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第一课时
稣禹治水
教学目标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词义。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整体感知,理清文章的脉络。
4学习课文第一部分,了解疏禹治水的原因、方法及结果。
理解内容,了解人物的精神品质。
教学重点
抓住关键词句,品析、赏读,体会句子表达的意思。
教学难点
1、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准备
2、洪水泛滥、人们深受灾难的图片。
一、观看图片,激情导入
1、教师出示洪水泛滥、人们深受灾难的图片,学生认真观看。
2、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洪水冲毁人们的房屋,真是太可怕了!
生:我看到人们在洪水中挣扎有的被冲走,有的活活淹死,洪水真
是太无情了。
教学过程生:我看到洪水淹没了庄稼地,人们的辛苦劳动都白费了,这样下
去,人们不是被淹死就是被饿死了。
3、教师小结导入:是啊,这可怕的洪水灾害一直以来都威胁着人类
的生命与财产安全。传说远在上古代时,人们就深受洪水灾害,在与洪
灾抗衡的过程中,上演了稣禹治水的故事。
4、教师板书课题:鲸禹治水。
5理解课题,认识人物。
(1)稣:是传说中的一位善良的天神。
(2)禹:即大禹,是稣死了三年后,肚子裂开而钻出的一个孩子,
也就是鲸的儿子,后来成为了一位治理天下的君王。
(3)治水:治理洪水,为人类造福。
(从观看图片入手,调动学生的情绪体验,激发学生的阅读情绪,
为理解课文、了解稣禹治水的原因作好铺垫;而对课题的理解为学生整
体感知全文内容,了解大意打下了基础)
二、提纲引路,自学课文
1、自由认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找出生字新词,读读记记,并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加以理解。
3、给个自然段加上序号,并画出不理解的词句,四人组成一个学习
小组交流解疑,
4、想想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师出示提纲,引导学生分步骤自学课文,使学习的过程目标准
确,且由浅入深有序进行。虽然高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但
教师的引导是永远不可或缺的,它是学生有效学习的决定因素)
三、自学反馈,互动交流
1、分段指明轮读课文。
2、集体评议,及时纠错正音。
3、教师强调字词难点。
(1)字音:"壤”声母是r,读第三声。
(2)字形:“壤”右半部分笔画多,书写时各个笔画齐写紧凑,注意
右下方有三个横。
(3)词义:汪洋——形容水势浩大的样子。
息壤——是传说中天地的一件宝物,是一块几尺见方的黄土块儿,
只要把它放在地上,说一声“长”,他便会迅速扩大,取走洪水,露出路地。
4、齐读课后“读读写写”及“词语采集”中的词语,加以识记。
5、提出小组交流后仍不能解决的词句疑点,全班交流。
6、指名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鳏禹父子为了消除水灾,让人们免受灾难,想办
法治理洪水。稣偷出天帝的宝物——息壤来驱走洪水最后付出生命的代
价。大禹继承父亲的遗志,带领人们挖渠开山,疏通河道,用引洪水入
大海的方法最后治服了洪水,并被人们推举为一代君王)
(有自学就必定有反馈,在反馈中互动交流,了解学情,并于重、
难点处加以指导、强调,使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有一定的提升)
四、理清脉络,练习概括
1、快速默读课文,动笔用“II”为课文分段,并概括断意。
2指明反馈,介绍分段情况,并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来概括
断落大意。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写鳏偷息壤驱赶洪水,被杀死)。
第二部分(第5〜10自然段):写大禹带领人们疏通河道,治服了
洪水。
(组织学生对课文进行分段并概括断意,使学生对文章的主要内容
及脉络层次有个整体的清晰认识,同时也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促进
学生思维的发展)
五、学习课文,了解鳏治水
1、默读课文第一部分内容,思考鳏治水的原因,方法与结果。
2、指明反馈,集体交流。
①闹大水灾,大地汪洋一-片,庄稼、房屋都被淹没了,人们只好逃
到山上或树上去。因为缺吃少穿,饿死、冻死的人很多。
(结合学生的发言,在次观看受灾画面,感受人们的苦难)
②人们苦苦哀求天地,祈求他斥逐洪水,可是天帝毫不理会。
a、理解“哀求”与“祈求”,想象人们当时会怎么做、怎么说,体会人
们遭受洪水灾害时的悲惨与无助。
哀求:哀告请求。
祈求:诚恳地、恳切地希望或请求。
b、理解:“毫不理会”,感受天帝的冷酷、无情。
(在理解与体会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1自
然段的内容)
③教师小结:面对苦难的人们,面对无情的天帝,善良的天神鳏在
也不能袖手旁观了,强烈的同情心驱使着他要想办法帮助人们治理洪水。
(2)稣治水的方法。
①探听秘藏息壤的地方。
②请神鸟带路,请神龟挖洞,偷出了息壤。
③把息壤放在地上,说一声“长”,息壤便伸展开来,赶退了洪水,露
出了地面,人们回到陆地上重建家园。
(学生朗读课文第3自然段,再次了解稣治水的方法与过程,体会
稣治水所做的努力)
④教师小结、过渡:稣怀着一颗同情心,冒险偷出天帝的宝物,借
助神力赶退了洪水,但最终的又是如何呢?
