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5:语言文字运用(一)-【好题汇编】备战2024-2025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江苏专用)_第1页
专题05:语言文字运用(一)-【好题汇编】备战2024-2025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江苏专用)_第2页
专题05:语言文字运用(一)-【好题汇编】备战2024-2025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江苏专用)_第3页
专题05:语言文字运用(一)-【好题汇编】备战2024-2025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江苏专用)_第4页
专题05:语言文字运用(一)-【好题汇编】备战2024-2025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江苏专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备战2024-2025学年期末测试真题分类汇编(江苏专用)专题五语言文字运用(一)(原卷版)(选题地区:苏州、扬州、南通、镇江、常州、宿迁、徐州、泰州、淮安、连云港)(江苏省苏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孩子经常感冒,很多家长担心是不是孩子的免疫力有问题。除此之外,网上各种对于儿童传染病研究的“权威解说”,也让一些家长产生了严重的焦虑,有家长甚至认为应当避免孩子感染任何病毒。大多数大一点的孩子和中青年人在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后症状更轻,并不是因为他们感染的病毒毒株毒力减弱了,①已经有了特异性免疫。尽管有人会出现RSV的再感染,但抗体仍然可以降低重症风险。所以,除了少数可以用疫苗预防的病毒性呼吸道感染以外,②。年幼的孩子只能直面这些呼吸道传播病毒,然后在与病毒的频繁接触的过程中免疫系统逐渐成熟。从公共卫生的角度来说,③他们到处摸来摸去,把手放在嘴里,不懂得认真洗手,跟不断咳嗽或甩着大鼻涕的小伙伴们开心地玩耍。但是没办法,这就是孩子的天性。这也是孩子们每年会感冒很多次的原因。但对于大多孩子来说,经常感冒并不代表他们存在免疫缺陷等问题。18.下列选项中,与画线句中“权威解说”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鲁迅曾经批评过这种装腔作势的人,他说:“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B.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C.袁隆平是在世界上最有影响的中国科学家之一,他正在引导一场新的“绿色革命”。D.但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有法国的香粉……19.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江苏省连云港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如果说孙权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勇,那是夸大其词了。他不玩单挑,他选择组团打虎,稳当!队友出了多大力,史官估计没敢着墨吧。不过就此说他打虎①对他也不公平,毕竟直面猛虎,担得起“勇敢”二字。总的来说,他只能算半个“打虎英雄”吧,偶像的形象不够饱满。苏轼用“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这样②的词句描述他,显得很突兀,可能另有深意。“孙郎射虎”,乍听上去“气吞万里如虎”,真正的孙权绝非如此。曹魏面前他畏首畏尾,蜷缩得鹌鹑一样;蜀汉跟前他称兄弟,姿态需要多低摆多低,身段要多灵活有多灵活。总的来说,孙郎二分项羽,三分刘邦,五分勾践,是一个了不起的领导,但没有③的偶像形象。几个合肥战役的回合中,不但他留下了“孙十万”的“佳话”,面对年少的魏明帝、还留下了临阵退缩的“美誉”。所以我认为他的形象跟苏轼词里描写的气势不太吻合。14.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5.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将修改后的句子写下来。(江苏省扬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鲁迅是清醒的,所以在那个众人糊涂的年代里,①。在他的作品里,我仿佛看到一个没有感情波动的人在不动声色地讲述着悲剧。甚至感受不到他的感情,在那个年代,他与环境格格不入。站在高处的人往往是孤独的,鲁迅的孤独感是怎么来的?随着年少时的家庭变故,所经历的人情冷暖,使得他在所处环境中总是遽然转身,瞪着怀疑的眼睛审查周围一切,感到遍体生凉、格格不入。鲁迅的审视和怀疑在小说中体现得淋漓尽致。《狂人日记》中从怀疑赵家的狗到怀疑赵贵翁一直到辨认出吃人的还有自己的大哥,这种戒备和怀疑更是让人背后发凉。总之《狂人日记》像是一个孤立的人,一直在怀疑随时可能会被人“吃掉”。②,可能也是鲁迅先生孤独的一种体现吧。另一处孤独可能来自于鲁迅③。“麻木的群众”常在《呐喊》的作品中出现。比如《药》当中,革命者夏瑜就义,就有许多群众围观赏鉴,作者是这样写的:“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这种被麻木扼制的群体真正让鲁迅觉得悲哀又觉得恐惧吧。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19.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两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语句写在横线上,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乡土中国》在洞察事实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农耕时代的中国模型。费孝通先生研究中华民族农耕时代的“活法”,体现出了高度的文化自觉。中国经济社会结构发生了________的变化,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走上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费孝通大半个世纪苦苦追寻富民之策,彰显出一个中国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①费孝通利用类型比较法,②有的放矢地选择了几种中国农村的类型,③进行分析,调查和比较,④由一点到多点,⑤由局部到全体,⑥因而认识中国农村的整体面貌。改革开放后,费孝通一直致力于为各地农村经济的发展出谋划策,(

