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班级姓名学号分数
期末质量检测(1——11课)(A卷·基础过关卷)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
答案
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
答案
(1—20题20*2.5分=50分,21—25题5*2分=10分,共60分)
卷Ⅰ(选择题共60分)
1.工程和建筑都是文明的载休,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工程和建筑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沟通南北,促进交流
B.李冰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之一
C.明长城长城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绵延万里,雄伟壮丽
D.故官是清朝开始修建的世界现存最大的官殿建筑郡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是古代世界
最长的运河,A项正确;隋朝杰出工匠李春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之一,
排除B项;明长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绵延万里,雄伟壮丽,排除C项;故宫
是明朝开始修建的世界现存最大的官殿建筑郡,排除D项。故选A项。
2.科举制度产生于隋而确立于唐,因有多种科目而“分科举人”,故名科举。与察举制相比,
科举制下的考生可以“怀牒自列于州县”,自由报考;而且“取土不问家世”“一切以程文为去
留”,没有如“人门兼美”一类的附加条件。科举制的产生与确立反映了
A.选才呈现公平开放的特色B.以官举士的选官方式终结
C.取士标准出现多样化趋势D.考试方式完全优于察举制
【答案】A
第1页共17页.
【解析】根据材料“科举制下的考生可以‘怀牒自列于州县’,自由报考;而且‘取士不问家世’、
‘一切以程文为去留’……”可以看出科举制下,不问家世,自由报考,以考试成绩作为选官标
准,体现了一定的公平开放性,A正确。唐宋时期除科举制外,仍然存在恩萌等选官方式,
排除B;科举制的选官标准是考试成绩,不能体现多样化的特征,排除C;考试方式完全优
于察举制说法绝对化,排除D。故选A。
3.唐朝中央政权的主要机构仍然是三省六部制。在君主专政时代,国家权力是通过皇帝颁
发诏令执行的。大体来说,中书省主起草诏令;门下省主审议诏令,是决策机构;尚书省是
执行机构,下辖六部,负责贯彻各项诏敕和政策。据材料可知()
A.三省互相牵制,掣肘皇权B.皇权始终至高无上,不受任何制约
C.三省长官均直接由科举考试选拔D.分化相权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中书省主起草诏令;门下省主审议诏令,是决策机构;尚书省是执行机
构,下辖六部,负责贯彻各项诏敕和政策”可知,三省分工明确,互相配合,三省六部制的
设立将相权一分为三,分散相权以加强皇权,D项正确;题干强调三省分工明确,互相配合,
分散相权以加强皇权,但并未提到掣肘皇权,排除A项;皇权始终至高无上,不受任何制
约与史实和材料内容不符合,排除B项;题干材料并未涉及科举制的相关内容,排除C项。
故选D项。
4.阅读下表,从表中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统治者治国措施结果
虚心纳谏,广纳贤才;完善三省六部制;制定法律,
唐太宗减省刑法;发展科举制;严格考察官吏:重视减轻“贞观之治”局面出现
人民负担,发展经济。
打击故对官僚贵族;发展科举制度,重视选拔人才;为“开元盛世”局面出现
武则天
减轻人民负担,重视发展生产。奠定了基础
重用贤能;整顿吏治;裁减冗员;发展经济,改革
唐玄宗“开元盛世”局面出现
税制;重视文教,编修经籍。
A.武则天统治时期比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更加稳定
B.唐玄宗统治时期的管理机构极大膨胀
C.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都是有作为的皇帝
D.武则天的统治与唐朝盛世局面无关
【答案】C
【解析】依据表格信息“唐太宗虚心纳谏,广纳贤才...重视减轻人民负担,发展经济。”“武则
第2页共17页.
