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辽宁省丹东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3-2024学年辽宁省丹东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3-2024学年辽宁省丹东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3-2024学年辽宁省丹东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3-2024学年辽宁省丹东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辽宁省丹东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发明陶器是人类第一次改变了自然物的性质,使它适合人的需要。现在我国最早的陶器出土于江西万年仙人洞遗址,距今8000多年,从那时到仰韶时代前期,制陶业有长足发展。据此判断,这一发明出现和有长足发展应在()A.旧石器时代 B.新石器时代 C.青铜时代 D.铁器时代【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新石器时代是以使用磨制石器为代表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距今约1万年,当时人们已经大量使用陶器,符合题意,B项正确;旧石器时代是以使用打制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距今约300万年—距今1万年,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青铜时代是以使用青铜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距今约5000年,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铁器时代是以使用铁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距今约3000年,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2.如图是二里头遗址图。该遗址是迄今可以确认的最早的具有明确规划的都邑遗址。这种规划传承至明清时期。这一规划旨在凸显()A.因地制宜 B.方正规矩 C.王权至上 D.中轴对称【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以得出准确时空是夏朝时期中国。据所学可知,二里头遗址见证了夏朝的存在,城市布局分为祭祀区、宫殿区、手工业区等,其中宫殿区位于城市中央,这突出了王权至上,C项正确;据材料无法得出夏朝城市布局遵循因地制宜原则,材料中城市布局突出宫殿区,排除A项;方正规矩是城市布局的特点,不是目的,排除B项;中轴对称是城市布局的特点,不是目的,题干问的是目的,排除D项。故选C项。3.从周平王东迁前后开始,“中国”的周边地区,特别是南方的“蛮夷”地带,除了移居中原的,当地的人们也越来越愿意接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主动向“华夏”靠近,逐渐转化为“中国”。促使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分封制的瓦解 B.宗法制的强化 C.诸侯国的强大 D.生产力的进步【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周朝(中国)。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和牛耕的推广,标志着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我国的封建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尤其是北方的诸侯国,经济得到发展,很快强大起来,因而使得周边地区的人们也越来越愿意接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主动向“华夏”靠近,逐渐转化为“中国”,其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进步,D项正确;分封制的瓦解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特征,不是根本原因,排除A项;根据所学可知,宗法制是在不断地被削弱的,排除B项;诸侯国的强大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特征,不是根本原因,排除C项。故选D项。4.有学者指出,在中国汗牛充栋的经、史、子、集各类典籍中,可以发现我们的先民有过“兼爱、非攻”“礼运大同”“庄生梦蝶”“归墟五神山”之类美好的理想或奇妙的玄想,唯独难以找到海外扩张、征服世界的狂想。学者意在说明我们的先民追求()A.和平自守 B.一统天下 C.修身齐家 D.抵御外侮【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唯独难以找到海外扩张、征服世界的狂想”可知,中国民族向来爱好和平,从不进行武力对外扩张,由此可知我们的先民追求和平自守,A项正确;中华民族只追求和平统一,并未想过要一统天下。排除B项;修身齐家是儒家倡导的观念,主要是加强个人自身的道德修养和经营家庭,排除C项;材料并未交代中华民族遭受外敌入侵,所以不涉及抵御外辱,排除D项。故选A项。5.《如果国宝会说话》是由中宣部、国家文物局和中央电视台共同制作的电视纪录片,介绍国宝背后的中国精神、中国审美和中国价值观。如果国宝能说话,下列文物中能够讲述汉代故事的是()A.后母戊鼎 B.越王勾践剑 C.霍去病墓石刻 D.王羲之《兰亭序》【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所学可知,霍去病是汉代著名的军事将领,他的墓石刻是有利于研究汉代故事的,C项正确;后母戊鼎是商代的青铜器代表,排除A项;越王勾践剑是春秋时期的,排除B项;王羲之《兰亭序》是东晋时期的,排除D项。故选C项。6.如图是韩国庆州地区龙江洞石室古坟出土新罗时代土俑图。土俑形象多为中国式的官吏形象。据此可知,其着装()A.具有鲜明民族特色 B.体现出佛教色彩 C.追求奢侈浮华风格 D.受到唐朝影响【答案】D【解析】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罗时代(朝鲜)。据材料中“土俑形象多为中国式的官吏形象”和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7世纪末,新罗人初步统一朝鲜半岛,并效仿中国唐朝制度建立国家,土俑形象多为中国式官吏形象反映了当时新罗官吏着装受到唐朝影响,D项正确;“土俑形象多为中国式的官吏形象”是反映新罗时代受到外来文化影响,并非民族特色,排除A项;材料信息仅为文武官吏的着装,未体现佛教色彩,排除B项;材料信息仅能说明官吏着装受中国影响,不能得出“奢侈浮华”的结论,排除C项。故选D项。7.在北宋朝廷的税收中,盐、茶、银、铜等工商禁榷非农业税收入占很大的比重;除了传统的作坊和商业行铺增多,宋代服务型行业的发展更令人注意,诸如茶坊、瓦子、浴堂等的数量不在少数。这表明当时()A.商品经济发达 B.赋税负担沉重 C.北方经济恢复 D.农业发展衰退【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宋朝商品经济发达,商业税成为国家赋税的重要来源,A项正确;材料只提到工商业税对财政的影响,无法得知赋税负担是否沉重,排除B项;北方经济恢复不符合北宋统治的特点,排除C项;宋朝时农业发展进步,衰退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A项。8.元朝的省完全一反过去汉州、唐道、宋路的划分方法,无视历来与划界密切相关的几条重要的山川边界-秦岭、淮河、南岭、太行山的存在,任何一个行省都不能成为完整的形胜之区。这一做法旨在()A.简化行政区域设置 B.促进民族的大交融C.强化对地方的控制 D.完善中央集权制度【答案】C【解析】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目的题。时空范围为元朝(中国)。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元代行省制打破了过去依靠天然屏障形成的割据的地形特点,维护国家统一,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强化对地方的控制,C项正确;元朝实行犬牙交错的行政区划划分,这种方式不属于简化行政区域,排除A项;材料内容与民族交融无关,排除B项;省制的设置只是中央集权制度巩固的一种制度,得不出完善中央集权制度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C项。