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人教A版七年级物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
2025年人教A版七年级物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
2025年人教A版七年级物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
2025年人教A版七年级物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
2025年人教A版七年级物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人教A版七年级物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148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下列关于物质的物理属性及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电线外层用塑料,是因为塑料具有良好的绝缘性B.用橡胶作汽车的轮胎,是因为橡胶的硬度大C.玻璃刀刃用金刚石,是因为金刚石的弹性好D.锅、铲的把手用胶木,是因为胶木的导热性好2、如图所示,此时蜡烛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形成一个清晰的像,现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光屏与蜡烛的位置对调,则光屏上()A.无像B.成倒立缩小的实像C.成倒立放大的实像D.成正立放大的实像3、2012

年12

月13

日;“嫦娥二号”探测器与“战神”小行星擦身而过,按照从左到右的次序,探测器上的照相机先后拍摄了一组照片(

镜头的焦距不变).

对此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行星与探测器的距离逐渐变小,镜头与像的距离逐渐变小B.小行星与探测器的距离逐渐变小,镜头与像的距离逐渐变大C.小行星与探测器的距离逐渐变大,镜头与像的距离逐渐变小D.小行星与探测器的距离逐渐变大,镜头与像的距离逐渐变大4、如图,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多次被弹开,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

A.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B.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C.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D.声音产生的原因5、甲、乙两个实心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中不正确的是()A.甲、乙的质量与体积均成正比B.甲的密度为0.5×103kg/m3C.乙的密度是甲的4倍D.甲、乙的密度与其质量和体积有关6、观众对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成语大赛好评如潮,大赛中涉及的下列成语跟声音响度有关的是()A.震耳欲聋B.闪烁其辞C.掩耳盗铃D.耳熟能详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用力把乙推倒而自己不倒,说明只是甲对乙有力的作用,乙对甲没有力的作用B.力的产生离不开施力物体,但有时可以没有受力物体C.只要确定了力的大小和方向,那么这个力就完全确定了D.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总是同时产生、成对出现的8、为了对事物的一些特点进行比较,就需要有相同的判断标准,国际单位的建立就是如此。在国际单位中,长度的单位是()A.米B.秒C.米/

秒D.摄氏度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9、小敏用薄膜充水后制成水透镜模拟眼球中的晶状体;来比较正常眼;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焦距大小.

实验中测得甲图焦距为10cm

再将甲分别挤压成乙图、丙图的形状,并分别测量焦距,如图所示:

(1)

测得焦距小于10cm

的是图______.

(2)

在同一位置;用甲;乙、丙透镜分别对着远处的某一物体,移动光屏得到清晰的像,其中像距较大的是______图.

(3)

目前很多近视患者戴隐形眼镜来矫正视力.

隐形眼镜是一种直接贴在角膜表面的超薄镜片,可随着眼球运动,其中心厚度只有0.05mm

则此镜片的边缘厚度______0.05mm(

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10、生活中有时工人师傅装修房屋时,用根灌水的透明长塑料软管的两端靠在墙面的不同地方并做出标记来检查水平,如图所示.

当管中的水静止时,当塑料管的一端提高5cm

最终管两端水面的高度差为______cm

.11、(1)

在与海平面垂直的方向上,声呐向海底发射超声波,如果经4s

接收到来自大海底的回波信号,则该处的海深为______米(

海水中声速是1500m/s).

但是,超声波声呐却不能用于太空测距(

比如地球与月球的距离)

这是因为______.

(2)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是唐代诗人李白的隆露

早发白帝城隆路

中的诗句,从物理的角度来看,以高山为参照物,舟中人是______的,以小舟为参照物,舟中人是______的.

(3)

通常我们用耳朵听到的声音是通过____________传播的.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在15隆忙

的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____________.

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____________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

物理上常通过声波的波形图来反映声波的特点.

如图所示,根据甲、乙两个音叉振动时发出声音的波形图可以发现甲音叉比乙音叉发声的音调______,乙音叉比甲音叉发声的响度______.

