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4-2025学年人教部编版高二(上)语文寒假作业(五)一.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1.(2023秋•天宁区校级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按照中国的传统,学习哲学不是一个专门的行业,人人都应当读经书,正如在西方传统看来,人人都要进教堂。读哲学是为了使人得以成为人,而不是成为某种人。有些哲学著作,像孟子的和荀子的,与西方哲学著作相比,它们的表达还是不够明晰。这是由于中国哲学家惯于用名言隽语、比喻例证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老子》全书都是名言隽语,《庄子》各篇大都充满比喻例证。甚至在上面提到的孟子、荀子著作,与西方哲学著作相比,还是有过多的名言隽语、比喻例证。名言隽语一定很简短;比喻例证一定无联系。一个人若不能读哲学著作原文,要想对它们完全理解、充分欣赏,是很困难的,对于一切哲学著作来说都是如此。这是由于语言的障碍。加以中国哲学著作富于暗示的特点,使语言障碍更加令人望而生畏了。中国哲学家的言论、著作富于暗示之处,简直是无法翻译的。只读译文的人,就丢掉了它的暗示,这就意味着丢掉了许多。一种翻译,终究不过是一种解释。比方说,有人翻译一句《老子》,他就是对此句的意义作出自己的解释。但是这句译文只能传达一个意思,而在实际上,除了译者传达的这个意思,原文还可能含有许多别的意思。原文是富于暗示的,而译文则不是,也不可能是。所以译文把原文固有的丰富内容丢掉了许多。《老子》《论语》现在已经有多种译本。每个译者都觉得别人的翻译不能令人满意。但是无论译得多好,译本也一定比原本贫乏。需要把一切译本,包括已经译出的和其他尚未译出的,都结合起来,才能把《老子》《论语》原本的丰富内容显示出来。(摘编自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有删改)材料二:“中国有无哲学”的问题本身可以溯源于三十年代金岳霖《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审查报告》中所区分的“在中国的哲学史”还是“中国哲学的史”。尽管对人生意义、生活价值以至宇宙本源等等问题有同样的兴趣和探求,但中国并无西方的哲学(philosophy)。儒、道均是半哲学、半宗教。它们强调的是“践履”,“工夫即本体”不只是哲学命题,而更是实践法规。宋明理学不仅有“半日读书”,明辨义理,而且还有“半日静坐”,修心养性。儒家的修、齐、治、平,主要不是哲学思辨,孔、孟、程、朱、陆、王也大不同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康德、黑格尔。但自胡适、冯友兰用西方框架剪裁中国材料编写“哲学史”以来,随后又由侯外庐、冯契、牟宗三等人或用唯物唯心,或用范畴演进,或用“智的直观”等来阐释、编写,已形成了数十年来的学术常规。它在理出一套逻辑理路,廓清传统思想和概念的模糊含混、缺乏系统上大有功绩,却产生了可能有失传统真相的问题。最近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巨著也表明朱熹等所谓“哲学家”真正关切和论辩的,主要并不在于形上心性,而仍在现实政治,仍是政治文化,这便颇有异于牟宗三等现代新儒家以纯粹西方哲学模式描画出来的宋明理学。实际上,在西方哲学史课本中,无论亚里士多德或洛克,可以一字不提他们重要的政治思想;而在中国“哲学史”的课本,无论孔、老以及他人,不谈“礼”“仁”等政治思想,“哲学”即无从谈起。离开“不忍人之政”,孟子的“不忍人之心”无所着落。玄学和理学的种种“哲学”讨论,也总是紧密与现实伦常政治和个体修身教导缠在一起。所以,即使同样说“爱智”(哲学一词“本义”),中国所“爱”的“智”恐怕与希腊也并不全同。这一切似乎表明,在接受了一百年的欧风美雨之后,中国思想学术界在重新反思,在开始追寻真正属于自己的传统阐释。A“中国有思想无哲学”,德里达近年访问中国重申这一断言,曾引起好些人作黑格尔式的理解而备感愤慨。其实,B无哲学,有何妨?所以另一批人将“中国有哲学”称之为“汉话胡说”。从思想领域的语言说,这是如何更准确而不是套用西方框架来阐释传统,但又不回避使用以西方词汇为基本工具的现代语言。我们不必追随马一浮。马游学美国,且有译著,却拒绝现代通用语言,坚持沿袭理、气、道、心等等传统词汇来谈自己的儒家“六艺论”。此路难通,已成史实。所以,出路只能是:在接受普世性的现代哲学词汇和语言的同时,注意这些语言、词汇、概念、范畴使用到中国文化上所具有的局限和缺失,从而注意更好地进行准确把握和解释阐说。“哲学”一词未可废,“本体论”“现象”“本体”“形而上学”“超验”等等也仍需采用,尽管中国向无Being问题,也少“超验”观念,“本体”与“现象”并不两分。相反,灵肉不分、一个世界、情理交融、天人合一以及重功能大于重实体,重过程大于重存在,申说“过犹不及”的“中庸”辩证法等等,却是来源于“巫史传统”的实用理性的本性所在。揭示这些“本性”,了解自己传统,可能有助于建立中国的现代性或后现代性。(摘编自李泽厚《思想史的意义》,有删改)(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学习中国哲学时,要想完全理解、充分欣赏哲学著作,就必须联系著作中的暗示内容,不能只读译文。B.中国哲学学术常规采用西方框架剪裁方式,虽理出了一套逻辑理路,但产生了可能有失传统真相的问题。C.余英时在《朱熹的历史世界》中关切和论辩的重点是现实政治,与现代新儒学家描画出的宋明理学相似。D.马一浮拒绝用现代通用语言,而坚持沿袭理、气、道、心等传统词汇来阐释儒家传统,已被证明走不通。(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古代哲学的语言不够明晰、富于暗示,这与他们表达思想的习惯和方法有密切关系。B.中国哲学思想中没有思辨,取而代之的是修身养性、明辨义理等与修身和伦常相关的内容。C.中国“哲学史”课本中对“哲学”的探讨常常与现实伦常政治、个体修身教导紧密联系。D.研究并揭示“巫史传统”的实用理性的本性,可能有助于建立中国的现代性或后现代性。(3)下列语句,不能体现材料中冯友兰所说的中国哲学著作表述风格的一项是A.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B.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老子四章》)C.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D.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4)文中A、B两处的“无哲学”内涵有何不同。(5)为什么中国古代哲学在现代很难准确阐释,请结合材料概括。2.