),提出了“苏南模式”“珠江模式”“温州模式”“民权模式”等多种发展类型,为中国农民找一条出路。费孝通使用通俗简洁的语言,___________地展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又总结各地发展经验,提出了“小城镇,大问题”,从村到镇B.又总结各地发展经验,从村到镇,提出了“小城镇,大问题”C.提出了“小城镇,大问题”,从村到镇,又总结各地发展经验D.从村到镇,提出了“小城镇,大问题”,又总结各地发展经验20.文中划波浪线句子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序号并写出正确句子,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五、(江苏省镇江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艺术是情趣的活动,艺术的生活也就是情趣丰富的生活。人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情趣丰富的,对于许多事物都觉得有趣味,而且到处寻求享受这种趣味。一种是情趣干枯的,对于许多事物都觉得没有趣味,也不去寻求趣味,①只终日拼命地像蝇蛆一样争私利。后者是俗人,前者就是艺术家。情趣愈丰富,生活也愈美满,所谓人生的艺术化就是人生的情趣化。“觉得有趣味”就是欣赏。你是否知道生活,就看你对于许多事物能否欣赏。欣赏也就是“无所为而为的玩索”。在欣赏时,人和神仙一样自由,一样有福。阿尔卑斯山谷中有一条大汽车路,两旁景物极美,路上插着一个标语劝告游人说:“慢慢走,欣赏啊!”许多人在这②车如流水马如龙的世界过活,恰如在阿尔卑斯山谷中乘汽车兜风,③匆匆忙忙地急驰而过,无暇一回首流连风景,于是这丰富华丽的世界便成为一个了无生趣的囚牢。这是一件多么可惋惜的事啊!18.选出和文中“觉得有趣味”引号作用相同的一句(

)A.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B.从山脚往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C.真实的世界却在暗淡下来。“七七事变”一起,清华图书馆的灯光全灭了。D.云就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19.请各用一个成语来替换文中①②③处的内容。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构成及表达效果。六、(江苏省东台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我们写文章,做演说,只要像洗脸这样负责,就差不多了。拿不出来的东西就不要拿出来。须知这是要去影响别人的思想和行动的啊!一个人偶然一天两天不洗脸,固然也不好,洗后脸上还留着一个两个黑点,固然也不雅观,但倒并没有什么大危险。写文章做演说就不同了,这是专为影响人的,我们的同志反而(

),这就叫做轻重倒置。许多人写文章,做演说,可以不要预先研究,不要预先准备;文章写好之后,也不多看几遍,像洗脸之后再照照镜子一样,就(

)地发表出去。其结果,往往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仿佛像个才子,实则到处害人。这种责任心薄弱的坏习惯,必须改正才好。18.“随随便便”“马马虎虎”是从文中括号内摘出的词语,请根据文段写在下列对应的标号后的横线上,并说明理由。①

②理由: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如改写成“其结果,往往是到处害人”,语意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七、(江苏省常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大草原广袤无垠,草长得茂盛,但树木却很少。这引发了不少人的好奇,____A____?是因为野草的竞争排斥还是大自然的环境压力限制?首先,降水是植物生长的重要水源之一。①树木需要充足的水分来维持生长发育。②然而,草原一般分布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③年降雨量低于四百多毫米,④无法满足树木对水分的需求。⑤无独有偶,⑥草类植物对水分的需求较低,⑦能适应较少的降水量。⑧而且,草原的干旱气候下常常出现干季和湿季的交替,⑨无法保证长期稳定的水分供应。这样的降水条件适合草类植物生长,但不适合树木生长。其次,高纬度和高海拔造成了温度差异,温度越低,____B____。草原通常出现在纬度、海拔较高的地方,这些地区树木越少、草类植物越多。从低纬度地区一路向高纬度地区行进,也可以看到类似情景,大量树木在消退,而大片的草原开始出现。世界上一些著名高原上几乎都有草原,比如我国的青藏高原、南美洲的巴西高原等,基本上都是草地为主。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19.文中第二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通常都说“孩子在睡觉中长个”,这是有科学依据的。第一,①睡眠有促进少年儿童生长发育的作用。②人的脑垂体前叶所分泌的生长激素,③与人的生长密切关系。④它直接作用于机体的组织细胞,⑤提高机体生长。⑥生长激素尤其能加速软骨的生长,使人长高。⑦根据科学研究表明,⑧生长激素在夜间分泌得多,⑨白天分泌得很少,⑩并且白天的分泌也多是在人打瞌睡的时候进行的。生长激素在入睡初期的深度睡眠时分泌最多,这个时候血液中的生长激素的浓度达到最高值。如果减短睡眠时间,①,身高的增长也就必然受到影响。第二,睡眠有利于骨骼的生长。白天的时候,人的身体基本是保持直立的,尤其是站立的时候,身体的重量几乎全压在下半身上。到了晚上,人平躺在床上,下半身从纵向的重力作用中得到解脱,骨骼也能得到充分的休息,有利于生长。第三,人体合成身体中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素,只有在睡眠和休息的时候才能很好地完成。若父母给孩子吃了很多有营养的食品,②,营养素就不能很好地合成,身体也不能有效地吸收,也起不到促进生长的作用。所以对于少年儿童来说,良好的睡眠,是长得高的一个重要条件。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19.文中第二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江苏省徐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一段时间以来,“AI(人工智能)换脸”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短视频的二次创作,给社会公众带来了新鲜体验。不少网友感叹,“AI换脸”生成的视频,惟妙惟肖,很有意思。①。群众来信反映,有的地方企业注册需要人脸识别,易被人利用“AI换脸”技术冒名注册,一旦发生这样的情况,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去维权。还有不法分子为了牟利,利用“AI换脸”技术冒充熟人实施诈骗,侵害群众权益。此外,②。近期,浙江杭州萧山区检察院曾对一起利用“AI换脸”技术侵害公民个人信息案向杭州互联网法院提起民事公益诉讼。虞某某从互联网公共空间非法获取众多人脸信息,利用“AI换脸”等深度合成技术非法处理、制作视频后,在社交软件上传播并获利,甚至还提供换脸视频定制服务,使不特定群体成为潜在的被侵害对象。最终,杭州互联网法院认定虞某某侵害公共信息安全,还应承担相应的民事侵权责任。③。“为群众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将人们从真实场景中抽离出来,打破了‘人脸即真实’的传统认知和社会共识,造成视觉效果的失真,生物识别信息的真实性被一定程度消融,存在信息安全和人身权利被侵害。”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网络与信息法研究室副主任、中国法学会网络与信息法学研究会常务副秘书长周辉说。18.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三处语病,请写出修改办法,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不必把修改后的句子写出来)十、(江苏省泰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我们很可以相信,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大旱大水,连年兵乱,可以使一部分农民抛井离乡;即使像抗战这样大事件所引起基层人口的流动,我相信还是①的。当然,我并不是说中国乡村人口是②的。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口在增加,一块地上只要几代的繁殖,人口就到了饱和点;过剩的人口自得宣泄出外,负起锄头去另辟新地。可是老根是不常动的。这些宣泄出外的人,像是从老树上被风吹出去的种子,找到土地的生存了,又形成一个小小的家族殖民地,找不到土地的也就在③的运命下被淘汰了,或是“发迹”了。我在广西靠近瑶山的区域里还看见过这类从老树上吹出来的种子,拼命在垦地。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所说的不流动,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一处住在的集团为单位的。本来,从农业本身来看,许多人群居在一处是无需的。耕种活动里分工的程度很浅,至多在男女间有一些分工,好像女的插秧,男的锄地等。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微不足道

