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沪教版高一历史下册月考试卷450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年轻的女王为国捐躯了,但她的英名和光辉形象却永远留在印度人民心中。就连她的敌人也对这位让他们闻风丧胆的年轻姑娘钦佩不已。英军统帅罗斯将军在回议录中说:“女王出众的美貌、智慧和顽强精神,使她成为所有叛军领袖中对我们最危险的人物。”这位女王是()A.圣马丁B.章西女王C.伊丽莎白女王D.克伦威尔2、某生分析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得出了四项结论其中正确的是()。农业税(万贯)非农业税(万贯)农业税:非农业税至道末年(997年)2408.11567.360:40天禧末年(1021年)2641.23874.040:60熙宁十年(1077年)2021.35117.228:72①农业税的消长反映农业生产削弱的趋势②非农业税的增长反映工商业的发展③政府财政收入越来越倚仗于非农业税④重农抑商政策已不再实施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题文】有人说“工业革命从本质上就是人类在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方面的广泛应用过程”,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结构发生的最大变化是()A.重工业开始占据主导地位B.轻工业的地位在逐步下降C.交通运输业获得巨大发展D.电力工业的发展最为突出4、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夹缝中顽强生存,其发展特点是()A.严重倒退B.顺利发展C.停滞不前D.曲折发展5、《十二铜表法》规定:“凡依‘现金借贷’的方式缔结契约的,其所用的语言即为当事人的法律债务人在拘禁期间,得自备伙食,如无力自备,则债权人应每日供给谷物粉一磅,愿多给者听便。”上述规定体现出()A.《十二铜表法》实际是习惯法B.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债务人利益C.《十二铜表法》兼顾奴隶利益D.债权人的利益受到严格的限制6、与刺绣、玉雕和象牙雕、景泰蓝并称为中国四大特种工艺品,并与云锦合称为中国两大珍品手工丝织物。古有“织中之圣”和“一寸缂丝一寸金”的美誉。由于经得起历史的考验,又被称之为“千年不坏艺术织品”。所提到的工艺技术最早出现于()A.春秋时期B.西汉C.唐朝D.明朝7、1742年2月,英国首相辉格党人沃波尔遭到议会多次否决后被迫辞职,但原内阁绝大多数阁员继续留任。由此可见,当时英国()A.辉格党丧失在议会中的多数席位B.议会掌握国家最高行政权C.集体负责的责任内阁制尚未确立D.国王“统而不治”成为虚君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8、为了扩大明朝的政治影响,加强与海外的联系;郑和于1405--1433年,先后七次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______(判断对错)9、《定军山》是中国人拍摄的第一部影片。______(判断对错)10、【题文】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过程中一直十分重视水利灌溉,战国时期的都江堰和郑国渠就是典范,此外还发明出了筒车、水排、翻车等灌溉工具。11、在殖民争夺的斗争中,______最终取得了胜利,建立了世界殖民霸权。12、1955年新中国派代表参加______(这是以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会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的成功召开,形成“万隆精神”。13、中国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和西方近代的三权分立都实现了权力制约与平衡;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______(判断对错)14、1949~1956年我国农村经济形式的变化趋势是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私有制--社会主义集体公有制。__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5、1949年,《共同纲领》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16、列宁在《四月提纲》中认为,不能采取暴力方式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争取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______(判断对错)17、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缓和了美国经济危机,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______。(判断对错)18、朱德同志称井冈山是“天下第一山”,毛泽东在此地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19、清朝康熙帝亲政后,为扩大皇权,设置军机处。20、列宁在《四月提纲》中认为,不能采取暴力方式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争取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______(判断对错)21、为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______。