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1页
2024年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2页
2024年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3页
2024年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4页
2024年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275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梁山好汉黑旋风李逵与兄弟逛街,这条街上有人说书、唱曲、卖饮料、相面算卦、杂耍、表演等等。当时他们去的地方应是()A.专门制造房瓦的瓦厂B.食客盈门的酒楼C.好汉比武的擂台D.娱乐兼营商业的瓦子2、战国时期道家学派代表人物是()A.庄子B.孔子C.墨子D.老子3、如图是中国国家博物馆珍藏的一件文明重器。这件重器应生产制造于我国()A.夏朝B.商朝C.西周D.秦朝4、蒙城中学七(1)班学生张晓上课期间玩手机,被告知其家长后。她妈妈见她回到家就用棍子打。奶奶赶紧上前说:“要好好教育,说服教育。”爷爷不紧不慢地说:“玩手机也不全是坏事,手机如果用在学习上还能促进学习呢。”其中奶奶的行为和我国古代哪一学派的主张最接近()A.儒家B.墨家C.道家D.法家5、如果你穿越时光隧道,来到北宋时的开封,你的经历中可能有()①使用景德镇瓷器②出门旅行携带纸币③在“勾栏”中听说书艺人讲岳飞抗金的故事④去大相国寺观看庙会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6、关于下列人物,属于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的是()A.岳飞B.戚继光C.郑成功D.文天祥7、科举制的创立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因为它A.冲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B.有利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C.有利于官员文化素质的提高D.有利经济发展8、下列搭配,不正确的有()A.种姓制度伊斯兰教B.螺旋式水车浮力定律C.《天方夜谭》《俄狄浦斯王》D.汉谟拉比法典楔形文字9、小东同学在学习“美国的诞生”一课;分析了独立战争爆发前的社会矛盾,请你把横线部分补充完整()

A.政治B.经济C.种族D.民族10、下列城市中;既是战国时诸侯国都城,又是新兴的封建城市的是()

①大梁②陶③邯郸④郢⑤宛⑥临淄⑦棠溪。A.①③B.②⑥C.④⑥D.⑤⑦11、有一天,小明同学去参观某一历史博物馆,其中有一件刻有文字的商代文物深深地吸引了他。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此文字是()A.金文B.甲骨文C.大篆D.隶书12、争霸战争促进了大规模的民族融合。当时与“诸华”“诸夏”相融合的少数民族有()A.戎B.狄C.蛮D.夷13、能够较典型的反映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是()A.元谋人B.北京人C.河姆渡居民D.半坡居民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4、尧舜禹时期采用“”的方法推举部落联盟首领。15、目前现存最大的青铜器是______。16、依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内容(1)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____________”。(2)《史记》叙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_______时期的历史。(3)在汉中、巴蜀地区还有张陵创立的__________,人们只要出五斗米,就可以入道或治病。17、我国古代为了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匈奴等)骚扰,保护中原农耕文明发挥过重要作用的伟大工程是____。18、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______。19、秦朝建立后,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统治,在地方实行______。20、制造了“胡蓝之狱”的皇帝是___;军机处始设于___帝在位时。21、诗歌是历史的重要载体。

(1)“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马鬼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这几句诗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______。

(2)“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概括了______(诗人)伟大成就。

(3)“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体现了李白诗歌______的特征。

(4)“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的《元日》描写的中国古代民间节日是今天我国的______。22、观察《辽;北宋、西夏形势图》;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在图中的相应的方框中。

A;北宋都城:东京。

B、与北宋对峙的少数民族政权:辽。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4题,共12分)23、“开元盛世”发生在唐玄宗统治的后期。。A.TB.F24、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推翻了秦的残暴统治,具有革命首创精神。______(判断对错)25、(请你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将判断结果填入题后的括号内,正确的画“√”,错误的画“×”。每题1分)下图中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标志着西周的建立。()26、(请你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下图中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标志着西周的建立。

