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适能评定理论与方法_第1页
体适能评定理论与方法_第2页
体适能评定理论与方法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体适能评定理论与方法一、说明(一)大纲依据根据上海体育学院2003年制定的教学一览中教学计划制订本大纲。(二)适用对象、总时数和学分数适用对象为运动训练、体育教育、民族传统体育、社会体育等专业的本科学生。教学时数为32学时,2学分。(三)编写大纲的指导思想和执行大纲的注意事项体适能评定理论与方法是一门体育与健康、体育与医学相结合的应用学科。本课程讲解的主要内容:体育活动和健康、健康评估、测量与评价的理论基础、人体测量的内容与方法、身体活动的能量消耗、身体成分、心肺机能、肌肉力量和耐力、柔韧性和腰背部的功能、健身运动指导、不同人群的运动处方等。二、课程教育目标通过学习要求学生,能掌握体育健身、教学和训练过程中主要身体机能及形态的测量方法及其正确的评价。能为个人、团体和社区的体育活动参加者提供体育锻炼方面的科学指导,促使他们从事积极的、有规律的适量的运动锻炼。三、教学内容安排(形式和时数分配列表)教学内容理论课学时实践课学时绪论健康和体适能20健康评估20测量与评价的理论基础30身体活动的能量消耗10身体成分、身体形态的测量与评价24心肺机能及其改善24肌肉力量和耐力及其改善22柔韧性和腰背功能及其改善22健身运动指导20不同人群运动处方20总学时2012四、内容纲要及基本要求(一)绪论健康和体适能掌握体适能的概念、各组成要素;科学地进行体育健身活动的基本含义;熟悉生活方式的目标和行为方式;了解体育活动和健康之间的密切联系;影响体适能和健康的因素;体适能测评的发展简史及趋势。(二)健康评估掌握为不同健康水平的体育活动参加者制订运动计划的原则;掌握运动中医学监督的基本原则。熟悉了解运动医务监督的具体操作(三)测量评价的基本理论掌握测量的科学性;可靠性、有效性、客观性的概念及分类;熟悉测量可靠性、有效性、客观性的检验方法;熟悉评价的基本形式;了解可靠性、有效性、客观性的影响因素。(四)身体活动的能量消耗掌握各种运动时能量消耗的计算方法。了解能量消耗单位表示的意义。(五)身体成分掌握体重和身体成分对健康的影响;掌握身体形态的测量内容。熟悉身体成分、身体形态测量注意事项了解能量平衡在减体重和维持体重过程中的作用;了解身体形态测量的意义。(六)心肺机能及其改善掌握运动锻炼中的超负荷原则和特殊性原则。熟悉制定以提高心肺功能为目的的运动处方。了解心肺机能和健康的关系,心肺机能测试的重要性以及测试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七)肌肉力量和耐力及其改善掌握抗阻训练的方法及其训练法则;制订增加肌肉力量训练计划和提高肌肉耐力训练计划。熟悉运动训练的超负荷原则、特殊性原则和渐进性原则及与抗阻训练的关系。了解肌肉力量和耐力的定义;力量和耐力训练中强度、重复次数、训练组数和间歇时间的相互关系。(八)柔韧性和腰背功能及其改善掌握制订预防和治疗腰背痛运动处方。熟悉柔韧性和关节活动范围与腰背功能的关系。了解青年和成人中的一些典型的腰背问题。(九)健身运动指导掌握运动健身指导者的行为策略;运动强度的监测。熟悉制订各种运动形式的健身计划。了解影响人们参与运动健身的因素。(十)不同人群运动处方掌握儿童、老人、孕妇运动处方制订原则和方法。熟悉I型糖尿病人、II型糖尿病人、哮喘病人、高血压患者、癫痫症、慢性肺病患者和心脏病患者运动处方制订原则和方法。五、考核(考核内容和比例)考核内容考核标准实践课学时评分方法(占总成绩比例)理论课考试(闭卷笔试)100分60%实践课考试(闭卷笔试)100分30%课堂练习、平时考勤100分10%六、附录(一)使用教材:陈佩杰,王人卫,胡琪琛,张春华.体适能评定理论与方法.黑龙江:黑龙江科技出版社,2005.(二)参考书籍:Howley,E.T.&FranksB.D.(1997).HealthFitnessInstructor’sHandbook(3rded).Donatelle,R.J.(2005).AccesstoHealth(9thed.).SanFrancisco,USA:PearsonEducation,Inc.全国体育学院通用教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