(判断对错)22、明朝的海禁政策规定人民不得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由官方进行。__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四、材料题(共2题,共4分)23、材料一:“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命令‘制’,令为‘诏’,自称曰‘朕’自今以来,除谥法。”——《资治通鉴》“秦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更名民曰‘黔首’。大酺。收天下兵,聚之咸阳,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车同文字。地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乡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史记》材料二:“汉武帝时,国力充实。公元前127年——前119年间,武帝发动了三次大规模对匈奴的反击。第一次,汉军夺回河套,解除了匈奴对长安的威胁。第二次,汉军取得河西走廊,打开了通往西域的道路。第三次,汉军迫使匈奴退往大漠以北,基本上解除了匈奴对汉的威胁。”——历史教材材料三:“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听,非礼勿动。”“仁者爱人”——《论语》(1)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请举出孔子、秦始皇、汉武帝三人的事迹各两例。(6分)(2)历史学家夏曾佑在《中国古代史》一书中说:“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这种说法是否有理?请写一篇400字左右的历史小论文。(14分)要求:①题目自拟②论点应有史实支持,需有自己的结论(观点)③论述层次清晰,文字通顺流畅④篇幅在400字左右24、材料一:“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命令‘制’,令为‘诏’,自称曰‘朕’自今以来,除谥法。”——《资治通鉴》“秦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更名民曰‘黔首’。大酺。收天下兵,聚之咸阳,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车同文字。地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乡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史记》材料二:“汉武帝时,国力充实。公元前127年——前119年间,武帝发动了三次大规模对匈奴的反击。第一次,汉军夺回河套,解除了匈奴对长安的威胁。第二次,汉军取得河西走廊,打开了通往西域的道路。第三次,汉军迫使匈奴退往大漠以北,基本上解除了匈奴对汉的威胁。”——历史教材材料三:“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听,非礼勿动。”“仁者爱人”——《论语》(1)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请举出孔子、秦始皇、汉武帝三人的事迹各两例。(6分)(2)历史学家夏曾佑在《中国古代史》一书中说:“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这种说法是否有理?请写一篇400字左右的历史小论文。(14分)要求:①题目自拟②论点应有史实支持,需有自己的结论(观点)③论述层次清晰,文字通顺流畅④篇幅在400字左右评卷人得分五、改错题(共4题,共24分)25、在西欧封建社会时期;国王和教会是最大的土地所有者,也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错误:____
订正:____26、1773年;美国青年约翰看到英国对家乡残酷的殖民统治,激起了他反抗英国统治的决心。
错误:____
理由:____。27、在十六世纪初期;有人跟随哥伦布环球航行并成功。
错误:____
理由:____。28、在十六世纪初期;有人跟随哥伦布环球航行并成功。
错误:____
理由:____。评卷人得分六、连线题(共4题,共32分)29、【题文】连线题(共8分)
第一组。
英国1787年宪法。
美国《权利法案》
法国1871年宪法。
德国1875年宪法。
第二组。
太平天国运动扶清灭洋;替天行道。
义和团运动有田同耕;有饭同食。
辛亥革命外争国权;内除国贼。
五四运动驱除鞑虏,恢复中华30、【题文】有人说:“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也有人说:“辛亥革命没有完成革命任务,民主共和只是一块空招牌.”你怎样评价辛亥革命?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20分)3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拒绝在和约上签字”材料二“6月5日上海日商纱厂的中国工人首先罢工,接着,机器纺纱、印刷、公共交通、码头、船坞等业的工人相继罢工。”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口号出自哪一次运动?这场运动发生在哪一年?导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2)从材料二看上述运动在6月以后发生了什么变化?