评卷人得分五、改错题(共3题,共15分)27、禹死后,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的第二代国王。从此分封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28、半坡人己经能够制作和使用磨制石器,他们和北京人都处于新石器时代。______(判断对错)29、阅读下表内容判断:。皇帝主要治国措施主要政绩秦始皇建立皇帝制度;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汉武帝尊儒术兴太学;颁布“推恩令”;统一铸造货币、垄断盐铁经营等。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汉朝进入鼎盛时期。以下表述是从上表信息中得出的;请选择“A”;违背了上表信息所表述的意思的,请选择“B”;是上表信息没有涉及的,请选择“C”

(1)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______

(2)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了统一全国的大业。______

(3)汉武帝最重要的政绩是结束了分裂,完成了统一。______

(4)为了巩固北方边疆,汉武帝北击匈奴,设置河西四郡。______

(5)秦始皇、汉武帝都为我国历史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______。评卷人得分六、综合题(共3题,共15分)30、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杜甫《忆昔》材料二:韩愈形容长安人口众多,写下“长安百万家”的诗句。——摘自教材完成(1)~(3)题:(1)材料一中的“开元全盛”时代是哪个皇帝当政时期?(2)由材料一可知唐朝主要的粮食品种是什么?(3)联系材料一、二,结合现实,谈谈古今人口观念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31、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成就辉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唐诗是流传千古的中华文化瑰宝,是唐代文化最为光辉的成就。明清时期文学的主要成就突出表现于小说,出现了一大批脍炙人口的通俗文学著作。(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别举出唐代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诗人和明清时期代表我国古典小说高峰,思想性和艺术性结合得最好的一部作品。材料二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中写道:“从3世纪到13世纪,中国一直处于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地位,明清以后逐渐落后了。”(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宋元时期当时让“西方望尘莫及”的重大科技成就。(3)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明朝建筑的主要成就。(4)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制度和文化政策两方面分析明清以后中国科技逐渐落后的主要原因。32、读下图,回答问题(6分)请回答:(1)图中的工具是谁发明的?他是什么时候的人?(4分)(2)该项发明的主要用途是什么?(2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D【分析】【分析】通过“梁山好汉黑旋风李逵与兄弟逛街有人说书说书;唱曲、卖饮料、相面算卦、杂耍、表演的等等”可得知应该去瓦子:在宋朝东京城内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瓦子”。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宋代社会生活的知识点,应把握宋代社会生活的状况。2、A【分析】本题考查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由所学可知,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庄子。庄子认为治理国家要顺其自然,“无为而治”。故A符合题意。墨子是墨学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是春秋晚期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所以,排除BCD,故选A。【解析】A3、B【分析】材料中的青铜器是司母戍鼎;它铸造于商朝,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

故选:B。

本题以一幅历史图片为切入点;考查青铜器的相关知识。

注意对材料的解读,识记青铜器的相关知识。【解析】B4、A【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能力。儒家主张“仁”、“爱人”;墨家主张“兼爱”、“非攻”;道家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法家主张改革,反对空谈仁义,提倡法制。其中奶奶的行为与儒家的主张最接近。故选A。【解析】A5、C【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北宋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准确识记所学知识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北宋时期景德镇是著名的制瓷中心,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且在各地流通,都城开封城市繁荣,大相国寺的庙会热闹非凡,故①②④正确;岳飞抗金出现在北宋灭亡后的南宋初年,排除③。据上,排除ABD,故选C。【解析】C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6、BC【分析】略【解析】BC7、ABC【分析】略【解析】ABC8、AC【分析】种姓制度是古印度的等级制度;后来古印度诞生了反对种姓制度的佛教不是伊斯兰教;《天方夜谭》又名《一千零一夜》它与《俄狄浦斯王》无关;阿基米德发现了浮力定律,并发明了螺旋式水车;《汉谟拉比法典》和楔形文字都是两河流域的文明成果.

故选AC.

本题考查前后搭配的辨析;由于是多项选择题,注意认真审题.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文明成果的地区与领域.【解析】AC9、BD【分析】17世纪初;英国开始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建立殖民地.一百多年以后,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已经有13个.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英国殖民统治的阻碍.由于英国对殖民地的剥削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此时统一的美利坚民族的形成.由于经济矛盾和民族矛盾不可调和,导致了北美人民的抗争.1775年,北美独立战争开始.

故选BD.

