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岳麓版必修2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368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最显著的技术特征是:A.水力和风力的普及使用B.蒸汽机的广泛应用C.电气技术的广泛应用D.内燃机的创制和应用2、下图反映出的中国古代农业基本特征是。
A.种植业与饲养业结合B.农耕技术的不断改进C.男尊女卑的家庭关系D.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3、在美国,产值在100万美元以上的大企业,1904年约为1900个,占企业总数的0.9%,它们拥有工人占工人总数的25.6%,它们产值占总产值的38%。材料体现出的美国的社会生产的特点是A.企业生产全球化B.资本和生产的集中C.国民贫富差距缩小D.生产社会化趋势加强4、布币是春秋战国时期在魏、晋、韩、赵、燕(部分)等中原广大地区较为流行的一种货币,其形状源于生产农具中的铁铲。这反映出当时A.各诸侯国货币趋于统一B.货币受农耕经济的影响C.官营棉纺织业较为发达D.中原地区农耕经济均衡5、1948年,上海申新各厂的棉纱产量比1947年下降30%。申新厂的创始人荣德生称:“事事限制,不啻无形之桎;层层苛税,何异万民之锁链。”由此可知,这一时期A.统制经济体制逐步建立B.国民政府盘剥勒索加剧C.国民经济被欧美各国控制D.国共内战阻断市场流通6、假如你是一位生活在19世纪70年代到1949年的民族资本家;你可能经历的是。
①甲午战争前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条件有所改善,你开始创办一家棉纺织企业,发展情况比较好。
②一战期间;发展势头强劲。
③20世纪20年代;遇到很大困难,经营艰难。
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发展比较顺利。
⑤抗日战争胜利后,经营条件明显好转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3题,共6分)7、请正确选择对应的选项。
(1)青铜时代。A.战国时期。
(2)铁器时代B.商周时期。
(3)蒸汽时代C.第二次工业革命。
(4)电气时代D.第一次工业革命。
(5)危机时代E.美国“大萧条”8、古都长安是汉、唐陆上“丝绸之路”的东端,泉州则是宋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它们是连接中国与世界的桥梁。右图中长安和泉州的位置编号分别是___和_____。
9、1980年,_____________(何省何县何公社)成为我国第一个取消人民公社的地方。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0、经济特区中“特”在于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方法,经济特区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特别行政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A.正确B.错误11、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只是在江南等局部发达地区的一些生产部门中存在。A.正确B.错误12、明代松江地区棉纺织业兴盛,鸦片战争以后走向衰落。衰落的主要原因是洋纱、洋布大量倾销。A.正确B.错误13、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其目的并不是发展资本主义。A.正确B.错误14、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并将其逐渐推广;汉朝以后,铁力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A.正确B.错误15、商朝实行“工商食官”政策,将商人集中起来,驱使他们为政府服务。A.正确B.错误16、近代中国诞生的新的被压迫阶级是工人阶级。A.正确B.错误17、官僚资本是中国的垄断资本。A.正确B.错误18、1956年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中共八大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四、材料分析题(共4题,共24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西欧中世纪的资本主:义萌芽;实为其社会所孕育着的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各式完整基因在内的有机胚胎,主要以西欧中世纪城市为载体。或者说,西欧中世纪城市在建立发展过程中,由于其内在素质和传统文化诸关系,逐步培育出这一有着细胞系统构造的胚芽,且在有关历史条件下茁壮成长。而中国古代乃至明清时期的城镇基本不存在西欧中世纪城市的相关基因,那种主要将当时的手工作坊或手工工场雇佣劳动力的数量和规模状况作为萌芽单一标志的认定方法,其萌芽认定概念本身就是极为片面的。
杨师群《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实属伪问题》
材料二:明朝中后期;在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基础上,江南地区的某些手工业部门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其中以江南丝织业和棉纺织业最为明显。“在苏州出现了机工寻求雇佣机会的固定劳动力市场。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资本主义萌芽对欧洲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推动作用。
(2)分别概括材料一、二对中国古代资本主义萌芽的看法,并指出二者观点的主要分歧。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国际间货币结算日益频繁和复杂。1816年英国制定法案,实行金本位制。此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都先后采用,形成了以英镑为中心、以金币或黄金在国际间流通为主的国际金本位货币制度。在这一制度下,各国的金币具有法定的含金量,金币可以自由流通,而且不易贬值。19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国际间货币结算日益频繁和复杂。1816年英国制定法案,实行金本位制。此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都先后采用,形成了以英镑为中心、以金币或黄金在国际间流通为主的国际金本位货币制度。在这一制度下,各国的金币具有法定的含金量,金币可以自由流通,而且不易贬值。1929年经济大危机爆发后,金本位制崩溃。