(3)鲸治水的结果。
①天帝发现息壤被偷走,派火神祝融杀死了稣,夺回了息壤。
②洪水重新泛滥,人们再次体会陷入灾难。
(引导学生再次体会天帝的冷酷无情,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4
自然段的内容)
(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联系文本内容,紧紧抓住文中的
关键词句,通过品析、理解,体会稣的善良、富有正义、勇于牺牲的崇
高品质,与天帝的无情与冷酷形成鲜明对比,使学生于潜移默化中受到
真、善、美的熏陶教育)
六、课堂小结
1、学生自由交流对天神鳏是认识与了解,感受其精神品质。
2、教师小结:面对人们身陷洪灾的悲惨遭遇,天神鲸毅然冒险偷出
天帝的宝物,想借助神力驱赶洪水,但最红惨遭杀害,但他的善良正义、
为民造福、勇于献身的精神却为世人所敬仰,他的形象也永远活在人们
的心中。
七、布置作业
1、书写课本的生字新词。
2、熟读课文,思考课后练习。
3、查阅资料,了解大禹的事迹。
4、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形近字:禹()旺()壤()汤()陕
练习作业设计()
寓()汪()嚷()烫()
法()
⑶词义解释:
大发雷霆:
泛滥成灾:
汗流淡背:
1.古籍简介。
相关知识链接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古籍。•般认为主要记述的是古代神话、地
理、物产、巫术、宗教、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山
海经》全书十八卷,其中“山经”五卷,“海经”八卷,“大荒经”四
卷,“海内经”一卷。
该书按照地区把这些事物——记录。所记事物大部分由南开始,然
后向西,再向北,最后到达大陆(九州)中部•九州四周被东海、西海、
南海、北海所包围。
《山海经》中的“夸父逐日”“黄帝大战蚩尤”“稣禹治水”等故
事都很有名。
教学反思
课题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大卫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词语。
2、合作探究,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条理。
3、初步感悟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引导学生自读了解。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以读为主,展开想象,理解故事内容。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抓住细节,品析感悟,体会人物的品质。
1、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准备
2、查阅资料,了解《圣经的故事》。
-、交流资料,导入新课
1、教师导言,远在上古时代,在自然条件及其恶劣的情况下,大禹
就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与顽强的意志带领人们挖渠开山,疏通河道,治
服洪水,他的伟大壮举与奉献精神令世代炎黄子孙敬仰不已。今天,我
们要来阅读的是一个民间传说,从中去认识一位名叫大卫的人物。
2、教师板书课题:大卫
教学过程3、引导交流资料,认识著作。
(1)教师:通过预习,大家知道《大卫》这个民间传说的作者及出
处吗?
(2)学生自由介绍。
①作者是美国的亨德里克•房龙。
②出自《圣经的故事》,并加以改写。
(3)根据资料,认识《圣经的故事》一书。
《圣经》是人类历史上一部独一无二的书,它由不同时代的人用不
同的语言写成,却极其贯通;它遭到无数人的怀疑,甚至诋毁,但最终
它作为文学作品的源泉,哲学家不断地引用和讨论,它对犹太古史的详
尽记载也远远超过其他民族的古史书。《圣经》是人类的伟大遗产。
而《圣经》原典的庄严肃穆常使人望而生畏。经由房龙通俗有趣的
写作手法,将其转换为概略简要的“圣经故事”,不仅保留了《圣经》原典
的精神,也使读者轻松进入《圣经》世界。房龙用朴素睿智的宽容的语
言讲述古老故事的同时,也演绎HI了《圣经》背后的浩大人类历史进程。
如此博大而神秘的《圣经》,经房龙改编为《圣经的故事》使普通人也
能将之读懂。
4、教师设置悬念,导读:今天《大卫》这一个圣经故事将为我们讲
述些什么呢?请大家•起来读一读。
(组织学生搜集资料,交流故事作者及出处,初步认识《圣经》及
《圣经的故事》,丰富学生的见识,同时也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究文本的
热情)
二、提纲导路,自读课文
1、认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和同桌交流在读和写生字上的注意
要点。
3、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联系上下文或查阅工具书加以理解。
跋涉机轴铠甲赋税吓唬仓皇气势汹汹万夫不当
4、说一说:课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情?
