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华师大版九年级化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0/2C/2C/wKhkGWd7tHGAOIXuAAFb0Y0RTP0202.jpg)
![2024年华师大版九年级化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0/2C/2C/wKhkGWd7tHGAOIXuAAFb0Y0RTP02022.jpg)
![2024年华师大版九年级化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0/2C/2C/wKhkGWd7tHGAOIXuAAFb0Y0RTP02023.jpg)
![2024年华师大版九年级化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0/2C/2C/wKhkGWd7tHGAOIXuAAFb0Y0RTP02024.jpg)
![2024年华师大版九年级化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0/2C/2C/wKhkGWd7tHGAOIXuAAFb0Y0RTP0202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华师大版九年级化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天子山景区属于砂石岩峰林地貌,砂石岩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SiO2).则二氧化硅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A.+2
B.+3
C.+4
D.-4
2、在①化合反应,②分解反应,③置换反应,④复分解反应这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化学反应中,生成物一定不含单质的是()A.①③B.①④C.①②④D.②④3、A;B、C三个烧杯中盛有相同质量的水;分别加入甲、乙两物质各10g(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充分溶解后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C烧杯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B.B烧杯中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C.C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为10%D.升温后C两种溶液均可变为不饱和溶液4、盛产于河南的“南阳玉”是中国四大名玉之一;“南阳玉”色泽鲜艳,质地细腻,透明度高.“南阳玉”的主要成分是。
CaAl2Si2O8.关于CaAl2Si2O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aAl2Si2O8中含有三种金属元素B.CaAl2Si2O8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C.CaAl2Si2O8中钙元素与氧元素质量比为1:8D.CaAl2Si2O8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25、通过下列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其中不合理的是()
A.甲实验中黄铜片能在铜片上刻画出痕迹,说明黄铜的硬度比铜片大B.乙实验既可以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又可以说明氨水显碱性C.丙实验既可以将粗盐提纯,又可以说明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D.丁实验既可以说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又可以说明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9题,共18分)6、学校某学习小组选探究“盐酸溶液使紫色石蕊试液与什么粒子有关”的实验,以下是他们提交的实验方案,其中不需要做的实验是()A.在NaCl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观察溶液的颜色B.在蒸馏水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观察溶液的颜色C.在稀盐酸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观察溶液的颜色D.在Na2SO4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观察溶液的颜色7、钠原子核由11个质子和12个中子构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1
B.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
C.钠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2
D.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g
8、下列关于原子核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B.原子核在原子中所占的体积很小。
C.原子核居于原子中心;带正电荷。
D.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9、汽车尾气(含有碳氢化合物、CO、SO2与NO等物质)是城市空气的主要污染源之一.治理的方法之一是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换器”(用铂、钯合金作催化剂).它的特点是使CO与NO反应生成可参与大气生态环境循环的无毒气体N2和CO2,并促使碳氢化合物充分燃烧及SO2转化为硫酸.为了控制城市空气污染源;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A.开发新能源。
B.马路上喷洒氢氧化钠溶液以吸收汽车尾气。
C.植树造林。
D.戴上呼吸面具。
10、卢瑟福在测定原子构成时做了如下实验:用α粒子(带正电的氦核)轰击一张极薄的金箔;发现大多数α粒子通过了金箔,极少数α粒子发生偏转或被弹回.根据上述现象得出以下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A.金原子是实心球体;紧密排列。
B.金原子核的质量比氦核大得多。
C.金原子核带正电。
D.金原子质量与氦核质量相当。
