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复习第六单元试题及答案_第1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复习第六单元试题及答案_第2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复习第六单元试题及答案_第3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复习第六单元试题及答案_第4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复习第六单元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复习第六单元试题一、单选题1.对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比较,完全正确的是A.危害:CO2会导致酸雨;CO会引起中毒B.性质:CO2、CO都有可燃性C.用途:CO2可用于灭火;CO可用于人工降雨D.组成:CO2、CO均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2.如图是CO与CuO反应的实验装置,下列关于该实验说法正确的是①玻璃管中黑色固体变成了红色②CO被还原为CO2③玻璃管中发生的反应为置换反应④既有效地防止了CO对空气的污染,又充分利用了能源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3.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活性炭有吸附性,可用于净水 B.石墨有导电性,可用于生产铅笔芯C.一氧化碳有可燃性,可用来炼铁 D.碳酸钙难溶于水,可用作补钙剂4.对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CO2与CO的比较中错误的是A.CO2可用于灭火,CO可用作燃料B.CO2能溶于水,CO难溶于水C.CO2可用于光合作用,CO可用于人工降雨D.CO2会造成温室效应,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5.水是重要的资源,城市里的生活用水是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过的。下列水处理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自然沉降 B.过滤 C.活性炭吸附 D.杀菌消毒6.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O2,可选用装置②④组合B.用装置①制取CO2,分液漏斗中应装稀硫酸C.用装置③收集CO2,气体应从管口c通入D.要做铁丝燃烧实验,用④收集O2时建议留部分水7.金刚石和石墨是常见的碳单质,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构成金刚石和石墨的原子大小不同B.金刚石和石墨中原子排列方式相同C.1g金刚石和1g石墨所含原子数相同D.金刚石和石墨在氧气中都不能燃烧8.下列物质中,硬度最大的是A.C60 B.活性炭 C.石墨 D.金刚石9.科学家们将二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甲醇(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和水,实现这一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发生改变B.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的个数都不变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4H2=CH4O+H2OD.该反应可以作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研究方向10.为探究二氧化碳能否和水反应,用四朵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完成下图四个实验。实验I、Ⅳ中小花变红,实验Ⅱ、Ⅲ中小花不变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Ⅰ、Ⅱ说明醋酸可以使小花变红B.实验Ⅲ说明二氧化碳不能使小花变红C.实验Ⅱ、Ⅲ、Ⅳ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D.上述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和醋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11.下列关于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金刚石、石墨和C60的性质相似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物一定是二氧化碳C.CO2灭火既利用了CO2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其化学性质D.在煤炉上放一壶水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12.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氧气用于气焊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铜用于制导线 D.活性炭用于除冰箱异味13.“碳达峰、碳中和”是近期频繁出现的热词。关于碳循环和氧循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变化B.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含量的相对稳定C.绿色植物的生长过程,既涉及碳循环,又涉及氧循环D.碳循环和氧循环分别是指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循环14.归纳与比较是化学学习的主要方法。关于CO2与CO的知识总结错误的是A.构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B.性质:通常情况下,CO2不支持燃烧;CO支持燃烧C.用途:固体CO2可用于人工降雨;CO可作燃料D.危害:CO2无毒: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15.如图所示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部分操作,其中错误的是()A.检查气密性B.加入石灰石C.加入稀盐酸D.收集二氧化碳16.我市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引领城市绿色低碳发展。下列做法利于实现此目标的是()A.石油炼制 B.太阳能发电 C.燃煤脱硫 D.酒精作燃料17.填涂答题卡需要用2B铅笔,铅笔芯中含有石墨。下列属于石墨化学性质的是A.金属光泽 B.质软 C.导电性 D.可燃性18.制取、收集CO2并验证相关性质,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检查气密性B.加入石灰石C.收集CO2D.验证CO2不支持燃烧19.石墨烯是一种非常优良的纳米材料,由碳元素组成,化学性质和石墨相似,还具有超强导电、导热的性能。关于石墨烯的认识错误的是A.可作散热材料 B.是一种新型化合物C.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D.可作新型电池的电极20.碳单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错误的是A.石墨导电性好可作电池电极 B.活性炭吸附性强可作冰箱除味剂C.金刚石硬度大可制作铅笔芯 D.炭黑常温化学性质稳定可制墨汁21.按如图进行实验,下列分析或结论正确的是A.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说明反应开始B.实验结束应立即倒出粉末C.木炭能使氧化铜还原为铜D.