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专练04 选择题50题(范围:第1-21课)(原卷版)_第1页
题型专练04 选择题50题(范围:第1-21课)(原卷版)_第2页
题型专练04 选择题50题(范围:第1-21课)(原卷版)_第3页
题型专练04 选择题50题(范围:第1-21课)(原卷版)_第4页
题型专练04 选择题50题(范围:第1-21课)(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选择题解题技巧与突破04选择题50题(范围:第1--21课)

【解题技巧】

题型01材料型选择题

材料型选择题是历史材料题的扩展和延伸。此类题型的结构特点有两种形式。

一是在选择题的题干上引入一些材料(材料可能是漫画、图片、文字、地图、数字图表),根据材料创设新

情境,设置备选项。

二是题干中没有材料,而是以不同材料作为备选项,要求根据材料内容与题干要求对比进行选择。

解题通法:

第一步:确,即确定题目类型。明确题型后,依据相应题型采取不同的解题方法。

第二步:审,即审题干。一审限定词,包括时间、地点(或国别)、所属领域(政治、经济、科技、外交、文化等)、

人物限制等,明确考查范围;二审中心词,明确考查内容与主旨;三审求答词,明确考查意图。

第三步:明,即明题意。将第二步所审内容,进行分析归纳,明确考查知识点,了解考查角度。

第四步:辨,即辨析备选项。分析每个备选项是否符合史实,观点是否正确;分析备选项反映的主要史实。

第五步:选,即通过正确的解题方法选出正确的答案。将备选项和题意进行联系,选出正确的选项。常见的方法

包括:直选法、排除法、关键信息提取法、因果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推理法、替换法等。

(一)题干中有材料的选择题的分类

漫画型、图片型、文字型、数字图表型、地图型

漫画型材料选择题

(1)概括

漫画型材料选择题由题干和题肢两部分构成,题干部分一般由漫画(包括漫画中的文字)、题干说明性文

字和要求三个要素构成

第1页共19页.

(2)设问角度:

反映的现象、人物、事件、内容等

(3)解题方法

解答漫画型材料选择题的一般思路和程序:先审题干,再辨题肢,干肢相连,依干求肢。

(1)看:看题干信息和要求,看漫画人物、事物、文字、场景等

(2)析:找出漫画中的有效信息,将有效信息与课本知识联系。

(3)答:根据题干要求结合选项作答。把漫画中的事物及文字联系起来,再结合题干说明和要求进行综合分析,

联系所学相关知识,把握其主旨,选出正确答案。

典型例题

举例:小明收集了下面三幅绘画作品探究明朝历史,可知他探究的是

A.明朝灭亡的原因B.明朝统治者的生活C.明朝时期的英雄D.明朝老百姓的生活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宪宗元宵行乐图》体现的是明朝朝政的腐败;明《流民图》体现的是明末

农民起义的原因;李自成是明末农民起义的领袖,推翻了明朝的统治。由此可见,探究的是明朝灭亡的原

因,故A符合题意;明朝统治者的生活与题干的《流民图》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明朝时期的英雄与题

干的“《明宪宗元宵行乐图》”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明朝老百姓与“《明宪宗元宵行乐图》”不符,故D

不符合题意。故选A。

题型02表述型选择题

表述型选择题,也称肯定型选择题,主要考查的是历史基础知识的识记及再认、再现能力,这是选择题中

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第2页共19页.

两种形式:

一在“题干”中提出历史概念,在选项中表述对概念的阐释;

二是在“题干”中进行阐释,在选项中列出相关概念。其题干中常用“……是”、“表现在”、“反映出”、“标志

是”、“开始于”、“内容是”、“性质是”、“特点有”、“实质、含义、目的、标志、特点、表现、反映、性质”

等提示语。

解题通法:

(1)找“题眼”:找出题干设问的限制词,明确题干考查要求与材料的关系。如出现“这表明”“说明”“可见”“由

此可见”“得出”“反映了”等限制词,可知答案来自材料,需要理解材料的大意,概括出材料的主旨。

(2)找出与解题相关的词句:带着问题读词干材料,找出解题关键词、关键句。

(3)概括分析、归纳(主旨大意):结合题干材料设问要求对材料中的有效信息逐句理解分析,并概括其

中的要点。

(4)依据对材料的理解,分析备选项得出答案。

关键在于复习备考中正确把握和理解相关历史概念的实质和内涵。

典型例题

举例:研究表明,明代大商人的资本一般为白银数十万两,多者上百万两。到清代中期,大商人的资本一

般在一百万两以上,甚至多达千万两。这表明清代中期

A.商人的地位发生根本性改变B.重农抑商政策明显松弛

C.商品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D.白银开始成为流通货币

【答案】C

【详解】题干反映了明代大商人的资本一般为白银数十万两,多者上百万两,而到清代中期,大商人的资

本一般在一百万两以上,甚至多达千万两,这表明清朝中期时期商品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商人经济实

第3页共19页.

力明显增强,C正确;明清时期政府仍然坚持重农抑商政策,商人的地位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AB排除;

明朝时期白银已经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D排除。故选C。

题型03否定型选择题

否定型选择题,也称逆向型选择题。

特点:亦称逆向选择题,在试题中有3个备选项是符合历史事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要求将另一个不符合史实

和历史逻辑关系的选项选出,其特点是题干部分采用否定式的提示或限制,如用“错误”、“不正确”、“没有”、

“不是”、“不包括”、“无关的”、“不属于”等词语。

否定型选择题首先是考查同学们的识记能力,在此类题中较多涉及的是历史事实,解答的关键是对历

史事实的本质、原因、影响、意义、评价等有一个完整的、准确的认识。其次此类题较多地考查同学们对

历史概念的理解能力,所以同学们要对历史概念的内涵、实质有清晰的认识。第三、考查同学们的逆向思

维能力,因为此题主要选择错误的选项,而由于同学们习惯了选择正确的选项,所以在思维习惯上不符,

往往造成错误。

在做此类题时,要全面理解和把握历史概念,要注意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在分析问题时要注意逆向

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的培养。这类选择题一般难度不大,测试所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小,但需要具备较扎实的

基本功。可以把中考考点和知识点进行必要的梳理,牢固掌握基础知识,提高命中率。

解题通法:

①直选法,根据自己对历史事实的认识和理解,直接确定不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选项;

②排除法,通过排除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选项,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

③推理法,若不能确定某个选项时,可以先假设此选项正确,然后再根据所学知识进行推理,分析其结论

第4页共19页.

是否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

典型例题

举例:阿拉伯人被誉为“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使者”,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作出过重大贡献。下列不是由他

们传入欧洲的是()

A.造纸术B.印刷术C.火药D.玉米

【答案】D

【详解】依据课本所学可知,原产于南美洲的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明代引入中国后,到了清代得到大

面积的推广。D符合题意;阿拉伯人被誉为“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使者”。中国的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和火药

武器等都是经过阿拉伯人传入欧洲。ABC排除;故选D。

题型04比较型选择题

比较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同学们的分析、归纳和比较能力。比较型选择题从试题形式上可分为类比和对

比两种,类比是将同一类性质的事件、人物和观点进行比较,主要是程度性比较,如”最早”"最主要”等;对

比是将不同性质的事件或历史现象进行比较,主要考查这些历史事件在性质、影响等方面的不同。

比较型选择题是把具有可比性的历史事件或同一历史现象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反映放在一起,让考生通

过分析、比较,归纳出其相同点或不同点。有对历史事件或现象的表面问题进行比较的,更多的是对历史

事件或现象的本质问题进行分析比较的。此类题在题干中一般都有"相同点””不同点””共同””相似”等标志性

词语,有些题也有反映程度性的词语,如”最大的不同点””最根本的不同””本质上的相似之处”等。

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可比性的历史事件或同一历史现象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反映放在一起,让考生通过

分析、比较,归纳出其相同点或不同点。题干中常出现的标志性词语有“相同”、“不同”、“新特点”、“新变

化”、“继承了……”、“发展了……”等,有些题也有反映程度性的词语,如“最大的不同点”“最根本的不同”“本

质上的相似之处”等,做这类题,根据题干的提问和选项,结合书本上所学的知识分析和判断它们之间的相

同点或不同点,一一对照,确定答案。

第5页共19页.