资本主义世界货币失去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国际货币关系陷入日益动荡和混乱的状态。二战后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确定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的固定比值,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实际上等同于黄金,取得了在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中的霸权地位。材料二1929年经济大危机爆发后,金本位制崩溃。资本主义世界货币失去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国际货币关系陷入日益动荡和混乱的状态。二战后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确定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的固定比值,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实际上等同于黄金,取得了在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中的霸权地位。进入70年代以后,美国经济实力地位进一步下降,美元购买力也日益下降。一些西方国家要求美元贬值并向美国兑换黄金,美国不予理睬,于是德、意、比、荷等国先后实行浮动汇率制。在此情况下,美国政府于1971年宣布停止美元兑换黄金,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此后,固定汇率制被浮动汇率制取代。——以上材料均整理自姜春明、佟家栋《世界经济概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国际金本位制产生的原因和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的背景以及该体系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的背景,并说明影响世界货币制度变化的主要因素。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注:按传统社会人均年需求原粮696市斤计算——改编自李小云等《中国人地关系的历史演变过程及影响机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粮食供需关系演变的趋势,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图中某一时段,围绕“粮食生产与社会生活”展开论述。(要求: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固素迅速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材料二:工业革命之前;人类使用的动力主要是自然力,如畜力;风力、水力。蒸汽动力的出现,加快了工业化的步伐。第二次工业革命因为有了电力这种高效、便捷的能源作为动力,达到空前的广度和深度。它给人类文明带来的深刻影响是l8世纪的蒸汽动力所望尘莫及的。
——高中历史教科书岳麓版必修Ⅱ《经济成长历程》材料三:2009年底;联合国气候大会在哥本哈根召开。会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就工业化导致的全球气候变暖等问题展开激烈讨论。根本分歧在于谁该对全球气候变暖负主要责任,谁该承担解决问题的责任。发达国家200多年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高度文明的同时,也使人类不得不面对全球气候变暖所引发的生存问题。
材料四:“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l00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材料五:资产阶级凭借着工业革命带来的强大经济和军事实力;把越来越多的地区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l9世界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高中历史教科书岳麓版必修Ⅱ《经济成长历程》(1)“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是指什么历史事件?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事件对欧洲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据材料一概括两次工业革命在人类使用的动力方面有哪些革新?
(3)材料二认为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据上述材料概括两次工业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哪些影响?
(5)请你站在发展中国家的角度,对解决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提出建议。评卷人得分五、简答题(共4题,共16分)23、历史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独特印记。
1845-1848年;马克思在布鲁塞尔生活期间实现了向共产主义者的重变。1893年,列宁在圣彼得堡参加马克思主义小组。1920年,毛泽东在北平开始转变为共产主义者;1922年,邓小平在巴黎加入“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
以下两题任选一题作答。
①简述列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对俄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探索。
②结合中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实践,概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24、世界历史不是各民族、各国家、各地区历史的堆积,而是人类自孤立和分散的状态,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的过程。(1)写出地图上A、B两处所代表的古代文明。(2)自1500年起,人类开始走出分散状态,到20世纪初世界已连成一体。叙述这一过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及其影响。25、1934年;一位英国牛津大学的教授,创造了福利国家的概念。到1948年,英国宣布全面实现了社会保障,建成福利国家。
1.英国“福利国家”可能借鉴了哪些国家的实践经验?
2.英国“福利国家”的内容和特征是什么?
