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粤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
2024年粤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
2024年粤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
2024年粤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
2024年粤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粤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747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下列有关“北京人”的陈述正确的一项是()A.会人工取火B.使用打制石器C.开始烧制陶器D.开始培植农作物2、商鞅在变法时曾说:“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他宣传这种观点的直接目的是()A.建立君主的专制统治B.完成国家民族的统一C.对付反对改革的贵族D.学习前人的治国经验3、赢得北方各民族拥戴,被尊称为“天可汗”的是()A.唐太宗B.武则天C.唐玄宗D.唐高宗4、秦朝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其中最高统治者称()A.皇帝B.总统C.国王D.主席5、下列历史现象中,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的是()A.北方统一的实现B.封建化的完成C.阶级矛盾的激化D.北方民族的融合6、CCTV-2播出的《开心辞典》上,有一问题是:“首创望、闻、问、切四诊法的是谁?”你认为正确答案应该是()A.扁鹊B.华佗C.张仲景D.张衡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7题,共14分)7、【题文】“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符合这一特征的制度是()A.分封制B.禅让制C.等级制D.王位世袭制8、外国旅游者对莫高窟的评价是:“看了敦煌莫高窟,就相当于看到了全世界的古代文明”“莫高窟是世界上最长、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画廊”“莫高窟是世界现存佛教艺术最伟大的宝库”。下列人物能够目睹到莫高窟的是()A.秦始皇B.汉武帝C.武则天D.唐太宗9、下列各项,哪些与明朝灭亡有直接的关系A.朝政腐败,宦官擅权B.土地兼并严重C.朝廷佂派苛捐杂税D.大规模的农民起义10、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曾说:“每当人们在中国文献中查找任何一个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要焦点就在宋代。”我国宋代重大的科技成就是A.造纸术的发明B.活字印刷术的发明C.南针的广泛使用D.火药武器广泛使用11、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的表现有()A.铁农具的使用与普及B.牛耕的使用与推广C.地主和农民两个阶级的产生D.诸侯国纷纷变法图强12、下列思想家,属于春秋时期的有()A.老子B.孟子C.庄子D.孔子13、下面历史人物是春秋五霸的是()A.齐桓公B.晋文公C.秦始皇D.秦孝公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8题,共16分)14、公元前1300年,商王______将都城迁到殷,所以商朝也叫______。______是商、周文明的重要标志,人们称夏、商、周时期为______。15、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______朝开始。16、老子的学说记录在《______》一书里。17、从秦朝开始,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______。(判断对错)18、读图《三国鼎立形势图》,回答问题:(1)写出图中A、B、C分别代表的政权名称。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2)图中D、E两地曾发生过两次以少胜多的战役,它们分别是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对号入座(将序号填到适当的位置)(8分)①文成公主入藏②遣唐使来华③“交子”出现④郑和下西洋⑤郑成功收复台湾⑥引进优良品种占城稻⑦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⑧设立军机处唐朝宋朝明朝清朝20、商鞅任秦国蜀郡守时;主持修建了闻名天下的都江堰。

错误:____。

订正:____。21、____年,西周灭亡。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____开始。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2题,共20分)22、汉武帝为加强对经济的控制,把铸币权收归中央,铸造圆形方孔钱。()T正确F错误23、京剧以昆剧、汉调为基础,融合吸收了其他剧种的曲调和表演方法。__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五、识图题(共4题,共8分)24、河南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发源地之一,历史悠久,文化璀璨。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图一司母戊鼎图二白马寺图三河南医圣祠请回答:(1)如果你想实地考察图一的出土地和图二、图三的所在地,你应该到河南省的哪些地方去?(2)图二所示的白马寺建于何时?(3)除实地考察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学习历史?(至少列举两个)25、填写出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中番号所代表的国家名称(6分)

①____②____③____结合所学,交通路线图反映出唐朝对外交往的主题是(2分)26、看图说史(1)如图与历史上的哪些重大事件有关?A:B:C:D:(2)按ABCD的顺序分别写出一位与如图有关的杰出领导人。