同学们在做比较型选择题时要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一、比较型选择题涉及到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事件或现象,所以在做题时要对各个事件进行分

析、归纳和概括,找出它们的共性和个性。

二、比较型选择题都是对教材内容的重新整合,所以备选项中的表述基本上都是教材中没有的,因此

同学们在做题时要注意辨别这些备选项表述的正误,这是对学生较高层次的能力要求。

三、同学们在做此类题时要善于运用历史理论进行分析判断。经常用的基本理论有共性和个性关系的

原理,矛盾的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原理,量变与质变的原理。对历史事件的分析要从同中找异,从异中求同。

四、同学们一-方面要注意全面准确地掌握历史知识,在学习过程中将一些相近的事、人或观点进行分

析比较,培养自己的分析比较能力,另一方面在解题时要找准比较角度,结合史实分析其共同点和不

同点。解答比较型选择题最常用的是排除法。

举例:下面所列史实共同反映了清政府重视

A.民族自治B.对外贸易C.边疆治理D.文化交流

【答案】C

【详解】清朝设立台湾府是对东南沿海地区的管理,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康熙时,平定噶尔丹叛乱以

及设置伊犁将军是对新疆地区的管理。设置驻藏大臣是对西藏地区的管理。材料的所列史实共同反映了清

政府重视边疆地区的治理。C符合题意;民族自决不符合材料边疆管理的特点,排除A;对外贸易和文化交

流显然不符合材料的边疆管理特点。排除B和D;故选C。

题型05因果型选择题

第6页共19页.

因果型选择题着重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中存在的因果关系的描述和解释能力。因果型选择

题常用的标志性词语为“原因是”“目的是”“是为了”“结果是”“影响是”“背景是”等,原因又分根本原因、直接

原因、主要原因、主观原因、客观原因等。此类选择题大多是题干为果,选项为因。

一、是要正确理解有关概念的含义,如原因方面要区别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主要原因及次要原因、直接

原因及间接原因、历史原因及根本原因等。

二、是要注意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全面分析和把握影响历史发展的各种因素。

三、是在做题时要准确把握题干与备选项之间的逻辑关系,弄清二者之间谁是因,谁是果。

①采取时间顺序的方法判断因果关系,在前者一定是因。

②运用基本理论的推理得出答案,如客观存在决定主观意识,那么客观存在就是因,主观意识是果。

③类似的还有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

举例:“这种政策的实施并不可能阻止西方殖民者的入侵,正是由于清廷实行的这种政策,使中国贻误了走

向世界的机遇,拉开了同西方的差距。”“这种政策”推行的根本原因是()

A.清政府认为天朝无所不有B.西方殖民者的威胁

C.清政府为了维护自身统治D.清朝对外贸易繁荣

【答案】C

【详解】根据材料“这种政策的实施并不可能阻止西方殖民者的入侵,正是由于清廷实行的这种政策,使中

国贻误了走向世界的机遇,拉开了同西方的差距。”,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这种政策”指的是闭关

锁国政策。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本原因是为了维护自身统治。清朝前期,为巩固清王朝的统治,

第7页共19页.

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又限制商民出海,只开广州一处为对外通商口岸,政府特

许设立了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对外贸易。C项正确;“清政府认为天朝无所不有、西方殖民者的威胁、

清朝对外贸易繁荣”都不是清朝推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本原因,排除ABD项。故选C项。

题型06时空型选择题

它是在题干中设置一定的条件,要求选择出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重要历史人物活动的时

间和地点等。主要考查考生对历史时间的推算,包括公元纪年的推算和世纪的推算的识记,再现认知历史

事件能力。考察较为典型的是把打乱了顺序的事件按一定的要求(时间、空间或逻辑顺序)排列出正确的顺序。

最常见的是按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

识记重要的时间段:

隋唐时期:581----907年繁荣与开放

辽宋夏金元时期:10世纪初----1368民族关系发展社会变化

明清时期:1368---1840年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时空排序题最关键的是要先找出每个事件的时间,然后按照时间来排列顺序。学生可凭借记忆首尾事件

判断、首位判断,将不符合选项的答案排除,再靠时间用中间判断法找出符合条件的选项,将自己判断出的

答案和给出的答案对照,找出相同的答案即可。

一般注重平时熟练掌握,对重要历史年代、历史地图等时空概念的记忆,加强强化训练。

1.给出时间点、时间段判断出事件及相关内容。

(1)给出具体的时间点的(如581年、589年、618年、755年、907年、960年、1115年、1127年、1206

第8页共19页.

