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主题设计手法研究_第1页
风景园林主题设计手法研究_第2页
风景园林主题设计手法研究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风景园林主题设计手法研究摘要: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景观园林,科学合理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解决与缓解生态环境问题、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主题主景不仅是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灵魂与精髓,更是营造意境、彰显特色、体现文化内涵、提高园林艺术水平的核心与统帅。文章概述了主题主景设计的概念与内涵,总结了园林绿地类型、园林绿地功能、风景园林主题、自然环境因素、人文因素、社会因素、经济技术因素、科学因素和设计者9大风景园林主题主景设计的影响因素,分析了风景园林主题主景设计的作用,以期为主题主景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风景园林;主题设计;手法

引言

生态环境问题是21世纪人类生存所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一,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逐渐觉醒,对生活环境质量的要求也随之提高。风景园林绿地的规划与建设是现代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核心内容与主要任务,科学合理地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是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活空间品质、改善人居环境质量的主要手段和基本保障。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前应先确定主题思想,即意在笔先,然后再行设计建造,才能达到主题鲜明,主景突出的效果。主题立意不仅是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中心思想,更是营造意境、彰显特色、体现文化内涵、提高园林艺术水平的核心与统帅。主题立意于造园之始,表现于园境之中,主题立意不仅关系到设计思想的体现,也是设计过程中合理运用园林要素的依据。而主题和立意的表达不能只体现在设计的表面,应更深入地融入到整个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在园林发展过程中,西方园林由于受到哲学、美学、思想、历史等因素的影响,更加注重主题设计的形式感与功能性的表现,而缺少主题立意的表达。我国古典园林发展历史悠久,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对世界园林产生重大的影响,其原因在于主题立意独特并蕴含意境。为此,探索独特的主题设计手法己成为当今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必然趋势。

1主题概念

“主题”在《辞海》中被定义为文学、艺术作品中所表现的中心思想,也指事件活动的中心。我国古代对主题的称呼是“意”、“主意”、“立意”、“旨”和“主旨”等。风景园林中的“主题”常用来指艺术创作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中心思想。主题是设计者通过对场地条件、历史文化、地域特征和时代特性等方面的综合分析而提炼出的设计中心思想,既是现实条件的客观反映,也是设计者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认知和理解。风景园林主题绿地与一般风景园林绿地的区别在于,除具备风景园林绿地的普遍功能之外,还会根据主题定位有所不同,主要具有教育功能、体育运动功能、纪念功能以及人们对环境的更高品质要求———生态功能等各种功能。

2风景园林主题设计手法研究

2.1精巧因借

借景就是将园子内视线所及的园外景色有意识地组织到园内来进行欣赏,成为园景的一部分。借景要达到“精”和“巧”的要求,使借来的景色同本园空间的气氛环境巧妙地结合起来,让园内、园外相互呼应汇成一片。精巧因借这一风景园林主题设计手法,扩大了园林景观的观赏范围,使游人除了观赏游览外,还能够对景观空间产生丰富的想象,引起游人对景观的感触或感想。

2.2以历史文化资源为主的主题

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以历史文化资源为主题,利用地域文化作为园林设计素材,将历史文化与人们的生活方式相结合,不仅可以提高园林景观文化内涵,还可以继承和发扬地域文化,实现历史文化应有的价值,提高人们对历史文化的认可度,使人们尊重历史、尊重传统及基本伦理。风景园林主题设计用地及周围环境中蕴含着当地丰富的历史文化因素,使其具有独特的韵味。当地的历史文献、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及历史建筑等都是历史精神的良好载体。如宫殿、城门、城墙、寺庙、陵墓以及亭台楼阁等历史文化资源,具有历史文化的外在表现力,可以直观的向人们表达,更具感染力和吸引力,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因此,历史文化资源是园林主题最直接的影响因素。

2.3抽象联想

抽象联想是一种含蓄的风景园林主题设计手法,是建立在深刻分析场地的基础上,深入了解认识景观形态与景观主题的联系,使人们不仅能接受表面的意境审美,更能通过联想、想象引发更深层次内涵的意境审美,对风景园林主题产生共鸣。典型案例如苏格兰爱丁堡的细胞雕像公园设计,不仅整个公园都在表现细胞的生长、增殖以及分裂增生等,而且用各种各样的细胞雕塑展示整个的细胞生活过程,抽象转化手法运用极为巧妙,是一个主要用于雕塑展览的主题公园,青岛五四广场的主题雕塑“五月的风”,红色为“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基调,抽象的风造型体现了旋风一般强大的民族力量,上海后滩公园中的雕塑“2010———上海”则对建筑元素进行了抽象表达,表现了上海当地老建筑拆、建的过程。

2.4以民俗文化资源为主的主题

民俗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及地区民间民众风俗生活文化和生活习惯的统称。既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也是人类历史灿烂悠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于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过程中,是人们在不同的社会环境、文化环境和心理背景下产生的,并逐渐演变成不同民俗文化资源,成为国家、民族及地区精神的载体,也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俗文化有3个组成部分:①物质民俗文化主要以衣食住行和生产交换为主;②社会民俗文化以人际交往与生活礼仪为主;③精神民俗文化是城市文化软实力的代表,多以民间口头文学、民间艺术、游艺竞技、宗教信仰和伦理道德为主。民俗文化作为风景园林规划主题设计的重点内容,是地域民俗风情和历史的沉淀物,表现了独具地方风格与特色的景观,不仅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国家民族精神的载体,承担着文化继承和发展的重任。

2.5风景园林主题主景设计的定位

风景园林学科承担着建设和发展自然与人工环境、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维系人类生态系统的重大使命,科学合理的风景园林绿地规划是提高园林绿地生态效能、改善人居环境质量、营造高品质空间景观的主要手段和基本保障。主题是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中心思想,主景是突出主题、控制风景园林空间层次、空间结构和景观序列的关键。主题主景不仅是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灵魂与精髓,更是营造意境、彰显特色、体现文化内涵、提高园林艺术水平的核心与统帅。风景园林主题主景设计的目标是要在园林绿地中形成最优的景观结构,增强景观的可辨识性,深化风景园林意境,提升风景园林的品位、景观价值及对游人的吸引力,使风景园林设计过程能始终根据项目定位,综合考虑社会、人文、地域等各种因素进行最佳的空间布局和平面布局,围绕主题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结语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旨在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环境,风景园林主题重在突出园林景观的文化内涵,围绕主题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将抽象的设计概念转化成具象的景观设计,使风景园林功能与主题相符,进而表达主题的特色与意境。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完善的风景园林主题主景设计理论体系,风景园林主题主景设计手法、主景处理方法、主景设计程序及空间构图等方法理论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提炼和升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主题的灵魂与精髓,创作出优秀的风景园林作品,为改善环境生态效能奠定科学合理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马蕊.园林绿地的主题与表达[D].南京:南京林业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