(2023秋•建平县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碾煤机[美]高尔德在天空和大地之间,那班矿工们常常看见碾煤机那狰恶而又参差不齐的身体。这是一座巍峨的建筑,被煤灰抹黑了,难看得像一只大蛤蟆。这东西霸据了整个山谷。在那个山谷中,也有青翠的树木。在夏令的时间有花草点缀着。春天呢,也带有柔和的一瞥。这正和别部分的世界相仿佛。夜间有星星和月亮,白天则有太阳。美并不是没有的。它悄然地偷生在一个魅影之中。一座深广而幽暗的煤矿就坐落在那个山谷里面。在大自然的清丽的景色上,它却拖拉着一条黑黑的潮泞的痕径。一个由污糟而黯淡的住家所集成的村落,像垃圾一样地东一堆西一堆簇聚在山谷的草地上面。高山一样的矿渣四处堆积在矿坑的洞口,那黑色的一堆堆里,还吐着一缕缕猛恶的火焰。各种族的人都有住在这个村子里的。他们在早上一齐挤过泥泞的长街,走向矿坑那边去。①他们的面容好像狰狞的假面那样黑,他们的身体沐着大汗,疲劳得弯腰屈背。一到星期六晚上,在这个劳役的黑暗的现实中,倒也有一点儿寻乐的小光芒的。那时,矿工们都已经领到了他们的工钱,于是就拿出一点钱去买醉。他们竟也悄悄地想起他们是有娱乐的天性的。就在像这样的一个晚上,我恰恰在密杜夫斯的杂货店里。这地方灯光异常地黯淡,密杜夫斯是一个魁梧、精明、强干的商人,他站在账台后面筹算着什么。这时已有几个古怪的顾客在那里懒散地坐立着。大约有几个钟头没有动静,后来才有几个矿工踟蹰着进来。人数差不多有八个,还有三五个在碾煤机里做工的童工也很惊叹地追随在后面。那些工人穿着大套裤,戴着黑色便帽。②帽上装着小小的探矿灯,那些灯看起来好像一群丑恶的魔鬼的头角。这些人各色各样,大部分是短小而身材宽阔的人。在他们哗然哄笑的时候,他们都有一些醉了。“为我们斟酒来,密杜夫斯!”生着一副嬉皮的黑脸和两只小眼睛的那个魁梧而精壮的人咆哮着说,“这小家伙今天请客呢!”他把一个不满十岁的童工拉了过来,这个孩子穿着一副不合身的褴褛的大套裤,戴着那直罩住他两耳的矿工帽。这个孩子生着高耸的颧骨,煤炭已经把他挺直的鼻子和沙色的头发都抹得发暗了。“这小匈牙利人要来请客了,”那个魁梧的矿工又咆哮着说,“这是他在碾煤机里做工的第一个星期,他是来庆祝庆祝的。你说是不是,小家伙?”“哎!”孩子这样说着,同时他很不高兴地笑着,而且向他们全体用一只圆而迷离的眼睛睁视着,“我已经是成人了呢!”那时他们便发出了一样的笑声,其中有一个人甚至很嘉许地拍拍那孩子的肩膀。密杜夫斯把威士忌酒一一斟满了杯子,他们便一齐牛饮而尽,一面喝,一面大声地发出啜唇的声音和拉长的“啊——啊——啊!”“给这小家伙也来一杯!”一个高大而粗鲁的爱尔兰人,拍着账台喊着说,“他现在是我们中的人了,真出风头啊!”“是呀!是呀!”其余的人一齐叫起来了,酒保便又为他斟上了一杯烈性的红酒,那个孩子也很机械地把它喝下去了。“哎!”那些人赞美地喊着说,“对了,对了!”他们看着那个孩子从囊中摸出他的“工资包”来,抽出了一张银票,放在账台上付账。③“不要叫饶啊!”那个爱尔兰人又拍着孩子的背脊说,“现在我们再来一杯罢!我来请客!”这孩子又重新和他们喝了酒,他面上露着得意之色。但不到一会儿,那宽阔的店堂和它灯光的影子,以及它深黑的墙角和装满瓶罐的橱架,都在他眼前变得朦胧而且昏花起来。他恍惚间觉得他好像在那幽香的旷野里奔走,投伏在一处凉爽爽的草茵上,呼吸着清新的空气一样。这时有个孩子战战兢兢地偷跑到这里,④怔惊地窥看着这种情状。最后,他才跑上前去,怯怯地牵动那个童工的衣袖。“祥雪,”他说,“妈妈在到处找你,她说不立刻回家去,她要给你一顿痛打啊。她正在等你拿工资回家去呢!”这个孩子发着憨笑,把他弟弟推开去。“由她打好了!”他很倨傲地说着,虽然烈酒的麻醉已经弄得他晕眩不安了。“我现在已经是成人了。你对妈妈说去吧,我已经是成人了!”那个年幼些的孩子很吃惊地退了下来,立在门口向他的哥哥呆看着,不知如何是好。“祥雪,好呀!”那些人乐极地喊着说,一面把膀子放在他的肩膀上,“不要叫饶啊!”这个孩子懒洋洋地强笑着,在屋外,夜色沉沉中,碾煤机的魅影分明地显现着。在它那黝黑的洞府里,大批的儿童,在凶狠的沉默中,一天十个小时做着苦工:赤手从煤矿里掏出矿渣来。碾煤机把长夜从人们的眼前都掩去了。它的煤灰抹黑了一切房屋,甚至童心也给碾煤机的黝黑的煤灰玷污而又摧残完了。(有删改)(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二段中对山谷美景的描写更鲜明地反衬出坐落在山谷中的那座煤矿的幽暗和污糟。B.“狰恶”“难看得像一只大蛤蟆”“魅影”等描述体现了作者对碾煤机的痛恨与厌恶。C.周六晚上去杂货店买醉便是矿工们生活中难得的寻乐,可见劳役的繁重和压抑。D.祥雪回应魁梧矿工的话的同时“很不高兴地笑着”,说明他其实并不愿意来杂货店喝酒。(2)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正确的一项是A.句子①从矿工们的外貌和形体姿态上表现出其工作环境之差和劳动强度之大。B.句子②将探矿灯比作丑恶魔鬼的头角,暗含了作者对魔鬼一样的矿工们的不喜。C.句子③运用语言描写,寥寥几句就把那个爱尔兰人专横、跋扈的性格表现出来。D.句子④既表现了祥雪的弟弟的惊讶和无措,也表现了他对陌生的矿工生活的好奇。(3)小说哪些地方体现出了碾煤机对童心的玷污和摧残?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老舍说:“小说是感情的记录,我们应该看出事实中的意义。”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二.诗歌阅读(共1小题)3.(2023秋•广州期末)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列各题。戏为六绝句(其六)①杜甫未及前贤更勿疑,递相祖述②复先谁。别裁③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论诗十绝句(其四)戴复古意匠如神变化生,笔端有力任从横。须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随人脚后行。[注]①此诗作于公元761年,当时人们对南北朝庾信和初唐四杰多有批评。杜甫作《戏为六绝句》予以回应。②祖述:效法;仿效。③别裁:区别淘汰。(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杜诗和戴诗题目相近,题材相同,以绝句形式从不同角度表达各自诗歌创作理念。B.杜诗首句指出比不上前贤是毋庸置疑的,戴诗首句强调创作要精心构思追求变化。C.杜诗表示借鉴不分先后,与《师说》“庸知其年之先后”相似,戴诗对此无涉及。D.杜甫认为诗歌创作应该追求风流儒雅,戴诗认为诗歌是自己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2)化用前人诗句是诗歌创作的普遍现象,如戴诗第二句“笔端有力任从横”化用了杜甫的“凌云健笔意纵横”。请结合两首诗主题,谈谈你对诗歌创作化用现象的理解。三.默写(共1小题)4.