年、1271年、1279年、1368年、1405年、1636年、1644年等)①该时间点上有对应事件,根据时间点确

定选项中哪些事件是之前发生的,哪些是当时发生的,哪些事件是之后发生的,排除无关选项,结合设问

得出正确答案。②该时间点上无对应的事件,梳理前后事件,根据设问要求得出答案。

(2)给出时间段的(如581--907年、1368--1840年等)。首先梳理时间段内的重大事件及相关知识,排除

与此无关的选项,然后根据题干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它选项,得出正确的结论。

2.时间计算类。

公元纪年:是以传说中的耶稣诞生的那年作为公元元年。以元年为界,向后推算,称为公元××年,向前推

算为公元前××年。

举例.以下为中国古代从秦到清疆域的变化,该变化体现了()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发展B.中华民族多元一体

C.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和强化D.中国版图不断扩大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封建社会早期,皇权对的控制力和渗透力远不如封建社会晚期,因此对于国家的

疆域边界的界定比较模糊,后来越来越清晰,C项正确;题干没有体现多民族,而且秦道情有统一多民族国

家时期也有分裂割据时期,排除A项;题干没有体现多民族,更无从谈及多元一体,排除B项;元朝时期

是我国疆域最大时期,版图是有所变化的,到清朝基本定型。排除D项。故选C项。

题型07程度型选择题

程度型选择题中的四个备选项有部分符合、有的基本符合、有的全部符合题干要求的标准,但这些备选择

第9页共19页.

的内容与题干要求的标准之间,“不同于一般选择题的正、误关系”,而是一种“质、量关系,或者说是程度

关系”。

程度型选择题常出现的标志性词语有“主要”、“重要”、“最主要”、“最重大”、“最……”等。

程度型选择题的解题方法和学习方法有:

①史论结合分析法。应用于以具体的历史事件设计的命题,如某重大事件的主要目的、根本原因、客观原

因、主观原因、重大影响等,根据试题的内容,联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进行分析,通

过将具体的史实同基本理论相结合进行分析从而确定最佳选项,即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②具体特征分析法。应用于考查基本历史理论的命题,或者某一阶段、历史时期社会特征的命题,在做题

时要联系具体的历史事件和现象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得出能体现历史发展趋势的规律性内容,即用史实证

明理论。

做好程度型选择题不仅应掌握上述方法,在平时复习时还要注意对教材中隐性问题的挖掘,提高知识迁移

能力,加强历史理论的学习,并将史论结合,形成自己的历史思维方法,形成正确的历史思辨能力。

典型例题

举例:、海上探险,郑和堪称世界第一人!比哥伦布还早几十年。在不到20年的时间内,他七次下西洋,

跨越了半个地球,把中国古代的海洋事业推向高峰。郑和的远航最远到达()

A.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B.波罗的海沿岸

C.大西洋沿岸D.非洲东海岸和阿拉伯半岛

【答案】A

【详解】根据题意中的关键词郑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郑和下西洋最远抵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A项

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郑和下西洋未到达波罗的海沿岸,排除B项。同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郑和下西洋

未到达大西洋沿岸,排除C项;根据所学知识郑和下西洋最远抵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而不是非洲东

海岸和阿拉伯半岛,排除D项。故选A项。

第10页共19页.

【突破练习】

1.(2023春·福建厦门·七年级厦门市湖滨中学校考期中)“他在位期间成功地完成了统一,结束了西晋末年

以来近300年的分裂局面;他改革制度,注重吏治;他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使国家安定,经济繁荣。”

这位皇帝应该是()

A.秦始皇B.汉武帝C.隋文帝D.唐太宗

2.(2023春·江苏苏州·七年级统考期中)“大运河的修建,便利了中国南北贸易的发展,尤其是来自长江地

区的稻米和其他粮食作物可以大量地供应北部地区的居民,由此为政治和文化的统一建立了经济基础。”材

料表明大运河的修建()

A.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B.便利北方地区粮食向南运输

C.推动南方成为政治中心D.大量征用人力致使徭役繁重

3.(2023春·江西抚州·九年级南城县第二中学校考阶段练习)如图是唐朝初年三省六部制的运作程序图,据

此可知三省六部制()

A.加强了相权削弱了皇权B.强化了尚书省的决策权

C.扩大了中书省的封驳权D.有利于减少决策的失误

4.(2023·福建泉州·统考二模)下图为唐朝的彩绘陶打马球女俑,唐朝的妇女经常骑马出游、打猎、打马球。

妇女骑马握弓的勃勃英姿常见于唐代的绘画和雕塑中。这些现象()

第11页共19页.