3.你如何评价英国“福利国家”的政策?26、进入现代以来;世界处于不断发展变革调整之中,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在应对挑战中,大国承担起了重要责任。
1947年;美国;中国等23个国家在日内瓦签署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简述《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签署的历史背景和意义。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C【分析】【详解】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最显著的技术特征是电气技术的广泛应用,C正确;A是工业革命之前的动力,排除;B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技术特征,排除;D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动力技术,不符合题意。2、D【分析】【分析】
【详解】
根据材料中的图片可以看出,女子在家织布,男子在田间耕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中国农耕经济的经营方式为男耕女织,故D项正确;图片信息没有反映饲养业,故A项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出农耕技术的进步,故B项排除;图片信息不能反映男尊女卑的家庭关系,故C项排除。3、B【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垄断组织的形成;材料“产值在100万美元以上的大企业,1904年约为1900个,占企业总数的0.9%,它们拥有工人占工人总数的25.6%,它们产值占总产值的38%”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美国垄断组织的形成,这是资本和生产集中的结果,故B正确;材料没有反映企业生产的全球化特点,故A排除;材料无法体现国民贫富差距缩小,故C排除;材料并没有涉及生产社会化趋势加强的信息,故D排除。
【点睛】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信息“产值在100万美元以上的大企业占企业总数的0.9%,它们拥有工人占工人总数的25.6%,它们产值占总产值的38%”,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垄断组织的特点入手,即可得出正确答案。4、B【分析】【详解】
根据题干可知布币与生产工具铁铲相似,说明货币受到农耕经济活动的影响,答案为A;秦统一后完成货币统一,排除A;C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D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排除。5、B【分析】【分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8年即解放战争时期,申新各厂棉纱产量的锐减和民族资本家控诉国民政府“事事限制”“层层苛税”是民族企业的桎梏,反映出当时国民政府的盘剥勒索加剧,严重阻碍了民族工业的发展,B项正确;早在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就已经建立起了统制经济体制,A项错误;材料不涉及欧美国家对中国经济的控制,C项错误;国共内战阻断市场流通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错误。6、D【分析】【分析】
【详解】
民族资本主义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产生,在甲午战争后获得初步发展,①正确;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出现短暂春天,②正确;20世纪20年代,一战结束,帝国主义卷土重来,遇到很大困难,经营艰难,③正确;1927—1936年较快发展,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实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比较顺利,④正确;抗日战争胜利后,解放战争时期到来,民族工业陷入绝境,⑤不符合史实,排除;①②③④正确,故选D;⑤不符合史实,故排除ABC。二、填空题(共3题,共6分)7、略
【分析】【分析】
【详解】
青铜时代是指商周时期,铁器时代是指战国时期,蒸汽时代是指第一次工业革命,电气时代是指第二次工业革命,危机时代是指美国“大萧条”。【解析】(1)B(2)A(3)D(4)C(5)E8、略
【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汉唐时期的丝绸之路,联系地理知识,可以知道在①处是长安,在④处是泉州,要求学生能够史地结合,有一定的难度。【解析】①.①②.④9、略
【分析】【分析】
【详解】
试题分析: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1980年,四川省广汉县向阳公社在全国率先取消人民公社。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析】四川广汉县向阳公社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0、A【分析】经济特区与特别行政区都是划出一定范围的区域,并在中央人民政府的统一管辖下设立,经济特区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特别行政区适用“一国两制”政策,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特别行政区是为加快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设置,但经济特区,给予优惠政策,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管理方法,以吸引和利用外资以及先进的管理经验,是为了加快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并非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而设置。故判断为正确。11、A【分析】明朝中后期在江南地区丝织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广大内陆地区仍然是小农经济,本题正确。12、A【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明代松江地区棉纺织业兴盛,鸦片战争以后走向衰落。衰落的主要原因是洋纱、洋布大量倾销,即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故题干表述正确。13、A【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为了扩大财政收入,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故题干表述正确。14、A【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开始出现,汉朝以后,铁力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故题干表述正确。15、B【分析】“工商食官”就是官府集中经营手工业和商业,不是驱使他们为政府服务,本题错误。16、A【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受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影响,诞生的新的被压迫阶级是工人阶级,故题干说法正确。17、A【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官僚资本是中国的垄断资本。题干表述正确。18、B【分析】【详解】