5、圈出课文中出现的主要人物,读读有关描写他们的语句,说说这
些人物给自己的印象。
(长文短教,大会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充分地与文本交流。同
桌合作,化难为易,简单的内容自己学,复杂的问题一起讨论。这样不
仅可以克服学生独立学习的畏难情绪,还能有效地提高学习的效率,培
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团结协作的能力)
三、检查反馈,理清条理
1、检查生字新词。
(1)教师出示文中的生字新词卡片,指名读一读。
(2)评议正音,全班齐读。
(3)提出识记或书写难点,教师重点强调。
“卵”左右结构,左右部分大小较一致,书写时要注意笔画笔顺,而左
右两部分中间的点画不能丢。
(4)指名按自然段轮读课文,检查课文读通的情况。及时评议,纠
错正音。
2、理解、交流词语的意思。
跋涉:爬山膛水,形容旅途艰苦。
机轴:指织布机上的网柱形零件,织布时转动的机件绕着它转动。
铠甲:古代军人打战时穿的护身服装,多用金属片缀成。
赋税:国家向百姓收取的田赋和各种捐税的总称。
吓唬:使害怕;恐吓。
仓皇:形容匆忙而慌张。
气势汹汹:形容盛怒时很凶的样子。
万夫不当:指一万个人也抵挡不了,形容势力强大或能力非凡。
3、指名反馈: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在三千年前,非利土人的军队前来攻打以色列,
非利士人中有一个叫歌利亚的巨人在以色列的军营外叫阵,说要是有一
个以色列人能打败他,他们的军队就投降,否则就是以色列军队向他们
投降。以色列一位名叫大卫的少年在给参军的哥哥送东西时知道了这个
情况,主动向以色列扫罗王请求出去和歌利亚交战。面对强大的对手,
大卫在向歌利亚靠近的过程中,抓住时机,用弹弓射出鹅卵石,击中歌
利亚的额头,将其射死,最后以色列人乘胜追击非利士人,大获全胜。
后来,扫罗王实践了诺言,大卫最终还当上了以色列国王的故事)
4、动手为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指名反馈,教师引导)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非利士人的军队攻打以色列,巨人歌
利亚在军营外叫阵,但以色列没有人敢去应战。(故事的起因)
第二部分(第5〜11自然段):大卫征得扫罗王的同意后,出去和
歌利亚交战,并用弹弓射死了歌利亚,帮助以色列军队打败了非利士人。
(故事的经过)
第三部分(第12自然段):扫罗王实践了自己的诺言,几年后大卫
还当上了以色列国王。(故事的结果)
(通过自读反馈,让学生反复地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丰富学生
的词语积累,加强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通过集体的交流,了解课
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段落层次,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合作、探究的
乐趣)
四、初谈人物形象,鼓励深入探究
1、教师指名反馈:在这个动人的故事中,作者为我们刻画了哪些人
物形象?
(文中刻画的人物形象有:大卫、歌利亚、扫罗王,其中大卫是文
章的主要人物)
2、自由交流三个人物留给自己的印象。
(学生根据阅读自由抒发自己的认识与感受,教师适时并适当加以
归纳、总结)
(1)大卫:聪明机智、正直勇敢、不畏强敌、射技高超。
(2)歌利亚:狂妄自大、气焰嚣张、有勇无谋。
(3)扫罗王:关心子民、讲求诚信。
3、教师引导:人物的性格特点以及精神品质都是通过对人物的外貌、
语言、动作等的细致刻画展现出来的。现在,就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
找出文中描写三个人物的语句,再读一读,和同学交流作者是怎样刻画
人物形象的。
4、学生合作学习,按照要求深入探究。
(在感知全文大意的基础上,组织学生畅谈对文中人物的认识,在
一吐为快之后,引导学生抓住细节,合作探究作者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
层层深人,学有层次,也学得自主)
五、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不仅了解了故事的主
要内容,还初步交流了对故事中三个人物的认识。下节课,我们再来继
续学习课文,了解人物的表现,深入体会大卫的精神品质。
六、布置作业
1、抄写课后“读读写写”与“词语采集”中的词语。
2、熟读课文内容,思考课后练习。
3、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一、划去带点字的错误读音。
练习作业设计
跋涉(b6b»机轴(zhGuchGu)投降(jiangxiang)
盔甲(kuihuT)吓唬(huhti)赋税(fuhu)
二、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长途()()气势()。精明。()
力大。()万夫。()仓皇()()
武艺()()大惊()()毫不()()