(5)

根据如图;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

此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所测量的木块的长度是______cm

(6)

一根装有水的500m

长的直铁管,在其一端敲击一下,另一端可以听到_____次声音,首先听到的声音是通过______传来的.

(7)

甲、乙两船航行在无风的河面上,甲船上的人感到有南风吹过来,则甲船正在向______航行;乙船上的乘客感到吹北风,则乙船正在向______航行.12、小北在六年级时制作了两心壶的科学作品,当时小北还很懵懂,不太了解其中的科学道理,到了七年级学习大气压后,终于明白了拢隆

一天,嘉宁在实验室看到了如下的连通器,觉得好玩,用手堵住了最右侧的管口上方,发现倾斜后左边的三个液面确实符合连通器的原理,液体不流动时,液面总保持相平。但最右侧的管中液面不下降,比左侧的三个液面要高,这引发了嘉宁的思考,老师进行了解释后知道了: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增大时压强会__________(

选填“增大”或“减小”)

而左侧三个液面上方大气压不变,最后侧的液面就出现了上述情况。这个现象也让小北对两心壶的原理理解了,也明白了用手堵住侧壁扎孔的空口,塑料瓶中装水后,盖上瓶盖再将堵瓶小孔的手撒开后,水才会从瓶中流出来的道理。水瓶盖拧松开后用左手顶住注射器的口,右手向外拉动注射器活塞时感觉费力。一定质量的气体分子模型13、滑动变阻器是靠改变连入电路中电阻线的______来改变电阻的,从而改变电路中的______;变阻器要改变灯泡的电流,应该与灯泡______联.

14、如图所示,物体重G=30NOB=0.4mAB=0.6m

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

杠杆自重忽略不计)

则力F1=

____N

若保持杠杆处于水平平衡状态,缓慢增大F1

与杠杆的夹角(

由30鈭�

增大到45鈭�)

的过程中拉力F1

将____。(

填“增大”、“不变”、“减小”)

15、阅读短文并回答下列问题.

超声波及其应用。

人能够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从20Hz

到20000Hz.

低于20Hz

的声音叫次声波;高于20000Hz

的声音叫超声波.

超声波具有许多奇异特性:空化效应--超声波能在水中产生气泡;气泡爆破时释放出高能量,产生强冲击力的微小水柱,它不断冲击物件的表面,使物件表面及缝隙中的污垢迅速剥落,从而达到净化物件表面的目的.

传播特性--它的波长短,在均匀介质中能够定向直线传播,根据这一特性可以进行超声探伤;测厚、测距、医学诊断等.

(1)

超声波的频率范围是______.

(2)

超声波能够清洗物件是因为声波具有______.

(3)

宇航员在月球上不能利用超声波测定两山之间的距离;是由于______.

(4)

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

利用回声定位原理从海面竖直向海底发射超声波,到接收回声所用时间为4s

那么该处海洋的深度为______m.

16、一切______、______、______都能传播声音,声音只能在介质中传播,______不能传播声音.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7、穿浅色的衣物时对太阳光的反射较多,因此穿着感觉比较凉爽.______(

判断对错)

18、穿深颜色的衣物时对太阳光的吸收多,因此穿着感觉比较暖和.______(

判断对错)

19、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这是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______(判断对错)20、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

这是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______(

判断对错)

21、穿深颜色的衣物时对太阳光的吸收多,因此穿着感觉比较暖和.______(

判断对错)

评卷人得分四、解答题(共1题,共3分)22、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在2006年已基本建成.

(1)5月24日;三峡大坝最后一仓混凝土(成分中含有氧化钙)开始浇筑,为了防止浇筑过程中混凝土水化放出的热量使坝体温度升高,技术人员在仓内埋没了许多管道,一旦温度升高,则通水冷却,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

A.混凝土的水化过程包含化学变化B.混凝土是混合物。

C.混凝土的水化过程中吸收热量D.钢筋混凝土是复合材料。

(2)6月6日对三峡围堰进行了爆破拆除(围堰是右岸大坝实现工地施工;围堰期发电而建的一个临时建筑物;其围堰的一部分示意图如图所示).为使爆破不影响大坝,应使堰体向背离大坝的方向坍塌.采用的措施之一,就是向围堰内注水以改变围堰内外的水位差.问:爆破时,为什么围堰内的水位要高于围堰外的水位,才可以辅助堰体向背离大坝方向坍塌?______.

