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过洞庭》教学设计_第1页
《念奴娇·过洞庭》教学设计_第2页
《念奴娇·过洞庭》教学设计_第3页
《念奴娇·过洞庭》教学设计_第4页
《念奴娇·过洞庭》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念奴娇·过洞庭张孝祥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分析在教材中的地位:《念奴娇・过洞庭》选自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的“古诗词诵读”板块,对本诗歌板块的教学内容起到了重要的勾连整合作用。该板块的诗歌均选自唐诗宋词元曲经典篇目,通过学习这首词,能让学生进一步领略古代诗词的魅力,提升古诗词鉴赏能力。文学价值:张孝祥的这首词是其豪放词风的代表作之一。词中展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技巧,如语言凝练而意蕴丰富,用简洁的文字描绘出洞庭湖宏大、澄澈的景象;意境雄浑壮阔,将自然景色与个人心境相融合,创造出一种物我合一的境界;同时,词中所表达的旷达胸怀和超脱的人生观也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与学生素养提升的关系:学生通过学习本词,能够在语言建构与运用方面,品味到古代诗词独特的语言魅力,提高对诗词语言的感悟和运用能力;在思维发展与提升方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和对诗词意境、情感的理解分析能力;在审美鉴赏与创造方面,能让学生感受词中描绘的自然美与人格美,提升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在文化传承与理解方面,帮助学生了解南宋时期的文化背景,传承和弘扬古人的高尚情操和优秀文化传统。二、教学目标二、教学目标语言建构与运用:引导学生反复诵读,理解词中的重点字词,如“风色”“琼”“着”“扁舟”等的含义;品味词的语言特色,体会其凝练、生动、富有感染力的特点,感受诗词语言的韵律美和节奏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准确地描述词中所描绘的景象和传达的情感。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对词的意象、意境的分析,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让学生能够在脑海中构建出洞庭湖月夜的画面;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词中所蕴含的情感和思想,思考作者的人生境遇与创作心境的关系,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对词中的难点和有争议的地方进行质疑和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能力。审美鉴赏与创造:让学生在诵读和欣赏中,感受洞庭湖“表里俱澄澈”的自然美,体会作者“肝肺皆冰雪”的人格美,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引导学生借鉴作者的创作手法和艺术技巧,如情景交融、物我合一等,进行诗词创作或仿写,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通过对词的艺术风格的分析,让学生了解豪放派词的特点,拓宽学生的审美视野。文化传承与理解:介绍张孝祥的生平事迹、创作风格以及南宋时期的社会文化背景,帮助学生理解词中所反映的时代精神和文化内涵;让学生体会作者在词中所表现出的旷达胸怀、高洁情操和超脱的人生观,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引导学生将本词与其他相关的古诗词进行比较阅读,了解不同时代、不同作者对相似主题的表达,增进学生对中国古代诗词文化的理解和传承。三、教学重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诗歌大意,能够准确流畅地诵读和背诵全词;品味诗歌语言,分析词中意象,如“素月”“明河”“扁舟”等,感受洞庭湖的美景和词的意境美;把握作者的情感脉络,体会作者在词中所表达的旷达、超脱的情感以及“肝肺皆冰雪”的高洁人格。教学难点:理解“物我合一”的艺术特色,体会作者如何将自己的心境与洞庭湖的景色相融合,达到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感受作者在遭谗蒙冤罢官的境遇下,依然能够保持豁达超脱的人生态度的原因和意义,理解词中所蕴含的深刻人生哲理;引导学生从文化层面深入理解本词所体现的宋代文人的精神追求和审美情趣。四、教学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活动:展示洞庭湖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洞庭湖的景色,然后提问:“在你们的印象中,洞庭湖是什么样子的?古代有哪些文人墨客曾描写过洞庭湖?”接着,教师分享一些其他文人描写洞庭湖的诗句,如“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李白)、“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等,引出课题。学生活动:学生观看图片或视频,思考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回忆自己所知的关于洞庭湖的诗句。设计意图:通过直观的图片或视频以及熟悉的诗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洞庭湖有初步的印象,为学习本词做好铺垫。介绍作者与写作背景:教师活动:介绍张孝祥的生平经历、创作风格和主要作品等。重点强调他的仕途坎坷以及主战派的立场,提到他因上书为岳飞辩冤而遭秦桧忌恨等经历。然后讲解本词的写作背景,即乾道二年(1166),张孝祥遭毁谤罢官,七月由桂林北归,中秋之夜途经洞庭湖时写下此词。学生活动:学生认真聆听教师的介绍,记录重要信息,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为理解词的内容和情感打下基础。设计意图:使学生“知人论世”,更好地理解作者在词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明白作品与作者生命际遇之间的关系。初读感知:教师活动:教师先进行范读,朗读时注意把握节奏、语调、重音等,读出词的韵味和气势。范读结束后,纠正学生的读音,如“万顷(qǐng)”“细斟(zhēn)”“扣舷(xián)”“扁舟(piān)”等,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学生活动:学生听教师范读,注意模仿教师的朗读技巧。之后进行自由朗读,同桌之间可以互相听读,互相纠正读音。设计意图:通过教师范读和学生自由朗读,让学生初步感受词的韵律美,读准字音,为进一步理解词的内容做好准备。文本解读:上阕解读: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逐句分析上阕。讲解“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时,强调“风色”一词的妙处,让学生体会洞庭湖秋高气爽、玉宇澄清的景象。