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_第1页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_第2页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_第3页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_第4页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题号一二总分评分一、单选题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碳酸钠可用于去除餐具上的油污B.ClO2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C.小苏打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D.碳酸钡可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氢键、离子键和共价键都属于化学键B.化学家门捷列夫编制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C.药剂师和营养师必须具备化学相关专业知识D.石灰石是制造玻璃和水泥的主要原料之一3.下列对应化学用语的表示错误的是A.次氯酸的电子式:B.丁烷的球棍模型:C.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D.原子核内有8个中子的碳原子:6144.设NAA.30g乙烷中含有共价键的数目为7B.1mol中含σ键的数目为5NC.10g46%乙醇水溶液中含有氧原子的数目为0.4D.7.8gN5.O和S为ⅥA族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O元素、S元素可形成多种同分异构体B.H2O和H2C.H2SOD.SCl2与6.“达芦那韦”是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潜在用药,合成“达芦那韦”的部分路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p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内B.x的同分异构体有7种C.q的分子式为CD.反应①、②均为取代反应7.Fe3+由于核外有空的d轨道,可与一些配体形成配位数为6的配离子。某同学将淡紫色的Fe(NO3已知:[Fe(H2O)6A.溶液Ⅰ为黄色的原因是Fe3+B.SCN−与C.溶液Ⅲ为无色,说明F−与FD.焰色试验中可用无锈铁丝的原因是铁灼烧时无焰色且不会产生发射光谱8.下列图示与操作名称对应关系错误的是A.过滤B.蒸馏C.分馏D.分液A.A B.B C.C D.D9.对于下列实验,能正确描述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A.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时负极电极反应为:Fe−3B.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NaCl溶液:2C.少量CO2D.向氨水中滴入少量硫酸铜溶液:C10.短周期主族元素M、N、X、Y、Z分布在三个周期,N、X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物质Q由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元素X、Y、Z组成(结构如下图),X、Y、Z简单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其中Z的简单离子在同周期中半径最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基态原子的第一电离能:N>XB.简单离子半径:X>Y>ZC.YZMD.Y和M构成的化合物为共价化合物11.下列实验方法或操作,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标号实验目的实验方法或操作A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酸碱中和滴定的同时,用温度传感器采集锥形瓶内溶液的温度B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量取相同体积、不同浓度的HCl溶液,分别与等质量的大理石碎块发生反应,对比现象C证明氯乙烯的加聚反应是可逆反应加热试管中的聚氯乙烯薄膜碎片,观察是否有氯化氢气体生成D检验铁锈中是否含有二价铁将铁锈溶于浓盐酸,滴入KMnOA.A B.B C.C D.D12.利用有机分子模拟生物体内“醛缩酶”催化Diels-Alder反应取得重要进展。某Diels-Alder反应催化机理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合物X为H2OC.总反应为取代反应 D.Ⅳ是反应的催化剂13.科学家发现固体电解质Li3SBA.该晶胞中LiB.电负性:F>B>S>LiC.Li+周围距离最近且相等的D.若晶胞参数为apm,则晶体密度为114.