2大卫
板书设计送东西听巨人叫阵
1.作者简介
相关知识链接
亨德里克•房龙(1882—1944):荷兰裔美国作家和历史学家。1882
年1月14日生于荷兰鹿特丹,1903年赴美,在康奈尔大学完成本科学业。
1911年获德国慕尼黑大学博士学位后,曾在美国几所大学任教,后任记
者、编辑和播音员等。1913年,出版第一部专著《荷兰共和国衰亡史》。
1921年,《人类的故事》的出版使他一举成名。他一生中出版了30余种
书籍,其著作主要是历史和传记,包括《人类的故事》(即《宽容》)《文
明的开端》《奇迹与人》《圣经的故事》《发明的故事》《人类的家园》
及《伦勃朗的人生苦旅》等.他的绝大部分著作均是风靡世界的畅销书,
历经近一个世纪仍不失魅力,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房龙本人更是
多才多艺,他精通十种文字,善拉小提琴,他还为自己的绝大多数著作
配画了许多稚拙可爱的插图。
2.《圣经的故事》
《圣经的故事》是房龙为美国青少年了解《圣经》知识而撰写的通
俗读物。他简明扼要地解答了《圣经》是怎样一部书,包含哪些内容,
作者是谁,成书于何时;与犹太氏族的关系,犹太教与基督教的关系,
希腊罗马文明与基督教的关系,耶稣是怎样一个人等一些令青少年感兴
趣的问题。书中语言生动还附有作者自画的插图。
教学反思
课题
________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夸父逐日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背诵全文,积累文言词汇。
2、了解神话故事的含义及夸父形象。
3、拓展思维训练、口语训练。
4、体会古代劳动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愿望和意志,培养学生的探索
精神和创新能力。
1、了解神话故事的含义及夸父形象。
教学重难点
2、拓展思维训练、口语训练。
教学准备课件
一、导入新课
1、神话是我们文学天地中灿烂夺目的瑰宝。女娃造人的故事还记得
吗?你还读过哪些神话故事?(盘古开天辟地,后羿射II,女娃补天,
精卫填海)
2、播放《夸父逐”》flash动画,学生根据画面用通俗易懂的现代语
言复述故事。
教学过程3、讲述神话的产生和特点及《山海经》。
二、整体感悟(品读神话)
1、师配乐朗读。
2、生自由朗读,勾画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师生共同解决。
逐走:竞跑,赛跑。欲得饮:想要。
饮于河:黄河。大泽:大湖。邓林:桃林。
3、展示朗读,学生个体和集体朗读结合,激发兴趣。学生当众朗读,
师生一起评点(可以从字音、语气、语调等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4、全文仅37个字,但故事情节波澜曲折,这篇神话共分几个画面
来描述夸父?
明确:逐走,入日——渴,饮于河渭——北饮大泽——道渴而死一
弃杖化邓林
三、问题探讨
1、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明确:《夸父逐日》是我国最早的神话之一。在这篇神话中,巨人
夸父敢于与太阳竞跑,最后口渴而死,他的手杖化为桃林。这个奇妙的
神话表现了夸父无比的英雄气概,反映了古代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
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
2、你对夸父追日的行为有什么看法?你能不能写一段夸父临死前的
内心独白?
明确:夸父是一个古代神话英雄,他不向自然屈服,敢于和自然斗
争,甚至为此献身,更令人感动的是,死后,他的手杖,还要化成一片
桃林,将顽强的生命延续下去。勇于探索、不怕牺牲、造福人类的可贵
精神
(对夸父这个人物,学生会有分歧,可能有学生认为夸父是不自量力,
教师对此也不要断然否定,应该保护学生争论问题的积极性。可以从神
话故事的特点方面引导学生从枳极方面理解夸父的行为,从而理解夸父
的宏大的志向,巨大的气魄。)
夸父临死前的内心独白:学生自写,然后交流。
3、对《夸父逐日》的结尾:弃其杖,化为邓林。应如何理解?
夸父口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那么,什么是“邓林”呢?“邓
林''实有基础,在现在大别山附近河南、湖北、安徽三省交界处。据清代
学者毕沅考证,“邓”“桃”音近,“邓林”即“桃林”。“邓林”为地名之说,与
“邓林”即"桃林”之说并不矛盾。我们可以认为,“邓林”既是地名,也是“桃
林”,“邓林”这一地名是因“邓林”的“桃林”之义而得名的。此处,“杖”与“桃
林''同为木,形象上有相通之处;夸父的口渴如焚,与提供甘甜多汁果实
和成片绿阴的"桃林",在内容上也是相合的。夸父遗下的手杖化为一片桃
林这一结尾,以富有诗意的高度想像力,丰富了《夸父逐日》这一神话
的内涵,丰富了夸父的形象,表现了一种勇敢追求,死而不已,甘为人
类造福的精神,使整个神话更具有浪漫主义的魅力。
4、成语“夸父逐日”(“夸父追日”“逐日”)意为:比喻人有宏大的志
向或巨大的力量和气魄。
5、背诵课文。
四、拓展训练激活思维
1、朗读余光中的诗。
夸父
为什么要苦苦去挽救黄昏呢?