11、化学用语是化学学习的基础。下列有关化学符号或数字意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rm{(}rm{)}A.符号“rm{N}”能表示氮元素,一个氮原子和氮气B.符号“rm{H_{2}}”能表示rm{2}个氢原子C.符号“rm{SO_{2}}”能表示二氧化硫这种物质D.rm{Fe^{2+}}中的“rm{2}”表示一个亚铁离子带rm{2}个单位的正电荷12、据报道,化学家已创造出对二氧化碳rm{(CO_{2})}有较强吸收能力的、颗粒外层为二氧化硅rm{(SiO_{2})}的粉状物质rm{隆陋隆陋}“干水”,其含水量约为rm{9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干水吸收rm{CO_{2}}的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B.干水和干冰是同一种物质C.干水是一种混合物D.“干水”的应用有利于缓解温室效应13、在硝酸银、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rm{(}rm{)}A.滤渣中一定有银B.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可能有气泡产生C.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不一定有白色沉淀产生D.该过程中一定发生的反应是rm{Zn+Cu(NO_{3})_{2}篓TZn(N0_{3})_{2}+Cu}14、(2009•泰州)为了除去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物质为杂质),所选用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物质选用试剂(过量)操作方法AO2(N2)铜网加热BCu(Fe)稀盐酸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CCuSO4溶液(H2SO4)氧化铜加入氧化铜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D盐酸(H2SO4)硝酸钡溶液加入硝酸钡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A.AB.BC.CD.D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5、科学家研发出一种铝镓(Ga)合金,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铝镓合金属于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用该合金与铝片相互刻画,发现铝片上有划痕,说明____.16、蜡烛燃烧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
[提出问题]:蜡烛刚熄灭时;会有一缕白烟冒出,它的成分是什么呢?有人提出了以下假设;
[假设]a: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
b: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
c:白烟是石蜡蒸气凝成的石蜡固体小颗粒。
[设计实验]:
(1)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____(填序号)
(2)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说明白烟不是____.假设____不成立。
(3)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是为假设____提供了证据.同时可排除假设____.17、下列化学用语书写均有错误;请你加以改正.
①2个氢分子:2H____;
②1个钙离子:Ca+2____;
③氯化钙:CaCl____;
④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2O3____.18、化学用语是高度浓缩的符号体系;可准确;简洁地记录、表达、交流化学信息.善于总结的小华将化学用语进行了归纳,现摘录部分内容如下:
(1)化学符号具有特定的含义;请用数字和化学符号填空:
①2个硫离子____②3个铵根离子____
③5个二氧化氮分子____④n个铁原子____
⑤熟石灰中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____
(2)分子模型能形象直观地反映分子的结构.右图是某物质X分子模型,其中“●”代表碳原子,“○”代表氢原子,则该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等质量的该物质与甲烷相比,燃烧时消耗的氧气较多的是____(填“X”或“甲烷”).
(3)化学方程式能反映物质间的联系与变化.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除杂过程(括号内为杂质)
CO(CO2)____
HCl(H2SO4)____.
19、(2007•永春县质检)从氯化铵;硫酸、氧气、水、一氧化碳中选择合适的物质并用化学式填空.
(1)可用于除去铁锈的是;
(2)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可得到的产物是;
(3)人体内含量最多的是;
(4)可将铁矿石中的铁还原出来的是;
(5)属于氮肥的是.评卷人得分四、探究题(共2题,共10分)20、为了研究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老师演示了如图实验:两个注射器同时向脱脂棉靠近里边的部位注入等体积的液体,过一会,先在A处产生大量白烟,然后白烟逐渐充满整个玻璃管(实验原理:NH3遇HCl生成NH4Cl,白烟是由NH4Cl固体小颗粒形成的).
根据现象回答问题:
(1)有同学认为先在A处产生白烟是因为HCl分子比NH3分子运动速率慢,请你分析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可能是______.
(2)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还有温度,请举出生活中的一个实例:______.
(3)该实验中的注射器也可改用胶头滴管直接滴入液体,用注射器注入比用滴管滴加的优点是______(答一条即可).21、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金属,高科技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也需要金属rm{.}硅钢可用于制造变压器的铁芯,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验证硅钢rm{(}主要含有rm{Fe}rm{C}rm{Si)}设计了如图的实验流程rm{(}有些反应的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省略rm{)}.