对氨基苯酚(,俗称PAP)是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工中间体,工业上常采用电解硝基苯的方法制取,其装置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b点电势高于a点B.乙醇的作用是促进硝基苯的溶解C.电极c上的反应为:+3H2O+4e-=+4OH-D.当生成1mol时,右侧生成的CO2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15.银氨溶液常用于测定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某同学探究银氨溶液的配制,测得常温下,向20mL0.125mol/已知e点对应的溶液迅速由浑浊变得澄清,且此时溶液中的c(Ag+)与c(NA.与葡萄糖发生银镜反应,最好选择cd段溶液B.a点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为:c(AC.b点对应溶液中:c(AD.由e点可知,反应Ag+二、综合题16.金属钼(Mo)在工业和国防建设中有重要的作用。钼的常见化合价为+4、+5、+6。由钼精矿(主要成分是MoS2)制备单质钼和钼酸钠晶体(已知:钼酸微溶于水,可溶于碱溶液。回答下列问题:(1)钼精矿在空气中焙烧时,发生的主要方程式为。(2)钼精矿焙烧时排放的尾气对环境会产生危害,请你提出一种实验室除去该尾气的方法。(3)操作2的名称为。(4)实验室由钼酸经高温制MoO3,所用到的硅酸盐材料仪器的名称是(5)操作1中,加入碳酸钠溶液充分反应后,碱浸液中c(MoO42-)=0.80mol⋅L-1、c(SO42-)=0.05mol⋅L−1,在结晶前需加入Ba((6)焙烧钼精矿所用的装置是多层焙烧炉,图2为各炉层固体物料的物质的量的百分数(φ)。①x=。②焙烧炉中也会发生MoS2与MoO3反应生成MoO2和SO17.某学习小组利用下图装置探究铜与浓H2编号实验用品实验现象①10mL15mol/L浓H2过量铜片剧烈反应,品红溶液褪色,150℃时铜片表面产生大量黑色沉淀,继续加热,250℃时黑色沉淀消失。②10mL15mol/L浓H2适量铜片剧烈反应,品红溶液褪色,150℃时铜片表面产生少量黑色沉淀,继续加热,250℃时黑色沉淀消。【资料】①微量Cu2+与过量NaOH溶液发生反应:Cu②CuO、Cu2S回答下列问题:(1)A中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装置B的作用是。(3)为了探究黑色沉淀的成分,进行了下列实验:实验Ⅰ:将含黑色固体的铜片取出放入到试管中,加入稀硫酸搅拌,充分反应后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再滴入几滴甘油,无明显现象;实验Ⅱ:将含黑色固体的铜片取出放入到试管中,加入溶液X并加热,一段时间后,黑色沉淀全部溶解,试管口处出现红棕色气体,底部有淡黄色固体生成。①实验Ⅰ说明黑色固体中(填“含有”或“不含有”)CuO。②实验Ⅱ中“溶液X”是,实验证明固体为Cu2S(4)用仪器分析黑色沉淀的成分,数据如下:150℃取样:铜元素3.2g,硫元素230℃取样:铜元素1.28g,硫元素则230℃时黑色沉淀的成分是。(5)为探究黑色沉淀消失的原因,取230℃时的黑色沉淀,加入浓H2SO4,加热至(6)实验可知,Cu和浓H2SO4除发生主反应外,还发生着其他副反应,为了避免副反应的发生,A.将烧瓶中10mL15mol/L的浓H2B.将烧瓶中10mL15mol/L的浓H218.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是化学家研究的永恒话题。回答下列问题:(1)氢气是一种理想的绿色能源。在101kPa下,1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142.9kJ的热量。表示氢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一定温度、催化剂条件下,向容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4molCO和6molNO,发生反应2CO(g)+2NO(g)①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填标号)。a.CO、NO、COb.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不变c.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d.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保持不变e.CO2的生成速率和②CO的平均反应速率为mol⋅L−1⋅min−1。该反应的压强平衡常数K③若在相同时间内测得NO的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甲所示,NO的转化率在400℃~900℃之间下降由缓到急的原因是(3)有机物的电化学合成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我国学者利用双膜三室电解法合成了ClCH①气体X为,膜Ⅰ适合选用(填“阳离子”或“阴离子”)交换膜。②稳定工作时CuCl2溶液的浓度③若制得2molClCH2C19.