9.中国古代人民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科技成果突出。下列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出现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孙思邈完成医学名著《千金方》②祖冲之精确算出圆周率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③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④徐光启著《农政全书》A.②①③④ B.③①②④ C.②③④① D.①②④③【答案】A【解析】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古代文化成果的先后顺序。据所学知识,①孙思邈完成医学名著《千金方》是在唐朝时;②祖冲之精确算出圆周率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是在南北朝时期;③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是在南宋;④徐光启著《农政全书》是在明朝。时间的先后顺序②①③④,A项正确;排除B、C、D项。故选A项。10.明代文学作品当中出现了大量关于市井生活、市井人物的刻画描述,比如《三言二拍》《金瓶梅》《醒世姻缘传》等等,都是其中的代表作品,文人的笔墨开始关注到丰富多彩的市井生活。这反映了明代()A.文学繁荣发展 B.程朱理学没落 C.重利轻义思想 D.市民阶层壮大【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代(中国)。根据材料“明代文学作品当中出现了大量关于市井生活、市井人物的刻画描述”可知,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繁荣,文人的笔墨开始关注到丰富多彩的市井生活,因而商人、工匠、市井游民和普通妇女经常成为小说的主人公,这些都表明市民阶层在不断的发展壮大,D项正确;材料反映了明代市民阶层的发展壮大,文学繁荣发展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项;材料并未交代程朱理学的发展状况,排除B项;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古代一直都是重义轻利的,排除C项。故选D项。11.自雍正时起,清政府在西南地区逐步取消土司世袭制度,任命有任期、可调动的流官,进行驻扎军队、清查户口、丈量土地、征收赋税等工作。这些举措()A.消除了地方割据问题 B.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C.基本实现了民族平等 D.表明西南地区开始归属中央政权【答案】B【解析】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选项用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时空范围为清代(中国)。根据材料“清政府在西南地区逐步取消土司世袭制度,任命有任期、可调动的流官”可知,材料描述的是清朝在西南地区实行的改土归流政策,这一政策加强了中央对于西南地区的管理,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B项正确;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消除了地方割据基础,且A项表述绝对,排除A项;改土归流并不能实现民族平等,排除C项;D项错在“开始”,秦朝时期,西南地区就已经归属中央,排除D项。故选B项。12.1880年,刘铭传于奉诏入京之际力请修建铁路,李鸿章倾力赞助。但更多的人却“群相哗骇”,认为修建铁路“直欲破坏列祖列宗之成法以乱天下也”,会致“山川之神不安,即旱潦之灾易召”。这主要说明当时()A.封建旧观念与近代化相冲突 B.社会各阶层都支持修铁路C.交通近代化以修建铁路为主 D.修建铁路会破坏祖宗成法【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80年(中国)。根据材料可知,1880年,刘铭传和李鸿章力主修筑铁路,但更多的人基于传统观念反对铁路的修筑,认为修铁路会破坏祖宗之法,这反映出大多数人尤其是朝廷大员,对铁路的认识落后、愚昧,说明封建旧观念与近代化相冲突,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多数人反对修铁路,社会各阶层都支持修铁路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交通近代化涉及很多方面的变革,以修建铁路为主说法绝对,排除C项;修建铁路会破坏祖宗成法只是反对修铁路的人的一种借口,排除D项。故选A项。1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全国的立法权属于临时参议院,参议院有权对临时大总统行使的重要权力,具有同意权和最后决定权。临时大总统行使职权时,须有国务员副署。”这些规定意在()A.保障民众政治权利 B.防止袁世凯专权 C.实行三权分立制度 D.建立民主共和国【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全国的立法权属于临时参议院,参议院有权对临时大总统行使的重要权力,具有同意权和最后决定权。临时大总统行使职权时,须有国务员副署”可知,总统的权力受到参议院的制约,这体现了责任内阁制,意在防范袁世凯专权,B项正确;保障民众政治权利是指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推行三权分立是指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三权分立,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建立民主共和政体是指总统和议员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与这些规定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14.一张报纸发行“号外”,通常是因为有重大事件发生,一般是在前一期报刊已经出版,后一期尚来不及出版的时间内发行。创办于上海的《新申报》1919年5月5日印发了“号外”。据此分析,这一“号外”报道的是()A.戊戌维新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爆发 D.国民革命爆发【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19年(中国)。根据材料对于“‘号外’,通常是因为有重大事件发生,一般是在前一期报刊已经出版,后一期尚来不及出版的时间内发行”可知,1919年5月5日发出的号外会是对前一日所发生的爱国革命运动即五四运动进行报道,C项正确;戊戌维新运动发生在19世纪90年代,时间不符合,排除A项;新文化运动是从1915年开始的,排除B项;国民革命爆发是在1924年,排除D项。故选C项。15.如图是中共党史上重大事件的发生地示意图。下列表述与图中序号相一致的是()A.①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建立B.②提出把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C.③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在的领导地位D.④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5年遵义会议召开,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在的领导地位,③就是遵义,C项正确;①是北平,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建立是在江西瑞金,排除A项;②是延安,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在西柏坡召开,提出把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排除B项;④是江西瑞金,1945年中共七大在延安召开,会议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排除D项。故选C项。16.如图是存于甘肃省静宁县档案馆的一份电报内容。电报中的当事人发动“诤谏”意在()A.抗议日本制造华北事变 B.声援东北地区抗日斗争C.支持一二·九学生运动 D.