稳定

多种多样B.微乎其微

固定

各式各样C.微不足道

固定

多种多样D.微乎其微

稳定

各式各样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看来,是不流动,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是孤立和隔膜。B.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孤立和隔膜是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的。C.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所说的不流动,孤立和隔膜是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的。D.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借喻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十一、(江苏省淮安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至于每年农历腊月初八北方农村普遍熬制的“腊八粥”,窃以为那是粥中之王,是粥之集大成者。谚曰:“谁家的烟囱先冒烟,谁家的粮食堆成尖”。是故,到了腊八这一天,家家起五更熬腊八粥。腊八粥兼收并蓄,来者不拒,凡大米小米糯米黑米紫米黍米鸡头米薏仁米高粮米赤豆芸豆绿豆豇豆花生豆板栗核桃仁小枣大枣葡萄干瓜果脯杏仁莲子以及其他等等,均融汇于一锅之中,熬制时已是满室的温暖芬芳,入口时则生天下粮食干果尽入吾粥,万物皆备于我之乐,喝下去舒舒服服、顺顺当当、饱饱满满,真能启发一点重农爱农思农之心。说下大天来,我们十多亿人口中的八九亿是在农村呀,忘了这一点可就是忘了本、忘了自己是老几喽。闽粤膳食中有一批很高级的粥,内置肉糜、海鲜、皮蛋乃至燕窝鱼翅,食之生富贵感营养感多味感南国感,食之如接触一位戴满首饰的贵妇,心向往之赞之叹之而终不觉亲近。这大概反映了我土包子的那一面吧。18.下联选项与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A.她想到同学们惊羡的目光,那些目光好像就在隧道里闪烁。(《哦,香雪》)B.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我与地坛》)C.长文章,但是没有什么内容,真是“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反对党八股》)D.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故都的秋》)19.文中画横线的两句,同样是列举做粥所用食材,长句没有停顿,短句有停顿,分析其有何表达效果?十二、(江苏省如皋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前段时间,共享按摩椅频频被骂上热搜——先有女子的长发被卷进按摩椅,在众人帮助下才得以脱困,动弹不得、大呼救命的样子着实让人捏了一把冷汗;后又有按摩椅进入候车厅,让有限的空间更局促,①;再就是不少电影中心区全是按摩座椅,这个暑期档,“眼睛享了多大福,臀部就遭了多大罪”的吐槽,让网友们大呼赞同。近年来,按摩椅“攻城略地”,迅速登陆商场、影院、医院等公共场所。平心而论,在逛街累了、电影开场前或是等车间隙,去按摩椅上揉捏一下,花钱不多又能缓解疲劳。②。但随着其不断扩张,问题也就接二连三暴露出来。说起来,这也不是第一次共享经济引发争议了,这些年来打着“共享”的商业模式,都曾风靡一时。某种程度上,尽管着眼的具体方面不同,但它们都以方便用户为卖点,同时也都面临投放后的运营维护问题。③,将直接决定这一共享模式是“风靡一时”还是“存之长久”,值得相关方面认真对待。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19.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有两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备战2024-2025学年期末测试真题分类汇编(江苏专用)专题五语言文字运用(一)(解析版)(选题地区:苏州、扬州、南通、镇江、常州、宿迁、徐州、泰州、淮安、连云港)(江苏省苏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孩子经常感冒,很多家长担心是不是孩子的免疫力有问题。除此之外,网上各种对于儿童传染病研究的“权威解说”,也让一些家长产生了严重的焦虑,有家长甚至认为应当避免孩子感染任何病毒。大多数大一点的孩子和中青年人在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后症状更轻,并不是因为他们感染的病毒毒株毒力减弱了,①已经有了特异性免疫。尽管有人会出现RSV的再感染,但抗体仍然可以降低重症风险。所以,除了少数可以用疫苗预防的病毒性呼吸道感染以外,②。年幼的孩子只能直面这些呼吸道传播病毒,然后在与病毒的频繁接触的过程中免疫系统逐渐成熟。从公共卫生的角度来说,③他们到处摸来摸去,把手放在嘴里,不懂得认真洗手,跟不断咳嗽或甩着大鼻涕的小伙伴们开心地玩耍。但是没办法,这就是孩子的天性。这也是孩子们每年会感冒很多次的原因。但对于大多孩子来说,经常感冒并不代表他们存在免疫缺陷等问题。18.下列选项中,与画线句中“权威解说”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鲁迅曾经批评过这种装腔作势的人,他说:“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B.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C.袁隆平是在世界上最有影响的中国科学家之一,他正在引导一场新的“绿色革命”。D.但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有法国的香粉……19.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答案】18.D19.①而是(因为)他们普遍感染过②绝大多数病毒是无法预防的③孩子的习惯让他们很难避免感染【解析】18.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画线句子的引号表示特殊含义。A.引号表示引用。B.引号表示强调。C.引号表示特定称谓。D,引号表示特殊含义。故选D。19.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空,结合前文“并不是因为他们感染的病毒毒株毒力减弱了”和后文“已经有了特异性免疫”可知,此处是说他们已经感染过病毒,故可填“而是(因为)他们普遍感染过”。第二空,结合前文“除了少数可以用疫苗预防的病毒性呼吸道感染以外”和后文“年幼的孩子只能直面这些呼吸道传播病毒”可知,此处是说很多病毒是无法预防的,故可填“绝大多数病毒是无法预防的”。第三空,结合后文“他们到处摸来摸去,把手放在嘴里,不懂得认真洗手,跟不断咳嗽或甩着大鼻涕的小伙伴们开心地玩耍”可知,此处是说孩子们的生活习惯使他们很难不感染,故可填“孩子的习惯让他们很难避免感染”。(江苏省连云港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如果说孙权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勇,那是夸大其词了。他不玩单挑,他选择组团打虎,稳当!队友出了多大力,史官估计没敢着墨吧。不过就此说他打虎①对他也不公平,毕竟直面猛虎,担得起“勇敢”二字。总的来说,他只能算半个“打虎英雄”吧,偶像的形象不够饱满。苏轼用“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这样②的词句描述他,显得很突兀,可能另有深意。“孙郎射虎”,乍听上去“气吞万里如虎”,真正的孙权绝非如此。曹魏面前他畏首畏尾,蜷缩得鹌鹑一样;蜀汉跟前他称兄弟,姿态需要多低摆多低,身段要多灵活有多灵活。总的来说,孙郎二分项羽,三分刘邦,五分勾践,是一个了不起的领导,但没有③的偶像形象。几个合肥战役的回合中,不但他留下了“孙十万”的“佳话”,面对年少的魏明帝、还留下了临阵退缩的“美誉”。所以我认为他的形象跟苏轼词里描写的气势不太吻合。14.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5.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将修改后的句子写下来。【答案】14.①徒有虚名