固体减少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二氧化碳质量22.“碳家族”的成员很多,用途很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石墨不具有导电性 B.C60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D.金刚石和石墨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23.关于金刚石和石墨的说法正确的是A.都有可燃性 B.都是无色固体 C.硬度都很大 D.都能导电24.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利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装置图。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时可观察到玻璃管中红棕色粉末逐渐变黑B.反应后玻璃管中固体物质的质量较反应前增加C.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D.为了防止污染空气,该实验应增加尾气处理装置25.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A.氢气 B.煤炭 C.汽油 D.一氧化碳26.下列对一氧化碳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常温下为无色、无味的气体B.极难溶于水C.相同状况下,密度比空气略小D.具有可燃性27.天然气是家庭日常生活的常用燃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天然气是一种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B.天然气燃烧能放出热量C.天然气完全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炭黑颗粒D.发现家中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开窗通风28.如图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简图(X为H2CO3,Y为C6H12O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一中X溶液显酸性,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B.图二转化1实现了无机化合物到有机化合物的转化C.图一、图二对比说明,反应物相同,反应条件不同,产物不同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含量的相对稳定29.一定条件下物质间可以转化。结合如下转化过程和初中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CO-→CO2→H2CO3→CaCO3→CaOA.CO是有毒气体 B.CO2不是空气污染物C.H2CO3受热易分解 D.CaCO3可直接转化为Ca(OH)230.下列与碳和碳的氧化物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煤炉上放一盆水可防止CO中毒B.CO2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说明CO2显酸性C.CO和CO2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分子构成不同D.用墨绘制的古画经久不变色,说明碳不与任何物质反应3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部分操作如图所示,其中错误的是A.检查气密性B.仪器连接C.加入药品D.收集气体32.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模拟工业炼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时应先点燃酒精灯后通COB.充分加热,a处固体由黑色变为红色C.b处可用澄清石灰水检验生成的CO2D.可用NaOH溶液吸收尾气中的CO33.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CO2能否与H2O反应。滴加盐酸,待试管乙中液体变红后,将其加热至沸腾,红色不褪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中逸出的气体只含CO2B.乙中液体变红,证明CO2能与水反应C.加热后红色不褪去,说明碳酸受热不分解D.欲达到实验目的,可将盐酸改为稀硫酸34.下列图示分别为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干燥、收集、验满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A.制取B.干燥C.收集D.验满35.关于二氧化碳的用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灭火 B.生产汽水 C.气体肥料 D.供给呼吸36.下列有关碳及其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CO2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因此大气中CO2的含量越少越好B.碳的单质有多种,用途各不相同,是因为它们的物理性质各不相同C.CO具有可燃性,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火焰D.焦炭在工业上用于冶炼金属,在反应中表现出氧化性二、填空题37.现有五种元素:请选择适当元素写出符合要求的化学式一个:(1)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________;(2)可以作燃料的气体单质是________;(3)充入食品包装袋以防腐的是________;(4)导致酸雨的物质是________。38.2018年5月31日世界无烟日的主题是“烟草与心脏病”。香烟的烟气中含有几百种有毒物质,其中毒害作用最大的有CO、尼古丁、焦油等。最新研究表明,烟民戒烟越早,患心脏病的几率越小。(1)香烟的烟气所含有毒物质中,最易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是(填化学式)_____。(2)已知尼古丁燃烧的生成物中有CO2和H2O,则可推知尼古丁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填元素符号)_____。(3)与CO所含元素完全相同的某种气体,大量排放到空气中时会加剧“温室效应”,这种气体是_____39.碳和碳的氧化物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请依据图回答问题:(1)图1是碳原子结构示意图,其原子核内质子数为_____,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_____周期。(2)碳元素组成的不同碳单质有广泛的用途。图2中用到的碳单质是_____,图3中用到的碳单质是_____,图4中用到的碳单质是_____;不同碳单质物理性质存在明显差异的原因是_____。(3)CO和CO2是碳的两种氧化物。CO可作燃料,其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CO2可制作饮料,其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40.水是生命之源,我们应该了解水、爱护水。(1)从江河等水源取出的水经静置、沉淀、_____等操作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然后加入活性炭,利用活性炭的_____性,除去异味;(2)可用_____鉴别生活用水是硬水还是软水,生活中常用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41.合理运用燃烧与灭火的化学原理,对保障生命财产安全非常重要。