(2023秋•东安区校级期末)补写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1)《过秦论》中,作者将陈涉与九国进行多角度对比,其中写在武器装备方面对比的句子是“,”。(2)《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认为《离骚》的创作背景除了楚怀王听信谗言之外,还有“,”,一针见血地指出小人当道,正直之士受排挤的社会现实。(3)同样是描写塞外黄昏时的风景,王维的《使至塞上》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雄奇壮阔,而高适的《燕歌行》则是“,”的凄凉与悲壮。四.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5.(2023秋•拉萨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鲁穆公①问于子思曰:“吾闻庞氏之子不孝,其行奚如?”子思对曰:“君子尊贤以崇德,举善以观民。若夫过行,是细人之所识也,臣不知也。”子思出。子服厉伯入见,问庞氏子,子服厉伯对曰:“其过三。皆君之所未尝闻。”自是之后,君贵子思而贱子服厉伯也。或曰:鲁之公室②,三世劫于季氏,不亦宜乎?明君求善而赏之,求奸而诛之,其得之一也。故以善闻之者,以说善同于上者也;以奸闻之者,以恶奸同于上者也:此宜赏誉之所及也。不以奸闻,是异于上而下比周于奸者也,此宜毁罚之所及也。今子思不以过闻而穆公贵之,厉伯以奸闻而穆公贱之。人情皆喜贵而恶贱,故季氏之乱成而不上闻,此鲁君之所以劫也。且此亡国之俗,陬、鲁之民所以自美,而穆公独贵之,不亦倒乎?(节选自《韩非子•难三》有删改)材料二鲁缪公问于子思、子服厉伯后,君贵子思而贱子服厉伯。韩子闻之,以非缪公,以为明君求奸而诛之,子思不以奸闻,而厉伯以奸对,厉伯宜贵,子思宜贱。今缪公贵子思贱厉伯失贵贱之宜故非之也。夫韩子所尚者,法度也。人为善,法度赏之;恶,法度罚之。虽不闻善恶于外,善恶有所制矣。夫闻恶不可以行罚,犹闻善不可以行赏也。非人不举奸者,韩子之术也。使韩子闻善,必将试之;试之有功,乃肯赏之。夫闻善不辄加赏,虚言未必可信也。若此,闻善与不闻,无以异也。夫闻善不辄赏,则闻恶不辄罚矣。闻善必试之,闻恶必考之。试有功乃加赏,考有验乃加罚。虚闻空见,实试未立,赏罚未加。赏罚未加,善恶未定,未定之事,须术乃立,则欲耳闻之,非也。(节选自王充《论衡•非韩篇》有删改)【注】①鲁缪公:战国时鲁国君主。②公室:春秋战国时诸侯的家族。也用以指诸侯王国或政权。(1)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今缪公A贵B子思C贱D厉伯E失F贵G贱H之宜I故J非之也。(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是”是“这”的意思,与《<老子>四章》“自是者不彰”中的“是”意思相同。B.“恶”是厌恶之意,与《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无羞恶之心”中的“恶”意思相同。C.“亡”是灭亡之意,与墨子《兼爱》“故不肖不慈亡”一句中的“亡”意思不同。D.“闻”是“使……知道”之意,与《五石之瓠》“客闻之”中的“闻”意思不同。(3)下列对相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子思以君子举善、小人识过的说法得到穆公的赏识;而子服厉伯却因实言以对而遭到穆公轻视:可见穆公未免喜贵恶贱。B.出于给子服厉伯正名的目的,韩非子对“以善闻”和“以恶闻”进行了类比,认为两种做法都是应该得到奖赏和赞誉的。C.王充“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认为韩非尚“法”却未依“法”否定穆公,这与其主张相违背。D.王充的《非韩》篇,态度鲜明,论理充分,于清晰逻辑中让我们认识了韩非子理论的不足之处。(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以善闻之者,以说善同于上者也。②非人不举奸者,韩子之术也。(5)王充“非韩”,他与韩非在“闻善”“闻恶”的认识上有何不同?五.语言文字应用(共1小题)6.(2023秋•玉溪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近来,苏东坡又火了。之所以用“又”字,一是因为苏东坡的热度从未消减,历朝历代吟咏、研究、追随他的人多如长河之沙,①____;二是因为话剧、纪录片、动画片等苏东坡题材文艺作品大量涌现。当苏东坡从古代走进现代,从传统文化领域进入大众文化领域,他开始从一个具体人物变成一个文化符号。苏东坡成为那么多文艺作品的主角,得益于苏东坡的传奇人生为文艺创作和文化活动提供了丰富的养料和素材。宋仁宗嘉祐二年,21岁的苏东坡应举,赢得梅尧臣等当朝大家的青睐。与许多科考英雄骤得大名之后②____不同,苏东坡迅速闻名天下。他的一生极其精彩。首先,他撑得开“朋友圈子”,不避贵贱,坦露胸怀赤心以对。其次,他迈得开铁脚杆子,弯得下文人士大夫的腰杆子。宦海浮沉,苏东坡几乎走遍了大半个中国,他修堤坝、兴文教,把豪迈的诗词写在中华大地上。苏东坡人生的传奇性与人物的多面性,远不止这些。但一提到他,中国人总会③____地露出亲切敬佩的微笑——这一点或许能彰显苏东坡的魅力。正是这些,让我们越读东坡,越写东坡,越能够触摸到苏东坡的可敬可爱。(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如改成:“正是这些,让我们读写东坡,触摸到苏东坡的可敬可爱。”语义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2024-2025学年人教部编版高二(上)语文寒假作业(五)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1.(2023秋•天宁区校级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按照中国的传统,学习哲学不是一个专门的行业,人人都应当读经书,正如在西方传统看来,人人都要进教堂。读哲学是为了使人得以成为人,而不是成为某种人。有些哲学著作,像孟子的和荀子的,与西方哲学著作相比,它们的表达还是不够明晰。这是由于中国哲学家惯于用名言隽语、比喻例证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老子》全书都是名言隽语,《庄子》各篇大都充满比喻例证。甚至在上面提到的孟子、荀子著作,与西方哲学著作相比,还是有过多的名言隽语、比喻例证。名言隽语一定很简短;比喻例证一定无联系。一个人若不能读哲学著作原文,要想对它们完全理解、充分欣赏,是很困难的,对于一切哲学著作来说都是如此。这是由于语言的障碍。加以中国哲学著作富于暗示的特点,使语言障碍更加令人望而生畏了。中国哲学家的言论、著作富于暗示之处,简直是无法翻译的。只读译文的人,就丢掉了它的暗示,这就意味着丢掉了许多。一种翻译,终究不过是一种解释。