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河航运北斗差分数据播发与接收技术要求》编制说明_第1页
《内河航运北斗差分数据播发与接收技术要求》编制说明_第2页
《内河航运北斗差分数据播发与接收技术要求》编制说明_第3页
《内河航运北斗差分数据播发与接收技术要求》编制说明_第4页
《内河航运北斗差分数据播发与接收技术要求》编制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交通运输行业标准

内河航运北斗差分数据播发与接收技术

要求

(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标准起草组

2023年8月

一、工作简况

(一)任务来源

根据《交通运输部关于下达2022年交通运输标准化计划(第二批)的通知》(交科技

函〔2022〕645号)安排,制定《内河航运北斗差分数据播发与接收技术要求》,计划编

号为JT2022-59,由交通运输信息通信及导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标委会”)

提出并归口管理。交通运输部长江通信管理局承担主要编制工作。

(二)主要工作过程

1.研究立项阶段

2019年11月,交通运输部长江通信管理局联合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成立项目研究

工作组,就《内河航运北斗差分数据播发与接收技术要求》标准立项申报工作开展前期调

研:

2020年9月,项目研究工作组完成了长江干线北斗卫星地基增强系统工程《AIS北斗

增强信号播发标准及终端技术协议标准研究》,论证并组织了AIS系统播发北斗差分数据

的测试。

2021年3月,项目研究工作组结合长江干线北斗卫星地基增强系统工程取得的实效,

通过对多种北斗差分数据播发与接收模式的试运行,验证了可行性。

2021年4月,项目研究工作组向交通运输部信息通信及导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交

了标准草案,申请年度标准计划项目立项。

2.起草阶段

2022年11月,《交通运输部关于下达2022年交通运输标准化计划(第二批)的通知》

(交科技函[2022]645号)下达,交通运输部长江通信管理局联合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

等单位以项目工作组为基础成立了《内河航运北斗差分数据播发与接收技术要求》标准起

草组,并就标准制修订工作任务进行了分解部署。

2022年12月-2023年1月,标准起草组开展了国内外相关标准、文献资料的收集,

对现行的国家和行业差分数据播发与接收标准进行系统梳理,在此基础上结合长江干线北

斗卫星地基增强系统工程实施,明确了本标准编制的目标任务和技术路线。

1

2023年2月,标准起草组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了标准的编制思路和原则,

确定了标准的框架结构和主要技术内容等。

2023年3月-4月,标准起草组多次组织召开内部研讨会,就标准的作用定位、主要

技术内容等关键问题进行研讨,编制形成了标准征求意见稿及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初稿。

2023年5月-6月,标准起草组与交通运输信息通信及导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

工作人员在北京组织会议,就标准征求意见稿及其编制说明初稿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讨,

并对标准征求意见稿及其编制说明初稿进行修改完善。

2023年7月20日,标准起草组编制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及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并

提请归口标委会审查。

(三)标准起草单位、起草人员及其所作的具体工作

本文件起草单位:交通运输部长江通信管理局、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广州南方卫

星导航仪器有限公司、成都天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江苏省交通运输厅港航事业发展中心。

本文件的主要起草人及任务分工见表1。

表1标准主要起草人及任务分工

序号姓名单位承担的主要工作

负责确定标准编写的总体思路、框架、内

1孙鹏交通运输部长江通信管理局容;组织开展专题论证,推进工作进度;

负责确定标准总体框架及编制说明编写。

协同负责标准结构框架制订、工作方案实

施、技术研讨,主持标准编制的整体工作,

2熊辉交通运输部长江通信管理局组织测试验证,负责标准文本的质量和技

术审核,协调配备起草组人员。负责内容

审核,主要负责标准第4、6章节编写。

负责组织开展标准编制及审核,提供业务

需求和业务开展支撑,协助确定标准内容,

3沈建军交通运输部长江通信管理局

参与测试验证,主要负责标准第4、6章

节编写。

负责标准编制的沟通协调,组织安排研讨

和标准内容编制,确定标准内容,跟踪编

4廖威交通运输部长江通信管理局

制进度,主要参与编制说明、负责标准第

2、3、4、5、6章节编写。

拟定标准编写框架,开展测试验证,主要

5卢红洋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

参与第5章编写

2

表1(续)