(1)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以采用的灭火方法是_____________。(2)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可用水浇灭,其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其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2.回答有关燃料的问题:(1)三大矿物燃料包括:煤、石油和___;(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3)燃烧发电时,将煤块粉碎成煤粉,目的是___________,使燃料充分燃烧;化石燃料燃烧都会产生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科学家致力于研究将过多的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和甲烷。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三、流程题43.煤是重要的化石燃料之一,下图是煤的精炼和综合利用的流程图。(1)煤属于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2)粉碎石灰石的目的是______,写出煅烧石灰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属于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X(甲醇),请推测X(甲醇)的化学式______,大气中CO2含量不断上升,会导致______。我国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努力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请提出一条实现“碳中和”的措施是______。(4)为了防止矿井发生瓦斯爆炸事故,下列做法不可行的是______(填序号)。A.进矿井前先做灯火实验B.矿井内要加强通风C.安装瓦斯探头传感器监测瓦斯浓度44.21世纪被称为“超碳时代”,碳材料在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和节能环保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传统方法制备碳材料时通常在惰性气体氛围(如稀有气体)中进行。近日,我国科研团队以树叶为原料在空气中制备出了碳材料,其流程如下图所示(NaCl不参加化学反应)。该方法制备的碳材料更均匀,具有更好的电化学性能。分析流程,回答问题:(1)树叶进入粉碎机之前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2)进入空气加热炉的反应物需要在外层包裹KBr外壳,以防止空气与反应物接触,由此说明KBr具有的性质是______(写一条),若KBr外壳被破坏,则空气加热炉中可能发生的反应是______(填化学方程式)。(3)此生产过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NaCl和______。(4)生产碳材料的上述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优点是______(写一条)。四、实验题45.结合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图中仪器①的名称:_____。(2)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较纯净的氧气时,应选择制取并收集的装置为_____(填字母)。(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应选择制取并收集的装置为_____(填字母)。(4)实验室通常用装置F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应从F的_____端通入(填“a”或“b”)气体,写出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46.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学习了气体的制取和收集后,对相关知识进行总结,请你一起参与,并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仪器①名称:______。(2)用A装置制取O2,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原因是______。(3)装置B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若用F装置收集CO2,并测量生成的CO2气体的体积,则在水面上加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______。(4)实验室可在室温下用氨水和生石灰制取氨气。氨气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无色气体,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制取氨气应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______(填字母编号)。47.认识二氧化碳的性质(1)根据实验一中的现象可以得出CO2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2)实验二中干燥的紫色石蕊纸花______(填“变”或“不变”)红。要证明CO2能与水反应,还需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五、综合应用题48.碳和碳的化合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请回答:(1)金刚石和石墨是两种常见的碳单质,其物理性质相差很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2)下列是有关C、CO、CO2三种物质的说法:①三种物质都含有碳元素,都可以燃烧②CO、CO2都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③CO2可用于光合作用,CO可用于人工降雨④CO2能产生温室效应,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⑤CO2可用来灭火,CO可用作燃料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③⑤(3)以下是常用的实验装置图:①装置B或装置C都可用来制二氧化碳,其中装置C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②CO2通入E装置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若用D装置收集H2,则H2应从_________(填“a”或“b”)端通入。④写出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实验室常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取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12.5g和足量稀盐酸完全反应(石灰石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求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_________六、科学探究题49.同学们对“二氧化碳溶于水是否与水反应”进行实验探究,请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探究目的)二氧化碳溶于水是否与水反应(1)(探究思路)判断物质间是否发生化学反应的根本依据是_____________,观察到的可以作为判断依据的宏观实验现象有________。