逼蒋抗日挽救民族危亡【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内容,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时空是:1936年12月12日(甘肃省静宁县)。根据题干“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等信息可知该历史事件是西安事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6年12月12日,为挽救民族危亡、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张学良、杨虎城毅然在临潼对蒋介石实行“兵谏”,扣留来陕督战的蒋介石,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D项正确;1935年一二·九运动抗议日本制造华北事变,排除A项;声援东北地区抗日斗争和题干无关,排除B项;一二·九学生运动时间是1935年,排除C项。故选D项。17.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采取措施不断巩固和扩大抗日民主根据地。当时陕甘宁边区采取的措施有()①肃清土匪和反革命武装②开展大生产运动③实行“三三制”原则④没收地主的土地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答案】B【解析】本题是组合选择题。准确时空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根据所学可知,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采取措施不断巩固和扩大抗日民主根据地。当时陕甘宁边区主要开展了大生产运动,同时在政权建设中实行“三三制”原则,所以②③正确,B项正确;肃清土匪和反革命武装是新中国成立后巩固政权的措施,①错误;没收地主的土地不符合抗日战争时期所实行的“双减双交”政策的内容,在抗日战争时期,地主是团结的力量,④错误;综上所述,②③正确,B项正确;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18.解放战争时期,国统区财政经济逐渐陷入崩溃的境地。国民政府无限制地发行纸币,1948年前八个月纸币的发行量已经是1937年全年发行量的47万倍。随之而来的是恶性通货膨胀,物价飞涨。据此分析,造成这种状况的直接原因是()A.内战的庞大开支 B.美货已经大量涌入 C.官僚资本的形成 D.民族工业陷入绝境【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根据所学可知,为了维持战争的庞大开支,国民政府无限制地发行货币,1948年前八个月纸币的发行量已经是1937年全年发行量的47万倍。随之而来的是恶性通货膨胀,物价飞涨。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为了维持庞大的战争开支,国民政府无限制的发行货币,并未反映美货的涌入,排除B项;官僚资本是在抗日战争前形成的,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由于国民政府滥发货币,造成物价飞涨、恶性通货膨胀,并未交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处境,排除D项。故选A项。19.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这标志着我国()A.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 B.人民真正成为国家主人C.农民获得了彻底的解放 D.民主革命取得完全胜利【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9年(中国)。根据所学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得人民真正成为国家主人,B项正确;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是在1956年,排除A项;农民获得了彻底解放是新中国成立后新解放区土改工作的完成,排除C项;此时民主革命还没有取得完全胜利,排除D项。故选B项。20.漫画常常折射出时代的印记。如图中的人们正在燃放鞭炮庆祝。这反映了当时我国()A.经济政策已经严重脱离实际 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C.已经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D.各产业结构实现了协调发展【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图片内容可知,在公私合营灯笼的照耀下,人们成群结队、兴致高昂的在向社会主义前进,可见这是在反映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的公私合营改造得到了群众的广泛欢迎与热烈拥护,B项正确;根据所学可知,三大改造是符合新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实际情况的,排除A项;1957年一五计划的完成,新中国才初步实现了社会主义的工业化,排除C项;材料并未涉及各个产业在经济结构中的占比情况,所以无法得出各产业结构实现了协调发展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B项。21.每个年代都有它的流行语,无论你是否喜欢它,它都将成为历史的一部分,成为人们心中尘封的记忆。下列属于1956-1966年流行语的是()A.人民公社、学习雷锋、大庆精神 B.土地改革、五年计划、抗美援朝C.阶级斗争、两弹一星、乒乓外交 D.拨乱反正、改革开放、包产到户【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56-1966年(中国)。据本题材料“1956-1966年”可知,该时期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人民公社、学习雷锋、大庆精神符合这一时期的特征,A项正确;土地改革、五年计划、抗美援朝属于建国初期1949-1956年间,排除B项;乒乓外交发生于1971年,排除C项;拨乱反正、改革开放、包产到户为改革开放时期,排除D项。故选A项。22.纵观改革开放四十年,儿童娱乐活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70后跳皮筋、滚铁环;80后玩“发条青蛙”、看小人书;90后看动画片、玩小霸王游戏机;00后玩网络游戏、刷手机短视频。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A.人民消费观念发生变化 B.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C.产品的科技附加值增大 D.人民生活习惯发生变化【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当代(中国)。据材料“70后跳皮筋、滚铁环;80后玩‘发条青蛙’、看小人书;90后看动画片、玩小霸王游戏机;00后玩网络游戏、刷手机短视频”可知,改革开放四十年,儿童娱乐活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反映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B项正确;材料强调儿童娱乐活动变化反映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没有涉及人民消费观念发生变化,排除A项;材料的主旨信息并非讨论产品的科技附加值增大,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人民生活习惯发生变化,排除D项。故选B项。23.2021年,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国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书写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实现这一奋斗目标的底线任务是()A.深化改革开放 B.融入经济全球化 C.实施科教兴国 D.