(3)三峡大坝全部建成后,据专家介绍:三峡水电站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力发电站,其年发电量相当于一个每年消耗5×1010kg煤的火力发电站的年发电量,而且水力发电廉价、清洁、可再生.请问:三峡水电站的年发电量为多少kwh?(不计热损失,煤的热值3.4×107J/kg)______

(4)每到秋冬;朦胧的江雾总是让人心醉.而今年的江雾提早到来--气象水文部门提供的信息说,三峡成库后,库区的有雾日每年将由180天增加到250天.请你分析解释为什么三峡成库后,有雾的日子增多的主要原因?______.

评卷人得分五、实验探究题(共1题,共7分)23、在探究“电压一定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设计电路如图甲所示.

(1)

连接电路前,开关必须____.

(2)

请根据图甲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所示实物连接成完整电路(

导线不允许交叉)

(3)

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没有示数,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压表示数始终接近电源电压.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

A.电流表坏了B.

滑动变阻器短路。

C.电阻处接触不良D.

电阻短路。

(4)

排除故障进行实验,多次改变R

的阻值,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示数保持不变,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其中第5

次实验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其读数为____A.

(5)

实验结果是: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A【分析】【分析】物质的属性有硬度、弹性、磁性、塑性、状态、颜色、质量、密度、导电性、绝缘性、延展性、透光性、导热性、比热容、热值,不同物质的属性不同,实际应用也就不同.【解析】【解答】解:

A;塑料是性能良好的绝缘体;电线外层用塑料,可以避免漏电和触电,保证用电安全.此选项正确;

B;用橡胶做汽车轮胎;主要是因为橡胶常温下有高的弹性,减小汽车的震动与颠簸,橡胶做的轮胎耐磨性优异、抗湿滑性好、生热低、曲挠性好.此选项错误;

C;金刚石的硬度大;用作玻璃刀的刀刃,可以划开玻璃.此选项错误;

D;锅、铲用胶木做把;利用的是胶木的导热性差,避免烫手.此选项错误.

故选A.2、C【分析】【分析】根据凸透镜成像中的: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

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v>2f.

即可解答此题.【解析】【解答】解:由题意知;u>2f,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在光屏上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2f>v>f;

若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动;将蜡烛和光屏互换一下位置,则2fu>f,根据光路是可逆的,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故选C.3、C【分析】试题分析: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变大,像距变大,像变大.

探测器上的镜头相当于一个照相机;照相机成实像,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变小.

如图,像逐渐变小,说明小行星和探测器的距离逐渐变大,镜头和像的距离逐渐变小.

故选C.【解析】C

4、D【分析】解:本题中音叉正在发声;乒乓球接触后会被弹开,说明了音叉是振动的,因此本实验用来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

故选D.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本题来源于课本的插图,要求同学们对课本上每一个插图都要了如指掌,知道它们蕴含的物理意义.【解析】D

5、D【分析】【分析】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各图象中横纵坐标表示的物理量分别是什么;其次注意认清横坐标和纵坐标上各表示的最小分格的数值大小和单位;再次是明确图象所表示的物理意义;最后对照各个选项提出的问题作出判断.【解析】【解答】解:A;由图象可知;横轴代表物体质量,纵轴代表物体体积,甲、乙的质量与体积均成正比,故A正确;

BC、由图象可知,当V甲=V乙=2×10-3m3时,m甲=1kg,m乙=4kg;

则甲、乙的密度分别为:ρ甲===0.5×103kg/m3,ρ乙===2×103kg/m3;

则ρ乙=4ρ甲;即乙物质的密度是甲物质密度的4倍,故B;C正确;

D;因为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所以甲、乙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体积无关,故D不正确.