查阅资料发现:常温下,单质硅rm{(Si)}不能与盐酸反应,但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rm{(Si+2NaOH+H_{2}O篓TNa_{2}SiO_{3}+2H_{2}隆眉)}.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rm{(1)}固体rm{A}的成分为______,rm{E}的化学式为______;
rm{(2)}滤液rm{B}中的金属阳离子为______;
rm{(3)}在过滤操作时;若发现滤液浑浊,应______;
rm{(4)}步骤rm{垄脻}中发生的是化合反应,尝试写出其化学方程式______.评卷人得分五、推断题(共4题,共32分)22、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rm{CuSO_{4}}rm{Ba(NO_{3})_{2}}rm{Na_{2}CO_{3}}rm{NaNO_{3}}rm{Na_{2}SO_{4}}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同学分析其成分做了如下实验:。实验步骤rm{1}rm{2}实验操作取样加足量水,充分振荡,静置过滤后,往滤渣中加过量稀硝酸实验现象上层清液为无色,有白色沉淀产生白色沉淀不溶解根据实验现象分析:rm{(1)A}该包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____,一定不含____,可能含有。rm{(2)}请写出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方式____。23、已知A;B、C、D、X、Y、Z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相互关系如图所示,“→”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之间能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省略)。其中,X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Y可用作食品干燥剂;C的溶液呈蓝色,可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B、D所属类别相同,D俗称烧碱。请回答下列问题:
(1)X的化学式是______;D的化学名称是______,A的一种用途是______。
(2)发生反应①的过程中伴随着______(填“放热”或“吸热”)现象。
(3)若②是复分解反应;则Z所属物质的类别可能是______。
a.酸b.碱c.盐d.氧化物。
(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C______;A与B反应______。24、在学校的联欢晚会上;老师做了一个神奇的表演,向装有不同固体的试管中滴入适量不同的无色液体,产生了不同的现象.老师让同学们参与互动进行猜想:
(1)若固体为白色粉末,加液体后产生了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固体可能是(任写一种,下同)____,液体可能是____.
(2)若固体为黑色粉末,加液体后产生了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则黑色粉末可能是____,液体可能是____.25、(2006秋•海珠区期末)A~F是常见物质;它们之间有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已略去).已知C是红色固体,A;E是黑色固体.
请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C____.
(2)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要注明反应条件):
A+E:____;
B+F: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C【分析】
氧元素显-2,设硅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二氧化硅(SiO2)中硅元素的化合价:x+(-2)×2=0;则x=+4.
故选C.
【解析】【答案】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二氧化硅(SiO2)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
2、B【分析】
在①化合反应;②分解反应,③置换反应,④复分解反应这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化学反应中,化合反应;复分解反应的生成物中一定不含单质.故B、①④正确.
故选B.
【解析】【答案】在①化合反应;②分解反应,③置换反应,④复分解反应这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化学反应中,只有化合反应;复分解反应的生成物中一定不含单质.
3、A【分析】解:A;10℃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烧杯底部都有固体剩余,所以甲、乙物质都是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故A正确;
B;B烧杯中的底部没有固体剩余;所以该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也可能是饱和溶液,故B错误;
C;C烧杯中的底部有固体剩余;所以C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小于10%,故C错误;
D;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升温后C溶液仍为饱和溶液,故D错误.
故选:A.
A;根据10℃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烧杯底部都有固体剩余进行分析;
B;根据B烧杯中的底部没有固体剩余;所以该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也可能是饱和溶液进行分析;
C;根据C烧杯中的底部有固体剩余进行分析;
D;根据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进行分析.
本题难度较大,主要考查了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析】【答案】A4、B【分析】解:A、根据南阳玉主要成分CaAl2Si2O8可知:它由Ca;Al;Si,O4种元素组成;故A错误;
B、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南阳玉主要成分CaAl2Si2O8设硅的化合价为x:+2+(+3)×2+2x+(-2)×8=0;则x=+4;故B正确;
C;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南阳玉中钙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40:16×8=5:16,故C错误;
D、CaAl2Si2O8的相对分子质量=40+27×2+28×2+16×8=278故D错误;
故选B.
A、根据南阳玉主要成分CaAl2Si2O8进行分析其元素构成;
B;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计算硅元素的化合价;
C;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解答;
D;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等于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解答.
