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人教版PEP七年级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187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对溺水者抢救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直接人工呼吸时用最大力气按压胸部。
B.直接对溺水者的口吹气。
C.人工呼吸前将溺水者的口;鼻内的污物清除使其呼吸道通畅。
D.对着肛门吹气。
2、人体中血液流进小肠壁前与流出小肠壁后相比,后者A.氧和养料都增加了B.氧和养料都减少了C.氧减少了、养料增加了D.氧增加了、养料减少了3、沙漠中的仙人掌的叶变态成刺,是因为那儿缺少()A.动物B.阳光C.温度D.水4、在显微镜下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其中有的血管只能让红细胞单行通过,这种血管是()A.静脉B.动脉C.毛细血管D.毛细淋巴管5、吸气时;膈肌和胸廓的变化是()
①膈肌收缩②膈肌舒张③胸廓缩小④胸廓扩大.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6、下列做法中,有利于保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是A.农田中禁止捕捉青蛙B.大量砍划树木C.使用大量农药喷杀害虫D.草原上过度放牧牛羊7、以下不属于引起空气污染的原因是()
A.工业生产。
B.汽车尾气。
C.植物种植过多。
D.地面扬尘。
8、下列液体中不含消化酶的是()A.胃液B.胆汁C.胰液D.肠液9、【题文】保存种子的适宜条件()A.低温、潮湿B.低温、干燥C.高温、干燥D.高温、潮湿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10、图中;甲;乙表示膈肌在胸腔内的不同位置,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膈肌从甲到乙时,呼气B.膈肌从甲到乙时,吸气C.从乙到甲,是膈肌的收缩过程D.从乙到甲,是膈肌的舒张过程11、图是关于人体的血液循环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血液流经⑩组织细胞处的毛细血管后,血液中氧气含量上升B.左心室心壁最厚,在左心房与左心室之间没有瓣膜C.心脏瓣膜的存在,有利于防止血液从心室直接流向心房D.从小肠吸收的物质经过心脏的顺序是①右心房→③右心室→②左心房→④左心室12、关于欧洲地理位置说法错误的是:()A.欧洲主要分布于中高纬度地区B.欧洲东部与亚洲的大陆部分连为一体C.欧洲南部与非洲相连D.欧洲北靠北冰洋,西临太平洋13、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将绿色叶片放在暗处12小时,再将此叶片部分用锡箔遮光后,进行曝光。光照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汽处理叶片,结果发现叶片的曝光部分显蓝色,遮光部分显棕色(见图),该实验可以证明()A.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B.光合作用放出氧C.光合作用需要光D.光合作用制造淀粉14、【题文】关于神经元结构的描述错误的是()A.神经元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B.神经元是一类很特殊的细胞,它在神经组织中大量存在。C.神经元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其轴突或长的树突组成神经纤维。D.神经元接受刺激后能产生兴奋,并能把兴奋通过神经元的细胞体传导到其他神经元。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5、某生物活动兴趣小组,在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时,进行下表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中的淀粉有消化作用”,在2号试管的A处应加入________。(2)共设计了________组对照实验,若选用1号和3号两支试管进行对照实验,变量是________。(3)若选用1号和4号两支试管进行对照实验,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4)实验结果是________号试管中的物质遇到碘液不变蓝,原因________。(5)为什么放在37%水浴中?________________。(6)有的同学还想进一步探究温度对唾液消化馒头的影响,再设置第5号试管,第5号试管放入的物质和________号相同,并且5号试管应放在________℃水浴保温10分钟。16、为了研究唾液及口腔的咀嚼对淀粉的消化作用;设计并完成下列实验方案.
