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齐桓晋文之事——高一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下册同步课时作业1.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古今词义最接近的一项是()A.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B.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C.俯足以畜妻子 D.则牛羊何择焉2.对加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因:就、随之。B.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侈:奢侈。C.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 制:规定。D.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 赡:足。3.与“甚矣,汝之不惠”句式相同的两项是()A.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B.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C.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D.若是其甚与?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寡人之于国也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①。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②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③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④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注】①尽心焉耳矣:(算是)尽了心啦。焉、耳、矣都是句末助词,叠加使用,加重语气。②直:只是,不过。③无:同“毋”,不要。④饿莩(piǎo):饿死的人。4.文中画框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勾选相应位置。填然鼓之A兵刃B既接C弃甲曳兵D而走E或百步F而后止5.下列对文中加粗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寡人,寡德之人,在文中是梁惠王自称,春秋战国时期君主常如此谦称自己。B.养生,文中指供养活着的人,后来的意思转变为保养身体,二者的意思不同。C.“未之有也”即“未有之也”,与“句读之不知”句式相同。D.“涂”指道路,与成语“生灵涂炭”的“涂”意思相同。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可用来作比喻的事物有很多,孟子之所以用打仗作比喻,是因为梁惠王喜欢打仗,以此让他领悟“以五十步笑百步”的不对比较容易。B.从选文看,孟子的仁政学说是由“王道之始”和“王道之成”两部分组成的,孟子更强调后者,因为这样,老百姓就能“衣帛食肉”。C.孟子认为梁惠王虽然有“移民移粟”的小恩小惠,但与邻国统治者的治国不尽心在本质上没有区别,是“百步”与“五十步”的关系。D.本文表面看来似散漫无序,实则逻辑清晰,层次井然。先提出问题,再分析原因,后述措施,解决问题,层层深入、环环相扣。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8.孟子长于论辩,请结合文本赏析孟子的雄辩艺术。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齐桓晋文之事》中孟子认为统治者要想使“民之从之也轻”,首先应做到制民之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齐桓晋文之事》中,孟子强调重视学校教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齐桓晋文之事》中,体现孟子“保民而王”的思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4)《齐桓晋文之事》中,强调应该将敬老护幼之心推己及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齐桓晋文之事》中,说明以身作则可以推广到治理国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①战国时代列强纷争,②齐宣王之父齐威王曾两次打败魏军,③并以善于纳谏著称,④有“战胜于朝廷”之誉(《邹忌讽齐王纳谏》)。⑤宣王也曾攻破燕国都城,⑥并在稷下扩置学宫,⑦招揽文学、游说之士数百千人左右。⑧孟子这时正以客卿身份在齐宣王身边。⑨宣王很想凭武力称霸中原,⑩所以劈头就问孟子“齐桓、晋文之事”。面对宣王的问题,该如何回答呢?孟子并非真的不知桓文之事,而是不愿讲桓文之事,不屑讲桓文之事;可是直接回答不仅会导致谈话无法进行的结果出现,还会导致孟子想说服宣王行王道的意图无法实现的结果出现。于是孟子一方面保持他的“说大人则藐之”的豪迈气概,另一方面又巧妙地采用“求同”的战术,设法把对方引入自己所要劝说的范围之内。他用“臣未之闻也”的话,就轻轻把宣王的问题推掉了;接着又用“无以,则王乎”一语,把问题拉到自己铺设的轨道上来:真有一种高屋建瓴之势。