A.体现出妇女地位的提高B.揭示了贵族生活的奢靡

C.反映出开放的社会风气D.深受西方生活方式影响

5.(2023春·贵州贵阳·七年级校考阶段练习)高僧玄奘和鉴真不忘初心,克服千难万险,终于到达理想的彼

岸。其“西行”和“东渡”的共同作用是()

A.加强了边疆管理B.开凿了丝绸之路C.扩大了唐朝疆域D.促进了文化交流

6.(2023春·山东菏泽·七年级统考期中)“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是唐末农民大起义领袖黄巢

的诗句。黄巢领导的唐末农民起义()

A.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B.推翻了唐朝的统治C.形成五代十国的割据局面D.结束藩镇割据局面

7.(2023春·新疆乌鲁木齐·七年级乌鲁木齐市第四中学校考期中)五代十国的出现,实际上是()

A.唐末农民起义的结果B.朱温灭亡唐朝的结果C.唐末藩镇割据的延续D.造成严重的国家分裂

8.(2023春·江苏苏州·七年级统考期中)欧阳修的《归田录》里讲了一则轶事:有一位姓昆的少卿,余杭人,

很喜欢吃螃蟹。他曾请求外任,想到外州当个知州。有人问他希望到哪个州上任,他说“但得有蟹、无通判

处,则可矣”,成为一时之笑谈。通判让人避之是因为()

A.监督制约知州B.是知州的上级官员C.负责考核知州D.掌握地主的军事权

9.(2023春·河南洛阳·七年级校考期中)北宋与辽、西夏对峙,但相互之间的商业往来一直进行。当时在宋

与辽、宋与西夏的边界开设贸易场所,称为()

A.瓦子B.榷场C.草市D.市舶司

10.(2023春·山东青岛·七年级山东省青岛第五十九中学校考期中)据《宋史·孝宗本纪》记载,孝宗为岳飞

平反,追谥号为岳武穆、岳太师等,并按照最高开国将帅的规格进行改葬,还建立了岳庙。世人将此举称

为“平反昭雪”,以表达对岳飞的追思。有关岳飞表述不正确的是()

A.组织抗辽,收复建康等失地B.与辛弃疾生活在同一时代

C.岳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D.被宋高宗和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

11.(2023春·重庆·七年级校考期中)2020年4月,一张央行数字货币图片在网上热传。……公元990年世

界首张纸币“交子”诞生在中国,而在1000多年后首张数字货币也将在中国落地。材料中提到的“交子”产生

第12页共19页.

于()

A.唐朝B.北宋C.南宋D.元朝

12.(2023春·贵州贵阳·七年级统考期中)辽宋夏金元时期是我国民族政权的并立时期,下面是该时期的民

族政权示意图,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④①②③C.①④③②D.④②①③

13.(2023春·江苏盐城·七年级统考期中)《元史》记载:“宣政院……掌释教(佛教)僧徒及吐蕃之境”。这

表明()

A.元朝设置机构管理西域军政事务B.中央政府对西藏行使行政管辖

C.宣政院掌管全国行政和宗教事务D.元朝设立统一的边疆管理机构

14.(2023春·甘肃庆阳·七年级校考期中)穿越时光隧道去古代进行研学旅行。我们可以到通宵营业的“瓦子”

去看戏、听曲、观看蹴鞠,买古玩字画,还有剃头的......这些热闹情景反映了()

A.隋朝科举制确立B.唐朝民族关系和谐C.明朝科技发展D.宋代都市生活丰富多彩

15.(2023春·湖北孝感·七年级统考期中)《梦溪笔谈》对•中国古代某项科技记载如下“用胶泥刻字,火烧合

坚。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更互用之,瞬息可就。”这项科技指的是()

A.活字印刷术B.指南针C.火药D.蔡伦改进造纸术

16.(2023·江苏扬州·统考一模)下表反映我国古代国家治理的趋势是()

朝代秦朝西汉宋朝明朝

政治措施建立中央集权制度颁布“推恩令”设置通判,以分知州权力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

A.强化中央集权B.开拓国家疆域C.加强监察制度D.推进民族融合

17.(2023·广东佛山·佛山市第四中学校联考一模)下图所示两种制度变化反映的历史趋势是()

A.中央集权加强B.皇权不断强化C.地方制度完善D.政府机构简化

第13页共19页.