。分组1234
处理馒头块0.5g0.5g________馒头碎屑________0.5g0.5g水2ml____2ml____唾液稀释液____2ml____2ml条件37℃保温5分钟碘液检测2滴2滴2滴2滴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①如果把2和4作为一组实验,目的是研究____.②若模拟研究正常摄食情况下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应选择的实验组合是____.③3、4号试管中加入碘液后的颜色变化分别是____和____.你对此现象的解释是____.17、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随后,____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18、【题文】科学研究经常进行对照试验,培养细菌和真菌时用了两套培养皿,1号进行了高温灭菌处理,2号没有处理。它们分别是:。A.实验组、对照组B.都是实验组C.都是对照组D.对照组、实验组19、【题文】被子植物从开花、传粉到完成受精作用后,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形成()。20、尿的形成与肾单位有关,尿液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____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以及____的重吸收作用.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2题,共14分)21、消化液中,不含消化酶的是胰液.______.(判断对错)22、红豆杉因果实像红豆一样得名。__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五、连线题(共4题,共8分)23、(8分)将下列左右两部分相关的两组内容各用线连起来。缺维生素A坏血病血浆携带氧缺维生素B1佝偻病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缺维生素C夜盲症血小板促进止血,加速血液凝固缺维生素D脚气病白细胞吞噬细菌24、(7分)下图是人体呼吸的示意图,其中①表示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②表示肺泡内气体交换,③表示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④表示组织间气体交换。请回答:(1)在过程①中,与吸入的气体相比,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____的二氧化碳。若将呼出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请预期澄清的石灰水是否会变浑浊?____(2)通过过程②,可把含氧较少的____血变为含氧丰富的____血。(3)血液中运输氧的血细胞是____,氧气由这种血细胞携带,经过程③运输到组织间,通过过程____(填序号)进入组织细胞,供组织细胞进行____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25、如图是人体尿液形成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图中方框标出的结构称为____.经①过程后,血浆成分中不会减少的是____.(2)经过①②过程后,血液中对人体有害的代谢废物____等基本被淸除.(3)②过程消耗的氧气是通过____作用从血液进人组织细胞的,请按顺序写出肺泡内氧气到达该处组织细胞所经过的主要血管及心脏腔室的名称____.(4)B比A中显著增多的物质是____,该物成主要由血液中的____运输.26、【题文】(4分)将维生素主要与生理作用、其对应的缺乏症用直线连接起来。A.促进伤口愈合①维生素AB.促进骨骼发育②维生素B1C.脚气病③维生素CD.夜盲症④维生素D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C【分析】
人工呼吸常用于抢救呼吸暂停的病人;当有人溺水,做人工呼吸时,首先要将被救者放在空气清新的场所,让被救者仰卧,必须先清除口鼻内的泥土;血块、吸进的水,使病人保持呼吸道的畅通,再捏住被救者鼻孔,然后进行口对口的吹气.
故选:C
【解析】【答案】人工呼吸是常用的急救措施之一;人工呼吸使要方法得当,依此解答.
2、C【分析】试题分析: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所谓吸收就是指被消化的营养物质进入小肠壁内的血液循环等的过程,所以血液流经小肠后,血液内的营养物质会增多;同时小肠进行生命活动时,要消耗氧气,所以血液流经小肠后,血液内的氧气会减少,选项C符合题意。考点:此题考查小肠血液循环的特点,通过此题考查学生对小肠吸收功能和小肠血液循环的理解能力。【解析】【答案】C3、D【分析】【解析】试题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沙漠干旱缺水,仙人掌的叶变态成刺,可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适应干旱缺水的沙漠环境。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环境对生物的影响。【解析】【答案】D4、C【分析】【解答】解:由分析知道:毛细血管的特点是:管腔最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故选:C
【分析】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其中毛细血管的特点是:管腔最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5、B【分析】解:呼吸运动的进行是与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分不开的;当膈肌与肋间肌收缩时,引起胸腔上下;前后、左右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可见,吸气时膈肌收缩,膈顶下降,胸廓扩大。
故选:B。
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而造成胸腔有规律的扩大与缩小;叫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参加呼吸运动的肌肉主要有膈肌;肋间肌等呼吸肌.