天打击故对官僚贵族;发展科举制度...减轻人民负担,重视发展生产。”“唐玄宗重用贤能;
整顿吏治...重视文教,编修经籍。”可知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都是有作为的皇帝,唐太
宗、武则天的统治为开元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基础,故C符合题意;武则天统治时期比唐太宗
统治时期政治更加稳定在题干材料中不能体现,排除A;唐玄宗统治时期的管理机构极大膨
胀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武则天的统治与唐朝盛世局面无关的说法错误,武则天
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排除D。故选C。
5.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唐三彩骑驼乐舞俑是一件珍贵的藏品。高大雄伟的骆驼,四肢
强劲有力,驼首上扬,仰望长空。四个人俑中,两人为汉人乐俑,另两人为胡人乐俑,左侧
前乐俑左手托琵琶,后乐俑双手作吹笛状,右侧前乐俑着圆领长衣,中间的胡人乐舞俑正伴
随着乐曲翩翩起舞。这件乐舞俑折射出唐朝()
A.边疆巩固B.国力强盛C.民族融合D.重文轻武
【答案】C
【解析】材料关于这个唐代三彩骆驼载乐舞俑的介绍中涉及众多胡人,说明当时民族融合,
具有兼容并包的社会特征,C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边疆巩固的信息,排除A项;材料无
法反映唐朝的国力大小问题,排除B项;重文轻武政策是在宋朝时期推行的,排除D。故选
C项。
6.“诗史互证”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一种方法。唐诗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不
少诗歌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其中反映了中外文化交流的诗句是
A.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B.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C.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D.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答案】C
【解析】“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反映了唐朝时期中日文化交流,诗中的晁卿是
指来华学习中华文化的日本遣唐使阿倍仲麻吕,汉名晁衡,C正确;“忆昔开元全盛日,小
邑犹藏万家室”反映的是唐朝唐玄宗统治前期开元盛世的繁荣局面,A排除;“故人西辞黄
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反映的是唐朝诗人李白送别友人孟浩然,B排除;“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反映的是安史之乱中唐军平叛,D排除。故选C。
7.下面图片体现的主题是()
A.古代经济重心南移B.清朝的经济繁荣
C.明朝的建筑成就D.唐代的对外交往
第3页共17页.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空海纪念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空海纪念碑是为纪念唐代中日友好先驱
者-空海而于1982年由西安市同日本共同修建。“唐招提寺”是鉴真到日本以后,精心设计
的。它们共同体现了唐朝的对外交往,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经济中心南移、清朝经济繁
荣和明朝的建筑,排除ABC项。故选D项。
8.学者吕思勉认为“唐代天宝之乱,原因孔多,边兵之重,要为其大者”。该学者认为安史
之乱爆发的主要原因是()
A.君主专制遭到严重削弱B.藩镇割据局面形成
C.地方完全脱离中央管控D.边疆军事防务所致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唐代天宝之乱,原因孔多,边兵之重,要为其大者”可知,材料内容认为
唐代天宝之乱出现的原因众多,其中边防之兵力量的壮大是主要原因,说明中央对边疆军务
防务不得当导致,D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历朝历代,我国专制主义逐渐加强的
趋势,并且材料内容强调的是地方割据力量壮大,导致中央集权遭到削弱,而不是强调君主
专制遭到削弱,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安史之乱爆发的主要原因是节度使权力膨
胀,藩镇割据通常是指安史之乱后,边防将领拥兵自重,在军事、财政、人事等方面不受中
央的控制,不符合题干,排除B项;材料内容强调的是地方割据力量壮大,但不代表完全脱
离中央管控,排除C项。故选D项。
9.张九龄和韩休都是敢言直谏的宰相,经常“怼”唐玄宗。张九龄罢相也成为开元盛世的拐
点之一,此后危机逐渐浮现,直至安史之乱爆发。据此可知()
A.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B.盛极而衰是唐朝整体发展的大趋势
C.张九龄罢相是唐朝衰落的根本原因D.善于纳谏与重用人才关系国家兴衰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张九龄和韩休都是敢言直谏的宰相,经常怼唐玄宗。张九龄罢相也成为
开元盛世的拐点之一,此后危机逐渐浮现,”可知,善于纳谏与重用人才关系国家的兴衰。
没有张九龄和韩休直言纳谏,使唐朝出现危机,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安史之乱的影响,
排除A项;B项说法错误,排除B项;张九龄罢相是唐朝衰落的原因,但不是唐朝衰落的根
本原因,排除C项。故选D项。
10.有一种史学观点认为:宋朝某项政策的实行,使得中国人丧失了汉朝“犯我强汉者,虽
远必诛”的尚武精神,以至其在与辽、西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中屡屡败北。这项政
策应该是()
A.重文轻武B.发展文教C.休养生息D.重农抑商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太祖推行重文轻
第4页共17页.