本题以美国的诞生为切入点;主要考查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原因.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美国独立战争的相关史实.【解析】BD10、AC【分析】大梁是指战国时魏(梁)国都城;当时中国最大都市之一;邯郸肇起于商殷,邯郸古城距今已有3100多年的建城历史,郢是古代中国楚国的都城,临淄是战国时期齐国都城,所以①③④⑥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AC.

本题以7个城市为切入点;考查的是既是战国时诸侯国都城,又是新兴的封建城市.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战国时期的相关知识点.【解析】AC11、AB【分析】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刻有文字的商代文物”。金文和甲骨文都是商朝的文字;大篆是西周时期的文字,隶书出现于秦朝。

故选:AB。

本题考查文字的演变.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历史基础知识的能力.注意掌握商朝出现的文字,尤其注意不要被甲骨文这一重要知识点迷惑,注意到金文也是这一时期的文字.【解析】AB12、ABCD【分析】略【解析】ABCD13、CD【分析】能够较典型的反映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是C河姆渡居民和D半坡居民;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浙江省余姚市(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磨制石器;骨器、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陕西西安半坡村(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木制的耒耜、骨器,种植粟.

故选CD.

解决本题的关键字眼是“农耕”;由此可知考查的知识点是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解析】CD三、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4、略

【分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尧舜禹时期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尧舜禹时期采用“禅让”的方法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相传,尧年老时,征求各部落首领的意见,推举舜做他的继承人,舜年老后,采取同样的办法把位置让给治水有功的禹,这种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历史上叫做“禅让”。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华夏之祖【解析】【答案】“禅让”15、略

【分析】司母戊鼎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8厘米、重832.84千克;四足中空,用陶范铸造,鼎体浑铸,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鼎是商朝最具代表性的青铜器,体现商朝青铜文明的灿烂。

故答案为:司母戊鼎。

本题以目前现存最大的青铜器为切入点;考查司母戊鼎。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司母戊鼎的历史地位。【解析】司母戊鼎16、略

【分析】(1)本题考查光武中兴。光武帝刘秀为了巩固统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他多次下令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法;还合并郡县,裁减官吏,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又允许北方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到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故填写:光武中兴。(2)本题考查《史记》。司马迁生活在汉武帝时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史记》是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叙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创立了纪传体的体例。故填写:汉武帝。(3)本题考查太平道。东汉末年,极度苦难的人民需要寻找精神上的寄托,为道教的兴起提供了土壤。当时在汉中、巴蜀地区张陵创立的五斗米道,人们只要出五斗米,就可入道或治病。故填写:五斗米道。【解析】(1)光武中兴

(2)汉武帝

(3)五斗米道

17、略

【分析】本题考查长城。秦朝统一后,派将军蒙恬北伐匈奴,并修筑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长城,在保护中原农耕文明发挥过重要作用。故填写:长城。【解析】长城

18、略

【分析】从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王嬴政陆续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秦朝.

故答案为:

秦朝.

本题考查的是秦朝.

解答本题需要准确识记秦朝的历史地位.【解析】秦朝19、郡县制【分析】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统治;秦朝实行郡县制。

故答案为:郡县制。

本题考查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解析】郡县制20、略

【分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胡蓝之狱明太祖朱元璋借口丞相胡惟庸谋反,大肆株连杀戮功臣宿将的重大政治案件。与蓝玉案合称胡蓝之狱。起于明洪武十三年(1380),终于二十五年。明初的胡惟庸案、蓝玉案,史称“胡蓝之狱”。明太祖借此大开杀戒,将许多开国功臣诛杀殆尽;军机处设立于清朝雍正时期,是我国封建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的标志。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明朝君权的加强;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君主集权的强化【解析】【答案】明太祖雍正21、略

【分析】(1)据“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马鬼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中的关键信息“不见玉颜空死处”可知,这几句诗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安史之乱.

(2)据“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中的关键信息“诗中圣哲”可知,材料概括了杜甫的伟大成就,杜甫被称为“诗圣”.

(3)“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是李白的诗句,体现了李白诗歌的雄奇奔放,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义的特征.