(3)该事件对中国历史产生什么影响?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下图是书法家姚强庆祝建党九十华诞的作品:“暗夜南湖亮斗星,燎原烈火向天明。征程二万经风雨,宝塔擎旗进北京。”(1)指出材料中与中共相关的重要历史事件。(2)材料中“燎原烈火向天明”与“宝塔擎旗进北京”之间有何关联?材料二作为一个民族国家,中国是由于日本的大举入侵和举国抗战体制的形成,才在当时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实现了统一,国人的民族意识也因此得以极大提升。我们说,抗日战争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枢纽。——杨奎松《抗战燃起中国现代国家梦想》(3)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B【分析】根据题干材料中的“印度”可知这位女王是章西女王。1857年--1859年印度爆发了一场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民族大起义;起义的领导者是印度封建王公。章西女王是起义队伍中的女英雄,她在1858年3月率领起义军与英军作战,最后壮烈牺牲。印度民族大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沉重地抗击了英国殖民者,表现了印度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反抗殖民侵略的决心和勇气。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印度民族大起义;要求学生结合印度民族大起义的表现来分析。
解答本题要搞清楚,印度民族大起义的表现,学生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解析】B2、C【分析】试题分析:农业税在北宋的下降说明的是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商业税不断增加,所以①农业税的消长反映农业生产削弱的趋势的说法错误。北宋时期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放松,不是不再实施,所以第四项不正确,故答案选择C项。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手工业的发展、商业的发展·北宋赋税结构的变化【解析】【答案】C3、A【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一系列新兴工业部门的出现;如电力工业;电器工业、化学工业、石油工业、汽车工业等;使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结构发生了变化,它们开始由轻工业为主导转化为重工业为主导,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并为其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因此选D。AC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但与题干“工业生产结构”无关;B说法不妥。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成就【解析】【答案】A4、D【分析】【分析】本题考查是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加速了自然经济的解体,因此,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主要因素是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带来的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土壤中,从一开始就受到双重压迫,在其夹缝中艰难生存。由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特殊的社会环境,决定了它既有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相对抗的一面,又有与之相依赖的一面。其发展正是体现了曲折发展,故选D。A项不符合发展特点,故排除。B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C项民族资本主义也在发展,而不是停滞不前,故排除。5、B【分析】依据材料“如无力自备;则债权人应每日供给谷物粉一磅”可知,反映了《十二铜表法》的这一规定一方面保护债务人的权益,故B项正确;
材料中没有体现出习惯法的特色;故A项错误;
《十二铜表法》是为了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的;故C项错误;
材料并没有限制债权人的利益;故D项错误。
故选:B。
本题考查罗马法。需要掌握《十二铜表法》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对“如无力自备;则债权人应每日供给谷物粉一磅”的理解,从中分析出正确答案。
本题考查对《十二铜表法》的影响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析】B6、C【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缂丝有“织中之圣”和“一寸缂丝一寸金”的美誉,最早出现在唐朝,C选项符合题意。
ABD选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故选:C。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主要考查唐代的手工业生产技术。
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准确把握。【解析】C7、C【分析】A.材料没有体现辉格党丧失在议会中的多数席位;排除A;
B.议会掌握国家最高权力;最高行政权属于内阁首相,排除B;
C.材料表明首相与内阁没有共进退;故选C;
D.材料没有国王信息;排除D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度;要求学生结合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发展过程和特征来分析。
解答本题要搞清楚,英国君主立宪制度发展的过程,还要搞清楚责任内阁制的特点。【解析】C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8、A【分析】为了扩大明朝的政治影响;显示明朝的国威,加强与海外的联系,派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故答案为:A。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特点;依据材料并联系教材可以得出为了扩大明朝的政治影响,加强与海外的联系;郑和于1405--1433年,先后七次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本题以郑和下西洋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特点的掌握及综合运用能力。【解析】A9、√【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05年,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电影《定军山》首映成功,中国电影事业开始起步,因此,《定军山》是中国人拍摄的第一部影片,故本题正确。
故选案为:正确。
本题考查中国影视事业的发展。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题干信息的解读和对相关知识的准确掌握。
本题是基础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调动与运用知识的能力。【解析】√10、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水排是鼓风设备;用于冶铁,不是水利灌溉工具。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手工业的发展·水排【解析】【答案】B11、略
【分析】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英国等国开展殖民掠夺和殖民争夺,在殖民争夺的斗争中,英国先后打败了西班牙;荷兰、法国,最终取得了胜利,建立了世界殖民霸权,称为“日不落”帝国.
故答案为:
英国先后打败了西班牙;荷兰、法国.