本题主要考查根据化学式确定物质的元素组成,及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相对分子质量及化合价的计算的知识,并能在解题中灵活应用.【解析】【答案】B5、C【分析】【分析】两种物质相互刻划时,痕迹明显的物质硬度较小;微观粒子是不断运动的,显碱性的物质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丙实验不能说明氯化钠的溶解度变化方面的情况;一氧化碳既具有可燃性,又具有还原性.【解析】【解答】解:A;甲实验中黄铜片能在铜片上刻画出痕迹;说明黄铜的硬度比铜片大,合理;
B;乙实验既可以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又可以说明氨水显碱性,合理;
C;丙实验不能说明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因为蒸发过程中溶剂的量不断减少,不合理;
D;丁实验既可以说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又可以说明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合理;
故选:C.二、多选题(共9题,共18分)6、BD【分析】【分析】首先弄清稀盐酸中存在的粒子有水分子、氢离子和氯离子,真正能够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是氢离子而不是其他的两种粒子,因此设计实验时应选取含有这三种粒子的试剂来进行对比实验.【解析】【解答】解:A;由于水中含有水分子;氯化钠溶液中含有氯离子,这两种物质都不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说明水分子和氯离子不能使石蕊试液变红,从而说明稀盐酸中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粒子是氢离子,故A正确;
B;水中含有水分子;所以在蒸馏水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石蕊不变红,可以说明水分子不能使石蕊变红,但A选项已经证明了水分子不能使石蕊变红的结论,故B不需要设计;
C;该实验证明了稀盐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从而可以通过盐酸中的离子含有情况对实验进行设计验证,故C需要设计;
D、硫酸钠溶液中不含有盐酸中的氯离子和氢离子,所以在Na2SO4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观察溶液的颜色与“盐酸溶液使紫色石蕊试液与什么粒子有关”的实验无关,故D不需要设计.
故选BD.7、CD【分析】
A;根据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可知;核电荷数等于11,故此说法正确.
B;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计算.可知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故此说法正确.
C;根据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可知该原子核外有11个电子;故此说法错误.
D;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原子质量的单位是g,故此说法错误.
故选CD.
【解析】【答案】根据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计算.
8、BC【分析】
A;氢原子核只有质子而没有中子;故不正确;
B;原子核在原子中所占的体积相对很小;故正确;
C;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故正确;
D;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是关于原子的说法,非原子核的说法;故不正确.
故选BC
【解析】【答案】原子核一般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氢原子核除外);其体积很小,居于原子的中心,带有正电荷.
9、AC【分析】
A;新能源中的氢能燃烧的产物只有水;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对环境是无污染的,故正确;
B;氢氧化钠溶液有很强的腐蚀性;不能随便洒在马路上,故错误;
C;植树造林可以净化空气;保护环境,故正确;
D;呼吸面具是在空气中有极度危险的病菌或污染物是佩戴的;平时的生活中是不宜戴的,故错误.
故选AC.
【解析】【答案】A;从新能源的来源和产物考虑;
B;从氢氧化钠溶液的特点考虑;
C;从植树造林的作用考虑;
D;从呼吸面具的作用和实用性考虑.
10、BC【分析】
A;金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与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非实心球体;故A不正确;
B;有的α粒子被弹回;说明金原子的原子核比α粒子的原子的质量大得多,故B正确;
C;任何原子的原子核都是带正电的;结合题中信息有部分α粒子发生了偏转,也说明了金原子的原子核带的是正电;故C正确;
D;不同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不同;其质量肯定是不相同的.故D不正确.
故选BC.
【解析】【答案】A;任何原子都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与带负电的电子构成;原子不是实心的;
B;原子核的质量相对原子的质量来说很大;可以根据原子中所含的质子数来判断;
C;所有的原子核带的都是正电;可以据此解答;
D;不同元素的原子质量是不相同的.
11、CD【分析】解:rm{A}符号“rm{N}”能表示氮元素;一个氮原子,但是不能表示氮气,错误;
B、符号“rm{H_{2}}”不能表示rm{2}个氢原子;错误;
C、“rm{SO_{2}}”能表示二氧化硫这种物质;正确;
D、rm{Fe^{2+}}中的“rm{2}”表示一个亚铁离子带rm{2}个单位的正电荷;正确;
故选:rm{CD}
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解析】rm{CD}12、CD【分析】【解析】
A.干水吸收的rm{CO_{2}}过程中;二氧化碳和水反应能生成碳酸,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误;
B.干水和干冰不是同一种物质,干冰是固体二氧化碳,干水是水和二氧化硅的混合物rm{.}故B错误;
C.干水是水和二氧化硅组成的混合物rm{.}故C正确;
D.干水对二氧化碳rm{(CO_{2})}有较强吸收能力;“干水”的应用有利于缓解温室效应,故D正确。
故选CD。
【解析】rm{CD}13、AC【分析】解:rm{A}锌会首先与硝酸银发生置换反应;所以滤渣中一定有银,故A正确;
B;锌会首先与硝酸银发生置换反应;所以滤渣中一定有银,锌可能与硝酸铜反应,有可能没有反应,所以滤渣中可能含有铜,由于有硝酸铜的剩余,则一定没有锌,所以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一定不会产生气泡,故B错误;
C;锌和硝酸银发生了置换反应;溶液显蓝色,所以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铜和硝酸锌;锌也可能反应了少量的硝酸银,也可能将硝酸银全部反应完,所以滤液中可能含有硝酸银,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不一定有白色沉淀产生,故C正确;
D;该过程中一定发生的反应是锌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可能发生的反应是锌和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故D错误.