18.(2023·安徽滁州·校考二模)据统计,明朝永乐年间,新建和改建约二千艘海船,其中每只宝船造价约

五六千银两,船上装载的各种赏赐物品花费很大。为了保证造船质量的精良,明成祖不惜“支动天下一十三

省的钱粮”。这说明郑和下西洋()

A.宝船的造船技术世界领先B.促进了造船技术的提升

C.给明朝政府造成财政负担D.以宣扬国威为主要目的

19.(2023·福建南平·统考一模)下图所示对联称赞的是()

炮声惊闽浙,五百年海浪未平,狼筅频频丧倭胆;烽火照幽燕,三千里胡尘初定,谁人夜夜著兵书?

A.霍去病B.郑成功C.林则徐D.戚继光

20.(2023·河南·统考模拟预测)明朝,长城沿线(蒙古)“布帛锅釜及针线梳篦米盐糖果之类,应从贾人互易”,

更有“九边生齿日繁……商贾日通,边民始知有生之乐”的景象。这说明()

A.明长城以防御功能为主B.明长城加强了蒙汉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

C.明代修筑长城的规模最大D.明长城的修建是为了巩固明朝的统治

21.(2023·天津河东·统考一模)下面是一位同学整理的中国古代人物分类信息。其中①处适合填写的人物

是()

分类1:扁鹊孙思邈①______分类2:商鞅周世宗王安石

分类3:蔡伦毕昇郭守敬分类4:甘英马可·波罗崔致远

A.张骞B.司马光C.李时珍D.沈括

22.(2023·河南洛阳·统考二模)这部书的艺术成就,最突出地显示在英雄人物的塑造上。全书巨大的历史

主题,主要是通过对起义英雄的歌颂和对他们斗争的描绘中具体表现出来的。因而英雄形象塑造的成功,

是作品具有光辉艺术生命的重要因素。材料评价的是()

A.《三国演义》B.《水浒传》C.《西游记》D.《红楼梦》

23.(2020·江苏南京·统考二模)“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歌谣描述的是()

A.陈胜、吴广起义B.赤壁之战C.安史之乱D.李自成起义

24.(2022春·山东东营·六年级统考期末)满洲族(满族)是中国古老民族之一,也是唯一曾两度在中原建

立政权的少数民族,由于时代变迁和社会更迭,该民族以不同名称活跃在中华民族历史舞台,该民族“在中

原建立的政权”有()

辽北宋西夏金南宋元明清

①②③④⑤

A.①⑤B.③④C.②③D.③⑤

第14页共19页.

25.(2023·天津·校联考一模)历史离我们很近,我们可以从文物和遗存中感受到历史演进的脉搏。下列文

物和遗存反映的主题是()

A.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C.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26.(2023·山东临沂·校考一模)1793年,清政府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其中规定:“每年春秋

两季,驻藏大臣奏明皇上轮流巡查前后藏,顺便督察操演。各地。如有虐待兵丁、扰害百姓等情,即可向

驻藏大臣呈控,定予查处”,这一规定()

A.第一次使中央政府对西藏行使行政管辖B.有效保证了宣政院对西藏的管辖

C.标志着宣慰使司都元帅府掌管西藏事务D.有利于巩固西藏边防和社会稳定

27.(2023春·河南·九年级专题练习)七年级历史社团的同学在开展探究性学习时列出了以下疑问,他们探

究的主题是()

1.为什么郑成功从坚持抗清转为驱逐荷兰?

2.承德避暑山庄上举办祝寿大典时为什么要邀请维吾尔、藏、苗、高山等少数民族首领?

3.土尔扈特部为什么历经艰辛返回新疆?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B.清朝前期的经济发展

C.君主专制的强化D.闭关锁国政策的实施

28.(2023春·河南·九年级专题练习)下图反映的信息说明历代统治者都很重视对()

A.丝绸之路的开通B.西域地区的管理C.西藏地区的管理D.农耕文明的保护

29.(2023·安徽·模拟预测)某同学在历史笔记上整理出以下思维导图,由此可知,他研究的历史主题是()

第15页共19页.