比方说,有人翻译一句《老子》,他就是对此句的意义作出自己的解释。但是这句译文只能传达一个意思,而在实际上,除了译者传达的这个意思,原文还可能含有许多别的意思。原文是富于暗示的,而译文则不是,也不可能是。所以译文把原文固有的丰富内容丢掉了许多。《老子》《论语》现在已经有多种译本。每个译者都觉得别人的翻译不能令人满意。但是无论译得多好,译本也一定比原本贫乏。需要把一切译本,包括已经译出的和其他尚未译出的,都结合起来,才能把《老子》《论语》原本的丰富内容显示出来。(摘编自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有删改)材料二:“中国有无哲学”的问题本身可以溯源于三十年代金岳霖《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审查报告》中所区分的“在中国的哲学史”还是“中国哲学的史”。尽管对人生意义、生活价值以至宇宙本源等等问题有同样的兴趣和探求,但中国并无西方的哲学(philosophy)。儒、道均是半哲学、半宗教。它们强调的是“践履”,“工夫即本体”不只是哲学命题,而更是实践法规。宋明理学不仅有“半日读书”,明辨义理,而且还有“半日静坐”,修心养性。儒家的修、齐、治、平,主要不是哲学思辨,孔、孟、程、朱、陆、王也大不同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康德、黑格尔。但自胡适、冯友兰用西方框架剪裁中国材料编写“哲学史”以来,随后又由侯外庐、冯契、牟宗三等人或用唯物唯心,或用范畴演进,或用“智的直观”等来阐释、编写,已形成了数十年来的学术常规。它在理出一套逻辑理路,廓清传统思想和概念的模糊含混、缺乏系统上大有功绩,却产生了可能有失传统真相的问题。最近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巨著也表明朱熹等所谓“哲学家”真正关切和论辩的,主要并不在于形上心性,而仍在现实政治,仍是政治文化,这便颇有异于牟宗三等现代新儒家以纯粹西方哲学模式描画出来的宋明理学。实际上,在西方哲学史课本中,无论亚里士多德或洛克,可以一字不提他们重要的政治思想;而在中国“哲学史”的课本,无论孔、老以及他人,不谈“礼”“仁”等政治思想,“哲学”即无从谈起。离开“不忍人之政”,孟子的“不忍人之心”无所着落。玄学和理学的种种“哲学”讨论,也总是紧密与现实伦常政治和个体修身教导缠在一起。所以,即使同样说“爱智”(哲学一词“本义”),中国所“爱”的“智”恐怕与希腊也并不全同。这一切似乎表明,在接受了一百年的欧风美雨之后,中国思想学术界在重新反思,在开始追寻真正属于自己的传统阐释。A“中国有思想无哲学”,德里达近年访问中国重申这一断言,曾引起好些人作黑格尔式的理解而备感愤慨。其实,B无哲学,有何妨?所以另一批人将“中国有哲学”称之为“汉话胡说”。从思想领域的语言说,这是如何更准确而不是套用西方框架来阐释传统,但又不回避使用以西方词汇为基本工具的现代语言。我们不必追随马一浮。马游学美国,且有译著,却拒绝现代通用语言,坚持沿袭理、气、道、心等等传统词汇来谈自己的儒家“六艺论”。此路难通,已成史实。所以,出路只能是:在接受普世性的现代哲学词汇和语言的同时,注意这些语言、词汇、概念、范畴使用到中国文化上所具有的局限和缺失,从而注意更好地进行准确把握和解释阐说。“哲学”一词未可废,“本体论”“现象”“本体”“形而上学”“超验”等等也仍需采用,尽管中国向无Being问题,也少“超验”观念,“本体”与“现象”并不两分。相反,灵肉不分、一个世界、情理交融、天人合一以及重功能大于重实体,重过程大于重存在,申说“过犹不及”的“中庸”辩证法等等,却是来源于“巫史传统”的实用理性的本性所在。揭示这些“本性”,了解自己传统,可能有助于建立中国的现代性或后现代性。(摘编自李泽厚《思想史的意义》,有删改)(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在学习中国哲学时,要想完全理解、充分欣赏哲学著作,就必须联系著作中的暗示内容,不能只读译文。B.中国哲学学术常规采用西方框架剪裁方式,虽理出了一套逻辑理路,但产生了可能有失传统真相的问题。C.余英时在《朱熹的历史世界》中关切和论辩的重点是现实政治,与现代新儒学家描画出的宋明理学相似。D.马一浮拒绝用现代通用语言,而坚持沿袭理、气、道、心等传统词汇来阐释儒家传统,已被证明走不通。(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BA.中国古代哲学的语言不够明晰、富于暗示,这与他们表达思想的习惯和方法有密切关系。B.中国哲学思想中没有思辨,取而代之的是修身养性、明辨义理等与修身和伦常相关的内容。C.中国“哲学史”课本中对“哲学”的探讨常常与现实伦常政治、个体修身教导紧密联系。D.研究并揭示“巫史传统”的实用理性的本性,可能有助于建立中国的现代性或后现代性。(3)下列语句,不能体现材料中冯友兰所说的中国哲学著作表述风格的一项是DA.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B.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老子四章》)C.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D.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4)文中A、B两处的“无哲学”内涵有何不同。(5)为什么中国古代哲学在现代很难准确阐释,请结合材料概括。【答案】(1)C(2)B(3)D(4)①德里达的“无哲学”是站在西方角度评论,认为中国不具备西方哲学的特点,因为中国哲学往往与政治思想、修身等联系在一起,缺乏独立性和系统性。②李泽厚的话是站在中国的角度评论,认为中国哲学有自己的表达方式,没有必要用西方的理论和方法来解释,即使不纳入西方认为的哲学范畴,也没有妨碍。(5)①中国古代哲学表达不明晰、具有暗示性,阅读时存在语言障碍;②中国古代哲学不只是哲学命题,更多是实践法规,用学术常规(西方框架)阐释会有失真相;③用传统词汇阐释中国古代哲学走不通;④普世性现代哲学词汇,使用到中国文化上会造成语言、词汇等方面的局限与缺失。【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整体把握材料内容,结合相关语境分析各个选项表述的正误,作出正确的选择。(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说法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材料,仔细比对各个选项的说法,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论点、论据的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题干涉及的概念的内容,再结合选项正确选择。