维生素B6以乙氧基乙酸乙酯、丙酮以及必要的无机和有机试剂为原料的维生素B6已知:①吡啶()与苯类似,也具有芳香性②2C回答下列问题:(1)A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2)B的结构简式为;C的分子式为。(3)下列转化过程中没有发生取代反应的是(填标号)。①A→B②D→E③E→F④G→H(4)G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与O2在Cu催化下的反应方程式为(5)维生素B6的同分异构体有很多,符合下列条件的有①含有四取代的芳香六元环,且环上存在两个处于邻位的“−CH②含氧官能团种类与维生素B6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D【解析】【解答】A.碳酸钠俗称纯碱,水解使溶液显碱性,油污在碱性条件下水解产生可溶性的物质,因此纯碱可用于去除餐具上的油污,A不符合题意;B.ClO2具有强氧化性,能够使细菌、病毒的蛋白质氧化变性而失去其生理活性,因此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B不符合题意;C.小苏打能够与胃酸(即盐酸)发生反应,而其本身对人无刺激性,因此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C不符合题意;D.碳酸钡能够与胃酸发生反应,因此不可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应该使用硫酸钡,根据硫酸钡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同时还不能被X光透过的性质,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A.碳酸钠水解使溶液显碱性;B.ClO2具有强氧化性;C.小苏打能够与胃酸(即盐酸)发生反应;D.碳酸钡能够与胃酸发生反应,因此不可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2.【答案】A【解析】【解答】A.离子键和共价键都属于化学键,氢键属于分子间作用力,A符合题意;

B.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编制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B不符合题意;

C.药剂师和营养师的工作分别与药剂和营养物质有关,因此必须具备相关的化学专业知识才能胜任相关工作,C不符合题意;

D.制造玻璃的主要原料是石灰石、石英和纯碱,制造水泥的主要原料是石灰石和黏土、石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氢键属于分子间作用力;

B.门捷列夫编制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C.药剂师和营养师必须具备化学相关专业知识;

D.玻璃的原料为石灰石、石英和纯碱,水泥的原料为石灰石和黏土、石膏。3.【答案】A【解析】【解答】A.次氯酸中Cl最外层为7个电子,为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需要拿出一个电子与其他原子形成一个共用电子对,O原子最外层为6个电子,为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需要拿出两个电子与其他原子形成两对共用电子对,因而次氯酸的电子式为,故A符合题意;B.丁烷的分子式为C4H10,碳原子之间以单键相连,剩余的价键全部为氢原子,则其球棍模型为,故B不符合题意;C.乙烯分子含有碳碳双键,不能省略,其结构简式为CH2=CH2,故C不符合题意;D.原子符号左下角的数字表示质子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质量数,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6+8=14,则原子核内有8个中子的碳原子为614故答案为:A。

【分析】A项中次氯酸的电子式为,其它化学用语的表示正确。4.【答案】B【解析】【解答】A.30g乙烷的物质的量为1mol,而一个乙烷分子含有7个共价键,故1mol乙烷中含7mol共价键即7NA,选项A不符合题意;B.单键为σ键,双键含有1个σ键和1个π键,包含C-H键中的σ键,1mol中含σ键的数目为11NAC.乙醇溶液中除了乙醇外,水也含氧原子,10g46%的乙醇溶液中,乙醇的质量为4.6g,物质的量为0.1mol,故含0.1mol氧原子;水的质量为10g-4.6g=5.4g,物质的量为0.3mol,故含0.3mol氧原子,故此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的物质的量共为0.4mol,即个数为0.4ND.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中,过氧化钠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7.8g过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0.1mol,完全反应生成0.05mol氧气,转移了0.1mol电子,转移电子数目为0.1N故答案为:B。【分析】A.一个乙烷分子含有7个共价键;B.