故选:rm{AC}.
根据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锌rm{>}铜rm{>}银;当把锌粉加入到硝酸铜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时,银首先被置换出来,在银完全置换后,铜才能被置换出来;一定量的锌粉,可能完全转换出银,也可能只置换出部分的银,滤液呈蓝色,说明滤液中含有硝酸铜,锌可能没有置换出铜,有可能置换出部分铜等知识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金属放入盐的混合溶液中,总是把活动性最弱的金属最先置换完,再按由弱到强的顺序一一进行置换.【解析】rm{AC}14、BC【分析】
A;铜网能够和氧气反应;而不能和氮气反应,所以不能除去杂质.故A错;
B;铜中的杂质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氯化亚铁;过滤洗涤可得纯净的铜,故B正确;
C;氧化铜只与杂质硫酸反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此法可行,故C正确;
D;碳酸钠溶液能与杂质氯化氢反应;但是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引入了新杂质,故D错;
故选BC
【解析】【答案】除杂的原则是所加试剂只与杂质反应且不引入新杂质;除杂的方法是将杂质转化为沉淀或气体除去.
三、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5、混合物合金的硬度大于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硬度【分析】【分析】根据合金的组成以及合金的特点来分析.【解析】【解答】解:铝镓合金属于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合金要比它的成分金属的硬度变大熔点变低;所以两块金属片相互刻划后,在铝片上有明显的划痕,说明硬度比合金小;
故填:混合物;合金的硬度大.16、略
【分析】【分析】(1)根据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性质判断是验证哪种假设即可;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因为空气中有二氧化碳;刚吹灭的蜡烛周围尚有残余的其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
(2)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水雾,是为证明是否是水蒸气;
(3)吹灭蜡烛,立即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不要接触烛芯),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是为假设c提供依据;又因为水蒸气和二氧化碳都不能燃烧,所以同时可排除假设AB,可以据此来完成该题的解答.【解析】【解答】解:(1)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a;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但由于刚吹灭的蜡烛周围尚有残余的其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所以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2)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水雾,说明白烟不是水蒸气;
(3)吹灭蜡烛,立即将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不要接触烛芯),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就证明了假设c的正确性;又因为水蒸气和二氧化碳都不能燃烧,所以同时证明了假设ab是不正确的.
故答案为:(1)a;(2)水蒸气;(3)c;ab.17、略
【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解析】【解答】解:①一个氢分子由两个氢原子构成,两个氢分子就是在氢气的化学式前面直接加2,表示为2H2.
②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的,1要省略,1个钙离子表示为:Ca2+;
③氯化钙中钙元素显+2价,氯元素显-1价,根据化合价原则,其化学式为:CaCl2;
④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可表示为:2O3;
故答案为:①2H2;②Ca2+;③CaCl2;④2O3;18、略
【分析】
(1)①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因此2个硫离子表示为:2S2-;故答案为:2S2-;②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因此3个铵根离子表示为:3NH4+;故答案为:3NH4+;
③根据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因此5个二氧化氮分子表示为:5NO2;故答案为:5NO2;
④根据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因此n个铁原子表示为:nFe;故答案为:nFe;
⑤根据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因此熟石灰中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表示为:(OH)2;
故答案为:(OH)2;
(2)将化学式变形成只含有一个碳原子,与碳原子结合的氢的个数越少,消耗的氧越少;物质X表示为:CH甲烷表示为:CH4;由此可知等质量的该物质与甲烷相比;燃烧时消耗的氧气较多的是甲烷;故答案为:甲烷;
(3)根据物质的鉴别与除杂的方法:
除去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CO2+2NaOH=Na2CO3+H2O或CO2+C2CO;
除去盐酸中的硫酸:H2SO4+BaCl2=BaSO4↓+2HCl;
故答案为:CO2+2NaOH=Na2CO3+H2O或CO2+C2CO;H2SO4+BaCl2=BaSO4↓+2HCl.