(3)分析探究:通过对资料的分析,探究小组的同学们又按时间顺序绘制了四次运动的思想主张变化示意图,请你帮他填上未完成的部分内容。(4)得出结论:根据以上示意图的分析,你能从中得出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过程具有什么特点?27、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⑴这个朝代建立初年,采取什么政策来恢复发展生产?⑵哪一个皇帝当政时期这个朝代达到了空前繁荣?他在思想方面所采取的政策是什么?他在中央兴办的培养选拔官员的机构是什么?⑶和前代相比,这个朝代新增加的领土是哪里?为此做出首要贡献的官员是谁?⑷这个朝代时,开通的中西交往的通道是什么?最远到达哪里?评卷人得分六、列举题(共2题,共10分)28、唐、宋都是我国历史上对外交往频繁的朝代,其对外交往的特点也不断变化,从汉代的以陆路为主到唐朝的海陆并举,再到宋代以海路为主。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共9分)材料一: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材料二:两宋时期对外贸易活跃,著名的对外贸易海港大多在南方,主要的对外贸易海港有政府在这里设有专门机构进行管理。(1)材料一中数字所表示的国家是与唐朝交流比较频繁的国家,它们分别是当时哪三个国家?三个国家分别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3分)(2)请用与①③国家相关的史实说明中外的友好交往。(2分)(3)材料二中的“专门机构”是什么?写出当时的两个闻名世界的大海港。(3分)(4)从材料一和材料二可以看出唐宋时期对外交往是积极主动的,同时也反映出唐宋发展繁盛的局面。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对外开放交流与国家发展繁荣之间有什么关系?(1分)29、(1)“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是____(人物)说的,反映了他____的思想。(2)“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是____(人物)的一首诗,反映了当年事件。(3)“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反映了____朝的____政策带来的影响。(4)“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这是明朝民族英雄____(人物)的名言,反映了他当年的英雄事迹。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B【分析】【分析】北京人将石块敲打成粗糙的石器;把树枝砍成木棒,凭借极原始的工具同大自然进行艰苦的斗争。因为险恶的生活环境,北京人往往几十个人在一起,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成果,过着群居生活。由此得出结论在北京人的进化过程中劳动起了重要作用。故答案选B。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有关北京人发展进化的相关史实。2、C【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商鞅变法的相关内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商鞅这一句话意思是治理国家不是一成不变的,只要有利于国家发展就不必效法古人,因为他的变法主张遭到守旧贵族的反对,所以他宣传这种观点的直接目的是对付反对改革的贵族。故选C。【解析】C3、A【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唐太宗的民族政策。唐太宗改变了历代统治者“贵中华,贱夷狄”的观念,力求平等对待少数民族;尊重少数民族的习惯和生活方式;任用少数民族人做官,对其首领优礼相待;唐太宗待人宽厚仁慈,所以赢得了少数民族的拥戴,尊奉他为各族的“天可汗”。故选A。【解析】A4、A【分析】为了适应统一的需要;加强封建统治,秦朝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至高无上,总揽全国一切大权,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最后由皇帝决断.在地方,推行郡县制,郡县制的推行,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故选A.

本题以秦朝创立的一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主要考查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本题以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教材基础知识.【解析】A5、D【分析】【分析】这是基础题,需要学生有较好的知识积累,学生根据自己平时的历史知识储备,不难得出正确答案,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的是北方民族的融合。故选D.北方民族的融合。【点评】本题是对孝文帝改革的考查。6、A【分析】扁鹊是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他能用针刺;按摩、汤药治疗疾病,他总结出的望、闻、问、切一直被中医沿用.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扁鹊.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春秋战国时期的医学成就.【解析】A二、多选题(共7题,共14分)7、DA【分析】【解析】D

试题分析:中国的权力传递历程。1在奴隶制社会时期;是“禅(shan)让制”权利是现任者让给他指定的人。我国只有两代:尧禅让给舜;舜禅让给禹。

2禹建立夏;将他的位置传给了他的儿子—启。由此“公天下”变为了“家天下”。即“世袭制”。所以你说的“父死子继,兄终弟及”是世袭制。也就是家天下,夏朝一直实行“父死子继”制度,即王位由子继承,而且长子优先。到了商朝出现了“兄终弟及”的现象。但从武乙到纣,便废除了“兄终弟及”制度,确定王位只传给嫡长子。周承袭商制,确立了“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的王位继承原则,成为后世基本上遵守的法规。故选D

A.分封制是古代皇帝或国王分封诸侯的制度。被封诸侯有自己的领地;在诸侯领地内皇帝或国王并没有直接的权力,始于周朝。不符题意。

C.等级制在奴隶社会或封建社会专制制度下用等级以区别人们政治地位的一种排序,那就等于说,等级制无非是支撑少数政治上层人物施行专制的一种层次分明的社会架构。不符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符合这一特征的王位世袭制。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历史概念的理解把握。做题的关键首先要理解题干含义,其次要弄清王位世袭制的特征:最高统治着(父子或兄弟)传位世袭【解析】【答案】8、CD【分析】位于甘肃省敦煌的莫高窟是隋唐时期最著名的石窟艺术;莫高窟是绘画艺术;佛教、雕塑艺术的集中体现,石窟内有大量与佛教有关的泥塑和壁画,生动地展现出敦煌艺术的奇特神韵和无穷魅力,特别是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图案,被赞誉为“天衣飞扬,满壁风动”,成为敦煌壁画的象征.敦煌莫高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艺术宝库,是世界上最长、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画廊,是世界现存佛教艺术最伟大的宝库.武则天和唐太宗生活在唐朝时期,能够目睹到莫高窟.

