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课时练习
一、选择题
1.(2021·山东济宁市·九年级期末)下图为中国古代时间轴图,其中阶段④的特征是
A.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与巩固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D.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答案】C
【详解】④位于907—1968年之间,这一阶段是辽宋夏金元时期,所以阶段特征是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
化,故选C;A是秦汉时期,B是魏晋南北朝时期,D是隋唐时期,排除ABD。
2.“统契丹,建政权,都上京,为太祖”所描述的是契丹历史上的哪一位君主
A.元昊B.赵匡胤C.忽必烈D.阿保机
【答案】D
【解析】由材料“统契丹,建政权,都上京,为太祖”可知,这描述的是耶律阿保机。10世纪初,契丹族的
杰出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了契丹各部,916年,他建立契丹政权,定都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后来改
国号为辽,D符合题意。元昊是党项族的,建立了西夏,A不符合题意。赵匡胤建立北宋,不是契丹族的,
B不符合题意。忽必烈是蒙古族的,建立了元朝,C不符合题意。所以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
3.(2021年山东菏泽中考真题)“通过各种渠道进人南宋的契丹人,其杜会习俗不断发生变化。通过族际
婚姻,契丹人的姓氏名字发生变迁,甚至服饰、饮食、节日等生活习俗也逐渐失去其民族特征。”出现这
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交融B.政府引导C.社会繁荣开放D.经济重心南移
【答案】A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南宋的契丹人……通过族际婚姻,契丹人的姓氏名字发生变迁,甚至服饰、饮食、节
日等生活习俗也逐渐失去其民族特征”,可知契丹人与其他民族尤其是汉族的交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
料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民族交融。选项A符合题意;政府引导,在题干内容中没有反映,B排除;社
会繁荣开放,在题干内容中没有体现,C排除;经济重心南移,是指古代经济发展,南方经济开始超过北方,
这与题干内容不符,D排除。故选A。
4.(2020·河南登封�初一月考)“一度称雄漠北统治契丹的突厥、回纥已经风光不再,而晚唐五代之际中
原政权衰微分裂,自顾不暇,都给辽太祖和契丹民族的登台亮相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契机。”这说明
第1页共9页更多资料加微信:.
A.此时的突厥、回纥已经没有任何影响力B.中原政权决定了少数民族政权的发展状况
C.辽的兴起和时代大环境有重要关联D.辽的勃兴完全依靠时代大环境
【答案】C
【解析】依据题干可知突厥、回纥的衰弱以及晚唐五代之际中原政权衰微分裂,为辽的兴起提供了有利的
外部条件,说明辽的兴起与时代大环境的变迁有重要关联,C正确;“突厥、回纥已经没有任何影响力”表
述过于绝对化,也不符合题干的主旨,A排除;中原政权的衰落为少数民族政权辽的发展提供了时机,但不
能说决定了少数民族政权的发展状况,B排除;辽的勃兴也有自身的努力,不能说完全依靠时代大环境,D
排除。故选C。
5.(2020·山东莱州�期末)文物是解读历史的密码,观察下列图片中的货币样式,结合这一时期的历史,
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宋朝推行重文轻武政策B.北宋的手工业技术稳定发展
C.北宋从事海外贸易D.各个民族政权之间交流互鉴
【答案】D
【解析】.根据图片“北宋钱币、契丹钱币、西夏钱币”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看出契丹货币、西夏货币都是
圆形方孔钱,说明契丹货币、西夏货币都模仿了中原(北宋)钱币的样式,北宋与辽、西夏民族政权并立。
北宋与辽、西夏政权之间有战有和,民族之间交流始终没有中断过。可见,契丹货币、西夏货币、北宋货
币体现了各个民族政权之间交流互鉴,D正确;根据材料无法得出“宋朝推行重文轻武政策、北宋的手工
业技术稳定发展、北宋从事海外贸易”的结论,排除ABC。故选D。
6.(2021年山西中考真题)图为宣化辽代墓葬中发现的壁画《备茶图》,尽管辽地并不产茶,但壁画中描绘
的茶具与烹茶程序,皆体现出唐宋茶法在辽地的影响。这一发现最能证明宋辽时期
第2页共9页更多资料加微信:.