依据单键是σ键,双键一个σ键和一个π键,三键是一个σ键和两个π键;C.乙醇溶液中除了乙醇外,水也含氧原子;D.1mol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中转移1mol电子。5.【答案】B【解析】【解答】A.O元素、S元素可形成多种同素异形体,A不符合题意;B.含有孤对电子和含有空轨道的原子间易形成配位键,H2O和H2S均有孤对电子,H+有一个空轨道,可以和H2O和H2S的中心原子形成1个配位键,B符合题意;C.H2SO3是弱酸,H2SO4是强酸,C不符合题意;D.SCl2中心S价层电子对数=2+6−22=4,S为sp3杂化,SF6中S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每个F再提供一个电子,共提供6个电子形成6对成键电子,是sp3d2故答案为:B。【分析】A.具有相同分子式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B.含有孤对电子和含有空轨道的原子间易形成配位键;C.H2SO3是弱酸;D.依据价层电子对数=σ键数+孤电子对数,由价层电子对数确定杂化类型。6.【答案】A【解析】【解答】A.已知苯环、-CHO上所有原子共平面,C-C单键可以旋转,所以该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A符合题意;B.x的同分异构体可分别含有1个C-N键,含有丁基,有4种同分异构体,含有2个C-N键时,可分别为甲基、丙基或两个乙基,有3种同分异构体,如含有3个C-N键,则有1种,共8种,不含x的具体结构简式(H2C.根据结构简式可得q的分子式为C11H15N,C不符合题意;D.反应①O=C变为N=C为取代反应,反应②N=C键生成C-N键,为加成反应,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A.依据苯环、-CHO上所有原子共平面,C-C单键可以旋转判断;B.x的同分异构体可分别含有1个C-N键,含有丁基,有4种同分异构体,含有2个C-N键时,可分别为甲基、丙基或两个乙基,有3种同分异构体,如含有3个C-N键,则有1种,共8种;C.根据结构简式确定分子式;D.取代反应是有机物中的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的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7.【答案】D【解析】【解答】A.根据[Fe(H2O)6]3+B.S的半径大于N,SCN-中S、N都含有孤电子对,S的半径大于N,所以SCN-与Fe3+形成配位键时,S原子提供孤电子对,选项B不符合题意;C.溶液Ⅰ加NaF后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Fe(SCN)6]3−变为[FeF6]D.铁灼烧时产生发射光谱无特殊焰色,所以焰色试验中可用无锈铁丝替代铂丝,选项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A.根据已知和过程中颜色变化判断;B.S的半径大于N,S原子提供孤电子对;C.根据反应过程中颜色变化判断;D.铁灼烧时产生发射光谱无特殊焰色。8.【答案】B【解析】【解答】A.图示满足过滤操作的“一贴二低三靠”,A不符合题意;B.图示操作为蒸发结晶的操作,B符合题意;C.图示为蒸馏装置,也可用于分馏,C不符合题意;D.图示为分液的操作,分液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B项操作为蒸发结晶的操作,其它关系合理。9.【答案】C【解析】【解答】A.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时负极电极反应为,Fe−2eB.电解饱和NaCl溶液,2ClC.少量二氧化碳通入次氯酸钠中生成次氯酸和碳酸氢钠,C符合题意;D.当氨水过量时,会形成铜铵络合物,Cu故答案为:C。【分析】A.负极电极反应为Fe−2eB.H+C.少量二氧化碳通入次氯酸钠中生成次氯酸和碳酸氢钠;D.氨水过量,会形成铜铵络合物。10.【答案】B【解析】【解答】A.N为Cl,X为F,同主族从上到下第一电离能减小,则基态原子的第一电离能:N<X,A不符合题意;B.X、Y、Z简单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则简单离子半径:X>Y>Z,B符合题意;C.YZM4即NaAlHD.Y和M构成的化合物即NaH,为离子化合物,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分析】A.同一周期的主族元素中,从左至右,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呈“锯齿状”增大,其中IIA族和VA族的第一电离能高于相邻的元素;B.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越多半径越小;C.H为-1价,是一种强还原剂;D.金属氢化物为离子化合物。11.【答案】B【解析】【解答】A.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时要求酸碱混合快,这样才能减小热量损失,酸碱中和滴定时酸碱混合慢,特别是接近终点时,因此不能在酸碱中和滴定时用温度传感器采集锥形瓶内溶液的温度来测中和热,A不能达到目的;B.