(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含义的能力。答题时要读懂题干涉及的内容,选择一处,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5)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解答时,要审准题意,锁定有效信息材料;在信息区间筛选关键词句,提取有效信息,分条归纳作答。【解答】(1)C.“与现代新儒学家描画出的宋明理学相似”错误,原文为“这便颇有异于牟宗三等现代新儒家以纯粹西方哲学模式描画出来的宋明理学”,不是相似,是“异于”,是不相同。故选:C。(2)B.“没有思辨”错误,原文说“儒家的修、齐、治、平,主要不是哲学思辨”,而并非否认中国哲学的思辨,选项以偏概全。故选:B。(3)原文有“中国哲学著作富于暗示的特点,使语言障碍更加令人望而生畏”,可见冯友兰认为“暗示性”是中国哲学著作表述风格。D.明确说出君子应当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智慧明理并且行为没有过错了,此项没有暗示性。故选:D。(4)“中国有思想无哲学”是德里达访问中国时的话,德里达的“无哲学”是站在西方角度评论,结合“在西方哲学史课本中,无论亚里士多德或洛克,可以一字不提他们重要的政治思想;而在中国‘哲学史’的课本,无论孔、老以及他人,不谈‘礼’仁’等政治思想,‘哲学’即无从谈起”“玄学和理学的种种‘哲学’讨论,也总是紧密与现实伦常政治和个体修身教导缠在一起”分析可知,他认为中国不具备西方哲学的特点,因为中国哲学往往与政治思想、修身等联系在一起,缺乏独立性和系统性。李泽厚说“无哲学,有何妨?”结合“在接受了一百年的欧风美雨之后,中国思想学术界在重新反思,在开始追寻真正属于自己的传统阐释”“在接受普世性的现代哲学词汇和语言的同时,注意这些语言、词汇、概念、范畴使用到中国文化上所具有的局限和缺失,从而注意更好地进行准确把握和解释阐说”等内容分析可知,他的话是站在中国的角度评论,认为中国哲学有自己的表达方式,没有必要用西方的理论和方法来解释,即使不纳入西方认为的哲学范畴,也没有妨碍。(5)结合“有些哲学著作,像孟子的和荀子的,与西方哲学著作相比,它们的表达还是不够明晰”“中国哲学著作富于暗示的特点,使语言障碍更加令人望而生畏”可概括出,中国古代哲学表达不明晰、具有暗示性,阅读时存在语言障碍;结合“儒、道均是半哲学、半宗教。它们强调的是‘践履’,‘工夫即本体’不只是哲学命题,而更是实践法规”“形成了数十年来的学术常规……产生了可能有失传统真相的问题”可概括出,中国古代哲学不只是哲学命题,更多是实践法规,用学术常规(西方框架)阐释会有失真相;结合“坚持沿袭理、气、道、心等等传统词汇来谈自己的儒家‘六艺论’。此路难通,已成史实”可概括出,用传统词汇阐释中国古代哲学走不通;结合“在接受普世性的现代哲学词汇和语言的同时,注意这些语言、词汇、概念、范畴使用到中国文化上所具有的局限和缺失”可概括出,普世性现代哲学词汇,使用到中国文化上会造成语言、词汇等方面的局限与缺失。答案:(1)C(2)B(3)D(4)①德里达的“无哲学”是站在西方角度评论,认为中国不具备西方哲学的特点,因为中国哲学往往与政治思想、修身等联系在一起,缺乏独立性和系统性。②李泽厚的话是站在中国的角度评论,认为中国哲学有自己的表达方式,没有必要用西方的理论和方法来解释,即使不纳入西方认为的哲学范畴,也没有妨碍。(5)①中国古代哲学表达不明晰、具有暗示性,阅读时存在语言障碍;②中国古代哲学不只是哲学命题,更多是实践法规,用学术常规(西方框架)阐释会有失真相;③用传统词汇阐释中国古代哲学走不通;④普世性现代哲学词汇,使用到中国文化上会造成语言、词汇等方面的局限与缺失。2.(2023秋•建平县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碾煤机[美]高尔德在天空和大地之间,那班矿工们常常看见碾煤机那狰恶而又参差不齐的身体。这是一座巍峨的建筑,被煤灰抹黑了,难看得像一只大蛤蟆。这东西霸据了整个山谷。在那个山谷中,也有青翠的树木。在夏令的时间有花草点缀着。春天呢,也带有柔和的一瞥。这正和别部分的世界相仿佛。夜间有星星和月亮,白天则有太阳。美并不是没有的。它悄然地偷生在一个魅影之中。一座深广而幽暗的煤矿就坐落在那个山谷里面。在大自然的清丽的景色上,它却拖拉着一条黑黑的潮泞的痕径。一个由污糟而黯淡的住家所集成的村落,像垃圾一样地东一堆西一堆簇聚在山谷的草地上面。高山一样的矿渣四处堆积在矿坑的洞口,那黑色的一堆堆里,还吐着一缕缕猛恶的火焰。各种族的人都有住在这个村子里的。他们在早上一齐挤过泥泞的长街,走向矿坑那边去。①他们的面容好像狰狞的假面那样黑,他们的身体沐着大汗,疲劳得弯腰屈背。一到星期六晚上,在这个劳役的黑暗的现实中,倒也有一点儿寻乐的小光芒的。那时,矿工们都已经领到了他们的工钱,于是就拿出一点钱去买醉。他们竟也悄悄地想起他们是有娱乐的天性的。就在像这样的一个晚上,我恰恰在密杜夫斯的杂货店里。这地方灯光异常地黯淡,密杜夫斯是一个魁梧、精明、强干的商人,他站在账台后面筹算着什么。这时已有几个古怪的顾客在那里懒散地坐立着。大约有几个钟头没有动静,后来才有几个矿工踟蹰着进来。人数差不多有八个,还有三五个在碾煤机里做工的童工也很惊叹地追随在后面。那些工人穿着大套裤,戴着黑色便帽。②帽上装着小小的探矿灯,那些灯看起来好像一群丑恶的魔鬼的头角。这些人各色各样,大部分是短小而身材宽阔的人。在他们哗然哄笑的时候,他们都有一些醉了。“为我们斟酒来,密杜夫斯!”生着一副嬉皮的黑脸和两只小眼睛的那个魁梧而精壮的人咆哮着说,“这小家伙今天请客呢!”他把一个不满十岁的童工拉了过来,这个孩子穿着一副不合身的褴褛的大套裤,戴着那直罩住他两耳的矿工帽。这个孩子生着高耸的颧骨,煤炭已经把他挺直的鼻子和沙色的头发都抹得发暗了。“这小匈牙利人要来请客了,”那个魁梧的矿工又咆哮着说,“这是他在碾煤机里做工的第一个星期,他是来庆祝庆祝的。你说是不是,小家伙?”“哎!”孩子这样说着,同时他很不高兴地笑着,而且向他们全体用一只圆而迷离的眼睛睁视着,“我已经是成人了呢!”那时他们便发出了一样的笑声,其中有一个人甚至很嘉许地拍拍那孩子的肩膀。密杜夫斯把威士忌酒一一斟满了杯子,他们便一齐牛饮而尽,一面喝,一面大声地发出啜唇的声音和拉长的“啊——啊——啊!”“给这小家伙也来一杯!”一个高大而粗鲁的爱尔兰人,拍着账台喊着说,“他现在是我们中的人了,真出风头啊!”“是呀!是呀!”其余的人一齐叫起来了,酒保便又为他斟上了一杯烈性的红酒,那个孩子也很机械地把它喝下去了。“哎!”那些人赞美地喊着说,“对了,对了!”他们看着那个孩子从囊中摸出他的“工资包”来,抽出了一张银票,放在账台上付账。③“不要叫饶啊!”那个爱尔兰人又拍着孩子的背脊说,“现在我们再来一杯罢!我来请客!”这孩子又重新和他们喝了酒,他面上露着得意之色。但不到一会儿,那宽阔的店堂和它灯光的影子,以及它深黑的墙角和装满瓶罐的橱架,都在他眼前变得朦胧而且昏花起来。他恍惚间觉得他好像在那幽香的旷野里奔走,投伏在一处凉爽爽的草茵上,呼吸着清新的空气一样。这时有个孩子战战兢兢地偷跑到这里,④怔惊地窥看着这种情状。