1956年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而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故本题错误,故本题判断为错误。四、材料分析题(共4题,共24分)19、略
【分析】(1)根据材料一“西欧中世纪的资本主义萌芽;实为其社会所孕育着的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各式完整基因在内的有机胚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在政治上人民获得了更多的自由和权利,甚至可以参与政权,这加速了封建生产关系的瓦解和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在经济上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的殖民扩张,在思想文化上掀起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2)第一小问,看法,根据材料一“那种主要将当时的手工作坊或手工工场雇佣劳动力的数量和规模状况作为萌芽单一标志的认定方法,其萌芽认定概念本身就是极为片面的”说明材料一认为中国不存在西方式的手工场和雇佣劳动关系,因此判定中国古代不曾出现过资本主义萌芽。根据材料二“在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基础上,江南地区的某些手工业部门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在苏州出现了机工寻求雇佣机会的固定劳动力市场”说明材料二认为明朝中后期,在经济发达的江南地区,出现了工场手工业的经营方式,出现了雇佣关系,由此判断当时开始产生资本主义萌芽。第二小问,分歧,根据第一小问可知,分歧在于雇佣关系的出现是否是判断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主要依据。【解析】(1)政治上;人民获得了更多的自由和权利,甚至可以参与政权,这加速了封建生产关系的瓦解和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经济上;加快了封建经济的瓦解,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和殖民扩张;
文化上;出现了文艺复兴等思想解放运动。
(2)材料一看法:中国不存在西方式的手工场和雇佣劳动关系;因此判定中国古代不曾出现过资本主义萌芽。
材料二看法:明朝中后期,在经济发达的江南地区,出现了工场手工业的经营方式,出现了雇佣关系,由此判断当时开始产生资本主义萌芽。20、略
【分析】【详解】
(1)原因:根据材料“随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国际间货币结算日益频繁和复杂”可从世界贸易角度、世界市场形成角度、英国国际地位角度进行分析;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从世界贸易发展;英国经济实力等角度进行分析。
(2)背景:根据材料“1929年经济大危机爆发后,金本位制崩溃”“国际货币关系陷入日益动荡和混乱的状态”可从经济危机角度、美国实力角度、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恢复角度进行分析;特点:材料“布雷顿森林体系确定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的固定比值”“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并根据美国成为世界经济领军人物等角度可以概括。
(3)背景:根据材料“进入70年代以后,美国经济实力地位进一步下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冷战格局角度、世界多极化发展角度、经济全球化角度等进行分析;因素:结合所学知识,70年代之后,影响世界货币制度变化的主要因素为政治因素。【解析】(1)原因: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国际贸易的发展;英国经济实力强大。
影响: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和国际贸易发展;利于英国的世界经济中心地位。
(2)背景:金本位制崩溃;吸取大危机和二战的教训;恢复战后经济的需要;战后世界力量对比发生变化。
特点:实行固定汇率制;以美元为中心。
(3)背景:美国经济地位下降;美元购买力下降;日本和欧洲的崛起。
因素:主要经济力量对比变化;经济全球化。21、略
【分析】(1)
趋势:从表格中的数据可得出秦至明供大于需;清朝供小于需;从人均的数量可得出人均粮食占有量秦汉至宋元总体上升,明清下降。影响因素:根据所学,可从人口社会环境;气候变化、耕作技术、物种渠道、水利灌溉、耕地面积等角度概括。
(2)
示例:从材料的内容可得出主题为明清高产农作物的引进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口增长的压力。根据所学,从明清时期人口增长、农业发展等方面进行概括,可得出明清时期中国的农耕经济继续向前发展,但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出现了相应的社会问题,比如人地矛盾的紧张,农民的粮食问题等等,而新航路开辟,促进了人口与物种的大交换,给中国带来了玉米,马铃薯等高产农作物,这些农作物的引进,促进了粮食的生产,丰富了食物种类,改善了饮食结构,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口增长的压力。【解析】(1)趋势:秦至明供大于需,清朝供小于需;人均粮食占有量秦汉至宋元总体上升,明清下降。影响因素:人口社会环境、气候变化、耕作技术、物种渠道、水利灌溉、耕地面积等。
(2)示例:明清高产农作物的引进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口增长的压力
明清时期中国的农耕经济继续向前发展,但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出现了相应的社会问题,比如人地矛盾的紧张,农民的粮食问题等等,而新航路开辟,促进了人口与物种的大交换,给中国带来了玉米,马铃薯等高产农作物,这些农作物的引进,促进了粮食的生产,丰富了食物种类,改善了饮食结构,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口增长的压力。
