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鲁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4年鲁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4年鲁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4年鲁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4年鲁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鲁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下面语文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A.我们在刻画人物时可以从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对人物进行细致的描绘,从而展现人物的精神面貌,体现人物的性格特点。B.想象和夸张是童话的重要特征,虚构的故事,离奇的情节,使儿童在潜移默化中受教育。C.《小圣施威降大圣》节选自《西游记》作者吴承恩,元代小说家。D.“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比喻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为好事;《塞翁失马》说明祸与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道理。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憔瘁侍弄各得其所B.一霎时模仿波光鳞鳞C.查觉炽热迷迷糊糊D.焚香牵挂小心翼翼3、下列句子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国家队的一位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优秀的篮球教练来了。B.在新中国的建设事业上,发挥着他们无穷的蕴藏着的力量。C.里面陈列着各式各样列宁过去所使用的东西。D.这种种子要不要换,在领导和群众中广泛的引起了讨论。4、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海伦·凯勒是美国女作家、教育家,幼年的一场大病夺去了她的视力和听力,但是她却在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以自强不息的顽强毅力,掌握了英、法、德等五国语言,并完成了她的一系列著作。B.丘吉尔是英国政治家、演说家、作家,曾两度担任英国首相,并因为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杰出表现而获得过诺贝尔和平奖。C.我们在刻画人物时可以从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对人物进行细致的描绘,从而展现人物的精神面貌,体现人物的性格特点。D.表达方式分为记叙、描写、说明、抒情、议论五种,其中记叙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由于团省委的一系列关爱活动,使留守儿童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B.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年均9.8%左右的增长率,持续时间长达近3余年。C.习主席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发表主旨演讲,提出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发展理念。D.在旅游旺季到来之际,我市推广并通过了“美丽乡村游”的休闲旅游政策。6、唐代诗人贾岛“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诗句是:()A.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B.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7、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问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章台夜思。

韦庄。

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

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

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

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

对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次北固山下》开头两句点题。“客路”即驿道,既在青山之外,可见这是诗人的想象。而颔联则写船上所见景色。先写“客路”后写“行舟”,漂泊羁旅之情流露于字里行间。B.《章台夜思》的颔联以繁笔铺陈,用“孤灯”“楚角”“残月”“章台”等常见意象加以层层渲染,突出“夜思”之苦。这联对仗工稳,余味无穷。C.两首诗都是羁旅之人的怀乡之作,都饱含了旅人的异乡孤独悲凉之情,而《次北固山下》一诗借海“日”初升和江上早“春”的美景,还表达了诗人积极向上的乐观情感。D.两首诗的尾联都用“雁足传书”的故事寄托了思乡之情,又都抒发了诗人因秋雁南回,无雁可托,使得家书无法寄回的悲苦。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8、某班准备开展“人人都献出一份爱”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经同学们讨论决定由你作为这次综合性学习的策划者和组织者。请你按照下面的要求把你的活动内容写下来。

(1)A.______

B.______

C.慰问孤寡老人;为他们做力所能及的实事。

D.在全校发动开展一次“爱心捐助”活动。

(2)在“爱心捐助”活动现场;你准备悬挂的一幅标语是:______

(3)全班爱心募捐人民币4301元;请你用大写数字表示出来。

人民币(大写):______。9、选词填空。

她以为,水一定都______(洒撒)了,但是没有,罐子端端正正地在地上放着,罐子里的水还满满的。10、《波浪》的作者是____,现代诗人,诗集有____,____,____。11、读《童年》,在____的教导下,阿廖沙打败了街上最厉害的小孩克留什尼可夫。12、根据句子;对给出的字词作正确的解释。

佳木秀而繁阴秀:____(《醉翁亭记》)13、【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____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乙】竹似贤,何哉?竹本①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②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③者。竹心空,空似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④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⑤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焉。——节选自白居易《养竹记》【注释】①本:根。②善建不拔:培植好坚定不移的品格。③中立不倚:正直无私,不趋炎附势。④应用虚受:虚心接受一切有用的东西。⑤砥砺:磨炼。(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语的意思。(1)可爱者甚____()(2)____清涟而不妖()(3)陶后____有闻()(4)故君子人多____之为庭实焉()(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____(2)竹似贤,何哉?____(3)甲文从莲的生长环境____、____风度气质等方面赞美莲的君子之风,乙文由竹的本固____、____节贞等特点联想到君子之德。

