使用的范围得到扩大.铁农具具有坚硬;耐磨损等优点,铁农具的使用,使得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铁农具在生产中普遍使用.

本题以铁农具在生产中普遍使用为依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掌握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提高的标志.【解析】【答案】C4、A【分析】李白称赞他说“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称颂的是秦王嬴政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完成统一。从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王嬴政陆续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

故选:A。

本题考查了秦始皇统一全国。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秦始皇统一全国。【解析】A5、B【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松赞干布相关知识的掌握。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吐蕃生活在青藏高原一带,是藏族的祖先。7世纪前期,松赞干布做了吐蕃的赞普,统一了青藏高原,定都逻些。唐太宗时期,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多次派使者去唐朝求婚,唐太宗答应把文成公主嫁给他。所以ACD不对,故选B。【解析】B6、B【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清朝前期清政府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清朝修建承德避暑山庄和外八庙,其主要目的是接见外国使节和边疆少数民族政教首领,维护国家统一。承德避暑山庄和外八庙的修建促进了边疆地区民族国家开发以及内地的文化交流,对国家稳定团结有一定作用,也奠定了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疆域版图,说明统治者不同的民族政策。据此分析,B为最佳选项。ACD是次要原因,可排除,故选B。【解析】B二、多选题(共7题,共14分)7、DA【分析】【解析】D

试题分析:中国的权力传递历程。1在奴隶制社会时期;是“禅(shan)让制”权利是现任者让给他指定的人。我国只有两代:尧禅让给舜;舜禅让给禹。

2禹建立夏;将他的位置传给了他的儿子—启。由此“公天下”变为了“家天下”。即“世袭制”。所以你说的“父死子继,兄终弟及”是世袭制。也就是家天下,夏朝一直实行“父死子继”制度,即王位由子继承,而且长子优先。到了商朝出现了“兄终弟及”的现象。但从武乙到纣,便废除了“兄终弟及”制度,确定王位只传给嫡长子。周承袭商制,确立了“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的王位继承原则,成为后世基本上遵守的法规。故选D

A.分封制是古代皇帝或国王分封诸侯的制度。被封诸侯有自己的领地;在诸侯领地内皇帝或国王并没有直接的权力,始于周朝。不符题意。

C.等级制在奴隶社会或封建社会专制制度下用等级以区别人们政治地位的一种排序,那就等于说,等级制无非是支撑少数政治上层人物施行专制的一种层次分明的社会架构。不符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符合这一特征的王位世袭制。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历史概念的理解把握。做题的关键首先要理解题干含义,其次要弄清王位世袭制的特征:最高统治着(父子或兄弟)传位世袭【解析】【答案】8、AB【分析】本题考查战国时期“变”的体现。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与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一些奴隶主将新开垦出来的田地变成私产并出租,他们转化为封建地主。新兴的地主阶级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统治,先后在各国掀起变法运动,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成效最大,各国经过变法,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地主阶级统治代替了奴隶主贵族统治。故AB符合题意,CD排除。故选AB。【解析】AB9、ACD【分析】战国七雄指的是齐楚秦燕赵魏韩;战国初年,晋国卿大夫中的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战国时期不会有晋国.

故选ACD.

本题考查了战国七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战国七雄的相关政权.【解析】【答案】ACD10、ACD【分析】略【解析】ACD11、AC【分析】本题考查隋朝的史实。根据所学知识,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了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杨坚就是隋文帝。589年,隋灭掉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南北重归统一。隋朝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为巩固隋朝统治,加强南北交通,公元605年,隋炀帝利用了天然河道和旧有渠道,开通了大运河,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巩固了国家统一的局面。正是这两项措施使得隋朝“光芒四射”。故选AC。

【解析】AC12、AC【分析】河姆渡人和半坡人使用的工具是磨制的石器;以原始农业和畜牧业为生,会建造房屋,定居生活.而山顶洞人和北京人使用的工具是打制的石器,以狩猎和采集水果为生,群体生活.

故选AC.

本题考查河姆渡人和半坡人.

本题考查半坡原始居民、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情形.也可与北京人的生产、生活进行细致的比较和归纳.【解析】AC13、CD【分析】斯图亚特王朝推行封建专制统治;鼓吹“君权神授”,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权利受到侵害,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1640年,查理一世被迫恢复议会,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用议会要求限制王权,英国资产阶革命爆发.

故选CD.

本题考查的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知识点;英国把握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有关知识.斯图亚特王朝推行封建专制统治,鼓吹“君权神授”,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权利受到侵害,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1640年,英国资产阶革命爆发.

解答本题要熟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有关内容.【解析】CD三、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4、略

【分析】试题分析: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结束了长期纷争割据的局面。494年,孝文帝把都城由平城迁到洛阳。后进行了力度更大的改革,革除鲜卑的习俗,吸收汉族的先进文化。孝文帝改革,成为西晋以来北方民族大融合的高峰。考点:北魏孝文帝改革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基本史实的掌握能力,属识记层面的要求。识记孝文帝改革措施和作用。【解析】【答案】孝文帝、洛阳15、司马迁邓平落下闳置闰法《太初历》寅月农历【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太初历》;结合教材所学知识给出答案。

【点评】此题较为简单,识记基础知识点16、略

【分析】公元前7世纪后期;晋楚双方在城濮大战,晋军以报答楚王为名,退避三舍,诱敌深入,打败了楚军.从此,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

故答案为:

城濮;晋文公.

本题考查的是春秋争霸的知识点.

本题以城濮之战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城濮之战的有关知识的记忆能力.【解析】城濮;晋文公17、略

【分析】春秋时期;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使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不是战国时期.

故答案为:错误:战国;订正:春秋.

本题考查齐桓公.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春秋首霸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解析】战国;春秋18、活字印刷术【分析】【分析】这是基础题;需要学生有较好的知识积累,11世纪中期,北宋平民毕升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术。

【点评】考查活字印刷术的发明。19、略

【分析】分析题干;“野桥日落策驴归”反映了宋代的“市”突破时间的限制;“城边小市聚”反映了宋代的“市”突破空间的限制.

故答案为:

√.

本题考查了宋代“市”的有关内容.

本题住宅与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注意了解宋代城市商业活动已经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解析】√20、略

【分析】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它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我国最早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我们今天的汉字是从商朝的甲骨文发展而来的.

故答案为:

甲骨文.

本题以我们今天的汉字为切入点;主要考查甲骨文.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识记和应用能力.理解并识记文字的演变的相关史实.【解析】甲骨文四、判断题(共3题,共6分)21、√【分析】【分析】元朝建立后;民族融合的趋势继续加强,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点评】关于回族的形成,学生还要知道,它是蒙古人、波斯人、阿拉伯人、畏兀儿、汉人等长期杂居,互相通婚的基础上形成的。另外关于元朝的史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