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206T 184-2024林下中华蜜蜂养殖技术规程_第1页
DB5206T 184-2024林下中华蜜蜂养殖技术规程_第2页
DB5206T 184-2024林下中华蜜蜂养殖技术规程_第3页
DB5206T 184-2024林下中华蜜蜂养殖技术规程_第4页
DB5206T 184-2024林下中华蜜蜂养殖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020.01CCSB40DB5206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breedingChinesehoneybeeund铜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5206/T184—2024前言 Ⅱ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蜂场建设 25饲养技术 36四季管理 47病虫害防治 58取蜜作业 59档案管理 6I、DB5206/T184—2024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铜仁市林业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铜仁市林业局、德江县茂强土特产开发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代忠迪、陆红霞、吴思明、韩加敏、阙有清、陆琦、张金华、安启明、李思颖、石军、安树海、何茂雪、张楠、周小松、贺彬、申梦、冉建权、李青青、何俊、陈家琴、龚志鹏、罗波、马攀攀、梁东、杨婷、郭燕南、潘小染、黄岚泽。、1DB5206/T184—2024林下中华蜜蜂养殖技术规程本文件规定了林下中华蜜蜂养殖的术语和定义、蜂场建设、饲养管理技术、四季管理、病虫害防治、取蜜作业、档案管理。本文件适用于铜仁市林下中华蜜蜂活框饲养。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T19168蜜蜂病虫害综合防治规范GB/T20014.27蜜蜂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GB/T41227蜜蜂饲养管理技术规范NY/T472绿色食品兽药使用准则NY/T1159中华蜜蜂种蜂王3术语和定义GB/T41227、NY/T1159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林下中华蜜蜂养殖beekeepingunderforestofchinesehoneybee(Apisceranacerana)将中华蜜蜂置于林缘、林间等林下环境,有效利用林间资源的一种生态友好型养殖方式。3.2活框饲养movableframebeekeeping在标准蜂箱内,蜜蜂在可加巢础的巢框上造脾、产子、储蜜,且巢框在箱内可自由移动,便于取出割蜜、摇蜜、检查和管理的养殖方式。3.3补助饲喂supplementaryfeeding对缺蜜蜂群喂以大量高浓度的蜂蜜或糖浆,使蜂群维持生活的一种饲喂方法。2DB5206/T184—20243.4奖励饲喂stimulatingfeeding为了刺激蜂王产卵和工蜂哺育幼虫的积极性,用稀薄的蜜水或糖浆饲喂蜂群的一种方法。4蜂场建设4.1场地选择4.1.1蜜粉源植物林地周围2km~3km蜜粉源植物丰富,1年中应有2种以上的主要蜜粉源植物和丰富的辅助蜜粉源植物。4.1.2环境条件交通便利、蜂场3km内无污染、无有毒蜜粉源植物。场地环境条件应符合GB/T20014.27的规定、空气质量应符合GB3095中二类区的规定、水质应符合GB5749的规定。4.2蜂种4.2.1引入蜂种应为来源清楚、健康无病、经济性状好、抗病力强,群势达4足框~5足框蜂以上。4.2.2本地蜂种收捕本地无其他外来蜂种饲养区域的野外蜂群。4.3蜂群摆放4.3.1摆放条件场地干燥、冬春两季向阳,能避风,夏季有遮阴的背风向阳的林地环境。4.3.2蜂箱排列蜂群应根据地形、地物分散排列,各群巢门错开、箱位明显。每个场地排列20箱~50箱。以3群~4群为一组,组距4m~5m,各群的巢门方向错开45°~90°,使各群的飞行路线错开。4.3.3离地面距离用箱架或木桩将蜂箱支离地面10cm~30cm,巢门稍向下倾斜。4.4配套蜂机具4.4.1蜂箱每套木制活框蜂箱,蜂箱与浅继箱1副、箱盖与副盖1副、隔板1块、巢门1个~2个(双王2个)、隔王板1块。使用前用火焰喷枪火焰消毒。4.4.2管理用具起刮刀、巢内饲喂器、巢门饲喂器、蜂帽、蜂刷、储蜜桶、巢框、收蜂笼、移虫针、割蜜刀、摇蜜机等。3DB5206/T184—20245饲养管理技术5.1蜂群检查5.1.1箱外观察观察蜜蜂在巢门前的活动情况,判断是否有盗蜂、分蜂热及中毒等状况。5.1.2箱内检查主要对蜂王质量及产卵情况、储蜜情况、加脾或减脾、幼子发育与蜂脾关系等情况进行检查。按需开箱,没有必要不要开箱,开箱时长尽可能短。