【解析】【答案】(1)①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进行解答;②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进行解答;
③根据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进行解答;
④根据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进行解答;
⑤根据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进行解答;
(2)将化学式变形成只含有一个碳原子;与碳原子结合的氢的个数越少,消耗的氧越少;进行解答;
(3)根据物质的鉴别与除杂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本题.
19、略
【分析】
(1)能用于金属除锈的重要化工原料为硫酸,利用化合价数值交叉法书写化学式,故硫酸的化学式为H2SO4;
(2)由植物的光合作用表达式可知,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氧气,其化学式为双原子分子,故化学式为O2;
(3)人体内含量最多的是水分,其化学式为H2O(记住“氢2氧1”);
(4)可将铁矿石中的铁还原出来的是具有还原性的物质为一氧化碳;根据读法从右向左书写,故CO;
(5)属于氮肥的是氯化铵,利用化合价数值交叉法书写化学式,故氯化铵的化学式为NH4Cl
故答为:(1)H2SO4;(2)O2;(3)H2O;(4)CO;(5)NH4Cl
【解析】【答案】(1)可用于除去铁锈的是硫酸;因为硫酸与锈的主要成分氧化铁反应;
(2)因为植物的光合作用为:水+二氧化碳有机物(主要是淀粉)+氧气;故可知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可得到的产物是氧气;
(3)人体内含量最多的是水分;
(4)可将铁矿石中的铁还原出来的是具有还原性的物质为一氧化碳;
(5)属于氮肥的是氯化铵;利用化合价数值交叉法书写化学式.
四、探究题(共2题,共10分)20、略
【分析】解:(1)氯化氢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6.5;氨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相对分子质量越小运动速度越快;
(2)升高温度分子运动速度就加快;只要能说明温度高了运动速度快了的例子都可以,例如阳光下或者温度高衣服干得快,温度高水蒸发的快,糖在热水里比在冷水里溶解的快等;
(3)注射器易于控制加入液体的体积;节省药品;减少气体挥发造成的污染.
故答案为:(1)相对分子质量大小;(2)阳光下或者温度高衣服干得快;(3)易于控制加入液体的体积;节省药品.
(1)根据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的区别考虑;
(2)根据温度与运动速度的关系考虑;
(3)根据注射器的特点考虑.
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分子的性质和运动速度的影响因素,设计实验要从节约药品、减少污染等方面考虑.【解析】相对分子质量大小;阳光下或者温度高衣服干得快;易于控制加入液体的体积,节省药品21、略
【分析】解:rm{(1)}硅钢中的铁和盐酸反应会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所以滤液rm{B}是氯化亚铁,固体rm{A}中含有碳、硅,硅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会生成硅酸钠和氢气,所以黑色固体rm{D}是碳,氢氧化铁加热生成氧化铁和水,所以rm{E}是氧化铁,氧化铁和碳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rm{A}是碳;硅;
rm{E}的化学式为:rm{Fe_{2}O_{3}}
rm{(2)}硅钢中主要含有rm{Fe}rm{C}rm{Si}只有rm{Fe}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所以剩余的固体rm{A}的成分中含有rm{C}rm{Si}滤液rm{B}中的金属阳离子为rm{Fe^{2+}}
rm{(3)}在过滤操作时;若发现滤液浑浊,应查找原因,处理后重新过滤;
rm{(4)}步骤rm{垄脻}中发生的是化合反应中,反应物是rm{Fe(OH)_{2}}与氧气和水,生成物是氢氧化铁,化学方程式是:rm{4Fe(OH)_{2}+O_{2}+2H_{2}O=4Fe(OH)_{3}}.
故答案为:rm{(1)}碳、硅,rm{Fe_{2}O_{3}}
rm{(2)Fe^{2+}}
rm{(3)}查找原因;处理后重新过滤;
rm{(4)4Fe(OH)_{2}+O_{2}+2H_{2}O=4Fe(OH)_{3}}.