②气势恢宏

③气吞山河15.合肥战役的几个回合中,他不但留下了“孙十万”的“美誉”,面对年少的魏明帝,还留下临阵退缩的“佳话”。【解析】14.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一空,孙权是“组团”打虎,因此免不了有人说他打虎光有名号,没有实际作用,可填“徒有虚名”。徒有虚名:空有名声,名与实不相符合。第二空,苏轼用“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描写孙权“打虎”,写得阵势很大,可填“气势恢宏”。气势恢宏:意思是气势磅礴,场面大气。第三空,结合“畏首畏尾,蜷缩得鹌鹑一样”“姿态需要多低摆多低”可知,孙权不是一个有气魄的偶像形象,可填“气吞山河”。气吞山河:气势可以吞掉高山和大河。15.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原句语病有:表意不明,语序不当,“几个合肥战役的回合中”中“几个”是修饰“合肥战役”还是“回合”不清楚,应将“几个”放到“回合”前面去;语序不当,两个句子的主语都是“他”,关联词语“不但”应放到“他”后面;搭配不当,“孙十万”应对应“美誉”,“临阵退缩”应对应“佳话”。修改正确后的语句为:合肥战役的几个回合中,他不但留下了“孙十万”的“美誉”,面对年少的魏明帝,还留下临阵退缩的“佳话”。(江苏省扬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鲁迅是清醒的,所以在那个众人糊涂的年代里,①。在他的作品里,我仿佛看到一个没有感情波动的人在不动声色地讲述着悲剧。甚至感受不到他的感情,在那个年代,他与环境格格不入。站在高处的人往往是孤独的,鲁迅的孤独感是怎么来的?随着年少时的家庭变故,所经历的人情冷暖,使得他在所处环境中总是遽然转身,瞪着怀疑的眼睛审查周围一切,感到遍体生凉、格格不入。鲁迅的审视和怀疑在小说中体现得淋漓尽致。《狂人日记》中从怀疑赵家的狗到怀疑赵贵翁一直到辨认出吃人的还有自己的大哥,这种戒备和怀疑更是让人背后发凉。总之《狂人日记》像是一个孤立的人,一直在怀疑随时可能会被人“吃掉”。②,可能也是鲁迅先生孤独的一种体现吧。另一处孤独可能来自于鲁迅③。“麻木的群众”常在《呐喊》的作品中出现。比如《药》当中,革命者夏瑜就义,就有许多群众围观赏鉴,作者是这样写的:“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这种被麻木扼制的群体真正让鲁迅觉得悲哀又觉得恐惧吧。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19.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两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语句写在横线上,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答案】18.①他的孤独尤为明显