(2)CO2溶于水无明显现象,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观察的方法判断是否发生反应;(3)“实验”的方法探究物质间是否反应的实验设计依据是:生成物和反应物的性质差异。(提出猜想)猜想一:二氧化碳溶于水不与水反应;猜想二:________。(4)(实验设计)用四朵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设计如下实验:

序号实验设计①向第一朵纸花喷稀醋酸②?③将第三朵纸花直接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④将第四朵纸花喷水后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

“实验设计①”中的稀醋酸还可用________(填物质名称)代替;(5)“实验设计②”的具体内容是________。

(6)“实验设计③”的目的是________。

(进行实验)观察记录实验现象,进行实验探究。(实验结论)猜想二成立,支持猜想二成立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7)(反思交流)实验探究“无明显实验现象时是否发生化学反应”的核心思路有____(填字母序号)

a.设计对比实验

b.控制实验条件

c.获取事实证据

d.逻辑推理判断50.某同学在学习木炭和氧化铜反应的知识后,产生了疑问: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的气体有哪些?同学们带着疑问进行了下列探究:[提出猜想]猜想一:只有CO2;猜想二:只有CO;猜想三:_____。[查阅资料]没有磷钼酸溶液的氯化钯试纸遇二氧化碳无变化,但遇到微量一氧化碳会立即变成蓝色。[实验步骤]连接好实验装置,并进行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夹持仪器已省):步骤一:实验前先通一段时间N2;步骤二:点燃酒精喷灯加热。玻璃管中的现象是_____。[实验结论](1)若观察到氯化钯试纸不变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猜想一成立,请写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_____。(2)若观察到氯化钯试纸变蓝,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则猜想_____成立。(3)若观察到氯化钯试纸_____,澄清石灰水_____,则猜想三成立。[实验反思](1)该实验开始前通一会儿N2的目的是:_____。(2)有同学认为该装置需要添加尾气处理装置,你认为是否需要?请说明理由。_____。七、计算题51.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为了测定鸡蛋壳中钙的质量分数,小华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将鸡蛋壳洗净、干燥并捣碎后,称取10g放在烧杯里,然后往烧杯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加入稀盐酸的量与生成气体的量的关系如图所示。试求该鸡蛋壳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假设鸡蛋壳中其他物质不与稀盐酸反应)参考答案1.D【详解】A、二氧化碳不会导致酸雨,二氧化硫会导致酸雨,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B、二氧化碳不具有可燃性,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C、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二氧化碳制成干冰后可用于人工降雨,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D、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均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两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含有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说法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2.B【分析】根据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判断。【详解】①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会观察到玻璃管中黑色固体变成了红色,故选项说法正确。②一氧化碳夺取了氧化铜的氧,CO被氧化为CO2,故选项说法错误。③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反应物均为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④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利用一氧化碳燃烧的热量给玻璃管加热,既有效地防止了CO对空气的污染,又充分利用了能源,故选项说法正确。说法正确的有①④;故选B【点睛】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置换反应的特征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3.A【详解】A、活性炭结构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符合题意;B、石墨质软,容易留下痕迹,故可用于生产铅笔芯,不符合题意;C、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用来炼铁,不符合题意;D、碳酸钙含钙元素,且能与胃液中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故可作补钙剂,不符合题意。故选A。4.C【详解】A、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可用于灭火,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不符合题意;B、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一氧化碳难溶于水,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干冰是固体二氧化碳,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不是一氧化碳,符合题意;D、二氧化碳会造成温室效应,一氧化碳有毒,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再与氧气结合,造成生物体缺氧,不符合题意。故选C。5.D【详解】A、自然沉降除去的是不溶性的杂质,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B、过滤除去的是不溶性的杂质,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C、活性炭吸附除去的是不溶性的色素和异味,是将色素和异味分子吸附起来,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D、杀菌消毒是将微生物灭活,使其失去生物活性,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故选D。6.D【详解】A、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属于固液不加热反应,发生装置应选①,氧气不易溶于水,收集装置可选④,不符合题意;B、大理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二氧化碳和水,硫酸钙微溶于水,会覆盖在水的表面,阻碍反应的进一步进行,故分液漏斗中应装稀盐酸,不能装稀硫酸,不符合题意;C、用装置③收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气体应从b端进入,不符合题意;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故用④收集O2时建议留部分水,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符合题意。故选D。7.C【分析】金刚石、石墨是由同种碳原子构成的不同种单质。【详解】A、构成金刚石、石墨的原子大小相同,故说法错误;B、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有较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排列结构不同,故说法错误;C、金刚石、石墨是由同种碳原子构成的,所以1g金刚石和1g石墨所含原子数相同,故说法正确;D、金刚石、石墨是由碳元素组成的,都能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故说法错误。故选C。8.D【详解】A、C60是人造物质,有弹性,硬度不大,不符合题意;B、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硬度也不大,不符合题意;C、石墨很软,是最软的矿物之一,不符合题意;D、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符合题意;故选D。9.D【分析】根据微观示意图,反应的方程式是:。