(评分原则:能够阐述某一时段粮食生产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能够运用2个有以上相关史实说明该时段社会生活的状态)22、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根据关键信息“美洲;跨过非洲”结合所学可知为新航路开辟。二小问根据材料一“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从对资本主义发展及封建制度解体的作用进行分析。
(2)根据材料二“蒸汽动力的出现;加快了工业化的步伐。第二次工业革命因为有了电力这种高效;便捷的能源作为动力”结合所学概括即可。
(3)根据材料三“发达国家200多年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高度文明的同时;也使人类不得不面对全球气候变暖所引发的生存问题”可得出结论。
(4)“把越来越多的地区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结合生产力的发展;世界市场形成及全球化问题进行阐述分析。
(5)可从加强国际合作,加强环境保护,号召大国责任等角度进行思考。【解析】(1)事件:新航路的开辟。影响: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蒸汽机(或蒸汽动力)电(或电力)
(3)工业化(或工业革命)
(4)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加速世界经济全球化,环境污染。
(5)加强发展中国家间的联合;加强对发达国家应承担责任的法律约束;在工业化的同时应注意环境保护五、简答题(共4题,共16分)23、略
【分析】【详解】
①探索:需要结合十月革命的过程及革命胜利后的措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等方面进行分析。
②历程:需要结合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民主政治建设(三大政治制度)、新时期民主与法制建设的表现、社会主义建设的十年探索的表现、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对外开放的内容等方面进行分析。【解析】选答①列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建立无产阶级政党。1917年,发表《四月提纲》,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俄国问题,领导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建立苏维埃政权,颁布《土地法令》,实行土地国有制,将社会主义从理想变为现实。
1918年;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战胜国内叛乱和国外武装干涉,巩固苏维埃政权;1921年实行新经济政策,通过商品经济恢复和发展生产,探索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途径。
选答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正确分析社会主要矛盾,积极探寻适合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道路,创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完成三大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在此过程中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进入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解放思想,推进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综合国力迅速提高。在此过程中探索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4、略
【分析】【详解】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A一两河流域或美索不达米亚;B一美洲印第安文明或玛雅文明。
(2)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是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包括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资本主义政体体系、资本主义殖民体系三个部分。分析自1500年起,人类开始走出分散状态,到20世纪初世界已连成一体的时候,需要围绕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相关史实展开论证即可得出答案。【解析】(1)答案1:A一两河流域或美索不达米亚;B一美洲印第安文明或玛雅文明。
其他答案:两者颠倒或其他区域的文明。
(2)史实。
答案1:能围绕与问题相关性较强的核心知识进行回答。
•15-16世纪;西欧国家开辟了新航路,进行早期海外殖民扩张,人类社会开始从分散的古代世界向整体的现代世界转折。17-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法、美相继爆发琡革命,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四年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施工图设计委托合同3篇
- 2025年度高端健身房装修施工合同范本4篇
- 2025版木雕工艺品市场调研与品牌推广合同3篇
- 水稻种植保险服务2025年度合同2篇
- 二零二五版门窗行业环保与可持续发展合作合同3篇
- 2025年电梯安装与城市更新项目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船舶船员劳务合同(海洋工程咨询)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厨房电器配件采购合同样本4篇
- 2025年度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承揽合同(GF(2024版)规范)4篇
- 2025年镁质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乡村治理中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关系解析
- 2024版义务教育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 智能护理:人工智能助力的医疗创新
-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培训专题讲座
- 5G+教育5G技术在智慧校园教育专网系统的应用
- 服务人员队伍稳定措施
- VI设计辅助图形设计
- 浅谈小学劳动教育的开展与探究 论文
- 2023年全国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管理学原理00054试题及答案新编
- 河北省大学生调研河北社会调查活动项目申请书
- JJG 921-2021环境振动分析仪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