那只是落日的背影。
也不必吸尽大洋与长河,
那只是落日的倒影。
与其穷追苍茫的暮景,
埋没在紫蔼的余烬,
----何不回身挥杖,
迎面奔向新绽的旭阳,去探千瓣之光的蕊心?
壮士的前途不在昨夜,在明晨,
西奔是徒劳,奔回东方吧,
既然是追不上了,就撞上!
2、学生四人小组讨论,谈谈读后感受。
明确:余光中的诗引领我们换一个角度思考:所谓“追不上”,也并不
表示面对人生的困境与僵局,不是一味的勇往直前,浪掷生命于错误的
目标上,而是冷静理性地思索确认方向追逐希望,一切都将有峰回路转
的突破。
转换思维的视角,便柳暗花明。这就是逆向思维。
3、拓展思维训练。
例:《愚公移山》是个寓言故事,传统看法往往从愚公移山的目的、
精神的角度正面肯定愚公为修建一条通往山外的通衢大道、改善生存环
境造,福子孙后代的良好动机和勇于面对困难不怕困难的大无畏英雄气
概和锲而不舍的精神。
逆向思维:与其搬山,不如搬家;移山贻误子孙;“愚公移山,精神
可嘉,方法不当“;我们做事情仅仅具有满腔热情和锲而不舍的精神是远
远不够的,还要有科学的方法,三者结合,才能把事情办好。
创设情景:
(1)精卫填海:以自己弱小的力量要填平大海,写出他敢于向大自
然挑战、持之以恒的精神。
我们还可以这样思考……
(2)蜗牛:守旧、爬行主义、慢慢腾腾、四平八稳等。
我们还可以这样思考……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选代表展示讨论情况。
五、点评各组讨论结果。
1、朗读背诵课文。
练习作业设计2、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练习。
烈日下,沙漠中,两个疲惫的旅行者取出唯••的水壶摇了摇。•个
旅行者说:“唉呀,太糟糕了,我们只剩半壶水了。”而另一个旅行者却高
兴地说:“。”
(1)另一旅行者会说些什么呢?
(1)两个旅行者的话分别说明了什么?
参考答案:
1、“哎呀,太好了,我们还剩半壶水呢!”
2、第一个旅行者面对半壶水看到的是更遥远的路,凭这半壶水恐怕
难以走出茫茫的沙漠,充满忧虑和悲观。第二个旅行者面对半壶水看到
的则是希望,坚信有这半壶水足以帮助他们克服困难,走出沙漠,充满
乐观和自信。
夸父逐日
板书设计
《山海经》
与日逐走----有宏大志向
勇于探索
渴,饮于河、渭
北饮大泽斗争精神夸
父精神
道渴而死
弃杖,化为邓林——奉献精神
古代人民——探索自然
征服自然
关于夸父
相关知识链接
①夸父是我国古代神话中一个善于奔跑的巨人。《山海经•海外北
经》还记载着一个“博父国”,经前人考证,“夸父”即“博父”,其
国中的人都是巨人。所以茅盾在《中国神话ABC》中认为夸父不仅是人名,
也是一个部族的名称。
②《山海经•大荒北经》(晋郭璞《山海经注》)记载:大荒之中,
有山名日成都载天(即“戴天”,山顶连接着天,形容极高)。有人珥(戴
在耳朵上的饰物。这里用作动词)两黄蛇,把(手里攒着)两黄蛇,名日夸
父。后土生信(“后土”和“信”,都是神话中的人名),信生夸父。夸
父不量力,欲追日景(日影,即日光),逮(追上)之于禺谷(禺谷又叫"虞
渊”,是神话中太阳所入之处)。将饮河而不足也,将走大泽,未至,
死于此。
教学反思
课题
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天上偷来的火种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能读清神话故事中的外国人名、地名:普罗米修斯、阿波罗、宙
斯、海格立斯、高加索山等。联系上下文理解“暴跳如雷、挽弓搭箭、
惩罚等”词语的意思。
2、通过对描写人物语言、行为句子的朗读,感受普罗米修斯正义、
善良、智慧、仁爱、顽强的精神。
3、在感悟普罗米修斯精神基础上,感受“普罗米修斯式的英雄”是人类
历史进程中为了真理、文明前赴后继的正义之士的精神归结。
教学重点难通过对描写人物语言、行为句子的朗读,感受普罗米修斯正义、善
良、智慧、仁爱、顽强的精神。
教学准备课件
一、整体感知
(一)谈话引入
在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开幕式匕有这样一组表演,希腊神话中的
神由演员扮演出现在观众面前,这个场景向全世界人民诠释了希腊神话
是欧洲文化的根基,更是世界文明的发源。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希
腊神话中的一个故事,认识神话中的几位神。
教学过程(二)把握主要内容