【详解】A、根据方程式,反应物中有氢气,是单质,氢元素是游离态,反应后甲醇和水中含有氢元素,则氢元素变成了的化合态,则元素的化合价一定改变;不正确。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不变;根据方程式该反应中反应前的分子数目是4,反应后的分子数目是2,改变了;不正确。C、根据分析,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生成甲醇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不正确。D、该反应将二氧化碳和氢气转化成了甲醇和水,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正确。故选D。10.D【分析】Ⅰ可得出稀醋酸能是紫色石蕊小花变红,Ⅱ、Ⅲ可得出水、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小花变红,由Ⅳ可得水和二氧化碳共同作用使紫色小花变红,说明它们反应后生成了酸性物质。【详解】A、由实验的现象可知,实验Ⅰ、Ⅱ说明醋酸可以使小花变红,故A正确;B、实验Ⅲ说明二氧化碳不能使小花变红,故B正确;C、实验Ⅱ、Ⅲ、Ⅳ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故C正确;D、实验说明碳酸和醋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和醋酸不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故D不正确。故选D。【点睛】二氧化碳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但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的不是二氧化碳,也不是水,是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的碳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11.C【详解】A、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化学性质相似,由于碳原子排列顺序不同,它们的物理性质不相同,说法错误;B、木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物是二氧化碳,不充分燃烧生成物是一氧化碳,说法错误;C、CO2灭火是利用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物理性质),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化学性质)的性质,既利用了CO2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其化学性质,说法正确;D、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在煤炉上放一壶水不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说法错误。故选:C。12.A【详解】A、氧气用于气焊,是因为氧气具有助燃性,助燃性属于化学性质;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因为干冰升华吸热,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利用的是其物理性质;C、铜用于制导线,是因为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D、活性炭用于除冰箱异味,是因为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吸附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A。13.D【详解】A、碳循环、氧循环主要表现在绿色植物从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在水的参与下经光合作用转化为葡萄糖并释放出氧气,有机体再利用葡萄糖合成其他有机化合物。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变化,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碳循环、氧循环主要表现在绿色植物从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在水的参与下经光合作用转化为葡萄糖并释放出氧气,有机体再利用葡萄糖合成其他有机化合物。有利于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含量的相对稳定,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绿色植物既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又可以进行呼吸作用,吸收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既涉及碳循环,又涉及氧循环,不符合题意;D、碳循环和氧循环分别是指碳元素和氧元素的循环,符合题意。故选D。14.B【详解】A、构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中有2个氧原子,一个一氧化碳分子中有1个氧原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不符合题意;B、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不能支持燃烧,符合题意;C、固体二氧化碳俗称“干冰”,干冰升华吸热,能使周围温度降低,可用于人工降雨,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可作燃料,不符合题意;D、二氧化碳无毒,一氧化碳有毒,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再与氧气结合,造成生物体缺氧,不符合题意。故选B。15.B【详解】A、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为连接仪器,将导管浸入水中,用手握住试管,若气密性良好,则烧杯中的导管口会有气泡冒出,图示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B、取用块状固体药品应将试管横放,将药品放入试管,之后将试管缓慢竖立起来,如图操作块状药品会打破试管底部,图示操作错误,符合题意;C、取用液体药品应将瓶塞倒放于桌面,试管倾斜,试剂瓶标签朝向手心,倾倒时试剂瓶口紧挨试管,图示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D、由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则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收集时导管应伸入到集气瓶底,图示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16.B【分析】低碳是较低的二氧化碳排放;【详解】A、石油炼制,石油是含碳的有机物,石油产品应用会产生二氧化碳,A不符合题意;B、太阳能发电,不会产生二氧化碳,B符合题意;C、燃煤脱硫,煤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C不符合题意;D、酒精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D不符合题意。故选B。17.D【分析】通过化学变化才能体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详解】A、金属光泽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体现,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B、质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体现,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C、导电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体现,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D、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体现,属于物理性质,符合题意。故选D。18.B【详解】A、检查装置气密性:将导管置于水中,用手紧握试管,观察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不符合题意;B、把密度较大的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玻璃容器时,应该先把容器横放,把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容器口后,再把容器慢慢地竖起来,使药品或金属颗粒滑到容器底部,以免打破容器。图中操作错误,符合题意;C、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用万用瓶收集二氧化碳,应“长进短出”,不符合题意;D、将二氧化碳倾倒入烧杯中,蜡烛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不符合题意。故选B。19.B【分析】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详解】A、石墨烯具有超强导热的性能,则可作散热材料