(4)甲、乙两文表面上写莲花、竹子,实际上都是写君子,两文所赞美的君子有着怎样共同的特点?评卷人得分三、名著阅读(共9题,共18分)14、名著导读。

在阅读名著《朝花夕拾》的基础上;完成以下题目:

(1)在鲁迅深情的笔下;我们认识了那位“给哥儿买来‘三哼经’”的保姆______;我们记住了那位正直善良的异国老师______。

(2)“孩子们所盼望的;过年过节之外,大概要数迎神赛会的时候了。但我家的所在很偏僻,待到赛会的行列经过时,一定已在下午,仪仗之类,也减而又减,所剩的极其寥寥。往往伸着颈子等候多时,却只见十几个人抬着一个金脸或蓝脸红脸的神像匆匆地跑过去。于是,完了。”

这段文字选自《朝花夕拾》中的哪篇文章?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15、下面是小明对名著《骆驼祥子》一段介绍文字的批注;请在介绍文字中用横线划出批注对应的内容,并根据你对介绍文字的理解,在横线上批注出你想到的问题。

【《骆驼祥子》介绍文字】【小明的批注】

老舍把祥子这样一个____写活了。祥子本是农村①祥子是底层劳动人民。

人;后来到城市谋生。来到北京后,他选择了拉洋车的职业;

想凭自己的力气挣饭吃。他老实;坚忍,诚实可爱,最大的②祥子的性格人品多好啊!

梦想就是有一辆自己的洋车;自己能养活自己。但在当时的。

社会条件下;他的希望一次次破灭了,他与命运的抗争最终。

以惨败告终。最后祥子已经放弃了自己的理想;变成了麻木;

潦倒;狡猾、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③祥子变得太可怕啦!

读这段文字不能不想到的一个问题:__________16、阅读名著;走进名家。

(1)对联:译著尚未成功;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这副对联情真意切;表达了对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______的沉痛悼念。

(2)面对逆境,时常想起______(填人名)笔下那只勇敢无畏的海燕,我们就应该更加坚强;面对顺境,不妨领略孟子《______》中蕴含的人生智慧,我们就会居安思危。17、《朝花夕拾》名著阅读。

(1)“赛会虽然不像现在上海的旗袍;北京的谈国事,为当局所禁止,然而妇孺们是不许看的,读书人即所谓士子,也大抵不肯赶去看。只有游手好闲的闲人,这才跑到庙前或衙门前去看热闹;我关于赛会的知识,多半是从他们的叙述上得来的,并非考据家所贵重的“眼学”。”选段出自作品______

A《无常》B《五猖会》C《二十四孝图》D《琐记》

(2)在鲁迅深情的笔下,我们认识了那位“给哥儿买来‘三哼经’”的保姆______。我们记住了那位正直善良的异国老师______。18、那怪闻言,呵呵冷笑道:“你这个泼物!原来昨夜那火就是你放的!你在那方丈屋上,行凶招风,是我把一件袈裟拿来了,你待怎么!你是那里来的?姓甚名谁?有多大手段,敢那等海口浪言!”行者道:“是你也认不得你老外公哩!你老外公乃大唐上国驾前御弟三藏法师之徒弟,姓孙,名悟空行者。若问老孙的手段,说出来教你魂飞魄散,死在眼前!”阅读上面选段回答:悟空后来是如何从妖怪那里拿到袈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名著阅读。

(1)《__________》(书名)是老舍用同情的笔触描绘的一幕悲剧:二十年代的北京,一个勤劳、壮实的底层社会小人物怀着发家、奋斗的美好梦想,却最终为黑暗的暴风雨所吞噬。它揭示了当时“小人物”的奴隶心理和希望的最终破灭。随着祥子心爱的女人_____(人名)的自杀,祥子熄灭了个人奋斗的最后一朵火花。这是旧中国老北京贫苦市民的命运之一。(2)《海底两万里》是法国作家________(人名)的代表作之一,叙述了法国生物学者阿龙纳斯教授在海洋深处旅行的故事。这件事发生在1866年,当时海上发现了一只被断定为独角鲸的大怪物,他接受邀请,参加追捕。追捕过程中,泅到怪物的脊背上。这怪物不是什么独角鲸,而是一艘构造奇妙的潜水艇。潜水艇船长_______(人名)邀请他作海底旅行。20、名著阅读。