1、在预习的基础上再快速地浏览课文,找出故事中的几位神的姓名,
划一划。
2、读好这些神的名字。
3、能否试着把这些神的名字连起来把故事的梗概说-说。
4、试着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很久很久以前,人类没有火,一个叫普罗米修斯的神为了把火种
传播给人类,不顾宙斯的阻挠,从阿波罗驾驶的太阳车上偷取了火种。
普罗米修斯被锁在高加索山上忍受着儿个世纪的可怕刑罚,终于被海格
立斯搭救,获得了自由。)
二、了解人物形象特点
1、普罗米修斯为了把火种传播给人类忍受了几个世纪的酷刑,那他
为什么要把火种传播给人类呢?从文章中找一找相关的内容。
2、读文章第二自然段
神话是人类在自己还比较幼稚的时候创造的一种文化,但它却在有
些内容上与科学考证不谋而合。确实,在人类历史上有过这样一段无火
的日子。它有多长,至今科学界仍有争议。但那一定是一段极其漫长的
岁月,或许是几个世纪,几十个世纪,甚至几百个世纪。再读,注意读
好“一个又一个漫漫长夜……”
3、而自从有了火,读——第八自然段
是啊,有了火,人类的文明就向前跨了一大步。引读一
故恩格斯说:“火”把人和动物界分开,“火”是人类历史之开端。
4、正因为火能带给人类希望与光明,普罗米修斯要把火种传播给人
类。普罗米修斯是希腊神话中正义的化身,而他正义的形象就是通过语
言与行为的描写来展现的。让我们•起来读一读交锋的两组对话。
同桌互读,注意一点,在第一组对话中,普罗米修斯的语言是被转
述了,请你依据前面读到的内容,展开想象,补上直接语言。
请一组去掉提示语,直接对话,注意读出人物的态度。也要注意读
出提示语仍在的感觉。
5、读了这两段对话,从他们的语言中,你感觉普罗米修斯有怎样的
性格特点?
普罗米修斯——善良、仁爱、坚定
三、体会人物精神
1、普罗米修斯善良、仁爱、坚定,在人类心目中,他是一名英雄。
而作为一个为人类带来希望和文明的英雄,除了善良、仁爱、坚定,他
身上还具备怎样的精神?边默读第五、六、十二、十三自然段边思考。
2、学习“智慧”
故事题目叫《天上偷来的火种》,一个“偷”字,可以看出普罗米
修斯的智慧所在,读好这两节,说说你在哪些地方努力了,让听者感受
到了普罗米修斯的聪明。
普罗米修斯把火星保存在苇杆内带到了人间,从来没有见过火的人
类惊异万分——引读第七、自然段。
人类自从有了火——引读第八自然段。
3、学习“勇敢、顽强”
出示文章第十二、十三自然段,普罗米修斯为了把火种传播给人类,
甘愿被锁在高加索山上,接受可怕的刑罚。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老师和学生配合读,老师读第十二自然段的内容,学生读第十三自
然段,注意老师的手势,什么时候让学生读,我们一起来读,一起来体
会普罗米修斯的勇敢与坚韧不屈。
“更没有对自己做过的事说半句懊悔的话”因为他曾经对宙斯这样
说过
4、终于有一天,大力神海格立斯经过高加索山,读——
四、领会精神
1、普罗米修斯,这位为了人类的希望与文明而甘愿献身的英雄获救
了。普罗米修斯是希腊神话中的一个神的形象。而在我们真正的人类世
界,在各个领域,也有许多人被我们敬呼为普罗米修斯式的英雄!他们
有:
勇于探索真理是人的天职。——哥白尼
在科学的道路上,没有平坦的大路可走,只有不畏艰辛,沿着陡峭的山
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马克思
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难,我们愿,愿把这牢底坐穿。——何敬平
竹签子是竹子做的,但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江姐
2、请用几句话写写他们被称为“普罗米修斯式的英雄”的原因。
小结:确实,他们为了普及真理,为了传递希望,为了播撒文明的
火种甘愿忍受各种煎熬,甚至付出生命,他们就是我们心中的普罗米修
斯。
课后拓展,布置作业。
练习作业设计1、抄写词语。
2、写话训练:(媒体出示作业要求)
对话描写:普罗米修丝与海格立斯的对话。(注意提示语
的变化)
*3、拓展阅读:(媒体出示书的封面)
普罗米修斯的故事已深深地印在了我们的脑海里,他只是
希腊神话故事中众神之一。今天,老师要向大家推荐一本书,
里面有更多精彩的故事,它就是——《希腊神话》:
这儿都是巨人的故事。每一个神,都是极致:有世界上最
美的爱神,有世界上最勇敢的战神,有世界上最聪明的智慧女
孑中♦♦♦・・・
如果你还想知道得更多,就请打开这本——《希腊神话》!