武政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的实行,使得中国人丧失了汉朝“犯
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尚武精神,以至其在与辽、西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中屡屡
败北。A项正确;发展文教促进了宋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排除B项;汉朝时期实行的是休养
生息的政策,排除C项;重农抑商的政策不会导致军事实力衰弱,排除D项。故选A项。
11.下表观点为对澶渊之盟的评价,由此可见()
观点观点来源
锐旅怀忠节,群胡窜北荒。坚冰消巨浪,轻
北宋第三位皇帝宋真宗撰《北征回銮诗》
吹集嘉祥。维好安边境,和同乐小康。
苏轼《东坡应诏集》卷一策略二,作者为北宋
不为长久之计,而用最下之策
中期文学家、高级官员
历史学家范文澜著《中国通史简编》,出版于
以屈辱换取苟安
1941年
对辽宋关系既有积极性,也有消极性历史教授赵永春的论文,发表于2008年
A.认识历史并没有确切定论B.时代背景决定了历史评价
C.时代和立场影响历史认识D.观点越新历史评价越客观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宋真宗、苏轼、范文澜和赵永春,这四个人身份不一样,所处的时
代不一样,对澶渊之盟的历史评价也不一样,可见,时代和立场影响历史认识,故C符合题
意;认识历史并没有确切定论,与题干主旨不符,故A不符合题意;时代背景决定了历史
评价,说法过于绝对,故B不符合题意;观点越新历史评价越客观,与史实不符,说法过于
绝对,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2.两宋“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内是座顶峰”。
下列史实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A.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
B.商品经济发展,交子出现
C.海外贸易兴盛,市舶司的设置
D.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太湖流域成为全国重要粮仓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两宋时期的阶段特征是民族政权并立,国家是分裂状态,故A
符合题意;北宋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四川地区出现了交子,故B不符合题意;为了加强海
外贸易的管理,设置了市舶司,故排除C项;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太湖流域成为
全国重要粮仓,故排除D项。故选A。
第5页共17页.
13.谢和耐在《南宋社会生活史》中说:“(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
钞、流通票据、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对此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银企之间票据流通频繁B.宋代茶盐企业也采取现代管理制度
C.宋代社会商品经济活跃D.中国早在宋代已经进入现代化行列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中“货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据、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并结合所
学知识可知,“货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据、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等都是宋朝商品经济高度
发展的具体表现,C项正确;银企之间票据流通频繁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A项;宋代茶盐
企业也采取现代管理制度表述错误,排除B项;中国早在宋代已经进入现代化行列表述错误,
排除D项。故选C项。
14.宋代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记录了北宋时期的开封,“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
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这种情景直接反映了()
A.宋代商业繁荣景象B.宋代手工业水平高
C.宋代海外贸易发达D.宋代人口增长过快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可知,
材料反映的是东京的交易市场宏伟壮观,交易量庞大,这说明了东京商业繁荣。A项正确;
材料没有涉及宋代手工业水平,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海外贸易发达,排除C项;材料
没有涉及宋代人口增长,排除D项。故选A项。
15.南开大学教授李治安认为:元朝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
级演化形态,也是两宋否定唐后期藩镇分权的继续,相当于自隋朝始第三个“正—反—合”阶
段的“合”。作者旨在说明行省制()
A.是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有机结合B.巩固了元朝中央统治和国家的统一
C.消除了地方分权和实现了中央集权D.解决了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矛盾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李治安认为“元朝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
较高级演化形态,也是两宋否定唐后期藩镇分权的继续”,行省制是郡县制的延续,中央权
力加强,地方有一定的自主管理权力,故A正确;元朝已经成为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
故B错误;行省制下地方有一定的权力,故C错误;中央和地方一直有矛盾,行省制没能
解决矛盾,故D错误。
16.宋代体育项目众多。马球运动在开封有游玩的场所,蹴鞠运动广受欢迎,“瓦舍”里有
各种体育表演活动,如相扑、使拳、舞斫刀、舞蛮牌、舞剑、射弓、使棒等。体育运动的兴
盛反映了,宋代()
A.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B.重文轻武之风盛行
第6页共17页.
C.手工业发展到很高水平D.民族交融趋势加强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瓦舍”是宋代城市中娱兼营商业的场所,“马球运动”“蹴鞠运动”“相
扑、使拳、舞斫刀、舞蛮牌、舞剑、射弓、使棒等”反映了市民娱乐文化活动的丰富,而这
是因为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A项正确;体育运动大多体现了人的阳刚
之气和勇武有力的性格,不能说明重文轻武之风,排除B项;城市体育运动的兴盛不足以反
映手工业发展到很高水平,排除C项;材料无法体现少数民族在体育运动中的表现,排除D
项。故选A项。
17.当代学术界认为宋朝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有信息革命、金融革命、商业革命等。下列
文物能为“信息革命”提供证据的是()
A.B.