但那个可怜的蝗虫移动到螳螂刚好可以碰到它的时候;螳螂就毫不客气,一点儿也不留情地立刻动用它的武器,用它那有力的“掌”重重地击打那个可怜虫,再用那两条锯子用力的把它压紧。

①它肯定是会感到十分得意的。

②就这样;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地对待敌人,是螳螂永不改变的信条。

③接下来;这个残暴的魔鬼胜利者便开始咀嚼它的战利品了。

④于是;那个小俘虏无论怎样顽强抵抗,也无济于事了。

(1)以上文段出自法国作家______的《昆虫记》;该书被誉为“______”。

(2)下面的语句排列顺序正确;前后连贯的一项是______

A.③④①②B.②④①③C.③②④①D.④③①②

(3)假如你要向朋友推荐《昆虫记》,请说说推荐的理由。21、积累与应用1《伤仲永》的作者是____(朝代)的_________。他是_____家、_____家。2课文《木兰诗》中,反映战争惨烈和持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映木兰不贪图功名利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山中杂诗》中与“白云深处有人家”一句相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4王维在《竹里馆》中描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峨眉山月歌》中最能体现意境晴朗秀美,风致自然天成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6_______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________________。选自《假如生活欺骗了你》7___________,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_______________。选自《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22、阅读《伊索寓言》一则;回答后面的问题。

在动物们的集会上;狮子登台跳舞,深受欢迎,赢得大家的称赞,个个为之喝彩。骆驼却十分嫉妒狮子,他也想获得大家的喝彩。于是,他站了起来,自我得意地显示自己的舞技,结果,他那怪模怪样的舞姿,洋相百出,使动物们大为扫兴,他们用棍棒打他,把他赶跑了。

(1)写出这则寓言的寓意:______

(2)写出与这则寓言故事相近的一个成语:______。评卷人得分四、问答题(共2题,共18分)23、翻译: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24、根据课文默写。

①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②松间沙路净无泥,____。(苏轼《浣溪沙》)

③青山有幸埋忠骨,____。(杭州岳庙对联)

④《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表达了词人对离人美好祝愿的句子是:____,____。

⑤成功的花,____!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⑥“____”,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朱自清《春》)评卷人得分五、语言表达(共3题,共27分)25、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4分)①它以鱼肚色抹着缕缕玫瑰红的shǔ()天。②以自己的乳汁,千年万载地哺()育了亿万子女的乳娘③仿佛冬眠惊醒,伸懒腰,动弹胳臂()腿④用十七年未yàn()中国的眼睛饕餮地图,从西湖到太湖26、某班拟举行“走近名著”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某校七年级(1)班学生阅读书目调查统计表。阅读书目分类人数百分比卡通类2033.33%言情类1830%名著类813.33%武侠类1423.33%(1)根据上面这份表格,你知道促使班级决定举行这项活动的原因是什么吗?