无火同情心
板书设计盗火勇敢机智
天上偷来的火种用火光明温暖
受罚坚强不屈
获救获得自由
普罗米修斯赞歌。
相关知识链接
是谁?让漫漫黑夜跳跃希望的火苗?
是谁?让蛮荒时代沐浴文明的曙光?
是谁?甘愿触犯天条也要救人类于水火?
是谁?深受酷刑却无怨无悔?
啊!巨人,是你给人类带来火种。
送来光和热,
送来人类新的纪元!
尽管上天和你蓄意为敌——
高山险峻,铁链加身。
烈日如火,暴雨如注——
但沉重的铁链只能锁住你的身躯,
却怎能锁住那颗坦荡无私的心!
难道仅仅是物质的火种吗?
不,你给予我们的
是生生不息的精神火种!
勇敢坚强博爱无私
这就是你——普罗米修斯!
教学反思
课题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5课女婿造人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1)认识文中的生字新词,加以理解并积累。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女婿创造人类的过程。
(3)阅读课文有所感受,并相互交流。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
(1)自学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或查阅工具书理解字词的意思。
(2)自主阅读,合作探究,理清文章条理,了解女婿创造人类的过
程。
(3)个性理解,互动交流,畅谈读文的感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女婿为人类作出的贡献。
(2)感受人的可爱与生动,感悟世界因人而精彩,因人而充满生气,
懂得要珍惜生命。
教学重点读懂内容,了解女娴造人的过程。
体会女婿为人类所作的贡献,感受人的可爱与生动,给世界带来了精彩
教学难点与生机。
1、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准备2、摘录文中关键语句的小黑板或幻灯片。
一、谈话导入,揭题质疑
1、教师导言:据说,普罗米修斯被称为“人类的大恩人”,除了因为
他偷取火种,造福人类,更重要的是因为他是人类的创造者。而在我们
中国的神话传说中,创造人类的天神则是女婿。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女
婚造人的故事。
2、教师板书课题:女蜗造人。
教学过程3、认识人物:学生根据课外阅读经历,谈谈对女婚的认识。
4、教师适当小结,引导对课题质疑:是的,传说中,女婿是一位人
首蛇身的女天神,她心地善良,而且神通广大。为人类做过许多好事,
她被称为人类的始母,因为传说中,人类就是她一手创造的。那么,看
了“女蜗造人'’这个课题,你想了解些什么呢?
5、学生自由根据课题质疑,教师适当加以梳理、板书。
(1)女婿为什么造人?
(2)女期是怎样造人的?
(3)女蜗造出来的人是什么样的?
6、教师小结导读:让我们带上问题去阅读,到故事中去寻找答案吧。
(根据旧课内容引出课题,在初步认识人物之后组织对课题进行质疑,
如此环环连接,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了学生的思维与参与热情,
培养学生带着问题读书、有目的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
二、自学解疑,把握内容
1、教师出示自学提纲,引导独立阅读及合作交流。
(1)认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遇到生字新词,多读读认认,加以理解。
(3)思考刚才质疑的问题,小组交流,讨论解疑。
(4)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2、学生认真自学,教师巡视,了解学情,并进行个别指导。
3、小组交流解疑。
4、自学反馈,全班互动。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集体评议,纠错正音。
(2)提出文巾不理解的字词,讨论交流,正确理解。
莽莽榛榛:形容草木丛生的景象。
神通广大:指本领特别高明,有着无所不能的力量。
生气蓬勃:生命力旺盛,充满勃勃生机。
灵机一动:指心思灵巧,稍动脑筋。
绵延不绝:延续不断,文中指世代相传。
(3)针对质疑,逐题解疑,感知故事内容。
①女婚为什么造人?
(因为世间各种各样的生物都有了,单单没有人类,不够生气蓬勃)
a.天地开辟以后,天上有了太阳、月亮和星星,地上有了山川草木,
甚至有了鸟兽虫鱼,可是单单没有人类。
b.有一天,女婿行走在这片莽莽榛榛的原野上,看着周围的景象,
感到非常孤独。她觉得在这天地之间,应该添一点儿什么东西进去,让
它生气蓬勃起来才好。
c.她忽然灵机•动,世间各种各样的生物都有了,单单没有像自己
一样的生物,那么为什么不创造一种像自己一样的生物加入到世间呢?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以上三个句子,了解女娟造人的原因)
②女婚是怎样造人的?