根据硅钢中的铁和盐酸反应会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所以滤液rm{B}是氯化亚铁,固体rm{A}中含有碳、硅,硅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会生成硅酸钠和氢气,所以黑色固体rm{D}是碳,氢氧化铁加热生成氧化铁和水,所以rm{E}是氧化铁;氧化铁和碳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回收金属时,是利用排在盐中金属元素前面的金属把盐中的金属元素置换出来,为了反应完全,要加入过量的金属,固体中会混有置换出来的金属和过量的金属,再利用二者性质的不同进行分离.【解析】碳、硅;rm{Fe_{2}O_{3}}rm{Fe^{2+}}查找原因,处理后重新过滤;rm{4Fe(OH)_{2}+O_{2}+2H_{2}O=4Fe(OH)_{3}}五、推断题(共4题,共32分)22、(1)Ba(NO3)2、Na2SO4Na2CO3、CuSO4NaNO3(2)Ba(NO3)2+Na2SO4=BaSO4)3+Na2SO2=BaSO44↓+2NaNO3【分析】【分析】解答本题要从物质的颜色、物质之间相互作用时的实验现象等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解答】rm{(1)}根据表格中信息可知:上层清液为无色,白色粉末中一定没有rm{CuSO_{4}}rm{Ba(NO_{3})_{2}}与rm{Na_{2}SO_{4}}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rm{Ba(NO_{3})_{2}}与rm{Na_{2}CO_{3}}反应生成碳酸钡,因为加入硝酸后“沉淀不溶解”,说明沉淀为硫酸钡而不含碳酸钡,则不可能同时存在rm{Ba(NO_{3})_{2}}与rm{Na_{2}CO_{3}}故一定含有rm{Ba(NO_{3})_{2}}与rm{Na_{2}SO_{4}}一定没有rm{Na_{2}CO_{3}}可能有rm{NaNO_{3}}故答案为:rm{Ba(NO_{3})_{2}}rm{Na_{2}SO_{4}}rm{Na_{2}CO_{3}}rm{CuSO_{4}}rm{NaNO_{3}}rm{(2)}硝酸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和硝酸钠,化学方程式为:rm{Ba(NO_{3})_{2}+Na_{2}SO_{4}=BaSO_{4}隆媒+2NaNO_{3}}故答案为:rm{Ba(NO_{3})_{2}+Na_{2}SO_{4}=BaSO_{4}}rm{Ba(NO_{3})_{2}+Na_{2}SO_{4}=BaSO_{4}}rm{隆媒}
rm{+2NaNO_{3}}【解析】rm{(1)Ba(NO_{3})_{2}}rm{Na_{2}SO_{4;;}Na_{2}CO_{3}}rm{CuSO_{4;}}rm{NaNO_{3}}rm{(2)}rm{Ba(NO}rm{3}rm{)}rm{2}rm{+Na}rm{2}rm{SO}rm{4}rm{=BaSO}rm{4}rm{Ba(NO}rm{3}rm{3}rm{)}rm{2}rm{2}rm{+Na}rm{2}rm{2}rm{SO}rm{4}rm{4}rm{=BaSO}23、Fe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16 太阳 教案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 2024年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一单元 我们共同的世界 第一课 同住地球村 第2框 复杂多变的关系说课稿 新人教版
- 2 学会宽容 第一课时 说课稿-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统编版
- 2025如何写农村土地承包合同范文
- 2025服装代理商合同协议书范本
- 2《花的学校》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 隧道拆除专项施工方案
- 2024年五年级数学上册 二 小数乘法 2小数的乘法第2课时 小数乘小数说课稿 冀教版
- 军训训合同范例
- 黔江办公室铝扣板施工方案
- 做投标文件培训
- 9.4+跨学科实践:制作简易活塞式抽水机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 建筑工程工作计划
- 2025年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中心限责任公司招聘管理单位笔试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 瓶装液化气送气工培训
- 外科护理课程思政课程标准
- 船舶航行安全
- 道德经全文完整版本
- 9.2溶解度(第1课时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下册
- 2024年审计局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招录139人完整版附答案【研优卷】
- 潍坊市人民医院招聘真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