最后,他才跑上前去,怯怯地牵动那个童工的衣袖。“祥雪,”他说,“妈妈在到处找你,她说不立刻回家去,她要给你一顿痛打啊。她正在等你拿工资回家去呢!”这个孩子发着憨笑,把他弟弟推开去。“由她打好了!”他很倨傲地说着,虽然烈酒的麻醉已经弄得他晕眩不安了。“我现在已经是成人了。你对妈妈说去吧,我已经是成人了!”那个年幼些的孩子很吃惊地退了下来,立在门口向他的哥哥呆看着,不知如何是好。“祥雪,好呀!”那些人乐极地喊着说,一面把膀子放在他的肩膀上,“不要叫饶啊!”这个孩子懒洋洋地强笑着,在屋外,夜色沉沉中,碾煤机的魅影分明地显现着。在它那黝黑的洞府里,大批的儿童,在凶狠的沉默中,一天十个小时做着苦工:赤手从煤矿里掏出矿渣来。碾煤机把长夜从人们的眼前都掩去了。它的煤灰抹黑了一切房屋,甚至童心也给碾煤机的黝黑的煤灰玷污而又摧残完了。(有删改)(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A.第二段中对山谷美景的描写更鲜明地反衬出坐落在山谷中的那座煤矿的幽暗和污糟。B.“狰恶”“难看得像一只大蛤蟆”“魅影”等描述体现了作者对碾煤机的痛恨与厌恶。C.周六晚上去杂货店买醉便是矿工们生活中难得的寻乐,可见劳役的繁重和压抑。D.祥雪回应魁梧矿工的话的同时“很不高兴地笑着”,说明他其实并不愿意来杂货店喝酒。(2)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正确的一项是AA.句子①从矿工们的外貌和形体姿态上表现出其工作环境之差和劳动强度之大。B.句子②将探矿灯比作丑恶魔鬼的头角,暗含了作者对魔鬼一样的矿工们的不喜。C.句子③运用语言描写,寥寥几句就把那个爱尔兰人专横、跋扈的性格表现出来。D.句子④既表现了祥雪的弟弟的惊讶和无措,也表现了他对陌生的矿工生活的好奇。(3)小说哪些地方体现出了碾煤机对童心的玷污和摧残?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老舍说:“小说是感情的记录,我们应该看出事实中的意义。”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基本能力。本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从考查的范围来看,既涉及全篇,又侧重局部;从考查的角度来看,既有对主旨的探究,也有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其次明确主旨,关注手法;最后结合文章主旨做出准确判断。(2)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看如何写的,达到什么效果。(3)本题考查内容要点概括的能力。需要联系上下文,将与此有关的所有信息筛选出来,然后分层次整理,精练概括。(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句意和探究作品的艺术特色的能力。答题前,先通读小说,整体理解把握文本内容,理清小说故事情节,理解把握人物形象,了解主要写作手法,领悟小说主旨,明确探究方向。【解答】(1)D.“说明他其实并不愿意来杂货店喝酒”错误,根据原文,祥雪一直说自己已经是成年人了,主动结账,和矿工们喝烈性红酒,可见他并没有不愿意,而是为了显示“自己已经是成年人”,甘愿这么做的。不高兴是因为别人喊他“小家伙”。故选D。(2)B.“暗含了作者对魔鬼一样的矿工们的不喜”错误,作者对矿工们是同情的态度。C.“专横、跋扈”分析错误,应该是性格粗犷。D.“表现了他对陌生的矿工生活的好奇”错误,没有好奇。故选A。(3)①结合“他把一个不满十岁的童工拉了过来,这个孩子穿着一副不合身的褴褛的大套裤,戴着那直罩住他两耳的矿工帽”可知,祥雪不满十岁便进了碾煤机里做着苦工。②结合“‘这小匈牙利人要来请客了,’那个魁梧的矿工又咆哮着说,‘这是他在碾煤机里做工的第一个星期,他是来庆祝庆祝的。你说是不是,小家伙?’”可知,祥雪做工的第一个星期,就用工钱请矿工们喝酒。③结合“这孩子又重新和他们喝了酒,他面上露着得意之色。但不到一会儿,那宽阔的店堂和它灯光的影子,以及它深黑的墙角和装满瓶罐的橱架,都在他眼前变得朦胧而且昏花起来。他恍惚间觉得他好像在那幽香的旷野里奔走,投伏在一处凉爽爽的草茵上,呼吸着清新的空气一样”可知,祥雪和成年矿工们一同喝酒买醉,面露得意之色。④结合“这个孩子发着憨笑,把他弟弟推开去。‘由她打好了!’他很倨傲地说着,虽然烈酒的麻醉已经弄得他晕眩不安了。‘我现在已经是成人了。你对妈妈说去吧,我已经是成人了!’”可知,弟弟催促他回家,不然就会挨妈妈打,祥雪毫不在意,认为自己已经是成年人,可以不再听妈妈的话。(4)①结合“他把一个不满十岁的童工拉了过来,这个孩子穿着一副不合身的褴褛的大套裤,戴着那直罩住他两耳的矿工帽”“这个孩子发着憨笑,把他弟弟推开去。‘由她打好了!’他很倨傲地说着,虽然烈酒的麻醉已经弄得他晕眩不安了。‘我现在已经是成人了。你对妈妈说去吧,我已经是成人了!”可知,小说饱含感情地写了一个不满十岁的童工祥雪在劳役下丧失童心,认为自己已经是成人了,可以像成年矿工一样喝酒取乐的故事,这是对那个时代矿工,尤其是童工的苦难生活的有感情的记录。②结合“这个孩子懒洋洋地强笑着,在屋外,夜色沉沉中,碾煤机的魅影分明地显现着。在它那黝黑的洞府里,大批的儿童,在凶狠的沉默中,一天十个小时做着苦工:赤手从煤矿里掏出矿渣来。碾煤机把长夜从人们的眼前都掩去了。它的煤灰抹黑了一切房屋,甚至童心也给碾煤机的黝黑的煤灰玷污而又摧残完了”可知,作者在小说结尾直言“甚至童心也给碾煤机的黝黑的煤灰玷污而又摧残完了”,直指美国童工制度的残酷,对儿童身心的摧残,让人们从这事实中看到社会的不公。答案:(1)D(2)A(3)①祥雪不满十岁便进了碾煤机里做着苦工。②祥雪做工的第一个星期,就用工钱请矿工们喝酒。③祥雪和成年矿工们一同喝酒买醉,面露得意之色。④弟弟催促他回家,不然就会挨妈妈打,祥雪毫不在意,认为自己已经是成年人,可以不再听妈妈的话。(4)①小说饱含感情地写了一个不满十岁的童工祥雪在劳役下丧失童心,认为自己已经是成人了,可以像成年矿工一样喝酒取乐的故事,这是对那个时代矿工,尤其是童工的苦难生活的有感情的记录。②作者在小说结尾直言“甚至童心也给碾煤机的黝黑的煤灰玷污而又摧残完了”,直指美国童工制度的残酷,对儿童身心的摧残,让人们从这事实中看到社会的不公。二.诗歌阅读(共1小题)3.(2023秋•广州期末)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列各题。戏为六绝句(其六)①杜甫未及前贤更勿疑,递相祖述②复先谁。别裁③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论诗十绝句(其四)戴复古意匠如神变化生,笔端有力任从横。须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随人脚后行。[注]①此诗作于公元761年,当时人们对南北朝庾信和初唐四杰多有批评。杜甫作《戏为六绝句》予以回应。