这是一个易出错的知识点,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可以比较记忆.【解析】B6、A【分析】【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明确影响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因素是解决此题的关键。【解答】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平衡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由于这种能力与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关,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这种能力就越强,即这种能力受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所限制。草原上过度放牧牛羊;使用大量农药喷杀害虫、大量捕杀麻雀都会导致生物种类数量的减少,破坏生态平衡;而农田中禁止捕捉青蛙,会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因此,有利于保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是农田中禁止捕捉青蛙。A符合题意。
故选A。【解析】A7、C【分析】
工业生产;汽车尾气、地面扬尘都能造成空气污染;而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改善大气的环境.
故选:C
【解析】【答案】随着现代化工业的发展;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改变了空气的成分,造成对空气的污染,造成对空气污染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粉尘和有害气体两大类.从世界范围看,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气体主要有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等.
8、B【分析】试题分析:胃液中含有胃蛋白酶,胰液和肠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胆汁中不含有消化酶,故选项B符合题意。考点:此题考查消化液的特点,意在考查学生对各种消化液的认识能力。【解析】【答案】B9、B【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种子寿命的延长对优良农作物的种子保存有着重要意义;也就是可以利用低温;干燥贮存条件抑制呼吸作用,延长种子寿命.实验证实:低温、低湿,黑暗以及降低空气中的含氧量为理想的贮存条件.例如小麦种子在常温条件下只能贮存2-3年,而在-1°C,相对湿度30%,种子含水量4-7%,可贮存13年,而在-10°C.相对湿度30%,种子含水量4-7%,可贮存35年.许多国家利用低温、干燥、空调技术贮存优良种子,使良种保存工作由种植为主转为贮存为主,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并保证了良种质量.故选:B
考点:种子的知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解析】【答案】B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10、AC【分析】解:A;膈肌从甲到乙时;膈肌收缩,膈肌顶部下降,是吸气,A错误;
B;膈肌从甲到乙时;胸廓变大,肋间肌、膈肌均收缩,是吸气过程,B正确;
C;膈肌从乙到甲时;膈肌顶部上升,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是呼气过程,C错误;
D;膈肌从乙到甲时;膈肌顶部上升,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肺内压大于外界大气压,肺收缩,D正确.
故选:AC.
(1)呼吸运动是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当膈肌与肋间肌收缩;膈肌顶部下降,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如图中乙;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膈肌顶部上升,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如图中甲.因此呼吸运动实现了肺的通气.
(2)膈肌从甲到乙时;吸气;呼气完成的瞬间,膈肌处于甲状态;吸气完成的瞬间,膈肌处于乙状态.
呼吸运动的呼气过程:呼吸肌舒张,气体从肺内排出;吸气过程:呼吸肌收缩,气体从外界进入肺内.【解析】【答案】AC11、CD【分析】【分析】此题考查了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血液循环的有关知识。明确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及血液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的变化是解决此题的关键。【解答】A.血液流经⑩组织细胞处的毛细血管后,血液中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增多,动脉血变为静脉血。故A错误;B.心脏左心室心壁最厚,在左心房与左心室之间有瓣膜(房室瓣),能够防止血液倒流。故B错误;C.心脏瓣膜的存在,保证了血液只能由心房流向心室,而不能倒流。故C正确;D.从小肠吸收的物质经过下腔静脉回到心脏的右心房,右心房收缩,血液流向右心室,然后通过肺循环有到达左心房,左心房收缩,血液进入左心室,然后通过体循环送达全身组织细胞。因此,从小肠吸收的物质经过心脏的顺序是如图①右心房→③右心室→②左心房→④左心室。故D正确。故选CD。【解析】CD12、CD【分析】本题考查欧洲的地理位置,理解解答即可。欧洲主要分布于中高纬度地区,主要分布在北温带,少部分位于北寒带,故A正确;欧洲东部与亚洲的大陆部分连为一体,称为亚欧大陆,故B正确;欧洲南部与非洲隔地中海和直布罗陀海峡相望,故C错误;欧洲北靠北冰洋,西临太平洋,南濒地中海,故D错误。故AB不符合题意,CD符合题意。故选CD。【解析】CD13、CD【分析】解:实验前经过暗处理的植物叶片内已经没有淀粉。锡箔覆盖的部位缺乏光没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后叶片不变蓝色,还是黄白色;没有锡箔覆盖的部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后叶片后变蓝色。所以,该实验可以证明C光合作用需要光;D光合作用制造淀粉。
故选:CD。