②小说中的怀疑和戒备

③目睹了麻木的群众19.年少时的家庭变故,所经历的人情冷暖,使得他在所处环境中总是遽然转身,瞪着怀疑的眼睛审视周围一切,感到遍体生凉、格格不入。【解析】18.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空,根据语境“在那个年代,他与环境格格不入。站在高处的人往往是孤独的,鲁迅的孤独感是怎么来的”可知,后文更多地在强调鲁迅的孤独,是因为他与环境格格不入,再根据“鲁迅是清醒的”“在那个众人糊涂的年代里”,所以第一空可填“他的孤独尤为明显”。第二空,要填的句子是鲁迅先生孤独的一种体现,结合“鲁迅的审视和怀疑在小说中体现得淋漓尽”“这种戒备和怀疑更是让人背后发凉”可知,关键词应该是“审视和怀疑”或“戒备和怀疑”,而这种审视和怀疑是在小说中体现的,据此可填“小说中的怀疑和戒”。第三空,要填的句子是鲁迅先生孤独的另一种体现,结合“‘麻木的群众’常在《呐喊》的作品中出现”“这种被麻木扼制的群体真正让鲁迅觉得悲哀又觉得恐惧吧”可知,鲁迅先生孤独的另一种体现可能来自于“麻木的群众”,由于所填句子的主语是“鲁迅”,所以可填入“目睹了麻木的群众”。19.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两处语病:一是成分残缺,“随着年少时的家庭变故……使得……”由于滥用介词导致主语残缺,可删去“随着”。二是搭配不当,“审查周围一切”搭配不当,可改为“审视周围一切”。(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乡土中国》在洞察事实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农耕时代的中国模型。费孝通先生研究中华民族农耕时代的“活法”,体现出了高度的文化自觉。中国经济社会结构发生了________的变化,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走上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费孝通大半个世纪苦苦追寻富民之策,彰显出一个中国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①费孝通利用类型比较法,②有的放矢地选择了几种中国农村的类型,③进行分析,调查和比较,④由一点到多点,⑤由局部到全体,⑥因而认识中国农村的整体面貌。改革开放后,费孝通一直致力于为各地农村经济的发展出谋划策,(

),提出了“苏南模式”“珠江模式”“温州模式”“民权模式”等多种发展类型,为中国农民找一条出路。费孝通使用通俗简洁的语言,___________地展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又总结各地发展经验,提出了“小城镇,大问题”,从村到镇B.又总结各地发展经验,从村到镇,提出了“小城镇,大问题”C.提出了“小城镇,大问题”,从村到镇,又总结各地发展经验D.从村到镇,提出了“小城镇,大问题”,又总结各地发展经验20.文中划波浪线句子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序号并写出正确句子,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答案】18.翻天覆地

深入浅出19.D20.②有的放矢地选择了中国农村的几种类型

③进行调查、分析和比较

⑥从/进而认识中国农村的整体面貌【解析】18.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一处,语境指中国经济社会结构变化巨大,可填“翻天覆地”。翻天覆地:形容变化巨大而彻底。第二处,结合“通俗简洁的语言”可知,语境指费孝通用浅显的语言表达重大问题,可填“深入浅出”。深入浅出:用浅显易懂的话把深刻的道理表达出来(指文章或讲话)。19.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语句复位的能力。后文提出的多种模式是总结经验的结果,故“总结各地发展经验”应在句末,排除AB。“小城镇,大问题”不包括村,和“从村到镇”不对应;“从村到镇”对应“各地”,应放在“又总结各地发展经验”前面,排除C。故选D。20.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②“几种中国农村的类型”语序不当,表范围的定语应该放在前面,改为“中国农村的几种类型”。③“进行分析,调查和比较”不合逻辑,应先调查,再分析和比较,改为“进行调查、分析和比较”。⑥“因而”关联词语使用错误,前后句子不是因果关系,可理解为顺承或递进关系。改为“从而”或“进而”。五、(江苏省镇江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艺术是情趣的活动,艺术的生活也就是情趣丰富的生活。人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情趣丰富的,对于许多事物都觉得有趣味,而且到处寻求享受这种趣味。一种是情趣干枯的,对于许多事物都觉得没有趣味,也不去寻求趣味,①只终日拼命地像蝇蛆一样争私利。后者是俗人,前者就是艺术家。情趣愈丰富,生活也愈美满,所谓人生的艺术化就是人生的情趣化。“觉得有趣味”就是欣赏。你是否知道生活,就看你对于许多事物能否欣赏。欣赏也就是“无所为而为的玩索”。在欣赏时,人和神仙一样自由,一样有福。阿尔卑斯山谷中有一条大汽车路,两旁景物极美,路上插着一个标语劝告游人说:“慢慢走,欣赏啊!”许多人在这②车如流水马如龙的世界过活,恰如在阿尔卑斯山谷中乘汽车兜风,③匆匆忙忙地急驰而过,无暇一回首流连风景,于是这丰富华丽的世界便成为一个了无生趣的囚牢。这是一件多么可惋惜的事啊!18.选出和文中“觉得有趣味”引号作用相同的一句(