本题考查英国的殖民扩张;到18世纪下半叶,英国确立了海上霸主的地位,并且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
1588年,英国击溃西班牙“无敌舰队”,西班牙失去海上霸主地位,英国开始走上了殖民扩张的道路;17世纪中后期,英国经过三次英荷战争,取代了荷兰海上殖民强国地位;17世纪末到18世纪中期,经过多年战争尤其是七年战争,英国打败法国,从法国手里获得北美的殖民地,还在印度迅速扩大殖民势力;18世纪中期,英国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在亚洲、非洲、美洲和大洋洲都建立殖民地.【解析】英国先后打败了西班牙、荷兰、法国12、万隆会议【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5年新中国派代表参加万隆会议,这是以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会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的成功召开,并形成“万隆精神”。
故答案为:万隆会议。
本题考查万隆会议的相关重视。关键信息是:会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的成功召开。
本题考查学生知识再现能力。本题属于基础知识考查题,难度低。【解析】万隆会议13、B【分析】中国的三省六部和美国的三权分立都是体现的分权;但是中国的分权目的是为了皇帝集权,而美国的分权是为了实现权力的制约与平衡,二者在本质上不同。
故答案为:B。
本题考查的是东西方政治制度的比较;侧重于考查的是三省六部制和三权分立的对比。
三省六部的意义:分权、牵制,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分工合作,相互配合,提高了效率,减少决策失误。中央行政体制的一次重大变革,历朝沿用,封建官僚机构形成,严密的体系,完善了专制,标志着中央机构的成熟。【解析】B14、正确【分析】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我国进行了土地革命和三大改造,土地所有制发生了改变,由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变成农民土地所有制,再变成社会主义集体土地所有制,故本题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本题主要考查土地革命和三大改造;要求学生结合土地革命和三大改造的影响来分析。
解答问题要搞清楚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变化的表现,学生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功底。【解析】正确三、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5、×【分析】【解析】试题分析: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考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解析】【答案】错16、√【分析】结合已学知识可知“四月提纲”:列宁提出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争取以和平方式夺权。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的十月革命;考查学生对十月革命过程重大史实的识记。
本题考查的十月革命的重大史实的识记,属于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比较简单。【解析】√17、A【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新政缓和了美国经济危机,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故材料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A。
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的影响;罗斯福新政缓和了美国经济危机,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新政尽量避免国有化而力图保持资本主义的自由企业制度的前提下,政府对经济全面干预;尽量控制商品大量生产,达到平衡状态;同时采取一些有利于工人和小生产者的措施以缓和国内阶级矛盾,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解析】A18、×【分析】【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发表了《新民主主义论》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所以本题说法错误。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解析】【答案】错19、×【分析】【解析】试题分析:清朝康熙帝亲政后,为扩大皇权,设置南书房,后来雍正帝设置军机处。考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解析】【答案】错20、√【分析】结合已学知识可知“四月提纲”:列宁提出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争取以和平方式夺权。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的十月革命;考查学生对十月革命过程重大史实的识记。
本题考查的十月革命的重大史实的识记,属于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比较简单。【解析】√21、A【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本题考查一国两制构想;具体考查一国两制提出的目的和时间。
本题考查一国两制提出的目的和时间,重点考查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探讨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注意掌握一国两制构想提出的原因,主要内容、和影响。【解析】A22、A【分析】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的海禁政策规定: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故本题正确。
故答案为:A。
本题主要是考查明朝的海禁政策;注意掌握海禁的含义。
本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属于基础题,较简单。【解析】A四、材料题(共2题,共4分)23、略
【分析】【解析】试题分析:(1)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可以直接写出孔子、秦始皇、汉武帝三人的事迹各两例。(2)“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含义是在孔子所创的儒家思想是中国社会主导思想,秦皇汉武奠定了中国社会的政治统治基础,此一观点说法正确,结合史实找出具体史实论据加以论证即可。考点:儒家思想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解析】【答案】略24、略
【分析】【解析】试题分析:(1)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可以直接写出孔子、秦始皇、汉武帝三人的事迹各两例。(2)“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含义是在孔子所创的儒家思想是中国社会主导思想,秦皇汉武奠定了中国社会的政治统治基础,此一观点说法正确,结合史实找出具体史实论据加以论证即可。考点:儒家思想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解析】【答案】略五、改错题(共4题,共24分)25、国王和教会教皇和教会【分析】【分析】本题考查了西欧封建社会中罗马教廷的地位。