(2)以下是“部编本”七年级语文上册教科书中列举的六部经典名著。请仿照下面的示例,从中任选一部,向同学们生动地介绍其中一个令你印象最为深刻的人物形象。(至少要用一种修辞手法)《朝花夕拾》《白洋淀纪事》《湘行散记》《西游记》《猎人笔记》《镜花缘》示例: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大文豪巴尔扎克在《欧也妮·葛朗台》中塑造的葛朗台这个形象。这是一个典型的守财奴,一个十足的吝啬鬼。为了钱财,他逼走侄子;为了钱财,他克扣妻子;为了钱财,他算计女儿。在他那个冷冰的世界里,唯一温暖的东西只是金子,唯一热衷的思考只是狡诈。弥留之际,企图把神甫那镀金的十字架抓到自己手里的姿势,正是他吝啬成性的最好证明,正是他贪婪一生的绝佳注脚。27、采用判断句式,从材料中摘录出4个能概括“微博”主要特点的词语,写成一句话。材料微博是一种网络技术应用。它篇幅短小,每条不超过140个字,甚至可以三言两语。它代表了个人最真实的即时言论,人们可以用微博发布信息、发表评论、讨论问题、转发跟帖。无论是用电脑还是用手机,只要能上网,人们就可以像发短信一样发微博,非常方便。评卷人得分六、写作题(共3题,共12分)28、任选一题作文。(1)题目:________是一种享受或:________真好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2)读下面的材料,然后作文“种子为什么埋进土里才会发芽”,关于这个问题,有三种看法:种子埋进土里,土壤就会给它生命成长所需要的营养。种子在适合自己生长的土壤的“胎衣”里,享受着土壤的滋润和孕育,慢慢地发芽。种子埋进土里,土壤将使它身处一片黑暗。生命都惧怕黑暗,也正是这黑暗,才激起了种子摆脱黑暗、追求光明的渴望。于是,种子努力地发芽,努力地向上,努力地去追求光明。种子埋进土里,土壤给它一份压力,一份成长的阻力。种子比谁都清楚,它只有拼命地发芽,拼命地生长,才能挣脱来自土壤的压力和阻力,才能享受到土壤外那自由的空气和阳光。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任选一个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①根据材料寓意,选好角度,自拟题目。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29、俄国诗人普希金说:“一切都是瞬间,一切都是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变成亲切的怀念。”在我们已经度过的十五六个岁月里,有欢笑,有泪水。那些逝去的岁月啊,回忆起来,似乎还是温温热热的,那么温暖而甜蜜。请以“流淌在逝去岁月的温馨”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要有真情实感;(3)不少于600字。30、写一篇作文。要写出真情实感;不少于600字。

在成长的道路上,尝试是人生的必修课,比如:尝试着举手发言,尝试着参加竞赛,尝试着克服困难,尝试着宽容待人每一次尝试不一定都成功,但一定会有所收获。在尝试中,我们的智慧得到增长,能力得到提升,人性得到升华。勇于尝试吧,让我们在尝试中成长!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和体验,以“在尝试中成长”为题写一篇作文。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C【分析】【解析】试题分析:吴承恩为明代小说家。考点:辨析语文常识【解析】【答案】C2、D【分析】试题分析:错别字,主要是因音同或形似而错,掌握这个易错点,根据汉字的特点,结合词义字义辨析判断。用反选排除法,有错就排除。A“瘁”为“悴”,B“鳞”为“粼”,C“查”为“察”,故选D。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解析】【答案】D3、A【分析】A.正确;

B.成分残缺;缺主语,去掉“在”“上”;语序不当,改为“发挥着他们蕴藏着的无穷的力量”;

C.语序不当;应将“列宁过去”改为“过去列宁”;

D.语序不当;应将“广泛的引起了讨论”改为“引起了广泛的讨论”。

故选:A。

本题考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全文,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本题考查学生病句的辨析,注意把握常见类型及修改方法,平时在语言表达中,要注意病句的发生。【解析】A4、B【分析】【分析】B项中丘吉尔应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点评】学生要熟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才能筛选出正确的信息。5、C【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病句的辨析修改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学生要以平日的勤加练习为前提,明确病句的原因有成分残缺、成分赘余、搭配不当、用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等。只要能多做题,多思考,多交流,我们就会真正理解并掌握其中的规律。本题采用反选排除法,A.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应去掉“由于”或者“使”;B.成分赘余,应去掉“近”或者“余”;C.没有语病;D.语序不当,应将“推广”和“通过”调换位置。故选C。【解析】C6、A【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诗词在背诵时不仅要注重读音,更要注意容易写错的字,填写名句漏填和错填均不得分,一些易错字可结合词义去背诵。对于结合诗文内容填写诗句,学生要多了解诗词的写作背景及作者的情感,正确把握内容,才能准确地判断。唐代诗人贾岛“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诗句是: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故选A。【解析】A7、D【分析】《次北固山下》是唐代诗人王湾的作品。此诗以准确精练的语言描写了冬末春初时作者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等壮丽之景;抒发了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开头以对偶句发端,写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怀;次联写“潮平”“风正”的江上行船,情景恢弘阔大;三联写拂晓行船的情景,对仗隐含哲理,“形容景物,妙绝千古”,给人积极向上的艺术魅力;尾联见雁思亲,与首联呼应。全诗用笔自然,写景鲜明,情感真切,情景交融,风格壮美,极富韵致,历来广为传诵。