)A.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B.从山脚往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C.真实的世界却在暗淡下来。“七七事变”一起,清华图书馆的灯光全灭了。D.云就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19.请各用一个成语来替换文中①②③处的内容。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构成及表达效果。【答案】18.B19.①蝇营狗苟(追名逐利)②车水马龙③风驰电掣(走马观花)20.构成:本体“世界”,喻体“囚牢”。表达效果:将“丰富华丽的世界”比作“囚牢”,说明不懂得欣赏,不善于慢慢品味生活的诗意与美好,人生就没有任何情趣。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说明我们应该做一个懂得欣赏和品味生活的人,拥有情趣丰富的生活。【分析】18.本题考查学生对引号的作用的分析和判断能力。文中“觉得有趣味”的引号作用是表示着重论述的对象,起突出强调的作用。A.表示反讽。B.表强调。C.表示特定称谓。D.表特殊含义。故选B。1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运用成语的能力。①根据语境“一种是情趣干枯的,对于许多事物都觉得没有趣味,也不去寻求趣味,只终日拼命地像蝇蛆一样争私利”,可从“争私利”“像蝇蛆一样”,考虑“争名逐利”或“蝇营狗苟”。争(追)名逐利:追求、争夺名和利。蝇营狗苟:像苍蝇那样到处乱飞,像狗那样摇尾乞怜、苟且偷生。比喻为追求名利,到处钻营。②根据画横线的句子“车如流水马如龙”,很自然地联想到“车水马龙”。车水马龙:车如流水,马如游龙。形容车马来往不断,非常热闹。③根据“匆匆忙忙地急驰而过,无暇一回首流连风景”这句话,可以抓“匆匆忙忙地急驰而过”的意思,填“风驰电掣”,因为前面有“恰如在阿尔卑斯山谷中乘汽车兜风”,从“汽车”这个词语,可以很自然想到这个成语。风驰电掣:形容速度极快,像刮风闪电一样。当然,根据画线句的后面部分“无暇一回首流连风景”,可以想到看风景太快了,可以联想到“走马观花”。走马观花: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也说走马看花。20.本题考查学生对比喻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的分析和理解能力。首先指出这个句子的本体和喻体。画波浪线的句子是个比喻句,准确地说是暗喻。其中:本体是“世界”,喻体是“囚牢”。其次,分析表达效果。就要结合语境分析。此处将“丰富华丽的世界”比作“囚牢”,是因为这一类人“恰如在阿尔卑斯山谷中乘汽车兜风,匆匆忙忙地急驰而过,无暇一回首流连风景”,也就是不懂慢慢欣赏,不懂情趣的美好,不善于发现和品味生活的美好,这样的人生是无情的,是枯燥。作者运用这个比喻可以形象地说明:生活需要欣赏,需要慢的艺术,而不是急功近利,这样人生才会更有诗意。据此分析作答即可。六、(江苏省东台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我们写文章,做演说,只要像洗脸这样负责,就差不多了。拿不出来的东西就不要拿出来。须知这是要去影响别人的思想和行动的啊!一个人偶然一天两天不洗脸,固然也不好,洗后脸上还留着一个两个黑点,固然也不雅观,但倒并没有什么大危险。写文章做演说就不同了,这是专为影响人的,我们的同志反而(

),这就叫做轻重倒置。许多人写文章,做演说,可以不要预先研究,不要预先准备;文章写好之后,也不多看几遍,像洗脸之后再照照镜子一样,就(

)地发表出去。其结果,往往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仿佛像个才子,实则到处害人。这种责任心薄弱的坏习惯,必须改正才好。18.“随随便便”“马马虎虎”是从文中括号内摘出的词语,请根据文段写在下列对应的标号后的横线上,并说明理由。①