,故A正确;B、石墨烯化学性质和石墨相似,属于单质,故B不正确;C、常温下石墨烯不和其他物质反应,则化学性质稳定,故C正确;D、石墨烯超强导电性能,则可作新型电池的电极,故D正确。故选B。20.C【详解】A、石墨导电性好可作电池电极,故选项正确;B、活性炭吸附性强可作冰箱除味剂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故选项正确;C、石墨在刻划时容易留下痕迹,可以制作铅笔芯,故选项错误;D、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稳定,可制墨汁,故选项正确。故选:C。21.C【详解】A、试管中有空气,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的是受热膨胀的空气,不能说明反应开始,不符合题意;B、实验结束应立即倒出粉末,此时产物铜的温度较高,容易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又产生黑色的氧化铜,所以要等固体冷却后才能倒出,不符合题意;C、木炭具有还原性,能夺取氧化铜中的氧元素,使氧化铜失去氧,变成单质铜,符合题意;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固体减少的质量等于氧化铜中失去的氧元素的质量和参加反应的碳元素的质量的总和,反应中可能生成一氧化碳,所以固体减少的质量不一定等于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不符合题意。故选C。22.C【详解】A、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不符合题意;B、C60由C60分子构成,不符合题意;C、活性炭结构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符合题意;D、金刚石和石墨均是碳原子构成,但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不符合题意。故选C。23.A【详解】A、金刚石和石墨是碳的单质,都具有可燃性,A项正确;B、石墨是黑色固体,B项错误;C、金刚石是自然界最硬的物质,但石墨很软,C项错误;D、金刚石不能导电,石墨能导电,D项错误。故选A。24.B【详解】A、一氧化碳还原红棕色氧化铁生成黑色铁和二氧化碳,实验时可观察到玻璃管中红棕色粉末逐渐变黑,正确。B、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固体由氧化铁失去氧元素被还原为铁,反应后玻璃管中固体物质的质量较反应前减少,故B错。C、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变浑浊,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正确。D、一氧化碳有毒,为了防止污染空气,该实验应增加尾气处理装置,正确。故选:B。25.A【详解】A、氢气燃烧产物只有水,比较环保,是最理想的能源,符合题意;B、煤中含硫元素,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硫,会导致酸雨的发生,不符合题意;C、汽油燃烧会产生氮氧化物,导致酸雨的发生,不符合题意;D、一氧化碳本身有毒,且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含量过多会导致温室效应,不符合题意。故选A。26.D【分析】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包含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等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毒性、酸性、碱性、还原性、氧化性等。【详解】A、无色气体属于物质的颜色、状态,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B、极难溶于水,溶解性是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C、密度是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D、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是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符合题意。故选D。27.C【详解】A、天然气是一种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故选项说法正确;B、天然气燃烧能放出大量的热,故选项说法正确;C、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完全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会产生大量炭黑颗粒,故选项说法错误;D、发现家中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开窗通风,不能打开排气扇,以免产生的电火花将煤气引燃,甚至发生爆炸,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28.A【详解】A、图一中X溶液,即碳酸溶液显酸性,但是不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符合题意;B、图二转化1为二氧化碳和水在光照和叶绿体的作用下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二氧化碳和水属于无机物,葡萄糖含碳元素,属于有机物,实现了无机化合物到有机化合物的转化,不符合题意;C、图一中二氧化碳和水在常温下反应生成碳酸,图二中二氧化碳和水在光照和叶绿体的作用下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故图一、图二对比说明,反应物相同,反应条件不同,产物不同,不符合题意;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含量的相对稳定,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29.D【详解】A、一氧化碳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再与氧气结合,造成生物体缺氧,故一氧化碳有毒,不符合题意;B、二氧化碳是空气的组成成分之一,不属于空气污染物,不符合题意;C、碳酸受热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符合题意;D、碳酸钙不能直接转化为氢氧化钙,碳酸钙可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符合题意。故选D。30.C【详解】A、一氧化碳难溶于水,煤炉上放一盆水不可防止CO中毒,不符合题意;B、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是因为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不是因为二氧化碳显酸性,不符合题意;C、一氧化碳由一氧化碳分子构成,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分子构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符合题意;D、用墨绘制的古画经久不变色,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碳可与许多物质反应,碳在点燃的条件下可与氧气反应,在高温的条件下可与氧化铜、二氧化碳反应,不符合题意。故选C。31.C【详解】A、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握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连接玻璃管与胶皮管,先把玻璃管口用水润湿,然后稍用力即可把玻璃管插入胶皮管,故图示操作正确;C、把密度较大的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玻璃容器时,应该先把容器横放,把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容器口后,再把容器慢慢地竖起来,使药品或金属颗粒滑到容器底部,以免打破容器,故图中操作错误;D、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气体先在集气瓶底部聚集,收集二氧化碳时气体应从长导管进入,空气从短导管排出,故图示操作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32.C【详解】A、由于CO是可燃性气体,实验时要先通CO排出管内空气,再点燃酒精灯,故错误;B、a处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可观察到固体有红色变为黑色,故错误;C、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检验二氧化碳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故正确;D、一氧化碳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不能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CO,故错误。故选C33.D【详解】A.由于盐酸的浓度较大,所以甲中逸出的气体含HCl和CO2,故错误;B.乙中液体变红,可能是挥发出的HCl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无法证明CO2能与水反应,故错误;C.加热后红色不褪去,不能说明碳酸受热不分解,因为溶液变红是盐酸在起作用,而盐酸不分解,故错误;D.欲达到实验目的,可将盐酸改为稀硫酸,因为稀硫酸没有挥发性,故正确。故选D。34.C【详解】A、长颈漏斗应伸入液面以下,形成液封防止气体逸出,A错误。B、气体的干燥,气体应长进短出,B错误。C、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正确。D、二氧化碳验满,取燃着的木条放置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收集满,D错误。故选:C。35.D【详解】A、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可用于灭火,说法正确;B、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可用于生产汽水,说法正确;C、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可用于气体肥料,说法正确;D、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说法错误;答案:D。36.B【详解】A.CO2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也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大气中CO2维持了碳的稳定,所以二氧化碳的含量合适最好,选项错误。B.碳的单质有多种,用途各不相同,是因为它们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对应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各不相同,正确。C.CO具有可燃性,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选项错误。D.焦炭在工业上用于冶炼金属,在反应中表现出还原性,选项错误。故选:B。37.