C.D.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宋代的信息革命主要包括了信息载体形式的发展、完善和信息
传递范围的扩大,而信息载体形式是指印刷技术的发展和完善,一是发展了雕版印刷技术,
二是发明了活字印刷技术;信息传播范围的扩大是指由于印刷技术的革新和纸张的广泛使
用。由此可知,“济南刘家功夫针铺”铜版能够佐证宋代的信息革命,C项正确;“定窑孩儿枕”
和“蹴鞠铜镜”体现了手工业领域的成就,排除AD项;“南宋纸币‘会子’铜版拓片”体现的是金
融革命,排除B项。故选C项。
18.洪武(明太祖)时期所有奏章的处理都是皇帝一人亲批,而永乐(明成祖)、洪熙(明
第7页共17页.
仁宗)时期则出现了皇帝与内阁阁臣共议的局面,虽然“批答出自御笔,未尝委之他人”,但
所批答之意见已经包含了皇帝与阁臣“造膝密议”的内容,这说明()
A.君主权力受到内阁制约B.阁臣意见影响皇帝决策
C.权力运行带有民主色彩D.宰相制度减少决策失误
【答案】B
【解析】依据“洪武(明太祖)时期所有奏章的处理都是皇帝一人亲批,而永乐(明成祖)、
洪熙(明仁宗)时期则出现了皇帝与内阁阁臣共议的局面……”可见明成祖等皇帝时期,内阁
地位有所提高,皇帝也会听取内阁阁臣的意见,由此可见阁臣意见逐渐影响皇帝决策,B项
正确;明朝皇帝听取内阁阁臣的意见,是为了减少决策失误,并不代表君主权力受到内阁制
约,排除A项;明朝时期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权力运行并不带有民主色彩,排除C项;
题干反映的是内阁制度而非宰相制度,而且明太祖朱元璋时期已经废除宰相制度,排除D
项。故选B项。
19.钱穆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里曾经评价“这是明代制度里最坏的一件事情。从明代下
半期到清代末年三四百年间,……真是中国历史上最断丧人才的。”材料中“最坏的一件事”是
指()
A.闭关锁国B.废除丞相C.设锦衣卫D.八股取士
【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是中国历史上最断丧人才的”可知评价的是明朝的八股取士制度,因为该
制度下科举考试的命题范围局限于“四书五经”,应试文体必须分为八个部分,不允许考生发
挥自己的见解,不讲求实际学问,从而成为统治者思想文化专制的工具,结果禁锢了人们的
思想,不利于培养实用人才,所以说它”是明代制度里最坏的一件事”,D项正确;闭关锁国
严格限制中外贸易和交往,废除丞相有利于政治上皇权加强,设锦衣卫是通过特务机构监视
官民,但是都与题干中“最断丧人才”不符,排除ABC项。故选D项。
20.明朝时期,郑和开拓了中国同南洋、印度洋、东非的贸易市场。在交易中,择定日期,
对运去的中国丝织品、百货等商品,逐一议定价格,把价格列入书面合同,双方保存,再不
悔改。据此可知,郑和下西洋()
A.宣扬了明朝政府的国威B.推动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C.促进了中外的经济交流D.冲击了传统的对外贸易政策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明朝时期,郑和开拓了中国同南洋、印度洋、东非的贸
易市场。在交易中,择定日期,对运去的中国丝织品、百货等商品,逐一议定价格,把价格
列入书面合同,双方保存,再不悔改。这体现了郑和推行平等贸易、诚信交易,有利于中国
与南洋、印度洋、东非的经贸往来,进而促进了中外的经济交流,C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宣
扬明朝政府的国威,排除A项;“推动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与材料主旨不符,资本主义萌
第8页共17页.