序号姓名单位承担的主要工作

拟定标准编写框架,开展测试验证,主要

6于渊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

负责第5章编写

研究移动公网、数传电台播发与接收模式,

7董蕾广州南方卫星导航仪器有限公司负责5,6章节中基于移动通信网系统和基

于数传电台系统相关内容的编制。

研究AIS系统播发与接收模式,负责5,6

8林英成都天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章节中基于AIS相关内容的编制。

协助研究移动公网、数传电台播发与接收

9文述生广州南方卫星导航仪器有限公司模式,参与4,5,6章节中相关内容的编

制。

协助研究移动公网、数传电台播发与接收

10张忠伟广州南方卫星导航仪器有限公司模式,参与4,5,6章节中相关内容的编

制。

协助研究AIS系统播发与接收模式,参与

11何四海成都天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5,6章节中相关内容的编制。

12叶嘉宁江苏省交通运输厅港航事业发展中心参与4,5,6章节中相关内容的编制。

13刘延江苏省交通运输厅港航事业发展中心参与4,5,6章节中相关内容的编制。

协助开展试验验证,参与第5、6章节内容

14向建君交通运输部长江通信管理局

编制。

协助开展试验验证,参与第6章节内容编

15史源源交通运输部长江通信管理局

制。

16李屏交通运输部长江通信管理局参与第6章节内容编制。

二、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标准主要内容的依据

(一)编制原则

1.兼容性原则

本文件制定的差分数据播发流程、差分数据封装和内容要求、不同播发方式的性能,

都兼容现有的技术标准,符合相关技术标准的要求,数据封装和播发都能保证可实现和装

载播发,标准中规定的技术多数厂家都可以实现。

2.协调性原则

本文件引用了相关技术标准的部分内容,提出的概念、准则、性能要求与我国现行的

3

法律、法规、政策及相关标准相协调。

本文件还与相关的无线通信多项标准相协调,目标是规范内河航运北斗卫星导航地基

增强应用系统差分数据的播发,推进差分数据的封装、装载、播发、通信方式等相关领域

的标准化应用。

3.一致性原则

本文件在编制过程中严格遵循与相关标准协调一致的原则,在描述播发系统和采用通

信方式技术要求的同时,引用了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明确播发系统涉及的技术符

合已发布的标准中规定的技术要求,确保本文件编制的一致性。

4.实用性原则

调查和研究行业现状,坚持实用性为主的原则,满足船舶、无人机(船)、GNSS移动

站、车辆、监测站等多类型终端对差分数据的需求,同时标准规定的通信技术结合了实际

内河航运的条状平面现状,采用了已存在的各种通信技术以符合实际需求,标准的制定以

实际应用场景需求为原则。

(二)确定标准主要内容的依据

1.范围

为能够给内河航运北斗差分数据的播发与接收应用系统的设计、研制和管理等一系列

活动提供参考,文件从播发与接收的角度对内河航运北斗差分数据的播发与接收提供了指

导和建议,包括系统总体技术要求、流程、报文类型、格式等。

2.规范性引用

GB/T16611无线数据传输收发信机通用规范

GB/T20068-2017船载自动识别系统(AIS)技术要求

GB/T35552.1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B类设备技术要求第1部分:载波侦听

时分多址(CSTDMA)

GB/T39267北斗卫星导航术语

GB/T39723-2020北斗地基增强系统通信网络系统技术规范

4

GB/T15844移动通信专业调频收发信机通用规范

BD410002A-2022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接收机差分数据格式(一)

JT/T1160.2-2017交通运输卫星导航增强应用系统第2部分:差分数据电文

IEC62320-1海上导航和无线电通信设备和系统自动识别系统(AIS)第1部分:

AIS基站.最低限度和性能要求,试验方法和要求的试验结果(maritimenavigationand

radiocommunicationequipmentandsystemsautomaticidentification

system(AIS)-part1:AISbasestation)

3.术语和定义

GB/T39267、GB/T20068-2017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总体要求

起草组依据不同行业、区域的北斗地基增强系统的服务模式,总结了长江干线北斗地

基增强系统工程不同类型的服务模式,根据GB/T39723—2020的规定,明确了内河航运

北斗差分数据的播发与接收处理基于北斗卫星导航地基增强系统实现,并阐述了北斗差分

数据播发与接收的工作流程。

5.播发要求

(1)播发方式

①通用要求

起草组结合内河航运北斗地基增强系统的应用场景,和现有基础设施,明确了内河航

运北斗地基增强系统的播发系统可采用AIS、移动通信网、数传电台等播发方式,并规定

了每种方式的总体技术要求。

②基于AIS播发

根据AIS网络架构,明确AIS播发必须通过AIS播发台播发;根据AIS的时隙及频段

分配,结合北斗地基增强系统推送的数据类型,对播发BDS差分数据的精度进行了界定,

结合AIS时隙的情况,明确播发频率。

③基于移动通信网系统播发

5

根据JT/T1160.2-2017,结合通用的北斗地基增强系统服务模式,总结并明确了移

动通信网络的技术体制、频段、带宽等通用要求,明确了移动通信网络播发BDS差分数据

播发相关要求。

④基于数传电台系统播发

根据GB/T16611的规定,明确数据传输无线电台方式播发的技术参数及频率范围。

(2)播发流程

①基于AIS播发

AIS是国际通用并作为部分船舶强制配置设备。根据GB/T20068-2017船载自动识

别系统(AIS)技术要求,参考GPS差分数据播发的要求和模式,结合BD410002A-2022

的要求,提出基于AIS播发的组成和流程。

②基于移动通信网系统播发

根据已有的技术体制,明确了内河航运北斗差分数据播发主要有米级、分米级、厘米

级的精度服务。针对米级、分米级精度服务的伪距差分数据使用要求,厘米级精度服务的

载波相位差分数据的使用要求,明确了系统用户名注册申请的流程、采用终端与移动播发

平台双向互通的数据类型、格式、交互方式等要求,。

③基于数传电台系统播发

依据市面数传电台系统播发主要用于作为移动通信网系统播发手段的补充使用要求,

以及实际的使用过程中的效果,进一步明确了数传电台使用的场景和方式,提出了数传电

台系统播发的流程,明确了过程中的数据类型、格式、打包、解析要求。

(3)差分数据播发服务的数据格式

①电文种类及电文类型

依据JT/T1160.2-2017、BD410002A的规定,明确了米级、分米级、厘米级不同的

差分数据服务精度对应的电文类型(帧ID),并进行了说明及要求。

②通用电文格式

依据内河使用场景,根据JT/T1160.2-2017的规定,分别明确了米级、亚米级、厘

6

米级差分数据播发的电文内容及格式要求。

③基于AIS播发的电文内容及格式

根据AIS播发BDS差分数据的17号报文的要求,分阶段的报文格式、参数、字节数

等,并进行了说明和要求。

④基于移动通信网系统播发的电文内容及格式

明确了移动通信网系统播发的电文内容及格式应符合通用电文格式要求。

⑤基于数传电台系统播发的电文内容及格式

明确了数传电台系统播发的电文内容及格式应符合通用电文格式要求。

6.接收要求

(1)接收流程

①基于AIS的接收流程

根据AIS的要求和架构,根据GB/T20068-2017船载自动识别系统(AIS)技术要

求,提出了AIS差分数据接收的系统组成及接收流程。

②基于移动通信网系统的接收流程

根据BD410002A的要求,结合市面上的高精度测量终端的实际使用和移动通信网系

统的播发流程,进一步明确、细化了接收流程。

③基于数传电台系统的接收流程

根据BD410002A的要求,结合市面上的采用数传电台服务的模式和数传电台系统的

播发流程,进一步明确、细化了接收流程。

(2)接收终端

①基于AIS

根据GB/T35552.1的要求,结合相关政策要求,明确了内河船舶应采用的AIS终端