(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选叶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以及对照实验的特点。【解析】CD14、CD【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神经元的突起一般包括一条长而分支少的轴突和数条短而呈树枝状的树突,轴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叫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叫神经末梢,神经末梢分布在全身各处,神经元的功能是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和传导兴奋。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解题需熟记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解析】【答案】CD三、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5、(1)清水(2)3牙齿的咀嚼(3)舌的搅拌对口腔中淀粉的消化有影响吗?(4)1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麦芽糖遇碘不变蓝(5)模拟人口腔的温度(6)1100℃或5℃【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探究唾液对馒头中的淀粉有消化作用的实验,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知该实验的操作步骤。【解答】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一组对照实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1)要探究唾液对馒头的消化作用,应以唾液为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因此在2号试管中应加入2ml清水和1号试管形成对照。(2)从表中数据可知,该实验设置了三组对照实验:1与2、1与3、1与4,这三组对照实验设置的变量分别是唾液、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3)若选用1号和4号两支试管进行对照实验,提出的问题是舌的搅拌对口腔中淀粉的消化有影响吗?(4)1号试管中有唾液,并且馒头被磨成碎屑,能够充分与唾液接触,淀粉能被分解成麦芽糖,故1号试管遇到碘液不会变蓝。(5)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高温和低温都会使酶的活性受到抑制。在人体内酶的活性最高,这说明在37℃左右酶的催化作用最强,因此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中水浴温度为37℃水中进行。(6)有的同学还想进一步探究温度对唾液消化馒头的影响,再设置第5号试管,第5号试管放入的物质和1号相同,因为变量是温度,其他条件都相同,并且5号试管应放在100℃或5℃水浴保温10分钟,说明高温或低温抑制了唾液淀粉酶的活性。通过该实验得出结论是:唾液对淀粉的消化需要适宜的温度。【解析】(1)清水(2)3牙齿的咀嚼(3)舌的搅拌对口腔中淀粉的消化有影响吗?(4)1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麦芽糖遇碘不变蓝(5)模拟人口腔的温度(6)1100℃或5℃16、略
【分析】
为了确保实验结果只是由实验变量的不同引起的;就应当使两种环境中除实验变量不同外,其它条件都相同.因此实验方案的设计如图所示:
①将馒头块变成馒头碎屑是模拟口腔中牙齿的咀嚼;从表格中的实验设置可知:要探究牙齿的咀嚼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应该以2号试管和4号试管作为一组对照实验.
②要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应该以3号试管和4号试管作为一组对照实验.
③滴加碘液后;3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是变蓝色,原因是3号试管中没有唾液,淀粉没有被消化;4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是不变蓝色,原因是4号试管中的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了.
故答案为:①牙齿的咀嚼对淀粉消化的作用。
②3和4
③3号试管蓝色;4号试管不变蓝;3号试管中的淀粉没有被消化;4号试管中的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了。
【解析】【答案】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要探究唾液及口腔的咀嚼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就要分别以唾液和牙齿的咀嚼为变量设置对照实验.
17、略
【分析】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的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于是,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为两个细胞.
故答案为:细胞质.
【解析】【答案】本题考查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较为基础.
18、略
【分析】【解析】对照实验要设计对照组和实验组,通过对变量的控制,了解单一变量下的两组实验结果的差异,从而说明问题。【解析】【答案】A19、略
【分析】【解析】开花后,经过传粉、受精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后,子房发育成果实。【解析】【答案】果实20、肾小球肾小管【分析】【解答】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构成了尿液的成分.因此,尿液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以及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故答案为:肾小球;肾小管。
【分析】(1)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肾小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肾小囊,囊腔与肾小管相通.
(2)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正常的尿液中没有葡萄糖、蛋白质、血细胞.四、判断题(共2题,共14分)21、×【分析】解:胆汁是一种特殊的消化液;其中不含有消化酶,胆汁虽然不含消化酶,但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使脂肪变成微小颗粒,增加了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肠液是由胰腺分泌的,里面含有多种消化酶,能对脂肪;淀粉、蛋白质进行化学性消化.故错误.