《章台夜思》是唐代诗人韦庄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是一首身在外地思念家乡的诗。诗以“夜思”为题;开篇却不写思,而写秋夜所闻所见,写尽寄居他乡的孤独;悲凉。诗的后半,写“思”的内容:芳草已暮,韶华已逝,故人不来,乡思难寄。最后点出时当秋节,更令人愁思不断。诗中表达了一种无可奈何的恨。全诗一气呵成,感情真挚,幽怨清晰,感人至深。

次北固山下。

郁郁葱葱的山外是旅客的道路;碧波荡漾的江上正好行船。

潮水涨满;两岸之间水面宽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

夜幕还没有褪尽;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还在旧年时分,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气息。

我的家书应该送到什么地方呢?北去的归雁啊;请给我捎回洛阳那边!

章台夜思。

忧怨的琴声在长夜中回荡;弦音悲切似凄风苦雨缭绕。

孤灯下又听见楚角的哀声;清冷的残月徐徐沉下章台。

茂盛的芳草已经开始枯萎;期盼的亲人故友都没有来。

家中的书信不能够寄回去,因为大雁已经向南方飞去。【解析】ABC项,正确;D项,有误,《次北固山下》中秋雁北归,所以,是有雁可托。故选:D。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8、略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设计活动的能力.所设计的活动一定与主题相关;有操作性.调查了解同学,帮他们解决烦恼.B观察街头小贩;捡破烂者,与他们沟通.

(2)为某个活动拟写宣传语;所拟写的宣传语一定要主题突出,语意简洁明了,有号召性和鼓动性,一般多采用对偶的修辞.据此作答即可.同在一片蓝天下,同唱一首爱之歌.

(3)根据大;小写金额的互化方法;把4301元用大写数字表示出来即可,4301元用大写数字表示出来:肆仟叁佰零壹元。

答案:

(1)A示例:调查了解同学;帮他们解决烦恼.B观察街头小贩;捡破烂者,与他们沟通.

(2)同在一片蓝天下;同唱一首爱之歌.

(3)肆仟叁佰零壹元。

第一小题考查学生设计活动的能力.第二小题考查学生拟写宣传语的能力.

综合读写即给出一段材料(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大家熟悉的),考察学生的审题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皆在培养学生综合读写、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解析】调查了解同学,帮他们解决烦恼;观察街头小贩、捡破烂者,与他们沟通;同在一片蓝天下,同唱一首爱之歌;肆仟叁佰零壹元9、略

【分析】此题考查学生辨析词义;准确用词,“洒”指把水或其它东西散落在地上.“撒”指放开手的意思,前者符合语境.

答案:洒。

此题考查学生结合语境正确理解字词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弄清词语的意义及常用用法,再次弄清词语的感情色彩,尤其要注意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字词含义的变化,辨析作答.

此题作答,可结合具体语境的理解,辨析两个动词的不同的适应语境.【解析】洒10、蔡其矫《回声集》《回声续集》《涛声集》【分析】【分析】根据所学所记直接解答即可。作品名要用书名号。作家名中的“矫”不要写成“娇”。

【点评】学习文学作品,对于作品的文学常识要有所了解。11、好事情【分析】【分析】依据作品内容不难填出;在好事情的教导下,阿廖沙打败了街上最厉害的小孩克留什尼可夫。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作品中人物、情节的掌握情况。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12、茂盛、繁茂【分析】【分析】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秀”形容词,茂盛;繁茂。

【点评】先要大致了解句子的出处,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13、略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词语释义的能力。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为多。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学生在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本题注意“鲜”此处是“少”的意思;“树”名词活用为动词,“种植”的意思