②祖述:效法;仿效。③别裁:区别淘汰。(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A.杜诗和戴诗题目相近,题材相同,以绝句形式从不同角度表达各自诗歌创作理念。B.杜诗首句指出比不上前贤是毋庸置疑的,戴诗首句强调创作要精心构思追求变化。C.杜诗表示借鉴不分先后,与《师说》“庸知其年之先后”相似,戴诗对此无涉及。D.杜甫认为诗歌创作应该追求风流儒雅,戴诗认为诗歌是自己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2)化用前人诗句是诗歌创作的普遍现象,如戴诗第二句“笔端有力任从横”化用了杜甫的“凌云健笔意纵横”。请结合两首诗主题,谈谈你对诗歌创作化用现象的理解。【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创作化用现象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结合诗歌内容,从诗句中找出关键性信息进行分析,联系前后句子进行分析,把握诗人的内心感受。【解答】(1)D.“诗歌是自己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错。“须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随人脚后行”是在强调写诗作文或艺术创作应自出机杼,表现个性和风格,旨在论述作诗必须重视创造性。故选D。(2)首先分析杜诗。这首诗着重表达“转益多师”的观点,要求后生必须多方学习前贤的长处,裨补缺漏,才能深受教益。“未及前贤更勿疑,递相祖述复先谁”,轻薄之后生不及前贤是毫无疑义的,但代代相传又很难分清谁是先驱。“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应区分和裁除华而不实的文风而崇尚风雅,博采诸家之长,多方面的师承,才能融会变化以成新体,转而受益。其次分析戴诗。作者强调写诗要独具匠心,反对因袭他人。“意匠如神变化生,笔端有力意纵横”,诗人说进行艺术构思时,想象超妙,变化无穷,这样才能笔端有力,放纵奔腾。诗贵创新,必须出自自己胸中,最忌讳的是蹈袭固有的窠臼,跟在别人后面前行。全诗后两句运用正反对比论证,突出正确与错误,进一步明确诗重创新的观点。。答案:(1)D(2)①化用现象,应该像杜诗所说要多方面向前人学习,既有所选择批评,又充分尊重、博采众长;②又要如戴诗所说贵在创新,强调独创,不应该因循守旧。《戏为六绝句》(其六)译文:那些轻薄之辈不及前贤是毋庸置疑的,继承前人、互相学习的优秀传统应该是不用分先后的。区别和裁剪、淘汰那些形式内容都不好的诗,学习《诗经》风雅的传统,虚心向前贤学习,老师越多,这才是你们真正的老师。赏析:这里的“前贤”,是泛指前代有成就的作家(包括庾信、四杰)。“递相祖述”,意思是因袭成风。“递相祖述”是“未及前贤”的根本原因。“伪体”之所以伪,症结在于以模拟代替创造。真伪相混,则伪可乱真,所以要加以“别裁”。创造和因袭,是杜甫区别真、伪的分界线。诗人只有充分发挥创造力,才能直抒襟抱,自写性情,写出真的文学作品。庾信的“健笔凌云”,四杰的“江河万古”,就在于此。反过来,拾人牙慧,傍人门户,必然是没有生命力的。堆砌词藻,步齐、梁时期的后尘,固然是伪体;而一味模仿汉、魏时期古人的作品,也是伪体。在杜甫的心目中,只有真、伪的区别,并无古、今的成见。三.默写(共1小题)4.(2023秋•东安区校级期末)补写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1)《过秦论》中,作者将陈涉与九国进行多角度对比,其中写在武器装备方面对比的句子是“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2)《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认为《离骚》的创作背景除了楚怀王听信谗言之外,还有“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一针见血地指出小人当道,正直之士受排挤的社会现实。(3)同样是描写塞外黄昏时的风景,王维的《使至塞上》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雄奇壮阔,而高适的《燕歌行》则是“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的凄凉与悲壮。【答案】(1)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2)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3)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分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高考时,以《考试说明》规定的篇目为主,文体侧重于诗歌和散文。完成此类型题目,主要是靠同学们平时的积累,同时也要注意突破关键字(生僻字,通假字,同义异形字,语气助词等),避免错别字的出现。做题时,书写要工整清晰,留意语句的出处和具体的语境(情景默写的方式增加了对学生理解能力的考查,学生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行识记)。【解答】故答案为:(1)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重点字:耰)(2)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重点字:邪)(3)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重点字:腓)四.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5.(2023秋•拉萨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鲁穆公①问于子思曰:“吾闻庞氏之子不孝,其行奚如?”子思对曰:“君子尊贤以崇德,举善以观民。若夫过行,是细人之所识也,臣不知也。”子思出。子服厉伯入见,问庞氏子,子服厉伯对曰:“其过三。皆君之所未尝闻。”自是之后,君贵子思而贱子服厉伯也。或曰:鲁之公室②,三世劫于季氏,不亦宜乎?明君求善而赏之,求奸而诛之,其得之一也。故以善闻之者,以说善同于上者也;以奸闻之者,以恶奸同于上者也:此宜赏誉之所及也。不以奸闻,是异于上而下比周于奸者也,此宜毁罚之所及也。今子思不以过闻而穆公贵之,厉伯以奸闻而穆公贱之。人情皆喜贵而恶贱,故季氏之乱成而不上闻,此鲁君之所以劫也。且此亡国之俗,陬、鲁之民所以自美,而穆公独贵之,不亦倒乎?(节选自《韩非子•难三》有删改)材料二鲁缪公问于子思、子服厉伯后,君贵子思而贱子服厉伯。