故选D.6、A【分析】【解答】解:A;震耳欲聋是指声音很大;指响度大;符合题意.

B;闪烁其词是声音时断时续;振动发声,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不符合题意;

C;掩耳盗铃是从人耳处减弱声音的传播;不符合题意;

D;耳熟能详是指从音色的角度区分不同的人发出的声音的不同;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响度是指声音很大,从成语的含义分析哪个成语表示声音大小即可.7、D【分析】解:

A;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甲对乙有力的作用,乙对甲也有力的作用,故A错误;

B;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产生离不开施力物体,也离不开受力物体,故B错误;

C;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只有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的三要素都确定,才能说明这个力完全确定,故C错误;

D;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因此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它们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无主动和被动之分,故D正确。

故选:D

(1)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力,它必然受到另一个物体对它施加的反作用力;力不能离开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而单独存在,对物体施加力的物体是施力物体;

(2)

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是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

此题考查了力的概念,要知道力使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是不能离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独立存在的,甲对乙施加了作用力,同时乙对甲也必定施加反作用力。【解析】D

8、A【分析】【分析】国际单位制中,常用的长度单位有:kmmdmcmmm娄脤mnm

等。本题考查了国际单位制的长度单位,是一道基础题,应熟练掌握常用的国际单位制单位。【解答】m

是国际单位制中长度单位的基本单位;隆忙

是温度的单位,kg

是质量的单位;m/s

是速度的单位。

故选A。【解析】A

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9、略

【分析】解:(1)

实验中测得甲图焦距为10cm

再将甲分别挤压成乙图;丙图的形状,并分别测量焦距;凸透镜的凸度越大,焦距越小,由图可以看出,乙图的凸度比丙图大,则测得焦距小于10cm

的是图乙;

(2)

由于凸透镜会聚能力越弱(

焦距越大)

像距越大,所以据图可知,3

个透镜分别对着远处的某一物体,丙图的会聚能力最弱,则像距最大.

(3)

近视眼患者戴的是凹透镜;凹透镜四周的厚度要比中间的厚度厚,故这种超薄镜片的边缘厚度大于0.05mm

其对光线有发散的作用.

故答案为:(1)

乙;(2)

丙;(3)

大于.

(1)

根据图中乙丙的凸度大小即可确定测得乙小于10cm

的焦距;

(2)

据三个透镜的焦距关系分析判断即可解决;

(3)

近视眼能看清近处的物体;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是因为晶状体太厚或眼球太长,使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近视眼戴凹透镜使光线发散一些,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本题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密切,能够体现从物理走向生活的理念.【解析】乙;丙;大于10、0【分析】解:由于塑料软管中装有水;透明软管的两端开口,并且底部连通,符合连通器的定义;

连通器中的同种液体在静止时;液面总保持相平;

因此;当塑料管的一端提高5cm

管中的水静止时,最终管两端水面一定在同一水平面上,管两端水面的高度差为0

故答案为:0

顶端开口;底部相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连通器的特点是,当连通器中装有同种液体并且静止时,各容器的液面保持相平.

本题考查连通器的原理,通过本题应注意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应用.【解析】0

11、(1)3000真空不能传声

(2)运动静止

(3)空气340m/s大于

(4)高大

(5)1mm2.75

(6)3铁管

(7)南北【分析】(1)

【分析】(1)(1)先算出声呐超声波从海面传到海底的时间,再根据速度公式v=stv=dfrac{s}{t}就可求出海水的深度;

(2)(2)真空不能传声,根据声音传播的条件就可解答此题。

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应用及声音的传播条件,弄清超声波需要在介质中传播是解题的关键。【解答】超声波从海面传到海底的时间为t=12隆脕4s=2st=dfrac{1}{2}隆脕4s=2s,

则海水的深度s=vt=2s隆脕1500m/s=3000ms=vt=2s隆脕1500m/s=3000m

超声波声呐却不能用于太空测距((比如地球与月球的距离))这是因为超声波需要在介质中传播,真空中没有介质不能传声,因此不能用超声波声呐测太空的距离。

故答案为:30003000真空不能传声。(2)