此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文句,应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翻译文句时要做到字字落实,要特别注意对关键词语的把握,着眼于表达原句的意思,一般用对译法、替换法、调整法、保留法、增补法、删削法等办法进行翻译。这里应注意“之”“予”“何”等关键词的理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的理解能力。答题时要求学生通过阅读,参照注释,感悟语言的意义和内涵,从而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要能立足全篇,抓住重点词句,反复揣摩,深入探究。甲文从莲的生长环境外形、香气____风度气质等方面赞美莲的君子之风,乙文由竹的本固性直、空心、____节贞等特点联想到君子之德。

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形象的比较分析能力。答题时要求学生通过阅读,参照注释,感悟语言的意义和内涵,从而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抓住关键语句,归纳形象特点。甲、乙两文表面上写莲花、竹子,实际上都是写君子,两文所赞美的君子都豁达正直,绝不趋炎附势,志洁行廉,端庄严肃。【解析】【小题1】(1)多(2)洗(3)少(4)种植

【小题2】(1)对于莲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2)竹子像贤人,(这是)为什么呢?

【小题3】外形香气性直空心

【小题4】两文所赞美的君子都豁达正直,绝不趋炎附势,志洁行廉,端庄严肃。三、名著阅读(共9题,共18分)14、略

【分析】(1)本题考查名著人物;根据知识积累作答。“给哥儿买来‘三哼经’”的保姆是长妈妈;那位正直善良的异国老师是鲁迅在日本留学时的藤野先生。

(2)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的积累。根据片段中的关键词“赛会”可知;这里的赛会就是“五猖会”,本语段是《五猖会》的第一段。文章大概内容是:五猖会是一个迎神赛会,在童年的我的心目中是一个节日。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书背完了,去五猖会的兴致也荡然无存了。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束缚和摧残。

答案:

(1)长妈妈;藤野先生。

(2)《五猖会》;作者儿时对五猖会的热切盼望和父亲的阻难。

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于名著的了解。阅读名著除了识记文学常识;还要对涉及主要人物的精彩片段要反复阅读,从而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注意结合阅读积累作答。

名著试题主要考点有名著的名称、作者、体裁、主要人物、重要情节、片段赏析等;考查的内容具体、细致、多元。考生不读原著,很难保证考场不失分。因而,课外应尽量多读原著。【解析】长妈妈;藤野先生15、略

【分析】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把握《骆驼祥子》介绍文字的内容;找出评价人物的语句,然后概括作答.

答案:

批注对应的内容:②老实;坚忍,诚实可爱;③麻木;潦倒、狡猾、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读这段文字不能不想到的一个问题:祥子发生如此大的变化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或:到底是什么原因让祥子发生那么大的变化呢?祥子为什么有那么大的变化呢?

本题的考点是人物形象描写与分析.概括人物形象;人物形象是指人物的性格特征,精神品质,而不是指外表特征.解题思路:从具体的写人方法(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正面、侧面描写;细节描写;对比、衬托手法等)入手,抓住抒情和议论语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解答此类题时,要求学生在平时学习中注意对作品的人物、故事梗概和主要情节的把握【解析】读这段文字不能不想到的一个问题:祥子发生如此大的变化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或:到底是什么原因让祥子发生那么大的变化呢?祥子为什么有那么大的变化呢?16、略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由“呐喊”“彷徨”字眼明确这是鲁迅的作品,推断涉及的人物是鲁迅.

(2)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由“勇敢无畏的海燕”我们可以想到高尔基的《海燕》;由“面对顺境,不妨领略孟子”我们可以想到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答案:

(1)鲁迅。

(2)高尔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

做本题时注意作者与作品、事件的一一对应,不要张冠李戴.【解析】鲁迅;高尔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7、略

【分析】(1)本题考查名著内容.根据片段中的关键词“赛会”可知;这里的赛会就是“五猖会”,出自鲁迅的《五猖会》,故选B.

(2)本题考查名著人物.“给哥儿买来‘三哼经’”的保姆是阿长;那位正直善良的异国老师是鲁迅在日本留学时的藤野先生.

答案:

(1)B

(2)阿长藤野先生。

本题考查学生对鲁迅名著《朝花夕拾》有关知识的掌握情况;难度不大.