A.农业生产的发展B.海外贸易的兴盛
C.民族矛盾的缓和D.民族文化的交融
【答案】D
【详解】根据题干“壁画中描绘的茶具与烹茶程序,皆体现出唐宋茶法在辽地的影响。”可知,材料体现的是
少数民族地区出现汉族人饮茶的方法,反映了汉族与契丹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故D项正确;题干材料最
能证明宋辽时期民族间文化的交融,未涉及农业生产、海外贸易和民族矛盾缓和的相关信息,因此,ABC
项与材料题干无关,排除ABC项。故选D项。
7.(2021·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北宋与辽、西夏既发生对峙战争,又一直进行相互之间的商业往来。在榷
场,官府和商人交换各种商品,且数量很大。这种态势
A.源于辽夏夺取宋朝土地人口B.使辽宋夏处于长期战争状态
C.加深彼此了解促进民族交融D.表明落后民族征服先进民族
【答案】C
【详解】根据“一直进行相互之间的商业往来。在榷场,官府和商人交换各种商品,且数量很大”结合所
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北宋与辽、西夏之间的交往,这种态势有利于加深彼此了解促进民族交融,C符合
题意;材料反映北宋与辽、西夏之间的商业往来,与“辽夏夺取宋朝土地人口”无关,A排除;商业间的
往来没有使辽宋夏处于长期战争状态,B排除;材料没有体现落后民族征服先进民族,D排除。故选择C。
8.(2020·广西防城港�初一期末)绘制历史简图是历史学习的一种基本技能,它能将复杂的历史直观形象
地展示出来。下图中能大致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历史简图是
A.B.C.D.
【答案】D
【解析】依据示意图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960年赵匡胤建立北宋,以开封为都城;10世纪初契丹族首领
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辽政权,都城在上京临潢府;1038年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大夏皇帝,定都兴
庆府,史称西夏。所以与北宋并立的政权有辽国(位于北宋的东北方)和西夏(位于北宋的西北),D项符
合题意。1125年,金灭辽,1127年,金灭北宋,后形成南宋、西夏和金并立的局面。由此分析ABC三项均
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
9.(2020·四川东坡区百坡中学初一月考)盟约缔结后,宋、辽之间百余年间不再有大规模的战事。“但年
三十万岁贡再加上日后富弼允诺的二十万,这些钱帛对于经济拮据的契丹来讲,无疑是天上掉的大馅饼。
第3页共9页更多资料加微信:.
不过契丹上下因此而与宋交好达百年之久,契丹铁骑不再南下。此中弊利,一眼可明。”请问,无法从材
料中获得的信息是
A.宋辽和议促进两国的边境贸易
B.盟约促进宋辽和平相处
C.宋每年要给辽大量的岁币来维护两国的和平
D.这个盟约对于辽来说可以不再攻打宋,就可以获得大量钱财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A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来。根据材料“盟约缔结后,宋、辽之间百余年间不再有大
规模的战事”可知盟约促进宋辽和平相处。根据材料“年三十万岁贡再加上日后富弼允诺的二十万”可知宋
每年要给辽大量的岁币来维护两国的和平。根据材料“这些钱帛对于经济拮据的契丹来讲,无疑是天上掉
的大馅饼。不过契丹上下因此而与宋交好达百年之久”可知这个盟约对于辽来说可以不再攻打宋,就可以
获得大量钱财。故排除BCD项,故选A。
10.(2020·广东顺德区教育局初三其他)大宋通过“澶渊之盟”向大辽购买了和平,相当于帝国对外以财政
手段解决军事问题。为此,宋辽两国交好百余年未曾发生战争。据材料可知,“澶渊之盟”后
A.辽国无力进犯北宋B.宋辽之间进行互市
C.北宋向辽屈膝称臣D.宋辽维持相对和平
【答案】D
【解析】由材料信息“宋辽两国交好百余年未曾发生战争”可知,“澶渊之盟”后宋辽维持了一段相对和
平,故D正确;材料不能说明辽国无力进犯北宋,故A错误;材料没有宋辽互市的信息,故B错误;辽宋
约为兄弟之国,故C错误。
11.(2020·北京铁路二中初一月考)归纳比较法是历史学习的主要方法之一。归纳比较宋辽、宋夏之间的议
和,其共同点是
①宋给少数民族政权岁币②辽、西夏都与大宋约为兄弟之国
③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相处④宋割地给少数民族政权
A.②③④B.①③C.①④D.①②③
【答案】B
【解析】1005年辽与北宋订立“澶渊之盟”,内容是双方撤军,各守疆界,北宋每年送给辽银、绢等钱物,
称为“岁币”。“澶渊之盟”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双方保持了一百多年相对和平的局面。北宋与西夏的和议
内容是夏对宋称臣,北宋每年送给西夏“岁币”,重新开放边境贸易市场。宋夏和议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
第4页共9页更多资料加微信:.