分析“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解释“玉鉴琼田”的比喻义,引导学生想象在广阔明净的湖面上,作者驾着一叶扁舟的画面,感受作者的豪迈气概。对于“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让学生理解这三句所描绘的水天辉映、一片晶莹的境界,以及“表里俱澄澈”所蕴含的深层含义,即不仅是写景,更寄寓了作者光明磊落、胸怀坦荡的高尚境界。最后,讲解“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让学生明白这是作者心与物融合的美妙体验,难以用言语表达。学生活动:学生跟随教师的引导,思考并回答问题,积极参与讨论,发挥想象,在脑海中构建词中所描绘的画面,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设计意图:帮助学生理解上阕的内容和意境,品味词的语言,感受作者笔下洞庭湖的美景以及景中所寓之情,培养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和想象力。下阕解读:教师活动:分析下阕时,先让学生理解“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解释“岭表”的含义,引导学生体会作者以孤月自照,表明自己心地光明磊落、像冰雪般纯洁的心境。接着讲解“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让学生理解作者虽遭罢官,身心感到寒冷,但依然坚定地泛舟于广阔的洞庭湖上,表现出他的从容沉稳和志向坚定。对于“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分析作者夸张的写法,体会其豪迈的气概和博大的胸襟。最后,讲解“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让学生感受作者在忘情中超越了时间,进入物我两忘的境界。学生活动:学生认真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结合注释和自己的理解,分析词中的词句,感受作者在下阕所抒发的情感。设计意图:使学生深入理解下阕的内容,体会作者的人格魅力和豪迈情怀,进一步把握词的主旨和艺术特色。艺术特色分析: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总结本词的艺术特色。首先,强调情景交融的手法,让学生找出词中哪些地方是写景,哪些地方是抒情,以及景与情是如何相互融合的。其次,分析物我合一的境界,让学生理解作者将自己的心境与洞庭湖的景色相融合,达到了一种天人合一的美妙境地。再次,提及语言特色,如简洁凝练、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等,让学生举例说明。最后,讲解豪放派的风格特点,将本词与其他豪放派作品进行简单对比,让学生感受张孝祥词的豪放风格。学生活动:学生积极思考,回顾词的内容,与小组成员讨论交流,总结本词的艺术特色,并在班级中发言分享。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对诗词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能力,让学生了解不同的写作手法和风格,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情感体悟:教师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问题为“作者在词中表达了哪些情感?这些情感是如何体现的?”引导学生从词的内容、写作背景、作者的生平经历等方面进行思考。讨论结束后,邀请各小组代表发言,然后教师进行总结归纳,强调作者在词中既表达了对洞庭湖美景的赞美之情,又抒发了自己遭谗蒙冤罢官后的豁达超脱、光明磊落的情怀,以及对高洁人格的追求。学生活动:学生分成小组进行热烈讨论,各抒己见,整理思路后派代表发言。认真听取其他小组的发言和教师的总结,进一步加深对词中情感的理解。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和教师总结,让学生深入体悟作者在词中所表达的丰富情感,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对情感的感知能力。诵读巩固: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再次诵读全词,要求学生在诵读过程中,进一步体会词的意境、情感和韵律美。可以采用多种诵读方式,如个人诵读、小组诵读、全班齐读等。诵读结束后,对学生的诵读情况进行评价,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学生活动: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认真进行诵读,通过诵读加深对词的理解和记忆。设计意图: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更好地感受词的魅力,巩固所学知识,同时也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拓展延伸:教师活动:展示一些与《念奴娇・过洞庭》主题或风格相似的诗词作品,如苏轼的《赤壁赋》、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等,让学生进行比较阅读。引导学生从内容、情感、艺术特色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找出它们的异同之处。也可以让学生分享自己所知道的其他描写洞庭湖的诗词,并进行简单赏析。学生活动:学生阅读教师提供的诗词作品,进行比较分析,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体会。同时,分享自己积累的其他描写洞庭湖的诗词。设计意图:通过拓展延伸,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加深学生对同类诗词作品的理解和把握,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和比较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文化素养。课堂小结:教师活动: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回顾作者张孝祥的生平经历、本词的写作背景、词的主要内容、艺术特色以及所表达的情感等。强调本词的重点和难点,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评价,肯定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取得的进步,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提高古诗词的鉴赏能力。学生活动:学生认真听取教师的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和收获。五、板书设计五、板书设计板块内容作者及背景张孝祥:南宋词人,字安国,号于湖居士。

背景:1166年,张孝祥遭谗蒙冤罢官,从桂林北归,途经洞庭湖时写下此词。上阕景: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手法:寓情于景。

意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