(或)【详解】(1)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化学式为。(2)氢气可以燃烧,可以作燃料的气体单质是氢气,化学式为。(3)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充入食品包装袋以防腐的是氮气,化学式为。(4)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硝酸,故导致酸雨的物质是二氧化硫或二氧化氮,化学式为(或)。38.

CO。

C、H。

CO2【详解】(1)烟草在燃烧过程中,产生了许多有害物质,如尼古丁、烟焦油、一氧化碳等,其中一氧化碳有毒,它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导致体内组织器官严重缺氧而中毒死亡;故填CO;(2)尼古丁燃烧产物水和二氧化碳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由于空气中的氧气参加了反应,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会改变,故可推断石蜡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故填C、H;(3)二氧化碳所含元素与CO所含元素完全相同,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之一,故填CO2。39.

6

金刚石

石墨

活性炭

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2CO+O22CO2

CO2+H2O=H2CO3【详解】(1)碳是6号元素,其原子核内质子数为6;周期数=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二周期。(2)图2中用到的碳单质是金刚石,金刚石硬度大,可用来切割玻璃;图3中用到的碳单质是石墨,石墨呈深灰色、质软,可用来制作铅笔芯;图4中用到的碳单质是活性炭,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来除异味;不同碳单质物理性质存在明显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3)CO可作燃料,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其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2CO+O22CO2。CO2可制作饮料,二氧化碳与水生成碳酸,其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2+H2O=H2CO3。40.

过滤

吸附

肥皂水

煮沸【分析】水的净化过程:原水→加明矾→沉淀→过滤→加氯气→配水。【详解】(1)从江河等水源取出的水经静置、沉淀、过滤等操作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然后加入活性炭,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除去异味。(2)可用肥皂水鉴别生活用水是硬水还是软水,产生泡沫较多的为软水,泡沫较少的为硬水,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41.

用锅盖盖灭

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清除可燃物【详解】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充分接触发生的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燃烧需要同时具备的三个条件:物质有可燃性、温度达可燃物的着火点、与氧气充分接触;灭火时只需要破坏一个条件即可。(1)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以采用的灭火方法是用锅盖盖灭,原理是隔绝氧气;(2)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可用水浇灭,其灭火原理是水蒸发吸热,使纸箱的温度降低至着火点以下;(3)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其灭火原理是移走可燃物。42.