尽管宣王对王道并不热心,可是他有“莅中国而抚四夷”的大欲,也就是说,宣王渴望统一天下。而行王道可以不战而统一天下,这“统一天下”,正是孟子所要“求”的“同”;宣王也想听听,于是又有“德何如则可以王矣”的再问。孟子及时抓住宣王提出“德何如则可以王矣”的机会,用极其明确的语言斩钉截铁地提出自己的政治观点——“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并以此作为立论的总纲,真乃“()”。孟子的这一观点,正是他的“民贵君轻”“得民心者得天下”的民本思想的体现,是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的。10.文中第一段有三处表述不当(含标点),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11.下列句子中的“该”和文中加粗的“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几个孩子打篮球不小心打碎了邻居家的玻璃,一时间他们面面相觑,不知该怎么办。B.一个国家的政治是否民主,这由该国的政体所决定,但与人民的文化水平、教育事业发展的程度也不无关系。C.今天是星期四,该我们组值日。放学后,不用值日的同学们都走出了教室,我们开始干活了。D.人家该咱们的,咱们该人家的……算一算,看看还有几个钱没有。12.文中画框的部分表述烦琐,请删除冗余词语,使表达简洁通顺,但不得改变原意。将修改后的文段写在下面,不超过55个字。1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B.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C.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D.一言以蔽之14.请你用三个结构相同的句子概括整个语段的主要内容,每个语句不得超过12个字。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D解析:A项所以,古:……的原因。今:表示因果的连词。B项于是,古:两个词。于,对;是,代词,这。今:连词,表示承接。C项妻子,古:老婆孩子。今:男子的配偶。2.答案:B解析:侈,放荡。3.答案:BD解析:主谓倒装。4.答案:ACE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之”在此起调节音节的作用,无实义,“填然鼓之”译为“咚咚地敲着战鼓”,语意完整,应在“之”后断开,故将A处涂黑。“兵刃既接”是一个主谓句,结构完整,应在“接”后断开,故将C处涂黑。第一个“而”为连词,表修饰,“弃甲曳兵”修饰“走”,中间不能断开,故将E处涂黑。5.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的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D项,“意思相同”错误。“生灵涂炭”的“涂”意为“烂泥”,比喻困苦灾难,两者意思不同。6.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B项,“孟子更强调后者,因为这样,老百姓就能‘衣帛食肉’”错误。文中说的是“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由此可知,应该先是百姓“衣帛食肉”“不饥不寒”,之后才是“王道之成”。7.答案:(1)细网不进入池塘,鱼鳖就吃不完;按一定的季节人山伐木,木材就用不完。(2)慎重办理学校教育,反复地用善事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告诫他们,头发花白的老人不会在路上背着或顶着东西。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1)数罟:细密的网,细网。洿池:深池,池塘。胜:尽。(2)申:申诫,告诫。孝悌:善事父母、敬爱兄长。颁:同“斑”,头发花白。8.答案:①本文说理环环相扣,逻辑明晰谨严,说服力强。②语言上,使用整齐的排比句式增强了文章的雄辩气势。③善于运用比喻和对比陈述事理,辩论是非。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的能力。在论证结构上,全文逻辑严谨,层次分明,论证严密,说服力强。孟子对梁惠王循循善诱,面对梁惠王“民不加多”的疑问,孟子以梁惠王熟悉的战争设喻,引导梁惠王了解“民不加多”的原因;然后正面阐述“仁政”的措施及好处,并巧用类比推理,批驳了“人死罪岁”的说法,自然得出“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的结论。在语言上,“不违农时……材木不可胜用也”“五亩之宅……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等排比句式,气势充沛,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孟子为了驳斥统治者“涂有饿莩”却归咎于年成不好,用了“刺人而杀之”归咎于武器的比喻;“以五十步笑百步”的设喻,生动地说明了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治国之策与邻国并无本质上的区别。同时,孟子使用“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和“涂有饿莩而不知发”的对比,意在突出梁惠王把“涂有饿莩”的现状归咎于年成不好,如同把杀人归咎于武器一样荒唐。由此可知,孟子善于运用比喻和对比陈述事理,辩论是非。