打赢脱贫攻坚战【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21年(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书写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这一奋斗目标的底线任务是打赢脱贫攻坚战,D项正确;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这一奋斗目标的底线任务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普遍提高,不是深化改革开放,排除A项;融入全球化不是实现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这一奋斗目标的底线任务,排除B项;1995年科教兴国战略提出以来,中国把科技创新和教育事业摆在重要位置,不是实现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这一奋斗目标的底线任务,排除C项。故选D项。24.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截至2023年1月,累计已同150多个国家签署合作文件。中国还是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货物贸易总额居世界第一位。材料表明“一带一路”倡议()A.实现了共同富裕 B.反对强权政治 C.有利于合作共赢 D.反对霸权主义【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当代(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一带一路”建设充分体现中国式现代化是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的现代化,中国秉承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精神,有利于合作共赢,C项正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促进了共同富裕的实现,排除A项;材料强调“一带一路”建设的一系列互利共赢成果,无法体现反对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排除BD项。故选C项。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均为必做题,共40分。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摘自教育部组织编写《中外历史纲要(上)》材料二近代以来,长城逐渐成为了一种代表中华民族精神的文化符号,尤其在经过抗日战争的洗礼后,长城逐渐成为了一种政治话语体系,在新闻媒体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讲话中频繁出现。长城的这种历史性变迁反映出在中华大地上,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中华民族共同体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在不断形成与发展。——摘自陈佳敏《从长城的历史演变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与发展》(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长城的起止点及修建目的,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古代长城的积极作用。(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以来长城对于中华民族的意义。【答案】(1)起止点: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目的:为抵御北方匈奴南下侵扰修建长城。积极作用: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保护农耕经济;保护中原王朝安全;促进民族交融;促进边疆地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中华文明的发展;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有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与发展。(2)意义:代表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人的精神支柱;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鼓舞中国人民抵御外侮保家卫国;促进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发展;是中华民族辉煌历史和灿烂文化的象征;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也是中华文明的标志。【解析】【小问1】本题是背景类、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秦朝中国。起止点:根据秦长城示意图,并结合所学可知,秦朝修筑了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目的:根据秦长城示意图可知,秦长城以北为匈奴,结合所学,秦朝修建长城是为抵御北方匈奴南下侵扰。积极作用:从抵御北方侵扰,保护中原安全,促进民族交融,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和中华文明发展等方面分析。【小问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以来中国。意义:据材料“逐渐成为了一种代表中华民族精神的文化符号”得出代表中华民族精神,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据材料“尤其在经过抗日战争的洗礼后”得出鼓舞中国人民抵御外侮保家卫国;据材料“中华民族共同体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在不断形成与发展”得出促进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发展;还可以从“长城是中华文明的代表”的角度分析,得出长城是中华民族辉煌历史和灿烂文化的象征,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也是中华文明的标志。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正式提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摘自龚秀勇《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当代社会矛盾问题》材料二1956年,党的八大报告指出,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一些代表认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摘编自新华社《十九大报告解读: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背后》(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1956年党的八大报告与1981年《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对我国国内主要矛盾表述的相同之处。(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党的十九大报告与1981年《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我国国内主要矛盾表述的不同之处,并简要分析其变化的原因。【答案】(1)相同之处:两者均认为我国国内主要矛盾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2)不同之处:人民从“物质文化需要”发展到对“美好生活需要”。变化的原因:改革开放的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进步;社会发展阶段的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人民实际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儿女的共同奋斗。【解析】【小问1】本题为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为1956年、1981年(中国)。相同之处:根据材料“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可知两者均认为我国国内主要矛盾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小问2】本题为对比、原因类材料分析题。