芽出现在明朝中后期,郑和下西洋发生在明初,排除B项;郑和讲求诚信贸易,不会冲击传
统的对外贸易政策,排除D项。故选C项。
21.明代的一位翻译官马欢在《纪行诗》中写道:“皇华使者承天救,宣布纶音往夷域。鲸
舟吼浪泛沧溟,远涉洪涛渺无极…”。关于“使者”“往夷域”,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条件:明初经济繁荣,国力雄厚,是当时世界上的强国
B.目的:为了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示中国富强”
C.到达:最远到达亚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D.影响: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明”、“书到处多欢声,蛮魁酋长争相迎。南金异宝远驰贡,怀恩慕义摅忠
诚结合所学知识,材料描绘的是郑和下西洋的壮举。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的是非洲东海岸和
红海沿岸,C项说法错误,C项符合题意;明朝前期,我国是世界上强盛的国家,为了炫耀
明朝的强大,宣扬明朝的国威,明成祖派郑和下西洋。郑和下西洋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
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ABD项说法正确,排除ABD项。故选C项。
22.明朝江南市镇在浓重的商品风气中,士大夫们往往会因为市镇的交通便利、经济发达和
信息灵通,选择临近的市镇居住。士大夫们在江南营造了不少园林,不但能展现自身财力和
成就,也能展现他们的文化品位。材料旨在说明明朝江南市镇()
A.出现了专业化的行业分工B.因工商业自然聚集而形成
C.商业气息与文化气息结合D.富有浓厚的市民生活气息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明朝江南市镇在浓重的商品风气中,士大夫们往往会因为市镇的交通便
利、经济发达和信息灵通,选择临近的市镇居住。士大夫们在江南营造了不少园林,不但能
展现自身财力和成就,也能展现他们的文化品位”可知,江南城镇商业气息与文化气息结合,
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行业分工,排除A项;材料没有工商业的形成,排除B项;材料没
有涉及市民生活,排除D项。故选C项。
23.实物遗址真实地反映了人类过去的实践,蕴含了丰富的信息。下面两处实物遗址能佐证
()
A.西藏地区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B.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了行省制度
第9页共17页.
C.中央政府对新疆地区进行管辖
D.少数民族的首领接受中央册封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北庭都护”,“伊犁将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702年,武则天
为加强对西北边疆控制设立北庭都护府,治所在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清朝乾隆时期,
平定回部大小和卓兄弟的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勒喀什池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因此两处实物遗址能佐证中央政府对新疆地区进行管辖。选项C符合题意;西藏地区在题干
内容中没有涉及,A排除;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了行省制度,不符合史实,B排除;少数民族
的首领接受中央册封,与西藏相关,不符合题意,D排除。故选C。
24.下表是部分原产美洲的物种向中国传播的情况。据此推断,明清时期引进美洲的物种()
品种传入中国的时间备注
玉米16世纪明后期引进,清初普及
马铃薯17世纪清初福建《松溪县志》上已有种植马铃薯的记载
A.解决了农业大国的粮食问题B.增加了人们生活的食物来源
C.导致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D.促进了中外贸易的不断扩大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外来粮食作物的引进和普及,增加或丰富了人们的食物来源,B项
正确;玉米、马铃薯等高产作物的引进,使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缓解人口大国的粮食问题,
但不能解决粮食问题,排除A项;我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在手工业领域,与农业发展无
关,排除C项;是外来物种的引进及普及情况体现不出中外贸易的扩大,排除D项。故选B
项。
25.漫画诙谐幽默,耐人寻味。它能直观形象地反映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下边
漫画反映了()
第10页共17页.
A.闭关锁国政策B.休养生息政策C.轻徭薄赋政策D.重文轻武政策
【答案】A
【解析】根据漫画提示信息,西方来清政府敲门不开可知,材料体现了清政府实行的是闭关
锁国的政策,A项正确;休养生息是西汉时期的政策、重文轻武是宋朝的政策,都是对内实
施的政策,排除BC项;轻徭薄赋是对内实施的政策,排除C项。故选A项。
二、材料分析题(26题15分,27题12分,28题13分,共40分)
26.文明·互鉴·交流(15分)
【在开放中交流】
材料一古代中国对外交往简表
时间史实(部分)
西汉A开通西域,为丝绸之路开通奠定基础;佛教传入
唐朝B西行天竺;C东渡日本;遣唐使来华
宋朝设立市舶司;海路贸易兴盛
元朝马可·波罗来华
(1)依据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一表格中A、B、C处对应的人物名称。(3分)
(2)依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特点。(5分)
【在学习中发展】
材料二过去,日本以“日本精神、中国知识”为口号,适应了经过挑选的中国文化的某些
方面。现在,日本又以“东方道德、西方技艺”为口号,向西方借用了它所盼望的东西。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唐朝时期,日本在很多方面学习了中国文化,请举一例。(2分)
第11页共17页.