【分析】在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时,要先选一个标准为参照物,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也可能不同。

该题考查了参照物的选择物体运动情况的影响,判断物体运动与否,关键是看二者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解答】以高山为参照物,舟中的人随舟与高山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故舟中的人是运动的;

以舟为参照物,舟中的人和舟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故舟中的人是静止的。故答案为:运动;静止。(3)(3)【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空气、液体和固体都能充当声音传播的介质,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340m/s一般地,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最慢。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声音的产生、传播和传播速度的了解和掌握,基础性题目。【解答】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到人耳的,声音在空气中(15隆忙)(15隆忙)的传播速度是340m/s340m/s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故答案为:空气;340m/s

大于。(4)

【分析】(1)(1)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2)(2)比较相同时间内物体振动的次数可以比较频率大小..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本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于波形图的认识以及影响音调和响度的因素,通过物体振动的波形图,判断物体振动频率的大小,判断物体的振幅,从而判断音调和响度。【解答】如图,相同时间内,甲图物体振动了33次,乙图物体振动了1.51.5次,甲的频率大于乙的频率,甲的音调比乙的音调高;

甲图比乙图物体偏离原平衡位置距离小,所以甲的振幅小于乙的振幅,甲的响度比乙的响度小。

故答案为:高;大。(5)(5)【分析】(1)(1)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为相邻的刻度线表示的长度;

(2)(2)起始端没从00开始,把9.00cm9.00cm处当作“0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9.00cm9.00cm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刻度尺是初中物理中基本的测量工具,使用前要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使用时刻度要紧贴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垂直,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解答】图示刻度尺1cm1cm又分为1010个小刻度,故最小刻度值为1mm1mm

木块起始端对应的刻度值为9.00cm9.00cm末端对应的刻度值为11.75cm11.75cm木块长度为L=11.75cm鈭�9.00cm=2.75cmL=11.75cm-9.00cm=2.75cm

故答案为:1mm1mm2.752.75(6)(6)【分析】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在固体中最快,其次是液体中,最后是在气体中。

解决此题的关键是知道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本题情境中听到三次声的前提是管子足够长。【解答】在一根有水的长铁管的一端敲一下,声音会在铁管、水和空气中同时传播,因为声音在固体中最快,其次是液体中,最后是在气体中,所以会听到三次敲击声,首先听到的声音是通过铁管传来的;第二次听到的声音是通过水传来的;第三次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来的。

故答案为:33铁管。(7)(7)【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当物体相对地面运动时,如果以该物体为参照物,那么地面是运动的,且运动方向与该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本题考查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是关键。【解答】已知河面上没有风,也就是说风相对地面是静止的;

甲船上的人感到有南风吹过来,所以风相对甲船是向北运动的,所以甲船应该正在向南航行;

乙船上的乘客感到吹北风,所以风相对乙船是向南运动的,所以乙船应该正在向北航行。

故答案为:南;北。【解析】(1)3000

真空不能传声(2)

运动静止(3)

空气340m/s

大于(4)

高大(5)1mm2.75

(6)3

铁管(7)

南北12、减小【分析】【分析】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增大时压强会变小。本题考查一定质量的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是基础题。【解答】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增大时压强会变小,而左侧三个液面上方大气压不变,最后侧的液面就出现了上述情况。故答案为:减小。【解析】减小13、长度;电流;串【分析】解:(1)

在材料和横截面积不变的情况下;移动滑片,改变连入电路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进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2)

变阻器和用电器并联时;变阻器只能改变本支路的电阻和电流,不会影响的其他支路,不能并联,只能串联.

变阻器和用电器串联时,变阻器能改变电路的电阻和电路的电流.

故答案为长度;电流;串.

(1)

滑动变阻器的原理是靠改变连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

(2)

滑动变阻器和用电器串联时;移动滑片,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化,总电压不变,电流改变.

如果滑动变阻器和用电器是并联的,滑动变阻器只能改变本支路的电流,不能改变其他支路的电流.