促进了西夏与北宋边境贸易的发展。由此可见,二者的共同点是①③;宋辽为兄弟之国,夏对宋称臣,并
不是兄弟之国。宋并没有割让土地给西夏。②④不符合题意,排除A、C和D。故选B。
12.(2020·高州市镇江第一中学初一月考)宋辽议和与宋夏议和,从本质上看反映了
A.北宋政府腐败无能,软弱可欺
B.宋、辽和西夏都想在三个政权中趋利避害
C.常言道,合则两利,分则两伤,议和对大家都有利,因为三个政权谁都吞并不了谁
D.历史上中华民族大家庭内各民族和平共处、共同繁荣的主流民族关系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宋辽议和、宋夏议和后,宋辽和宋夏之间保持了较长时间的和平局面,促进了宋
辽和宋夏之间经济文化的联系,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融合。因此说宋辽议和、宋夏议和从本质上来说,反映
的是历史上中华民族大家庭内各民族和平共处、共同繁荣的历史发展主流,所以D项符合题意;综上所述
ABC三项均不是反映的本质,排除。故选D。
13.辽圣宗时,萧太后倚重的汉官韩德让,“为相以来结欢宋朝,岁时修睦,无少间隙”。这突出地说明
了
A.辽统治者重用汉人做官B.北宋对辽构成重大威胁
C.辽与北宋之间已无矛盾D.辽与北宋关系逐渐缓和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岁时修睦,无少间隙”可知,辽与北宋的关系逐渐缓和,故D正确;材料重点讲述的
是汉官韩德让做相以来,辽和北宋关系缓和,故排除AB项;根据“无少间隙”可知,辽和北宋还是有矛盾
的,故排除C项。故选D。
14.(2021·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尊成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
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差人般送至雄州交割。”下列史实哪一项与此盟约无关
A.辽军攻宋发生澶州之战B.北宋应允给辽岁币
C.以后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D.宋辽以淮水到大散关为界
【答案】D
【详解】依据题干关键信息“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并结合所学可知,宋真宗时(1004年),
辽大举进攻北宋,宰相寇准力劝宋真宗来到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第二年辽宋议和,辽朝退
兵,宋朝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而D项是南宋和金和议的内
容,不是辽与北宋合议的内容,因此与澶渊之盟无关的是D,D项符合题意;而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
第5页共9页更多资料加微信:.
除。故选D。
15.澶渊之盟后,寇准遭排挤并被免职。当时京城里流传着民谣:“欲得天下好,无如召寇老”,这反映
了人们
A.希望天下太平,为官清正廉明,百姓安居乐业B.渴望打败辽,实现国家的统一
C.期望借助和约能够结束战争,实现和平D.期望寇准能够带领人们推翻北宋的腐朽统治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宋真宗时,辽军大举攻宋,一直打到黄河岸边的澶州城下,威胁都城开封。
宰相寇准力劝皇帝亲征打败辽军。之后,辽与宋议和,史称“澶渊之盟”。澶渊之盟以后,宋辽双方大致保持
了百余年之和平,这对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民间交往和各民族之间的融合是非常有利的。因此题干中这
首民谣反映出民众“希望天下太平,为官清正廉明,百姓安居乐业”,故本题正确的选项是A。
二、材料题
16.北宋时期,中国境内有辽、西夏等少数民族政权并立,各民族在碰撞中走向交融。
(在和平下共处)
材料一:1005年,辽宋议和,辽朝撤兵,宋朝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
(1)材料一中的辽是由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根据材料,指出“澶渊之盟”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2)你认为应该怎样评价“澶渊之盟”?
