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07.06012SpecificationsforlandsubIDB12/T1166—2022前言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总则 24.1目的任务 24.2工作内容 24.3基本要求 25技术设计 25.1布设原则 25.2设备选型 35.3测量精度 35.4测量频率和时间 55.5设计书编写 56水准点选埋与维护 56.1选点 56.2标石类型 56.3点名 56.4水准点埋设 56.5点之记绘制 66.6其他规定 67水准观测 77.1测前准备 77.2水准路线观测要求 77.3外业计算 87.4补测和重测 97.5分层标专项沉降监测要求 98数据处理 8.1基准选择 8.2测量数据平差 8.3沉降量计算 8.4图件编制 8.5报告编写 9成果验收与汇交 9.1成果验收 9.2成果汇交 DB12/T1166—2022附录A(资料性)水准环和水准路线命名 13附录B(资料性)地面沉降水准测量技术设计书编制 14B.1地面沉降水准测量技术设计书 B.2任务概述 B.3测区自然地理概况和已有资料情况 B.4引用文件 B.5技术指标 B.6设计方案 附录C(资料性)水准点建设样式 17附录D(资料性)水准点点之记 19附录E(资料性)标孔分布图 20附录F(资料性)水准点普查表 21附录G(资料性)地面沉降量区间分级设色 22附录H(资料性)技术总结编制 23H.1技术总结 H.2技术总结外业部分 H.3技术总结报告内业部分 附录I(资料性)电子文件归档目录 24参考文献 DB12/T1166—2022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天津市地质事务中心、天津市测绘地理信息研究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易长荣、顾立军、赵利华、于强、贾有良、路旭、刘杰、朱庆川、徐佳、路艳君、李佳琦、苑崴、胡海博、潘新、刘晖。1DB12/T1166—2022地面沉降水准测量规范本文件规定了地面沉降水准测量技术设计、水准点选埋与维护、水准观测、数据处理、成果验收与汇交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采用水准测量技术方法的地面沉降监测工作。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2897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24356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28588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连续运行基准站网技术规范CH/T1004测绘技术设计规定DZ/T0154地面沉降测量规范DZ/T0283地面沉降调查与监测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地面沉降landsubsidence由于自然因素或人类工程活动引起松散岩层固结压缩并导致一定区域范围内地面高程降低的地质现象。3.2地面沉降监测landsubsidencemonitoring采用多种测量技术手段通过定期重复测量地面(地层)高程变化,为地面沉降的研究与防治提供准确、可靠资料的各项监测工作。3.3精密水准测量preciseleveling以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要求为基础,结合天津市地面沉降监测特点,部分指标高于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指标的水准测量方法。3.4由水准路线形成的最小闭合环。3.5地面沉降基准点landsubsidencereference2DB12/T1166—2022用来计算监测点地面沉降量的起算点。3.6基岩点bedrockbenchmark埋设在坚硬基岩上的地面水准观测标志。