【参考译文】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算是)尽了心啦。河内遇到饥荒,就把那里的百姓迁移到河东,把河东的粮食转移到河内;河东遇到饥荒也是这样。观察邻国的政治,没有像我这样用心的。邻国的百姓不见减少,我的百姓不见增多,这是为什么呢?”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请允许我用打仗来作比喻。咚咚地敲着战鼓,两军开始交战,(战败的)抛弃铠甲、拖着兵器逃跑。有的人跑了一百步停下,有的人跑了五十步停下。凭借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嘲笑他人跑了一百步,(您以为)怎么样呢?”(梁惠王)说:“不可以,只是没有跑一百步罢了,这也是逃跑。”(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就不要指望自己的百姓比邻国多了。”“不违背农时,粮食就吃不完;细网不进入池塘,鱼鳖就吃不完;按一定的季节入山伐木,木材就用不完。粮食和鱼鳖吃不完,木材用不完,这样就使百姓对供养活人、埋葬死者没有什么不满了。百姓对供养活人、埋葬死者都没有不满,这就是王道的开始。”“(给每家)五亩地的住宅,种上桑树,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丝织的衣服了;鸡、小猪、狗、大猪这些家畜,不错过(生长繁殖的)时节,七十岁的人就可以吃上肉了;一百亩的田地,不耽误农时,八口人的家庭就可以不挨饿了;慎重办理学校教育,反复地用善事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告诫他们,头发花白的老人不会在路上背着或顶着东西。老年人能穿丝织的衣服、吃上肉,老百姓不挨饿受冻,(如果)这样还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是没有的(事情)。”“(诸侯贵族家)猪狗吃人所吃的东西却不知道制止,路上有饿死的人却不知道开仓赈济,百姓死了,就说:‘这不是我的过错,是因为年成不好。’这种说法与拿刀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大王不要归咎于年成,那么天下的百姓都会来归顺了。”9.答案:(1)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3)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5)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10.答案:语句:④;修改为:有“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之誉。语句:⑦;修改为:招揽文学、游说之士数百千人。语句:⑧;修改为:孟子这时正以客卿身份在齐宣王身边供职。解析:语句④,括号有句内括号与句外括号,句内括号应该紧贴在被解释的词语之后。这里的“(《邹忌讽齐王纳谏》)”标示的是“战胜于朝廷”的出处,应紧随其后。语句⑦,重复赘余,“数”和“左右”均表示概数,可删掉“左右”。语句⑧,成分残缺,缺少谓语,应在“身边”后加“供职”等词语。11.答案:A解析:文中加粗的“该”和A项中的“该”均为助动词,是“应当”的意思;B项,指示代词,指上文说过的人或事物(多用于公文);C项,动词,按次序等应当轮到;D项,动词,欠。12.答案:桓文之事,孟子并非不知,而是不愿讲,不屑讲,直接回答会使谈话无法进行,还会使说服宣王行王道的意图无法实现。解析:该画线处,“桓文之事”反复出现,导致语句重复啰嗦;后面的“导致……的结果出现”亦出现两次,也使得语句不够简洁。在整理完关键信息之后,根据内在的逻辑关系删减词语,重新组织语言即可。13.答案:C解析:A项,强调的重点是删减与创新。B项,说的是抓住事物的主要环节,就可以带动其他环节,用在此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居家保姆雇佣合同书
- 2025年统编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月考试卷
- 2025年沪教新版高二数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
- 2025年粤人版八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
- 遵义职业技术学院《西方法律思想史(B)》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牛棚养殖废弃物回收与处理服务合同4篇
- 二零二五版门窗行业标准化安装服务合同4篇
- 二零二五版苗木种植与森林防火技术服务合同3篇
- 2025年度新型木门材料研发与市场拓展合作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木托盘生产设备进出口合同4篇
- 中药材产地加工技术规程 第1部分:黄草乌
- 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考试题库
- 基于视觉的工业缺陷检测技术
- 案例分析:美国纽约高楼防火设计课件
- 老客户维护方案
- 移动商务内容运营(吴洪贵)任务一 用户定位与选题
- 万科物业管理公司全套制度(2016版)
- 2021年高考化学真题和模拟题分类汇编专题20工业流程题含解析
- 工作证明模板下载免费
- (完整word)长沙胡博士工作室公益发布新加坡SM2考试物理全真模拟试卷(附答案解析)
- 机械点检员职业技能知识考试题库与答案(900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