名著试题主要考点有名著的名称、作者、体裁、主要人物、重要情节、片段赏析等;考查的内容具体、细致、多元.考生不读原著,很难保证考场不失分.因而,课外应尽量多读原著.【解析】B;阿长;藤野先生18、略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常识的积累能力。学生在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等,又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本题涉及到课内必读名著《西游记》中的内容,根据自己的识记积累可知:悟空请观音变为道士,劝熊怪服下悟空变的长寿仙丹。悟空在肚内使熊怪痛不可忍,观音乘机用禁箍降伏了熊怪,让它交回袈裟皈依佛门。【解析】悟空请观音变为道士,劝熊怪服下悟空变的长寿仙丹。悟空在肚内使熊怪痛不可忍,观音乘机用禁箍降伏了熊怪,让它交回袈裟皈依佛门。19、略

【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的掌握能力。对于“课标”推荐初中生必读的文学名著,平时应认真阅读。不仅识记相关的文学常识,还要掌握名著中的主要人物、故事情节、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等。对于书中的精彩片段,要反复阅读,以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本题根据平时的阅读积累(1)题中从“祥子”和“老舍”可知书名是《骆驼祥子》,而祥子心爱的女人是小福子;(2)题中《海底两万里》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潜水艇船长是尼摩。【解析】(1)骆驼祥子小福子(2)儒勒·凡尔纳尼摩20、略

【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故事情节的积累。

蝗虫被螳螂吃掉一节选自法国作家法布尔的《昆虫记》;《昆虫记》被誉为“昆虫的史诗”

(2)本题考查的是故事情节的积累。

A.错误。

B.错误。

C.错误。

D.正确根据积累得知选项D.符合原文故事情节.

故选:D.

(3)本题主要考查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积累。

示例:1;《昆虫记》是作者对昆虫最直观的研究记录;影响了无数科学家、文学家及普通大众,其文学及科学非凡的成就受到举世推崇.虽然全文用大量篇幅介绍了昆虫的生活习性,但行文优美,生动活泼,充满了盎然的情趣和诗意,被公众认为跨越领域、超越年龄的不朽传世经典!

答案:(1)法布尔;昆虫的史诗。

(2)D.

(3)(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1;《昆虫记》是作者对昆虫最直观的研究记录;影响了无数科学家、文学家及普通大众,其文学及科学非凡的成就受到举世推崇.虽然全文用大量篇幅介绍了昆虫的生活习性,但行文优美,生动活泼,充满了盎然的情趣和诗意,被公众认为跨越领域、超越年龄的不朽传世经典!

本题考查了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积累.考生一方面需熟悉文学名著的主要故事情节;另一方面需要对人物心理和性格有充分的了解,能够概括作者的写作目的和名著的主要内容.

本题考查了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积累.解答此类题时,要求学生在平时学习中注意对作品的人物、故事梗概和主要情节的把握.【解析】法布尔;昆虫的史诗;D.21、略

【分析】要正确填空,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记清诗文的原句,避免张冠李戴;理解诗句的意思,以便能按要求写出诗句;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语,理解题干材料及用意,弄清楚具体的题型要求;1小题属于文学常识填空。6.7根据提示对出上句或下句即可,2.3.4.5小题属于理解性默写,要求学生能够背诵全篇,然后根据提示写出最合适的句子。小题5注意“羌”的写法,小题6注意“瞬息”的写法,小题7注意“菜畦、桑葚”的写法,古诗文名句书写,要想不失分,关键在于平时强化记忆,做到“三不”:不漏字、不添字、不写错别字。【解析】1.北宋,王安石,政治家、文学家;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3.山际见来烟,云从窗里出;4.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5.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6一切都是瞬息,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7.碧绿的菜畦,紫红的桑葚;22、略

【分析】(1)本道题考查学生对《伊索寓言》的掌握情况.《伊索寓言》;文字凝练,故事生动,想象丰富,饱含哲理,融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体.其中《农夫和蛇》《狐狸和葡萄》《狼和小羊》《龟兔赛跑》《乌鸦喝水》《牧童和狼》《农夫和他的孩子们》《蚊子和狮子》《北风与太阳》等已成为全世界极为家喻户晓的故事.这故事是说:不要不顾自身条件而盲目模仿别人.