②理由: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如改写成“其结果,往往是到处害人”,语意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答案】18.随随便便马马虎虎(1)“随随便便”指不多加斟酌,怎么方便就怎么做。①处语境是强调写文章做演说对人的影响,是突显出思想上重视,不可轻重倒置,故填写“随随便便”。(2)“马马虎虎”是“形容做事不认真,不仔细”的意思。②处之前“不多看几眼”是突显出行为上不仔细,根据语意,故填写“马马虎虎”。19.①手法角度:原文引用“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形象点出了害人的具体原因。②语体角度:原句“仿佛像个才子”似褒实贬(讽),形象生动,和整个文段的文风更和谐。③情感角度:原句更能突显出对缺乏责任心写文章做演说者的反对与抨击。【解析】18.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①由原文“须知这是要去影响别人的思想和行动的啊”可知,这里强调写文章、做演说对人的重要影响。而本处却说我们的同志对这样重要的事情在思想上却不重视,所以强调的是思想上的轻视,可用“随随便便”。“随随便便”,指不多加斟酌,怎么方便就怎么做。②由原文“许多人写文章,做演说,可以不要预先研究,不要预先准备;文章写好之后,也不多看几遍”可知,许多人在写文章、做演说时行为上是不仔细的,可用“马马虎虎”。“马马虎虎”,形容做事不认真,不仔细”的意思。19.本题考查学生对语句表达效果的把握能力。从手法上看,原文“往往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中“下笔千言,离题万里”运用了引用的手法,“离题万里”点出了害人的具体原因。从语体角度看,原句“仿佛像个才子”中“才子”是褒义词,但“仿佛像个”却是贬义词,所以原句似褒实贬,富有讽刺意味,表达形象生动,和整个文段的文风更和谐。从情感角度看,文段说到写文章,做演说是要去影响别人的思想和行动,但是如果随随便便、马马虎虎的话就会到处害人,而原句更能突显出对缺乏责任心写文章做演说者的反对与抨击。七、(江苏省常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大草原广袤无垠,草长得茂盛,但树木却很少。这引发了不少人的好奇,____A____?是因为野草的竞争排斥还是大自然的环境压力限制?首先,降水是植物生长的重要水源之一。①树木需要充足的水分来维持生长发育。②然而,草原一般分布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③年降雨量低于四百多毫米,④无法满足树木对水分的需求。⑤无独有偶,⑥草类植物对水分的需求较低,⑦能适应较少的降水量。⑧而且,草原的干旱气候下常常出现干季和湿季的交替,⑨无法保证长期稳定的水分供应。这样的降水条件适合草类植物生长,但不适合树木生长。其次,高纬度和高海拔造成了温度差异,温度越低,____B____。草原通常出现在纬度、海拔较高的地方,这些地区树木越少、草类植物越多。从低纬度地区一路向高纬度地区行进,也可以看到类似情景,大量树木在消退,而大片的草原开始出现。世界上一些著名高原上几乎都有草原,比如我国的青藏高原、南美洲的巴西高原等,基本上都是草地为主。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19.文中第二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答案】18.A为何草原上树这么少B越不利于树木生长19.③年降雨量低于四百毫米;⑤把“无独有偶”改为“相比之下”;⑧把“草原的干旱气候下”改为“干旱气候下的草原”。【解析】18.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A处,依据前文“大草原广袤无垠,草长得茂盛,树却很少。这引发了不少人的好奇”可知语境强调人们好奇草原上的树为什么很少,因此可填写:为何草原上树这么少。B处,根据后文“草原通常出现在纬度、海拔较高的地方,这些地区树木越少、草类植物越多。从低纬度地区一路向高纬度地区行进,……大量树木在消退,而大片的草原开始出现”可知,此处是说低温度对树木生长非常不利,故补写内容是“越不利于树木生长”。19.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第③句,“低于四百多毫米”错,不合逻辑,应删去“多”;第⑤句,“无独有偶”用错,语境是把“树木对水分的需求”与“草类植物对水分的需求”作对比的,并不是说二者罕见,故应把“无独有偶”改为“相比之下”。无独有偶:虽然罕见,但是不止一个,还有可以配对的,表示两件事或两个人十分相似。第⑧句,“草原的干旱气候下常常出现干季和湿季的交替”错,搭配不当,应把“草原的干旱气候下”改为“干旱气候下的草原”。(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通常都说“孩子在睡觉中长个”,这是有科学依据的。第一,①睡眠有促进少年儿童生长发育的作用。②人的脑垂体前叶所分泌的生长激素,③与人的生长密切关系。④它直接作用于机体的组织细胞,⑤提高机体生长。⑥生长激素尤其能加速软骨的生长,使人长高。⑦根据科学研究表明,⑧生长激素在夜间分泌得多,⑨白天分泌得很少,⑩并且白天的分泌也多是在人打瞌睡的时候进行的。生长激素在入睡初期的深度睡眠时分泌最多,这个时候血液中的生长激素的浓度达到最高值。如果减短睡眠时间,①,身高的增长也就必然受到影响。第二,睡眠有利于骨骼的生长。白天的时候,人的身体基本是保持直立的,尤其是站立的时候,身体的重量几乎全压在下半身上。到了晚上,人平躺在床上,下半身从纵向的重力作用中得到解脱,骨骼也能得到充分的休息,有利于生长。第三,人体合成身体中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素,只有在睡眠和休息的时候才能很好地完成。若父母给孩子吃了很多有营养的食品,②,营养素就不能很好地合成,身体也不能有效地吸收,也起不到促进生长的作用。所以对于少年儿童来说,良好的睡眠,是长得高的一个重要条件。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19.文中第二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答案】18.①生长激素的分泌就会减少②但是睡眠不足19.③与人的生长有密切关系(或:与人的生长密切相关)⑤促进机体生长⑦根据科学研究(或:科学研究表明)【解析】18.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景补写的能力。①结合“生长激素尤其能加速软骨的生长,使人长高”“生长激素在入睡初期的深度睡眠时分泌最多”可知,睡眠与生长激素密切相关,如果减少了睡眠,就会影响到生长激素的分泌;照应上文的“如果”,此处应含有“就”。故答案为“生长激素的分泌就会减少”。②本段第一句话“人体合成身体中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素,只有在睡眠和休息的时候才能很好地完成”,强调睡眠和休息对合成营养素的重要性。而“营养素就不能很好地合成”反推可知是睡眠不足。吃营养食品与“起不到促进生长的作用”存在语义上的转折关系,横线上应该有转折连词,故答案为:但是睡眠不足。19.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语病的能力。③“与人的生长密切关系”成分残缺,缺少谓语动词,应改为“与人的生长有密切关系”或“与人的生长密切相关”;⑤“提高机体生长”搭配不当,应将“提高”改为“促进”;⑦“根据科学研究表明”结构混乱(句式杂糅),应改为“根据科学研究”或“科学研究表明”。(江苏省徐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一段时间以来,“AI(人工智能)换脸”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短视频的二次创作,给社会公众带来了新鲜体验。不少网友感叹,“AI换脸”生成的视频,惟妙惟肖,很有意思。①。群众来信反映,有的地方企业注册需要人脸识别,易被人利用“AI换脸”技术冒名注册,一旦发生这样的情况,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去维权。还有不法分子为了牟利,利用“AI换脸”技术冒充熟人实施诈骗,侵害群众权益。此外,②。近期,浙江杭州萧山区检察院曾对一起利用“AI换脸”技术侵害公民个人信息案向杭州互联网法院提起民事公益诉讼。虞某某从互联网公共空间非法获取众多人脸信息,利用“AI换脸”等深度合成技术非法处理、制作视频后,在社交软件上传播并获利,甚至还提供换脸视频定制服务,使不特定群体成为潜在的被侵害对象。最终,杭州互联网法院认定虞某某侵害公共信息安全,还应承担相应的民事侵权责任。③。“为群众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将人们从真实场景中抽离出来,打破了‘人脸即真实’的传统认知和社会共识,造成视觉效果的失真,生物识别信息的真实性被一定程度消融,存在信息安全和人身权利被侵害。”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网络与信息法研究室副主任、中国法学会网络与信息法学研究会常务副秘书长周辉说。18.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三处语病,请写出修改办法,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不必把修改后的句子写出来)【答案】18.①但也有网友认为其存在不小的安全隐患;②“AI换脸”技术还可能侵害公民的信息安全;③“AI换脸”技术是把双刃剑。19.①在“为群众生活”或“也将人们”前面加“它”或“AI换脸技术”;②“消融”改为“消解”;③在“人身权利被侵害”后面加上“的风险”。【解析】18.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处,前文提到“AI换脸”的好处,后文提到有的地方企业注册需要人脸识别,易被人利用“AI换脸”技术冒名注册,一旦发生这样的情况,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去维权。还有不法分子为了牟利,利用“AI换脸”技术冒充熟人实施诈骗,侵害群众权益,语境是在强调“AI换脸”优点的基础的一个语意上的转折,故填“但也有网友认为其存在不小的安全隐患”;第二处,后文所举例子是浙江杭州的一起利用“AI换脸”技术侵害公民个人信息案,又因为所填之句位于句首,起到总领下文的作用,语境强调“AI换脸”技术对公民信息安全造成的影响,故填“‘AI换脸’技术还可能侵害公民的信息安全”;第三处,后文提到“AI换脸”技术为群众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将人们从真实场景中抽离出来,语境强调其有优点也有不足,故填“‘AI换脸’技术是把双刃剑”。19.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画线句子有三处语病:一是成分残缺,“为群众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将人们从真实场景中抽离出来”缺少主语,故在“为群众生活”或“也将人们”前面加“它”或“AI换脸技术”;二是搭配不当,“生物识别信息的真实性被一定程度消融”主谓搭配不当,故将“消融”改为“消解”;三是成分残缺,“存在信息安全和人身权利被侵害”缺少宾语,故在“人身权利被侵害”后面加上“的风险”。十、(江苏省泰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我们很可以相信,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大旱大水,连年兵乱,可以使一部分农民抛井离乡;即使像抗战这样大事件所引起基层人口的流动,我相信还是①的。当然,我并不是说中国乡村人口是②的。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口在增加,一块地上只要几代的繁殖,人口就到了饱和点;过剩的人口自得宣泄出外,负起锄头去另辟新地。可是老根是不常动的。这些宣泄出外的人,像是从老树上被风吹出去的种子,找到土地的生存了,又形成一个小小的家族殖民地,找不到土地的也就在③的运命下被淘汰了,或是“发迹”了。我在广西靠近瑶山的区域里还看见过这类从老树上吹出来的种子,拼命在垦地。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所说的不流动,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一处住在的集团为单位的。本来,从农业本身来看,许多人群居在一处是无需的。耕种活动里分工的程度很浅,至多在男女间有一些分工,好像女的插秧,男的锄地等。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微不足道