类型,并对终端接收、解析差分数据的要求进行了规定,提出了静态数据报告中“电子定

位装置类型”新增BDS、BDS/GPS的两个字段。

7

②基于移动通信网系统

依据BD420020-2019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基线处理及网平差软件要求

与测试方法的要求,结合市场上的高精度终端的实际使用和解算场景,明确了终端预处理

数据文件格式、长度、间隔、截止高度角等要求;提出了终端数据处理的模型及参数、基

线解算、整体平差的要求;对终端的组成、设置、显示提出了对应的要求。

③基于数传电台系统

依据GB/T16611要求,结合市场上的无线电台的实际使用场景,对数传电台终端的

电性能、时延进行了明确要求;明确了传输电台终端的使用场景和方式。

三、主要试验的分析综述报告、技术经济论证或预期效果

(一)主要试验的分析综述报告

为验证技术要求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交通运输部长江通信管理局联合中国交通通信信

息中心于2016年在武汉港区海事处搭建了基于AIS的北斗差分数据播放系统,利用41

号报文,实现了AIS系统播发北斗差分数据,并于2016年8月通过了国家卫星定位系统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测试,结论认为该系统功能和性能测试结果均满足相关技术指标要

求。

2018年,交通运输部长江通信管理局再次联合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在南京搭建

了验证测试系统,分别对北斗差分数据播发(AIS播发和公网播发)和接收处理(AIS船

台和高精度定位终端)进行功能验证;北斗差分数据播发对现有AIS系统和AIS船台影响

评估;北斗差分定位性能评估(定位精度和可用性)。测试结论为:AIS基站可正常播发北

斗差分数据,差分船台可正常接收差分数据并实现北斗差分定位;通过公网可正常播发北

斗差分数据,移动站可正常接收差分数据并实现北斗差分RTK定位;打开或关闭AIS播发

站对现有AIS系统无影响,现有AIS基站可正常播发基站信息,船台可正常接收现有AIS

基站信息;配置AIS播发站只播发北斗差分数据后,不影响无差分数据解析功能的船台使

用;针对不同场景的需求,定位精度均符合相关要求。

近年来,交通运输部长江通信管理局在长江干线西起云南水富东至长江口的长江干线

航道实现了北斗差分信号的全覆盖,在长江上永川至上海段实现了AIS系统播发北斗差分

8

数据,已有17000余艘船舶安装了新的北斗智能船载终端,实现了公务船、客船、客渡船

的全覆盖,提高了船舶定位精度;同时,在长江航道测量、航道疏浚工程中得到全面应用。

现已逐步在京杭大运河、湘江、赣江、芜申运河、裕溪河、西江等部分内河水域进行了推

广,为北斗应用全覆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技术经济论证或预期效果

北斗导航产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本项目的研究将促进北斗差分信息播发服务的

标准化和常态化,有助于推广北斗技术在内河航运领域的应用,走出一条从试验性研究、

标准规范制定到示范性应用、市场化推广的道路。本文件的制定是《推进北斗卫星导航系

统在长江航运应用全覆盖实施方案》重要支撑,有利于规范内河航运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建

设及终端的规范化。

一是有助于北斗船载智能终端的推广和普及,提高船舶用户的导航定位精度,推动内

河航运业务的健康高效发展;

二是带动国产AIS产品厂商的发展,进一步完善相关产品的产业链,促进我国北斗导

航产业的规模化发展;

三是有助于推动内河航运北斗地基增强系统的建设和完善,推动AIS相关标准规范的

统一和兼容,为多式联运的发展奠定技术基础,长远有助于提升航运业的整体经济效益;

四是根据标准应用情况,适时修订内河船检规范,将该标准列入相关船载终端技术要

求,推动北斗在内河船舶的应用;

五是根据标准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