量取相同体积、不同浓度的HCl溶液,分别与等质量的大理石碎块发生反应,只有HCl浓度不同,其余条件相同,可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B能达到目的;C.氯化氢是无色气体,无法直接观察,C不能达到目的;D.KMnO故答案为:B。【分析】A.酸碱中和滴定时酸碱混合慢,热量损失大;B.“变量控制法”是探究一个因素时,要控制其他因素相同;C.氯化氢是无色气体,无法直接观察;D.KMnO12.【答案】A【解析】【解答】A.I+Ⅳ→X+Ⅱ,由I、Ⅳ、Ⅱ的结构简式可知,X为H2O,A符合题意;B.结构相似、分子组成上相差若干个CH2原子团的有机物互为同系物,和结构不相似、分子组成上也不是相差若干个CH2原子团,两者不互为同系物,B不符合题意;C.由催化机理可知,总反应为,该反应为加成反应,C不符合题意;D.由催化机理可知,反应消耗了Ⅵ又生成了Ⅵ,Ⅵ是反应的催化剂,Ⅳ是反应中间体,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分析】A.依据加和式分析;B.结构相似、分子组成上相差若干个CH2原子团的有机物互为同系物;C.有机物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时,不饱和键中的一个断裂,在不饱和碳原子两端分别接上其它原子或原子团的反应是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是有机物中的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的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D.根据中间体反应前和反应后均没有,只在过程中出现;催化剂参加化学反应,只是在前边的化学反应中是反应物,在后边的反应中又是生成物。13.【答案】D【解析】【解答】A.由题干晶胞示意图可知,该晶胞中Li+位于棱心上,BFB.同一周期从左往右元素电负性依次增大,同一主族从上往下元素电负性依次减小,故电负性:F>S>B>Li,B不符合题意;C.由A项分析可知,该晶胞中Li+位于棱心上,BF4-位于体心上,S2-D.由A项分析可知,该晶胞中Li+位于棱心上,BF4-位于体心上,S2-位于顶点,故一个晶胞中含有Li+的数目为:12×14=3,S2-的数目为:8×1故答案为:D。【分析】A.依据晶胞示意图和化学式判断;B.同一周期从左往右元素电负性依次增大,同一主族从上往下元素电负性依次减小;C.同A项分析;D.利用均摊法确定原子数,再利用密度公式计算。14.【答案】C【解析】【解答】A.据分析,电极b是正极,电极a是负极,则b点电势高于a点,A项不符合题意;B.硝基苯难溶于水,则乙醇的作用是促进硝基苯的溶解,B项不符合题意;C.NH4Cl溶液显酸性,c电极上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4H++4e-=+H2D.d电极的反应式为:CH3COO−−8e故答案为:C。

【分析】A.电解池中,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是阳极,阳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是阴极,阴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正极电势高于负极;B.依据相似相溶原理;C.NHD.依据得失电子守恒。15.【答案】D【解析】【解答】A.根据分析,cd段加入氨水用于生成沉淀、沉淀的溶解,但沉淀未完全溶解获得银氨溶液,不能用于与葡萄糖发生银镜反应,A项不符合题意;B.a点为AgNO3溶液,AgNO3属于强酸弱碱盐,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Ag++H2O⇌AgOH+H+,溶液呈酸性,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为c(NO3-)>c(Ag+)>c(H+C.b点溶液中lgc(H+)c(OH-)=0,c(H+)=c(OH-),溶液中的电荷守恒为c(Ag+)+c([Ag(NH3)2]+)+c(NH4+)+c(H+)=c(OH-)+c(NO3-D.e点溶液中c(Ag+)、c(NH3)均约为10-3mol/L,e点刚好制得银氨溶液,根据Ag守恒,e点溶液中c([Ag(NH3)2]+)≈0.125mol/L×20mL20mL+4.7mL-10-3mol/L=0.1mol/L,反应Ag++2NH3⇌[Ag(NH3)2]+的平衡常数K=c([Ag(NH3)2]+故答案为:D。

【分析】A.cd段沉淀未完全溶解,不是银氨溶液;B.依据强酸弱碱盐水解呈酸性;C.依据电荷守恒判断;D.根据Ag守恒,利用K=c([Ag(NH16.【答案】(1)2Mo(2)可用氨水或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等其他合理答案(3)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4)坩埚(5)95.6%(6)64;MoS2【解析】【解答】(1)根据流程图分析知,钼精矿焙烧时,反应方程式为:2MoS2+7(2)钮精矿焙烧时排放的尾气含有二氢化硫,会形成酸雨:二氢化硫为酸性氧化物,可用氨水或氢氢化钠溶液吸收,故答案为:可用氨水或氢氧化钠溶液吸收;(3)操作2是从Na2MoO4溶液中获取Na2MoO4·2H2O晶体,操作是将溶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然后过滤、洗涤、干燥,故答案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4)高温灼烧钼酸生成MoO3,所用的硅酸盐材料仪器为坩埚,故答案为:坩埚;(5)已知:Ksp(BaSO4)=1.1×10-10、Ksp(BaMoO4)=4.0×10-8,c(MoO42-)=0.80mol⋅L(6)①由图2可知,6层中存在的固体物质分别为MoS2、MoO3、MoO2,图象分析MoS2、MoO3的物质的量百分比均为18%,根据Mo元素守恒,则MoO2的物质的量百分比为64%,则x为64;故答案为:64;②MoS2与MoO3反应生成MoO2和SO2,反应为:MoS2+6MoO3=高温7MoO