(4)据“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中关键信息“爆竹声中一岁除”可知,王安石的《元日》描写的中国古代民间节日是今天我国的春节(正月初一).

故答案为:

(1)安史之乱.

(2)杜甫.

(3)雄奇奔放;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义.

(4)春节(正月初一).

本题以填空题的形式;以诗歌为依托,考查安史之乱;杜甫、李白和春节(正月初一).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安史之乱、杜甫、李白和春节的相关知识.【解析】安史之乱;杜甫;雄奇奔放,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义;春节(正月初一)22、略

【分析】

本题考查北宋和契丹国的建立;知道960年赵匡胤建立北宋,定都东京;916年契丹首领阿保机建立契丹国(辽).

本题考查北宋和契丹国的建立,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解析】960年赵匡胤建立北宋;定都东京;916年契丹首领阿保机建立契丹国(辽).辽在北宋的北方.故从上到下依次为:B辽;A东京.

故答案为:

四、判断题(共4题,共12分)23、×【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开元盛世的相关知识点。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故题目错误,A错误,B正确。故选B。

【解析】B24、×【分析】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秦末农民起义爆发,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后来被秦朝镇压而失败,没有推翻秦朝统治。秦末农民战争后期,刘邦趁项羽与秦军决战之际,攻入咸阳,秦朝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陈胜吴广起义的相关知识;结合所学即可作答。

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注意掌握秦末农民战争。【解析】×25、√【分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识图、读图能力。该图再现了牧野之战的情景,它反映的历史事件是: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联合西方和南方的小国、部落,向商纣进攻,双方在牧野大战,结果商纣兵败自焚而死,商朝灭亡,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又称镐京,史称西周。故本题正确。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夏、商、西周的兴亡【解析】【答案】√26、√【分析】【分析】该图再现了牧野之战的情景;它反映的历史事件是: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联合西方和南方的小国;部落,向商纣进攻,双方在牧野大战,结果商纣兵败自焚而死,商朝灭亡,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又称镐京,史称西周。故本题正确。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识图、读图能力。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夏、商、西周的兴亡五、改错题(共3题,共15分)27、错误:分封制订正:世袭制【分析】【分析】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禹在位时,他的儿子启已有强大的势力。禹死后,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的第二代国王,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之后的帝王不再是原来的民主推举,而基本是世代沿袭,国家成为一家一姓的天下,即“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世袭制的开始。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夏、商、西周的兴亡。28、略

【分析】半坡人己经能够制作和使用磨制石器;处于新石器时代,北京人处于旧石器时代.

故答案为:

×.

本题考查半坡人的生活.

本题考查半坡人的生活,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北京人处于旧石器时代.【解析】×29、略

【分析】(1)据“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可知,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表述从上表信息中可以得出.

(2)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了统一全国的大业的表述在上表信息中没有涉及.

(3)据“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汉朝进入鼎盛时期.”汉武帝最重要的政绩是结束了分裂,完成了统一的表述违背了上表信息.

(4)为了巩固北方边疆;汉武帝北击匈奴,设置河西四郡的表述在上表信息中没有涉及.

(5)据秦始皇“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汉武帝“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汉朝进入鼎盛时期.”可知,秦始皇、汉武帝都为我国历史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的表述从上表信息中可以得出.

故答案为:

(1)A.

(2)C.

(3)B.

(4)C.

(5)A.

本题考查秦始皇和汉武帝.

本题以秦始皇、汉武帝在我国历史发展的重大贡献为依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解析】A;C;B;C;A六、综合题(共3题,共15分)30、略

【分析】【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开元盛世史实的识记。第(1)问材料一中诗句的意思的开元全盛时期,连小县城都有上万户人家。农业连年获得丰收,粮食装满了公家和私人的仓库,人民生活十分富裕。描写的是唐玄宗在位前期,唐朝出现了兴盛的景象。因此材料一中的“开元全盛”时代是唐玄宗当政时期。第(2)问从材料一中的“稻米流脂粟米白”可知,唐朝主要的粮食品种是稻米、粟米。第(3)问从材料内容来看,唐朝人口的增长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现在我国实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生产相适应。考点:开元盛世【解析】【答案】(1)唐玄宗前期。(2)稻米、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