(女娟先是用黄泥掺和了水,在手里揉捏成一个娃娃模样的小东西,
放到地面时,泥捏的小家伙便活了起来,女婿给他取名为“人”。为了让人
布满大地,女婿工作了很久,直到疲倦不堪。后来,女婿想出一个绝妙
的创造人类的方法,她从崖壁上拉下一条枯藤,伸到一个泥潭里,搅成
了浑黄的泥浆,然后提起枯藤,向四处挥洒。只见泥点溅落的地方,出
现了许多小人儿。藤条不停地挥洒,不久,大地上就布满了人类的踪迹。
最后,为了让人类能绵延不绝,女婿把人分为男女,让他们自己去创造
后代,至此,人类就世代延续下来了)
(结合学生的介绍,引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5、14、17自然段内
容,了解女蜗造人的过程)
③女期造出来的人是什么样的?
(女婿造出来的人聪明而美丽,他们能说会走,喊女婿为“妈妈”,他
们的身体虽然小,但相貌和举止有些像神,和飞的鸟、爬的兽都不同,
看起来似乎有一种管理宇宙的非凡气概。他们分为男女,可以自己创造
后代)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11自然段,了解女婿所造之人的特点)
(4)动手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写的是女婿造人的原因。
第二部分(第5〜17自然段):写的是女期造人的过程。
其中第二部分又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第5〜13自然段):写女婿用黄泥揉捏成人。
第二层(第14〜15自然段):写女蜗用枯藤搅泥浆挥洒成人。
第三层(第16〜17自然段):写女期将人分为男女,自创后代。
(5)指名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天地开辟以后,大地上没有人类,女蜗为了大
地生气蓬勃起来,决定创造一种像自己一样的生物加入到世间。她先是
用黄泥掺水揉捏成人,由于工作太久,她疲倦不堪。后来她想出好办法,
用枯藤搅泥浆向四处挥洒,泥点都变成了人,不久,大地上就布满了人
类。最后,为了让人类绵延不绝,女蜗将他们分为男女,让他们自己去
创造后代,世代延续)
(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通过集体讨论解答问题,引导学生了解文中
故事的情节,理清文章的条理,整体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并通过朗
读相关段落内容,加强理解与巩固)
三、畅谈感受.体会写法
1、集体交流阅读这篇课文的感受,引导品析文中重要细节。
(学生畅所欲言,教师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有序交流)
(1)对女婿的认识——聪明仁爱、富有智慧。
(2)对写法的体会——想象丰富,刻画细致。
①全文充满了丰富的想象,这些想象以现实为基础,又充满了神奇
色彩,表达了人们对人类起源的探究热情,以及对人——这一聪明美丽
的生物的自我赞叹。
②文中通过对女姓心理、动作、神态等细节的细致刻画,表现了女
娟的智慧与仁爱。
③生动有趣的情节、通俗自然的语言、神奇丰富的想象,使文章读
起来朗朗上口,引人入胜。
2、结合交流,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文中相关段落或语句。
(作为高年级语文教学,除了要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还
要启发学生深入品析语言。而作为一篇略读课文,在教材处理上不能面
面俱到,应该有所取舍,长文短教,抓住文中重、难点之处,集中力量,
在学生充分自读感悟的基础上,让学生交流各自的阅读理解与感受,在
思维的碰撞中,由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路工程资料承包合同年
- 游戏电竞产业电竞战队管理与赛事组织方案设计
- 企业股权结构调整方案
- 高新农业技术创新发展合同
- 第2单元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单元导学(新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生物(人教版)
- 文心兰种苗买卖合同8篇
- 药品质量保证协议新5篇
- 铝合金门窗砂浆施工方案
- 镇江住宅暖通工程施工方案
- 2025版农副产品定购合同5篇
- 安全隐患举报奖励制度
- 牛津书虫系列1-6级 双语 4B-03.金银岛中英对照
- 沥青拌合站安装专项施工方案
- 2024-2025学年深圳市南山区六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 2024-2030年中国免疫细胞存储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竞争形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工贸行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实施指南
- 机械基础(少学时)(第三版) 课件全套 第0-15章 绪论、带传动-气压传动
- T-CACM 1560.6-2023 中医养生保健服务(非医疗)技术操作规范穴位贴敷
- 07J912-1变配电所建筑构造
- 纠正冤假错案申诉范文
- 锂离子电池串并联成组优化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