【在传播中互融】
材料三纵观历史,诸如造船业等技术的进步为消除地区和民族之间的界线提供了方法,促
进了文化的传播。今天,几乎是瞬时的电子通信消解了时间和空间,在无线电、电视、传真
机和网络计算机的交流中,一个地球村出现了,往昔的社会经济和政治上的隔离消失了。
——【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4)依据材料三,说出促进文化传播的主要因素。(2分)
【在互鉴中前进】
材料四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交流互鉴应该是对等的、平等的,应该是多元的、
多向的我们应该以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打破文化交往的壁垒,以兼收并蓄的态度汲取其他文
明的养分,促进亚洲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前进。
——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5)依据材料四,概括文明交流互鉴的主要特点。文明融合的浪潮中,怎样做才能使中华文
明大放异彩?(3分)
【答案】(1)张骞;玄奘;鉴真。
(2)对外开放;友好交往为主;双向交流;中外贸易由陆路为主逐步转为以海路为主;对外
贸与文化交流同步进行等。
(3)服饰、建筑、文字等。
(4)科技的进步。
(5)对等的、平等的、多元的、多向的;要坚持改革开放,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战略,互
学互鉴,取长补短,不断丰富中华文明的内涵。
【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张骞出使西域,为丝绸之路开通奠定基础;玄奘西行天竺;
鉴真东渡日本。
(2)依据材料一:开辟丝绸之路、西行天竺、丘处机到访中亚等史实,反映了中国与外交
有密切的交往,实行的是对外开放;通过交往方式开辟商路、西行、东渡、到访等,可知对
外交往以友好交往为主,丝绸之路是沟通东西方的商道,汉朝的丝绸、漆器等传到西域,西
域的良种马、香料等传到中原,由此可知可知,交往双向交流;通过从西汉的丝绸之路、到
唐朝的东渡日本”、到宋朝“海路贸易兴盛”,可知中外贸易由陆路为主逐步转为以海路为主;
由丝绸之路、佛教传入,唐朝时玄奘西行天竺学习佛法、鉴真东渡日本宣传唐朝的文化,得
出对外交往是对外贸与文化交流同步进行。
(3)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日本在很多方面学习了中国文化,如服饰、
建筑、文字等。
(4)根据材料三“纵观历史,诸如造船业等技术的进步为消除地区和民族之间的界线提供
了方法,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可知,科技的进步是促进文化传播的主要因素。
(5)根据材料四“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交流互鉴应该是对等的、平等的,应该是
第12页共17页.
多元的、多向的我们应该以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打破文化交往的壁垒”可知,文明交流互鉴
的主要特点是对等的、平等的、多元的、多向的。结合所学可知,要让中华文明大放异彩,
就要坚持改革开放,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战略,互学互鉴,取长补短,不断丰富中华文明
的内涵。言之有理即可
27.船是日常生活中的一种交通工具。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船可能承载着一个故事,一段
历史,甚至一个民族的兴衰荣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亡国之船】
若无水殿龙舟事①,共禹论功不较多。——唐·皮
日休《汴河怀古》
(注释①水殿龙舟事:大运河开凿后,隋
炀帝修建如宫殿般的龙舟多次临幸江南,纵情享
乐。)
图一隋炀帝乘龙舟航行于大运河
(18世纪帛画)
材料二【繁盛之船】
“南海Ⅰ号”残长22.95米、宽9.85
米,船内舱室最深2.7米,设14道舱壁
分隔成15舱。按照正常成年人步速,绕
船体一周也需5分钟左右……出水文物
总数超过18万件,包括各类金属器,竹
木漆器,玻璃器以及人类骨骼、矿石标本、
动植物遗存等,其中尤以铁器、瓷器为大
图二南宋沉船“南海Ⅰ号”遗址正射图
宗。——摘编自光明日报《一船尽观宋代
海上丝绸之路繁盛》
材料三【友好之船】
郑和宝船到达祖法儿国,当明朝官员
赏赐完毕后,祖法儿国人尽出乳香、
血竭、芦荟、没药、安息香、苏合油、
木别子诸物与华人交易。——译编自
《瀛涯胜览》
图
第13页共17页.