天然气

CH4+2O2CO2+2H2O

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CO2+4H22H2O+CH4【详解】(1)三大矿物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故填:天然气。(2)甲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故填:CH4+2O2CO2+2H2O。(3)燃烧发电时,将煤块粉碎成煤粉,目的是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和甲烷化学方程式为CO2+4H22H2O+CH4,故填: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CO2+4H22H2O+CH4。43.(1)

混合物

过滤(2)

增大反应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分解(3)

CH4O

温室效应

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合理即可)(4)A【分析】(1)煤是由碳等多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操作a完成后原混合物分成了固体和滤液两部分,利用这一特点可判断操作a为过滤操作,故填:混合物;过滤。(2)粉碎石灰石的目的是增大反应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高温煅烧石灰石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填:;分解。(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前碳、氧、氢原子的个数分别为:1、1、4;反应后碳、氧、氢原子的个数也应该分别为:1、1、4,则X(甲醇)的化学式为CH4O;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上升,会导致温室效应;实现“碳中和”的措施是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等,故填:CH4O;温室效应;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合理即可)。(4)A、可燃性的气体与空气或氧气混合后,如达到爆炸极限,遇明火或静电或电火花都可能发生爆炸,所以进矿井前不能做灯火实验,选项A符合题意;B、燃性的气体与空气或氧气混合后,如达到爆炸极限,遇明火或静电或电火花都可能发生爆炸,通风可降温,使气体不易达到着火点,严禁烟火,也可防止可燃性气体的温度达到着火点,选项B不符合题意;C、安装瓦斯探头传感器监测瓦斯浓度,有利于防止瓦斯爆炸,选项C不符合题意。故填:A。44.(1)清洗(2)

致密(或熔点较高)

(或)(3)KBr##溴化钾(4)成本更低【解析】(1)先将树叶清洗干净,除去树叶表面的杂质,再放入粉碎机;(2)为了防止反应物与空气接触,在反应物的外层包裹KBr外壳,可知KBr比较致密,空气不会进入,再放入加热炉,可知KBr的熔点较高,能承受高温;若KBr外壳被破坏,则空气加热炉中碳可能会与氧气充分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也可能碳与氧气不充分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反应的方程式为:或;(3)氯化钠不参与反应,可循环利用,KBr不反应,也可以循环利用;(4)上述生产碳材料的方法原料是树叶,与传统方法相比,成本更低。45.

长颈漏斗

AC

BD

a

【详解】(1)图中仪器①的名称:长颈漏斗。(2)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较纯净的氧气时,属于固体混合需要加热型,用排水法收集的氧气较为纯净,应选择制取并收集的装置为AC。(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属于固液混合不需加热型,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使用向上排空法收集,应选择制取并收集的装置为BD。(4)实验室通常用装置F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应从F的a端通入气体,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点睛】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46.

量筒

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颗粒进入导气管

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且避免二氧化碳与水反应

BE【详解】仪器①名称是量筒;故填:量筒;图所示装置适用于固体加热制取气体,因此试管口有一团棉花,所以是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试管口棉花团的作用是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颗粒进入导气管;故填: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颗粒进入导气管;实验室采用盐酸与大理石或石灰石的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大理石和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由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因此需要加入植物油,避免二氧化碳与水接触,防止溶于水,且发生反应;故填:;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且避免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实验室可在室温下用氨水和生石灰制取氨气,发生装置属于固体和液体在常温下制气体;氨气极易溶于水,不可采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小,可以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用装置E收集氨气,气体从短管进入。故填:BE。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气体体积的测量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47.(1)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2)

不变

将干燥的紫色石蕊纸花喷水后放入另一瓶装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合理即可)【详解】(1)实验一中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属于物理性质,故填: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能够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干燥的紫色石蕊纸花不变红;若要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则需要让二氧化碳接触到水,生成碳酸,使纸花变红,因此还需要进行的操作是:将干燥的紫色石蕊纸花喷水后放入另一瓶装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故填:不变;将干燥的紫色石蕊纸花喷水后放入另一瓶装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48.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C

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澄清石灰石变浑浊

Ca(OH)2+CO2CaCO3↓+H2O

b

2KMnO4K2MnO4+MnO2+O2↑

4.4g。【详解】(1)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的单质,但是由于它们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因此它们的物理性质有很大的差异。(2)①CO2不具有还原性,不能燃烧,错误;②CO、CO2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正确;③用于人工降雨的是二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