3.7分层标benchmarkfixedondifferentstratum埋设在不同深度松散土层分界面位置的地面水准观测标志。3.8专项沉降监测speciallandsubsidencemonitoring专门针对高速铁路沿线区域、防潮堤、分层标组或其他重点区域进行的地面沉降监测。3.9连测connectleveling将水准点或其他高程点包含在水准路线中的观测。3.10水准监测网levelingnetwork由两条及以上水准路线连接而成、进行周期性监测的水准网。4总则4.1目的任务利用精密水准测量技术方法开展地面沉降监测,获取地面沉降数据,为地面沉降的预警、防治决策和科学研究提供依据。4.2工作内容地面沉降精密水准测量工作内容包括:a)建立地面沉降水准监测网;b)利用精密水准测量技术方法对地面沉降进行监测;c)对测量成果进行整理、分析、汇总,编制成果报告。4.3基本要求4.3.1地面沉降基准点包括基岩点、与基岩点连测的GNSS连续运行基准站。4.3.2地面沉降的观测、数据处理应采用1972年天津市大沽高程系。4.3.3收集资料、踏勘的要求应符合DZ/T0154的规定。5技术设计5.1布设原则5.1.1水准监测网设计中不应少于三个基岩点。5.1.2水准点平均间距宜按2km~5km布设,沉降速率较大地区应根据情况适当加密。5.1.3水准路线长度应符合GB/T12897的规定。3DB12/T1166—20225.1.4水准监测网在布设时由高至低逐级控制。各等级的适用条件可按表1的规定执行。表1水准测量等级适用条件5.1.5水准路线应连接成网、闭合成环,极个别比较偏僻的水准点可以支测。二等水准路线应附合在一等水准路线上。5.1.6布设水准路线时不宜布设跨河水准观测路线。5.1.7应根据任务编制水准监测网布设示意图,包括以下内容:a)图上标出测区范围及测区内主要行政区、主要交通枢纽、较大的河流、水库等;b)图上标出水准点及要连测的分层标、基岩点、GNSS连续运行基准站、InSAR角反射器的位置;c)结合测区地面沉降情况,遵循逐级布设的原则,按照首级高程控制网、加密水准监测网(路线)的顺序进行设计。5.1.8水准路线和水准环采用统一的命名规则,参照附录A,并执行下面的规定:a)一等水准路线名由观测年份和观测顺序号组成(年份取后两位数字,顺序号用两位数字表示,顺序号由北向南、自西向东编号,以下相同);b)一等水准环名由顺序号组成;c)一等水准环内的二等水准路线名由观测年份、所在一等水准环名和观测顺序号三部分组成;d)一等水准环外的二等水准路线名由观测年份、相邻的一等水准环名和观测顺序号并在末尾加字母“W”组成。5.1.9技术设计过程中应对上一期地面沉降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必要时对水准监测网进行优化设计,并满足下列要求:a)在水准点被破坏或者丢失而不能满足监测密度要求的区域,应补埋水准点;b)增加沉降速率较大地区的水准点密度;c)可适当调整连测路线,避免3个水准点构成一个闭合环的情形。5.1.10当计划分成多个作业区进行观测时,宜以一等水准环为基本单位进行划分。5.2设备选型5.2.1地面沉降水准测量使用的仪器标称精度不应低于表2的要求。表2仪器指标要求1235.2.2外业观测时应使用带有加密程序的电子手簿,加密程序不应显示测站高差。5.2.3分层标专项沉降监测使用的水准仪标称精度不应低于DS05。5.3测量精度4DB12/T1166—20225.3.1精密水准测量以每千米水准测量的偶然中误差M∆以及每千米水准测量的全中误差Mw划分精度等级。5.3.2各等水准测量的每千米水准测量的偶然中误差M∆和每千米水准测量的全中误差Mw不应超过表3规定的数值。当水准路线长度小于100km,或测段数不足20个时,可并入相邻路线计算。表3精密水准测量每千米中误差M∆Mw每千米水准测量的偶然中误差M∆按式(1)计算。式中:M∆——每千米水准测量偶然中误差,单位为毫米(mm∆——测段往返测高差不符值,单位为毫米(mmR——测段长度,单位为千米(kmn——测段数。每千米水准测量的全中误差Mw按式(2)计算。式中:Mw——每千米水准测量的全中误差,单位为毫米(mm);W——经过各项改正后的水准环闭合差,单位为毫米(mm);F——水准环线周长,单位为千米(kmN——水准环数。