【解答】在西欧封建社会时期;罗马教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经济上教皇和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拥有占据西欧的三分之一土地.故答案为:错误:国王和教会;订正:教皇和教会.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西欧封建社会中罗马教廷的地位。26、美国美国是在1776年7月4日《独立宣言》发表后才成立的【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美国独立战争。结合所学可知;1776年7月4日,在北美第二届大陆会议上,通过了《独立宣言》,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标志着美国的诞生。美国是在1776年7月4日《独立宣言》发表后才成立的。故答案为:错误:美国。理由:美国是在1776年7月4日《独立宣言》发表后才成立的。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美国独立战争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独立战争的内容与影响。27、哥伦布麦哲伦及其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分析】【分析】本题考查新航路的开辟。1519年至1522年;麦哲伦率领船队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最终他的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故十六世纪初期,有人跟随麦哲伦及其船队环球航行并成功。而不是哥伦布。故答案为:错误:哥伦布;理由:麦哲伦及其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辨析能力。掌握新航路的开辟的相关知识。28、哥伦布麦哲伦及其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分析】【分析】本题考查新航路的开辟。1519年至1522年;麦哲伦率领船队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最终他的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故十六世纪初期,有人跟随麦哲伦及其船队环球航行并成功。而不是哥伦布。故答案为:错误:哥伦布;理由:麦哲伦及其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辨析能力。掌握新航路的开辟的相关知识。六、连线题(共4题,共32分)29、略
【分析】【解析】第一组考查的是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代议制确立的法案,其中英国是通过1689年的《权利法案》确立的君主立宪制,美国是1787年宪法确立的民主共和政体,法国是1875年宪法确立的共和制,德国是通过1871年宪法确立的君主立宪制。第二组是考查中国近代史上的历史活动,其中太平天国运动提出了有田同耕,有饭同食,义和团运动中提出了扶清灭洋,辛亥革命中提出了三民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五四运动中提出了外争国权,内出国贼的口号,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解析】【答案】
第一组。
英国1787年宪法。
美国《权利法案》
法国1871年宪法。
德国1875年宪法。
第二组。
太平天国运动扶清灭洋;替天行道。
义和团运动有田同耕;有饭同食。
辛亥革命外争国权;内除国贼。
五四运动驱除鞑虏,恢复中华30、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认识辛亥革命的功绩和局限。
1.性质: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历史功绩:
(1)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2)推翻了“洋人的朝廷”;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3)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促进了社会的移风易俗和社会观念的更新。
(4)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
3.局限性(失败的表现):
(1)失败的表现: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考点:辛亥革命。
点评:辛亥革命是在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背景下,集社会变革与救亡图存于一体,促成了中国历史的巨变,激发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与奋起,对当今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和开创劲射有着深刻的启示。因此,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和影响成为高考命题的主要方向。【解析】【答案】辛亥革命成功的表现:(1)辛亥革命推翻了革命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2)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3)辛亥革命与时俱进;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
(4)辛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销售合同分期付款
- 多地多领域战略合作协议
- 广西艺术学院《数学建模与数学方法》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矩阵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租赁运输车辆合同
- 华东交通大学《实变函数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公司职员聘用合同范本
-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复变函数与数理方程》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范文参考合同
- 珠海格力职业学院《概率论与数理统计B》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兰州新区实正鑫热电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
- 血透室护士长述职
- (正式版)JTT 1218.4-2024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设备维修与更新技术规范 第4部分:轨道
- 2MW-5MWh微网储能项目整体技术方案设计
- 围手术期中医护理
- 2024年汉中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四级主任科员公务员招录1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试卷(答案详解版)
- 客车交通安全培训课件
-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 艺术培训校长述职报告
- ICU新进人员入科培训-ICU常规监护与治疗课件
- 人教版一年数学下册全册分层作业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