掌握滑动变阻器的结构、原理、在电路中的作用、接线柱的接法、在电路中的连接方法、铭牌参数的含义等等.【解析】长度;电流;串14、24减小【分析】【分析】(1)

力臂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做出F1

的作用线,确定支点,并做出动力臂和阻力臂;根据动力臂和OA

的关系结合杠杆平衡条件进行解答。【解答】(1)

做出F1

的作用线,则从支点到作用线的距离即为L1

力臂L2=OB=0.4m

如图所示:由图知,当测力计斜向上拉动时,力的作用线与OA

成30鈭�

夹角,其力臂则此时测力计的示数为:

F1?L1=G?OB

F1隆脕0.5m=30N隆脕0.4m

F1=24N

(2)若保持杠杆处于水平平衡状态,缓慢增大FF11与杠杆的夹角((由30鈭�30^{circ}增大到45鈭�)45^{circ})的过程中,动力臂L1

变大,阻力G

及阻力臂L2

不变,所以动力F1

减小。故答案为:24

减小。【解析】24

减小15、高于20000Hz;能量;真空不能传声;3000【分析】解:

(1)

根据原文内容:人能够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从20Hz

到20000Hz.

低于20Hz

的声音叫次声波;高于20000Hz

的声音叫超声波.

(2)

根据原文内容:超声波能在水中产生气泡;气泡爆破时释放出高能量,产生强冲击力的微小水柱,它不断冲击物件的表面,使物件表面及缝隙中的污垢剥落.

(3)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月球表面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

(4)

由v=st

得;

s=vt=1500m/s隆脕4s=6000m

这是声音往返走的路程,单程是海洋的深度,所以:

12s=12隆脕6000m=3000m

故答案为:(1)

高于20000Hz(2)

能量;(3)

真空不能传声;(4)3000

前两空可以根据原文内容进行分析得出答案;

第三空根据声音的传播条件和月球表面没有传声介质的事实来填写;

第四空根据公式s=vt

计算出的结果再除以2

信息给予题要仔细阅读短文,从短文中寻找问题答案的线索;利用回声计算距离时,不要忘记除以2

.【解析】高于20000Hz

能量;真空不能传声;3000

16、略

【分析】解: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一切固态;液态、气态物质都能传播声音;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故答案为:固体;液体;气体;真空.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作为声音传播的介质.

真空不能传声.

此题主要考查声音的传播条件--必须有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属于基础题,难度较小.【解析】固体;液体;气体;真空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7、√【分析】解:白颜色的物体能够反射所有颜色的光;因此白颜色的物体对太阳光的吸收本领最弱,故穿浅色的衣物时对太阳光的反射较多,因此穿着感觉比较凉爽.

故答案为:隆脤

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透过它的色光决定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白色物体能反射所有颜色的光,黑色物体吸收所有颜色的光.

本题考查了物体的颜色,属于光学基础知识的考查,相对比较简单.【解析】隆脤

18、√【分析】解: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黑色物体吸收所有颜色的光,故穿深颜色的衣物时对太阳光的吸收多,因此穿着感觉比较暖和.

故答案为:隆脤

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透过它的色光决定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白色物体能反射所有颜色的光,黑色物体吸收所有颜色的光.

本题考查了物体的颜色,属于光学基础知识的考查,相对比较简单.【解析】隆脤

19、√【分析】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物体是不会有力的作用的;“一个巴掌拍不响”说明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故答案为:√.

根据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知;出现力必然出现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本题考查了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物体在施力时,同时也是受力物体.【解析】√20、√【分析】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物体是不会有力的作用的;“一个巴掌拍不响”说明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故答案为:隆脤

根据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知;出现力必然出现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本题考查了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物体在施力时,同时也是受力物体.【解析】隆脤

21、√【分析】解: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黑色物体吸收所有颜色的光,故穿深颜色的衣物时对太阳光的吸收多,因此穿着感觉比较暖和.

故答案为:隆脤

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透过它的色光决定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白色物体能反射所有颜色的光,黑色物体吸收所有颜色的光.

本题考查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