5.3.3分层标专项沉降监测中,两次观测中数的中误差M应满足表3中一等水准测量M∆的规定。观测中误差m按式(3)计算。式中:m——观测中误差,单位为毫米(mm∆——两测回高差不符值,单位为毫米(mmn——取样个数。两次观测中数的中误差M按式(4)计算。式中:M——两次观测中数的中误差,单位为毫米(mm∆——两测回高差不符值,单位为毫米(mm5DB12/T1166—2022n——取样个数。升降变量中误差∆M按式(5)计算。式中:∆M——升降变量中误差,单位为毫米(mmM1——上一次观测中数的中误差,单位为毫米(mmM2——本次观测中数的中误差,单位为毫米(mm)。5.4测量频率和时间5.4.1测量频率应符合下列要求:a)全市域地面沉降精密水准测量宜1次/年;b)重大工程沿线专项沉降监测宜1~2次/年,重点区段可按需要提高监测频率;c)分层标专项沉降监测人工观测不应少于1次/月,自动化方式观测可适当提高监测频率。5.4.2全市域地面沉降水准测量宜安排在每年8~10月观测,水准路线观测时间宜与上期保持一致。5.5设计书编写技术设计书的主要内容见附录B,其他要求应符合CH/T1004的规定。6水准点选埋与维护6.1选点6.1.1水准点选点的要求应符合DZ/T0283的规定。6.1.2高速铁路沿线区域专项沉降监测网的水准点可埋设在高速铁路任何一侧,与铁路中心线的距离不宜大于300m。防潮堤专项沉降监测网的水准点应埋设在防潮堤堤顶,且应方便连测。6.2标石类型地面沉降监测水准点分为普通水准点和特殊水准点。普通水准点宜使用普通混凝土水准标石,在不具备埋设普通水准点的条件下或者有特殊需求时,可设置墙脚点或直接在建(构)筑物上设置观测点等特殊水准点。6.3点名每个水准点应有唯一的点名。普通水准点点名由所在行政区域拼音字母缩写或者其他易区分的两位字母后加四位数字组成,数字从小到大编号。特殊水准点命名规则如下:a)GNSS/水准一体点点名由GNSS等级后加三位数字组成;b)InSAR角反射器/水准一体点参照普通水准点命名方式;c)基岩水准点以所在地命名,在地名后加“基岩点”三字;d)墙脚点及其他特殊水准点点名由“不”字后加四位数字组成。6.4水准点埋设6.4.1普通水准点埋设应符合下列要求:6DB12/T1166—2022a)标石的用料、制作按GB/T12897执行;b)保护盘上所刻文字样式见附录C;c)当水准点标石位于人行道、操场等活动场所时,保护盘上表面应与周围地表平齐;d)周围条件允许时,普通水准点应设立指示桩,指示桩应位于水准点北面0.6m处,指示桩长共1.2m,地上和地下部分各0.6m,制作样式见附录C。6.4.2特殊水准点埋设应符合下列要求:a)墙脚点可设置在不超过2层、没有拆迁计划的建筑上,沉降稳定且应高出地面0.4-0.6m,埋设标志的其他要求按GB/T12897执行;b)周围条件允许时,应为墙脚点设立不锈钢指示牌,指示牌位于墙脚点上方0.1m处,制作样式见附录C;c)防潮堤是混凝土浇筑的,可埋设墙脚点,也可直接在堤顶埋设观测标志,采用普通混凝土水准标石的标志,且在一旁浇筑混凝土保护盘。6.5点之记绘制6.5.1每个水准点应绘制点之记,见附录D。分层标以每个标组为单位绘制点之记,后附标孔分布示意图,见附录E。6.5.2详细位置图可不依比例尺,宜用道路交叉口、明显地物或建(构)筑物作为点的参考位置。沿公路埋设的水准点可以公路里程碑标注。6.5.3经纬度应按度分秒格式表示,秒保留一位小数,误差不超过±0.5"。分层标应标注标房中心位置的经纬度,误差不超过±0.5"。6.5.4点位详细说明中一般至少标明三处栓距,栓距单位为m,保留一位小数,误差不超过±0.2m。6.5.5防潮堤上水准点应在备注中注明标志到堤顶的距离,其他水准点应注明标志到地表的距离,误差不超过±5cm。6.6其他规定6.6.1在标石建造的施工现场,应拍摄下列照片:a)钢筋骨架照片,应能反应骨架捆扎的形状和尺寸;b)标石坑照片,应能反应标石坑和基座坑的形状和尺寸;c)基座建造后照片,应能反映基座的形状及钢筋骨架或预制涵管安置是否正确;d)标志安置照片,应能反映标志安置是否平直、端正;e)标石整饰后照片,应能反映标石整饰是否规范;f)标石埋设位置远景照片,应能反映标石埋设位置的地物、地貌景观。6.6.2每组分层标应拍摄一张远景照片,包含标组内所有水准标志。6.6.3普通水准标石应经过一个完整的雨季和解冻期后开始观测。