时空为1956年、2017年(中国)。不同之处:根据材料“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可知人民从“物质文化需要”发展到对“美好生活需要”。变化的原因:结合1981年至2017年我国社会发生的变化可知改革开放的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进步;社会发展阶段的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人民实际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儿女的共同奋斗。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口号(部分)时间口号出处1922年“打倒军阀,打倒(除)列强”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1927年“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毛泽东在八七会议上的发言1928年“工农武装割据”毛泽东论述中国革命1935年“停止内战,争取民主,实现抗战”毛泽东的《在抗日时期的任务》1943年“没有,就没有新中国”《解放日报》社论1946年“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毛泽东与美国记者的谈话1947年“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中共中央颁布《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1949年“将革命进行到底!”毛泽东新年献词——整理自东南网《各时期历史口号》根据材料,任意选取一个口号,并结合所学的中国近代史知识对该口号进行解读。(要求:写出选取的口号,从口号提出背景、影响等方面进行解读)【答案】示例:枪杆子里面出政权。1927年,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大肆捕杀人和革命群众,汪精卫集团“分共”,革命统一战线破裂,国民大革命失败,中国革命处于低潮;在极其危急的时刻,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八七”会议;会上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毛泽东在会上的发言后来形成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重要口号,强调了开展武装斗争,建立人民军队的重要性;这个口号的提出为党的工作重心逐渐由城市转向农村,开展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揭开了序幕,为以后的中国革命指明了正确的方向。【解析】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首先,阅读材料,任意选取一个口号,如选择: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然后从口号提出背景进行解读,如大革命后期,蒋介石、汪精卫发动一系列破坏革命统一战线政变,大肆捕杀人和革命群众,使中国革命处于低潮;在极其危急的时刻,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八七”会议,会上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毛泽东在会上的发言后来形成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重要口号,强调了开展武装斗争,建立人民军队的重要性。最后,总结这一口号的影响,“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个口号的提出为党的工作重心逐渐由城市转向农村,开展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揭开了序幕,为以后的中国革命指明了正确的方向。辽宁省丹东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发明陶器是人类第一次改变了自然物的性质,使它适合人的需要。现在我国最早的陶器出土于江西万年仙人洞遗址,距今8000多年,从那时到仰韶时代前期,制陶业有长足发展。据此判断,这一发明出现和有长足发展应在()A.旧石器时代 B.新石器时代 C.青铜时代 D.铁器时代【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新石器时代是以使用磨制石器为代表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距今约1万年,当时人们已经大量使用陶器,符合题意,B项正确;旧石器时代是以使用打制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距今约300万年—距今1万年,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青铜时代是以使用青铜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距今约5000年,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铁器时代是以使用铁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距今约3000年,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2.如图是二里头遗址图。该遗址是迄今可以确认的最早的具有明确规划的都邑遗址。这种规划传承至明清时期。这一规划旨在凸显()A.因地制宜 B.方正规矩 C.王权至上 D.中轴对称【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以得出准确时空是夏朝时期中国。据所学可知,二里头遗址见证了夏朝的存在,城市布局分为祭祀区、宫殿区、手工业区等,其中宫殿区位于城市中央,这突出了王权至上,C项正确;据材料无法得出夏朝城市布局遵循因地制宜原则,材料中城市布局突出宫殿区,排除A项;方正规矩是城市布局的特点,不是目的,排除B项;中轴对称是城市布局的特点,不是目的,题干问的是目的,排除D项。故选C项。3.从周平王东迁前后开始,“中国”的周边地区,特别是南方的“蛮夷”地带,除了移居中原的,当地的人们也越来越愿意接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主动向“华夏”靠近,逐渐转化为“中国”。促使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分封制的瓦解 B.宗法制的强化 C.诸侯国的强大 D.生产力的进步【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周朝(中国)。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和牛耕的推广,标志着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我国的封建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尤其是北方的诸侯国,经济得到发展,很快强大起来,因而使得周边地区的人们也越来越愿意接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主动向“华夏”靠近,逐渐转化为“中国”,其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进步,D项正确;分封制的瓦解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特征,不是根本原因,排除A项;根据所学可知,宗法制是在不断地被削弱的,排除B项;诸侯国的强大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特征,不是根本原因,排除C项。故选D项。4.有学者指出,在中国汗牛充栋的经、史、子、集各类典籍中,可以发现我们的先民有过“兼爱、非攻”“礼运大同”“庄生梦蝶”“归墟五神山”之类美好的理想或奇妙的玄想,唯独难以找到海外扩张、征服世界的狂想。学者意在说明我们的先民追求()A.和平自守 B.一统天下 C.修身齐家 D.抵御外侮【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唯独难以找到海外扩张、征服世界的狂想”可知,中国民族向来爱好和平,从不进行武力对外扩张,由此可知我们的先民追求和平自守,A项正确;中华民族只追求和平统一,并未想过要一统天下。