(2)本题考查学生的成语积累;这则寓言中,狮子登台跳舞,深受欢迎,骆驼却十分嫉妒狮子,自我得意地显示自己的舞技,结果,他那怪模怪样的舞姿,洋相百出,使动物们大为扫兴,所以可以用成语东施效颦或邯郸学步为形容他.

答案:

(1)不要不顾自身条件而盲目模仿别人.

(2)东施效颦(“邯郸学步”也可).

本道题考查学生对《伊索寓言》的理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寓言寓意的把握,注意首先要理解文意,把握主要内容,才能明白寓言的寓意.【解析】不要不顾自身条件而盲目模仿别人.;东施效颦四、问答题(共2题,共18分)23、没有走到,在路途中因太渴就死了。扔下他的手杖,(于是)手杖化为一片森林。【分析】【分析】至:到达;道:在路途中;弃:扔下;杖:手杖;邓林:森林。

【点评】翻译是文言文阅读中的常见题型,先正确理解句子含义,然后采用字字落实的方法,译成现代汉语。24、①风正一帆悬。

②潇潇暮雨子规啼。

③白铁无辜铸佞臣。

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⑤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

⑥一年之计在于春【分析】【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在目标中强调“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古诗文的背诵默写题成为承载这种理念的题型。小题①②③⑤⑥小题,属于直接型默写题,这是一种传统型的默写题,又称“机械型默写题”,它要求考生写出指定的名篇佳作中的文句,或是出上句对下句,出下句对上句,或是出两头写中间。这是难度最低的一类题。但要注意背诵时将字记忆清楚,如“悬”“辜”“佞”。④属于理解型默写题,它的难度要比直接型默写题稍大些,灵活性也强一些。因为它把从前死记硬背的检测方式深化了一步。考生不仅要准确、熟练掌握原文,还要对课文内容有一定的理解。但它的答案仍具有唯一性。比如这两小题。五、语言表达(共3题,共27分)25、略

【分析】试题分析:此类型的题目考查学生对字词的理解识记能力,考查等级为A。需要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养成熟练地语感,注意读准拼音,多读课下注释,多查字典等工具书。“曙”“餍”字比较难写,请一定要识记。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解析】【答案】曙bǔbei餍26、略

【分析】(1)本题考查提炼表格信息的能力。学生首先要认真分析图表,根据分类和数字表达出的趋势特征,按照要求归纳出原因即可。通过表格可知,促使班级决定举行这项活动的原因是:喜欢阅读(古今中外)名著的学生明显偏少。(2)本题考查学生写语言运用的能力。人物形象引发的思考,获得的人生启迪、审美情趣等均可。做题时注意明确提到对应作品与人物形象;结合作品写出人物鲜明形象特点;至少使用一种修辞。【解析】(1)示例:喜欢阅读(古今中外)名著的学生明显偏少。(2)结合要求,言之成理即可。27、略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信息的提取及概括能力。抓住关键词,提取并组织每个语句中重要的语言标志,再加以综合表达,提炼出所有信息。再用简明的语言加以概括。最后对材料进行比较分析就能得出相应结论。阅读材料,根据“它篇幅短小”“它代表了个人最真实的即时言论”以及最后一句,即可得出答案:微博是一种短小,真实,即时,方便的网络技术应用。【解析】微博是一种短小,真实,即时,方便的网络技术应用。六、写作题(共3题,共12分)28、略

【分析】(1)此题考查的是写作能力。这道半命题作文题目,没有审题障碍,可写的内容也很多,只要是来源于生活中自己的体味与思索都可以写下来。平时要注意多观察生活,把自己的感悟和体验写下来,以作为自己的写作素材。注意要具体描绘“享受”或“真好”的心理感受。在写的过程中,选材一定要典型,尽量做到文从字顺,写出真情实感,内容具体充实。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另外,书写一定要整洁美观。(2)此题考查学生写作能力。材料作文理解材料的中心是作文的关键,要根据所给的材料,对材料进行分析、提炼,从而得出一定的看法和观点。根据提炼出的看法和观点确定写作方向。联系材料,此题可从“渴望”或“面对阻力”等方面来立意。写作时,要注意书写一定要整洁,标点符号要使用正确,关注作文的词语运用与描写,尽量让笔下的文字灵动起来。【解析】略29、略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整合、写作、表达能力。命题作文,学生要根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