故选CD.

本题主要考查甘肃敦煌的莫高窟.

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注意掌握我国的三大石窟艺术.【解析】【答案】CD9、ABCD【分析】略。

【解析】ABCD10、BCD【分析】略。

【解析】BCD11、AB【分析】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生产工具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由春秋时期开始出现的铁农具和牛耕到战国时期的进一步推广,标志着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

故选AB.

本题主要考查了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

注意准确识记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的表现.【解析】AB12、AD【分析】本题考查孔子和老子的相关知识。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晚期的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包括“仁”和“礼”两部分,“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春秋晚期的老子,与孔子生活在同一时期,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如难和易、长和短、前和后,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故AD符合题意;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是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故BC不符合题意。故选AD。【解析】AD13、AB【分析】公元前770-前476年;是我国历史上的春秋时期,当时周天子失去了往日的权势,王室衰微,几个大诸侯国为了拥有对其他诸侯国的支配权,乘机争霸,出现了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等五个霸主,史称“春秋五霸”。

故选:AB。

本题考查春秋五霸;知道春秋争霸的主要原因是周王室衰落。

本题以春秋五霸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解析】AB三、填空题(共8题,共16分)14、略

【分析】商朝前期屡次迁都.约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把都城迁到殷,此后商朝的统治稳定下来,因此后代又把商朝称为殷.商朝;西周时期,青铜器铸造业高达发达,青铜工艺十分精湛,是商、周文明的重要标志,因此人们称夏、商、周时期为青铜时代.

故答案为:

盘庚;殷;青铜工艺;青铜时代.

本题考查盘庚迁都和青铜器.

本题以庚迁都和青铜器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解析】盘庚;殷;青铜工艺;青铜时代15、略

【分析】甲骨文是商朝人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记录和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和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商朝,甲骨文是我国发现最早比较成熟的文字.

故答案为:商.

本题以填空题的形式;考查甲骨文的相关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掌握中国古代文字的演变.【解析】商16、略

【分析】老子生活在春秋时期;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记录在《道德经》里.

故答案为:

道德经.

本题考查老子历史贡献的相关知识.

本题以老子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老子的历史贡献的有关知识的记忆能力.【解析】道德经17、略

【分析】为巩固统一;加强中央集权;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加强思想控制,发布焚书令,还把暗中批评他的一批儒生在咸阳活埋,这就是历史上的“焚书坑儒”.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给我国古代思想文化造成巨大损失.西汉汉武帝时期,为加强中央集权,统一思想,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儒家思想由此成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对后世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故答案为:

×.

本题以儒学的历史地位为切入点;考查的是汉武帝巩固大统一措施.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汉武帝巩固大统一措施的相关知识点.【解析】×18、略

【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魏蜀吴的建立。200年,曹丕在洛阳自称皇帝,国号魏;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蜀,史称蜀汉;222年,孙权在建业称王,国号吴。至此,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结合图示,可知A为魏,B为蜀,C为吴。(2)本题考查的是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知识。公元200年,曹操以少胜多,打败了袁绍,取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为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208年,孙刘联军在赤壁之战中,以少胜多,打败了曹操,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结合图示,可知D官渡之战,E赤壁之战。【解析】(1)A魏;B蜀;C吴。(2)D官渡之战;E赤壁之战。19、略

【分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主干知识的准确识记,回顾已学知识可知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入藏,开创了唐蕃交好的新时代;遣唐使是日本赴中国的使节团,贞观五年(631年),日本派出了由留学生和学问僧组成的第一次“遣唐使”把唐代大量文化带回日本,对日本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①②均发生在唐朝;交子是出现在北宋的四川成都,郑和下西洋是发生在明朝,郑成功收复台湾是发生在清朝,宋朝时期引进优良品种占城稻,明朝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清朝雍正时期设立军机处。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郑和下西洋、郑成功收复台湾、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加强【解析】【答案】唐朝:①②宋朝:③⑥明朝:④⑦清朝:⑤⑧20、商鞅李冰【分析】【分析】依据所学;都江堰是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流域修筑的大型水利工程。故答案为:错误:商鞅;订正:李冰。