排除B项;修身齐家是儒家倡导的观念,主要是加强个人自身的道德修养和经营家庭,排除C项;材料并未交代中华民族遭受外敌入侵,所以不涉及抵御外辱,排除D项。故选A项。5.《如果国宝会说话》是由中宣部、国家文物局和中央电视台共同制作的电视纪录片,介绍国宝背后的中国精神、中国审美和中国价值观。如果国宝能说话,下列文物中能够讲述汉代故事的是()A.后母戊鼎 B.越王勾践剑 C.霍去病墓石刻 D.王羲之《兰亭序》【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所学可知,霍去病是汉代著名的军事将领,他的墓石刻是有利于研究汉代故事的,C项正确;后母戊鼎是商代的青铜器代表,排除A项;越王勾践剑是春秋时期的,排除B项;王羲之《兰亭序》是东晋时期的,排除D项。故选C项。6.如图是韩国庆州地区龙江洞石室古坟出土新罗时代土俑图。土俑形象多为中国式的官吏形象。据此可知,其着装()A.具有鲜明民族特色 B.体现出佛教色彩 C.追求奢侈浮华风格 D.受到唐朝影响【答案】D【解析】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罗时代(朝鲜)。据材料中“土俑形象多为中国式的官吏形象”和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7世纪末,新罗人初步统一朝鲜半岛,并效仿中国唐朝制度建立国家,土俑形象多为中国式官吏形象反映了当时新罗官吏着装受到唐朝影响,D项正确;“土俑形象多为中国式的官吏形象”是反映新罗时代受到外来文化影响,并非民族特色,排除A项;材料信息仅为文武官吏的着装,未体现佛教色彩,排除B项;材料信息仅能说明官吏着装受中国影响,不能得出“奢侈浮华”的结论,排除C项。故选D项。7.在北宋朝廷的税收中,盐、茶、银、铜等工商禁榷非农业税收入占很大的比重;除了传统的作坊和商业行铺增多,宋代服务型行业的发展更令人注意,诸如茶坊、瓦子、浴堂等的数量不在少数。这表明当时()A.商品经济发达 B.赋税负担沉重 C.北方经济恢复 D.农业发展衰退【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宋朝商品经济发达,商业税成为国家赋税的重要来源,A项正确;材料只提到工商业税对财政的影响,无法得知赋税负担是否沉重,排除B项;北方经济恢复不符合北宋统治的特点,排除C项;宋朝时农业发展进步,衰退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A项。8.元朝的省完全一反过去汉州、唐道、宋路的划分方法,无视历来与划界密切相关的几条重要的山川边界-秦岭、淮河、南岭、太行山的存在,任何一个行省都不能成为完整的形胜之区。这一做法旨在()A.简化行政区域设置 B.促进民族的大交融C.强化对地方的控制 D.完善中央集权制度【答案】C【解析】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目的题。时空范围为元朝(中国)。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元代行省制打破了过去依靠天然屏障形成的割据的地形特点,维护国家统一,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强化对地方的控制,C项正确;元朝实行犬牙交错的行政区划划分,这种方式不属于简化行政区域,排除A项;材料内容与民族交融无关,排除B项;省制的设置只是中央集权制度巩固的一种制度,得不出完善中央集权制度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C项。9.中国古代人民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科技成果突出。下列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出现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孙思邈完成医学名著《千金方》②祖冲之精确算出圆周率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③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④徐光启著《农政全书》A.②①③④ B.③①②④ C.②③④① D.①②④③【答案】A【解析】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古代文化成果的先后顺序。据所学知识,①孙思邈完成医学名著《千金方》是在唐朝时;②祖冲之精确算出圆周率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是在南北朝时期;③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是在南宋;④徐光启著《农政全书》是在明朝。时间的先后顺序②①③④,A项正确;排除B、C、D项。故选A项。10.明代文学作品当中出现了大量关于市井生活、市井人物的刻画描述,比如《三言二拍》《金瓶梅》《醒世姻缘传》等等,都是其中的代表作品,文人的笔墨开始关注到丰富多彩的市井生活。这反映了明代()A.文学繁荣发展 B.程朱理学没落 C.重利轻义思想 D.市民阶层壮大【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代(中国)。根据材料“明代文学作品当中出现了大量关于市井生活、市井人物的刻画描述”可知,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繁荣,文人的笔墨开始关注到丰富多彩的市井生活,因而商人、工匠、市井游民和普通妇女经常成为小说的主人公,这些都表明市民阶层在不断的发展壮大,D项正确;材料反映了明代市民阶层的发展壮大,文学繁荣发展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项;材料并未交代程朱理学的发展状况,排除B项;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古代一直都是重义轻利的,排除C项。故选D项。11.自雍正时起,清政府在西南地区逐步取消土司世袭制度,任命有任期、可调动的流官,进行驻扎军队、清查户口、丈量土地、征收赋税等工作。这些举措()A.消除了地方割据问题 B.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C.基本实现了民族平等 D.表明西南地区开始归属中央政权【答案】B【解析】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选项用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时空范围为清代(中国)。根据材料“清政府在西南地区逐步取消土司世袭制度,任命有任期、可调动的流官”可知,材料描述的是清朝在西南地区实行的改土归流政策,这一政策加强了中央对于西南地区的管理,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B项正确;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消除了地方割据基础,且A项表述绝对,排除A项;改土归流并不能实现民族平等,排除C项;D项错在“开始”,秦朝时期,西南地区就已经归属中央,排除D项。故选B项。12.1880年,刘铭传于奉诏入京之际力请修建铁路,李鸿章倾力赞助。但更多的人却“群相哗骇”,认为修建铁路“直欲破坏列祖列宗之成法以乱天下也”,会致“山川之神不安,即旱潦之灾易召”。这主要说明当时()A.封建旧观念与近代化相冲突 B.社会各阶层都支持修铁路C.交通近代化以修建铁路为主 D.修建铁路会破坏祖宗成法【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80年(中国)。根据材料可知,1880年,刘铭传和李鸿章力主修筑铁路,但更多的人基于传统观念反对铁路的修筑,认为修铁路会破坏祖宗之法,这反映出大多数人尤其是朝廷大员,对铁路的认识落后、愚昧,说明封建旧观念与近代化相冲突,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多数人反对修铁路,社会各阶层都支持修铁路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交通近代化涉及很多方面的变革,以修建铁路为主说法绝对,排除C项;修建铁路会破坏祖宗成法只是反对修铁路的人的一种借口,排除D项。故选A项。1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全国的立法权属于临时参议院,参议院有权对临时大总统行使的重要权力,具有同意权和最后决定权。临时大总统行使职权时,须有国务员副署。”这些规定意在()A.保障民众政治权利 B.防止袁世凯专权 C.实行三权分立制度 D.