稳定

多种多样B.微乎其微

固定

各式各样C.微不足道

固定

多种多样D.微乎其微

稳定

各式各样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看来,是不流动,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是孤立和隔膜。B.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孤立和隔膜是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的。C.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所说的不流动,孤立和隔膜是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的。D.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借喻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答案】18.B19.D20.画线句运用了借喻的修辞手法,喻体是“从老树上吹出来的种子”,本体指因人口增加而从乡土上宣泄出外的过剩人口,既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迁移人口与乡土的联系,也巧妙表达了人口迁移的变态与世代定居的常态之间的关联。【解析】18.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熟语)的能力。第一处,根据前文语境可知,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自然灾害和战争对其影响很小。所以此处选“微乎其微”。微乎其微:形容非常小或非常少。微不足道:①非常藐小,不值得一提;②意义、价值等小得不值得一提。第二处,根据后文“这是不可能的”,可知“这”代指横线处所填词语,内容与“宣泄出外,负起锄头去另辟新地”相反,所以此处选“固定”。固定:不变动或不移动的。稳定:局势、市场、物价、立场、情绪等的安定。第三处,根据后文“被淘汰了,或是‘发迹’了”,可知宣泄出外的人的命运不同,或是被淘汰,或是“发迹”,所以此处选“各式各样”。各式各样:许多不同的样式或方式。多种多样:具有多种多样的特征或具有各不相同的种类。故选B。19.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原句有两处语病。一是结构混乱,“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所说的不流动”是偏正短语,可以做句子的主语,而“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转移话题,造成句子结构混乱,“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所说的不流动”可改为“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二是“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成分残缺,“就是”作谓语,“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应作状语,所以缺少介词“从”,可改为“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B.本句陈述的对象是“不流动”,选项第二句变成“孤立和隔膜”,错误。故选D。20.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我在广西靠近瑶山的区域里还看见过这类从老树上吹出来的种子,拼命在垦地”中只出现了喻体“从老树上吹出来的种子”,所以是借喻。句中“这类”代指上文中“这些宣泄出外的人”,可知本体是“这些宣泄出外的人”,即离开家乡随处漂泊的农民。把离开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