【分析】(1)根据反应物和产物的化学式,利用电子得失守恒、原子守恒书写;(2)依据尾气的性质选择试剂;(3)从溶液中获得晶体的一系列操作包括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4)灼烧固体需要三脚架、泥三角、酒精灯、玻璃棒、坩埚、坩埚钳。(5)依据Ksp计算;(6)①根据元素守恒计算;②利用化合价的变化,依据得失电子守恒计算。17.【答案】(1)Cu+2H2SO4(浓)Δ__CuSO4+SO2↑+2H(2)检验二氧化硫(3)不含有;稀硝酸(4)CuS(5)CuS+2H2SO4(浓)250℃__S+CuSO4+SO2↑+2H(6)B【解析】【解答】(1)A中铜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u+2H2SO4(浓)=∆CuSO4+SO2↑+2H2(2)品红溶液可检验二氧化硫的生成;(3)CuO、Cu2S①CuO与稀H2SO4反应生成Cu2+,溶液变蓝;实验i和ii对比,i中上层溶液无色,说明不含Cu2+,因此黑色沉淀不含CuO;②实验Ⅱ中黑色沉淀中加入适量硝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硝酸被还原为红棕色气体是NO2,氧化产物是S单质,则说明“溶液X”是稀硝酸,可推出黑色固体为Cu2S(4)230℃取样,铜元素1.28g,硫元0.64g,则n(Cu):n(S)=1.(5)取230℃时的黑色沉淀,加入浓H2SO4,加热至250℃时,黑色沉淀溶解,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说明放出二氧化硫气体,试管底部出现淡黄色固体S,溶液变蓝说明有CuSO4生成,反应方程式是CuS+2H2SO4(浓)250℃__S+CuSO4+SO2↑+2H(6)将烧瓶中10mL15mol/L的浓H2SO4加热至250℃以上,其后加入适量铜片只发生Cu+2H2SO4(浓)250℃__CuSO4+SO2↑+2H

【分析】(1)铜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水;(2)依据试剂和气体的性质分析;(3)依据实验现象和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分析;(4)依据原子守恒计算;(5)依据实验现象和氧化还原反应原理书写;(6)依据表中反应的现象确定反应温度。18.【答案】(1)H(2)bde;0.1;58p0(3)H2;阴离子;不变;234【解析】【解答】(1)燃烧热是指在101kPa时,1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燃烧热,根据题意,在101kPa下,1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142.9kJ的热量,则氢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H2(2)①在一定条件下,当一个可逆反应的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时,反应物的浓度与生成物的浓度不再改变,达到一种表面静止的状态,即"化学平衡状态"。其中,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是化学平衡状态的实质,而反应物的浓度与生成物的浓度不再改变是化学平衡状态的表现。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是针对同一可逆反应而言,正与反只是相对而言,不是绝对概念;a.该反应达平衡时,CO、NO、COb.该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减少的反应,反应中压强在变,当混合气体的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时,反应达平衡,故b选;c.该反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根据质量守恒,混合气体质量不变,根据ρ=md.该反应为分子数减少的反应,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变量,根据质量守恒,混合气体质量不变,根据M=me.CO2的生成速率和CO的生成速率相等,即故答案为:bde;②根据题意,可列三段式2CO恒温恒容下,压强与物质的量成正比,所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