建立民主共和国【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全国的立法权属于临时参议院,参议院有权对临时大总统行使的重要权力,具有同意权和最后决定权。临时大总统行使职权时,须有国务员副署”可知,总统的权力受到参议院的制约,这体现了责任内阁制,意在防范袁世凯专权,B项正确;保障民众政治权利是指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推行三权分立是指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三权分立,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建立民主共和政体是指总统和议员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与这些规定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14.一张报纸发行“号外”,通常是因为有重大事件发生,一般是在前一期报刊已经出版,后一期尚来不及出版的时间内发行。创办于上海的《新申报》1919年5月5日印发了“号外”。据此分析,这一“号外”报道的是()A.戊戌维新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爆发 D.国民革命爆发【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19年(中国)。根据材料对于“‘号外’,通常是因为有重大事件发生,一般是在前一期报刊已经出版,后一期尚来不及出版的时间内发行”可知,1919年5月5日发出的号外会是对前一日所发生的爱国革命运动即五四运动进行报道,C项正确;戊戌维新运动发生在19世纪90年代,时间不符合,排除A项;新文化运动是从1915年开始的,排除B项;国民革命爆发是在1924年,排除D项。故选C项。15.如图是中共党史上重大事件的发生地示意图。下列表述与图中序号相一致的是()A.①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建立B.②提出把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C.③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在的领导地位D.④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5年遵义会议召开,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在的领导地位,③就是遵义,C项正确;①是北平,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建立是在江西瑞金,排除A项;②是延安,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在西柏坡召开,提出把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排除B项;④是江西瑞金,1945年中共七大在延安召开,会议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排除D项。故选C项。16.如图是存于甘肃省静宁县档案馆的一份电报内容。电报中的当事人发动“诤谏”意在()A.抗议日本制造华北事变 B.声援东北地区抗日斗争C.支持一二·九学生运动 D.逼蒋抗日挽救民族危亡【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内容,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时空是:1936年12月12日(甘肃省静宁县)。根据题干“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等信息可知该历史事件是西安事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6年12月12日,为挽救民族危亡、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张学良、杨虎城毅然在临潼对蒋介石实行“兵谏”,扣留来陕督战的蒋介石,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D项正确;1935年一二·九运动抗议日本制造华北事变,排除A项;声援东北地区抗日斗争和题干无关,排除B项;一二·九学生运动时间是1935年,排除C项。故选D项。17.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采取措施不断巩固和扩大抗日民主根据地。当时陕甘宁边区采取的措施有()①肃清土匪和反革命武装②开展大生产运动③实行“三三制”原则④没收地主的土地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答案】B【解析】本题是组合选择题。准确时空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根据所学可知,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采取措施不断巩固和扩大抗日民主根据地。当时陕甘宁边区主要开展了大生产运动,同时在政权建设中实行“三三制”原则,所以②③正确,B项正确;肃清土匪和反革命武装是新中国成立后巩固政权的措施,①错误;没收地主的土地不符合抗日战争时期所实行的“双减双交”政策的内容,在抗日战争时期,地主是团结的力量,④错误;综上所述,②③正确,B项正确;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18.解放战争时期,国统区财政经济逐渐陷入崩溃的境地。国民政府无限制地发行纸币,1948年前八个月纸币的发行量已经是1937年全年发行量的47万倍。随之而来的是恶性通货膨胀,物价飞涨。据此分析,造成这种状况的直接原因是()A.内战的庞大开支 B.美货已经大量涌入 C.官僚资本的形成 D.民族工业陷入绝境【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根据所学可知,为了维持战争的庞大开支,国民政府无限制地发行货币,1948年前八个月纸币的发行量已经是1937年全年发行量的47万倍。随之而来的是恶性通货膨胀,物价飞涨。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为了维持庞大的战争开支,国民政府无限制的发行货币,并未反映美货的涌入,排除B项;官僚资本是在抗日战争前形成的,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由于国民政府滥发货币,造成物价飞涨、恶性通货膨胀,并未交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处境,排除D项。故选A项。19.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这标志着我国()A.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 B.人民真正成为国家主人C.农民获得了彻底的解放 D.民主革命取得完全胜利【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9年(中国)。根据所学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得人民真正成为国家主人,B项正确;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是在1956年,排除A项;农民获得了彻底解放是新中国成立后新解放区土改工作的完成,排除C项;此时民主革命还没有取得完全胜利,排除D项。故选B项。20.漫画常常折射出时代的印记。如图中的人们正在燃放鞭炮庆祝。这反映了当时我国()A.经济政策已经严重脱离实际 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C.已经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D.各产业结构实现了协调发展【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图片内容可知,在公私合营灯笼的照耀下,人们成群结队、兴致高昂的在向社会主义前进,可见这是在反映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的公私合营改造得到了群众的广泛欢迎与热烈拥护,B项正确;根据所学可知,三大改造是符合新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实际情况的,排除A项;1957年一五计划的完成,新中国才初步实现了社会主义的工业化,排除C项;材料并未涉及各个产业在经济结构中的占比情况,所以无法得出各产业结构实现了协调发展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B项。