【点评】本题考查都江堰。21、公元前771年东周【分析】【分析】公元前771年;西方少数民族犬戎攻破西周都城镐京,周幽王被杀,西周灭亡。公元前770年,周幽王的儿子周平王东迁洛邑,东周开始。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西周灭亡、东周开始的时间。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春秋战国的纷争四、判断题(共2题,共20分)22、×【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汉武帝在经济上采取的措施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即位以后,在经济方面推行官营专卖垄断盐铁之利和严禁私铸货币,统一铸五铢钱,牢牢掌握经济命脉,为大一统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奠定基础,国家空前强盛。统一铸造圆形方孔钱是秦始皇。因而题干错误。综合分析,F符合题意。故选F。【解析】F23、×【分析】明清时期;戏剧表演成为城乡人民重要的文化活动。北京是戏曲荟萃之地。在19世纪中期道光帝在位时期,以徽剧;汉调为基础,融合吸收其他剧种的曲调和表演方法,形成京剧。京剧集中体现了中国戏曲的精华,是中国文化的“国粹”之一,被誉为“国剧”。“京剧以昆剧、汉调为基础,融合吸收了其他剧种的曲调和表演方法”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京剧。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明清时期科技、文化和艺术成就。【解析】×五、识图题(共4题,共8分)24、略

【分析】(1)本题考查河南的古迹。司母戊鼎是1939年3月在河南安阳出土。白马寺坐落在洛阳,河南医圣祠坐落在南阳。所以,如果要考查的图片内容应该去安阳市、洛阳市和南阳市。(2)本题考查白马寺。白马寺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老城以东12公里,洛龙区白马寺镇内。创建于东汉明帝时期,中国第一古刹,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3)本题考查了解古迹的途径。根据所学知识,我们除了实地考查外,还可以查找历史书籍,观看影视资料,参观历史博物馆等方式了解古迹。【解析】(1)安阳市洛阳市南阳市。(2)东汉明帝时期。(3)查找历史书籍,观看影视资料,参观历史博物馆等。25、略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唐朝对外交往的相关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解答本题一要知道古今地名变化,二要扎实掌握地理知识。认真阅读图片,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天竺主要包括今天印度半岛上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等国,位于中国西南部,与中国隔着喜马拉雅山脉;新罗是指今天朝鲜半岛,包括朝鲜和韩国,位于中国东部,与中国隔着鸭绿江和图门江;日本就是今天的日本,位于中国的东部与中国隔海相望。所以①天竺;②新罗;③日本;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与亚洲、非洲、欧洲国家都有往来。由此可知,交通路线图反映出唐朝对外交往的主题是开放或友好交往​。【解析】①天竺;(2分)②新罗;(2分)③日本;(2分)开放或友好交往。(2分)26、略

【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的相关知识。据图片可知,A《民报》是孙中山在辛亥革命时期创办的刊物;B是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所创办的军事工业;C《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主要阵地;D是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故A属于辛亥革命时期;B属于洋务运动时期;C属于新文化运动时期;D属于维新变法时期。(2)本题考查的是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图A孙中山是辛亥革命的领导人;图B江南制造总局是洋务运动时期兴办的军事工业之一;图C《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显然属于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刊物;图D康有为是戊戌变法的代表人物。(3)本题考查的是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19世纪60年代--90年代,地主阶级洋务派领导了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创办了一批民用工业;戊戌变法主张“维新变法”,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挽救民族危亡;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以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胡适和鲁迅等,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掀起新文化运动。(4)本题考查近代化探索过程的特点。为寻找救国之路,中国近代化探索的过程具有先学习西方军事技术,然后学习政治制度,最后学习思想文化的特点。先学习西方军事技术是指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学习军事技术,目的是维护清朝封建统治;学习政治制度是指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分别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和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学习思想文化是指新文化运动。因而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由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到学习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思想文化。

【解析】(1)A:辛亥革命;B:洋务运动;C:新文化运动;D:戊戌变法。(2)孙中山、李鸿章、陈独秀、谭嗣同(或康有为)。(3)君主立宪(救亡图存或变法图强)、民主共和(三民主义)、民主与科学。(4)层层递进,由表及里,逐渐深入(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或由学习西方技术到改变封建制度,再到解放思想)。27、略

【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汉初的经济政策。图中所示朝代为西汉;汉高祖和他的后继者汉文帝和汉景帝,吸取秦亡的教训,采取休养生息政策,具体采取的措施包括:汉高祖时期解甲归田;劝民还乡、释奴为民、十五税一,文帝、景帝时期轻徭薄赋、减轻刑罚等。

(2)本题考查的是汉武帝大一统的相关知识。汉武帝在位时,西汉出现了政治、思想、文化大一统的局面,封建中央集权统治得到巩固和加强,汉朝达到了空前繁荣。为巩固中央集权,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其它各家思想都予以排斥。汉武帝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兴办太学,培养选拔官员,太学是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3)本题考查的是张骞出使西域的相关知识。汉武帝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加强了汉和西域的交往,汉朝和西域的交往日益密切,汉朝政府设立西域都护,使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于中央,新疆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为以后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4)本题考查的是丝绸之路的相关知识。汉朝时,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出发通过河西走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