韩子闻之,以非缪公,以为明君求奸而诛之,子思不以奸闻,而厉伯以奸对,厉伯宜贵,子思宜贱。今缪公贵子思贱厉伯失贵贱之宜故非之也。夫韩子所尚者,法度也。人为善,法度赏之;恶,法度罚之。虽不闻善恶于外,善恶有所制矣。夫闻恶不可以行罚,犹闻善不可以行赏也。非人不举奸者,韩子之术也。使韩子闻善,必将试之;试之有功,乃肯赏之。夫闻善不辄加赏,虚言未必可信也。若此,闻善与不闻,无以异也。夫闻善不辄赏,则闻恶不辄罚矣。闻善必试之,闻恶必考之。试有功乃加赏,考有验乃加罚。虚闻空见,实试未立,赏罚未加。赏罚未加,善恶未定,未定之事,须术乃立,则欲耳闻之,非也。(节选自王充《论衡•非韩篇》有删改)【注】①鲁缪公:战国时鲁国君主。②公室:春秋战国时诸侯的家族。也用以指诸侯王国或政权。(1)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今缪公A贵B子思C贱D厉伯E失F贵G贱H之宜I故J非之也。(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A.“是”是“这”的意思,与《<老子>四章》“自是者不彰”中的“是”意思相同。B.“恶”是厌恶之意,与《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无羞恶之心”中的“恶”意思相同。C.“亡”是灭亡之意,与墨子《兼爱》“故不肖不慈亡”一句中的“亡”意思不同。D.“闻”是“使……知道”之意,与《五石之瓠》“客闻之”中的“闻”意思不同。(3)下列对相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BA.子思以君子举善、小人识过的说法得到穆公的赏识;而子服厉伯却因实言以对而遭到穆公轻视:可见穆公未免喜贵恶贱。B.出于给子服厉伯正名的目的,韩非子对“以善闻”和“以恶闻”进行了类比,认为两种做法都是应该得到奖赏和赞誉的。C.王充“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认为韩非尚“法”却未依“法”否定穆公,这与其主张相违背。D.王充的《非韩》篇,态度鲜明,论理充分,于清晰逻辑中让我们认识了韩非子理论的不足之处。(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以善闻之者,以说善同于上者也。②非人不举奸者,韩子之术也。(5)王充“非韩”,他与韩非在“闻善”“闻恶”的认识上有何不同?【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对称结构等等,还可以利用词语在句中充当的成分来判断。最重要的是抓住句子的主语,梳理出事件的来龙去脉。(2)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文言词语意义的题主要就是推断文言词语的意义,推断词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把词放到句中去理解,根据上下已知条件加以仔细研释。“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是古已有之的阅读准则,对于一眼不能识别的文言实词,我们就必须结合具体语境,瞻前顾后,披文入理,推断出其意义。(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其次,要回归文本,吃透文本表达的观点,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推敲琢磨。(4)本题考查学生辨析文言句式,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通读全文了解文章的内容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根据原题所问找到答题区间并对答题区间进行分析与归纳,最终概括出答案。【解答】(1)句意:如今鲁缪公看重子思,而瞧不起子服厉伯,这违背了贵贱的应有的位置,所以韩非指责鲁缪公。“贵子思”“贱厉伯”结构对称,皆为动宾结构,在C、E处断开;“故非之也”,“故”表结果,一般位于句首,在I处断开。故选:C、E、I。(2)A.“意思相同”错误。这/对、正确。句意:从此之后/自以为正确的反而得不到彰显。B.句意:人的心情都是喜欢受尊重而厌恶被鄙视的/没有羞耻心。C.灭亡/通“无”,没有。句意:况且这种亡国的风气/因此不孝顺不慈祥的人就没有了。。D.使……知道/听说。句意:子思不揭发坏人坏事让国君知道/有个游客听说了这件事。故选:A。(3)B.“出于给子服厉伯正名的目的”错误。韩非子借穆公问子思、子服厉伯的故事阐发议论,目的是引出自己的观点:闻善与闻恶都是应该奖赏和赞誉的。不是为了给子服厉伯正名。故选:B。(4)①“善”,善行、好事;“闻”,上报;“说”,通“悦”,喜欢。译文:把好事上报给君主的人,就是和君主同样喜欢好事的人。②“非”,指责;“举”,检举,揭发;“术”,思想、主张。译文:指责别人不检举坏人坏事,是韩非的主张。(5)由“故以善闻之者,以说善同于上者也;以奸闻之者,以恶奸同于上者也:此宜赏誉之所及也”可知,韩非认为闻善与闻恶都是应该奖赏和赞誉的。由“夫闻善不辄赏,则闻恶不辄罚矣。闻善必试之,闻恶必考之”可知,王充认为闻善不能立即奖赏,闻恶也不能马上惩罚,要经过考核或审查才能决定是否奖惩。答案:(1)C、E、I(2)A(3)B(4)①把好事上报给君主的人,就是和君主同样喜欢好事的人。②指责别人不检举坏人坏事,是韩非的主张。(5)韩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商业综合体开发桥涵施工合同
- 天津市医疗用房买卖合同
- 2025版股权转让合同:某创业公司股东之间关于股权转让及股权激励的具体条款协议2篇
- 机电安装工程项目合作协议
- 水土保持生态公益林管理措施
- 城市供水人工打水井施工合同
- 养鸡场租赁合同:环保可持续发展
- 碳排放权交易法律援助合同
- 2025年度数字货币交易与结算平台开发合同3篇
- 2025版劳动工伤赔偿协议范本及赔偿范围界定详解3篇
- word 公章 模板
- T∕ZSQX 008-2020 建设工程全过程质量行为导则
- ISO-IEC17025-2017实验室管理体系全套程序文件
- 业务员手册内容
- pH值的测定方法
- 输出轴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
- 元旦文艺汇演校长致辞
-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管理案例分析》2023-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编号:1304
- 离合器接合叉机械工艺说明书
- PWM脉宽直流调速系统设计及 matlab仿真验证
- 蜂窝煤成型机设计方案.doc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