墙脚点和在建(构)筑物上浇筑的观测标志至少需经一个月后,方可进行观测。6.6.4条件允许时,可以在水准点保护盘或指示牌上印制、粘贴二维码。通过二维码可获得下列信息:a)用途介绍;b)水准点名;c)建设单位、建设时间及联系电话。6.6.5对水准点状况定期进行普查并更新点之记,需填写的普查信息见附录F。7DB12/T1166—20227水准观测7.1测前准备7.1.1测前的仪器检定和校准应符合下列要求:a)应按GB/T12897的规定对仪器、标尺进行检定和校准,并在检定和校准的有效期内使用,如检定证书不含一对标尺零点不等差的内容,应进行自检;b)气泡式水准仪每天上、下午各检校一次i角,作业开始后的7个工作日内,若i角较为稳定,以后每隔15天检校一次;c)自动安平光学水准仪每天检校一次i角;d)自动安平数字水准仪在整个作业期间应每天开测前检校i角,若开测为未结束测段,则在新测段开始前进行检校。7.1.2测前准备还应包括:a)观测前30min,应将仪器置于测伞下,使仪器与外界气温趋于一致,无论是自动安平水准仪,还是气泡式水准仪,设站时仪器与脚架均需用测伞遮蔽阳光,迁站时应罩仪器罩;b)气泡式水准仪观测前应测出倾斜螺旋置平零点,做好标记,并随着气温变化及时调整。自动安平水准仪的圆水准仪,应严格置平。7.2水准路线观测要求7.2.1观测应选择标尺分划清晰,成像稳定的环境下进行。遇下列情况之一时不应进行观测:b)太阳中天前后各约2h以内(可根据地区、季节和气象情况适当增减,最短间歇时间不少于2hc)标尺分划线的影像跳动且难以照准时;d)气温突变时;e)风力过大而使标尺与仪器不能稳定时。7.2.2测站观测指标要求按表4执行。表4观测指标要求测量次数可以为上表中数值减少一次。所有数字水准仪,在地面震动较大时,应随时7.2.3测站观测限差应符合表5的规定。使用双摆位自动安平水准仪观测时,不计算基辅分划读数差。对于数字水准仪,同一标尺两次读数差不设限差,两次读数所测高差之差执行基、辅高差之差的限差。表5测站观测限差8DB12/T1166—20227.2.4观测方式:a)一、二等水准测量采用单路线往返观测;b)同一条路线的往返测,应使用同一型号的仪器和转点尺承沿同一道路进行;c)在观测路线上安置水准仪脚架时,应使其中的两脚与测线方向平行,而第三脚轮换置于路线的左侧与右侧;d)在相邻结点间可进行所有测段的往测(或返测)后,再进行所有测段的返测(或往测);e)同一测段的往返测,应分别在上午或下午对称进行,不对称观测的总站数,自动安平水准仪观测不应超过该区段观测总站数的30%;气泡式水准仪观测不应超过该区段观测总站数的10%。7.2.5连测GNSS连续运行基准站时,应优先连测北方向的水准标志。7.2.6在夜间进行水准观测时,需配备LED照明灯。夜间观测的其他要求应符合GB/T12897的规定。7.2.7受风干扰大的沿海区域,应安排在风力较小的时间段观测。7.2.8连测河流两岸水准点时,优先选择经过水闸或者小桥进行正常观测。在桥面等易振动的表面观测时,应选在车流量较少时设站。7.2.9连测分层标时,应连测地面标和主标(最深标)。标杆上同时有主(上)、副(下)水准标志的,连测时应注明“上”、“下”。7.2.10无法正常观测需要跨河水准测量时,应满足下列要求:a)视线长度不超过100m时,可采用跨越法,即在测站上变换仪器高度观测两次,两次高差之差不大于1.5mm,取两次结果的中数;b)视线长度超过100m且不超过3500m时,可采用GB/T12897中规定的光学测微法、倾斜螺旋法和经纬仪倾角法。7.2.11遇到水准点被破坏或者无法连测等情形,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临时点或调整水准路线。水准点被破坏有残留的,拍摄一张近景照片;水准点无法连测的,对水准点所在地拍摄一张远景照片。7.2.12各等级水准路线往返测高差和水准环闭合差的限差执行表6的规定。水准环由一、二等水准路线混合构成时,按二等水准环限差执行。表6高差不符值、闭合差的限差1.8-36注:K表示测段长度,单位为km,F表示水准环的长度,单位为km,R表示检测测段长度,单位为km。7.2.13测区一、二等水准环分别超过10个的,一、二等水准环中优良品所占比例分别不低于90%,其中优良品指闭合差不大于2/3限差的水准环。