(在并立中共存)
材料二:辽、北宋、西夏并立形势图
第6页共9页更多资料加微信:.
(3)填写出下列大写字母代表的政权名称及小写字母代表的都城名称:
A.;B.;C.
a.;b.;c.。
(在碰撞中交融)
材料三自契丹侵取燕蓟以北,拓跋自得灵夏以西,其间所生英豪,皆为其用。得中国土地,役中国
人力,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署,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籍,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是二敌所为,皆
与中国等。
(4)从材料三中找出辽和西夏在哪些方面仿效中原王朝?他们对我国历史的发展做出了哪些贡献?
【答案】(1)契丹族;辽朝撤兵,宋朝给辽岁币。
(2)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岁币成为北宋人民沉重的负担。但从整个中华民族
发展来看,它结束战争,使辽宋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双方开展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边境地区
的生产发展。
(3)A:辽;B:北宋;C:西夏。a.上京;b.东京(开封);c.兴庆府。
(4)措施:效仿中国的官制,任用汉族人为官;学习汉族的政治制度;学习中原文化。贡献:开发了我国
的边疆地区,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和民族的交融。
【解析】
(1)依据材料“1005年,辽宋议和,辽朝撤兵,宋朝给辽岁币”和结合所学可知,10世纪初,契丹族的
杰出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了契丹各部,916年,他建立契丹政权,定都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后来改
国号为辽。宋真宗时(1004年),辽大举进攻北宋,宰相寇准力劝宋真宗来到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打退
辽军。第二年辽宋议和,辽朝退兵,宋朝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
面。
(2)可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分析回答,依据所学可知,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约,
岁币成为北宋人民沉重的负担。但从整个中华民族发展来看,它结束战争,使辽宋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
的状态,双方开展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边境地区的生产发展。
(3)观察“辽、北宋、西夏并立形势图”并结合所学可知,A是辽,都城在上京,B是北宋,都城是东京
(开封),C是西夏,都城是兴庆府。
(4)由材料三“仿中国官署,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籍,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是二敌所为,皆与中
国等”可知,辽和西夏效仿中国的官制,任用汉族人为官;学习汉族的政治制度;学习中原文化。再结合
所学知识,辽和西夏积极学习汉人文化,促进了自身的封建化,也开发了我国的边疆地区,促进了经济文
第7页共9页更多资料加微信:.
化的交流和民族的交融。
17.(2020·全国初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两宋时期的榷场
——《中国历史地图册》
材料二
——《中国民族史纲要》
(1)材料中的“兴庆”是哪政权的都城?1208年,宋朝的都城在哪里?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这一时期的政治格局是什么?这一格局结束的标志又是什么?
(3)据材料一、二,什么是榷场?归纳这一时期民族交流的主要领域。
(4)综上所述,概括两宋时期民族交融的新变化。
【答案】(1)西夏。临安。
(2)多民族政权并立。元朝统一。
(3)两宋时期位于民族政权交界地区的贸易场所。政治;经济(生活);文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电影制作保密合同范本6篇
- 二零二五版木材行业碳排放权交易合同范本8篇
- 2025年个人住宅房产抵押担保合同范本
- 课题申报参考:内感受干预促进青少年情绪能力的神经基础
- 课题申报参考:民事诉讼法的基础理论和基本制度研究
- 2025年度住宅小区停车位共有产权转让合同范本
- 2025年个人房产继承权转让合同范本2篇
- 2025版农机具租赁与智能灌溉系统合同4篇
- 二零二五版美容美发院加盟店会员管理与服务合同4篇
- 2025年度高端建筑用热镀锌钢管采购合同3篇
- DB43-T 3022-2024黄柏栽培技术规程
- 成人失禁相关性皮炎的预防与护理
- 九宫数独200题(附答案全)
- 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培训
- 《聚焦客户创造价值》课件
- PTW-UNIDOS-E-放射剂量仪中文说明书
- JCT587-2012 玻璃纤维缠绕增强热固性树脂耐腐蚀立式贮罐
- 保险学(第五版)课件全套 魏华林 第0-18章 绪论、风险与保险- 保险市场监管、附章:社会保险
- 典范英语2b课文电子书
- 员工信息登记表(标准版)
- 春节工地停工复工计划安排( 共10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