故答案为:×
食物中含有的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被消化为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这些物质的消化需要各种消化液的参与.
关于消化腺的功能是考查的重点,多以选择题或是识图题的形式出现,难度一般.【解析】×22、×【分析】解:自然界中的植物多种多样;根据植物种子的有无和繁殖方式的不同一般把植物分成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孢子植物用孢子繁殖后代,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
根据种子外面有无果皮包被着;把种子植物分成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两大类,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能形成果实;裸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无果皮包被,裸露,不能形成果实。题干中的红豆杉靠种子繁殖,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无果实,属于裸子植物,而红豆属于被子植物,因此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自然界中的植物多种多样;根据植物种子的有无和繁殖方式的不同一般把植物分成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种子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孢子植物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
关键点:种子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解析】×五、连线题(共4题,共8分)23、缺维生素A—夜盲症血浆—运输养料和废物缺维生素B1—脚气病红细胞—携带氧缺维生素C—坏血病血小板—促进止血,加速血液凝固缺维生素D—佝偻病白细胞—吞噬细菌【分析】【分析】此题考查了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及作用、血液的组成和功能。明确维生素的作用及缺乏症、血液的组成和功能是解决此题的关键。【解答】(1)人体对维生素的需要量很小,但维生素对人体的作用却很大,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身体的正常的生长和发育,并且会引起疾病:缺维生素A会视力减退,易患夜盲症;缺维生素B1会患脚气病等;缺维生素C会患坏血病、牙龈出血等;缺维生素D容易得佝偻病或骨质疏松症等。因此连线情况为:缺维生素A—夜盲症;缺维生素B1—脚气病;缺维生素C—坏血病;缺维生素D—佝偻病。(2)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浆的主要作用是运载血细胞,运输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等。红细胞具有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的作用;血小板具有促进止血和凝血的作用;白细胞具有保护和防御,吞噬病菌的作用。因此连线情况为:血浆—运输养料和废物;红细胞—携带氧;血小板—促进止血,加速血液凝固;白细胞—吞噬细菌。【解析】缺维生素A—夜盲症血浆—运输养料和废物缺维生素B1—脚气病红细胞—携带氧缺维生素C—坏血病血小板—促进止血,加速血液凝固缺维生素D—佝偻病白细胞—吞噬细菌24、(1)多是(2)静脉动脉(3)红细胞④呼吸【分析】解:(1)人体呼吸时;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相比较,二氧化碳增多了,氧减少了。原因就是组织细胞内的营养物质在氧的参与下分解,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需要。在这个过程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又经过一系列的途径被运输到肺,由人体呼出,导致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因此在过程①中,与吸入的气体相比,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澄清的石灰水反应会产生白色沉淀,因此将呼出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会变浑浊。
(2)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从外界到肺泡内的气体中的氧气浓度高于肺泡毛细血管内的氧气浓度;毛细血管中二氧化碳的浓度高于肺泡内二氧化碳气体的浓度。根据气体扩散作用的原理,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养老护理院老人存款安全保管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不离婚各自生活安排协议书
- 2025年度高新技术园区担保借款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物业公司股权转让及社区健康管理中心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咖啡厅转让定金及特色饮品开发协议
- 酒店与客户2025年度团队建设活动住宿合同
- 科技企业的工作场所安全战略
- 科技产品的用户体验与现代设计关系
- 水库引水渠道坍塌应急抢险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渠道安全关乎供水稳定抢险刻不容缓
- 校车购销合同范本
- 2025年月度工作日历含农历节假日电子表格版
- 2024年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商务数据分析》课件-商务数据的分析
- 安全隐患规范依据查询手册
-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 物流无人机垂直起降场选址与建设规范
- 2024年绿化工职业技能理论知识考试题库(含答案)
- 最新六年级英语下册《全套教材分析解读》外研版课件
- 高质量SCI论文入门必备从选题到发表全套课件
- Counting Stars 歌词
- IADC司钻级国际井控试题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