7.2.14水准路线观测的其他技术要求应符合DZ/T0154的规定。7.3外业计算7.3.1水准测量外业计算包括下列内容:9DB12/T1166—2022a)外业高差表的编算;b)每千米水准测量偶然中误差的计算;c)水准环闭合差的计算(水准环可按照水准点形成封闭的几何图形长度最短或面积最小的原则确定);d)每千米水准测量全中误差的计算。7.3.2所用高差应加入水准标尺长度改正等改正,计算方法应符合GB/T12897的规定。7.3.3外业计算取位按表7的规定执行。表7计算取位17.4补测和重测7.4.1测段往返测高差不符值超限,应先就可靠程度较小的往测或返测进行整测段重测,并按下列原则取舍:a)若重测的高差与同方向原测高差之差超过往返测高差的限差,但与另一高差比较不超出限差,则取用重测结果;b)若同方向两高差之差未超出限差,且其中数与另一单程高差比较亦不超出限差,则取同方向中数作为该方向单程的高差;c)若a)中的重测高差或b)中两同方向高差中数与另一单程的高差不符值超出限差,应重测另一单程;d)若超限测段经过两次或多次重测后,出现同向观测结果靠近而异向观测结果间不符值超限的分群现象时,如果同方向高差不符值小于限差之半,则取原测的往返高差中数作为往测结果,取重测的往返高差中数作为返测结果。7.4.2路线往返测高差不符值超限时,应就往返测高差不符值同符号中较大的测段进行重测,若重测后仍超出限差,则应重测其他测段。7.4.3环线闭合差超限时,应就路线上可靠程度较小(往返测高差不符值较大或观测条件较差)的某些测段进行重测,如果重测后仍超出限差,则应重测其他测段。7.4.4每千米水准测量的偶然中误差MΔ或每千米水准测量的全中误差Mw超限时,应分析原因,重测有关测段。7.5分层标专项沉降监测要求7.5.1进行分层标专项沉降监测时,将分层标组内的每个水准标志和主标(最深的分层标)进行连测。7.5.2分层标专项沉降监测不受日出、日落、太阳中天的时间限制和上、下午不对称观测比的限制。7.5.3分层标专项沉降监测应观测两个测回,测回间变动仪器高不少于3cm。7.5.4分层标沉降观测视距应相等,各项限差应符合表8的规定。对于数字水准仪,同一标尺两次读数差不设限差,两次读数所测高差之差执行基、辅高差之差的限差。表8分层标沉降观测限差DB12/T1166—2022m8数据处理8.1基准选择8.1.1数据处理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单个基岩点或多个GNSS连续运行基准站作为地面沉降基准点,也可采用参考基准网。分层标专项沉降监测以每组标中的主标为地面沉降基准点。8.1.2当采用GNSS连续运行基准站作为地面沉降基准点时,应符合下列要求:a)GNSS连续运行基准站所用的接收机和天线类型应满足DZ/T0154的规定;b)单个GNSS连续运行基准站一年序列的有效天数不少于328天,连续缺失时间不超过10天。8.1.3当采用参考基准网计算沉降量时,应符合DZ/T0154的规定。8.2测量数据平差8.2.1水准测量平差计算应遵守下列规定:a)应将各等级水准测量所有测段数据进行整体平差;b)各等级水准测量按每千米水准测量的全中误差定权;c)同一等级水准测量的不同测段按距离定权。8.2.2水准测量和GNSS连续运行基准站速率联合平差时应遵守下列规定:a)用指定参考框架进行平差时,使用的框架参考点应与上一年保持一致;b)GNSS数据处理分析系统和成果精度需满足GB/T28588中“数据处理分析系统”的规定。8.3沉降量计算8.3.1地面沉降量计算在似静态点场中进行时,水准点的沉降量为相同的参考基准下两期平差结果所获得的正常高之差,即两期监测所得到的正常高变化量。水准点的沉降量由式(6)计算。式中:∆hi,j——水准点在第i期到第j期之间的沉降量,单位为米(m);Hi——水准点第i期监测结果的正常高平差值,单位为米(m);Hj——水准点第j期监测结果的正常高平差值,单位为米(m);i,j为正整数1,2,……,n。由式(6)计算所得结果,若∆hi,j的符号为“+”则代表地面下沉,“-”则代表地面上升。8.3.2沉降量计算和精度估计的其他要求应符合DZ/T0154的规定。8.3.3最终沉降量值的单位为mm,按“四舍五入”原则取整。8.3.4计算出沉降结果后,需对区级行政区内最大沉降量点位及沉降量变化明显的点位进行实地调查和核实,排除人为破坏造成附加沉降的情形。