21.每个年代都有它的流行语,无论你是否喜欢它,它都将成为历史的一部分,成为人们心中尘封的记忆。下列属于1956-1966年流行语的是()A.人民公社、学习雷锋、大庆精神 B.土地改革、五年计划、抗美援朝C.阶级斗争、两弹一星、乒乓外交 D.拨乱反正、改革开放、包产到户【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56-1966年(中国)。据本题材料“1956-1966年”可知,该时期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人民公社、学习雷锋、大庆精神符合这一时期的特征,A项正确;土地改革、五年计划、抗美援朝属于建国初期1949-1956年间,排除B项;乒乓外交发生于1971年,排除C项;拨乱反正、改革开放、包产到户为改革开放时期,排除D项。故选A项。22.纵观改革开放四十年,儿童娱乐活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70后跳皮筋、滚铁环;80后玩“发条青蛙”、看小人书;90后看动画片、玩小霸王游戏机;00后玩网络游戏、刷手机短视频。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A.人民消费观念发生变化 B.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C.产品的科技附加值增大 D.人民生活习惯发生变化【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当代(中国)。据材料“70后跳皮筋、滚铁环;80后玩‘发条青蛙’、看小人书;90后看动画片、玩小霸王游戏机;00后玩网络游戏、刷手机短视频”可知,改革开放四十年,儿童娱乐活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反映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B项正确;材料强调儿童娱乐活动变化反映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没有涉及人民消费观念发生变化,排除A项;材料的主旨信息并非讨论产品的科技附加值增大,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人民生活习惯发生变化,排除D项。故选B项。23.2021年,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国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书写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实现这一奋斗目标的底线任务是()A.深化改革开放 B.融入经济全球化 C.实施科教兴国 D.打赢脱贫攻坚战【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21年(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书写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这一奋斗目标的底线任务是打赢脱贫攻坚战,D项正确;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这一奋斗目标的底线任务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普遍提高,不是深化改革开放,排除A项;融入全球化不是实现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这一奋斗目标的底线任务,排除B项;1995年科教兴国战略提出以来,中国把科技创新和教育事业摆在重要位置,不是实现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这一奋斗目标的底线任务,排除C项。故选D项。24.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截至2023年1月,累计已同150多个国家签署合作文件。中国还是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货物贸易总额居世界第一位。材料表明“一带一路”倡议()A.实现了共同富裕 B.反对强权政治 C.有利于合作共赢 D.反对霸权主义【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当代(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一带一路”建设充分体现中国式现代化是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的现代化,中国秉承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精神,有利于合作共赢,C项正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促进了共同富裕的实现,排除A项;材料强调“一带一路”建设的一系列互利共赢成果,无法体现反对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排除BD项。故选C项。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均为必做题,共40分。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摘自教育部组织编写《中外历史纲要(上)》材料二近代以来,长城逐渐成为了一种代表中华民族精神的文化符号,尤其在经过抗日战争的洗礼后,长城逐渐成为了一种政治话语体系,在新闻媒体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讲话中频繁出现。长城的这种历史性变迁反映出在中华大地上,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中华民族共同体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在不断形成与发展。——摘自陈佳敏《从长城的历史演变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与发展》(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长城的起止点及修建目的,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古代长城的积极作用。(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以来长城对于中华民族的意义。【答案】(1)起止点: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目的:为抵御北方匈奴南下侵扰修建长城。积极作用: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保护农耕经济;保护中原王朝安全;促进民族交融;促进边疆地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中华文明的发展;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有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与发展。(2)意义:代表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人的精神支柱;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鼓舞中国人民抵御外侮保家卫国;促进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发展;是中华民族辉煌历史和灿烂文化的象征;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也是中华文明的标志。【解析】【小问1】本题是背景类、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秦朝中国。起止点:根据秦长城示意图,并结合所学可知,秦朝修筑了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目的:根据秦长城示意图可知,秦长城以北为匈奴,结合所学,秦朝修建长城是为抵御北方匈奴南下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