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温熔盐储能技术导则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就地设备安装、管路及电2NB/T储罐底部采用基础与散料保温结构相结合的保5储热介质5.1储热介质最高工作温度在420℃及以下时,宜采用三元熔盐或二元熔盐;最高工作温度在420℃以上5.2储热介质最高工作温度宜低于分解温布置和空间利用紧凑、合理;管线及电缆连接应短捷、整齐;巡回检查通道应畅通。36.3储能区域布置应根据设备和系统功能要求,集中、合并布置,并应做到功能分区明确、系统连接简6.5储能区域设施、仪表、管道及平台扶梯等的色调应协调。平台扶梯及栏杆规格6.7储热、放热换热器宜按工艺流程集中分层布置,可6.8熔盐储罐熔盐泵宜采用罐顶布置,熔盐泵基础应与储罐及储罐基础及其它结构脱开,泵基础应抗机6.11熔盐储能系统设备及管道均应采取防凝及熔盐储能系统可分为熔盐加热系统、熔盐储热系统、熔盐放热系统、熔盐调温系统、疏放盐系统、a)熔盐电加热器结构形式可采用电阻式、电极b)熔盐电加热器壳体设计温度,宜采用电加热器中介质最高工作温度,并加15℃~20℃温度裕量。当设计温度为425℃~500℃时,宜选用低合金钢材质;当设计温度高于500℃,宜选用高合金钢材质;4显热换热器入口。接至高压蒸汽过冷换热器的熔盐应依次流经高压蒸汽过冷换热器、高压蒸汽凝结换热器、高压蒸汽显热换热器,与低压蒸汽显热换热器出口的熔盐b)高压蒸汽过冷换热器和低压蒸汽显热换热器入口熔盐管道宜设置动力操作调节阀;蒸汽显热换热器入口。接至高压蒸汽过冷换热器的蒸汽应依次流经高压蒸汽显热换热器、高压蒸汽凝结f)换热器系统汽水侧应设置安全阀。超压泄放装置排放能力宜大于换热器最大设h)熔盐蒸汽加热系统应设置有蒸汽或熔盐进盐侧压力之和;熔盐泵出口第一个关断阀后设备和管道设计压力,不应低于泵在额定转速和设计流量5c)蒸汽冷凝换热器出口管道设计温度应取其7.2.2.3.5熔盐蒸汽加热系统换热器设计温度c)换热器宜采用管壳式换热器,熔盐宜在壳侧流动,热系统预热,汽水系统应通过小流量蒸汽预热,预热升温速率不宜大于6℃/min,管壳侧温差不宜大于求提升蒸汽温度,同时向蒸汽加热熔盐系统输送低温熔盐,出口熔盐温度低于设计温度时应通过旁路系6汽水或熔盐工质停止流动,在温度低于设计维持温度后开启汽水和熔盐小流量循环,管道电伴热自动投f)当蒸汽加热熔盐系统事故停机或长时间7.2.3.2换热器的换热能力应根据压缩气体储能系统的温度、压力、流量等要求进行设计,并符合各工7.2.3.10换热器应分析水蒸气冷凝的可能性,可能出现冷凝水的部位宜宜包括下列内容:a)熔盐储罐宜包括储罐本体、管道内件、保温、平台扶梯、阀b)储罐基础宜包括承载基础、保温基础和附属c)辅助系统宜包括防凝系统、氮封系统、泄露检测、沉降检测、基础超温检测、防雷接地、阴极过程中的机械载荷与温度载荷的双重影响,并宜结合有限元分析对储罐整体进行应力分析。罐体设计温77.3.2.2熔盐储罐罐体设计温度,碳钢储罐的设计温度不宜大于425℃,不锈钢储罐的设计温度不宜大7.3.2.6储罐基础设计应满足承载力、不均匀沉降、稳定性、耐久性、抗震、散热损失、防腐蚀、防水等使用要求。承载基础可采用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当天然地基的承载力、变形或稳定不满足设计要求7.3.2.7储罐基础保温材料应选用隔热性能好,导热系数小,线膨胀系数小,具有足够抗压强度且耐久7.3.2.9储罐充盐前应预热,储罐预热温度应由化盐温度确定。