8.4图件编制DB12/T1166—20228.4.1地面沉降等值线图由地面沉降等值线数据和底图数据编制而成。地面沉降等值线数据根据水准点插值生成,底图数据由市、区、乡(街、镇)行政边界、卫星影像底图或地形数据等组成。地面沉降等值线图编制过程中应符合下列要求:a)分层标中除地面标外的其他点、基岩点和调查中发现的异常点不应在插值中使用;b)等值线要素以比较醒目的颜色突出表示,底图要素以浅色表示;c)采用计算机制图软件生成栅格时,插值方法应固定不变,栅格大小为500m,专项沉降监测网栅格大小可提高到100m;d)为保证地面沉降等值线图图面整洁,沉降差异不大,而又距离较近的点可以采用综合方法,选用其中一个点,沉降值取其平均值;e)生成地面沉降等值线的间隔为10mm,成图时等值线根据需要取用;f)地面沉降等值线数据包括质底法、等值线法表示的数据,质底法用于对不同沉降量区间分级设色,具体方法见附录G;g)较小区域的面状专项沉降监测网,可以根据需要绘制大比例尺的地面沉降等值线图;h)对地面沉降等值线图进行整饰,应符合专题图的一般要求;i)统计沉降区面积指标时精确到0.1km2;j)地面沉降等值线图绘制和统计应统一采用2000天津城市坐标系,保存为通用地理信息软件的工程文件。8.4.2其他图件编制应符合下列要求:a)高速铁路沿线区域、防潮堤等线状专项沉降监测网应绘制沿线纵向地面沉降速率图;b)分层标专项沉降监测应绘制每个分层标每期沉降量和累计沉降量的柱状图,必要时配合水位变化数据共同成图。8.5报告编写8.5.1每期监测结束都应编写技术总结报告。8.5.2技术总结报告由内业与外业两部分组成,见附录H。9成果验收与汇交9.1成果验收9.1.1验收的重点应包括:a)测量是否符合规范和技术设计要求;b)水准监测网测量时间是否与技术设计书一致;c)补测、重测和数据剔除是否合理;d)是否按要求利用解密模块对质量进行检查;e)数据处理软件是否符合要求,处理的项目是否齐全,起算数据是否正确;f)各项技术指标是否达到要求;g)报告、图、表的格式规范性,技术内容的全面性、科学性,结论的准确性、合理性。9.1.2验收结束,应编写成果验收报告,并按GB/T24356对成果质量作出评定。9.2成果汇交9.2.1应按照要求汇交如下成果资料并归档:DB12/T1166—2022a)合同、设计书和报告:2)技术设计书;3)技术总结;4)验收报告;1)水准仪及其他设备的检验资料(包括检定证书和自检记录);2)埋设水准点点之记;1)埋设水准点照片;2)水准测量拼环图;3)未测点照片;4)现场踏勘照片;5)年度沉降量等值线图(速率图或柱状图);1)电子观测手簿记录的暗码文件与解码文件;2)水准测量外业高差表;3)各水准点本期地面沉降成果表;e)工程文件:1)设计水准点和路线图工程文件;2)实测水准点和路线图工程文件;3)测量平差的过程和结果文件;4)制图的工程文件;f)其他文件。9.2.2除埋设水准点照片、电子观测手簿记录的暗码文件与解码文件、未测点照片和其他只能以电子文件形式上交成果外,其他成果均上交纸质和电子文件。9.2.3项目成果电子文件应分类归档,按规定目录存放,见附录I,可在第三级目录下再建立子目录,目录级数不宜超过四级。DB12/T1166—2022(资料性)水准环和水准路线命名水准环命名见图A.1,水准路线命名见图A.2。102o0403 05图A.1水准环命名1223"JC1020。44JC1012-JC1015-JC1016-JC102图A.2水准路线命名DB12/T1166—2022(资料性)地面沉降水准测量技术设计书编制B.1地面沉降水准测量技术设计书地面沉降水准测量技术设计书应包括:a)任务概述;b)测区自然地理概况和已有资料情况;c)引用文件;d)主要技术指标;e)设计方案。B.2任务概述任务概述部分应包括:a)任务来源、目的、任务量;b)测区范围、测区周边环境概况、行政隶属等基本情况;c)技术要求;d)主要测量内容;e)测量起止日期;f)投入人员、主要仪器设备;g)完成工作量。B.3测区自然地理概况和已有资料情况测区自然地理概况和已有资料情况部分应包括:a)测区自然地理概况。根据需要说明与设计方案或作业有关的测区自然地理概况,内容可包括测区地理特征、居民地、交通、气候情况和困难类别等;测区地形、地貌概况;测区地质概况;测区水文概况;测区以往工作程度;b)已有资料情况。