A.君主专制的强化B.对外交往的加强C.西北边疆的巩固D.国家疆域的奠定

30.(2023·云南昭通·统考模拟预测)2021年10月14日,中俄在黑瞎子岛举行了边界东段界碑揭幕仪式,

一半黑瞎子岛回归中国。请你回忆一下,历史上中俄双方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是()

A.《尼布楚条约》B.《南京条约》C.《北京条约》D.《瑷珲条约》

31.(2023春·北京海淀·九年级统考期中)北京钟鼓楼位于中轴线北端,是元明清时期北京的报时中心,象

征着中国古代统治者向天下万民授时的最高权力。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颁历授时是国家权力的象征B.钟鼓楼是明清北京城的中心

C.钟鼓楼是北京军事防御工程D.明清时期商品经济迅速发展

32.(2023·广东肇庆·统考一模)明清时期某典籍记载:“甘薯,即俗名红山药也……枝叶附地,随节作根,

风雨不能侵损,可当米谷,凶岁不能灾,可充笾实,可以酿酒,用地少而利多”。该典籍是()

A.《氾胜之书》B.《齐民要术》C.《农书》D.《农政全书》

33.(2022春·河南漯河·七年级统考期末)习近平曾在伦敦金融城市政厅发表演讲时提出,中国明代剧作家

汤显祖被称为“东方的莎士比亚”,并提议“中英两国可以共同纪念这两位文学巨匠”。汤显祖的代表作品是

()

A.《红楼梦》B.《水浒传》C.《牡丹亭》D.《西游记》

34.(2023·江苏苏州·统考一模)从1741年到1850年这一百多年的时间里,耕地面积只增加了不到26%,

而同期的中国人口增加了近3亿。其产生的经济原因在于()

A.商人群体和工商业市镇的兴起B.高产农作物的引进和推广

C.曲辕犁适应了不同土壤的耕作D.政治的稳定利于农业发展

35.(2023·广东江门·统考一模)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是立国之本。如下表是清朝纳税田亩数的变化,

据此推测清朝()

时间纳税田亩数比1683年增加的数量(%)

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23

雍正四年(1726年)60

第16页共19页.

此时耕地面积已超过明末耕地面积百分之二十点六

A.大力推行垦荒政策B.重视手工业的发展C.土地兼并十分严重D.强化重农抑商政策

36.(2023·广东肇庆·统考一模)有学者认为,名称前冠以“胡”字的植物,大多为两汉两晋时由西北引入;

冠以“海”字的植物,大多为南北朝以后由海外引入;冠以“番”字的植物,大多为南宋至元明时由“番舶”引入;

冠以“洋”字的植物,大多由清代乃至近代引入。这反映出古代中国()

A.农耕经济兼收并蓄B.思想保守观念陈旧C.农业科技领先世界D.丝绸之路始终畅通

37.(2023·江苏无锡·统考一模)某博物馆计划推出中国古代某专题展览,准备了多种资料。其中有如下所

示四幅图片,据此判断该展览的主题是中国古代()

A.货币的发展历程B.农业的发展历程C.商业的发展历程D.手工业的发展历程

38.(2023·江苏无锡·统考一模)1757年,清政府指定外国商船只能在广州一地通商,并对丝绸、茶叶等传

统商品的出口量严加限制。这表明清朝实行()

A.休养生息政策B.重文轻武政策C.重农抑商政策D.闭关锁国政策

39.(2023·安徽芜湖·统考二模)下面是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示意图,图中③处应填的是()

A.废丞相B.设通判C.设内阁D.设军机处

40.(2023·北京西城·统考一模)下面是广州十三行博物馆进行“清代十三行历史展”布展的主题,“?”处的

主题恰当的一项是()

第17页共19页.

A.无为而治B.民族交融C.重文轻武D.中西汇流

41.(2023春·河南·九年级专题练习)与中国历史上曾经的文景盛世、汉武盛世、贞观盛世不同,17世纪兴

起的康乾盛世所面对的局势,已经与中国传统的任何一个王朝相异其趣。这里的“局势”指的是()

A.政局的稳固B.民族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