5.2蜂群饲喂5.2.1补助饲喂蜂群繁殖期或蜜源不足时,将成熟蜜与水按3:1.2或优质白糖与水按1:1.2比例调制,水质应符合GB5749标准,以文火化开放凉后,于傍晚装入饲喂器喂给;喂量以前半夜吃完为好,直至补足为止。5.2.2奖励饲喂将成熟蜜与水按2:1或优质白糖与水按0.8:1比例调制,水质应符合GB5749标准,每日每群喂给200g~400g。次数以不影响蜂王产卵为原则。连续阴雨、巢内缺粉时,及时加入花粉脾或补饲人工花粉条(糖浆拌花粉),进行巢门喂水,水中加0.5%的食盐。5.3人工育王与换王5.3.1育王的条件选择父本和母本有效产卵力高、采集力强、分蜂性弱、抗逆性和抗病性强及体色一致的优秀育王群,气温稳定在20°C以上,交尾期避开雨季。5.3.2哺育群的组织哺育群群势至少在6足框以上,群内幼蜂应占全群的30%,并有幼虫脾。育王框放在育王区中央,其中一侧放以大幼虫为主的幼虫脾,另一侧放一张大封盖子脾。5.3.3育王方法先将人工王台粘在育王框台基上,然后插入育王群内,让工蜂清理每个人工王台至收口,再用移虫针从种用母群中提取1日龄~3日龄幼虫移入人工王台,并将移好虫的育王框放入蜂群哺育。5.3.4育王管理移虫后,应给哺育群饲喂蜜水。第2d检查移虫的接受率,如果达50%以上,不再补移。5d内不再开箱检查。5.3.5组织交尾群检查成熟王台,按王台数组织交尾群。从准备分蜂的强群中,带蜂提出房子脾、蜜粉脾各1框,削除脾上所有王台,放入蜂箱中,并从原群中抖1框~2框幼蜂入箱内,关闭巢门1d,成为交尾群。4DB5206/T184—20245.4分蜂处理5.4.1自然分蜂防控采取定期清除王台,割除雄蜂脾,及时取蜜,将蜂王的一侧小翅膀剪去三分之一或扣王10d再放王。5.4.2人工分蜂当群势达7框左右足框,5张~6张子脾时,应及时叠加浅继箱。或将老王及带蜂的成熟的封盖子脾、蜜脾各一框抽出,另置新址繁殖群,原群只保留一个大面积端正的成熟王台,用处女王群作采蜜群。5.5盗蜂处理发生零星盗蜂,应缩小被盗蜂群的巢门或在巢门置放乱草虚掩被盗群巢门。若场内发生大范围盗蜂,迅速关闭被盗群巢门,及时迁场转移。6四季管理6.1春季管理6.1.1蜂群管理对蜂场全面检查,及时清理箱内死蜂、霉变蜂蜡等杂物。对无蜂王、弱群蜂群要及时合并,箱底铺垫草等保温物,在两侧隔板外加扎紧的小稻草把,加强蜂箱保温。6.1.2春繁起步群势为2框足蜂以上,当蜂王开始产卵时进行奖励饲喂,蜂群群势超过5框足蜂时,及时撤去内、外包装;抽出蜂箱内多余的巢脾,选留1张育过虫的暗色巢脾放置中心处供蜂群育子。蜂王产卵时,保持蜂群密集,在傍晚用蜜粉、糖水等奖饲方式刺激蜂王产卵。6.1.3适时造脾加础春繁初期,应使蜂王在原有巢脾上尽量扩大产卵圈。当蜂群原有不完整的巢脾被接造,接近于造成完整的巢脾时,及时加入优质巢脾,保持蜂脾相称。开始流蜜时,蜂群中出现赘脾或框架上有新蜡点时,加入整张巢础造脾。封盖子脾中的旧脾、虫害脾移至两侧作边脾,待幼虫出尽后提出箱外化蜡。6.1.4流蜜期管理a)平箱管理法:在流蜜期前6d~7d,限制蜂王产卵,保证蜂群集中力量投入采集和酿蜜,流蜜期每1d~2d应在巢门位置加空巢脾1张间隔放置,加强通风管理;后期留足饲料,及时缩巢,抽出多余巢脾,缩小蜂路,恢复蜂王产卵,培育幼蜂。b)浅继箱管理法:进入留蜜期后,不再加新脾时,若框梁上出现新蜡点时,及时给蜂群上浅继6.2夏季管理6.2.1越夏前的准备5DB5206/T184—2024夏季来临前,利用春季培育新王、换王、留足饲料。若蜜粉源丰富,开展调整蜂脾,扩大蜂巢,蜂群群势达到6足框~8足框、有子脾5张~6张时,及时叠加浅继箱。无主要蜜源场所地,春季流蜜期结束至初夏继蜜前,每6d自6框以上的强群中抽1框出房子脾与弱群中的幼虫脾对调,以强助弱。外界继蜜后停止调脾。6.2.2日常管理检查蜂群取蜜情况,不足时,用1:1糖水连续喂3晚~4晚,高温期注意遮阴防晒,6框以上的蜂群叠加浅继箱。同时要加强巢虫、胡蜂等病虫害的防控。6.3秋季管理6.3.1育王造脾培育一批优质蜂王,更换老劣蜂王,适时加础造脾,更换老脾,扩大蜂巢,培育足够数量的没有参加过采集和哺育的适龄越冬蜂。6.3.2流蜜期管理铜仁秋季蜜源主要有秋荞、千里光、盐肤木等开花流蜜,进入流蜜期后应适时取蜜,防止蜜压子,控制分蜂热。气候好、流蜜旺时全取,气候不稳定、流蜜差时部分取蜜或不取蜜。6.3.3调整群势合并弱群,秋繁群势维持在5脾~6脾,预防盗蜂发生。6.4冬季管理6.4.1越冬准备蜜源缺乏时,保留足够蜜脾,调整蜂群,保持蜂多于脾,合并弱群,每箱组织4足框蜂以上,强群越冬。6.4.2越冬管理保持蜂群安静,场地清洁卫生,限制蜂王产卵。贮备越冬饲料,尽可能多的“适龄越冬蜂”。缺蜜时,加入蜜脾或糖水补饲。同时做好越冬适当保温工作。7病虫害防治7.1预防在蜂场及四周环境用5%漂白粉液或10%~20%石灰乳定期喷洒,保持蜂场清洁;蜂尸及其他脏物清扫后烧毁或深埋;定期对蜂机具进行严格消毒。7.2治疗发生中囊病、腐臭病和巢虫等病虫害时,将发病蜂群和巢脾进行烧毁,并对蜂箱进行消毒。发现胡蜂及时捕杀。防治按照GB/T19168的规定执行,用药按照NY/T472的规定执行。8取蜜作业6DB5206/T184—20248.1前期准备将起刮刀、割蜜刀等取蜜机具及蜂刷、工作服进行卫生消毒,卫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