三郑和船队
材料四【收复之船】
郑成功致某总督的招降信:“台湾者,中国之土
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即来索,则当归
我……”——连横《台湾通史》
图四郑成功船队
(1)你是否认同诗人皮日休关于“水殿龙舟事”的说法?为什么?(3分)
(2)根据材料二,你能找到哪些有关宋代经济发展的历史信息?(3分)
(3)材料三和材料四分别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根据材料三,概括该事件的作用。材料四中
的“贵国”指的是?(3分)
(4)你对以上哪艘“船”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感触最深?结合史实说明理由。(3分)
【答案】(1)(改卷建议:此题学生可以从“同意”、“不同意”、“部分同意”等角度进行回答,
观点回答,写明理由。但是,仅写观点,不写理由,或者观点与理由意思相悖等情况不得分。)
答案示例:
同意。因为开凿大运河长远的说有利南北交流的,如果统治者能够爱惜民力,及时休养生息,
隋朝不至于短命。
不同意。隋炀帝除了南巡江南劳民伤财,他还三次征辽东,迫使大量农民服兵役,当民夫,
穷兵黩武,骄奢淫逸,不体恤民力,因此是无法与大禹相提并论。
(言之有理,自圆其说即可)
(2)宋代造船业发达;宋代手工业发达;宋代对外贸易繁荣;制瓷业发达;海外贸易活动规
模大等等(其它符合题干要求的历史信息也可酌情给分,但重叠项不重复给分,如宋代手工
业发达与制瓷业发达只算部分分。)
(3)郑和下西洋;郑成功收复台湾;
作用:有利于宣扬明朝国威。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经济往来。
(意思相近即可得分)
国家:荷兰
(4)(改卷建议:此题考查学生审题与评述历史事件的能力。首先写出选择项“图一/二/三/四”
可得分;理由要体现史料和史论结合,史料,史论,以上3点缺1点扣分。但只写了第一点
的选择项,理由完全没有写,不得分。)
示例:
第14页共17页.
图一隋炀帝骄奢淫逸,好大喜功,建造豪华宫殿般的龙舟临幸江南,最终加速了国家灭亡,
自身也在青史留下骂名。这说明统治者也要爱惜民力,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政权才能稳固。
图二“南海I号”残骸规模宏大,船上遗留的商品数目庞大,种类繁多,给我们展现了一幅
南宋经济发展的画卷,对今天研究南宋经济史或海上丝绸之路历史具有极高价值。
【解析】(1)同意。理由:根据所学可知,开凿大运河长远的说有利南北交流的,如果统治
者能够爱惜民力,及时休养生息,隋朝不至于短命,因此同意。不同意。理由:根据所学可
知,隋炀帝除了南巡江南劳民伤财,他还三次征辽东,迫使大量农民服兵役,当民夫,穷兵
黩武,骄奢淫逸,不体恤民力,因此是无法与大禹相提并论。回答此题时可以从“同意”、“不
同意”、“部分同意”等角度进行回答,写明理由,清晰合理即可。
(2)根据材料二“南海Ⅰ号”残长22.95米、宽9.85米,船内舱室最深2.7米,设14道舱壁
分隔成15舱。按照正常成年人步速,绕船体一周也需5分钟左右”可得出宋代造船业发达;
根据材料二“各类金属器,竹木漆器,玻璃器以及人类骨骼、矿石标本、动植物遗存等”可得
出宋代手工业发达;宋代对外贸易繁荣;根据材料二“其中尤以铁器、瓷器为大宗”可得出制
瓷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柴油机燃料供给》课件
- 三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课件
- 乙酸的说课课件
- 《畜禽免疫学》课件
- 中医诊断学课件-中医诊断学绪论
- 2024年高考历史总复习考前冲刺攻略 第4讲 高考应试能力的培养
- 单位管理制度集粹汇编【职工管理】十篇
- 单位管理制度汇编大合集【职工管理】
- 单位管理制度合并汇编职员管理十篇
- 单位管理制度范文大合集人事管理篇十篇
- 东方电影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数学复习资料
- SB/T 10439-2007酱腌菜
- 化粪池计算表格Excel(自动版)
- 2022年人美版美术六年级上册教案全一册
- 超外差调幅收音机课设报告——内蒙古工业大学
- 3.2熔化和凝固-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课件(21张PPT)pptx
- 2017衢州新城吾悦广场开业安保方案
- 名师工作室考核评价表.doc
- 公司宣传品管理办法1
- 人教版(PEP)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三年级起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