罐体预热应控制升温速率避免储罐产生较大热应力。罐体预热到指定温度后,化盐系统的盐方可进入要求,运行工况下设备及管道充满度,基础及泵支撑的沉降或变形等因素计算确和低温状态下的温度对应的储热介质比焓或比热,按下式计算:mTES——有效储热介质用量,单位为千Q——储热容量,由系统需求确定,单位为hh——储热介质在设计高温温度对应的比焓,单位为千焦每千克(kJ/hc——储热介质在设计低温温度对应的比焓,单位为千焦每千克(kJ/kg87.3.3.1熔盐泵应选用立式悬吊式泵。宜采用独立基础结构。熔盐泵安装应与储罐接口的膨胀位移预偏7.3.3.2熔盐泵材质选择应按熔盐工作参数、物性参数及7.3.3.3熔盐泵应根据轴承密封、冷却、防凝等要求,设置三元熔盐介质氮气密封、冷却系统、电伴热7.5.1用于熔盐温度调节的低温熔盐应来自低温熔盐储罐,通过安装在低温熔盐储罐上的调温熔盐泵输7.5.5调温熔盐泵出口管路宜设置调节阀和关断阀,旁路7.5.7调温熔盐泵可根据系统运行工况和参数匹配情况,采用低温熔盐泵代替,此时低温熔盐泵选型应7.5.8引入调温熔盐时宜设置混温装置,混温装置应计及温差应力及足够的混合长度,应保证装置安全7.5.10调温熔盐主管路关断阀后的熔盐管道应按系统高温熔盐温度97.6.1熔盐管道及换热设备高位点应设置放气系统,放气管7.6.2熔盐管道及换热设备低位点应设置疏盐系统,疏盐管7.6.3熔盐放热系统宜设置一台疏盐罐,疏盐罐有效容积宜按系统熔盐管道及换热设备所容纳的总盐量7.6.5疏盐罐宜设置防凝电加热器或电伴热带,选型功率应7.6.7系统安全阀排盐管道宜接至单独的紧急7.7.1储热介质采用三元硝酸盐的储能系统,设置氮气密封系统。氮气源宜根据应用7.7.2储罐氮封系统氮气耗量,应按氮气储热前后冷热罐流通过程中的体积7.7.4单套储热系统制氮机宜按一台运行一台备用设置,也可按两台运行,一台备用设置;压缩机及后7.8.1与熔盐介质接触的设备、管道、阀门和仪表均应设置防凝装置,防凝装置可采用矿物绝缘(MI)7.8.2熔盐电加热器应配置防凝系统,防凝系统宜采用电伴热型式,防凝系统功率设计预热时间不宜大7.9.2预热系统应布置于储罐区附近,预热完成后可拆除,7.9.8储罐罐顶排风口宜与其它接口合并,排风口下端宜靠近罐底,上端排出口高度应计及安全排放距7.9.10预热过程宜采用阶梯升温法,预热气温与7.10.1化盐系统应布置于储罐区附近,化盐完成后可拆除7.10.5熔盐炉宜选用成熟产品,并满足污染物排7.10.6初始化盐温度宜在多元熔盐凝固点温度的基础上增加50℃,进盐速率应满足储罐承受的温度变7.11.1熔盐管道及附件设计应根据熔盐介质特性、温7.11.2熔盐管道介质流速宜为2m/s~4m/s,熔盐管道管7.11.3熔盐管道直管壁厚计算可按GB50764的规定8.1.1熔盐介质管道及管道阀门及仪表,应满足耐蚀、耐高温8.2.5储罐隔热保温基础测温:宜设置38.3.4当熔盐电加热器出口温度过高时,熔盐电加热器应实现跳9保温及防腐9.1.3环境温度不高于27℃时,设备和管道保温结构外表面温度不应超过45℃;环境温度高于27℃时,9.2.2储罐埋地冷却风管道外壁防腐宜采取表面镀锌措施;也可根据土壤腐蚀性,采取阴极保护联合防A.1熔盐泵的结构型式宜选用API610规定的的VS1~VS5结构湿坑型立式悬吊泵。A3.1熔盐泵可安装在熔盐储罐的安装法兰上。A.3.3泵设备配置的独立底板安装后的水平高差要求应满足小于0.0A.4熔盐伴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