根据需要说明已有资料的数量、形式、采用的坐标系统、高程和重力基准,资料的主要质量情况和评价、利用的可能性和利用方案等。B.4引用文件说明项目设计书编写中所引用的标准、规范或其他技术文件。文件一经引用,便构成设计书设计内容的一部分。B.5技术指标根据项目需要,规定下列技术指标:a)作业或成果的坐标系;b)高程基准;c)沉降基准;d)时间系统;e)投影方法;DB12/T1166—2022f)精度或技术等级;g)其他主要技术指标等。B.6设计方案根据项目需要制定设计方案,主要包括:a)选点、埋石设计方案:1)规定作业需要的主要装备、工具、材料和其他设施;2)规定作业的主要过程、各工序作业方法和精度质量要求;3)选点:——测量路线、标志布设的基本要求;——需要连测点的踏勘要求;——点名及其编号规定;——选址作业中应搜集的资料和其他相关要求等;4)埋石:——测量标志、标石材料的选取要求;——石子、沙、混凝土的比例;——标石、标志、观测墩的数学精度;——埋设的标石、标志及其附属设施的规格、类型;——测量标志的外部整饰要求;——埋设过程中需获取的相应资料(地质、水文、照片等)及其他用注意的事项;——路线图、点之记绘制要求;——其他有关的要求;5)预期提交成果:——选点和埋石资料;——技术总结和验收报告;6)汇交和归档成果及其资料的内容和要求;7)有关附录。b)地面沉降水准测量设计方案:1)规定测量仪器的类型、数量、精度指标以及对仪器校准和检定的要求,规定作业所需的专业应用软件及其他配置;2)规定作业的技术路线和流程;3)规定作业方法和技术要求:——施测方法及其精度要求;——测量周期和观测要求;——规定手簿、加密程序、记录和计算的要求;——数据处理方法、计算公式和统计检验方法等;——其他有关要求和规定;4)任务分工与质量控制:——任务分工;——水准网观测顺序;——任务管理;DB12/T1166—2022——质量控制;5)组织实施:——组织、人员结构;——控制架构;——工作进度(表);6)成果资料检查验收:——成果质量检查(含解密模块的使用——成果质量验收;7)预期提交成果:——测量设备及其他设备的检验资料;——外业观测记录、测量手簿及其他记录;——高差表;——拼环图;——技术总结和验收报告;8)汇交和归档成果及其资料的内容和要求;9)有关附录。c)数据处理设计方案:1)规定数据处理的技术路线和流程;2)规定数据处理所需专业软件的规格、采用的计算模型、精度指标及其他功能;3)任务分工和质量控制;4)组织实施;5)沉降极值点和异常点现场踏勘安排;6)规定绘制图件所需专业软件的规格、采用的计算模型、精度指标及其他功能;7)预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食品加工卫生安全风险评估
- 硕士论文开题报告模板
- 专业基础知识(给排水)-(给水排水)《专业基础知识》模拟试卷4
- 房地产交易制度政策-《房地产基本制度与政策》预测试卷1
- 父亲七十大寿贺词
- 护理读书笔记
- 二零二五年度高空作业吊篮安装与安全风险评估合同3篇
-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二次月考综合卷(含答案)
- 广西梧州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 二零二五年度股权抵押融资合同文本3篇
- 译林版一年级英语上册全套ppt
- 教师教学常规管理培训夯实教学常规强化教学管理PPT教学课件
- 公务员考试工信部面试真题及解析
- GB/T 15593-2020输血(液)器具用聚氯乙烯塑料
- 2023年上海英语高考卷及答案完整版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高等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 金红叶纸业简介-2 -纸品及产品知识
- 《连锁经营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 《毕淑敏文集》电子书
- 颈椎JOA评分 表格
- 定量分析方法-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